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共37页PPT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共3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66ff5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7.png)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26、机遇对于பைடு நூலகம்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八章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八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68adacdd3383c4bb4cd208.png)
第八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2、人们先后制得多种钴氨配合物,其中四种组成如下:(1)CoCl 3·6NH 3 (2)CoCl 3·5NH 3 (3)CoCl 3·4NH 3 (4)CoCl 3·3NH 3若用AgNO 3溶液沉淀上述配合物中的Cl -,所得沉淀的含氯量依次相当于总含氯量的0313233、、、,根据这一实验事实确定四种氨钴配合物的化学式?答:[Co(NH 3)6]Cl 3 [Co(NH 3)5Cl]Cl 2 [Co(NH 3)4Cl 2]Cl [Co(NH 3)3 Cl 3]4、在1.0L 氨水中溶解0.10molAgCl ,问氨水的最初浓度是多少?=2.16×10–3)mol.L (22.21002.21.01.01002.2)(Cl )])[Ag(NH ()(NH 1-33-1233=⨯⨯=⨯⋅=--+c c c 在溶解的过程中要消耗氨水的浓度为2×0.1=0.2mol·L -1,所以氨水的最初浓度为 2.22+0.2=2.42mol·L -15①AgI 不能溶于NH 3而能溶于KCN,因为溶解反应K ⊙=Ksp*K (稳),K(稳)Ag (CN )2>>K(稳)Ag (NH 3)2 ∴AgI 溶于KCN 的平衡常数很大而溶于NH 3的平衡常数很少②AgBr 能溶于KCN 而Ag 2S 不能,,∵K ⊙=Ksp*K (稳)Ag 2S 的Ksp<<AgBr 的Ksp ∴溶解反应的K 会很小]/)Ag ([])/(NH []/)Ag ([]/)Cl ([])/])([Ag(NH [])/(NH []/)Cl ([]/])Ag(NH [[θ2θ3θθθ232θ3θθ23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K ++-+-+⋅⋅⋅=⋅=③Fe 与SCN -会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 ④略6、0. l0mol ∙L -1的AgNO 3溶液50mL ,加密度为0.932g ∙ mL -1含NH 3 18.24%的氨水30mL ,加水稀释到100mL ,求算这溶液中的Ag +浓度。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归纳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6a10df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3.png)
2.酸效应系数 Y(H)
酸效应系数与分布系数为
倒数关系。 αY(H) = 1 / δ
[Y] [Y']
Y(H)
[Y'] [Y] Y(H) Y(H) 1
酸效应曲线
掌握EDTA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单一金 属离子准确滴定的界限及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以配位滴定过程中加入的EDTA的百分数作横 坐标,以pM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
电势分析法
(−) 参比电极 || Mn+ |M (+) 参比电极:一定条件下电势恒定不变的 指示电极:电势能够随溶液中待测离子
活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
电势分析法
指示电极 参比电极
金属-金属 离子电极
金属-金属 难溶盐电极
惰性金属电 极
第9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
掌握氧化数的概念及氧化数规则 该离子的氧化数是假设在形成化学键时
成键电子转移给电负性大的原子时所求 得的原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原子表观 电荷数
掌握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电池符号;
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 电极反应:
负极:Zn-2e=Zn2+ 正极: Cu2++2e=Cu 原电池总反应(电池反应): Zn+Cu2+==Zn2++Cu 电池符号 (-)Zn|ZnSO4(c1)||CuSO4(c2)|Cu(+)
掌握配位化合物键价理论要点
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 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 中心离子的空轨道在成键过程中进行了杂化,
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掌握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
稳定常数
Cu2+ + 4NH3 ⇌ [Cu(NH3)4]2+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3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3](https://img.taocdn.com/s3/m/45081c620b1c59eef8c7b422.png)
M的副反应系数 的副反应系数
[M '] α (M) = [M]
M
OHL
+ Y = MY ML
● ● ●
MOH
● ● ●
总浓度用[M’] 表示
M(OH)n MLn M’
[M’] = [M]+[ML]+[ML2]+…+[M(OH)]+ [M(OH)2]+…
α (M) =
[M '] [M]+[ML]+[ML 2 ]+L +[M(OH)]+ [M(OH)2 ]+L = [M] [M]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αM
α (M) =
[M '] [M]+[ML]+[ML 2 ]+L +[M(OH)]+ [M(OH)2 ]+L = [M] [M]
αM 总是大于等于1 αM =1,表示金属离子不存在副反应 αM越大,游离态[M]相对越小,金属离子M的 副反应越严重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αM M
pOH=7.3
pH=14-7.3=6.7
测定Zn2+的溶液pH: 4 ≤ pH≤6.7 最佳酸度选择时还必须考虑指示剂, 最佳酸度选择时还必须考虑指示剂,不同的指示剂对酸度有 不同的要求。 不同的要求。
配位滴定中,随着配合物的不断生成,不断有H+释放出来: M + H2Y
ƒ
MY + 2H+
溶液的pH值不断降低,不仅降低了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使滴 定突跃减小,同时也可能改变指示剂变色的适宜酸度,导致很 大的误差,甚至无法滴定。 因此,在配位滴定中,通常要加入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来控制pH值。 缓冲溶液 弱酸性溶液中: 弱酸性溶液中:HAc—NaAc缓冲体系或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液 弱碱性溶液中: 弱碱性溶液中:NH3—NH4Cl缓冲体系
第八章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专选课件
![第八章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专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f86809856a561253d36fc5.png)
(4)配位原子相同,少原子数者在先 [Pt(py)(NH3)(NH2OH)(NO2)]Cl : 氯化硝基• 氨•羟胺•吡啶合铂(Ⅱ) 吡啶分子式C5H4Cl2N2 (5)配位原子相同,且配体中含原子数目又 相同,按非配位原子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排列[PtNH2NO2(NH3)2]:氨基•硝基•二氨合铂 (Ⅱ)
有少数是非金属元素,例如:Cu2+,Ag+,
Fe3+,Fe,Ni,BⅢ,PⅤ……
2、配位体(简称配体)
在内界中与中心离子结合的、含有孤对电子的 中性分子或阴离子称为配位体。通常是非金属的 阴离子或分子,例如:F-,Cl-,Br-,I-,OH-, CN-(氰离子),H2O,NH3,CO(羰基)……
配位原子:直接与中心离子成键的原子。
CH2 COO
•• ••
N CH2 CH2 N
OOC
••
H2C
CH2
COO
••
中性分子 配体
配位原子
常见单齿配体
H2O
NH3
CO
水
氨 羰基
O
N
C
CH3NH2 甲胺
N
阴离子 F- Cl- Br- I- OH- CN- NO2配体 氟 氯 溴 碘 羟基 氰 硝基
配位原子 F Cl Br I O
C
N
阴离子 配体
K[PtCl3(C2H4)]:三氯•乙烯合铂(Ⅱ)酸钾 (2) 负离子→中性分子
[Cr(NH3)5Cl]Cl2: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III) K[PtCl3NH3]: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 (3) 同类配体
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英文字母顺序
[Co(NH3)5H2O]Cl3: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Ⅲ)
第八章 配位
![第八章 配位](https://img.taocdn.com/s3/m/5c79b45b312b3169a451a4b1.png)
为什么要加入NH3·NH4Cl缓冲液 维持 缓冲液,维持 为什么要加入 缓冲液 pH在10左右 在 左右 1.滴Mg2+允许最低 在10左右 滴 允许最低pH在 左右 2.滴定过程中释放 +,由缓冲溶液控制 滴定过程中释放H 由缓冲溶液控制 滴定过程中释放 pH不变 不变 3.铬黑 指示剂需在 铬黑T指示剂需在 左右,变色敏 铬黑 指示剂需在pH10左右 变色敏 左右 锐
第三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三.指示剂封闭现象与掩蔽作用 指示剂封闭现象与掩蔽作用
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通常利用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络合物的 有机染料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变化 指示剂也是一种配位剂 滴定前加入指示剂(In) 也是一种配位剂,滴定前加入指示剂 指示剂也是一种配位剂 滴定前加入指示剂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1.铬黑 铬黑T 铬黑
pK2 = 6.3 pK3 = 11.5 2− 3− H 2 In → HIn → In
−
红 蓝 红 <6 7-11 >12 MIn 红色 红色→蓝色,能在pH7-11使用,用于直接 使用, 红色→蓝色,能在 使用 滴定, 滴定,Mg2+,Zn2+,Pb2+,Hg2+,Cd2+
2. 二甲酚橙 pH<6.3 黄 MIn- 红色 3.钙指示剂 钙指示剂 酒红→ 酒红→纯蓝 MIn In
pH>6.3 红色 只适用于pH<6 只适用于 pH 10-13 测Ca2+
第七节 应用与示例
一.直接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
例1 镁盐测定 Mg2+ + HIn2Mg2+ + H2Y2MgIn- + H2Y2酒红 铬黑T指示剂 铬黑 指示剂 MgIn- + H+ MgY2- + 2H+ MgY2- + H2In纯蓝
《分析化学》第八章-配位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八章-配位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824e6216fc700aba68fc1c.png)
EDTA各型体分布
2022/3/23
10
各型体浓度与溶液pH关系
❖ pH < 1 强酸性溶液 → H6Y2+ ❖ pH 2.67-6.16 → 主要H2Y2❖ pH > 10.26碱性溶液 → Y4-
2022/3/23
11
三、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 合物的特点
❖ (1)广泛配位性→五元环螯合物→稳定 ❖ (2)具6个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多形成1:1配合物 ❖ (3)配位反应迅速 ❖ (4)大多数配合物可溶于水 ❖ (5)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无色,与有色金属
求出酸效应系数,从表中查出对应的pH, 即是最高酸度
2022/3/23
27
一、 酸度的选择
❖ 练习1
求用EDTA滴定液(0.02000mol/L)滴定 同浓度的Fe3+溶液的最低pH。lg KFeY = 25.10
解 求出酸效应系数
lg aY(H) = lg K FeY -8 = 25.10 -8 =17.10
2022/3/23
33
1.配位掩蔽法
❖ 利用配位反应降低或消除干扰 离子
例:EDTA→Zn2+,Al3+, 加入三乙醇胺掩蔽Al3+
2022/3/23
34
2.沉淀掩蔽法
❖ 加入沉淀,使干扰离子生成沉淀 而被掩蔽,从而消除干扰
例:Ca2+,Mg2+共存溶液,加入NaOH 溶从液而, 消使除pMHg>2+1干2,扰Mg2+→Mg(0H)2 ,
有酸效应
a Y(H)越大,酸效应对主反应的影响越大
aY(H)=1,〔Y〕=〔Y〕 没有酸效应。
配位滴定法-PPT课件全
![配位滴定法-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275afe3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2.png)
[Ca’]1 =
0.02
0.1000(初始钙浓度) 20.00+19.98
= 0.02 0.1000(初始钙浓度) / 2 39.98 / 2
0.02
C sp ca2
39.98 / 2
1.0
103
C sp ca2
PCa’1
3.0
log
C sp ca2
滴定至100.1%时
[Ca’]2
=
[CaY [Y’]2 K
sp
100%
cM(SP)
稳定常数定义可知
化学计量点时:
K' MY
[MY ]sp [M ']sp[Y ']sp
滴定终点时:
K' MY
[MY ]ep [M ']ep[Y ']ep
取对数后分别为
pM
' sp
pYs'p
lg
K
' MY
lg[MY ]sp
pM
' ep
pYe'p
lg
K
' MY
lg[MY ]ep
接近化学计量点 [MY ]sp [MY ]ep
pM ' pY ' 0
化学计量点时[MY] sp
CM (sp)
K' MY
[MY ]sp [M ']sp[Y ']sp
所以 [M ']sp =[Y ']sp =
CM (sp) K'
MY
Y' M'
TE(%) ep
ep 100%
cM(sp)
Y' 10pY' M' 10pM'
8.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8.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2b062d1c1c708a1284a44d9.png)
习 题八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有错误的是( )a.[Co(NO 2)3(NH 3)3];b.K 2[Fe(CN)5NO];c.[CoCl 2(NH 2)2(en)2];d.[Co(NH 3)4Cl 2]Cl 。
2.关于配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体是一种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π健电子的离子或分子;b.配位数是指直接同中心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c.广义地讲,所有金属离子都可能生成配合物;d.配离子既可以存在于晶体中,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
3.关于外轨型与内转型配合物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轨型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比内轨型配合物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大;b.中心离子轨道杂化方式在外轨型配合物是ns 、np 、nd 轨道杂化,内轨型配合物是(n-1)d 、ns 、np 轨道杂化;c.一般外轨型配合物比内轨型配合物键能小;d.通常外轨型配合物比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4.当下列配离子浓度及配体浓度均相等时,体系中Zn 2+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243NH Zn ; b.()+22en Zn ;c. ()-24CN Zn d.()-24OH Zn。
5.Fe(Ⅲ)形成配位数为6的外轨型配合物中,Fe 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是( )a.d 2sp 3;b.sp 3d 2;c.p 3d 3d.sd 5 6.下列配离子能在强酸性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 )a.()-3232O S Ag ; b.()+243NH Ni ; c.()-3342O C Fe ; d.-24HgCl 。
7.测得()+363NH Co 的磁矩µ=0.0B· M,可知Co 3+离子采取的杂化类型为( )a.d 2sp 3;b.sp 3d 2;c.sp 3 ;d.dsp 2 8.下列物质具有顺磁性的是( )a.()+23NH Ag ; b.()-46CN Fe ; c.()+243NH Cu ; d.()-24CN Zn9.下列物质中,能作为螯合剂的为( )a.HO-OH ;b.H 2N-NH 2;c.(CH 32)2N-NH 2;d.H 2N-CH 2-CH 2-NH 2。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八章配位滴定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八章配位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59315a336c1eb91a375d46.png)
HOOC—CH2 HOOC—CH2
H+
H+ CH2—COOH N—CH2CH2—N CH2—COOH
在水溶液中EDTA是以H6Y2+ 、 H5Y+ 、 H4Y 、 H3Y、H2Y2- 、 HY3- 、Y4-七种形式存在
17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
1、普遍性,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优点:应用广泛;缺点:选择性差 2、稳定性,螯合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15
H6Y2+ H5Y+ H4Y H3YH2Y2HY3
H+ + H+ + H+ + H+ + H+ + H+ +
H5Y+ H4Y H3YH2Y2HY3Y4-
各型体浓度取决于溶液pH值
pH < 1 强酸性溶液 → H6Y2+
pH 2.67~6.16 → 主要H2Y2-
pH > 10.26碱性溶液 → Y4-
子。过渡金属的离子最适合做中心离子(ⅢB~ⅡB):
Fe2+、Fe3+、Co2+、Ni2+、Cu2+、Zn2+、Ag+;也有少
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离子:Si(Ⅳ)、P(Ⅴ)。
二、配体与配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
配离子中,与中心离子紧密结合的中性分子或负离子叫配体。
常见配体:
N H3 、 H 2 O 、Cl 、I 、 SCN 、 S O 、en、EDTA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化学计量点时不见指示剂变色 产生原因:
干扰离子: KMIn > KMY →指示剂无法改变颜色
第八章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ppt课件
![第八章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852f9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2.png)
K f
1
(
K
a
)6
Kf越小,即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小;Ka越小, 即生成 的酸越弱,K就越大。
Fe3+ + 6F3OH-
[FeF6]3+
Fe(OH)3↓
既要考虑配位体的酸效应,又要考虑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
2. 沉淀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Cu(NH3) 4]2+
Cu2+ + 4NH3 +
S2-
CuS↓
y 2.2310-7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Mn+ + x L-
水解 氧化还原 沉淀
酸效应
MLx(n-x)
1. 酸度的影响 2.沉淀影响 3.氧化还原的影响
1. 酸度的影响
Fe3+ + 6F+ 6H+
[FeF6]36HF
总反应为:[FeF6]3- +6H+
Fe3+ + 6HF
K
c(Fe3 ) c6 (HF) c(Fe3 ) c6 (HF) • c6 (F- ) c([FeF6 ]3 ) c6 (H ) c([FeF6 ]3 ) c6 (H ) c6 (F- )
2. 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有孤电子对
Na[BF4]中[BF4]-是配位体, F为配位原子. a 单基配位体(一个配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含氮配位体 NH3 、 NCS-
含氧配位体 H2O 、 OH-
含卤素配位体 F- 、 CI- 、 Br- 、 I- 含碳配位体 CN- 、 CO
含硫配位体 SCN-
代入稳定常数表达式得:
Kf
c(Ag(NH3 )2 ) c(Ag )c2 (NH3 )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55ae4cf705cc1754270932.png)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一、内容提要本章讨论了以配位平衡为理论基础的配位滴定法,以及在配位平衡中常见的酸效应和配位效应;重点阐述了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配位滴定可行性判据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
目前应用最多的氨酸配位剂为基础的配位滴定,其中又以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 )应用最广。
EDTA 能与多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可用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即稳定常数K MY 或K 稳来衡量。
M+Y==MY K MY = 不同的金属离子,由于其离子半径、电子层结构及电荷的差异,因而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不同。
在配位反应中,除了M 与Y 之间的主反应外,还存在由H +、缓冲溶液、掩蔽剂、干扰离子等引起的副反应。
M 与Y 的主反应及其副反应的平衡关系如下: ←主反应←副反应羟基配 辅助配体 共存离子效应 酸效应 混合配位效应位效应 配位效应 (或干扰离子效应)其中由H +和其它配位体(L )所引起的副反应称为酸效应和配位效应,相应的酸效应系数和配位效应系数为:6++--L2n2n -]][[][Y M MY 12345623456345645656665432)(][][][][][][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H Y K K K K K K H K K K K K H K K K K H K K K H K K H K H ++++++++++++=α考虑了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影响后得到的稳定常数称为条件稳定常数,它与稳定常数的关系为: 在配位滴定中,一般根据lgC M ·'MY K ≥6来判断金属离子能否准确滴定,根据准确滴定时对'MY K 的要求,可以确定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
直接滴定时的最低允许酸度主要取决于金属离子的水解酸度。
对于混合金属离子的滴定,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控制酸度及加掩蔽剂等方法来达到分别滴定的目的。
无机分析化学配位平衡
![无机分析化学配位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af8a39c6a1c7aa00b52acbfa.png)
故:必须控制溶液的酸碱度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2.沉淀溶解平衡对配位平衡影响 一些沉淀会因形成配离子而溶解,同时有些配离子会因加 入沉淀剂而生成沉淀,这之间的转化主要决于Ksp和Kf的相对大 小,同时与沉淀剂及配位剂的浓度有关。 例如: AgCl +2NH3 = [Ag(NH3)2]+ +Cl- K=Ksp·f K
(2)一个或少数的配体分子就可以满足被滴定金属原子的 配位数。有固定的鳌合比。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氨羧配位剂是:乙二胺四乙酸(EDTA)
HOOCH3C NCH2CH2N CH3COOH
HOOCH3C
CH3COOH
一、EDTA的性质
EDTA是一种四元酸,用H4Y表示
结构:在水溶液中,两个羧羟基H转移到氨基N上形成双 偶基离子,当溶液的酸度较大时,两个—COO-还可再接受两 个H,这时的EDTA就相当于一个六元酸H6Y2+。 EDTA因溶解度太小(0.02g/L水)故在配位滴定时常用其 二钠盐Na2H2Y·2H2O,简称EDTA。在酸性溶液中,EDTA存在 六级解离平衡,有H6Y2+,H5Y+,H4Y,H3Y-,H2Y2-,HY3-, Y4 - ,其中只有Y4-可以与金属离子配位。 由分布系数可知,不同的pH总对应一种主要型体,由不 同pH下EDTA的解离可看出pH>10.26以Y4-为主要型体,即pH 升高对配位有利。见下图。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要点】1、掌握配位化合物组成、命名化学式的写法;
2、掌握配位平衡及相关计算; 3、了解EDTA及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
4、理解EDTA滴定法的原理,能够利用条件稳定常
数KMY讨论EDTA配位滴定的条件; 5、理解并掌握金属制实际的作用原理和指示剂的 选择原则; 6、理解并灵活使用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1)
![第八章 配位滴定法(1)](https://img.taocdn.com/s3/m/ccc475c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54.png)
第八章配位滴定法1. 用于配位滴定的配位剂EDTA属于下列哪种配位剂()A “OO型”B “NO型”C “NN型”D “SO型”2. EDTA能与许多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
在其多种存在形式中,以何种形式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最稳定()A H2Y2-B H3Y‾C H4YD Y4-3. 配位滴定法中配制滴定液使用的是()A EDTAB EDTA二钠盐C EDTA六元酸D EDTA负四价离子4. 有关EDTA叙述正确的是()A 在水溶液中EDTA一共有5级电离平衡B EDTA是一个二元有机弱酸C EDTA在溶液中总共有7种形式存在D EDTA不溶于碱性溶液5. 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稳定配合物的主要原因是()A 不分级配位B 配位比简单C 形成环状螯合物D 配合物的颜色较深6.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 1:1B 1:2C 1:4D 1:67. 关于稳定常数的概念错误的是()A 又称绝对稳定常数B 其倒数称为不稳定常数C 稳定常数与温度无关D 稳定常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8. 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
酸效应是指()A 加入酸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现象B 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C 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D 酸能抑制金屑离子水解的现象9. 在下列叙述EDTA溶液中Y4-的分布系数为δ时,说法正确的是()A δ随pH增大而减小B δ随酸度减小而减小C δ随酸度减小而增大D δ与pH变化无关10. 下列叙述条件稳定常数K’MY的概念中,说法正确的是()A 随酸度减小而减小B K’MY随pH增大而减小C K’MY与pH变化无关D K’MY随酸度减小而增大11.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酸效应系数越小,越利于滴定B 酸效应系数越大,越利于滴定C pH越大,酸效应系数愈大D 酸度越低,酸效应系数愈大12. 浓度为1.0×10-3mol/L配位剂L滴定1.0×10-3mol/L金属离子M,设配合物ML的稳定常数为K ML=1014.0,在何种pH条件下可以准确滴定?()A pH=2.0,logαL(H)=14.0B pH=8.0,logαL(H)=3.0C pH=6.0,logαL(H)=5.5D pH=4.0,logαL(H)=10.013. EDTA滴定金属离子M时,能使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加的效应是()A EDTA酸效应B M的水解反应C MY的副反应D M 的其他配位效应14. 配位滴定法的直接法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指()A 游离的金属指示剂的颜色B 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的颜色C 游离的金属离子的颜色D 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15. 金属指示剂一般为有机弱酸或弱碱,它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同时它也是()A 有颜色的金属离子B 无颜色的金属离子C 金属离子的配位剂D 金属离子的氧化剂16. 用EDTA法测定自来水的硬度,已知水中含有少量Fe3+,某同学用NH3-NH4Cl调pH=9.6,选络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但溶液一直是红色找不到终点,其原因是()A pH太高B Fe3+封闭了指示剂C pH太低D 指示剂失效17. 配位滴定中,使用铬黑T作指示剂,用来调节溶液酸度的缓冲溶液是()A 硝酸B 盐酸C 氨-氯化铵缓冲液D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8. 用EDTA单独滴定Ca2+时,选用钙指示剂,适宜pH范围是()A pH<6B pH6~12C pH=12D pH=1019. 当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共存时,若要求滴定误差小于0.1%,则∆(lgcK)应大于()A 7B 4C 6D 520. 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Al3+时,宜采用的滴定方式为()A 置换滴定法B 返滴定法C 直接滴定法D 间接滴定法21. EDTA测定水的总硬度时,选择适宜的指示剂为()A 钙指示剂B 铬黑TC PAND 二甲酚橙22. EDTA滴定测定Al3+时,下列金属离子标准溶液中适用于返滴定过量EDTA的是()A Mg2+B Ag2+C Ca2+D Zn2+23. 在Ca2+、Mg2+共存时,可不加掩蔽剂用 EDTA滴定Ca2+的pH条件是()A pH5B pH10C pH12D pH224. 以EDTA为滴定剂,以铬黑T为指示剂,不会出现封闭现象的离子是()A Fe3+B Mg2+C Al3+D Cu2+25. EDTA滴定Ca2+、Mg2+时,可用下列掩蔽剂掩蔽Fe3+是()A KCN或抗坏血酸B 乙酰丙酮或三乙醇胺C 乙酰丙酮或抗坏血酸D 三乙醇胺或KCN参考答案: BDBCC ACBCD ABCAC BCCCB BDCBD。
湖南理工学院2011年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湖南理工学院2011年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f6ae46aa98271fe910ef966.png)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习题1:配位化合物部分1 无水CrCl 3和氨作用能形成两种配合物A 和B ,组成分别为CrCl 3·6NH 3和CrCl 3·5NH 3。
加入AgNO 3,A 溶液中几乎全部氯沉淀为AgCl ,而B 溶液中只有2/3的氯沉淀出来。
加入NaOH 并加热,两种溶液均无氨味。
试写出这两种配合物的化学式并命名。
解:因加入AgNO 3,A 溶液中几乎全部氯沉淀为AgCl ,可知A 中的三个Cl -全部为外界离子,B 溶液中只有2/3的氯沉淀出来,说明B 中有两个Cl -为外界,一个Cl -属内界。
加入NaOH ,两种溶液无氨味,可知氨为内界。
因此A 、B 的化学式和命名应为,A :[Cr(NH 3)6]Cl 3 三氯化六氨合铬(Ⅲ) B :[Cr(NH 3)5Cl]Cl 2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Ⅲ)2 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配体、配位数、配离子电荷数和配合物名称。
解:3 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类型、空间构型和磁性。
解:(1)CoF 63-和Co(CN)63-CoF 63-为外轨型,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顺磁性,磁矩=B μ90.4)24(4=+。
Co(CN)63-为内轨型,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抗磁性,磁矩为零。
(2)Ni(NH 3)42+和Ni(CN)42-Ni(NH 3)42+为外轨型,正四面体型,顺磁性,磁矩=B μ83.2)22(2=+。
Ni(CN)42-为内轨型,平面正方型,抗磁性,磁矩为零。
4 将0.1mol·L -1ZnCl 2溶液与1.0 mol·L -1NH 3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此溶液中Zn(NH 3)42+和Zn 2+的浓度。
解:等体积混合后,ZnCl 2和NH 3各自的浓度减半,生成的Zn(NH 3)42+的浓度为0.05 mol·L -1,剩余的NH 3的浓度为0.3 mol·L -1,设Zn 2+的浓度为x mol·L -1。
配位平衡
![配位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cac44ffb4afe04a1b071dea5.png)
②多齿配(位)体:
乙二胺 (简写en) (双齿)
乙二胺四乙酸(简写EDTA)( 六齿)
1 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
[Cu(NH3)4]SO4 [Fe(CO)5] [CoCl3(NH3)3]
配体 配位 配 形成体 配位 数 体数 氧化数 原子
NH3 CO NH3、 Clen 4 5 6 4 5 6 +2 0 +3 N C N、Cl
8.4 螯合物
2 常见的螯合剂
乙二胺 草酸
8.4 螯合物
2 常见的螯合剂
邻菲罗啉
磺基水杨酸
EDTA分子
8.4 螯合物
3 螯合物的稳定性:
螯合物的主要特性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螯合效应:由于螯环的形成而使配离子 稳定性显著增强的作用
8.4 螯合物
4 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螯环的大小:螯合物以五元环、六元 环最稳定 螯环的数目:中心离子相同时,螯环
0.030-2×0.010
平衡浓度/mol.L-1 c(Ag+)
0.010+2c(Ag+) 0.010-c(Ag+)
Kfo =c([Ag(NH3)2]+)/c(Ag+)· c2(NH3)
=[0.010-c(Ag+)]/c(Ag+)· [0.010+2c(Ag+)]2
2 配位平衡的计算
Ag+ + 2NH3 = [Ag(NH3)2]+ 因为Kfo 较大,说明配离子稳定,解离得到的Ag+浓度 相对较小;又因过量配体—NH3 抑制了配离子的解离,因 此可做近似处理,即平衡时: c (NH3)≈0.010mol.L-1 c([Ag(NH3)2]+)≈0.010mol.L-1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8acf98ce009581b6ad9eb57.png)
26
4.配离子的转化
在配位反应中,一种配离子可以转化成更稳定 的配离子。
如[HgCl4]2-与I-反应生成[HgI4]2-,[Fe(NCS)6]3-
与F-反应生[FeF6]3-,其反应式如下:
[HgCl4]2- +4I-
[HgI4]2- +4Cl-
[Fe(NCS)6]3-+6F- [FeF6]3-+6SCN- 血
红色
无色
原因:Kf([HgI4]2-)> Kf (HgCl42-); Kf ([FeF6]3-)> Kf {[ Fe(NCS)63-]}
*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27
例8-3 计算反应
[Ag(NH3)2]+ + 2CN-
[Ag(CN)2]- + 2NH3
的平衡常数,并判断配位反应进行的方向。
Fe3+ + I-
Fe2+ + 1/2I2
向该系统中加入F-,Fe3+立即与F-形成了[FeF6]3-, 降低了Fe3+浓度,因而减弱了Fe3+的氧化能力,使上述 氧化还原平衡向左移动。I2又被还原成I-。
总反应: Fe3+ + 1/2I2 + 6F-
[FeF6]3-+ I-
*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32
配位性质
EDTA 有 6 个配位基
2个氨氮配位原子 4个羧氧配位原子
溶解度
型体
溶解度 (22 ºC)
H4Y
0.2 g / L
Na2H2Y 111 g / L, 0.3 mol /L
*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完整word版)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docx
![(完整word版)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c3aeea9fc4ffe473268ab02.png)
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8-1 配合物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配合物及其组成。
2.掌握配合物命名。
教学重点:配合物命名。
教学难点:配合物命名。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1.中心离子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2.配体和配位原子配合物中同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叫配体,配体中具有孤电子对并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单基(齿)配体,多基(齿)配体)3.配位数配合物中直接同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配位数 =配位体数×齿数4.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
[Cu (NH3)4 ] SO 4K 3 [Fe(CN) 6 ]↑ ↑↑ ↑↑ ↑ ↑ ↑中配配中配配心心位位离离体数体数子子内界外界外界内界配合物配合物二、配合物的命名配离子按下列序依次命名:阴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合”→中心离子(用数字明氧化数) 。
氧化数无化的中心离子可不注明氧化数。
若有几种阴离子配体,命名序是:离子→ 复离子→ 有机酸根离子;若有几种中性分子配体,命名序是:NH 3→ H 2O→有机分子。
各配体的个数用数字一、二、三⋯⋯写在种配体名称的前面。
整个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同,称某化某、某酸某和某某酸等。
由于配离子的成复,有其特定的命名原,搞清楚配离子的名称后,再按一般无机酸、碱和的命名方法写出配合物的名称。
例: K 4[Fe(CN) 6 ]六合 ( Ⅱ) 酸H[AuCl 4]四合金 (Ⅲ )酸[CoCl 2(NH 3)3(H 2O)]Cl化二三氨一水合(Ⅲ)[PtCl(NO 2)(NH 3)4]CO 3碳酸一一硝基四氨合(Ⅳ )[Ni(CO) 4]四基合§8-2配离子的配位离解平衡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配位平衡常数。
2.掌握配位平衡的移。
教学重点:1.配位平衡常数的算。
2.配位平衡的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8-1 配合物
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配合物及其组成。
2.掌握配合物命名。
教学重点:配合物命名。
教学难点:配合物命名。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1.中心离子
中心离子绝大多数为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
2.配体和配位原子
配合物中同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叫配体,配体中具有孤电子对并与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单基(齿)配体,多基(齿)配体) 3.配位数
配合物中直接同中心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配位数=配位体数×齿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
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电荷的代数和。
[Cu (NH 3)4] SO 4 K 3[Fe(CN)6]
↑↑↑↑↑↑↑↑中心离子中心离子配体配体配位数配位数外界
内界外界内界
配合物
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命名
配离子按下列顺序依次命名:阴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合”→中心离子(用罗马数字标明氧化数)。
氧化数无变化的中心离子可不注明氧化数。
若有几种阴离子配体,命名顺序是: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酸根离子;若有几种中性分子配体,命名顺序是:NH 3→H 2O →有机分子。
各配体的个数用数字一、二、三……写在该种配体名称的前面。
对整个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相同,称为某化某、某酸某和某某酸等。
由于配离子的组成较复杂,有其特定的命名原则,搞清楚配离子的名称后,再按一般无机酸、碱和盐的命名方法写出配合物的名称。
举例:K 4[Fe(CN)6] 六氰合铁(Ⅱ)酸钾 H[AuCl 4] 四氯合金(Ⅲ)酸
[CoCl 2(NH 3)3(H 2O)]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PtCl(NO 2)(NH 3)4]CO 3 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 [Ni(CO)4] 四羰基合镍
§8-2 配离子的配位离解平衡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配位平衡常数。
2.掌握配位平衡的移动。
教学重点:
1. 配位平衡常数的计算。
2. 配位平衡的移动。
教学难点:配位平衡常数的计算。
一、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配位
Cu 2+
+ 4NH 3 ⇌ [Cu(NH 3)4]2+
离解
4
NH Cu ])[Cu(NH f
)()/(32243ΘΘΘΘ
c /c c c c /c K ⋅=
++ 简写为:4
NH Cu ]
)[Cu(NH
f )(32243c c c K ⋅=
++
在溶液中,配离子的生成一般是分步进行的,因此溶液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配位平衡,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稳定常数,称为逐级稳定常数。
例8-1在1.0mL 0.04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1.0mL 2.00mol·L-1 NH3·H2O,计算平衡时溶液中的Ag+浓度。
二、配位平衡移动
1.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例8-2欲使0.1 mol的AgCl完全溶解,最少需要1升多少浓度的氨水?
例8-3有一含有0.10mol·L-1自由NH3、0.01mol·L-1NH4Cl和0.15mol·L-1[Cu(NH3)4]2+溶液,问溶液中有否Cu(OH)2沉淀生成?
2.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
3.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
4.配位平衡之间的转化
§8-3 螯合物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螯合物的定义。
2.了解螯合物的稳定性。
3. 掌握螯合剂的条件。
教学重点:
1.螯合物的定义。
2. 螯合剂的条件。
教学难点:螯合剂的条件。
一、螯合物的形成
螯合物是由中心离子与多基配体形成的环状结构配合物,也称为内配合物。
螯合物结构中的环称为螯环,能形成螯环的配体叫螯合剂
2CH 22
2
H 2H 2H 2C H 2C
2
2
NH 2
NH 2CH 2Cu
2+
+
2+
二、螯合物的稳定性
螯合剂必须具备以下两点:
(1)螯合剂分子或离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而且这些配位原子同时与一个中心离子配位。
(2)螯合剂中每两个配位原子之间相隔二到三个其它原子,以便与中心离子形成稳定的五员环或六员环。
多于或少于五员环或六员环都不稳定。
§8-4 配位滴定法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EDTA 配位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3.了解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EDTA 配位法的基本原理。
2. 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3.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2.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一、配位滴定法概述
配位滴定法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它是用配位剂作为标准溶液直接或间接滴定被测物质。
在滴定过程中通常需要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现在所说的配位滴定一般就是指EDTA滴定。
二、EDTA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1.EDTA的性质
EDTA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它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有以下特点:
①普遍性
②组成一定
③稳定性高
④可溶性
⑤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配位时,一般生成无色配合物,与有色金属离子则生成颜色更深的配合物。
2.酸度对EDTA配位滴定的影响
这种由于H+的存在而使EDTA的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酸效应。
将各种金属离子的lg K f与其滴定时允许的最低pH值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EDTA的酸效应曲线,(图见书)
应用这种酸效应曲线,可以比较方便地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①确定单独滴定某一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低pH值。
②判断在某一pH值下测定某种离子,什么离子有干扰。
③判断当有几种金属离子共存时,能否通过控制溶液酸度进行选择滴定或连续滴定。
3.配位滴定曲线
图8-3是0.01000 mol·L -
1EDTA 标准溶液滴定
0.01000 mol·L -
1Ca 2+
溶液的滴定曲线。
图中pCa 表示钙
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三、金属指示剂
配位滴定中的指示剂是用来指示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所以称为金属离子指示剂,简称金属指示剂。
1.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M + In ⇌ MIn
(甲色) (乙色)
MIn + Y ⇌ MY + In (乙色) (甲色)
2.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①在滴定的pH 条件下,MIn 与In 的颜色应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终点的颜色变化才明显。
②MIn 的稳定性要适当(一般要求K f ,MIn >104
),且其稳定性小于MY (一般lg K f ,MY -lg K f ,Min ≥2)。
③MIn 应是水溶性的,指示剂的稳定性好,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灵敏性好,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3.金属指示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如发生封闭作用的离子是被测离子,一般利用返滴定法来消除干扰。
②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EDTA 配位定曲线
可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促进难溶物的溶解,或将溶液适当加热以加快置换速度而消除。
③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
常将指示剂配成固体混合物或加入还原性物质,或临用时配制。
4.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①铬黑T
②钙指示剂
四、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控制溶液的酸度
2.加入掩蔽剂
3.解蔽作用
五、配位滴定法的应用示例
1.水中钙镁及总硬度的测定—直接滴定法
2.硫酸盐的测定—间接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