紫外光谱在医药方面的研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4c11eebd64783e08122bb0.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大众对药物的关注度也在提高,特别是近几年食品药品问题不断被曝光,大众越发重视药物生产的质量问题。
药物是给人们治病、保健的重要物质,能够对人类的身体起到预防、治疗的作用,所以药物的好坏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药物的检验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检测药物的方法主要有气象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药物检验;应用一、我国药物检验现状药物质量问题一直是全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我们对药物的原料来源、生产、运输过程都要严格监管,对生产成成品的药物要进行检验。
药物检验标准具有科学性,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例如《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等等,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细分、越来越科学。
目前我国药物检验方法不一,有的生产企业使用气相色谱法、有些企业使用紫外分光法,但是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保障全民的健康。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来反映物质的,通过该方法能够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郎伯-比尔定律上进行的一种测试方法,目前该方法较为成熟,被广泛应用在药物质量的检验和控制上。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并且还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一般相对误差在2%-5%左右,可以说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具有速度快、便捷、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仪器价格低等特点,是目前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一)用于药物鉴别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药物的鉴别是根据药物的吸收光谱呈现的特征判断的,例如观察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值的位置、最大吸收波长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6f26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b.png)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光谱技术。
它在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 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官能团、化学键等信息,从而推断出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2. 定性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定性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是不同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的种类。
3. 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测定溶液中的化学物质浓度、药物含量等。
4. 反应动力学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信息。
5.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例如,可以利用该方法检测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
6. 生物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可以用于生物分析。
例如,可以利用该方法检测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含量和结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在化
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几种天然中药材的光谱分析
![几种天然中药材的光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55293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c.png)
几种天然中药材的光谱分析中药材作为一种独特的医药资源,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和药用价值。
然而,中药材的种类繁多,其品质和成分也因种类、生长环境、采摘时间等因素而异。
因此,中药材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分析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光谱特征,可以有效地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提高中药材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天然中药材的光谱分析及其应用。
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物质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特性,推断物质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中药材的光谱特征主要包括吸收峰和指纹图。
吸收峰是指中药材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线的吸收达到最大值的现象,可以反映中药材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指纹图则是指中药材在多个波长下对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特性的图形表示,可以用来鉴别中药材的种类和真伪。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通过对丹参进行光谱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明显的紫外吸收峰和红外指纹图。
紫外吸收峰可以反映丹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而红外指纹图则可以用来鉴别丹参的真伪和质量。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等作用。
通过对黄芪进行光谱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多个紫外吸收峰和红外指纹图。
紫外吸收峰可以反映黄芪中多种成分的含量,而红外指纹图则可以用来鉴别黄芪的品种和质量。
中药材光谱分析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分析中药材的光谱特征,可以有效地鉴别中药材的种类、真伪和质量。
例如,可以利用红外指纹图对中药材进行“形谱比对”,判断其是否为同一品种;利用紫外吸收峰可以反映中药材中特定成分的含量,判断其质量优劣。
通过对中药材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为新药开发和天然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可以利用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中药材中新的活性成分,发现新的药用价值。
农药残留是影响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量。
例如,可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中药材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和分析。
肺癌患者血清的紫外光谱研究
![肺癌患者血清的紫外光谱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4f52bd69dc5022aaea00c7.png)
通过紫外光谱分 析人 血清可 以为肺癌诊 断提供 重要 的数据 , 因此 血清 的紫外光 谱有 可能成 为肺癌诊 断 的一
关键 词 : 肺癌 ; 血清 ; 紫外 光谱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6 9 . 2 0 1 4 . 0 2 . 0 1 2
紫外 光谱 对 1 7 例肺癌患者血 清与 2 2 例健康者血清进行分析 , 比较 了它 们的 A m a x / A m i n 、 波 峰位置 以及 波谷位置 的差异 。结
果 肺癌 患者的 A / A …( 平 均值 : 1 . 5 8 6 ) 总体小于健康者 的 …/ A …( 平均值 : 1 . 7 4 ) ( P< 0 . 0 5 ) , 肺癌患者 的波 谷位 置( 平 均 值: 2 5 5 . 3 8 2 ) 总体大 于健康者 的波谷位置 ( 平均值 : 2 5 2 . 8 6 3 ) ( P<0 . 0 1 ) , 波谷位置 与 A …/ A …可 以用于判 别肺癌 患者与健康 者血清。结论
s u i t s T h e A …/ A …r a t i o s o f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v e r a g e : 1 . 5 8 6 )w e r e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h e a l t h y p e r s o n s( a v e r a g e : 1 . 7 4)( P< 0 . 0 5 ) , a n d a b s o pt r i o n v a l e l o c a t i o n s o f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a v e r a g e : 2 5 5 . 3 8 2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h e a l t h y p e r s o n s( a v e r a g e : 2 5 2 . 8 6 3 )( P< 0 . 0 1 ) , i n d i c a t i n g t h e A / A r i a t i o a n d a b s o pt r i o n v a l e m i g h t b e u s e d t o d i s t i n g u i s h s e um r r f o m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权威资料]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87624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4.png)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药品分析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在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督管理等环节中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性状分析、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
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是制药生产中常用的检测仪器。
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由于准确度高、测定限度低、设备简便、仪器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已成为制药生产中必备的检测设备之一,用于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760nm)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的特性,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朗伯-比耳定律,溶液的吸光度和吸光物质含量、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
对于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其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
随着大量心得显色剂的合成及应用,尤其是有关多元络合物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推进了元素测定的灵敏度的大幅提高。
采用预富集和示差法,适用质量分数从常量(1%~50%)到痕量(10-10~10-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构成,这两种方法在测定的原理、仪器、操作等方面皆相同。
因此,统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仪器一般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在各国药典中,药品的理化常数、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很多项目中,都能见到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实例。
在制药生产中,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最多的是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杂质检测、药物稳定性考察、释放度、药物负载行为测定及物质结构鉴定等方面。
目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的药物品种有维生素、抗生素、解热药、去痛药、降血压药、安定药、镇咳药、滴眼药、磺胺类药、利尿药、某些妇科药、痢疾药、腹泻药、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
1 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灵敏度较高,不仅可用于常量组分的含量测定,也可用于测定微量组分、超微量组分以及多组分混合物同时测定等,在药物分析中主要用于原料药含量测定、制剂含量测定、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的检查等。
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216cf9700abb68a982fb2c.png)
分析 化学
化 学 分 析
分析 化学
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原子吸收 原子发射 荧光、磷光 核磁共振
仪 器 分 析
光谱分析 色谱分析 质谱 电分析
二、紫外光谱的原理
1、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
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
特点:①E小,λmax250~400nm,εmax<100
②溶剂极性↑,λmax↓ → 蓝移(短移)
R带举例
CH3 CH3 C=O max 279nm( 15)
O CH2=CH-C-H
max(R) 315nm( 14)
O CH3-C-H max 291nm( 11) O C-CH3 max(R) 319nm( 50)
(2) K带:来自德文Konjugierte(共轭)
由共轭双键的π→ π*跃迁产生
(—CH=CH—)n,—CH=C—CO—
特点: ① λmax 210-270nm,εmax>10000 ②共轭体系增长,λmax↑,εmax↑; ③溶剂极性↑时,λmax不变(双烯) 或发生红移(烯酮)。
K带举例
三部:
生物制品
药材及饮片、 植物油酯、 提取物等共 1146种
共101种
84种,占含量测定 52.1%
903种,占仪器分析 测定含量的87.6%
一、紫外光谱的由来 二、紫外光谱的原理 三、紫外光谱的术语
四、紫外光谱仪的类型
五、紫外光谱的应用
一、紫外光谱的由来
无机 化学
有机 化学
四大化 学
物理 化学
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89a9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8.png)
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研究物质的光谱特征来分析、识别和测量物质成分的重要手段。
光谱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物质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并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UV-Vis)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可见光吸收的特征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该技术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测量物质的浓度,并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例如,在药物分析中,紫外可见光谱可用于分析药物的纯度、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药物的降解程度;在环境监测中,通过测量水中有机物的紫外吸收谱,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
二、红外光谱技术(IR)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物质对红外光吸收和散射的特性来识别和分析物质的方法。
红外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构分析、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有机物的结构分析方面,红外光谱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有机物中特定基团的红外吸收峰,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和化学键类型;在药物研发中,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快速鉴别和定量分析药物成分。
三、拉曼光谱技术(Raman)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散射光中弱的拉曼散射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与红外光谱相比,拉曼光谱技术不需要特殊的处理样品,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测量。
因此,拉曼光谱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表征材料的晶格结构、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子振动模式;在生命科学中,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分析和识别生物体内的成分、了解细胞生理和病理变化。
四、质谱技术(MS)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物质在质谱仪中产生的离子谱图来确定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质分析、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
在有机质分析中,质谱技术可用于定性鉴别未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在环境科学中,质谱技术可用于分析大气中的有机物、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等;在食品安全中,质谱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紫外光谱在医药方面的研究
![紫外光谱在医药方面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5c5e66af1ffc4ffe47ac77.png)
紫外光谱在医药方面的研究[键入文档副标题]高慧20120128702014/6/4紫外光谱在医药方面的研究高慧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摘要:阐述了几种紫外光谱在医学技术(金属蛋白)及中药(大黄等)上的应用实例关键词:紫外光谱医药应用前言: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分子中价电子经紫外或可见光照射时,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此时电子就吸收了相应波长的光,这样产生的吸收光谱叫紫外吸收光谱目前使用的紫外光谱仪波长范围是200~800nm.其基本原理是用不同波长的近紫外光(200~400nm)依次照一定浓度的被测样品溶液时,就会发现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
如果以波长λ为横坐标(单位nm),吸收度(absorbance)A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紫外光谱近年来,紫外光谱法已成为中药分析研究中主要的仪器分析法之一[1~4],从原始光谱鉴别发展到导数光谱、多波长光谱鉴别,从单一药材或纯组分分析拓展到复方组分分析。
紫外光谱在中药方面应用越来越广,下面介绍几例利用紫外光谱的研究。
一.紫外光谱研究中药大黄有效成分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中药大黄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具有泻下、健胃、抗菌、保肝、强心、降压等三十多种功效。
其主要活性成分有大黄素(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和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methyl ether)[1]。
为了研究大黄类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转运过程,开展其与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 albumin, 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结合机制进行了探讨,获得了满意的测量灵敏度,为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行的方法。
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均难溶于中性水溶液,但均溶于乙腈。
故实验采用含20%乙腈的硼砂(0.025 mol/L)缓冲液,pH9.24。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5e3a2b0722192e4536f653.png)
1.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
1.基原鉴定,即中药的原植(动)物鉴定,是应用生物分类学鉴定中药的生物学来源,确定其正确的学名,这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
2.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就是应用看、摸、闻、尝等方法,对中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作为鉴别的依据,它是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丰富经验的总结,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的特点,性状鉴别主要是观察完整的药材及饮片。
3.,显微鉴定,生药的显微鉴定主要是利用显微观察植(动)物生药内部的细胞、组织结构及细胞内含物,描述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的依据以鉴定真品、类似品或用品的一种方法。
通常应用于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生药,性状相似不易区别的多来源生药、破碎生药、粉末生药,以及用粉末、生药制成的丸散片丹等,中药成分制剂的鉴定。
显微鉴定是一种专门技术,需要有植物解剖、植物显微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显微切片的制作技术,显微鉴定也是鉴定中成药丸散片丹和制定品质标准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4.理化鉴定,是利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般应用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性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定特征的药材。
常用的现代中药鉴别方法: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加速发展使仪器分析的手段不断更新,紫外、红外、气相、高效液相、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图象处理分析、各种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差热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法等均被吸收到中药鉴别的方法中来,大大的丰富了中药鉴别方法,形成了以“四大鉴别”法为基础,以理化分析为重点,逐步适应中药现代化并利于中药走向世界的一套更为科学、完善、先进的中药鉴别体系。
1.色谱法。
色谱法是20世纪初产生,于60年代开始用于中药分析,经逐步完善最后列入1977年中国药典,并在以后各版药典的中药和成方制剂中的应用比例迅速上升,成为中药鉴别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药品质量检测的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药品质量检测的光谱分析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4dc8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0.png)
药品质量检测的光谱分析技术研究药品质量的检测一直是医药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而近些年来,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一种热门的研究方向。
光谱分析技术的优势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它以电磁辐射的能量变化为基础,通过检测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辐射能量的变化,来分析样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因此,光谱分析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快速: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2. 非接触式:由于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因此不会对样品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灵敏度高: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到极小的物质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4. 基于光学原理:样品准备比较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应用领域在药品质量检测中,光谱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药品成分分析: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分析出药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及性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药品的作用机理。
2. 药品质量控制: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监测药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仿制药研究: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对仿制药和原研药进行比较,判断两者之间的相似度,从而提高药品的研发质量和效率。
4. 药品治疗效果监测: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监测出药品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与代谢情况,进而评估药品的治疗效果。
光谱分析技术的方法在药品质量检测中,光谱分析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红外光谱法(IR):利用样品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2. 紫外光谱法(UV):利用样品对不同波长的紫外光的吸收情况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3. 荧光光谱法(FL):利用样品在受激发的条件下向外发射荧光的性质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性质。
4. 拉曼光谱法(Raman):利用样品在激光作用下产生散射光的能量差异来确定样品的结构和成分。
5. 质谱法(MS):将样品分子离子化后,在质谱中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样品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6e65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1.png)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紫外光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分析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测量物质在紫外光段(200-400 nm)的吸收特性,通过分析这些吸收特性可以推断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本文将介绍紫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紫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紫外光谱仪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光栅、光电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2.1 光源紫外光谱仪一般采用氘灯或钨灯作为光源。
氘灯产生的是连续光谱,适用于检测较低浓度的样品;钨灯产生的是离散光谱,适用于检测高浓度样品。
光源的选择根据样品的特性进行。
2.2 样品室样品室是放置待测样品的地方,通常使用石英或玻璃制成。
样品室内部需要保持干燥和无尘的环境,以避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3 光栅光栅是紫外光谱仪中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分散并选取不同波长的光。
光栅的选择对仪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重要影响。
2.4 光电检测器光电检测器用于测量样品吸收光的强度。
常用的光电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光电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最终得到样品的吸收光谱。
3. 紫外光谱仪的应用3.1 化学领域紫外光谱仪在化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物和无机物,检测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团和结构,测定物质的浓度等。
3.2 生物学领域在生物学研究中,紫外光谱仪常被用于测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浓度和纯度。
通过测量蛋白质或核酸的吸收特性,可以了解蛋白质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3 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紫外光谱仪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和品质控制。
药物的纯度和含量可以通过测量其在紫外光段的吸收特性来确定,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
3.4 环境监测紫外光谱仪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例如,可以用紫外光谱仪测定水中的有机物浓度,监测水质的污染程度。
同时,紫外光谱仪也可以用于空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如臭氧)的测量。
紫外可见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9494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7.png)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也被称为UV-Vis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分析技术。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试样品中的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也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和成份分析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
一、原理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原理基于样品分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吸收辐射的现象。
当样品中的化合物受到光的照射时,它会吸收自己所能吸收的波长的光,导致光强度的降低。
通过比较样品前后的光强度差异,就可以确定其所含有的化合物的量。
二、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化学领域:用于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溶液的浓度等。
2.生物领域:用于测定生物分子的含量和结构,如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3.医药领域: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检测药品中残留的杂质等。
4.环境领域:用于测定空气、水、土壤等中的污染物质浓度。
5.食品领域: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色素等成分。
三、优缺点紫外可见光谱法有多种优点,如准确、快速、简单易操作等。
同时,它也有一些缺点:1.受样品的溶液色和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会影响测试准确性。
2.无法检测未吸收光的区域,有些化合物可能不会在紫外或可见光谱范围内吸收辐射。
3.分析结构复杂的混合物时,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检测方法作为辅助手段。
总之,紫外可见光谱法是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
虽然它有一些局限性,但其准确性和简单易操作性仍使其成为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紫外光谱简介及其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简介及其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0525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7a.png)
结果与讨论
由图、表可看出:熟地片在λ283.3,有最 大吸收峰,并在λ328.6处有一明显肩峰,其 E1%1cmλmax值小于酒制黄精片;酒制黄精片在 λ281。1处有最大的吸收,其E1%1cmλmax值最大, 并在λ288.1处有一肩峰;酒制肉苁蓉在λ284.1处 有最大吸收后光谱曲线在λ373.3之后平缓下滑; 炙首乌在λ279.8处有最大吸收峰。可看出三种 酒制饮片都有较高的E1%1cmλmax值,因此可作 为这三种酒制饮片的理化鉴别指标。四种样 品的紫外光谱不同,可用本法鉴别易混药材。
多溶剂紫外吸收光谱法 鉴别燕窝
冯夏红等用多溶剂紫外吸收光谱法鉴别三种燕窝真伪
方法:分别取三种燕窝(白燕、血燕、散燕)粗粉各0.2g,
分别加水、甲醇、乙醇各10ml,超声提取20分钟,过滤,分别以
溶剂作空白对照,测定紫外光谱。
结果:仅白燕的水提取液部分在277.8nm下有明显吸收,吸
收度为0.241。
traditional medicine
紫外光谱的产生
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的能 级的跃迁而产生的(伴随着动振、转动 能级的改变),电子能级的跃迁主要是 价电子[包括成键电子、反键电子、非键 电子(孤对电子、游离基电子和离子) 等]的跃迁。
紫外光谱用于结构分析
紫外光谱可以用来判别互变异构体, 一般共轭体系的λmax和εmax大于非共轭体 系。
紫外光谱用于定量分析
绝对法:以朗伯-比尔定律A=ε CL为基础 且某一物质在一定波长下ε 是一常数,石英皿 的光程也是已知的,因此,可用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在λ max波长处测量,然后由C=A/ε L求的 该样品溶液的含量或浓度。
标准对照法:在同样条件下,在选定的波 长处,分别测定标准溶液(浓度为C标)和样品 溶液的吸光度值A标和A样。然后按C样=A样C标/A标 求得样品溶液的浓度或含量。
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
![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https://img.taocdn.com/s3/m/c9bc23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2.png)
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三嗪结构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简要介绍。
以下是一个参考范例:1.1 概述三嗪结构是一类含有三个氮原子的芳香环化合物,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化学特性。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三嗪结构在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和配合物化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紫外可见光谱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能够提供关于物质电子能级和电子转移行为的宝贵信息。
因此,研究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分析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可以了解其分子内电子转移和激发态能级的变化情况。
在紫外可见光谱图谱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等参数变化,从而推断出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此外,紫外光谱还可以提供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溶剂效应、共轭体系形成等方面的信息。
因此,深入研究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有助于我们对其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全面认识。
本文将首先介绍三嗪结构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基本结构、分子性质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随后,通过对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探讨其电子能级和共振结构的规律。
最后,我们将对三嗪结构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嗪结构的电子能级分布和光学性质,为其在药物设计、材料科学和配位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望为其他类似结构的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引言部分旨在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引发读者的兴趣,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在1.1概述中,将对三嗪结构及其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进行简要说明,介绍三嗪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在1.2文章结构中,我们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组织方式,明确各个章节的内容。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e0b73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0.png)
231紫外光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光谱分析法,其理论基础是最外层价的分子电子会在多个能级轨道上发生跃迁现象,具有操作便利、敏感性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现阶段,其对于中药定性分析的应用效果较佳,若中药材的外形相似,该技术能够快速鉴别药材真伪;若中药材的产地不同,该技术能够快速鉴别药材产地。
同时,紫外光谱可严格把控中药材质量,可精准测定药材中的成分含量。
此次研究将全面分析紫外光谱对于中药分析的价值,以充分发挥其鉴别与测定优势。
1 概念界定1.1 中药鉴别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所提及或使用的药材,即为中药,是指基于中医药学理论,发挥医疗保健作用的药品。
我国富有中药资源,其是传统医学的发展根基,可推动医疗事业发展。
由于中药材的种类繁多,来源渠道广,且贵重中药较为稀有,因此在市场上普遍存在假冒伪劣中药,导致中药混淆。
如天麻是头痛眩晕的常用中药,但其形态结构类似于紫茉莉根,因此不法商家直接将紫茉莉根作为天麻出售。
这就需要准确鉴别中药材,以保证药效。
1.2 中药含量测定鉴别中药原料和成分的真实性,可以判断药材真伪。
中药含量准确测定可以判断特定成分的实际含量,再与相关规定进行比较,最终评价药物质量。
其是中药质量的把控环节之一,通常检测毒性和有效成分或是某个指标性成分的具体含量,从而评估制取工艺的合格率和稳定性,提升中药使用的安全性。
1.3 紫外光谱紫外光谱主要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等物质的分子结构,使相关人员可掌握物质的分子特征,进而推动有机化学的长远发展。
采用现代仪器和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使检测流程简单,结果精准度高。
2 中药鉴别方法2.1 紫外光谱单一法该方法是指将中药材或制剂浸泡在溶剂中,滤处理后,直接获取滤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可获得紫外吸收光谱曲线,根据峰位值与谱线峰数量判断中药或制剂的真伪。
有学者在中药质检期间发现茉莉花替代槐花的情况,使用紫外光进行200~400 nm 扫描,发现槐花醇提液于204 nm 和360 nm 等处呈现出特征吸收情况,茉莉花在202 nm 处出现特征吸收情况,证实伪充想法。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ebb62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b.png)
紫外光谱仪的原理及应用
紫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
分
光光度法通过测量样品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不同波
长的紫外光的吸收峰位和吸收强度。
比色法则通过将样品和一种标准溶液
进行比较来测量吸光度,以此来判断样品中化合物的含量。
紫外光谱仪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药学、化学和
生物学领域。
在药学中,紫外光谱仪可用于检测药品的质量和纯度,确定
其成分和控制反应的进程。
在化学中,紫外光谱仪可用于分析和鉴定化合
物的结构,了解物质的电子和能级信息,从而推断其化学性质。
在生物学中,紫外光谱仪可用于测量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浓度和纯度,以及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结构。
此外,紫外光谱仪还有其他一些应用领域。
在环境领域,紫外光谱仪
可以检测和分析水、空气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例如有机物、重金属等。
在
食品行业,紫外光谱仪可以用于检测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检测食品
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在色谱分析中,紫外光谱仪可以与色谱仪器结合使用,用于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总之,紫外光谱仪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可用于检测样品的紫外吸
收能力,分析样品的成分和结构,以及研究样品的化学、生物和环境性质。
它在医药、化学、生物、环保和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da34c10b1c59eef9c7b49f.png)
23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8·综述·以往,人们多依赖经验,通常通过观察重要的外观形态、气味及一些简单的理化现象去辨识中药材真伪,尽管有一定作用,但判断结果有明显的主观性与片面性。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分析技术在中药真伪鉴别与有效成分含量检测领域中体现出良好效能。
紫外光谱法在灵敏性、可靠性、实用性、简易性、快速性等诸多方面占据优势,在中药材鉴别与质控等方面有较广阔的推广空间。
虽然紫外光谱法的实用价值已得到广泛性认知,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有待完善,笔者回顾长期工作流程,对该种分析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分析。
1 相关概念1.1 紫外光谱该方法能较为精确的检测出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而协助相关人员能从分子层面上去感知物质世界,对近代有机化学持续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紫外光谱以现代仪器与相应的分析方法为支撑,能迅速检测出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目前,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是有机化学分子结构检测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类型。
1.2 中药鉴别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所谓中药实质上就是在中医药学理论的指导下用于医疗保健的药品,其主要涵盖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
中国是一个中药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中药资源在传统中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在我国医疗保健行业发展中体现出巨大价值。
但是因为我国中药来源渠道多样,中药真伪难以辨认,贵重中药罕见且稀有,故而在中药市场上经常出现以次充优、以假充真的不良情况,这就会造成中药混淆。
比如,天麻具有治疗眩晕头痛的功效,因为紫茉莉根和天麻在外部形态结构上较为相似,故而有不法商家经常采用紫茉莉根代替天麻,不顾患者安危。
因此需要利用现代和传统鉴别方法对中药材进行鉴别。
1.3 中药含量测定中药鉴别是研究某种原料药或成分是否真实存在,进而辨识药物的真伪。
而测定中药的含量是解析某种成分含量高低是否与相关规定匹配,进而判断药物的优劣。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5d6553dd88d0d232d46a78.png)
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黄芩药材30份,黄芩饮片44份首先对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超声提取液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定性区分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之后使用HPLC-UV法作为参考,建立快速测定黄芩中黄芩苷与汉黄芩苷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
结果:通过紫外光谱聚类分析发现,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分别聚为一类,能够较好分辨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通过HPLC-UV分析发现,黄芩苷的平均值为13.8,汉黄芩苷的平均值为1.89;采用原始光谱所建模型测定黄芩苷的准确率较高,采用标准化+一阶导数所建模型测定汉黄芩苷的准确率较高。
结论:紫外光谱在中药鉴别与含量测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紫外光谱测定;中药鉴别;含量测定近些年来随着中医治疗在临床的推广使用,人们对中医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法,中药材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且药材的场地、采摘季节、加工运输以储存等对药物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中药材的质量控制较为复杂。
目前我国大力推动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的完善,从源头抓起,确保中药的品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紫外光谱法主要是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征性,在分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文章主要针对其在中药鉴定与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黄芩药材30份,黄芩饮片44份。
使用仪器为T6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配套光谱采集软件、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及配套试剂。
1.2方法首先对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超声提取液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定性区分黄芩药材与黄芩饮片;之后使用HPLC-UV法作为参考,建立快速测定黄芩中黄芩苷与汉黄芩苷的紫外光谱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应用和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应用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f967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3.png)
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应用和原理引言紫外可见光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样品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和散射来分析样品的结构、成分和浓度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应用领域和原理。
应用领域紫外可见光谱仪在以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仪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化学物质的浓度,例如研究溶液的物质浓度、反应动力学等。
- 生物领域:紫外可见光谱仪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含量和结构,如DNA测序、蛋白质定量等。
-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光谱仪可以测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
- 药物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仪可以用于药物研究和药物质量控制,如药物的纯度、含量等。
原理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现象。
以下是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原理的详细解释。
1.光源:紫外可见光谱仪通常使用汞灯、氙灯、钨灯等作为光源。
这些光源能够提供一定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
2.光路系统: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反射镜、准直系统和单色器等光学器件进行分光,使得仪器只能通过特定波长的光。
3.样品室:样品室是放置样品的部分,通常使用光学玻璃制成的样品池。
样品池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控制样品吸收光的程度。
4.探测器:紫外可见光谱仪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探测器。
当光通过样品时,探测器会测量样品吸收的光的强度。
5.数据处理:通过计算测量到的吸光度和已知的标准曲线,可以得到样品的浓度等相关信息。
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工作流程紫外可见光谱仪通常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1. 设置仪器:选择合适的光源和单色器波长,并调整准直系统。
2. 标定仪器:通过测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建立标准曲线。
3.放置样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样品室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样品池的长度。
4.测量样品:打开光源,通过样品室的样品测量吸光度。
5.数据分析:通过测量得到的吸光度值,使用已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或其他所需信息。
紫外光谱法常用的诊断试剂及应用
![紫外光谱法常用的诊断试剂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8b76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1.png)
紫外光谱法常用的诊断试剂及应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紫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对紫外光吸收特性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和食品等多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光谱在医药方面的研究[键入文档副标题]高慧20120128702014/6/4紫外光谱在医药方面的研究高慧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摘要:阐述了几种紫外光谱在医学技术(金属蛋白)及中药(大黄等)上的应用实例关键词:紫外光谱医药应用前言: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
分子中价电子经紫外或可见光照射时,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此时电子就吸收了相应波长的光,这样产生的吸收光谱叫紫外吸收光谱目前使用的紫外光谱仪波长范围是200~800nm.其基本原理是用不同波长的近紫外光(200~400nm)依次照一定浓度的被测样品溶液时,就会发现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
如果以波长λ为横坐标(单位nm),吸收度(absorbance)A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紫外光谱近年来,紫外光谱法已成为中药分析研究中主要的仪器分析法之一[1~4],从原始光谱鉴别发展到导数光谱、多波长光谱鉴别,从单一药材或纯组分分析拓展到复方组分分析。
紫外光谱在中药方面应用越来越广,下面介绍几例利用紫外光谱的研究。
一.紫外光谱研究中药大黄有效成分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中药大黄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具有泻下、健胃、抗菌、保肝、强心、降压等三十多种功效。
其主要活性成分有大黄素(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和大黄素甲醚(emodin-monomethyl ether)[1]。
为了研究大黄类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转运过程,开展其与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 albumin, 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结合机制进行了探讨,获得了满意的测量灵敏度,为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行的方法。
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均难溶于中性水溶液,但均溶于乙腈。
故实验采用含20%乙腈的硼砂(0.025 mol/L)缓冲液,pH9.24。
对缓冲液从200~700 nm进行吸收光谱的扫描,以去离子水作参比,波长范围内无明显吸收。
各物质浓度见表1。
混合液在室温下混合均匀,放置过夜以保证结合反应已完全平衡。
在BSA浓度是唯一可变参数的条件下,通过测量药物从200~700 nm的峰值吸收变化反映药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实验采用紫外光谱法实现了对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与BSA结合常数的测定,分别为K=1.47@105,K=5.00@105,K=1.18@104。
大黄酸和大黄酚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笔者尚未见文献报道,大黄素与BSA 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与文献值较一致,表明该方法准确可行,是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较易实现的方法,而且也拓展了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应用。
进一步对大黄类有效成分与蛋白质结合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大黄类有效成分与BSA的结合能力随其所含极性基团的增多而增强。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与血清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时,中草药有效成分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与生命分子结合后这种具有较大摩尔吸光系数的组分会出现可被仪器正确识别的吸光下降。
因此可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与生命分子的相互作用,这不仅拓展了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应用,也打破了不易使用其他仪器方法开展相互作用研究的局限性。
二.紫外光谱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黄酮类、蒽醌衍生物、皂甙以及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药中,它们的药理作用多种多样,其结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根据理论和实践,对应用紫外光谱,区别上述天然产物的结构类型以及判断取代基位置和数目,简单做一综述。
1.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属于一个完整的共轭体系,在无水甲醇中的紫外光谱有两个主要吸收峰,Ⅰ峰是由黄酮基本结构中的B环和丙酰侧链(即桂皮酰系统)引起的,Ⅱ峰是由A环和侧链(即苯甲酰系统)引起的,各类黄酮因基本母核的差异,使带Ⅰ和带Ⅱ的吸收强度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带Ⅰ和带Ⅱ的位置和强度,可大致区别黄酮的种类。
黄酮母核上最常见的取代基是羟基,在特定的位置,可与三氯化铝或硼酸络合,引起相应的吸收带红移,不稳定的络合物,加盐酸后解离,使红移消失,据此,可推测出羟基取代的的位置和数目。
甲醇钠和醋酸钠是两种碱性试剂,能使黄酮母核上的酚羟基解离,影响吸收峰红移;其中,醋酸钠碱性较弱,只影响酸性较强的酚羟基,据此,可判断羟基取代情况;如果存在对碱敏感的体系(特定位置的羟基取代),容易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破坏,光谱图上的吸收峰随处理时间延长而衰退。
在实际测定工作中,先测定样品“无水甲醇”光谱,然后加入适当的试剂,通过吸收峰的红移与结构之间的规律性,进行对比分析,能较快的推测出样品的大致结构,其主要判断规律如下2.蒽醌衍生物用乙醇作溶剂,蒽醌的苯样结构在紫外光谱上给出252nm(lgE=4.7),325nm(lgE=3.7)的吸收峰,醌样结构给出272nm(lgE=4.3)的吸收峰。
羟基蒽醌除引起上述吸收峰的变化,另外在230±10nm的范围内有一强吸收峰,在400nm以上,由羰基结构引起一吸收峰,所以羟基蒽醌有5个吸收谱带。
羟基蒽醌如只在A位上有羟基,苯样结构吸收峰的峰位红移,但强度降低;羟基蒽醌如只在B位上有羟基,苯样结构和醌样结构的吸收峰均红移、峰强度均增加。
这是由于A位或B位上连有羟基,相当于在苯环上加一助色团,必然引起苯样结构吸收峰的红移;当羟基连于B位上时,通过氧上孤对电子的转移,可与醌样结构形成一个稳定的共振系统,相当于增长了醌样结构的共轭链,所以能引起醌样结构吸收峰的红移和增色效应[5]。
无论羟基位于A或B位,羟基数目越多,红移越明显。
苯样结构给出的吸收峰(305—389nm)受供电子基影响,其规律是,当A位上有甲基、羟基、甲氧基时,峰位向红移动,但强度降低,而当取代基处于B位时,则吸收强度增高。
醌样结构中的羰基在可见光区可引起吸收,A—OH与羰基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Kmax,A—OH数目越多,Kmax红移越大,其规律见表5上类化合物,母体结构在紫外上有显著的特征吸收峰,取代基的存在及位置又影响吸收峰的位置,由此可获得结构信息。
在实际测定工作中,加入适当的试剂,通过吸收峰的位移与结构之间的规律性,进行对比分析,能较快的推测出样品的大致结构,但其他天然产物如生物碱、糖苷、萜类、鞣质等能从紫外光谱上获得的结构信息就比较少。
三.紫外光谱在金属-蛋白的金属中心结构研究中应用的实例研究金属-蛋白的金属中心结构是探讨金属离子在体内的生理功能或毒理效应的基础。
许多金属-蛋白体系在紫外区均显示LMCT (ligand to metal charge transfer)型电荷转移谱带。
紫外区LMCT型谱带的吸收很强(消光系数通常在104mol-1左右),容易观察,特别适合于研究浓度较低的生化体系。
下面是我们用紫外光谱进行金属-血清白蛋白结构研究的几个实例,以证明这种光谱应用于金属-蛋白的金属中心结构研究的有效性。
1.紫外光谱测试将金属离子溶液和HSA (human serum albumin,人血清白蛋白)或BSA (bovine serum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按1÷1或n ÷1摩尔比混合,即得金属-血清白蛋白试样。
用相同条件下相同浓度的HSA或BSA溶液为参比,测定试样的紫外光谱,得到反映金属-血清白蛋白配合物金属中心结构信息的LMCT谱带。
2.紫外光谱特征及结论① Cu(Ⅱ)-HSA、Cu(Ⅱ)-BSA和Ni(Ⅱ)-BSA体系生理pH下,1÷1摩尔比的Cu(Ⅱ)-HSA、Cu(Ⅱ)-BSA和Ni(Ⅱ)-BSA体系的LMCT谱带均由较低浓度时的三个峰转变为较高浓度(大于2.5×10-4molõL-1)的一个峰(图2为Cu (Ⅱ)-BSA 的UV光谱)。
根据这一光谱特征并结合分子轨道理论,推断:这三种配合物的金属中心均位于白蛋白分子的N-端三肽段上,且均由较低浓度时五配位四方锥构型[M((Ⅱ) N4O,M=Cu、Ni]转变成较高浓度时的四方平面构型[M(Ⅱ)N4]。
根据这种体系的光谱数据, 利用前面的公式(1)计算,并讨论了Cu2+、Ni2+和有关配体轨道的光学电负性,第一次提供了HSA中A1sp羧基氧参与Cu(Ⅱ)配位的证据[3,4]。
在HSA或BSA的等离子点(分别是pH5.2和5.3)附近pH5.3处,上述三个体系的紫外光谱特征与生理pH的比较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图略)。
我们推断: pH=4.0~5.3时,除Cu (Ⅱ) -HSA体系在低于4.0×10-4molõL-1时金属中心以五配位的四方锥[Cu(Ⅱ)N4O]构型存在外,Cu(Ⅱ)-BSA、Ni(Ⅱ)-BSA及浓度高于4.0×10-4molõL-1的Cu(Ⅱ)-HSA均以四方平面[M(Ⅱ)N4]构型存在。
用pH效应可解释等离子点时与生理pH下金属中心结构的变化[5]② Ni(Ⅱ)-HSA体系根据紫外光谱和平衡透析的研究结果,我们首次报道生理pH下Ni(Ⅱ)-HSA配合物中存在两个金属中心,且它们的LMCT谱带有接近100%的减色效应(hypochromism)。
第一个金属中心位于HSA的A1sp-Ala2-His3-肽段,随着Ni(Ⅱ)-HSA浓度的升高,该金属中心发生从6-D4h八面体(<1.4×10-4molõL-1)→C4v四方锥(1.4~2.3×10-4molõL-1)→4-D4h四方平面的构型转变;第二个金属中心位于-Ala8-His9-Arg10-肽段上,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它始终取4-D4h四方面平构型。
我们认为Ni (Ⅱ)-HSA体系的LMCT 谱带的减色效应是因这两个金属中心跃迁矩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所致。
通过对这种减色效应进行初步的定量处理,发现LMCT跃迁也有基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减色效应,并且可以接近完全参考文献1.周永恰紫外光谱在金属-蛋白的金属中心结构研究中应用的若干实例* 1997.2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编译.黄酮体化合物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496,649. 3.黄君礼,鲍治宇编著.紫外吸收光谱法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4.4.杨明河.薯蓣属植物中的甾体皂甙元[J].中草药1998.12 5.周永洽,胡绪英,车云霞,申泮文.化学学报, 1991,49: 59 6.周永洽,梁宏,郝韵琴,申泮文.无机化学学报, 1992,8(4): 3827.郭珍,青海师范紫外光谱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8.何梅,夏之宁,阴永光,刘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紫外光谱研究中药大黄有效成分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