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示范村实施方案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0efb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6.png)
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也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
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对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实施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以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服务、休闲农业等为主导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具体措施1. 提供政策支持。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提供税收优惠等多项支持,引导更多资金和资源流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领域。
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力度。
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3. 推进农产品加工升级。
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支持。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4. 强化农村产业配套服务。
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提供一站式服务。
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市场信息、金融服务等一体化服务。
5.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挖掘农村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和线路。
开展乡村旅游与农业、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农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四、政策保障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和意识。
完善产权保护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农民权益。
加强监管,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
建立评估监测体系,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五、落实路径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建立工作机制。
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预计将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融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融](https://img.taocdn.com/s3/m/8007d5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1.png)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方案是指在农村地区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进行融合发展的方案,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乡村产业融合方案:1. 农业+农村旅游: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
可以通过打造农村旅游景点,推动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吸引游客参观农田、品尝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2. 农业+农村电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或与已有的大型电商合作,将农产品进行品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3. 农业+农村工业:发展农村工业,利用农产品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农副产品。
可以通过设立农产品加工基地或合作社,引进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村民的收入。
4. 农业+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产业,提供培训和教育服务。
可以设立农业培训中心,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村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推广优质农业技术,增加农民收入。
5. 农业+农村医疗:发展农村医疗产业,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可以建立农村医疗机构,提供基础医疗和健康检查等服务,推广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6. 农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农村文化节、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形式,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制作,提高农民收入和乡村形象。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具体的方案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并结合政府的支持政策进行实施。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策略策划方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策略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3275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e.png)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策略策划方案一、引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通过整合农村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为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特制定以下促进策略策划方案。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产业融合程度较低目前,农村产业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养殖环节,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制约了产业融合的发展。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高、损耗大;信息网络覆盖不足,影响了市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科技人才短缺、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应用难等问题,难以满足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
(四)资金投入短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投入不足。
同时,农业产业的风险较高,投资回报率低,也影响了社会资本的投入积极性。
(五)经营主体发展不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但目前农村地区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在产业融合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二)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2、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39e16c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0.png)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实施背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的发展需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工作原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整合农村的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延伸,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附加值;通过发展农村服务业,提供农村居民的生活服务和农业技术支持;通过发展农村工业,提供农村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计划步骤:1.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农民生活服务和农业技术支持。
5.发展农村工业,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6.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适用范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适用于各地农村地区,特别是农业资源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同时,也适用于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创新要点:1.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注重农村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加工和销售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农民生活服务和农业技术支持。
4.发展农村工业,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
预期效果:1.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提供更多的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4.提供更多的农村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达到收益:1.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2.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fcf350066f5335a8121f4.png)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试点背景 (1)一、基本情况 (1)二、基础和优势 (3)第二章试点总体要求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申报试点的类型和理由 (9)四、发展定位 (10)五、试点目标 (10)第三章试点示范主要内容 (12)一、构建“2+3+N”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布局 (12)二、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 (13)三、推进工业与农业融合 (19)四、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 (20)五、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26)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0)七、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31)第四章机制创新 (33)一、创新产业融合投融资机制 (33)二、积极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35)三、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6)四、加快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框架 (37)五、大力引入工商资本 (38)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 (41)一、农业建设项目 (41)二、景点景区建设项目 (44)三、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 (45)四、商贸物流建设项目 (45)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5)六、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 (48)第六章实施进度安排 (58)一、实施年限 (58)二、进度安排 (58)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1)一、投资估算 (61)二、资金筹集方案 (63)第八章保障措施 (64)一、加强组织领导 (64)二、制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64)三、强化招商引资 (65)四、加强政策宣传 (65)中共中央2015年、2016年连续两个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1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
湖北省2017年1号文件、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1号)对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八)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八)](https://img.taocdn.com/s3/m/4fecb9d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一二三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工商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动力。
因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工作原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整合农村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实施计划步骤1.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2.加强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村工业,加强农村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工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4.发展农村服务业,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5.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和制度,加强监督和评估。
四、适用范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五、创新要点1.制定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明确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
2.加强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3.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村工业,提高农村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发展农村服务业,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5.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和制度。
六、预期效果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2.农村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优化。
3.农村服务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达到收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带来以下收益:1.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1b085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a.png)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加速乡村振兴步伐,需要建立起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示范园建设目标1. 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示范园建设,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 加强产业链衔接:以示范园为平台,整合周边优势资源,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
3.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有志于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人员参与示范园建设,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其经营能力和素质。
4. 促进乡村旅游:在示范园内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和文化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三、示范园建设内容1. 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打造高效、环保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2. 增加附加值:在示范园内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将原料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发展乡村旅游:在示范园内建设休闲度假村、特色餐饮店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4.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有志于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人员参与示范园建设,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其经营能力和素质。
四、示范园建设流程1. 确定示范园选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选择适合建设示范园的区域。
2. 确定示范园规划方案: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模式选择、企业布局等内容。
3. 落实资金保障:确定建设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
4. 建设基础设施:按照规划方案,建设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灌溉系统、电力系统等。
5. 种植作物和发展企业:根据规划方案,在示范园内种植作物和发展企业,并逐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6.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提高示范园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示范园建设风险及对策1.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587d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3.png)
一、概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举措。
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能够整合农村各类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本方案旨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创建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机制,为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二、创建背景(一)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比重较大,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村产业发展缺乏创新驱动,科技支撑不足;农村产业之间融合程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较弱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来加以解决。
(二)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示范园的创建提供了政策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构建全产业链等。
这些政策为示范园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创建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 3-5 年的努力,将示范园建设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三产融合的样板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二)具体目标1.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加。
3.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4. 示范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5.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四、创建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1. 科学规划示范园的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等产业。
麻江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麻江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5cfabfdd88d0d233d46ae7.png)
麻江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新形式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2017年12月,麻江县入列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名单,为加快推进全县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各项工作落地,结合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方案简介(一)示范园范围示范园位于麻江县东部,包括龙山镇和宣威镇全域,园区总面积49.9万亩,占麻江县总面积的34.8%。
(二)创建类型围绕蓝莓核心产业,在强化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创新创业功能、带动农民增收功能,创建多种功能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功能拓展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三)创建目标——到2018年,麻江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初见成效,组织管理与政策支持框架基本形成,功能拓展型产业融合模式基本确立,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壮大,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形成。
——计划到201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蓝莓产值达到2.5亿元,农民合作社增加到85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
蓝莓加工转化率达45%,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值3.8亿元。
实现创建区内9006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脱贫。
——到2020年,按照创建标准体系及要求全面建成并高效运行,成为产业优势突出、功能拓展丰富、设施装备先进、新型主体集聚、带动农民作用显著、生产方式绿色的功能拓展型产业融合样板区,成为农民脱贫增收助推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计划到2020年,示范园区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8.8亿元,蓝莓种植面积达8万亩,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占总面积的65%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3.5万亩以上,蓝莓产量达1万吨以上,蓝莓种植产值超过4亿元以上,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7%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游客接待量达3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亿元,加工企业产值达5亿元以上,加工产值与种植产值比例达1.2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26a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c.png)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人口流失、农业结构矛盾等。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产业融合的意义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农村的资源和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提高经济效益:农村产业融合有助于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效益,推动农民增收。
3.促进农村一体化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其他产业有机结合,推动农村一体化发展。
三、农村产业融合的实施方案1.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培育农产品品牌和推广农村旅游等方式,打造农村特色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合作社建设:通过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增加附加值。
同时,建设农村合作社,集中资源,提高效益。
4.发展农村新产业: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基础,培育新兴产业,如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农村金融等,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5.推动农村人才培养: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农村产业融合的挑战与对策1.土地流转问题: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保障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2.农民素质问题: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
3.投资资金问题: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产业融合领域,提供投融资支持。
4.市场开拓问题:加强农产品的市场推广,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市场竞争力。
五、农村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一体化发展。
六、农村产业融合的现实案例1.农村合作社模式:通过成立农村合作社,整合农业、畜牧业、加工业等产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收益的共享。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思路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2556e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6.png)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案,以实现乡村振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步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我们需要将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现代化的产业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
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禀赋的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1.农业产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同时,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产品结构,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和特色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农村还可以发展农村旅游、体验农场等农业休闲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工业产业发展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农村工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工业的升级转型。
我们可以推动农村工业与农村一、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加工、制造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要鼓励农村创业创新,培育壮大农村小微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发展。
3.服务业发展农村服务业是农村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要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可以推动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农村金融等服务业与农村一、二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满足农村居民和农产品的需求。
产业链条延伸与拓宽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条,实现多元化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宽:1.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链方面,我们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还可以促进农村与城市的产业协作,实现农产品的流通销售。
2.工业产业链农村工业链条的拓宽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工业的上下游协调合作来实现。
村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篇.doc
![村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b4e7c7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7.png)
村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5篇村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精选篇1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具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短的二十个字,高度概括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核心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构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我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根据我村自然条件、现有状况及发展潜力,提出以三大主导产业带动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一、鑫源村概况及产业现状1、基本村情鑫源村位于佛坪县西北角,距县城72公里,鑫源乡政府建于其中,金水河纵贯南北。
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34户,498人,平均海拔11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10余天。
全村有劳力252人,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传统的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214元。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鑫源村海拔高,气候温润,适宜中药材的栽植,近年来,鑫源村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以山茱萸,生猪,为主导产业,止20XX年底全村累积发展1860亩,垦抚管理1800亩。
鑫源村又处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加之鑫源村是金水河的发源地,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大熊猫、羚牛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经常出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全县确定的以县城凉风垭—黑龙潭—鑫源的以秦岭山水峡谷风情观光的大众性旅游线路的出口,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又将成为鑫源村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鑫源村共有耕地478亩,其中水田257亩,旱地221亩,人均耕地到达0.95亩,人均占有水田到达0.51亩,共有堰渠5条10000米,保灌水田250亩,境内年降雨量938毫米,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雨,夏旱秋淋,农业生产受到必须制约;全村共有经济园林3000亩,其中山茱萸1860亩,板栗200亩,厚朴、杜仲、木瓜等经济园林800亩,新建梨园55亩,有可利用荒坡、荒山860亩。
XX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
![XX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701e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c.png)
XX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1. 引言该规划方案旨在推动XX地区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建设示范园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提出具体的规划措施和目标,以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建设提供指导。
2. 规划目标通过建设示范园,我们的目标是:- 促进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提升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推动农村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提升;- 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规划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3.1 建设示范园基础设施- 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包括温室大棚、养殖场等;-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 建设配套设施,如农村物流中心和仓储设施。
3.2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创建跨行业合作机制,促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的一体化;- 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推动科技创新;- 支持农村企业与城市企业合作,开展产业链延伸。
3.3 培育农村新业态-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 鼓励农村创业创新,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3.4 加强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提供财政支持,为示范园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 实施计划本规划方案将按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2. 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和评估;3. 落实资金支持和政策措施;4. 开展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5.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村新业态培育;6. 定期评估和调整方案。
5. 风险及对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技术风险:需关注科技进步和创新,及时应用新技术;- 市场风险:需研究市场需求,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 管理风险:需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提高效率和监督;- 环境风险:需注重环保问题,采取合理的生产方式。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2个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2个](https://img.taocdn.com/s3/m/639849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2.png)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计划方案其一:一、实施背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计划步骤1.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包括农村产业园、农村综合体等。
2.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3.优化农业生产流程。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5.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三、预期效果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四、达到收益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
2.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五、优缺点1.优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缺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一定的投入,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六、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1.加强政策扶持,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2.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建设,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应用水平。
3.加强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4.加强农村产业升级,实现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ff0a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0.png)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要想稳定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实现农村产业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产业需求和农村的产业潜力开始相互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
因此,制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基本思路和原则1. 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循环发展。
2. 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3. 坚持合理规划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优势产业。
4.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的原则。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1)加强农村通信、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2)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3)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2.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实现农村和城市产业互补发展(1)加强与城市产业的对接,挖掘农村产业潜力。
(2)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农村多元经济模式。
(3)鼓励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3. 优化农村人才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1)建立健全农村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农村人才发展。
(2)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3)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投资创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4.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1)制定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2)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提高融资渠道和融资水平。
(3)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
四、实施机制和目标1. 建立完善的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
2. 到2025年,全国农业综合经营面积达到3000万公顷,农村多年平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为6%以上。
3. 到2035年,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5%以上。
XX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XX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50d5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d.png)
XX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 项目背景该项目旨在建设一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整合各类农业资源和技术,并促进不同农业产业之间的互动合作,项目旨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2. 项目目标- 打造一座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展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 推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和经验,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环境友好性。
- 增强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3. 项目内容3.1 示例种植区在示范园内设置示范的种植区,涵盖蔬菜、水果、粮食等多种农产品。
通过优化种植技术、管理模式和品种选择,展示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3.2 动物养殖区建设符合现代化养殖标准的动物养殖区,包括禽类和畜牧类的养殖。
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提高肉类和禽蛋的品质和安全性。
3.3 农产品加工区设立农产品加工区,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实现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
通过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并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3.4 农业科技展示区设立农业科技展示区,展示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应用。
集中展示种植管理、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3.5 农业休闲体验区建设农业休闲体验区,提供农事体验和休闲娱乐服务,吸引游客参观和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同时,为农民提供增值服务和创收途径。
4. 实施计划4.1 前期准备阶段- 组建项目实施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和工作计划。
- 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示范园的规划和建设方案。
- 筹集资金,确保项目的资金保障。
4.2 建设实施阶段- 进行土地整理和场地平整工作。
- 启动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示范区和养殖区的园区设施。
- 引进种植和养殖设备,并进行相应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 建设农产品加工区和科技展示区的加工设备和展示设施。
- 完善休闲体验区的设施和服务。
4.3 运营管理阶段- 建立健全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管理体系。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e0e8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0.png)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让农村产业像城市产业一样充满活力,让农民朋友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1.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
比如,在山区推广种植中药材,在平原地区发展绿色蔬菜,在沿海地区发展海产品养殖。
同时,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拓展产业链产业链的拓展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引导农民从单纯种植、养殖向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比如,将农产品加工成休闲食品、化妆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
3.创新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模式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素质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三、政策扶持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2.优化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3.完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组织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2.明确责任分工各级政府要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加强考核评估建立健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考核评估机制,定期对各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产业融合示范村实施方案篇一:村新村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xx镇人民政府关于报送《xx镇莲花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的报告县档史局:现随文报来《xx镇莲花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请审阅。
双河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抄送:莲花村,档。
莲花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加快我村的新农村建设,根据我村实际,特制订莲花村新农村示范村方案。
一、基本情况莲花村位于双河镇政府西部,东与双河社区接壤;南与双河社区、谢家村毗邻;西与谢家、马家两村相连;北与鲤鱼村、红军镇的张家碥为友。
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1066亩,林地6682亩,人均耕地2亩。
辖区4个组,301户,1219人。
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团结、重干、实干,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先后被政府评为“文明村”、“五好”党支部等称号,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
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总体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通过1-3年的努力,力争把莲花村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新村居,为我村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目标任务我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按照有“一个建设总体规划,一个主导或特色产业,一个卫生整洁的村庄,一个和谐文明的环境,一套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思路,把示范村建设成“五通、四化、三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通”即: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四化”即:布局优化(村庄布局合理,建设规范化);村庄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古树、古木、古迹得到有效保护,有公用休闲健身绿地,乡村道路、河道两旁、农户庭院实现绿化);道路硬化(进村居道路和村居内路网布局合理,道路硬化到户,宅间通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环境洁化(垃圾集中堆放处理,沟渠水体清澈、村内有专用公厕,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人畜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给排水通畅,自来水普及率或安全饮用水达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三提高”即:农民收入新提高、农民素质新提高(使初中入学率达到99%以上,45岁以下农民普遍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两年内全部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农民自治管理水平新提高(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四、基本原则(一)农民自主,政府扶持。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又是最大的受益者,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力推动,更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二)城乡统筹,规划先行。
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规划要立足长远,综合考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和变化的趋势,广大农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趋势等,科学布局,认真制订建设规划,严格组织实施。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选取的示范村在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有差异,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搬则搬,宜治则治,宜建则建。
在村庄布点、村庄规划、村庄整治、配套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等)和房屋式样上要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使示范村群众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四)量力而行,讲求实效。
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入手,选准工作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措施,把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分步骤、分阶段推进,不急于求成,不搞花架子。
五、建设重点(一)建设新村居。
按照符合规划,尊重民意,突出特色,量力而行的原则建设示范村。
20XX年重点是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通过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污泥、清杂草、清路障),“四改”(改水、改厕、改圈、改路),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
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煤气等洁净能源,加快村庄绿化,庭院洁化,街巷净化。
(二)发展新产业。
根据莲花示范村的资源条件,按照“一村一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发展具有村居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重点发展优质畜牧养殖、优质核桃基地、优质无公害蔬菜等,并围绕每个产业组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三)培育新农民。
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合作、守法律”的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
条件许可下要创建农民培训学校。
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加快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加强示范村居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要求每村建设一套基本完善的基础体育锻炼设施。
(四)塑造新风貌。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树立文明婚丧新风尚。
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文明村、文明户评选活动。
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五)创建新机制。
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制订村规民约,推进村务公开;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
六、实施步骤我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一)宣传发动阶段。
20XX年4月起至示范村建设任务完成止,为宣传发动阶段。
一是会议宣传。
召开动员会,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传达中央及省、市、区有关精神,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作法,部署我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二是培训骨干。
培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帮助镇、村干部正确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运作办法。
三是横幅标语宣传。
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宣传专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建设目标,让全村人民了解新农村建设,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良好机制。
(二)建设阶段。
20XX年4月起至20XX年10月止,为期3年。
20XX年7月,完成示范村“三清两拆”工作;20XX 年12月全面完成改水改厕的各项工作;20XX年7月全面完成改路工程;20XX年9月全面完成下水道建设、路灯、绿化等工程完成;20XX篇二:xx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xx村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要求和省级建设指导标准,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思路,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深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弘扬传承乡村文明,不断提升依法治理和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富民强村,丰富“三化五美”的内涵品质,进一步彰显放大示范效应,带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二、村庄基本情况:xx村是Ts街道Ts社区所属的一个自然村,总户数240户,人口746人,其中户籍人口720人,村民年人均收入约2.8万元。
村庄面积约200亩,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属镇郊型村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
xx村自然资源独特、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周边旅游景点众多,紧邻Ts大遗址博物馆、古猿人洞、欢乐水魔方等著名景区;交通十分便捷,沪宁高速、s122省道穿村而过,Ts环镇北路休闲慢道将xx村和紫清湖旅游度假区、汤家家温泉村串联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建设实施范围:(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
依据街道Ts社区村庄及地形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规划,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合理布局各项用地。
(二)因地制宜,注重特色。
Ts社区地处Ts街道集镇和Ts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核心区域,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沪宁高速公路横贯东西、s122、s337公路贯穿南北,区域内星级酒店和旅游景点众多。
Ts是南京市规划重点建设的风景区,拥有被列为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的Ts温泉、以阳山碑材为核心开发的南京郊县家4A级明文化村风景区、发掘有Ts古猿人化石的国家遗址公园和蒋介石民国温泉别墅等著名景点,近年又建成紫清湖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主题乐园、省四星级旅游景点Ts七坊,汤家家温泉村。
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极为(:产业融合示范村实施方案)丰厚,自然享赋具有独特的优势,旅游发展的优势明显,建设实施方案会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自有特色。
(三)尊重民意,保障权益。
充分尊重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保护村民权益,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加快建设美好Ts。
(四)加强组织,有序推进。
街道将把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强化组织领导,以制度、人员、保障措施等确保有序推进,保证验收通过。
四、主要开展工作:1、基础设施建设:(一)改造村内道路:由于目前xx村道路只有约4米宽,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车辆出行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将利用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的机会,对进村主干道铺设沥青,全长1公里,宽6米。
另外对村内道路铺装和整修。
总建设费用为200万元。
(二)给水:自来水入户率百分之百,满足用水水量,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现已全部完成。
(三)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将利用示范村建设的契机,新建污水管网3公里,主管规格300mm,支管200mm,新建雨水管道2公里。
管网集中连接到宁杭路市政主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