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地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 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胡适《谈新诗》:做新诗的方法,乃至做一切诗的方法,积极的是“须要用具体的做法”

周作人《美文》:形式与内容的美

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用字要精当,做句要雅洁,安章要完密;要讲究一定的音节韵律;抒发美感。”

4、文学革命的意义

宣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与新文学的诞生;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劳,以从理论主张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揭开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文学的光辉的第一页;使中国文学打破封闭走向世界,世界文学也开始走向中国,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新进程。

(四)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思潮

1、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文学主张:认为文学是与人生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工作。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封建文学观,另一方面倡导“为人生的艺术”,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

对文学史的贡献:

①提出了“为人生”的主张(“人生派”),有力地促进与推动了现代文学创作沿着现实主义的方向健康向前发展。

②积极进行新文学的创作实践,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③重视和提倡了文学批评,对促进和繁荣新文学创作起了很大作用

④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许多被压迫的弱小民族的文学,对促进新文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文学主张:强调作家的自我表现,认为文学的任务不在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而在表现作家的主观情感。把作家内心的自然要求看成是文学的原动力,尊重自我和天才,强调灵感和创作的绝对自由。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带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艺术派”),提倡过文学无目的论,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对文学史的贡献:

②较早地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

③率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④积极地进行了新文学的创作实践。

二、第一个十年的新文学创作(1917—1927年) P6

(一)起步:散文创作

1917年刘半农提出“文学的散文”,1921年周作人《美文》确立“散文”的定义,代表作家冰心、朱自清。

现代杂文(“随感录”):现实针对性,论战色彩浓,“急就章”

《新青年》作家群:周氏兄弟

《语丝》时代

(二)白话诗 P8

1917年2月胡适《白话诗八首》

1920年1月新诗社《新诗集》——第一部白话诗集

1920年3月胡适《尝试集》——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

1922年冰心:繁星体小诗

1923年湖畔诗社

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新月诗派”

(三)小说创作 P9-10

1、清末:梁启超小说界革命

谴责小说:吴硏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鸳鸯蝴蝶派小说:孙玉声《海上繁华梦》

翻译小说:林纾《莎士比亚故事集》

2、现代小说两大倾向

1917年陈衡哲《一日》最早的白话小说

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划时代意义

写实小说:问题小说——鲁迅小说、《新潮》作家群

乡土文学——废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