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wenjianshe001@
91
浅析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
宁夏师范学院 王娟
摘要:成语,指的是语言在经过长期
使用以及锤炼之后形成的固定短语。
通常来说,成语的含义要比词丰富很多,同时,成语又可以称作是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看起来精简,但是其意义却极其丰富、含蓄,且大都包含一定的感情色彩,因此,成语可分为三大类:褒义的、贬义的,以及中性的。
也正是因为成语有如此多的特点以及特色,因此在翻译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结合成语的定义以及特点,探讨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
关键词:成语特点 翻译 方法以及技巧
一、汉语成语的特点
汉语成语共有两大显著的特点:一是语义的整体性,二是结构的固定性。
语义的整体性指的是,在对成语进行翻译时,我们应该将组成成语的几个词看做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根据每一个词的含义去推断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的固定性指的是,成语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及人们的反复应用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短语,因此,其结构具有固定性,我们不能随意地更改或者是替换其中的任意一个词或者是字。
二、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
针对汉语成语的翻译,共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直译法;二、套译法;三、意译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指的是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直接的翻译。
大部分成语的翻译都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成语的原意,又可以保留成语本身所蕴含的民族特色,给读者留下生动、形象、活泼的印象。
那么究竟什么类型的成语适合用直译法呢?对于那些字面形式和比喻形象都能为读者所接受的成语,我们可以使用直译法,直译法还包括完全直译和部分直译。
1.完全直译
完全直译指的是将整个成语都直接
翻译出来。
例如,成语“声东击西”,我
们就可以采用完全直译的方法将其翻译
为:“to shout in the east and strike in the
west.”这样完全直译的方法很好地保留
了成语的原汁原味,给人留下生动活泼
的印象。
2.部分直译
成语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组成的,例如“晕头转向”“五颜六色”等
等,对于这样的成语,我们就可以采用
部分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成语
“晕头转向”,实际上,晕头和转向的意
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一个人感到很疑惑,没有方向感,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只需
翻译出其中一个词语就可以了,所以我
们可以采用部分直译的方法称其为部分
直译。
(二)套译法
奈达曾经说过:“对于两种不同的语
言来说,在词组或者是句子方面相等的
不是没有,但是十分罕见,有一些是属
于相当,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既不相等
也不相当。
”通常来说,汉语以及英语这
两种语言在风俗习惯、意义以及形象等
方面完全相同的情况很少,因此,在翻
译时,我们可以采用套译的方法。
简单来说,套译法指的是采用英语
中已有的词汇来代替中文的词汇。
套译
法在使用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
借用意义以及形象都相同或者是相近的
词语;另外一种是借用意义相同,但形
象不同的成语。
1.意义和形象相同或相似的成语
以“破釜沉舟”这个成语为例,我
们都知道,破釜沉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
典故,后人用这一成语比喻做事不惜一
切、孤注一掷的决心。
因此,在翻译这
个成语时,我们应该尽力寻找与此相似
的典故来进行翻译。
在欧洲,同样有这
样一段故事,在古罗马有一名著名的战
将——凯撒,凯撒每次出征在到达目的
地以后,都会烧毁自己部队所乘坐的船
只,以表示誓死不归的决心。
因此,对
于“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我们便可以
翻译为“to burn one’s boats”。
这样一
来,虽然所说的并不是一件事情,但是其表达的含义以及形象都是相同的。
2.意义相同,形象不同的套译以“朝三暮四”这个成语为例。
“朝三暮四”也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典故,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典故。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寒冬的夜里,一个人在山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着回去的路,走着走着,他便遇到了山林之神,善良的山林之神打算带他回自己的住处。
在路途中,这个人一直在朝自己的手中哈气,山林之神问他为什
么要哈气,他说因为天气太寒冷了,这样哈气可以帮自己取暖。
到了山林之神的住处之后,山林之神给了他一碗热气腾腾的粥,他接过粥以后,便开始朝着粥吹气,山林之神不解的问他为什么又要哈气,他说粥太烫了,吹气是为了让粥快快凉起来。
山林之神听了以后,十分生气地说道:“你这个人,嘴里的气又凉又热,不值得我接待,你走吧!”这个典故虽然形象与“朝三暮四”不同,但是喻意却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的行为反复无常,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套译法将“朝三暮四”翻译为“blow hot and cold”。
(三)意译法对于那些含义以及形象都是外国人可以接受的,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那些英语中有同义语的成语,我们可以采用套译法;那么对于那些既没有可以接受的含义以及形象,又没有同义语可以套用的成语,我们便可以采用意译法。
意译法指的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语境,对成语进行翻译,且要保证成语的原意不能被改变。
例如,成语“无孔不入”,原意是指遇空隙就钻进去,后用来比喻善于四处钻营;善于利用一切机会。
同理,在翻译中,如果我们选择直译法,将“无孔不入”直接翻译为遇见空隙就钻进去,翻译者常常会感到一头雾水,因为不同情况下,这个成语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
如,在例句“无孔不入的白蚊对建
筑物的破坏极大,有多少高楼大厦,万DOI:10.16412/ki.1001-8476.2016.08.048
来,这样才能理解该字的含义。
如:(1)有
古文字形体为,手拿肉,
即拥有。
古代肉是不容易得到的食物。
所以《孟子》曰:“七十者食肉矣。
”(2)多 甲骨文作,像两块肉的形状,即为多。
不是“夕”而是“肉”。
(3)育 甲骨文作,即生育。
生育跟血肉有关,所以“月”为“肉”。
许多形声字的形符“月”其实都是“肉”,从字意可以推断出来。
如:脣、肓(心脏的下面,隔膜的上面)、胃、膏、肩、肖(骨肉相似)等。
四、据形释义,以免错读、错解
1.户 从古文字形体可以看出,“户”为象形字即像半扇门的样子。
《说文解字》:“半门曰户。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
《字书》:“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也就是说:一扇门叫户,两扇门叫门。
古代户是门的意思,无“窗”之意。
所以,才有“豪门”“小户”之称。
“户”意为“门”,用例甚多。
例如:
“当户理红妆”“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出户望南山”。
(《搜神记》)以上例子中的“户”均当“门”讲。
2.
行 甲骨文作,是十字路口,本义为路。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行,道、路。
)“行”即路。
在路上成群结队通过,一般冠以“行”(hang)称。
如:只有当兵的在路上走才成群结队排成行,因此“行”成了军队的建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来“行伍”泛指军队。
人们常说的“米行”“银行”即大量的米和银子走过的地方。
这里均不能读作(xing)。
但是,我们在学习中本应读(hang)的字,却往往读作(xing)。
如: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其中“行”应读作(hang),一定不能读作(xing),因为读作(xing)是“行走”的意思。
这里没有“行走”之意,而是“战队行列、军队”的意思。
总之,“行”有两个系列:一是名词系列即路、道路、行伍、银行、米行等,均读作(hang);另一个是动词系列即行走、离开、巡行、行动等,均应读作(xing)。
结语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汉字,之所以出现错写、错读、错解现象,其原因是对某些字没有真正理解。
因此,无论读、写还是解析,常常习惯成自然,不以为错,所以需要研究文字的专家学者帮助他们加以辨析,进而改正它们的错误。
另外,我们在运用汉字时,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能避免错写、错读、错解等现象发生。
语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
[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49.
[4]裘锡圭.文字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3年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325)】
丈大堤毁于一旦就是它们的杰作”中,这个“无孔不入”指的就是白蚊总是遇见空隙就直接钻进去,所以我们选择直译是可以的。
而在例句“犯罪集团无孔不入,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觉”中,该成语所代表的含义为“犯罪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在此处,如果我们依旧还是选择直译的方式,将其翻译为“犯罪者总是遇见空隙就钻进去”,那就会改变成语本身的含义,进而混淆读者的视听。
两个相同的成语,却译出两种不同的含义,为什么呢?显然,这与语境有一定的关系,不同语境中,成语所代表的含义也是各有千秋。
由此可见,在翻译时,我们不能一味地沿用一种方法,应该从意义、典故、形象以及语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从而给出最符合语境又
不违背其本身含义的翻译。
结语
由此可见,汉语成语的翻译比较复杂。
在翻译时,我们不仅要时刻注意原文的思想内容,还要保证语义的整体性以及结构的固定性,同时,还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地进行翻译,不可以死译,也不可以只采用一种办法,固步自封。
要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采用直译、套译以及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及技巧相结合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最生动、活泼、形象、准确的成语,同时也保留成语所原有的民族特色。
虽然本文中已经为大家详细地罗列出汉语成语的翻译方法,但究竟如何使成语英译文与整篇文章珠联璧合,浑然
一体,这个问题还得我们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和探讨。
语
参考文献
[1]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杜,1997.
[2]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4]傅敬民,张顺梅,薛清.英汉翻译辨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