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热学专题复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将两段表面平滑的熔丝紧密接触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D.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穿越大气层时,烧蚀层烧得通红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大内能
2.初温、外形和体积均相同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如果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那么()
A.实心铁球温度升高得多 B.空心铁球温度升高得多
C.两球温度升得一样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
4.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5.小明家最近开通了天然气,细心的小明发现,现在烧开一锅水比过去他们家用液化气所用的时间少了,你觉得这是由于这两种燃料具有不同的()
A.质量 B.比热容 C.热值 D.密度
6.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抛在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
B.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不一定增加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8.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9.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容大,是水
B.a的比热容大,是酒精
C.b的比热容大,是水
D.b的比热容大,是酒精
10.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
B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C是水蒸发形成的
D是空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二、填空题
11.地表温泉水降温较慢,这是因为水的较大.人们泡温泉时身体会变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的缘故.
12.冰箱冷冻室内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可拒寒风于千里之外,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室内外几乎不发生,同样冰屋内更不允许生火取暖,否则冰屋就会成水。

13.在常温常压下,完全燃烧___________酒精放出的热量可以使1Okg水的温度升高5O℃.(假设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酒精热值为3.OxlO7J/kg).
14.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表面力”或“外表面”)
15.下面是用气球做的两个小实验,试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松开气球的口子,快速放气后会感到气球变凉,这是因
为气体______________导致内能减小。

(2)如图乙,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后喷出气体的同时,气球会沿
着绳子快速向前飞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______,从而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______;洗碗时“油花”飘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夏天常常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这是水蒸气的______现象.17.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若发动机的水箱中贮有10kg水,当
水温升高2a℃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J。

[C水=4.2×103J/(kg·℃)].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和______现象.
19.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它表示质量为_________的砂石,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当质量为30kg的砂石放出8.28×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将降低___________。

20.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__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简答题
21.刚刚烧开的水壶,仔细观察从壶盖小孔里出来的一缕“白气”,为什么这缕“白气”要升到跟小孔相隔某一距离的地方才看得见?
22.内热水中将刚煮熟的鸡蛋捞起来,直接用手拿鸡蛋时,会感觉较烫,待蛋壳上的水干了之后不久,感觉反而会更烫。

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造成前后感觉不同的原因。

23.六盘水近年来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开发了明湖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全力打造美丽凉都.作为凉都人,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修建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
四、计算题
24.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
=4.2×103J/(kg•℃)]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
24.为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目前已有一大批校车投入使用。

如图17为实验中学专用校车,其质量为6.4t,每个轮子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这辆校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8km,用时10min,消耗柴油2L,受到阻力是1.8×103N。

(柴油热值3.3×107J/kg,柴油的密度为0.85×103kg/m3,取g=10N/kg)。

求:(1)这段路程内发动机做功的功率。

(2)这段路程内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校车对地面的压强。

五、实验题
25.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⑴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
是℃
⑵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
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
⑶t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

⑷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理由是。

⑸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

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用公式表示)2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10 18 26 34 42 甲乙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 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

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 甲 Q 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7.小明用图中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的现象是______.
(2)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格中.请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图象.回答水沸腾的规律是:______.
(3)小明又创新了实验,他组装了如丙图所示的装置,左右两个盛装水的试管中间用一个玻璃导管相连通.请对比甲图所示实验,说出丙图所示实验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______. 不足:______.
18.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12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

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所示,此温度值是 ℃。

(2)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l ”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

物理上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A
2.B
3.B
4.B
5.C
6.D
7.D
8.D
9.C 10.B
11.比热容;热传递 12.减少;热传递;熔化 13.0.07kg 14.外表面;内表面
15.(1)对外做功(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小;高;小;液化 17.大;8.4×105
18.液化;凝华
19.1Kg;0.92×103J;3℃ 20.液化;化
21.气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放热液化,凝结成小雾珠时才能看见。

在靠近壶盖处的空气与壶盖的温度差不多,此时从小孔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它,就不容易放热凝结成小雾珠,所以看不见,而跟小孔相隔某一距离的地方,空气温度较低,从小孔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它,容易放热凝结成小雾珠,因此能够看见。

22.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23.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
23.(1)3.36×108
J (2)2.592×107
J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还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有关.
24.(1)2.4×104
J(2) 5.61×107
J(3)4×105
Pa
25.(1)-8(2)0(3)固液混合(4)t 3;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⑸ 小;t
m Q
c 26.(1)相等,升高的度数;(2)小于;(3)乙;
27.(1)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到水面破裂(2)省略,吸热,温度不变(3)优势:既可以研究水沸腾的规律,还可以研究液化放热的知识并能把水蒸气带走的能量收集起来再利用,节能;不足:左侧试管上方有胶塞,水沸腾后可能使水上方的气压增大,导致胶塞会被冲出,不安全. 28.(1)26(2)加热时间(3)液体l 比热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