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全国指标数据:中国历年自然灾害情况统计2000-2015一
2000-2004年中国自然灾害情况统计数据
![2000-2004年中国自然灾害情况统计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75244faffd0a79563c1e72f9.png)
Serious
60
17
24
14
38
特 大
Extraordinarily Serious
8
3
7
7
3
森林火灾受灾面积
Fire-affected Forest Area
8.8
4.6
4.8
45.1
14.2
(万公顷)
(10 000 hectares)
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
Forest Area Affected by Diseases,
Magnitude above 5 Richter Scale
9
11
4
17
9
海洋赤潮发生次数(次)
Occurrences of Red Tide(time)
28
77
79
119
96
森林火灾次数(次)
Occurrences of Forest Fire(time)
5934
4933
7527
10463
13466
13555
#滑 坡
Landslide
13431
3034
31247
10240
9130
崩 塌
Collapse
2945
583
3097
2604
2593
泥石流
Mudflow
1958
1539
4976
1549
1157
发生地震灾害次数(次)
Seismic Disasters(time)
10
12
5
21
11
#5.0级以上
851.9
839.0
2000年以来中国主要灾害年度数据
![2000年以来中国主要灾害年度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8bbbe505a216147917112898.png)
3326078.0
9953631.0
2698.8 19806.3 575
11560.2 15775.3 571
11384.6 11773.3 624
305.5 824.9 651 6 30 28 587 39 331 3 1236 1 49 222 964
1418 13 84
2506 167 115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20年
指标 自然灾害受灾人口 (万人次) 自然灾害受灾死亡人 口(人) 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 失(亿元) 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重大火灾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较大火灾直接经济损 失(万元) 火灾受伤人数(人) 特大火灾受伤人数 (人) 重大火灾受伤人数 (人) 较大火灾受伤人数 (人) 一般火灾受伤人数 (人) 森林火灾死亡人数 (人) 地质灾害死亡人数 (人) 地震灾害死亡人数 (人) 火灾死亡人数(人) 特大火灾死亡人数 (人) 重大火灾死亡人数 (人) 较大火灾死亡人数 (人) 一般火灾死亡人数 (人)
2969 156 154
3087 34 167
3414 44 202
3781 53 263
4404 191 250
4572 172 193
4894 237 450
4930 366 486
3428 330 827
3770 276 956
7 45 523
32 54 485 45
51 57 516 65 2244 2705 1205
326936 85949594.4 182202.5 30027.1 9359.4 10776.0 743 64 14 57 608 97 656 69283 1521 49 37 304 1131
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及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分析【图】
![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及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分析【图】](https://img.taocdn.com/s3/m/c7b8386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9.png)
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及直接经济损失统
计分析【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累计达26220千公顷,2017年1-3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累计达18158.80千公顷。
2014-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累计达19000.00万人次,2017年1-3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累计达13000.00万人次。
2014-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5032.90亿元,2017年1-3季度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3147.50亿元。
2014-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中国历年自然灾害损失数据.xls
![中国历年自然灾害损失数据.xls](https://img.taocdn.com/s3/m/1bb8d33f284ac850ac02421b.png)
132
6499
1990 29348 18634
7338 579.2
129
5804
1991 41941 28833
7315 1308.5
549
6725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37174 37541 43799 24215 32305 47886 35216 35319 45652.3 37255.9 37841.8
24954 20929 25398 13509 20104 32949 21763 22664 27927.6 26040.1 23052.8
5741 6125 8549 5561 7273 3212 5511 2966 3014 2583 2840
303.6 307.7 1054 1064 1216 511.3 2082.4 664.8 467.1 211.1 471.8
22989
10063
46.3
11804
5605
18175
7805
50.1
24596
14614
24914
10559
50.4
9422
4463
32981
17047
47.4
16390
8608
21097
8656
57.0
17328
10744
30423
17050
48.6
12734
7604
23455
10402
45.2
6927
1985 26446 21749
4394 2Biblioteka 0.51396061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1e7e46aedd3383c4bb4cd218.png)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说明“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
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
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GDP的0.93%。
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核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没有增加;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2000年,我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三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4类水质,6.9%的断面属5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5类水质。
长江、珠江水质保持良好,黄河、松花江水质保持稳定,淮河、海河、辽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
海洋环境2000年,全国海区中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区面积分别为10.2万平方公里、5.4万平方公里、2.1万平方公里、2.9万平方公里。
8-30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8-30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f04cb9dfc4ffe473368abf7.png)
26
258.6
0.9
4.7 1.5 24.7 5.7
8.6 17.5
0.8 4.7 42.0
225.2
0.1
7.8 23.6 28.6
5.5 7.9 32.0
10.4
4.8 0.3 21.4 70.2
235.4 366.2
1.2 56.7 56.5
524.5
41.4 53.0 211.9
0.4 1.0 40.0
547.8 150.0
32.4
70.9 484.0 291.7 274.8
9.7
382.4 764.2
51.9 148.1 746.0
18478.1
6.7
718.0 821.3 3917.3
949.6 983.1 1550.5
27.1 10.2
2.5
12.2 65.4 56.3 46.1
3.1
70.0 159.4
20814.3
4.7 14.4 557.0 830.8 2629.8
1467.3 1319.7 4155.0
7.3 380.0 168.6 863.2
78.7 530.7 983.8
1167.7 1076.1
625.6
2585.0
0.4 0.8 80.3 185.6 559.2
277.7 131.8 275.7
5.4 17.5 53.3
1826.7
0.1
42.9 53.6 376.1
57.8 100.2 110.7
6.9
1.7 98.7 132.2
0.3 4.2 50.1 14.6 10.0
9874.8
367.4 497.3 3238.8 777.6 475.4 997.2
2016洪灾灾情报告
![2016洪灾灾情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9ac7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e.png)
洪灾灾情报告2016洪灾灾情报告2016年我国雨水洪涝较多,多地方出现洪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6洪灾灾情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6洪灾灾情报告12016年7月5日、6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出现特大暴雨3站、大暴雨5站,盐津县普洱镇最大雨量达320毫米,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水富6县25个乡镇155884人不同程度受灾。
截止7月7日18时,因灾造成7人死亡(其中盐津县5人、水富县2人)、5人失踪(其中盐津县3人、水富县2人)、9人受伤(其中盐津县3人,水富县6人),紧急转移安置5290人,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502.41万元。
一、灾害基本情况(一)农作物受灾:因灾造成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7.845万亩、成灾面积4.013万亩、绝收面积1.78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70.2万元。
(二)水利设施受灾:饮水管网因灾受损92.68千米,损坏堤防43处、4.508千米;堤防决口3处,防洪沟冲毁4处,损坏护岸5处,损坏灌溉设施560处,1个水文监测站受损,9座水电站受影响,1座小(二)型水库受损(盐津县落雁乡石门关水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210.4万元。
(三)民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受灾:民房倒塌304户766间、严重受损918户2402间、一般受损3635户773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97.8万元。
城镇道路、供水管网、污水管、垃圾处理设施、路灯、挡墙、绿化、截洪沟、雨水管网等因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83.26万元。
合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981.06万元。
(四)交通基础设施受灾:国省干道线灾情:(1)G85水麻高速公路61公里范围内多处发生不同程度受灾,4处坍方约12500方,7处泥石流约20550方,有2处路基被冲毁约80米;(2)G85昭麻高速公路:护坡受损2101立方米,驳岸、挡墙受损3处650立方米,塌方10处5000立方米;(3)G213公路多处塌方和路面受损,路面受损30公里10万平米,塌方6处500方;(4)水绥二级公路护坡塌方18400方;(5)彝绥线盐津、水富3处塌方260立方;(6)昭谢线彝良境内塌方600立方。
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5e6a34647d27284b7351f4.png)
52 中国减灾 - 2 0 1 7・ 2月上
极端强对流天气频发
全 国共 发 生 5 9次 大范 围 强对 流天 气 过程 ,短 时 强 降水 、雷 暴大 风 、冰 雹 、龙卷 风 等突 发性 强 对流 性 天气 为 2 0 1 0年 以来最 多。风雹 灾害 灾情 与 “ 十二 五 ”时期 均值 相 比明显 偏重 ,直接 经济 损 失为最 高值 ,倒 损房屋 数量 为次 高值 。
四 、灾 害特 点
全国灾情时空分布不均
从 时 间上 看 ,重 大灾 害过程 主 要集 中在 6 — 7月 ,其 中 7月份 暴 雨洪 涝 灾 害 突 发 连 发 ,灾 情 发 展 迅 猛 ,单 月 死 亡失 踪 人 【 ^ = _ 】 、倒 塌 房 屋数 量 和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均 占全年 灾害 总 损 失 的近 5
一
匝
■●
羞 _ i
江苏 湖北 福 建 贵 州
] _ I Il 皇 —
甲 I脯
山西 河南
乏 暑
河 北 甘 肃 安徽 湖北 云南
i i
湖 北 、 河北 、安 徽 等 1 5省 (自治 区 ) 直接经济损失超 1 O 0亿 元
单位 一 位列 前5 名 魍 位列6 - 1 5 位
成以 l ,较 “ 十 二五 ”同期 均值 增长 1 倍 以上 。 从I ) ( 域 上看 ,各 地 区灾 情 差 异较 大 , 西南
和 西 北地 I ) ( = 灾情 与“ ~ 五” 均 值相 比 明显偏 轻 , 其 中两 南 地 区 大部 分 灾情 指 标 偏 轻 五成 左 右 ;
- 园 i J 一
圈 圃
甲 潞
口
L 1--J ■ 髓
2016年全国火灾统计
![2016年全国火灾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cd921533d4b14e84246809.png)
2016年全国发生火灾统计2016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1.2万起,亡1582人,伤1065人,直接财产损失37.2亿元,与2015年相比,四项数字分别下降10.1%、16.7%、12.2%和14.6%。
其中,较大火灾64起,同比减少4起、下降5.9%;未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火灾,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年未发生一次亡10人以上的火灾。
冬春季节火灾多发,夏秋火灾发生率相对较低从分月火灾情况看,由于春节在2月份,受节日期间用火用电多、燃放烟花集中等影响,该月为全年火灾最多的一个月,共 4.3万起,其后基本呈逐月下降态势;9月份为全年火灾最少的一个月,接近2万起,不到1月份的二分之一;10月份后,随着气温降低、风干物燥等气候变化及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多,火灾发生率逐渐增加,12月份达到2.2万起。
从分阶段数据看,冬春季节(1至5月和12月)共发生火灾16万起,平均每天879 起,夏秋季节(6至11月)共发生火灾12.9万起,平均每天706起,冬春季节的火灾发生率比夏秋季节高24.4%。
东部和东北占比下降,中西部火灾占比有所增加从分片区火灾的变化情况看,东部地区的10个省份共发生火灾6.7万起,占全国火灾总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39.5%下降到36.8%;东北地区的3个省份共发生火灾4.3万起,所占比重由15.3%下降到13.7%;中部地区的6个省份共发生火灾6.7万起,所占比重由20.6%增加到21.4%;西部地区的12个省份共发生火灾8.8万起,所占比重由24.6%增加到28.2%。
从较大火灾的片区分布看,东部地区最多,共发生24起,占35.9%;西部次之,为21起,占32.8%;中部为16起,占25% 东北为4起,占6.3%。
城市和农村火灾普遍下降,县城集镇火灾比例呈增大趋势从分区域火灾的情况看,城市发生火灾9.4万起,比2015年下降11.5%;县城集镇发生火灾9.69万起,下降6%农村发生火灾9.72万起,下降14.7%;其他区域发生火灾2.4 万起,与2015年基本持平。
2016年中国环境公报
![2016年中国环境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13835409f18583d0496459c9.png)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 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 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 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 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 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 赢之路。
二是健全环境预防体系。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绿色 制造体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超过 6500 万吨、煤炭产 能超过 2.9 亿吨。出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 一步上升,煤炭消费比重继续下降。新增部分地方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 区,严格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 地区战略环评。环境保护部对 84 个重大项目环评文件进行批复,涉及总投 资 9108 亿元,对 11 个不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 970 亿元。31 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 420 个地市级的环保 部门与环境保护部实现环评审批信息每周联网报送。全国环保系统 358 家
文字摘自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 作报告》,图片由新华社记者摄
1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6
综述
环境保护
2016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 的攻坚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 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 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6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4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e56a433a856a561253d36f24.png)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基准,生态环境部依法组织对2016—2019 年污染源统计初步数据进行更新,依据《生态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生态环境统计管理报表制度》,现将相关全国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公布如下。
一、污染源统计(一)统计范围污染源统计调查对象为全国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简称集中式)、移动源。
各类污染源的调查范围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范围有所不同。
工业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行业代码为06—45 的40 个大类行业以及行业代码为4610的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农业源包括畜禽养殖业中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生猪设计年出栏量≥5000 头、奶牛设计年存栏量≥500 头、肉牛设计年出栏量≥1000 头、蛋鸡年设计存栏量≥15 万羽、肉鸡年设计出栏量≥30 万羽)。
生活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源;此外,生活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农村生活源。
集中式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
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
(二)废水污染物2016—2019 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658.1 万吨,下降为2019 年567.1 万吨,下降13.8%。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集中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77.2、18.6、1.4 万吨;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总体持平,2019 年为469.9 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56.8 万吨,下降为2019 年46.3 万吨,下降18.5%。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氨氮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3.5、0.4、42.1 万吨。
废水中总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123.6 万吨,下降为2019 年117.6 万吨,下降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