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2016)
痤疮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痤疮中医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0a81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7.png)
二、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瘾疹的原则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利湿通络。具体来说,应根据 患者症状及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若患者伴有高热、咳嗽 等症状,可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板蓝根、连翘等;若患者瘙痒症状较重,可采 用祛风止痒的药物如荆芥、防风等;若患者湿邪内盛,可采用利湿通络的药物如 车前子、泽泻等。
三、临床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痤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 法:
1、内服中药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肺经风 热型常用枇杷叶、桑白皮等;肺胃积热型常用黄连、黄芩等;痰瘀互结型常用赤 芍、丹参等。同时,可配合使用僵蚕、蝉蜕等虫类药物以增强疗效。治疗过程中 需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
结语
黄褐斑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是中医药学在皮肤病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对 于提高临床疗效、规范治疗具有积极意义。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结合患者个 体差异和长期治疗的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善黄褐斑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未来, 随着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相信在黄褐斑等皮肤疾病的诊疗方面将会取 得更大的突破。
2、治疗方案中医治疗痤疮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针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 治疗方案。
(1)肺经风热型:治以疏风散热、宣肺解毒,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2)肺胃积热型:治以清胃泻肺、凉血解毒,方用凉膈散加减。
(3)痰瘀互结型:治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 减。
3、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内服中药、外用药物、针灸等。根据 患者病情,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以下方法:
3、重视个体差异:中医治疗强调因人制宜,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 质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4、长期治疗:黄褐斑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有耐心和信心,坚 持治疗,以获得最佳疗效。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成药[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成药[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66440f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a.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028490A [43]公开日2007年9月5日[21]申请号200710065473.X [22]申请日2007.04.16[21]申请号200710065473.X[71]申请人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地址102300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东杨坨村191号院2号[72]发明人王信锁 [51]Int.CI.A61K 36/9066 (2006.01)A61K 9/08 (2006.01)A61K 9/10 (2006.01)A61K 9/14 (2006.01)A61K 9/16 (2006.01)A61K 9/20 (2006.01)A61K 9/48 (2006.01)A61P 17/1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中成药[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成药,它以桑白皮、枇杷叶、龙胆草、野菊花、金银花、连翘和益母草等10余味中草药为原料。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的功效。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成药,且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特点。
200710065473.X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桑白皮1.5~6份 枇杷叶1.5~6份 连翘1.0~4份 龙胆草0.1~2份 野菊花1.0~4份 泽泻1.0~4份 益母草1.5~6份 醋莪术1.0~4份 桃仁1.0~4份 金银花1.0~4份 车前子0.1~2份 柴胡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成药,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桑白皮2.5~3.5份 枇杷叶2.5~3.5份 连翘1.5~2.5份 龙胆草0.5~1.5份 野菊花1.5~2.5份 泽泻1.5~2.5份 益母草2.5~3.5份 醋莪术1.5~2.5份 桃仁1.5~2.5份 金银花1.5~2.5份 车前子0.5~1.5份 柴胡0.5~1.5份。
治疗痤疮常用药
![治疗痤疮常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308bbc47b307e87101f696a9.png)
中药治疗痤疮常见中成药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凉血利湿的方法: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归参丸等,内服可用枇杷叶9克、桑皮9克、苦参9克、赤药12克、丹皮10克、菊花9克、生草9克,水煎服,日服一剂。
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6~10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凌霄花6克。
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
白芍3克、细辛3克、通草2克、桃仁3克,加大枣两枚掰开。
每日早七时下午四时开水泡服,八剂一疗程。
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为起效,再继续坚持到光洁的那一天。
不用熬药,只要把药放入一个塑料旅行杯(杯口带滤网的那种)用开水冲泡服用即可。
中药治疗痤疮配方[方一]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克,皂角10克。
将6味为细末,用皂角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为丸,早晚擦面。
本方祛风清热,适用于痤疮、雀斑。
[方二]赤小豆20克,细辛6克,麻黄3克,银花10克,泽泻8克,茯苓15克,车前子8克,神曲15克,红花3克,甘草6克。
煎汤代茶,1日1剂,并用药液清洗患部,早、晚各1次。
本方功能消疮,适用于痤疮。
红萝卜汁消粉刺取红萝卜1000克,洗净压汁,8枚桃树叶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萝卜汁里,用此法洗脸,每日洗脸三次,一日一剂,坚持洗三天,粉刺既可消除。
泡永久花治“青春痘”。
中药治疗痤疮偏方中医痤疮净提示银杏仁适量,切成片,每晚睡前温水洗净患部(不可用香皂、肥皂),取银杏仁片反复擦患部,边擦边削去用过的部分。
每次用1~2粒,一般7~10次即可见效。
鲜樱桃枝叶、鲜桃树枝叶各50克,鲜槐树枝叶、鲜柳树枝叶各40克,鲜猪苦胆2~3个。
将各种枝叶切碎,加水煎沸,加入猪苦胆汁,熏洗患部。
每日2~3次,每剂用猪苦胆1个。
枇杷叶、夏枯草、桑白皮各15克,银银花、连翘、黄芩各10克,海浮石50克,生甘草7克。
水煎2次,药液混合,2次分服,每日1剂。
丹参100克。
研为细粉,每天3次,每次3克内服。
一般2周后即可好转,约6~8周痤疮减少。
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a15066b883c4bb4cf6ecd18f.png)
痤疮是临床常见病,病程慢性,部分患者可遗留瘢痕,对其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中医药治疗对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和改善伴随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确切疗效,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痤疮提供指导性意见。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
初发者多由肺经风热、湿热内蕴,肺胃热邪上熏头面而致,久者痰瘀互结而出现结节、囊肿甚至瘢痕。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肝郁在本病的发病中起到了越来越多的作用。
1 治疗原则以皮疹辨证结合整体辨证,中医内、外治结合为原则,同时应注意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辨证有所侧重。
青春期痤疮,多从肺、胃论治;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多从肝、肾论治[1];久治不愈者,多存在本虚标实,应注意补泻兼施。
在辨证施治基础上联合合适的外治方法可以加快皮疹消退,减少后遗瘢痕的形成。
2 治疗方法2.1 辨证论治2.1.1 肺经风热证皮疹以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色红,或有痒痛。
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宜疏风清肺。
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2]。
常用药物:黄芩、桑白皮、枇杷叶、银花、蒲公英、连翘、生甘草等。
2.1.2 湿热蕴结证皮疹以丘疹、脓疱、结节为主,皮疹红肿疼痛,或伴有口臭,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利湿。
方用茵陈蒿汤、泻黄散加减治疗[3]。
常用药物:茵陈、焦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赤芍、生山楂、薏苡仁、鸡内金、枳实等。
若表现为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等以脾虚湿蕴为主者,上方酌减茵陈、焦栀子,加苍术、茯苓、陈皮等。
2.1.3 冲任不调证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结节,色暗红,或伴烦躁易怒,胸胁胀痛、月经先后不定期、血块、经前皮疹加重。
舌质暗或有瘀点,苔黄,脉弦细。
治宜调理冲任。
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4]。
常用药物:焦栀子、丹皮、柴胡、当归、赤芍、黄芩、陈皮、金银花、连翘、白术、茯苓、甘草;若肝郁化火伤阴以阴虚内热为主要表现者,上方去柴胡、焦栀子,加女贞子、旱莲草等。
中医治疗痤疮的处方
![中医治疗痤疮的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23cec3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5.png)
中医治疗痤疮的处方中医治疗痤疮,即俗称的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肺、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时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痤疮的处方:1.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痤疮初期,皮损红肿疼痛,伴有口干舌燥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等。
2. 疏肝解郁法:适用于因情绪抑郁、肝气郁结引起的痤疮。
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白芍、甘草等。
3. 健脾化湿法:适用于脾虚湿盛型痤疮,表现为皮损油腻,伴有身体沉重、大便溏泄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茯苓、白术、陈皮、薏苡仁等。
4. 滋阴降火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型痤疮,表现为皮损干燥、瘙痒,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等。
5.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痤疮后期,皮损色暗、疼痛不明显,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
6. 调理肾气法:适用于肾阴虚或肾阳虚引起的痤疮,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发、腰膝酸软等症状。
常用药物有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杜仲等。
在应用以上处方时,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加入一些辅助药物以增强疗效,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药物组成。
此外,中医治疗痤疮还强调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痤疮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有耐心,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对于痤疮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中医治疗可能需要结合西医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寻常性痤疮6大类型及用药(含联合用药)
![寻常性痤疮6大类型及用药(含联合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fd41247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c.png)
寻常性痤疮6大类型及用药(含联合用药)▍来源:药店经理人寻常性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颜面、胸部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以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容易反复发作。
属常见多发病,青春期的发病率较高。
现代医学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抗雄性激素药物、维甲酸类药物,但因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且不能很好地解决痤疮的反复复发。
所以一般建议顾客服用一些对因的中成药,以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寻常性痤疮在中医辨证中可分为多种类型,使用的药物也不同,以下为常见的6种类型、常用药物及联合用药方案,供大家参考。
1、肺胃蕴热型辩证:多见于青少年发病者,好发于前额,其次为颜面部,可散见于面部、背部。
多见于痤疮初起,以炎性丘疹色红、黑头、白头粉刺为主,毛囊孔不粗大,粉刺内容物较干,伴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微数。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药物:栀子金花丸、金花消痤丸、防风通圣丸、连翘败毒丸(初期)、美诺平颗粒。
联合用药:防风通圣丸+必麦森(红霉素过氧苯甲酰凝胶)金花消痤丸+丹参酮胶囊金花消痤丸+0.05%他扎罗汀乳膏栀子金花丸+克林霉素分散片+维生素B6片2、肠胃湿热型辩证:多见于口唇周围,可散见于前额、颜面及胸背部。
皮损有丘疱疹,或有脓疱,数目较肺胃蕴热型增多。
皮疹红肿疼痛,多伴口臭,溲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通腑。
药物:黄连上清丸、香连丸、功劳去火胶囊、一清胶囊。
联合用药:功劳去火胶囊+阿达帕凝胶一清胶囊+米诺环素胶囊3、湿热蕴结型辩证:多见于青年期发病者,分布在前额、面颊、下颌及胸背部,毛孔粗大、粉刺内容物多而不干,易挤出,面部油腻,以炎性丘疹、脓疮、囊肿为主,严重者以上皮损弥漫成片,局部有红肿疼痛,多伴有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药物:消痤丸、百癣夏塔热片、黄柏胶囊、参苓白术丸(脾虚湿热型)。
联合用药:消痤丸+维胺酯维E乳膏百癣夏塔热片+异维A酸胶丸黄柏胶囊+维胺酯维E乳膏4、痰湿瘀滞型辩证:多见于青年发病,患者经久不愈,皮损以炎性结节、囊肿为主,伴有凹凸不平瘢痕和色素沉着,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多伴有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舌红或暗红,苔薄黄,脉弦滑。
中药临床治寻常痤疮疗效好
![中药临床治寻常痤疮疗效好](https://img.taocdn.com/s3/m/7be68b7cf7ec4afe04a1df56.png)
中药临床治寻常痤疮疗效好*导读: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生于面、胸、背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
应用中药……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生于面、胸、背等处,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
应用中药治疗本病96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96例中,男性39例,女性57 例;年龄17~35岁,平均22岁;病程 6个月~12年。
均曾应用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及锌制剂,4例还使用过性激素及维甲酸类,但疗效不佳。
其中脓疱性痤疮59例,聚合性痤疮 13例,丘疹性痤疮11例,萎缩性痤疮9例,囊肿性痤疮3例,结节性痤疮1例。
伴发热口渴,喜凉饮,腹胀,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辨证为痰热郁肺型。
二、治疗方法处方:生石膏、葶苈子、黄芩各 12克,桑白皮、赤茯苓、车前子(包煎)、鱼腥草、厚朴、玄参、麦冬各 10克,枳壳8克。
加减:经常便秘者,加大黄6克。
用法:先将上药浸泡2~3小时,然后煎沸30分钟,取液400毫升,分 3次服,每日1剂。
有脓丘疹、脓疱、瘘管者,用以上药渣再煎取液后湿敷患处,15天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及肥甘厚腻之品。
一般治疗2~3个疗程,最长不超过5 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治愈:丘疹、囊肿、结节、脓疱完全消失,瘘管愈合,瘢痕变平软或缩小;无效:丘疹、囊肿、结节、脓疱、瘘管、瘢痕无明显改善;介于二者之间为好转。
疗效: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愈,部分患者(男性19例,女性23例)经药物口服并外敷后恢复正常;另有54 例因陈旧性瘢痕未完全消失,做药物面膜治疗l一2个月后皮肤恢复正常。
不良反应:15例服第1~3剂药后有轻度腹泻,第4剂药后自动恢复正常,9例发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脱屑。
四、体会寻常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
中医认为,寻常痤疮多因患者喜食辛辣及肥甘厚腻,致湿热积于胃肠,湿热内伏日久则化为痰热,郁于皮毛,故见皮肤丘疹、囊肿、结节、脓疱、瘘管,日久则结成瘢痕;热为阳邪,易伤津液,故可见口渴欲饮凉,便秘;火热之性炎上,故痤疮多见于面部,又胸乃肺之府,故胸背部亦属常见;而后背属阳,前胸属阴,故后背病变多于前胸;发热、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均为痰热壅肺之象。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观察
![寻常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b629c06ba1aa8114431d9c7.png)
出现上 腹部 疼 痛 、 酸 、 反 暖气 、 嗝 、 打 灼心 、 大便 潜 血和黑 便 。属中 医“ 胃脘 痛 ” 畴 , 上腹 中脘 部 疼 痛 为主 要表 现 , 范 以 是一 种 常见 的 表 1两 组 疗 效 比较 例 慢性 病 。中 医认 为 因情 志不 调 、 饮食 失 调 、 饱失 常 、 食生 冷辛 饥 贪 辣或 嗜酒无 度 , 损伤 胃气 , 而 成疾 ; 因肝 气犯 胃、 积 又 胃阴不 足、 虚 火上 炎 、 自内生 、 寒 脾虚 不运 、 胃气不 降 , 积 而成疾 ; 伤 胃 也可 若损 络 转成血瘀 引 起便 血 。治宜 疏肝解 郁 、 理气 和 胃。 中党参 、 方 黄芪 补 气健 脾 ; 仁调 气 和 胃 ; 砂 山药 、 白术 、 肉苁蓉 健脾 渗 湿 ; 山楂 、 乌 治 疗组 总 有 效率 为 9 . 治愈 率 为 8 %; 照组 总 有 效率 梅 消导 和 中。诸药 合用 , 8 %, 3 0 对 取得 良好 效果 。
版 社 .9 4 1 8 1 9 .5 .
『 赵辨 . 床 皮肤病 学唧 . 南京 : 2 ] 『 临 2版. 江苏科技 出 版社. 8. 386 1 9 3—3 . 9 8 【 李 东海 , 3 ] 肖丽红, 少健. 肺 热脾 虚 论 治寻 常痤疮 6 林 从 4例【. 州 J广 】 中 医药大 学学报 , 0, ( : —4 2 6 313 3. 0 2 )3 2 . 2副作 用 : 疗组 有 2例 出现 便 溏 , 腹泻 , 处 理 ; 照组 7 【] 如 清. 疮 I 方 治 疗肠 胃温热 型 痤疮 7 治 元 未作 对 4魏 痤 号 0例疗 敢观 察 叨. 云
寻 常痤 疮 的 中医药治 疗 观 察
昊 国琼
摘
要: 目的 : 察 中药治 疗寻 常痤 疮 的疗效 。 、 : 观 方_ 将病人 随机 分成2 , 法 组 治疗组4 例 单用 中药 内服 , 照组4例 按 常规服 西药。 6 对 2 结果 :
治疗粉刺痤疮的中成药物
![治疗粉刺痤疮的中成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4a3b273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8.png)
治疗粉刺痤疮的中成药物
粉刺,即痤疮,因好发于青年男女,亦称青春痘,多见于面部,也可见于胸、背等处。
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炎症状病变。
以下两种成药,归参丸重在利湿化淤,清热暗痤丸重在泻火凉血,可供选择应用。
当归苦参丸(归参丸)
粉刺,即痤疮,因好发于青年男女,亦称青春痘,多见于面部,也可见于胸、背等处。
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炎症状病变。
以下两种成药,归参丸重在利湿化淤,清热暗痤丸重在泻火凉血,可供选择应用。
本品由当归、苦参制成的蜜丸。
其功能为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主要适用范围:面部粉刺(痤疮)或已形成隆起的红色疙瘩与脓疱。
注意要点:
1.禁辛辣食物、忌烟酒、饮食宜清淡。
2.常保持面部清洁。
服用方法:大蜜丸,每丸9g。
口服,每次1丸,每天2回。
清热暗疮丸
本品为片剂或浓缩丸剂,系由金银花、大黄浸膏、穿心莲浸膏、牛黄、蒲公英浸膏、珍珠层粉、山豆根浸膏、甘草、栀子浸膏等制成。
其功能为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活血化瘀。
主要适用范围:痤疮、疖肿。
注意要点:
1.孕妇慎用。
2.禁辛辣食物、忌烟酒。
3.保持面部或患部清洁。
服用方法:浓缩丸剂:口服,每次3粒,每天3回;片剂:口服,每次3片,每天3回。
以上制剂均以2周为1个疗程。
消化线产品知识考试6
![消化线产品知识考试6](https://img.taocdn.com/s3/m/2869522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71.png)
消化线产品知识考试6.30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014年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提出视疲劳药物治疗中改善眼睛调节代表性药物是( ) [单选题] *玻璃酸钠滴眼液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正确答案)阿托品左氧氟沙星滴眼液2. 以下不属于施图伦产品定位的是( ) [单选题] *专业抗视疲劳的首选药物位置治疗AMD的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首选用药(正确答案)专业抗视疲劳的代表性药物3. 施图伦在IMS中的药品分类是( ) [单选题] *干眼症产品眼滋补剂和眼维生素(正确答案)眼科手术辅助用药其他4. 药物是通过什么结构到达眼底的( ) [单选题] *玻璃体管(正确答案)玻璃体后管视网膜内层视网膜中央静脉5. 下面哪项不是施图伦治疗眼底黄斑变性的机理( ) [单选题] *防止玻璃膜疣的形成改善眼底微循环促进感光细胞功能的恢复抗新生血管的形成(正确答案)6. 施图伦的成分不包括( ) [单选题] *七叶亭苷洋地黄苷苯扎溴铵(正确答案)硼酸7. 药物进入眼球内组织的主要途径( ) [单选题] *眼局部血循环眼膜运转(正确答案)直接渗透以上均非8. 施图伦是哪个国家进口的( ) [单选题] *美国德国(正确答案)法国英国9. 施图伦每0.4ml滴眼液含有( ) [单选题] *洋地黄苷0.006mg,七叶亭苷0.04mg(正确答案)洋地黄苷0.04mg,七叶亭苷0.006mg七叶亭苷0.06mg,洋地黄苷0.004mg七叶亭苷0.004 mg,洋地黄苷0.06 mg10. 施图伦治疗视疲劳的疾病包括( ) *小儿斜弱视(正确答案)儿童散光(正确答案)近视(正确答案)激光术后(正确答案)11. ERP的功能包括( ) *传递功能(正确答案)吞噬功能(正确答案)色素屏障功能(正确答案)血液传递功能12. 正常的对宿主无害,在一定情况下对宿主发挥有害生理功能的菌群被称为( ) [单选题] *有益菌有害菌条件致病菌(正确答案)13. 回肠位于人体解剖图的( )部位 [单选题] *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正确答案)14. 莎尔福肠溶片的有效期是( )个月 [单选题] *122436(正确答案)4815. 莎尔福栓剂的有效期是( )个月 [单选题] *122436(正确答案)4816. 莎尔福0.5g栓剂的价格最接近的为( )元 [单选题] * 437537637(正确答案)73717. 引起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 ) [单选题] *艰难梭菌沙门氏菌沙拉热病毒18. 莎尔福肠溶片在服药后( )开始释放 [单选题] * 1-2小时2-3小时3-4小时(正确答案)4-5小时19. 莎尔福灌肠液的规格为( ) [单选题] *4g/60g(正确答案)4g/60ml4ml/60ml4ml/60g20. 布拉氏酵母菌的体积是细菌的( )倍 [单选题] * 35810(正确答案)21. 莎尔福肠溶片应( )服用 [单选题] *餐前1小时(正确答案)餐后1小时餐中以上均可22. 莎尔福肠溶片属于( )剂型 [单选题] *时间依赖型骨架型普通23. 亿活的剂型是( ) [单选题] *粉剂散剂(正确答案)颗粒剂片剂24. 引起AAD的主要致病菌是( ) [单选题] *艰难梭菌(正确答案)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杆菌25. 莎尔福贮存条件为( ) [单选题] *遮光,密封,在25℃以下保存(正确答案)遮光,密封保存密封,阴凉处保存遮光,密封,干燥处保存26. 莎尔福栓剂接触体温熔融后,( )扩散达到峰值 [单选题] * 2-3小时(正确答案)3-4小时4-5小时5-6小时27. 亿活的有效期是( ) [单选题] *2年3年4年5年(正确答案)28. 关于亿活的药代动力学,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不吸收能定植(正确答案)一过性腹泻3-5天彻底清除29. 亿活的产品规格是( ) [单选题] *6袋/盒,每袋共含菌粉765mg6袋/盒,每袋共含菌粉250g6袋/盒,每袋共含菌粉765g(正确答案)30. 以下哪些情况禁用亿活( ) [单选题] *轻微乳糖不耐受患者先天性半乳糖血症患者CVC患者以上都是(正确答案)31. 以下哪项不是真菌制剂的特点( ) [单选题] *不耐受酸碱环境(正确答案)天生耐受抗生素耐受温度较高体积和表面积较大32. 莎尔福灌肠液可以覆盖的部位有( ) *直肠(正确答案)乙状结肠(正确答案)降结肠结肠(正确答案)横结肠(正确答案)33. 在临床上,莎尔福肠溶片常应用于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治疗(正确答案)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维持治疗(正确答案)克罗恩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正确答案)克罗恩病缓解期维持治疗(正确答案) 34. 亿活的成分包括( ) *冻干布拉氏酵母菌(正确答案)果糖(正确答案)乳糖(正确答案)3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有( ) *广谱抗生素(正确答案)长时间服用(正确答案)多种类联合服用(正确答案)患者年龄小于6岁或大于65岁(正确答案) 36. 施图伦是哪年生产的( ) [单选题] * 1984(正确答案)19831973197437. 慷彼申是由( )组成的复方制剂 [单选题] *胰酶和米曲菌纤维素酶胰酶和米曲菌霉提取物(正确答案)胃蛋白酶和米曲菌纤维素酶胃蛋白酶和米曲菌霉提取物38. 慷彼申的保质期是( ) [单选题] *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正确答案)39. 慷彼申推荐治疗剂量是( ) [单选题] *1-2片,tid(正确答案)1-2片,bid2-3片,tid2-3片,bid40. 化学性消化相关的酶,主要在( )分泌 [单选题] *胃脏肝脏胰脏(正确答案)脾脏41. 通常情况下,慷彼申服用方法为( ) [单选题] *嚼碎后,吞服整片吞服(正确答案)去除包衣后吞服水溶解后服下42.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最重要物质是( ) [单选题] *消化酶胆盐(正确答案)胆色素脂肪酸43. 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 [单选题] *酸组织液肠致活酶胰蛋白酶(正确答案)糜蛋白酶44. 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是( ) [单选题] *糖类、脂肪、蛋白质脂肪、糖类、蛋白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糖类、蛋白质、脂肪(正确答案)蛋白质、糖类、脂肪45.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正确的是( ) *粘液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正确答案)胃蛋白酶原不能消化蛋白质(正确答案)胃内盐酸分泌缺乏会影响蛋白质消化(正确答案)单靠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并不完全阻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正确答案)壁细胞大量减少会出现贫血(正确答案)46. 由于胆汁缺乏,将有( )的脂肪不能被消化 [单选题] *10%20%30%40%(正确答案)47. 下列哪种疾病是最常见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原因?( ) [单选题] *慢性胰腺炎(正确答案)急性胰腺炎胰腺癌消化性溃疡48. 理想的消化性消化不良治疗药物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酶活性高,酶种齐全(正确答案)合理的制剂工艺保证不同酶种在消化道不同位置发挥最大作用(正确答案)患者对药物有较好的依从性(正确答案)49. 传统的多酶片有哪些缺点?( ) [单选题] *工艺落后,酶活性低酶易被破坏无促胆汁分泌作用以上都是(正确答案)50. 优思弗的有效期为( )年 [单选题] *2345(正确答案)51. 优思弗口服后可在回肠末端通过( )吸收,在空肠和回肠前部( )吸收 [单选题] *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被动转运(正确答案)52. 下列哪种情况适合UDCA溶石治疗( ) *纯胆固醇结石,可透X射线(正确答案)胆囊收缩功能正常(正确答案)胆石总体积小于1/2胆囊体积(正确答案)结石直径较大53. 熊去氧胆酸的半衰期为( )天 [单选题] *3.5-5.8(正确答案)3.5-6.83.8-5.53.6-6.554. PSC是( )的英文缩写 [单选题] *自生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正确答案)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55. 以下哪些是胆汁的成分( ) *胆色素,卵磷脂,胆固醇(正确答案)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胆汁酸(正确答案)水分和无机盐(正确答案)56. 优思弗是FDA批准的治疗( )的一线药物 [单选题] *PBC(正确答案)PSCAIHICP57. 以下选项哪个不是优思弗治疗PBC的机理?( ) [单选题] *促进胆汁分泌作用取代有毒性非极性胆汁酸提高胆汁中磷脂的含量(正确答案)稳定细胞膜58. 优思弗是哪一年进入中国市场的( ) [单选题] *1993年1994年1996年1998年(正确答案)59. 优思弗的适应症包括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正确答案)胆固醇性结石(正确答案)胆汁反流性胃炎(正确答案)慢性胆囊炎60. 以下胆酸中是亲水无细胞毒性胆酸的有 [单选题] * LCA、UDCACA,UDCA(正确答案)DCA,UDCACA,CDCA61. 优思弗进口药品注册证号首字母为( ) [单选题] *SH(正确答案)ZJ62. 喜辽妥是从( )气管软骨中提取再合成的 [单选题] *羊牛(正确答案)猪兔子63. 100克乳膏含有多磺酸粘多糖( ) [单选题] *100mg200mg300mg(正确答案)400mg64. 喜辽妥有效期是( ) [单选题] *24个月36个月50个月60个月(正确答案)65. 喜辽妥又称为类肝素,与外用肝素相比,喜辽妥在下真皮的渗透率约是肝素的( )倍? [单选题] *0.5-12-55-1030-50(正确答案)66. 下列哪项不是喜辽妥促进血液循环,抗血栓的机制?( ) [单选题] *抑制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提高纤溶酶的浓度,加速炎症部位纤维蛋白沉积的消失纤溶酶将交联的纤维蛋白聚合物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特别是对前列腺素E2合成的抑制(正确答案)67. 局部使用喜辽妥,全身的血液学参数变化是( ) [单选题] *没有变化(正确答案)血液凝固更快血液凝固更慢血小板计数增多68. 应用喜辽妥可使用内源性透明质酸合成量增大多少倍( ) [单选题] *2.43.64.66.4(正确答案)69. 喜辽妥PH为( ) [单选题] *5.4-6.46.4-7.6(正确答案)7.07.6-8.670. 下列哪个指南提到了喜辽妥( ) [单选题] *2017日本JSA指南:特异性皮炎(正确答案)2017JDA指南:寻常痤疮的治疗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寻常型银屑病中医外治特色疗法专家共识(2017年)71. 喜辽妥为何能用于血管瘤患者 [单选题] *抑制血管瘤的生长消退现有血管瘤改善血管瘤愈后的湿疹,色素沉着等症状以上均是(正确答案)72. 喜辽妥可用于以下哪方面( ) *静脉炎,静脉曲张,动静脉内瘘(正确答案)疤痕,如手术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正确答案)扭伤,挫伤(正确答案)掌指角皮症,寻常性鱼鳞病,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正确答案) 73. 喜辽妥在以下哪些地方是医保?( ) *江苏(正确答案)广西(正确答案)福建(正确答案)山东(正确答案)湖南74. 益盖宁有效期为( ) [单选题] *24个月(正确答案)36个月12个月48个月75. 益盖宁属于( ) [单选题] *鳗鱼降钙素(正确答案)鲑鱼降钙素猪降钙素牛降钙素76. 益盖宁在( )小时后进入减退期 [单选题] *747(正确答案)371477. 益盖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些一点( ) [单选题] *增加骨量中枢镇痛作用提高骨密度(正确答案)改善血流78. 益盖宁于哪一年在中国上市( ) [单选题] *1972198119891993(正确答案)79. 对于益盖宁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单选题] *规格为10单位/支规格为20单位/支属于医保乙类用法为静脉注射(正确答案)80. 益盖宁推荐用量( ) [单选题] *前两周隔天肌肉注射一支,随后一周一支前两周隔天肌肉注射两支,随后一周两支(正确答案)前一周隔天肌肉注射一支,随后一周一支前一周隔天肌肉注射两支,随后一周两支81. 益盖宁2019年推广策略是( ) *打密盖息,防斯迪诺(正确答案)立足骨质疏松性骨痛,拓展骨科拓展老年科(正确答案)拓展内分泌科82. 2017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中,推荐降钙素治疗疼痛的疗程是多长?( ) [单选题] *1个月2个月3个月(正确答案)6个月83. 降钙素对降低椎体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有明显作用。
寻常痤疮,口服“中成药”的辨治,这10几种常用药,中医教你选
![寻常痤疮,口服“中成药”的辨治,这10几种常用药,中医教你选](https://img.taocdn.com/s3/m/7770fb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寻常痤疮,口服“中成药”的辨治,这10几种常用药,中医教你选曹洋,曲剑华,张苍痤疮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酒刺”“面疱”等。
依据中医历代文献及近现代医家观点,将痤疮归纳为4个基础证型,包括热盛型、湿热型、冲任型及痰瘀型。
现通过抓主症、辨分型,将对应的中成药选萃如下。
热盛型本型以粉刺及丘疹为主,可有脓疱,皮损色红,痒痛感,伴口干、便秘。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1、栀子金花丸、金花消痤丸此两成方均为唐代《外台秘要》中黄连解毒汤的加味,方中皆有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及金银花,适宜青年属实证热证,皮损见炎性丘疹伴有小脓疱者,尤以额头、鼻部周围为重。
其中【栀子金花丸】加入知母、天花粉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是在清热泻火的基础上,加以养阴解毒,更适合伴有目赤咽干、口热口疮的患者。
【金花消痤丸】则添入薄荷、桔梗、甘草,加强了宣肺利咽之力,故伴有咽喉肿痛者使用更为相宜。
2、防风通圣丸、连翘败毒丸【防风通圣丸】,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诸药合用,汗下清利四法俱备,有散风清热、解表通里之功。
【连翘败毒丸】,出自明代王肯堂撰写的《证治准绳》,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之功效。
此两方含有9种相同药味:麻黄、荆芥穗、防风、连翘、薄荷、大黄、当归、黄芩、甘草,而前方还兼有川芎、栀子、石膏、芒硝等药味,泄热宣通之力较强,故适用于痤疮伴有头痛咽干、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的患者。
后方则增加了金银花、黄连、苦参、白芷、羌活、柴胡等药味,兼顾了解毒利湿之力,适合皮损红赤、肿胀、微热、疼痛及刺痒者。
对于热盛型,偏于上焦肺系之热者,皮损主要分布于前额、眉间、鼻头鼻翼处,多伴口舌、咽喉干痛,宜选栀子金花丸或金花消痤丸。
偏于下焦肠系之热者,皮损主要分布面颊、颧部,多伴有小便黄、大便秘结,可选防风通圣丸、或连翘败毒丸。
目前治疗热盛型的中成药较多,按热邪蕴结的脏腑来选择应用,针对性会更强。
湿热型本型皮损多见丘疹脓疱,颜面多脂,伴口臭、便秘、尿黄。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144b6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a.png)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3-03-30T01:32:37.001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3期作者:范琳李忻红[导读]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疾病之一,好发于头面、胸背部,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范琳李忻红1、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辽宁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治疗;综述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疾病之一,好发于头面、胸背部,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治疗此病的方法较多,现将痤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中医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痤疮的中医命名有“肺风粉刺”“粉滓”“面皶”“酒刺”“粉花疮”等。
古代医家对痤疮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所载“汗出见湿,乃生痤氟。
…劳汗当风,寒薄为鈹,郁乃痤。
”首次提出了“汗”与“湿”、“风”对痤疮的发病关系。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指出痤疮的发病与年龄有关,“年少气充,面生疱疮”,体质虽健康,然人体的脏腑机能活动处于活跃状态,相火易旺盛,气火偏旺,灼血成瘀,郁搏于肌肤,发为痤疮。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面皰候》中记载:“面皰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
陈士铎在《外科秘录》中所述:“粉花疮…乃肺受风热也。
…面感冒寒风,以致血热不活,遂生粉刺,湿热两停也”指出粉刺因肺受风热及外受寒风致使气郁血热而生,认为“湿”,“热”两邪停滞肌肤为其发病原因。
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病因病机痤疮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雄性激素分泌增多,雄激素可刺激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使口径变小、狭窄阻塞,影响毛囊壁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的正常排出,从而形成粉刺。
(3)毛囊微生物的感染,一般与痤疮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有关。
长痤疮中医辨证治疗方案
![长痤疮中医辨证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f766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4.png)
一、概述痤疮,中医称为“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治疗痤疮,中医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辨证治疗方案1. 肺经风热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红肿、疼痛,伴有口干、口苦、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剂:银翘散加减。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桔梗、甘草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2. 脾胃湿热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油腻、瘙痒、口臭、腹胀、便秘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健脾除湿,清热解毒。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扁豆、山药、泽泻、白芷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3. 肝气郁结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情绪抑郁、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甘草、郁金、香附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4. 肾阴不足型症状:面部出现粉刺、暗疮,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
治疗方法:(1)内治法: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等。
(2)外治法: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方剂:金黄散。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姜黄等。
三、注意事项1. 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2. 日常生活:保持面部清洁,避免用手挤压痤疮,以免感染。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最全治疗青春痘(痤疮)的中成药,哪一个适合你?
![最全治疗青春痘(痤疮)的中成药,哪一个适合你?](https://img.taocdn.com/s3/m/22a5a80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1.png)
最全治疗青春痘(痤疮)的中成药,哪一个适合你?上一篇咱们学习了一下痤疮的西医循证医学治疗,痤疮是按照分级分度来治疗的。
这一篇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治疗痤疮,中成药如何选择,为了和上一篇相对应,这里也按照分级分度来归类。
按理论说中成药也应该按辨证用药的,辨证比较复杂,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在这里咱们就按照症状用药,大致也能切合辩证用药。
有时候中成药选对了,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Ⅰ级轻度(只有粉刺)1、通便消痤胶囊方中大黄、芒硝、枳实攻下热结,肉苁蓉润下燥结,辅以荷叶和胃,青阳参利湿,小红参活血,西洋参益气养阴,通便消痤胶囊抓住通腑泻热这一驱除邪气的治法,通过驱逐有形实邪以清肺胃实热,配合平调之品。
主治以大便不通为主兼见少许暗红丘疹的I、Ⅱ度痤疮患者。
2、银翘解毒丸方中薄荷,荆芥,豆豉、牛蒡子疏风清热,金银花,连翘解毒,竹叶清心,桔梗、甘草解毒利咽。
银翘解毒丸的特点是疏散风热作用突出。
主治痤疮初期,皮损发痒,风热侵袭上焦,有口渴、咽干、咽喉疼痛等证者..3、.黄连上清丸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
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引到痤疮的治疗上,其更适应于肺经风热或者心火炽盛所致痤疮。
二、Ⅱ级中度(粉刺及炎性丘疹)1、金花消痤丸方中三黄清三焦毒热,而加桔梗、甘草、薄气分热邪,兼顾三焦而事治在上焦,清肺胃实执,通利二便。
主治肺胃热盛,以丘疹、粉刺、少量脓疱为主伴有便秘尿黄、口干咽痛的Ⅱ度痤疮患者。
2、防风通圣丸主要成分: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解表通里的作用,传统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畏冷、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疮痈初起的便秘发热等症。
清热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48例临床研究
![清热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48例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3bc46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0.png)
清热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48例临床研究
房铁生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6(24)8
【摘要】寻常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多发于青春期,男性略多于女性,中医学称为“粉刺”“肺风粉刺”,好发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颊沟,其次是胸部、背部、肩部。
笔者采用自拟清热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湿热证48例,并与罗红霉素片和维生素B6口服对照研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45)
【作者】房铁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清热消痤汤联合火针及挑治疗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自拟夏蛇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80例疗效观察
3.清热消痤汤配合外治法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
4.清热消痤汤结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
5.清热消痤汤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痤
疮临床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内外合治痤疮的临床疗效
![中药内外合治痤疮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26bb11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9.png)
中药内外合治痤疮的临床疗效
李巍;李娜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6(37)1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药内外合治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择12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予维胺脂胶囊口服及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组采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所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治疗组60例中,发生过敏患者3例,胃肠道反应4例,总不良反应为7例(11.7%);对照组60例患者中,过敏15例,胃肠道反应9例,总不良反应24例(40.4%)显示治疗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治疗
组采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式对痤疮的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确切,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1312-1313)
【作者】李巍;李娜
【作者单位】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安710003;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71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733
【相关文献】
1.中药内外合治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2.中药内外合治面部痤疮肠胃湿热型疗效观察
3.中药内外合治肺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
4.中药内外合治痤疮340例临床疗效观察
5.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痤疮150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辨证治疗寻常型痤疮180例
![中药辨证治疗寻常型痤疮180例](https://img.taocdn.com/s3/m/e4d5592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3.png)
中药辨证治疗寻常型痤疮180例
陈维梅;刘颖;于健金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6(22)9
【总页数】1页(P60)
【作者】陈维梅;刘颖;于健金
【作者单位】吉林省中医院,130021;长春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987.3
【相关文献】
1.中药面膜与痤疮饮治疗寻常型痤疮82例 [J], 董雅琴
2."痤疮酊"外用配合中药倒模治疗寻常型痤疮 [J], 陈慧
3.强脉冲光联合中药痤疮饮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J], 杜迎;鹿智慧;刘勇;孙苗
4.中药痤疮涂膜剂在寻常型痤疮中的应用 [J], 乔丽;袁小英;杨志勇;段丽娜;赵广
5.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J], 潘祥龙;樊梅风;丁佳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
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可,但部分临床医师由于中医理论知识不足,不能准确合理运用中成药,不仅造成中成药的误用和滥用,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在寻常痤疮中的临床使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知名皮肤科专家制定本共识。
一、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2]。
2.辨证分型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医皮肤病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皮肤病诊疗学》[4],并根据文献整理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11],结合目前痤疮西医分级标准,将寻常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和冲任不调证4种基本证型。
(1)肺经风热证
相当于轻中度痤疮(Ⅰ和Ⅱ级),皮损以黑头(或白头)粉刺和红色丘疹为主,偶见脓疱,可伴有轻度痒痛感。
或见颜面肤色潮红,口干咽燥,小便黄,大便秘结。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滑。
(2)湿热蕴结证
相当于中度痤疮(Ⅲ级),患者往往体型较胖或喜食辛辣油腻食物,皮损以丘疱疹、脓疱和结节等为主,疼痛明显。
可伴有口苦、大便秘结或粘腻或便溏。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3)痰瘀互结证
相当于重度痤疮(Ⅳ级),皮损以暗红色囊肿和结节为主。
可伴有纳呆、大便不调。
舌质淡或暗,苔腻,脉滑或涩。
(4)冲任不调证
相当于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现的女性痤疮。
皮损往往于月经前加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月经前面部皮疹发病或加重,皮损以粉刺、丘疹为主。
常伴有月经不调、心烦易怒、腰膝酸软。
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二、治疗
应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用中成药治疗。
多数中成药药味较多,兼顾多个证型及兼证,故对部分复杂病证也可以采用辨病论治原则。
中成药作用大多较为和缓,皮损较轻(如痤疮临床分级为Ⅰ、Ⅱ级)时,可单独使用,但若皮损较重,建议与其他药物及方法联合使用,以取得更佳疗效。
1.局部用药
需根据皮损的特点、部位、性质来选择适宜的药物,并应注意所选药物的禁忌证。
(1)以粉刺丘疹为主要表现的痤疮
姜黄消痤搽剂[12],可清热解毒,散风祛湿。
玫芦消痤膏[13],可清热燥湿。
两者同时还具抑制皮脂溢出的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剂型的区别。
但姜黄消痤搽剂对于酒精过敏者和皮肤破损者不宜使用。
(2)以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的痤疮
复方芙蓉叶酊[14],可清热解毒,散结止痒。
龙珠软膏[15],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更适用于结节、囊肿伴红、肿、热、痛等改变的皮损。
(3)痤疮后期
积雪苷霜适用于痤疮治疗后期以色素沉着和增生性瘢痕为主的皮损[16]。
2.系统治疗
根据痤疮的发病特点,辨证论治。
(1)推荐类型
清热解表类:银翘解毒丸[17]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等功效。
防风通圣丸[17],主要包括麻黄、荆芥穗、大黄、芒硝等,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类:金花消痤丸[18-19],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和大黄,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
一清胶囊[20],成分包括大黄、黄芩和黄连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
消痤丸[17]成分包括龙胆草、大青叶、玄参、野菊花、黄芩、金银花、蒲公英、淡竹叶、夏枯草、紫草、竹茹、生石膏、石斛、麦冬、升麻、柴胡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等功效。
功劳去火片[21],主要成分包括功劳木、黄芩、黄柏和栀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
美诺平颗粒[22],主要成分包括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翘、赤芍、牡丹皮、黄芩、桑白皮、石膏、丹参、皂角刺、防风、地黄、甘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类:皮肤病血毒丸[23],主要成分包括当归、赤芍、紫荆皮、蛇蜕和连翘等,具有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的作用。
复方珍珠暗疮片[24],主要成分包括羚羊粉、水牛角粉、珍珠粉、生地、赤芍、元参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活血化瘀散结类:血府逐瘀胶囊[17],成分包括桃仁、红花、地黄、川芎、赤芍等,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大黄蛰虫丸[17],主要成分包括熟大黄、土鳖虫、水蛭、虻虫、蛴螬、干漆(煅)、桃仁、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等,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
的功效。
桂枝茯苓丸[25],主要成分包括赤芍、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消癥等功效。
调和冲任类:丹参酮胶囊[26-27],主要成分为隐丹参酮,具有广谱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等,可抑制皮脂分泌,且具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有抗雄激素样作用。
逍遥丸(或散)[28],主要成分包括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等,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等功效。
当归苦参丸[29],主要成分包括当归、苦参,具有燥湿清热、养血活血等功效。
六味地黄丸[30],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成分,具有滋阴补肾等功效。
滋阴养血润燥类:润燥止痒胶囊[31],主要成分包括何首乌、制何首乌、桑叶、生地黄、红活麻、苦参等,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润燥的功效。
该类药物不作为治疗寻常痤疮的主要中成药,但可作为治疗兼症的辅助用药,如病久耗伤阴血时,津液不能濡养机体,致皮肤干燥或口干便干,可使用该药以清虚火而不伤阴。
上述中成药为清热剂者,药性偏凉,联合应用可增加苦寒之效,副作用增加,治疗时可根据病情发展,依据主症次症重点选取用药或阶段用药治疗。
此外,平素怕冷、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者不宜选用清热剂,而且中病即止(病情大体上缓解,就要停止该药,或用他药调理),不宜久服,久服易致体虚怕冷、倦怠、纳呆、便溏泄泻等脾胃虚弱之象;月经期不宜使用,可能导致痛经、经量减少等不良反应。
上述中成药为活血剂者,如血府逐瘀胶囊、桂枝茯苓丸、大黄蛰虫丸,月经期间慎用,也不适用于伤口未愈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2)辨证论治原则
肺经风热证,治疗以宣肺清热为主,可辅以清肺胃实热、通利二便等。
治疗宜选用上述清热解表剂。
面部以少量丘疹粉刺为主,无明显次症者,可首选银翘解毒丸清热疏风解毒。
若兼有肺胃热盛的次症,如体质壮实、面部皮脂溢出明显、舌苔黄厚、口气重或大便干结、便秘等,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清肺胃实热、通利二便。
湿热蕴结证,治宜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
临床表现可有脾胃湿热、胃火炽盛或肝胆湿热某一症候特征,宜辨证选用不同的清热利湿解毒类药物。
面部以炎性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无明显次症者,可首选金花消痤丸。
若出现少量结节、囊肿者,可选用一清胶囊。
其中以口周多红疹、脓疱,辨为胃火炽盛者,宜选用一清胶囊。
若兼有肝胆湿热的次症,如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口苦或心烦多梦等症状者,可选用消痤丸清热利湿解毒。
若皮疹色红兼有血热血瘀症候者,可选用美诺平颗粒,起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之效。
痰瘀互结证,治宜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为主。
若皮损以囊肿为主,色黯或紫,经久不退,可选用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胶囊或桂枝茯苓丸。
如皮损以痰瘀互结为表现,有明显血热血瘀兼症表现,可选用解毒消肿、凉血消斑之中成药。
皮损以面部结节囊肿为主要表现,若无其他明显次症者,可首选皮肤病血毒丸。
若皮损处炎症反应剧烈,邻近淋巴结肿大,可选清热凉血重剂,如复方珍珠暗疮片。
冲任不调证,治宜调摄冲任,辅以滋补肝肾之阴,清虚热。
可选用上述调和冲任类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中青年女性迟发性痤疮,此类痤疮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结节,颜色暗红,分布以颊部为主,同时伴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五心烦热等肾阴虚症状。
若中年女性
痤疮患者伴有潮热、自汗、心烦和失眠等更年期症状,排除肝肾阴虚等次症,可辨证选用功劳去火片。
逍遥丸和丹参酮胶囊适用于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月经后皮疹减少或减轻的患者,此类患者发疹部位多与男性须疮的发疹部位相似,以丘疹、脓疱结节为主,若患者具有心烦易怒、情绪急躁、胃口差、情绪紧张等次症,则更适宜选用逍遥丸。
临床上证型可能更为复杂,在使用时可灵活配伍运用。
比如冲任不调兼有口干便秘者,可加润燥止痒胶囊,使清虚火而不伤阴血。
若皮损表现以结节囊肿为主,但仍有少量粉刺脓疱者,可联合清热利湿解毒类中药使用。
痤疮治疗后期,以色素沉着或浅表瘢痕为主,可联合积雪苷片内服,促进创伤愈合,色素沉着消退和减少继发瘢痕形成。
三、不足之处
虽然中成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但高水平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文献还未见报道。
本次共识纳入的参考文献证据等级均为Ⅱ级(半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较少,证据级别较低,大部分为与西药联合用药,且没有关于中成药单独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报道。
另外还缺乏关于中成药安全性评价及疗程研究的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