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8年8月11日,上海街头的每个报栏前,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几乎人人都在为《文汇报》上一篇名为《伤痕》的小说而落泪。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有人说,“读《伤痕》,全中国人所流的泪可以成为一条河。”美联社的报道说,“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的诞生及斗争历程
1·1978年,卢新华的《伤痕》在《文汇报》上发表时,它带来的轰动不言而喻。然而,《文汇报》为了让《伤痕》
顺利发表,提出了多达十六条修改意见。
2·再有,就是刘心武曾回忆说:
有人给“有关部门”写匿名信,指斥《班主任》等“伤痕文学”作品是“解冻文学”(这在当时不是个好称号。因为苏联作家爱伦堡曾发表过一部叫《解冻》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配合赫鲁晓夫搞“反斯大林”的修正主义政治路线的始作俑之作。“伤痕文学”既然属于“解冻文学”,自然就是鼓吹在中国搞“修正主义”了);
也有身份相当重要的人指责有的“伤痕文学”作品是“政治手淫”;
更有文章公开发表,批判这些作品“缺德”。所谓的“缺德”是指1979年李剑在《河北文艺》上发表的《歌德与“缺德”》,其中心思想是说,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歌德”——歌颂党、国家、社会主义和人民大众,而不是“缺德”——专门揭露“阴暗面”。从这个观点出发,文章把写“伤痕”、把揭露社会主义时期生活中的阴暗面的作品视为“缺德”,对“伤痕文学”进行了批判。
好在,斗争过后,“伤痕文学”迎来了春天
伤痕文学学派及代表:
刘心武:伤痕文学开山鼻祖人物,《班主任》被称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
卢新华:《伤痕》宗福先:伤痕话剧《于无声处》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袭巧明:《思念你,桦林!》
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宗璞:《我是谁》
冯骥才:《啊!》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辛北:《走出迷惘》
竹林《生活的路》冯骥才:《铺花的歧路》
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
评价与意义
早期的伤痕文学,并没有留下蓬勃、风靡的痕迹,一个主要原因必然是作品本身缺乏生命力。尽管伤痕派的早期作品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但这些伤痕作家们却不以为意。
刘心武评价自己的《班主任》:“以今天的文学标准来看,她(指主人公)的
文学形象却极为苍白。正如现在的年轻人读《班主任》,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不就是写了那么篇东西嘛,这样的文章算得了什么呢?”
卢新华后来也说道:“伤痕文学”因过于注重情感的宣泄,篇篇作品充满了悲情主义色彩,再加上特定时期的社会现实,“伤痕文学必然是短命的。”他说:“尽管当年的‘伤痕文学’对当时民众造成的精神创伤给予了控诉,并使文学回到了‘人学’的正常轨道,但由于作家与时代的局限性,‘伤痕文学’必然是短命的,在完成它的使命后便寿终正寝。”
另一位当年的代表,张贤亮也说过,他的作品“本质上都是政治小说”,那么社会评价也许同样是政治范畴的观点集成。
当然,伤痕作家们都对伤痕文学的反思与否定并不能抹杀它存在的意义,在思想上,它对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艺术上,它第一次给当代文坛带来悲剧意识。伤痕文学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
另外,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
但它也有局限,如:"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无疑真实记录了那一时代的血泪。而这便是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