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知识点回顾
(1)市场失灵
是指由于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经济学假定的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的前提和条件,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资源配置状态。

(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PS: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2)帕累托最优
(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佳配置)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3)外部效应
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企业或者其他个人强加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补偿的额外收益和额外成本。

PS:外部效应分外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4)逆向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事情或交易发生之前所引发的问题。


(5)道德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事情或交易发生之后所引发的问题。


(6)政府干预
是指政府通过发挥其政治职能、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来弥补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使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PS:政府干预的具体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

(政治职能)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社会职能)
3.财政手段。

(经济职能)
(7)政府失灵
(即政府干预失效)是指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干预非但没有弥补市场失灵,反而干扰了正常的市场规则,损害了市场效率。

书P18 PS: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8)政府寻租
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如公务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利,通过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等非法行为来牟取私利的寻租行为。

(9)公共产品
即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由公共部门(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与私人产品相对)
(10)私人产品
即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与公共产品相对)
混合产品
也叫准公共物品,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商品和服务。

排他性
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商品和服务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某种私人商品和服务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
(11)竞争性
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12)非排他性
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受益。

(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
(13)非竞争性
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14)免费搭车
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15)洛伦兹曲线
是指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掌握图)
(16)基尼系数
是指根据洛伦兹曲线所计算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
(17)公共生产
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在生产领域所从事的活动。

(18)公共提供
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19)私人生产
(称市场生产)是指由私人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私人所有的私人企业、私人商店、家庭农业等在生产领域所从事的活动。

(20)私人提供
(称市场提供)消费者用自己个人的收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取得产品和服务。

(21)公共定价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PS :公共定价的方法一般包括下列三种:
1. 平均定价法
2. 二部定价法
3. 负荷定价法
(22) 平均成本定价法
是指在保持提供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23) 成本-效益分析法
(也称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项目的总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与总效益(包括内部收益与外部收益)必须全部量化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的方法。

PS :具体方法是采用净现值法。

B 为收益,C 为成本,r 为贴现率,n 为项目使用年限;当NPV ≥0时,项目可行;当NPV < 0时,项目不可行。

(24) 公共选择
(也称集团选择)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 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即政府决策。

(与私人选择相区别)
(25) 财政支出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分为经常性和资本性支出
PS:购买性支出特点
1.指政府为购买特定的商品和劳务所安排的支出,其支出的实现
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为条件;
2.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等价交换原则
3.对微观经济的预算约束是硬的
4.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起直接作用,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影响;
PS:转移性支出特点
1. 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的社会成员或特定的社会
集团所给予的部分财政资的无偿转移;
2. 对微观经济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3. 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不存在等价交换的问题
4. 对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生产和就业产生间接作用。

(26) 行政管理费
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27) 国防费
是指财政提供的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支出
∑=+=n i i r NPV 0)1(Ci -Bi
(28)购买性支出:
又为消耗性支出,转移支出的对称,这类公共支出形成的货币流,直接对市场提出购买要求,形成相应的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指政府用于在市场上购买所购买性支出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29)转移性支出
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30)消费性支出
是指政府以消费者身份在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所发生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两部分。

(31)投资性支出
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

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

(32)经常性支出
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33)资本性支出
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

(34)财政支出弹性
财政支出弹性=财政支出增长率/ GDP增长率
财政支出弹性可反映财政支出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弹性系数小于1,表示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

(35)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边际财政支出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 GNP增加额
边际财政支出倾向是用以说明在GDP的增加额中,用于增加财政支出的份额的大小
(36)瓦格纳法则
(掌握图)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

基本原理:是指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

(37)基础设施
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38)BOT (建设-投资-转让投资方式)
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组建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39)财政投融资
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如储蓄、年金)筹集资金,根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偿投资于具有一定公共性领域的一种新型资金融通活动。

(40)政策性银行
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PS: 特点: 1. 以国家信用为背景
2.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
3.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
4.保持合理盈利水平,奉行不亏损原则
5.运用多元化金融手段,立足于政策性服务领域
(41)社会保障(狭义)
社会保障是政府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强制性地参与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基本福利提供保障的一系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

(42)完全基金制
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蓄基金,建立储蓄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

(43)现收现付制
即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

(44)混合制(部分基金式)
介于现收现付式和完全基金式之间的一种筹资模式,即当期的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

(45)社会保险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由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或政府多方共同筹资,在劳动者及其家属遭遇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时,为防止其收入中断而提供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制度。

(46)财政补贴
国家为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向某些特定企业和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和津贴。

(47)财政贴息
国家对企业的某些用于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

(48)税收支出
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49)财政收入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按这种方法,财政收入可划分为税收、国有资产收入、债务收入和公共收费。

这也是财政学研究财政收入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50)国有资产收益
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以资产占用费、上交利润、租金、股息、红利等形式所取得的收益和国有资产的转让收入。

(51)公共收费
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

前者指政府部门为公民个人提供某些特定服务或是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工本费和手续费。

后者指政府部门对其所提供的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标准收取的费用。

(52)财政集中率
反映政府对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社会产品价值总量(即国民收入GDP)的集中程度,又称为财政集中率(K)。

一般表示为:K=FR/GDP*100% 其中,FR 表示一定时期内(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额。

(53)财政收入增长弹性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54)财政收入增加边际倾向
财政收入增加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55)税收的强制性
指国家征税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法令进行的,是一种强制的课征。

(56)税收的无偿性
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代价或报酬。

(57)税收的固定性
指国家征税前,税法就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税法所规定的这些征收标准,国家和纳税人双方都必须遵守。

(58)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或课税客体,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

(59)比例税率
对同一课税对象不分征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

(60)定额税率
又称固定税额,它是按照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

(61)累进税率
对同一课税对象,随着数额的增大,征收比例也不断增高的税率。

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62)起征点
起征点是指征税对象数额所达到的应当征税的界限。

不到不征,达到全征
(63)免征额
免征额是指准予从征税对象数额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

(64)直接税与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和利润的征税。

税收负担不能转嫁或难以转嫁的税种;间接税是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从而只是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

税负能够转嫁或易于转嫁的税种
(65)价内税与价外税
价外税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

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

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

价内税是税金构成价格的组成部分。

(66)从价税与从量税
从量税(specific duty)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税收。

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值或价格形式为标准,按一定比例计算征收的各种税。

(67)商品税
包括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68)财产税
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69)所得税
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的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和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主体税种.(70)税收超额负担
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也叫税收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因课税而带来的超额损失或负担。


(71)税收中性
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和扭曲市场的正常运行(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或者不影响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不干扰私人的经济决策)(72)税收转嫁
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73)前转
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74)后转
又称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

(75)税收归宿
一般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76)税收的收入效应
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77)税收的替代效应
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78)拉弗曲线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