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08fb0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1.png)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压力管道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系统。
由于输送的介质具有一定的压力,因此压力管道的设计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进行,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以下是压力管道设计的一些技术规定:1.设计依据:压力管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规定,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
2.材料选择:压力管道的主要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等。
材料的选择应按照设计要求和介质性质来确定。
3.管道尺寸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对管道的直径、壁厚等尺寸进行计算。
管道的尺寸计算应包括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两部分。
4.焊接技术:管道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方法,焊接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焊缝的质量应符合要求,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密封性。
5.支承和支撑:管道应有足够的支撑和支撑,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支承和支撑的设计应满足强度要求,并考虑到管道的热胀冷缩和振动等因素。
6.防腐措施:对于输送腐蚀介质的管道,应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如涂层、阴极保护等,以减少管道的腐蚀损坏。
7.安全附件:在压力管道的设计中,应考虑安装安全附件,如补偿器、安全阀等,以确保管道在超压或其他异常情况下能够安全停机或泄压。
8.导热保护:对于高温介质的压力管道,应采取导热保护措施,以避免管道的过热和热应力的产生。
9.施工规范:压力管道的施工应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过程中应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10.检验和试验:压力管道的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相应的检验和试验。
检验和试验的内容包括强度试验、泄漏试验等,以验证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压力管道的设计技术规定涵盖了材料选择、管道尺寸计算、焊接技术、支承和支撑、防腐措施、安全附件、导热保护、施工规范、检验和试验等方面。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8f719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5.png)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一、概述
二、设计准则
1、管道设计应满足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
2、管道的结构不宜过于复杂,管道布置应尽量紧凑,减少直径变动以减少排气损失。
3、应注意材料的组合,确保材料的耐腐蚀、承压能力等特性。
4、需要考虑地域环境、气候条件、地下水位、重力作用等因素,以及管道所在地的特点,从而确定管道的正确位置和安装方法。
5、需要{{考虑高低压管道的变化及其变形,以确定管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6、需要考虑液体物质的物理状态变化,以确定合理的管径和设计流速。
7、需要考虑流体损失系数,以确定正确的流量。
8、管道设计应考虑防火设施,使管道可以免受火灾的危害。
三、管道材料
1、管道所采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性,以及适当的强度和刚性等性能。
2、管道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承压介质的物理性质,耐腐蚀性要求,温度、压力变化等因素。
3、管件材料应选择结构稳定,耐腐蚀耐磨性能优良。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4da39ec26fff705cd170a30.png)
3
2.3.3 设备资料 委托单位应提供与项目有关的所有设备的资料,包括设备图纸、使用说明书、安全
阀校验报告等。未采购设备的设计条件应由双方共同确定。 2.3.4 设计压力
(1)管道及其每个组成件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运行中遇到的温度和压力耦合的 最严重条件下的压力。最严重条件应为强度计算时管道组成件需要最大厚度及最高公称 压力的参数。
(1)委托单位应提供城市规划部门审批通过的热力管道的管线规划图,或由我公 司进行初步管线走向设计,经规划部门审批通过后再进行详细设计,否则不予设计。
(2)管线规划图上管道穿(跨)越铁路、高速公路、隧道、涵洞、城镇公路、河 流(或在桥梁上设支架)等,委托单位应负责协调并取得相应的批文。 2.2.2 地质勘探报告
委托单位应提供热力管道沿途的地质勘探报告,当不能提供时,设计文件应规定“管 道支架土建施工应挖到老土”的要求,并提出可采取的补救方案。 2.2.3 跨越河流的水文资料
委托单位应提供热力管道跨越河流的航道等级和 50 年一遇的洪水水位Biblioteka 料。 2.2.4 设计压力2
GB2 级压力管道一般起自电厂内分汽包或供热管网分支处,其设计压力按以下原则 确定:
(2)起点设备的安全阀校验报告也是重要的设计条件,设计人员必须认真搜集。 2.3 GC2 级压力管道设计条件 2.3.1 总平面图
委托单位应提供企业总平面图,或满足设计输入要求的局部平面布置图。 2.3.2 工艺流程图
(1)委托单位应提供与设计输入有关的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上至少应明确介 质组分、流量、工作温度、工作压力、设备、阀门、控制、仪表等。当委托单位因保密 等原因不便提供介质名称时,设计文件可以介质代号表示,但设计人员应要求委托单位 提供能确定管道级别的介质物性参数,如操作工况下介质的状态、介质毒性、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比重、标准沸点和熔点、最高工作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等。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e0ada5559eef8c75fbfb3b6.png)
目录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总则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
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1.2.1 GA类(长输管道)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GN204-2001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GN204-2001](https://img.taocdn.com/s3/m/479dedd6195f312b3169a584.png)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统一规定(试行)GN204-2001目录1 总则2 一般规定2.1 工艺计算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布置2.3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2.4 材料选用2.5 管道应力设计2.6 管道和设备隔热2.7 管道和设备涂漆3 压力管道设计遵循的标准和规范附加说明1 总则1.1 目的: 为了统一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压力管道设计水平,确保压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2 遵守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热力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及石油化工工程。
2 一般规定2.1 工艺计算2.1.1 输油、输气管道需要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温降计算。
其计算公式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1994)和《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1994)执行。
2.1.2 石油及天然气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的工艺计算,可选用本专业适用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如ASPEN、PROII、HYSIS等工艺计算软件。
2.1.3 对于特殊的管道穿跨越工程按《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SY/T0015.1(2)-1998)执行。
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及管道的布置2.2.1 设备布置2.2.1.1 装置的总体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上的位置以及与有关装置、罐区、主管廊、道路等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2.2.1.2 装置的竖向布置应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充分考虑操作、检修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考虑装置内外地坪标高的协调及其内外道路、排水的合理衔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装置场地应采用平坡式布置,并采用有组织排水,所有的雨水经过暗管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2.2.1.3 设备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便于操作、维护、检修、防爆及消防,并注意节约用。
压力管道的规定
![压力管道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8732e02770bf78a64295455.png)
Q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设计院企业标准Q/ZLZZA02—2008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2008-04-01发布 2008-04-10实施焦作华诚冶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发布本标准于2008年4月首次发布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设计院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焦作华诚冶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定人:本标准批准人:1.范围2。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管理总则3.管径选择的一般原则4。
管道敷设原则5。
管道材料和主要附件选择6.应力计算7。
固定支架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州分公司设计院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的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应于中州分公司设计院设计资质范围内各类压力管道设计技术工作的管理.2.压力管道设计技术管理总则2。
1为贯彻劳动部颁布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2]235号)以及有关国家标准,加强我公司压力管道设计的管理,确保设计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本规定中凡与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不一致的,均以国家法规、标准为准。
2。
2本规定所包含的压力管道为:本公司所设计压力管道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中规定的GC2。
详述如下:GC2:(1)输送GB2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设计压力<4。
0MPa的管道。
(2)输送可燃流体介质有毒流体介质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3)输送非可燃流体介质无毒液体介质设计压力P<10MPa且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4)输送液体介质设计压力P〈10.0MPa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2.3本规定不适用下列情况:(1)设备本体管道。
(2)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船舶以及煤矿矿井使用的管道。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一般规定参考文档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一般规定参考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8f0e416daef5ef7ba0d3c8d.png)
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 留有1O %-3O%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 并考虑其荷重;
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 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 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0)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 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1)在易产生振动的管道(如往复式 压缩机、往复泵的出口管道等)的转弯 处,应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公称 直径的弯头;
分支管直顺介质流向外接。
(12)从有可能发生振动的管道上接出公称 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支管时,不论支管 上有无阀门,连接处均应采取加强措施;
(13)布置腐蚀性介质、有毒介质和高压管 道时,应避免由于法兰、螺纹和填料密封等 泄漏而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
密封; (15)有隔热层的管道,在管墩、管架处 应设管托。无隔热层的管道,如无要求, 可不设管托。
(16)自流的水平管道应有不小于3‰的 顺介质流向坡度;
(l7)厂区地形高差较大时,全厂性管道敷 设应与地形高差保持一致。
(18)对于跨越、穿越厂区内铁路和道路的 管道,在其跨越段或穿越段上不得装设阀 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和法兰、螺纹接头 等管道组成件。
(9)布置与往复式压缩机相连的管道 时,应使管系的机械振动固有频率和管 道的气柱固有频率避开机器的激振频率;
必要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1)增设防振支架; 2)适当扩大管径; 3)增设脉动衰减器或孔板; 4)合理设置缓冲器,避开共振管长,尽可 能减少弯头。
(10)不应在振动管道上弯矩大的部位 设置分支管;
11)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 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 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 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00c1c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b.png)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涉及到压力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的一般要求和主要内容:
1. 法律法规要求:设计人员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包括相关标准和规范。
2. 设计准则: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工艺要求等确定设计准则,包括压力级别、温度范围、材料选择等。
3. 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介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管道壁厚、材料强度等。
4. 强度计算: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强度计算,包括管道本体的强度计算、焊缝强度计算等,以确保管道在设计工况下的安全性。
5. 泄漏防护:设计人员应根据要求进行泄漏防护措施的设计,包括阀门选择、密封材料选择等。
6. 焊接工艺:设计人员应根据管道材料、壁厚等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并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7. 安装要求:设计人员应制定管道的安装方案,确保安装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包括支撑设计、管道定位等。
8. 监测和保护:设计人员应设计相应的监测和保护系统,对管
道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隐藏的安全隐患。
9. 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人员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包括施工环境的控制、施工人员的培训等。
10. 文件和记录:设计人员应编制管道设计文档和施工记录,
确保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为后续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
总之,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是保证管道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依据,设计人员必须按照这些规定进行设计工作,以确保压力管道的长期运行安全。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10de5d3dd3383c4bb4cd2e8.png)
(2)起自供热主管网的分支管道,其最高工作压力和设计压力应等于该供热主管 分支处的最高工作压力。
(3)热水热力网供、回水管道的设计压力均取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 水泵与管道最低点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 2.2.5 设计温度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是我公司压力管道设计的作业指导书,压力管道各级设 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扎实工作,为确保设计的 压力管道安全运行而做出努力。
无锡市恒安特种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二 OO 九年五月五日
1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 GB2、GC2、GC3 级压力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 和试验的要求; 1.2 设计压力或设计温度高于《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 规定、在厂界以外敷设的 热力管道,其管道布置按《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 执行,其余按《火力发电厂汽 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 执行,此类管道级别为 GB2 级。 1.3 本规定为设备布置、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本公司 GB2、GC2、 GC3 压力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4 本规定引用的标准均为现行有效版本,压力管道设计标准化人员应至少每月一次上 网检索标准的有效性,及时取得最新版本的标准并作废旧标准。
(2)保密项目和简单项目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委托单位的介绍编制工艺流程框图, 经校审后由委托单位确认。
3
2.3.3 设备资料 委托单位应提供与项目有关的所有设备的资料,包括设备图纸、使用说明书、安全
阀校验报告等。未采购设备的设计条件应由双方共同确定。 2.3.4 设计压力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af6857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1.png)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是指在设计和施工压力管道时,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定管道的设计参数、材料选择、施工要求等技术规定的文件。
本文将从设计参数、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设计参数是压力管道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压力等级、温度等级、管道直径和壁厚等。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点确定设计参数,以保证管道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可靠性。
其中,压力等级是指管道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根据管道输送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条件来确定;温度等级是指管道所承受的最高温度,需考虑介质的温度变化对管道的影响;管道直径和壁厚是根据流体流量和设计压力来确定的,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材料选择是压力管道设计的关键环节,主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压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和可焊性等。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合金钢、铜合金和塑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根据工程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点,综合考虑管道的性能和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
同时,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和评定。
施工要求是压力管道设计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施工工艺、焊接质量、安装精度和资料齐全等。
施工工艺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管道的焊接、安装和验收等工作。
焊接质量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和技术,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安装精度是指管道在安装过程中的准确度和稳定度,需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调整,以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资料齐全是指施工资料的完备性和准确性,需按照设计要求,及时记录和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综上所述,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是压力管道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和保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设计参数、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等技术规定,以保证管道的安全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技术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做好相关工作,才能确保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压力管道标准2080
![压力管道标准2080](https://img.taocdn.com/s3/m/30c8ec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5.png)
压力管道标准2080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检验、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工业、民用和公共设施中使用的压力管道。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文件:1. 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 GB 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3. GB 50236-201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4. GB/T 20801-2021 压力管道规范总则5. 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三、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 20801-2021中的术语和定义。
四、压力管道设计1. 设计压力管道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原则,并考虑管道的使用寿命、操作压力、介质特性、材料力学性能等因素。
2. 设计管道应按照GB/T 20801-2021的规定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分类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
3. 设计管道应考虑到施工环境、安装要求、检验与试验等因素,以确保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压力管道材料1. 压力管道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具备质量证明文件。
2. 材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压力管道材料的选用应考虑到管道的使用环境、工作压力、介质特性等因素。
六、压力管道组件1. 压力管道组件包括阀门、管件、法兰、密封件等,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 组件的选用应考虑到管道的使用环境、工作压力、介质特性等因素,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3. 组件在安装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七、压力管道施工1.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环境和施工条件。
2. 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对于特殊部位的施工,如焊接、吊装等,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4.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八、压力管道检验与试验1. 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专业型文档》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发布稿).doc
![《专业型文档》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发布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f120938b360cba1aa811dab5.png)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二OO五年三月目录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SH/P24-2005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SH/P26-2005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二OO五年三月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 总则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2.1 概述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
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
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
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78b762daef8941ea66e0564.png)
目录1总则2 一般规定2、1工艺计算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与管道布置2.3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2。
4 材料选用2.5 管道应力设计2。
6 管道与设备隔热2、7 管道与设备涂漆2。
8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2.9 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2、10 聚乙烯管道设计规定3 压力管道设计遵循得标准与规范1 总则1、1 目得: 为了统一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压力管道设计水平,确保压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1、2 遵守得原则: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得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1。
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热力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及石油化工工程。
2一般规定2。
1 工艺计算2.1。
1 输油、输气管道需要进行管道得水力计算、温降计算。
其计算公式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执行。
2。
1.2对于特殊得管道穿跨越工程按《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与《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2009)执行。
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及管道得布置2。
2。
1 设备布置2。
2.1.1 装置得总体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上得位置以及与有关装置、罐区、主管廊、道路等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得布置相协调。
2.2.1。
2 装置得竖向布置应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充分考虑操作、检修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考虑装置内外地坪标高得协调及其内外道路、排水得合理衔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装置场地应采用平坡式布置,并采用有组织排水,所有得雨水经过暗管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2。
2.1.3 设备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得要求,并应便于操作、维护、检修、防爆及消防,并注意节约用。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07fe42489eb172dec63b73d.png)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压力管道设计规范上海化工设计院二OO五年三月目录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SH/P24-2005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SH/P26-2005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上海化工设计院二OO五年三月管道设计技术规定1 总那么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那么,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2.1 概述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那么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显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峻情形,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运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
而在调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缺失来设计。
2.2.4 关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差不多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
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关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样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
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操纵条件下运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以下情形除外:〔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量到流量到0的情形。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一般规定(20条)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一般规定(20条)](https://img.taocdn.com/s3/m/24a3f9f5524de518964b7d94.png)
(1)管道布置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 (2)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 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3)气体支管宜从主管的顶部接出;
(4)有毒介质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除有 特殊需要外不得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
(5)布置固体物料或含固体物料的管 道时,应使管道尽可能短。少拐弯和不 出现死角; (6)需要热补偿的管道,应从管道的起 点至终点则整个管系进行分析,以确定合 理的热补偿方案; (7)敷设在管廊上要求有坡度的管道, 可采用调整管托高度。
(2)管道除与阀门、仪表、设备等需要 用法兰或螺纹连接者外,应采用焊接连接 ;
下列惰况应考虑法兰、螺纹或其他可拆卸连接: l)因检修、清洗、吹扫需拆卸的场合; 2)衬里管道或夹套管道; 3)管道由两段异种材料组成且不宜用焊接连接 者; 4)焊缝现场热处理有困难的管道连接点; 5)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管道; 6)设置盲板或“8”字盲板的位置。
8)全厂性管架或管墩上(包括穿越涵洞)应 留有1O %-3O%的裕量,并考虑其荷重。 装置主管廊管架宜留有10%-20%的裕量, 并考虑其荷重; 9)输送介质对距离、角度、高差等有特殊要 求的管道以及大直径管道的布置,应符合设 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10)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 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 11)管道布置应使管道系统具有必要的柔性。 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 用力和力矩不超出过允许值的惰况下,应使 管道最短,组成件最少;
12).应在管道规划的同时考虑其支承点设 置。宜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达到自行补偿; 13)管道布置宜做到“步步高”或“步步 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时应根 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空、放净。管道 布置应减少“盲肠”; 14)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 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满足管道 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f2445e7856a561252d36f17.png)
g)除非另有规定,计算中的安装温度直取20℃。
5.1.3应力分析所用的钢材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分别按附录A、附录B选用。
5.2 一般规定
5.2.l 应力计算软件采用CAESARII软件。
5.2.2下列管道一般不需要进行计算机应力分析:
3.2管道的柔性设计应符合 SH3041的有关规定,应保证管道在设计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柔性,防止管道因热胀冷缩、管道支承或端点的附加位移造成下列问题:
a)管道应力过大或金属疲劳引起管道或支架破坏;
b)管道连接处泄漏;
c)管道的推力及力矩过大,使与其连接的设备产生过大的应力或变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3.3管道的防振设计应保证管道在设计条件下有足够的刚性,避免在压力脉动、两相流振动、水锤、安全阀排气、风载荷、地震载荷等情况下产生干扰力作用,而发生强烈振动。
5.2.3 下列管道需要进行计算机应力分析:
a)进出加热炉及蒸汽发生器的高温管道;
b)进出汽轮机、离心压缩机、离心分离机、鼓风机的工艺管道;
c)进出高温反应器的管道;
d)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e)DN≥650的管道;
f)操作温度t≥230℃,DN≥100的管道;
g)DN≥350的真空管道;
h)操作温度 t≤-30℃的管道;
1)与空冷器连接公称直径DN≥100的管道;
j)夹套管;
k)与规定了最大允许接管载荷的工艺设备相连接的管道;
l)利用图表或其它简化法初步分析后,表明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的管道。
5.2.4 下列管道宜进行动力分析:
a)进出往复式压缩机和泵的管道;
b)进出汽轮机、离心机、分离机的管道;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2274c98a0116c175e0e4816.png)
目录1 总则2 一般规定2.1 工艺计算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布置2.3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2.4 材料选用2.5 管道应力设计2.6 管道和设备隔热2.7 管道和设备涂漆2.8 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2.9 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2.10 聚乙烯管道设计规定3 压力管道设计遵循的标准和规范1 总则1.1 目的: 为了统一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压力管道设计水平,确保压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2 遵守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热力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及石油化工工程。
2 一般规定2.1 工艺计算2.1.1 输油、输气管道需要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温降计算。
其计算公式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执行。
2.1.2 对于特殊的管道穿跨越工程按《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和《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2009)执行。
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及管道的布置2.2.1 设备布置2.2.1.1 装置的总体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上的位置以及与有关装置、罐区、主管廊、道路等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2.2.1.2 装置的竖向布置应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充分考虑操作、检修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考虑装置内外地坪标高的协调及其内外道路、排水的合理衔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装置场地应采用平坡式布置,并采用有组织排水,所有的雨水经过暗管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2.2.1.3 设备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便于操作、维护、检修、防爆及消防,并注意节约用。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38139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c.png)
低温管道设计
材料选择:选用耐低温、耐腐蚀 的材料
防冻措施:设置防冻装置,防止 管道冻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温措施:采用保温材料,防止 热量损失
安全措施:设置安全阀、压力表 等安全装置,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腐蚀环境中的管道设计
材料选择:选用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镍合金等
涂层保护:采用防腐涂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
管道的定期检测与维修
定期检测:定期对管道进行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检测,确保管道正常运行
维修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对管道进行维修,包括更换损坏部件、修复泄漏等
维修周期:根据管道的使用情况、环境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维修周期
维修记录:记录每次维修的情况,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内容等,便于日后查 询和分析
管道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
定期检查:定期对管道系统进行 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安全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维护保养:定期对管道系统进行 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 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处 理
管道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
全可靠
试验内容:压 力、流量、温 度等参数测试
验收标准:符 合设计要求, 满足使用条件
验收程序:检 查、测试、记 录、报告、审
批等步骤
验收结果:合 格或不合格, 需要整改或重
新施工
压力管道的运行与维护
管道系统的运行管理
定期检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维护保养:定期进行管道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管道系统的运行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b712f71647d27284a735156.png)
目录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总则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
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1.2.1 GA类(长输管道)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总则2 一般规定2.1 工艺计算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布置2.3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2.4 材料选用2.5 管道应力设计2.6 管道和设备隔热2.7 管道和设备涂漆2.8 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2.9 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2.10 聚乙烯管道设计规定3 压力管道设计遵循的标准和规范1 总则1.1 目的: 为了统一压力管道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压力管道设计水平,确保压力管道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2 遵守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工艺及最佳工艺参数;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3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输油、输气管道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热力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及石油化工工程。
2 一般规定2.1 工艺计算2.1.1 输油、输气管道需要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温降计算。
其计算公式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1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执行。
2.1.2 对于特殊的管道穿跨越工程按《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和《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59-2009)执行。
2.2 站、场、库及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及管道的布置2.2.1 设备布置2.2.1.1 装置的总体布置应根据装置在工厂总平面上的位置以及与有关装置、罐区、主管廊、道路等相对位置确定,并与相邻装置的布置相协调。
2.2.1.2 装置的竖向布置应根据装置生产特点,充分考虑操作、检修要求,满足交通运输要求;考虑装置内外地坪标高的协调及其内外道路、排水的合理衔接,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装置场地应采用平坡式布置,并采用有组织排水,所有的雨水经过暗管排入地下排水管网。
2.2.1.3 设备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便于操作、维护、检修、防爆及消防,并注意节约用。
2.2.1.4 设备布置应按工艺流程顺序和同类设备适当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并结合风向条件确定设备、建筑物与其它设施的相对位置。
2.2.1.5 设备布置应根据气温、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和工艺与设备特殊要求,决定是否采用室内布置。
2.2.1.6 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布置在装置的一侧,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并位于甲类设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2.2.1.7 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类别分区布置,其间距符合现行的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2.2.1.8 设备之间的距离除要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外,还要满足下列要求:1) 设备操作、维修、吊装场地及通道;2) 构筑物(包括梯子和平台)的布置;3) 设备基础、地下管道、管沟及排水井的布置;4) 管道及仪表的安装。
2.2.1.9 泵布置在室内时,应成排布置并满足如下要求:1) 所有的泵端出口中心线应对齐或泵端基础面对齐,两台泵之间的净距≮0.8m,泵端前操作通道的宽度≮1m;2) 室内布置时,两排泵之间的净距≮2.0m;3) 泵端/泵侧与墙之间的净距≮1.0m。
2.2.1.10 通道和防火设备的布置要考虑对空间的安全要求,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减少对临近的设备的危害。
2.2.1.11 装置内最小通道宽度为:1) 消防通道 6m(弯道半径12m);2) 公共主干道 6m(弯道半径12m);3) 主要车行通道 4m(弯道半径9m);4) 检修通道 4m(弯道半径9m);5) 次要车行通道 3m(弯道半径6m);6) 泵区检修通道 2m;7) 操作通道 0.8m。
2.2.1.12 装置内最小通道高度为:1) 公共主干道 5.0m;2) 消防道路 5.0m;3) 主要车行通道 4.5m;4) 检修通道 4.5m;5) 次要车行通道 3.0m;6) 管带下泵区检修通道 3.0m;7) 人行通道 2.5m;8) 操作通道 2.2m;2.2.1.13 标高的确定为:1) 建筑物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200mm;2) 控制室、配电室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600mm;3) 设备的基础面一般应高出地面≮200m,泵的基础面视泵的形式而定。
2.2.2 管道布置2.2.2.1 管道布置设计应严格遵守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要求。
2.2.2.2 管道布置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在满足施工、操作、维修、消防等方面的要求下,同时尽量做到整齐美观。
2.2.2.3 管道应尽可能地上敷设,并集中成排布置。
地上管道设在管廊或管墩上,给排水、污水和消防水管道要埋地敷设。
2.2.2.4 装置主管廊应留有10~20%的预留空间,并考虑其荷载。
2.2.2.5 管道布置应满足抗震要求。
2.2.2.6 对有特殊工艺要求的管道、高温、高压、大口径及与重要设备连接的管道和需要柔性计算管道的布置,应优先考虑并做好规划,尽量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吸收热胀,自行补偿、减少投资。
2.2.2.7 与动设备连接的管道,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弹性、支撑、震动、压力脉动、气蚀等方面的要求,作用于设备接口上的推力和力矩不得大于允许值。
2.2.2.8 管道布置应尽量避免出现气袋、液袋和“盲肠”。
2.2.2.9 管道除与阀门、仪表和设备之间的连接需要必要的法兰和螺纹连接外,其余均采用焊接连接,避免泄漏。
2.2.2.10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均应配有套管,套管的直径大于管道隔热层的外径,管道焊缝到套管的端部距离不小于150mm。
2.2.2.11 由于管道布置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应根据操作、维修等需要,设置放空阀、排液阀。
2.2.2.12 阀门的设置应考虑操作的需要,设置在便于操作和维护的地方,同时对较大差压、较大口径、较大压力操作的阀门设置旁通或齿轮操作等。
2.2.2.13 阀门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的阀门集中布置,阀门手轮最小间距为100mm;立管上阀门手轮的安装高度宜为1.2m,不宜超过1.8m,如超过2.0m(且经常操作的),应设置梯子及平台。
2.2.2.14 为了便于操作、维护和安装,装置区内应设置必要的软管站,服务半径为15m。
2.2.2.15 管架上敷设的管道无论有无隔热层,其净距应不小于50mm,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的净距应不小于25mm;管道外壁或管道隔热层的外壁的最突出部分,距管架或框架的支柱、建筑物墙壁的净距应不小于100mm;有侧向位移的管道应加大其管道间的净距。
2.2.2.16 取样系统管道的布置应避免死角或袋形管,取样口的布置应使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取样阀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并使设备或管道与取样阀之间的管段尽量短。
2.2.2.17 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并靠近被保护设备。
如不能靠近布置,则从被保护设备到安全阀入口的管道压头总损失,不应超过该阀定压值的3%;其背压不应超过该阀定压值的10%。
2.2.2.18 安全泄压装置出口管的布置,应考虑由于泄压排放引起的反作用力,合理设置支架。
2.2.2.19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应布置在便于安装、观察和维修的位置;必要时可设置专用的平台或梯子。
2.2.2.20 控制阀和相邻管道的布置和支撑要便于控制阀的移开。
2.2.2.21 在靠近设备、集中载荷、弯管、大直径三通分支管的附近设置必要的支架。
2.2.2.22 管道及其组成件的最小壁厚度应按有关规范来计算,并根据介质特性和设计寿命,考虑一定的腐蚀裕度。
2.3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2.3.1 线路走向选择2.3.1.1 线路走向选择原则线路选择应遵循安全、经济、方便,同时达到最佳化的原则,既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提出的要求,又使工程费用和运行期间管线的操作维修费用最低。
线路走向选择原则如下:1) 管线敷设地区的选择应符合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线路走向应避开城市规划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等。
2) 线路应尽可能取直,缩短线路长度,同时线路也要尽可能靠近气田、城镇和工矿企业。
3) 线路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公路,方便施工和管理。
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国家电网供电,以降低工程费用。
4) 线路尽可能避开高烈度地震区、沙漠、沼泽、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地区和施工困难地区。
5) 站场及大、中型河流穿、跨越位置选址应服从大的线路走向,线路局部走向应服从站场和穿、跨越工程的位置。
2.3.1.2 线路勘察根据设计的不同的阶段,对工程线路按不同的内容和深度,进行线路勘察,一般可分为踏勘、初勘和详勘三个阶段。
勘察内容和深度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
2.3.1.3 定线应遵循的原则定线是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所推荐的走向方案,确定线路中线位置。
定线是线路施工图设计的基础,对线路走向的每个桩位置进行认真推敲,力求定出一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线路。
线路定线时遵循下述原则和要求1) 线路应力求顺直,以缩短长度;2) 应尽量减少线路与公路、铁路、河流等天然和人工障碍的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宜垂直交叉。
3) 宜避开多年生经济作物区和重要的农田水利设施;4) 应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和管理;5) 线路必须避开重要的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件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区,线路还应避开机场、火车站、码头、自然保护区;6) 线路宜避开滑坡、沼泽、软土、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确需通过时,需经技术经济对比和采取可靠的工程措施。
7) 线路应避开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震断裂带,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抗震措施。
2.3.2 管道敷设2.3.2.1 管道敷设的方式的确定管道的敷设方式可分为埋地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
埋地敷设可采用沟埋敷设和筑土堤敷设;架空敷设可分为低架(管墩支撑)和高架(管架)敷设。
将管线裸露敷设于地面的方式只适用于临时管线。
埋地敷设方式不影响农业耕作和地面人类活动,还可以保护管线,减少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因此,长输管道应尽量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1) 埋地敷设(1) 埋深要求管道埋深是指管顶至地面覆土深度。
管道的最小埋深是根据地区级别、农田耕作深度、地面负荷对管道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的。
一般最小埋深要求见表2.3-1。
表2.3-1 埋地管线最小埋深要求(m)土壤类岩地区等级石类旱田水干0.5 一级0.8 0.60.5 二级 0.6 0.80.5 三级0.8 0.80.50.80.8四级在不能满足最小埋深要求或外载荷过大,外部作业可能危及管道安全的地方,应采取措施对管道加以保护。
当输送管道通过有冻胀危害的冻土地区时,管线应埋设在冻土深度以下。
管道实际设计埋深根据地形、土质和管线弯头数量综合考虑确定。
当地形起伏较大,若采用统一埋深,必然增加弯头数量,增加管线焊口数量;而减少弯头数量,又会导致管线埋深增加,增加管沟开挖和回填土石方工程量。
确定设计埋深就是在满足最小埋深的前提下,在弯头数量和土石方工程两者之间求得一个投资最小的工程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