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10T16:54:03.1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1期作者:杨松锋

[导读]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日益严峻,中小企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转变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加快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邮编:211215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日益严峻,中小企业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转变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加快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措施,以期优化企业标准化管理环境,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摘要:经济新常态;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对策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概念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指在企业法人或指定代理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标准化方针、政策和企业经营发展规划,由企业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实施的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并组织、指挥、协调和对标标准等实施监督活动过程的统称。简而言之,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协调企业标准化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有效控制企业生产投入,建立科研、生产最佳秩序,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标准化管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标准体系建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科学、有序、稳步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通过建立管理标准体系,能够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规范企业管理程序,促进管理标准的有效贯彻落实,改善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的不良影响,构建长效化的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企业全体职工中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其次,通过技术标准化管理,明确技术标准体系构成,准确把握产品各项技术标准要求与基本特征,从而促进各层次、各种类标准的贯彻落实,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统一的技术管理系统,促进企业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与落实,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最后,通过建立工作标准体系,能够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岗位工作职责,细化各项工作标准,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分工,并通过对工作标准完整性、贯彻情况与工作成果进行严格的考核监督,建立并实施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1、标准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就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管理者不重视标准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标准化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难以满足现代企业标准化管理建设要求。首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管理者更为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对周期长且见效缓慢的标准化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力度上支持力度不足,对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吸收与贯彻积极性不高,未能组织有效的标准化管理技能培训,导致标准化管理人才队伍存在断层问题;其次,国内缺乏兼具企业标准化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具备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端人才更是匮乏,进而导致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的重要问题。同时,企业管理者对标准化管理支持力度不足,也是造成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2、标准化管理与企业实际脱节

当前,由于中小企业受利益驱使,更为关注见效快、成本低的项目,期望从中获取预期的利益,即使实施标准化管理,也是奉行“拿来主义”,将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套用,而未能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导致标准化管理“水土不服”,甚至与企业规划、目标相悖背。部分企业为了实施标准化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较大的调整,放弃了企业构建的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导致企业管理体系出现混乱,致使标准化管理起到相反的效果。

3、人员绩效评估指标有待细化

虽然部分企业领导认识到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大对标准化管理的人力、物力保障力度,有力促进了标准化管理建设,提高企业产品产量与质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岗位标准化管理考核指标与产品生产工艺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导致人员、岗位绩效评估较为困难,难以实现人员岗位的有效监督与激励,而一旦绩效评估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估依据,必然造成人员绩效考核的无效化,受到企业员工的抵触,进而降低标准化管理效果。

4、标准化管理环境有待改善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应共同营造良好的标准化管理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应加强对标准化管理建设的支持力度,实现标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树立全员奋斗的目标,促进标准化管理建设落实到位。其次,监管部门对企业标准化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更加关注企业经营性指标、财务状况等信息,缺乏对企业管理的有效引导与监督,不利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新常态下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对标准化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阻碍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标准化管理人才培养

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是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是标准化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标准化管理人才培养与

队伍建设,才能促进标准化管理与企业实际的有机结合,因此,企业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良好的就业条件吸引一批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标准化管理人才,带动企业标准化管理建设。加强标准化管理专业人员培养,以企业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标准化管理建设队伍整体水平。同时,加强对标准化管理人员的考核与监督,明确标准化管理目标和职责,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感,能够为标准化管理建设奠定建设的基础。

2、扎实推进标准化管理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继续采用传统、粗放、低效的管理模式,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将难以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逐渐消失,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企业长远规划的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并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策略进行调整,扎实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全面、科学、可行的标准化管理量化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内部风险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促进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建立可行的标准化管理评估机制

为了督促标准化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企业应当建立可行的标准化管理评估机制,量化相关岗位、人员工作指标,不断完善、优化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标准化管理建设情况,并通过制定标准化管理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监督管理行为,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按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督促相关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企业应结合指标与制度执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优化,避免因此影响企业员工执行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

4、构建良性的管理环境

标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此,企业应将标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栏、内部会议、网站等渠道宣传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举办与标准化管理相关的活动,以知识竞赛、先进人物评选等活动,提升员工学习标准化管理、执行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构建良性发展的管理环境,促进标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发展。

四、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也侧面反映出企业管理模式落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领导者应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对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招聘、任用、培养与考核,建立一支高水平、能力强的标准化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刘三江,刘辉.中国标准化体制改革思路及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5(07):1-12.

[2]冯艳英,郝素利,丁日佳.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06):77-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