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心理学模拟考试卷(00657)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自考新闻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心理状态”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H.Ⅱ.列维托夫

B. 彼得罗夫斯基

C. 施拉姆

D. 安德烈耶娃

答案:A

2. 新闻编辑心理学与新闻编辑学是()

A. 从属的关系

B. 两个相同的学科

C. 没什么关系的

D. 两个不同的学科

答案:D

3. 新闻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 大众传播媒介

B. 人际传播媒介

C. 组织传播媒介

D. 群体传播媒介

答案:A

4.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是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一项有效指标。

A. 注意

B. 意志

C. 反应力

D. 情感

答案:A

5.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

A. 世界观

B. 本质特征

C. 处世态度

D. 生活观念

答案:B

6. 记者在新闻写作时的内化是指体外物质性对象的()向智慧、意识方面进行转化的过程。

A. 心理特征

B. 心理意识

C. 外部形式

D. 内部形式

7. 心理学中的“移情”,包括两种含义:第一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第二是()

A. 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B. 站在大众的角度考虑问题

C. 站在媒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D. 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对方和对方一起感受

答案:D

8. 人们对于社会上人或事件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受他们()的制约和影响。

A. 认知水平

B. 以往经验

C. 已有态度

D. 知识水平

答案:C

9. 受众对信息源的()色彩,可能会干扰他们对信息内容的接受。

A. 想象

B. 认知

C. 情绪情感

D. 理想

答案:C

10. 消息的写作更适于()

A. 常规思维

B. 形象思维

C. 创造性思维

D. 理性思维

答案:D

11. 我国对新闻心理学的研究离“特有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在只能说还处于“特有水

平”的()

A. 高级阶段

B. 中级阶段

C. 初级阶段

D. 发展阶段

答案:C

12. 提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的是()

A. 威特金

B. 彼得罗夫斯基

C. 乔姆斯基

D. 德米特里耶娃

13. 搞好新闻内容质量,是争取受众的()

A. 基础

B. 前提

C. 起码条件

D. 基本方式

答案:C

14. 注意神经元的作用主要在于它们能对各种刺激物加以()

A. 比较

B. 组合

C. 判断

D. 选择

答案:A

15. 记者在采访中能随机应变地从新闻事实的接触中找到独特的采访、写作、编辑的角度,体

现了新闻敏感的()

A. 灵活性

B. 顿悟性

C. 创造性

D. 敏捷性

答案:A

16. 主动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人叫()

A. 倾向于场的人

B. 参照于场的人

C. 独立于场的人

D. 依存于场的人

答案:C

17. 记者凭着感觉器官——脑,真实地反映客观刺激物,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前提。

A. 时效性

B. 真实性

C. 及时性

D. 趣味性

答案:B

18. 新闻的()构成了受众对新闻情有独钟的基础。

A. 特点

B. 性质

C. 真实

D. 时效

19. 下列著作中,采用纵向线型模式的是()

A. 《新闻心理学概论》刘京林著

B. 《浅议新闻心理学的学科构架》周庆元著

C. 《新闻心理学》张骏德、刘海贵合著

D. 《新闻传播心理学》朱万曙、吴怀东合著

答案:C

20. 在整个编辑工作中具有全局意识的举措是()

A. 引导舆论

B. 策划

C. 整合

D. 重组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

未选均无分。

1.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有()

A. 接受事实真相的宽容力

B. 亲临第一线的“脚力”

C. 倚马可待的“笔力”

D. 在截稿期限的压力下工作的气质

E. 能捕捉新闻的“眼力”

答案:A^B^C^D^E^

2. 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喜爱性,主要表现在()

A. 受众喜爱栏目的风格和特色

B. 受众喜爱某些外型较好、素质较高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C. 受众喜爱某些媒体的知名记者

D. 受众喜爱某个新闻机构

E. 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案:A^B^C^

3. 对于态度差异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

A. 差异的程度与受众态度改变的关系

B. 受众缓解态度差异的方法

C. 传播者对于受众缓解差异所起的作用

D. 受众对于传播者缓解差异所起的作用

E. 以上表述都正确

答案:A^B^C^

4. 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内容源于客观世界,用列宁的话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