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 肾缺血再灌注
技能学实验(缺血-再灌注)
![技能学实验(缺血-再灌注)](https://img.taocdn.com/s3/m/b5c6e30d16fc700aba68fc09.png)
2013级麻醉一班 赵阿阳 2013153004
患者,男,54岁,因胸闷、大汗1h入急诊 病房。查体:血压65/40mmHg,意识淡漠, 心率37次/min,律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0年,否认冠心病史。心电图示Ⅲ度房室 传导阻滞。给予阿托品、多巴胺、低分子右 旋糖酐等进行扩冠治疗。入院上午10时用 尿激酶静脉溶栓。10时40分出现阵发性心 室颤动(室颤),立即给予除颤,至11时 20分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共除 颤7次,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小剂量异丙肾 上腺素后心律转为窦性,血压平稳,意识清 楚。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上段 85%狭窄,中段78%狭窄。
注意事项
1.注意实验安全,防止被抓伤。 2.注意结扎冠状动脉的手法和力度, 不要结扎不完全或者将血管勒短
缺血-再灌注损伤
Thank you
2013级麻醉一班 赵阿阳 2013153004
思考:
为什么在溶栓后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3级麻醉一班 赵阿阳 2013153004
实验目的
· 观察缺血-再灌注现象 · 掌握冠状动脉的结扎方法 · 了解缺血-再灌注的机制
实验原理
一、自由基的作用(role of free radical) 二、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三、白细胞的作用(role of leukocyte)
实验对象
兔子
实验材料和药材
婴儿台秤、兔手术台、兔绳、注射器、心电电极、 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氨基甲 酸乙酯(乌拉坦) 棉线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1.取家兔称重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5ml/kg, 背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连接心电电极,记录标准Ⅱ导联正常心电图 3.对家兔进行冠状动脉结扎,结扎时间为10min。 记录心肌缺血情况下的心电。 4.恢复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记录20min之内的心 电情况 5.根据心电图记录总结并讨论实验结果。 6.空气栓塞处死家兔。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6d1a89d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6.png)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一、前言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为排泄代谢产物、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血压等。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已成为临床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机制方面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详细探讨。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定义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组织或器官发生缺血后再次供氧供血时所引起的一系列不可逆性或可逆性的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
在临床上,IRI通常出现在器官移植、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手术等情况下。
三、IRI发生机制1. 缺氧引起能量代谢紊乱当组织或器官发生缺氧时,由于ATP生成减少,导致能量代谢紊乱。
此时,细胞内ATP水平降低会导致Na+/K+-ATP酶活性下降,细胞内钠离子增加,钙离子内流,从而引起细胞肿胀和膜损伤。
此外,缺氧还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ROS生成增加。
2. 再灌注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再灌注时,组织或器官会受到一系列的氧化应激反应影响。
再灌注后,由于氧供应恢复,线粒体内的呼吸链会被激活,从而产生一系列自由基(ROS)和活性氮(RNS)。
这些自由基和RNS可造成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氧化、DNA损伤等。
3. 炎症反应IRI也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
在缺血时,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的缺血和低氧环境的影响,导致细胞死亡和坏死。
当再灌注时,坏死细胞释放出许多危险信号分子(DAMPs),如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s)等,这些信号分子会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4. 凋亡和坏死IRI还会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
在缺血时,细胞内ATP水平下降,导致凋亡抑制因子(IAPs)失活,从而导致凋亡的发生。
同时,在再灌注时,由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作用,细胞也会发生坏死。
四、IRI的影响因素1. 缺血时间缺血时间是影响IRI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缺血时间越长,IRI越严重。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dbf1bb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b.png)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1. 引言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情况。
它常见于肾脏移植、心脏手术及肾动脉阻塞等情况下,给肾脏带来严重的损伤,进而导致肾功能的丧失。
因此,了解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2.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2.1 缺血期机制在肾脏缺血的初期,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肾脏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
这时,细胞内能量代谢发生紊乱,导致细胞的ATP水平下降。
此外,缺血还会导致肾脏内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进而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这些机制的紊乱导致了细胞能量的丧失,细胞膜的损伤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加。
2.2 再灌注期机制再灌注是指在肾脏缺血后进行再次血流灌注。
尽管再灌注恢复了肾脏的血液供应,但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损伤机制。
在肾脏再灌注期,细胞内的缺氧状态使得再灌注后细胞内Ca2+离子浓度升高。
高浓度的Ca2+离子进入线粒体,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此外,再灌注还会进一步增加氧自由基的生成,引发更严重的氧化应激反应。
同时,再灌注还会激活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聚集。
2.3 损伤机制综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能量的丧失、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加、细胞膜的损伤、Ca2+离子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以及炎症反应的激活。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肾脏细胞和组织的严重损伤,最终导致肾功能的丧失。
3. 预防和治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3.1 氧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由于氧自由基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预防和治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力。
常用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以及维生素C和E。
这些清除剂能够中和过多的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肾脏细胞。
3.2 脂质过氧化抑制剂的应用脂质过氧化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e873c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4.png)
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
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肌病,常常伴随着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及心力衰竭等后果。
已有研究证明肾缺血有助于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目前缺乏深入的机制研究。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计划采用大鼠模型进行实验,将大鼠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进行肾脏缺血后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所有大鼠在术前72小时禁食,并在实验后48小时处死采集组织样本。
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集心脏组织样本,应用西方印迹和RT-q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中主要蛋白质和基因的表达水平,以评估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和氧化应激的程度,分析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2. 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下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差异性,以及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有影响的物质在心肌内的表达水平、保护作用的差异性等,分析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和钙离子平衡的影响。
3. 采集心脏组织样本,检测肾脏缺血后处理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之间的相关蛋白质,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脂肪酸氧化代谢、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
三、研究预期和贡献
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究肾脏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心肌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验数据,有望为临床心肌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银杏叶总黄酮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银杏叶总黄酮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ec9b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5.png)
银杏叶总黄酮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
其机制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常因肾脏疾病、手术、创伤等因素引起。
临床治疗时常采用肾脏保护剂,以减轻肾脏I/R 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银杏叶总黄酮是一种植物生物碱,具有抗氧化、
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作用,但其在肾脏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银杏叶总黄酮对肾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实验对象: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雌雄不限;
2.实验分组:随机分为正常组、I/R组、银杏叶总黄酮处理组,每组各15只;
3.实验方法:
(1)建立大鼠I/R损伤模型:采用肾脏缺血30min再灌注24h方法;
(2)处理组:银杏叶总黄酮处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总黄酮,观察其对肾I/R损伤的保护作用;
(3)检测指标:检测肾功能损伤指标(肌酐、尿素氮)、肾P53蛋白、Caspase-3蛋白、肝素样物质(HS)等。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预计可以探究银杏叶总黄酮对于肾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肾损伤提供新的研究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银杏叶总黄酮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
小鼠缺血再灌注
![小鼠缺血再灌注](https://img.taocdn.com/s3/m/d225fb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7.png)
小鼠缺血再灌注
小鼠缺血再灌注(I/R)是一种实验模型,用于研究组织缺血引起的损伤以及血液再灌注对损伤的影响。
这一模型通常用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研究。
操作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缺血阶段:通过暂时封闭(结扎)或阻断(通过其他方法)血
管,以模拟组织缺血。
这可以在不同的器官中进行,比如通过
结扎冠状动脉来模拟心肌缺血,或者结扎肾动脉来模拟肾脏缺
血。
2.再灌注阶段:在一定时间后,重新开通或恢复血液供应,模拟
组织再灌注。
这一步骤旨在模拟血流的恢复,但在一些情况下,
再灌注本身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3.取样和分析:小鼠通常在不同的时间点被处死,组织样本被取
出以进行各种生化、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以评估缺血再
灌注对组织的影响。
小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可以用于研究相关疾病的机制、开发治疗策略以及评估药物的疗效。
例如,这个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损伤等疾病。
在进行这种类型的实验时,需要确保符合伦理和动物福利的要求,并遵循实验室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指南。
研究人员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动物的痛苦和苦恼。
机能实验设计申请
![机能实验设计申请](https://img.taocdn.com/s3/m/65d15fc4aa00b52acfc7ca27.png)
机能实验设计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维生素C对大白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指导教师:年级、班级:学生姓名:联系电话:基础医学院机能学实验室200 年月二、技术路线(动物、药品、仪器设备、实验方法)一)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大鼠3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0~240 g.二)器材和药品: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试管,加样器,721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离心机,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硫酸镁注射液. 20%磺硫酸溶液,维生素C,生理盐水,10% NaOH溶液三)方法1..动物模型复制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 缺血再灌注(I/R)组(对照组)、I/R+硫酸镁组和I/R+维生素C. 后两组分别于缺血前24h,12h,8h,4,1h,30min注射硫酸镁与喂食Vc药片,2.用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4ml/kg腹腔注射麻醉,各自取3ml尿液(用于尿常规,尿蛋白,尿肌酐和尿纳检查)与3ml血液(血肌酐与血纳测定),经腹正中切口暴露双侧肾脏,游离肾蒂,用无损伤动脉夹同时钳夹双侧肾动脉,阻断45 min后松开动脉夹,肉眼可见肾脏由暗红变为鲜红,表明灌注成功,缝合切口,自由摄取水和食物. 24 h后再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大鼠,活体摘取左肾并采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定肌酐和尿素氮取3ml尿液(用于尿常规,尿蛋白,尿肌酐和尿纳检查)3,.测定各组尿常规,尿蛋白,尿肌酐,尿纳和血肌酐与血纳。
4尿液镜检:取少量尿液滴于载玻片上,镜下观察细胞及管型,细胞至少检查10个高倍视野,管型至少检查10个低倍视野,用最低至最高数报告。
三、预期结果(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预期研究成果)1,维生素C实验组的测量结果和对照组差别不大,说明维生素C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明显作用2,维生素C实验组的测量结果和硫酸镁组相差不大,说明维生素C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作用。
血管再灌注实验报告
![血管再灌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5970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0.png)
血管再灌注实验报告1. 引言血管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 是指血液供应阻断后再恢复供应。
血管再灌注实验常被用于研究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肌组织的损伤程度,探讨可能的保护措施。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动物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2-26g,年龄8-10周。
2.2 实验组织心脏组织。
2.3 实验设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以下组别:- 对照组(Sham):动物接受手术操作,但没有缺血再灌注处理。
- 缺血再灌注组(I/R):动物在缺血30分钟后再进行1小时的再灌注。
- 预处理组(PreC):在缺血前15分钟,给予预处理药物。
2.4 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1. 手术动物采用深度麻醉并固定在手术台上。
2. 通过胸骨处切口,暴露心脏。
3. 用缝线将冠状动脉结扎。
4. 结扎30分钟后,解开缝线并进行1小时的再灌注。
5. 收集心肌组织样本。
2.5 组织损伤评价方法1. 心脏组织样本定量化。
2. 彩色素沉淀法(TTC staining) 观察心脏梗死面积。
3. 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
2.6 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并使用方差分析(ANOVA) 进行组间比较,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3.1 心脏梗死面积变化通过TTC染色观察心脏梗死面积的变化,在I/R组中心脏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 < 0.05),而在预处理组中心脏梗死面积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组织结构观察使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变化,发现I/R组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坏死和水肿,而预处理组心肌细胞结构相对完整,坏死和水肿程度明显减轻。
4. 讨论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肌组织的损伤程度。
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会导致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和心肌组织结构损伤。
然而,在预处理组中给予药物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肌组织结构保持较好。
缺血再灌注的条件
![缺血再灌注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db015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8.png)
缺血再灌注的条件缺血再灌注是指在缺血(血液供应不足)的状态下,再次注入血液来缓解供血不足所引起的损害。
这种情况在各种血管疾病,比如冠状动脉疾病以及脑部缺血中经常会发生。
在进行缺血再灌注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条件,下面我将对这些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1. 缺血时间缺血时间对缺血再灌注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缺血时间太短,灌注后细胞可能已经开始复苏,导致实验结果失真。
如果缺血时间太长,再灌注时细胞可能已经完全死亡,导致实验无法进行。
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缺血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缺血时间为30-60分钟是较为合适的。
2. 灌注时间和缺血时间一样,灌注时间也是需要控制好的重要因素。
如果灌注时间过短,细胞可能无法完全复苏,甚至出现继续死亡的情况。
相反,如果灌注时间过长,细胞可能会过度复苏,从而引发更严重的损伤。
根据不同实验需求,灌注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到数小时甚至数天。
3. 灌注液温度灌注液的温度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细胞膜脱离和细胞溶解等问题。
如果温度过低,细胞的代谢会减缓,导致灌注效果不佳。
因此,常规实验中,灌注液温度一般控制在37℃左右。
4. 灌注液成分为了保护细胞,常规实验中会添加一定量的保护剂到灌注液中。
这些保护剂可以起到减轻细胞损伤的作用,降低再灌注后的死亡率。
常用的保护剂包括透明质酸、甘草酸等。
5. 动物模型缺血再灌注实验中,动物模型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动物模型应尽可能与人类疾病相似,能够反映出实验中所研究的疾病机制。
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大鼠、小鼠、豚鼠以及猪等。
总之,缺血再灌注实验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包括缺血时间、灌注时间、灌注液温度、灌注液成分以及动物模型的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为治疗和预防相关血管疾病提供有力支持。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具体步骤及说明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具体步骤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8f2920c1eb91a37f0115c15.png)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具体步骤及说明•原型物种人•来源缺血再灌注,双侧肾动脉夹闭法•模式动物品系SD大鼠,SPF级,雄性,体重220g~250g•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受试药物组,15只每组•实验周期24h or 72h•建模方法1. 选取250g左右大鼠,术前禁食12h,自由饮水。
2. 15%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背部去毛,消毒备皮。
3. 在背部脊椎旁1cm、肋骨下缘1cm处剪开皮肤及肌肉,可见到肾脏,小心分离出两侧肾脏的肾动脉,迅速用动脉夹夹闭两侧肾动脉。
4. 缺血60min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观察肾脏恢复情况。
5. 分两层缝合开口,待大鼠清醒后,将其放回洁净笼具后放回饲养室饲养,定期观察大鼠状态及死亡情况并做好记录。
6. 对照组不做缺血处理,其他操作相同。
7. 分别取再灌注0h、3h、6h、12h、24h、72h六个时间点取材。
麻醉大鼠,下腔静脉取血,室温静置2h后于4℃3000r离心10分钟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冻存。
同时取左肾组织留作病理标本,右肾组织分生标本。
•应用疾病模型1.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取各时间点(0h、1h、3h、6h、12h、24h、72h)血清,检测血清BUN(尿素氮)和Scr(血肌酐)水平,评估肾功能。
2. 肾系数检测摘取双侧肾脏后,生理盐水冲洗,称重计算肾系数。
肾系数=双侧肾重(mg)/体重(g)3. 肾小管坏死的评分每张切片×200 倍镜下取外髓质部10 个视野,按0 = 正常,1 = 轻微损伤(受损肾小管< 5%) ,2= 轻度损伤(受损肾小管5 %~25 %) ,3 = 中度损伤(受损肾小管25 %~75 %) ,4 = 重度损伤(受损肾小管> 75 %) 作半定量分析并计算其均值,作为肾小管坏死的评分指数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48h。
常规组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
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
![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https://img.taocdn.com/s3/m/857a230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3.png)
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一、自由基的作用(一)、自由基的概念及分类自由基( free radical )是指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的总称,又称游离基,如氯自由基(Cl·)、羟自由基(OH·)、甲基自由基(CH3·)等。
自由基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非脂性自由基和脂性自由基,前者主要指氧自由基。
1.氧自由基由氧诱发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属于活性氧的一种,包括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
过氧化氢本身不是自由基,是一种活性氧。
H2O2 在 Fe 或 Cu 的作用下可生成 OH . 或者通过 H2O2 的均裂产生 OH. ,这是 H2O2 造成细胞氧化应激的主要机制。
单线态氧也不是自由基,而是激发态的分子氧,也属于活性氧的范畴。
2.脂性自由基指氧自由基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后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如烷自由基(R ·),烷氧自由基(RO ·),烷过氧自由基(ROO·)等。
3.其他如氯自由基(Cl·)、甲自由基(CH3·)和一氧化氮( NO )等。
(二)、缺血 - 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1.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黄嘌呤氧化酶( xanthine oxidase ,XO )及其前身为黄嘌呤脱氢酶( xanthine dehydrogenase, XD ),二者主要存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
正常时XD 占90% ,XO 只占10%。
当组织缺血缺氧时,由于ATP 生成减少,膜泵失灵,钙离子进入细胞增多,激活钙依赖性蛋白酶,使 XD 大量转变为 XO。
同时因缺血缺氧,ATP依次分解为ADP、AMP、腺苷、肌苷和次黄嘌呤(hypoxanthine ),而次黄嘌呤自身不能代谢生成黄嘌呤( xanthine ),使 XO 的底物堆积。
再灌注时,缺血组织重新得到氧,在缺血时大量蓄积的次黄嘌呤在XO的作用下形成黄嘌呤,继而又催化黄嘌呤转化为尿酸,这两步反应都是以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结果产生大量的O2·- 和H2O2 ,O2· - 和H2O2 在金属铁参与下,形成OH ·。
缺血再灌注的实验原理
![缺血再灌注的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f5e5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3.png)
缺血再灌注的实验原理缺血再灌注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组织或器官遭受缺血(血液供应不足)后,再次供应血液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对于研究机体的对缺血和再灌注的适应和损伤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缺血再灌注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血模型的建立:缺血再灌注实验的第一步是建立缺血模型。
常用的方法包括结扎、缩窄或堵塞供应血管等手段,使组织或器官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2. 缺血时间的控制:缺血的时间是实验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缺血时间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
通常情况下,短时间的缺血(如15分钟)可以模拟暂时性缺血,而长时间的缺血(如1小时以上)则会导致严重的缺血损伤。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血流或组织氧分压等指标来控制缺血的时间。
3. 再灌注的时间和方式:在缺血一定时间后,再灌注是恢复组织或器官正常功能的关键步骤。
通常,再灌注可以通过解除结扎、放松或恢复供应血管等方式进行。
再灌注的时间和方式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合理选择。
4. 生理指标的监测:在缺血再灌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一系列生理指标来评估实验结果。
包括血流量、血液氧分压、血液乳酸水平、组织或细胞损伤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和损伤程度。
5. 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缺血再灌注对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程度以及机体的适应能力。
例如,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注可以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而短时间的缺血再灌注则可以触发组织保护性的适应机制,如激活细胞凋亡、抗氧化反应等。
综上所述,缺血再灌注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手段,通过建立缺血模型及控制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方式来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监测各种生理指标和分析病理生理学变化来研究机体对缺血再灌注的适应和损伤机制。
影响尿的生成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能实验报告英文版
![影响尿的生成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能实验报告英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86e5fd551810a6f52486a5.p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Urinary and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bbitSherry WengPreventive Medicine,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Abstract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nal function of urinary tract and the effect of ren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on renal injury, we added 37 ° C saline ,NE and 20% hypertonic glucose through the veins respectively,then we observed mean arterial pressure,urinary volume, Serum creatinine and urinary creatinine levels(to calculate the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 We ligated the left renal artery of rabbit, after a while we loosen the arterial clamp and reperfusion,we measure the above indicators again.It turned out that the urine production increased after supplemented with 37 ° C saline and 20% hypertonic glucose,and slightly decreased after we added the NE.The serum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and urinary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Cc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ischemia-reperfusion. We can conclude that if we increase (decrease) the blood volume, renal filtration blood will increase (decrease), urine production will increase (decrease).Injection of hypertonic solution will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renal tubule,so urine production will increase.The renal excretion capacity will decrease after ischemia-reperfusion and the renal function is impaired。
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
![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9a9e9a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2.png)
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 /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模型 / 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当前,主要使用两种的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双侧肾IR和单侧肾IR。
通常使用双侧缺血性急性肾损伤(AKI)模型,因为它被认为与人类病理状况更为相关,在人体病理状况中,血液供应通常受到两个肾脏的影响,并且与临床情况相似。
通常,可以通过使用小型非创伤性血管钳夹肾动脉,然后进行再灌注来建立模型。
从技术上讲,该手术可通过腹侧(腹腔镜)或背侧(腹膜后)方式进行。
此外,肾动脉钳制法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它是易于重复的方法。
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该模型仍被研究人员广泛使用,并且有望因其可重复性而对AKI和治疗的潜在机制提供更重要的数据。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ed kidney sections. Ischemic changes including tubular necrosis (tn) and
hemorrhage (hg) were highly observed in I/R and L1 groups at 24 h post-IR(Nahid Aboutaleb et al.2019)
Fig.1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level of C57BL/6 mice after different ischemia-reperfusion periods.
(Weietal.2012)
这里提供以下肾功能测量:
·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促炎细胞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学观察。
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医学模板】
![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医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084a8a8ad51f01dc381f151.png)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邵先森南方医科大学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家兔在正常、注射生理盐水,高渗葡萄糖等情况下,各项指标的变化来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方法对正常家兔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家兔,进行GS、NS注射下,检测其血压、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等的变化。
结果注射20mlNS和10mlGS都使家兔血压升高,尿量增多,缺血再灌注后的家兔通过三种治疗方案,其血压尿量也增多,但肌酐清除率下降结论增加循环血容量,血压上升,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血液增多,尿量增加;增加小管液浓度,使原尿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尿量减少,经过治疗,尿量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排泄能力降低,功能受损。
关键词:肾脏;尿生成;尿肌酐;缺血再灌注损伤肾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同时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探究肾泌尿功能的影响因素,可以让我们更加对肾的排尿机制有所了解,同时可以指导临床根据不同病变部位进行用药,根据不同靶点研制特异性靶向性更强的药物。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很常见,所以对其机制及预防方法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内生尿肌酐清除率这一指标的测量,来研究在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功能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家兔1.8kg(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1.2 试剂20%乌拉坦溶液;生理盐水;20%高渗葡萄糖溶液;0.2 %肝素;肌酐测定试剂1.1.3 器材家兔手术台;PcLab及计算机;动静脉输尿管插管;动脉夹;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兔绳;纱布;剪刀;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称重称1.2 方法1.2.1 实验动物前期处理 取一只家兔称重,按照5ml/kg ,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溶液进行麻醉,麻醉成功指标为:四肢肌肉松弛;疼痛反射、角膜反射消失。
待麻醉麻醉效应趋于平稳后,将家兔仰卧位固定,备皮,沿甲状软骨下正中剪开皮肤,分离左颈动脉,右颈静脉。
IKKα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IKKα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1bb1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b.png)
IKKα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
IRI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肾脏供血不足、血液循环异常、肾脏缺氧等。
研究发现,IRI可以诱导肾脏细胞的凋亡、坏死等,引发肾功能的严重损害。
因此,探究IRI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IKKα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在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IKKα在IRI中也可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但IKKα参与IRI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其作用机制可以为IRI 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我们将以IKKα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IRI中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I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二、研究目的1. 研究IKKα在IRI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探究其对IRI发生发展的影响。
2. 探究IKKα与肾脏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的关系,探究其作用机制。
3. 探究针对IKKα的干预方法对IRI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RI组、IKKα过表达组和IKKα敲除组。
通过肾脏组织学检查、肾功能指标分析、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相关标志物检测等,探究IKKα在IRI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以及其对IRI发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同时,将采用IKKα干扰技术和化学药物干预等方法,研究针对IKKα的干预对IRI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探究IKKα在IR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I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
预期成果包括:1. 探究IKKα在IRI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揭示其在IRI中的生物学作用。
2. 探究IKKα与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的关系,揭示其作用机制。
3. 探究针对IKKα的干预方法对IRI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d8d60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3.png)
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一、前言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缺血状态下,组织或器官受到再灌注后的损害。
该损伤可能发生在各种情况下,如心脏手术、肝移植、肾移植等。
因此,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评估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
二、生化指标1. 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LT和AST是常用的肝功能指标,也可用于评估缺血再灌注对肝脏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后,ALT和AST水平会显著升高。
2. 乳酸脱氢酶(LDH)LDH是细胞内酶,在细胞破坏时会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因此,在缺血再灌注后,LDH水平也会升高。
3. 肌酸激酶(CK)CK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中,但也存在于其他组织中。
在缺血再灌注后,CK水平会升高,特别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三、炎症指标1.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炎症指标,可用于评估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在缺血再灌注后,CRP水平会升高。
2.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也可用于评估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在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计数会增加。
四、氧化损伤指标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在细胞内可清除自由基等有害物质。
在缺血再灌注后,SOD水平下降。
2. 丙二醛(MDA)MDA是一种氧化产物,在氧化损伤时会增加。
在缺血再灌注后,MDA水平会升高。
五、组织形态学指标1.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可直接观察组织或器官的损伤情况。
在心肌、肝脏等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组织学检查可发现细胞肿胀、坏死等病理改变。
2. 光镜下形态学分析光镜下形态学分析可通过对组织或器官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六、功能指标1. 心电图(ECG)ECG可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ECG图像会出现ST段抬高等异常。
2. 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可用于评估器官的功能状态。
在缺血再灌注后,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输出量下降等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南方医科大学广州510515)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肾泌尿功能的因素,探究肾缺血后再灌注对肾的损伤现象。
方法静脉分别补充37℃的生理盐水和20%的高渗葡萄糖,观测平均动脉压,尿量;结扎左肾动脉,一段时间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观测平均动脉压,尿量,血肌酐和尿肌酐含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结果补充37℃的生理盐水和20%的高渗葡萄糖尿生成量增加,缺血再灌注后血肌酐浓度增高,尿肌酐浓度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降低。
结论增加血容量,肾滤过血液增多,尿生成增加;注射高渗溶液增加肾小管内原尿浓度,尿生成量增加;缺血再灌注后肾排泄能力降低,肾的功能受损。
【关键词】尿生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尿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是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探究影响肾泌尿功能的因素有助于利尿药等干预肾脏功能药物的研发;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在肾脏手术、肾移植和体外震波碎石等过程中,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再灌注损伤,它是急性肾衰最常见的原因,因此探究肾的缺血再灌注这一病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肾缺血再灌注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降低,肾功能受损.本实验通过复制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含量,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进行测定,来探究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动物:家兔
器材:医用计算机记录系统,家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压力换能器,动脉静脉插管,三通管,注射器,兔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
药品与试剂:20%乌拉坦,0.2%肝素,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速尿,肌酐测定试剂。
1.2 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的方法[1]
家兔称重后用20%乌拉坦耳缘静脉麻醉,麻醉后将家兔仰卧位固定在兔台上。
家兔颈部剪毛,沿甲状软骨下正中剪开皮肤5cm,分离右侧颈总静脉和左侧颈总动脉。
从右侧颈总静脉插入静脉导管,左侧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压力换能器用于记录血压。
将家兔换成右侧卧位,在左肋弓下缘两指处做一斜形切口,辨认输尿管并进行输尿管插管,用有刻度的试管收集尿液并计算每分钟尿量,取此时
的尿液测量尿肌酐。
静脉输入30ml生理盐水,用有刻度的试管收集尿液并计算注射后每分钟尿量。
一段时间后静脉输入10ml 20%葡萄糖溶液,用有刻度的试管收集尿液并计算注射后每分钟尿量。
1.3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复制的方法
游离左肾动脉,用动脉夹夹闭,夹闭即刻观测动脉血压和尿量变化,夹闭30min后观测动脉血压和尿量变化。
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同时静脉输入19ml 生理盐水加1ml速尿,再灌注30min后取尿测定尿肌酐浓度。
1.4 尿肌酐测定方法
取样取尿液10μl与2ml蒸馏水按1:200比例稀释。
加样
测定37℃10min水浴,以蒸馏水调零,测510 nm处光密度。
计算肌酐(μmol/L) =(测定管OD -空白管OD)/(标准管OD –空白管OD)x 标准品浓度x 201倍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ml/min) = 尿肌酐浓度/ 血肌酐浓度x 尿量2 结果
2.1 血压记录
输入生理盐水后,血压上升,输入20%葡萄糖后,血压上升不明显,缺血再灌注后血压下降。
2.2 尿量记录
输入生理30ml盐水后,尿量增加,输入20%葡萄糖后,尿量增加更明显;再灌注后尿量又明显减少。
2.3尿肌酐含量测定数据
缺血再灌注后尿肌酐浓度下降。
缺血再灌注后的Ccr较缺血再灌注前降低。
3 讨论
3.1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2]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静脉输入30ml生理盐水和10ml20%葡萄糖后,家兔尿量增加。
由于补充了上述两种液体,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质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再者,补液后血流量增大,由于肾血流量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促使肾动脉扩张,尿液生成增加。
3.2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3]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肾缺血30min后再灌注,尿肌酐浓度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都较缺血前的降低了,说明肾小球受到了损伤,导致其滤过作用降低。
缺血再灌注的发生机制如下:
1 活性氧损伤作用:线粒体产生活性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加,通过通过黄嘌呤氧化酶途径产生大量活性氧;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诱导型NOS表达增加,都导致活性氧的大量产生,再加上再灌注后机体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下降,更是增加了肾内活性氧含量。
这些活性氧攻击细胞膜,造成膜脂质过氧化,使蛋白质分子发生氧化反应,引起DNA损伤,破坏了细胞间基质,造成细胞功能障碍。
活性氧是各种损伤机制学说中重要的启动因素。
2 钙超载机制:缺血再灌注后大量产生的活性氧破坏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造成膜的通透性增加和结构损伤,从而使胞外的钙离子内流增加,胞内肌浆网和内质网钙离子的转运障碍;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引起了线粒体膜的损伤,抑制了氧化磷酸化作用,使ATP合成减少,ATP依赖性离子泵功能障碍;缺血缺氧时,胞内PH降低(胞内酸中毒),恢复灌注使胞内和胞外形成PH差,钠离子和氢离子交换增加,使胞内钠离子过荷,从而促进钠钙交换反转,使胞外钙离子大量内流;缺血再灌注时儿茶酚胺大量产生,通过α和β受体使钙离子内流增加。
细胞内钙超载是细胞不可逆性损伤的共同通路。
3 白细胞的作用:缺血再灌注使肾内趋化因子生成增多,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多,致使白细胞聚集,大量的白细胞聚集在再灌注区,阻塞微循环,释放活性氧,释放各种颗粒成分,产生各种致炎性细胞因子,总之,白细胞活化后产生的各种趋化物质可以促使更多的白细胞聚集,引起微循环障碍,聚集的白细胞释放活性氧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使炎症反应失控,造成再灌注后肾组织的损伤。
白细胞聚集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各脏器功能障碍的关键步骤。
4 补体级联的损伤作用:缺血再灌注时期补体系统被激活,过敏毒素的释放和膜攻击复合物的装配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缺血组织损伤,包括了补体介导的溶胞作用和补体级联反应释放大量促炎因子两个步骤。
补体级联的激活是各种炎症反应发生和放大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 金春华主编.<< 机能实验学>> 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102-105
[2] 2006刘先国主编<<生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178-185
[3] 姜勇主编.<<病理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17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