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林凡福州大学福建福州摘要当今人类文明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建设生态文明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国应主要从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科技为主的四个方面入手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安全破除传统文明形态的发展弊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科技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当今社会逐渐向另外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过渡。

一般来讲生态文明指人类实践活动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所做出的全部努力和全部成果既包括生态意识、价值、法律、政策、制度也包括生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态科技等实际行动。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合理的人类文明形态。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为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巨大的工程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己之功建设生态文明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各个领域的良性
互动与长期坚持才有可能实现。

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导致环境恶化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业率与家庭平均收入普遍提高在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养成了对生态保护非常不利的生活习惯再加上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对资源过度消耗的现象普遍蔓延开来。

一般人所在乎的只是自己能否负担得起而没有顾及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对生活环境乃至整个地球所产生的副作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过分强调经济增长造成能源危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是传统经济观念的核心这种过分强调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不堪重负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由此产生。

以森林砍伐为例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人类大面积砍伐森林但是对于动物来说森林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居所森林中的植物为它们提供食物森林没有了它们便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于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幅减少。

鸟类少了各种害虫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大量砍伐森林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旱火灾等等灾难。

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生态保护法律实施效果欠佳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系统化的考虑常常就一时一事做出规定影响法律的严肃性和实施效果。

以《环境保护法》为例虽然它的内容包括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两方面内容但实际上它却基本上只是一部环境污染防治法并没有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基本制度无法适应自然资源综合性、整体性保护的要求因此不能真正体现这部法律的立法目的所在。

单向线性生产模式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传统的经济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人类从大自然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排放到大自然中导致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发展过程。

在早期阶段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那么凸显。

但是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便益严重起来资源短缺的现象愈发突出。

收稿日期一作者简介籼女。

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抹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二九年第三期万方数据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对策树立良好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树立生态自然观。

要改变人是自然主人的错误自然观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

人类来源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摇篮对自然破坏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破坏。

人类不可能在自然生态极度破坏的情况下独自存在。

人类应摒弃自我中心思想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发展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

确立生态价值观。

生态对于人类不仅具有生存价值它还具有审美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的意义对自然生态环境给予呵护用美的原则塑造生态环境从而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好而
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培养和陶冶
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这就需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
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坚持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观。

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
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总之在生态意识层面应将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持续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成为人
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思想。

走循环经济道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循环经济道路转变经济方式。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
态平衡。

应大力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
社会循环式消费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首先要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
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
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
利用效率其次在生产过程、厂际之间、园区中、区域之内通过产业链、物流网形成共生互动的生态产业推动循环经的发展再次要转变消费方式改变传统物质主义、高消费的消费方式。

建立健康、合理、节俭的绿色消费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首先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健康的绿色农业食品和食品原料体系。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实
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农业经济体系。

抓好无公害绿色生产工程、农田生态工程充分利用各地的生态优势减少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土壤及作物的污染。

其次要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

比如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传统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众多新领域使用低碳技术核心是发展清洁生产即通过
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产业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的科学化、合理化使工业生产的物耗、能耗和最终产生的污染物最少。

并且还要重点培育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文化传媒业、旅游会展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提高生态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善生态环境标准和法律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标准制度。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应包含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等所有生态环境在内的一系列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

都以是否符合人的健康、安全、愉悦等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具体来说主要有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态环境基础标准、生态环境方法标准、生态环境样品标准等。

建立生态绩效考核制度。

生态绩效考核制度首先是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过程中实现政府决策行为的生态化杜绝政
府决策失误导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

其次把生态政策和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首要标志。

把经济增长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健全干部绩效
考核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

完善和实施生态法律制度。

在生态法律方面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部环境保护法律、多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

但由于生态问题异常纷乱复杂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补充、完善相关生态法律制度形成有效的生态法律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除了继续完善生态法律制度以外还要严肃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加大
执法检查的力度努林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二九年第三期万方数据力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
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参与和履行国际生态公约。

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的问题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参与生态建设国际合作、履行国际生态公约探索并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及国际环境处理机制中国作为世界上
负责任的大国有能力也有义务积极参与其中应在现有的国
际公约如《人类环境宣言》、《北京宣言》、《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基础上与其它国家一道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加大生态科技开发扩大国际合作和交流科学技术为生态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和
发展奠定技术基础还构成生态文明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而且
推动着生态化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生态文明的形成必须
发挥生态科技的重要作用。

加大生态科技的开发和广泛应用。

为此需要依据对生态环境复杂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对自然与社会之间复杂作用关系的科学认识避免错误的认识给
生态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在发展生态高危领域科技时既要看到其经济价值又要预见其生态效果竭力控制有经济价值却
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科技成果在各行业中大规模滥用。

其次通过开发和广泛应用绿色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生态技术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从生产的源头来解决对生态环
境的污染和破坏。

对于已经造成的破坏应大力发展“补偿技术”也就是环境保护、改造和恢复技术如固体废物和垃圾分类、净化处理技术大气污染净化处理技术工业和生活废水净化处理技术等。

扩大生态科技国际合作和交流。

由于生态问题的全球性特点使得世界各国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
中不得不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

虽然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依然阻碍着生态科技的全球应用但我们应通过广
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环保技术争取在
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生态技术的同时广泛开展生态技
术自主创新。

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的医学、制药、农业等产业和传统生物科技农、林、牧及其产品的育种、种植、保护、提取、加工等技术方面。

作为国际合作的重点争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科技。

生态文明反映了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扬弃了农业文明和
工业文明中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行为而走向更高的绿色文
明状态。

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等问题的存在严
重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与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在工业文明中落后的中国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应走在世界的前列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
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陈墀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北京中华书局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姬振海生态文明论北京人民出版社刘湘溶生态文明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包庆德论生态存在于生态意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林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二九年第三期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