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
浅析汉语成语的翻译原则与方法
![浅析汉语成语的翻译原则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ad26eea1c7aa00b52acbf1.png)
浅析汉语成语的翻译原则与方法摘要:文学语境下的汉语成语英译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尽可能保留原成语的文化内涵,保全原文的风格,尽量使译文简洁、流畅,再现原作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学名著中的汉语成语英译的实例分析,探讨了汉语成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文学语境汉语成语翻译成语(或习语)、谚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和英语都是有丰富成语、习语、谚语的高度发达的语言,两种语言中的这些固定表达方式有不少相通之处。
有时候,汉语成语英译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借用某些英语成语来翻译,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描写的事物不同,但表达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然而,成语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是较难的。
这是因为各民族的成语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成语所隐含的特定意义,到了另一种语言中会完全消失或部分地消失。
因此,这种成语具有不可译或难译性,即使想方设法翻译了出来,也会失去原有成语所具有的光泽。
下面就汉、英成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一、成语翻译的原则1.形象性原则不管是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一般都有着生动的形象。
有些成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来一直为人所运用,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汉语中广泛存在着这些成语。
如:望梅止渴,削足适履,狗急跳墙,张冠李戴,狼吞虎咽,沧海一粟,等等。
因此,在翻译这些成语的时候,必须坚持形象性原则。
在翻译这些成语的时候,有时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
如:张冠李戴,译为:put Zhang’s hat on Li’s he a d.有时可以采用以成语译成语的方法,因为在英语中,同样大量存在着形象生动的成语,翻译时完全可以借用这些成语来翻译。
如:狼吞虎咽,译为:to eat like a horse,等等。
2.简练性原则汉语成语一般以四个字为主,有时字数更多些,但其包涵的意义却非常丰富。
在翻译这些成语的时候,应体现简练性原则,切忌拖泥带水,啰里啰嗦。
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不如用一句英语成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更为简练;“杞人忧天”,就不如把它译为:an unnecessary anxiety更为恰当,等等。
浅析成语与四字格的翻译策略
![浅析成语与四字格的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a15fd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1.png)
浅析成语与四字格的翻译策略
思路:
成语与四字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它们的翻译策略也值得我们深入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成语与四字格的词汇和语法特征,这样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翻译,从而使翻译的内容简洁而又准确的表明原文的意思。
一般来说,成语的翻译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以成语出现的英文文本为基础,从文本中去理解成语的意思,进而确定成语翻译的表达形式。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把汉语成语的直接翻译作为翻译结果,但需要避免生硬的翻译,尽量译成和原文意义相近的自然的句子。
其次,四字格翻译的时候,要把汉语文字缩写为不太长的英文名言,使得在英文文本中突出表达意义,并且尽量紧扣原文的神韵,保持诗意。
在翻译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诗词对比、本质联想,以及形象语汇等手段来表达四字格的精髓。
最后,在翻译时,除了要尊重原文、遵循文言文句型跟原文的重音,也要注意使用高级词汇,尽量使用更加精致的语句表达成语与四字格的翻译内容,以便让读者可以完全把握翻译的意义,感受到原文传达的美感。
综上所述,成语与四字格的翻译策略,建议结合该两者原有词汇和语法特征,以及恰当运用诗词对比、本质联想,形象语汇等手段,力求尊重原文,遵循原文的重音,使用更加优美的语句,让翻译更加精准恰当,有效地表达原文的意义,恢复其文学艺术的美感。
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技巧
![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ec6adf2102de2bd97058817.png)
目录引言 (I)摘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四字成语的文化背景 (1)1.1成语的定义 (1)1.2成语的来源 (3)1.2.1 成语的语言特征 (4)1.2.2 成语的文化特征 (4)1.2.3 成语中体现的中西文化 (5)第二章成语的翻译策略 (5)2.1成语的直译 (5)2.1.1直译的定义和特点 (6)2.1.2直译的方法技巧 (6)2.1.3直译的实际运用 (7)2.2 成语的意译 (7)2.2.1意译的定义和特点 (7)2.2.2意译的方法技巧 (7)2.2.3意译的实际运用 (8)第三章成语翻译的艺术价值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技巧引言根据一般概念,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但这个概念仍有它的欠缺之处。
它只提及语言的信息,未提及文化的信息。
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给翻译下过这样的定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虽然奈达把翻译扩大到语义和文体两个层面,但仍未提及文化信息的再现。
本问拟从文化信息(culture information)在翻译中的再现这个角度加以讨论。
1四字成语的文化背景1.1成语的定义1.2成语的来源1.2.1 成语的语言特征1.2.2 成语的文化特征1.2.3成语中体现的中西文化2成语的翻译策略2.1成语的直译2.1.1直译的定义和特点2.1.2直译的方法技巧2.1.3直译的实际运用2.2 成语的意译2.2.1意译的定义和特点2.2.2意译的方法技巧2.2.3意译的实际运用3成语翻译的艺术价值结束语<摘要>成语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
其语义并非等同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人们很难从个别词义猜出整个成语的含义。
那么,如何理解以及如何翻译成语就成为外语学习者面临的一个语言难点,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与策略
![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00e8bf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7.png)
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与策略汉语成语英译一直是汉英翻译实践中和语言学研究中受到持续关注的问题,以成语英译的特点与策略为研究重点经常出现在语言研究者和翻译学家的论文中。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来探究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研究趋势。
首先,本文将从语义层面调查汉语成语英译的特点。
汉语成语既有明确的语义,又具有语法和文化特征。
由于汉语成语的语义特点,翻译时译者经常会面临意义匹配难题。
一般而言,直译有助于英语读者理解汉语成语的意义,但直译也会带来句子句法的不自然和不协调。
另外,译者还必须考虑宏观文化差异的因素,根据不同的阅读背景,将汉语成语映射到英语中,以使译文更自然。
其次,本文将讨论汉语成语英译的策略。
汉语成语英译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字类策略,比如直译、转换和重组等;另一类是非文字类策略,比如植入式等。
其中,最常用的策略是直译法,它能够保留汉语成语本身的语义特点,让英文读者理解汉语成语原意;而转换法也是译者常用的一种策略,它能够与文章的表达方式相协调,使汉语成语在英语翻译中更容易被理解。
最后,本文将对汉语成语英译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研究趋势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关汉语成语英译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出现了许多研究工具,如汉英成语辞典、机器翻译系统和机器学习等,便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成语。
此外,机器翻译技术也出现了新的发展,使得在汉语成语的英译中也有了更多的应用。
总之,汉语成语英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是,只要掌握了汉语成语的语义特点及翻译策略,就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译文,使得汉英翻译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体验。
浅析汉语成语维译技巧
![浅析汉语成语维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97a8b6e49649b6649d747b8.png)
由于汉语成语寓意深刻,并不局限于字面含义,所以为
(1)方鸿渐自觉本日运气转好,苦尽甘来,低低向唐
χu??j?n ?zini? by??ynki ??mitini? qo?l??p
,t??tliq tuj?ul??r
,t??? χenim??? kusurlidi.
,uni? jyz-k?zliri nurlinip p??rqir??p
例(3)中的“服服帖帖”在原文中的释义是“温顺地
,在小说中,张先生夫妇为了让女儿婚
,
jum???qliq”这个词,既忠实于作者的
4)中的“闻所未闻”
bund??q ?eirni”和
k?rmi???nliki”这两个词语,以充分传情达意,避免读者产
2016.
[8]李媛媛.浅析《红楼梦》中歇后语的维译技巧[D].乌鲁
2012.
[9]许瑞玲.《围城》维译的显化现象研究[D].喀什:喀什
2016.
χo??j?n tit-tit bolup puti k?j???n toχud?k bolup
,?j i?id? ??r??ylimig?n jeri q??lmidi.
(10)苏小姐理想自己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让
Su χenim ?zini? ??n??rd?k m??zi muzd?k ?ir??ji bil?n f???
,令人回肠荡气。《围城》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
?艾
?f的主旨情感,以恰当的翻译手法,
?艾孜买提译本中的成语翻译技巧,为
注释:
①史震天.汉维互译实用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
1999:1.
②史震天.汉维互译实用教程[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
小议汉语成语翻译常用方法
![小议汉语成语翻译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ddd8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e.png)
小议汉语成语翻译常用方法随着汉语国际传播的不断深入与广泛,汉语成语的翻译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由于成语的密集文化内涵以及汉语经典文化的多元性,翻译成语需要综合考虑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方法来翻译汉语成语。
1、充分理解汉语成语的内涵汉语成语常常代表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一个成语的翻译不仅仅要考虑字面上的意思,还需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因此,在进行成语翻译时,我们需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例如,“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表示极端的自我修养和毅力,它的内涵源自一个古代故事。
当时,楚国将军范增为了报国雪耻,将自己的肌肤烤烤薪木,九年之后,终于背负着大名而归。
因此,“卧薪尝胆”就成为了一个代表极端热爱国家与民族的成语。
如果只是字面上的翻译,则难以表达这个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2、精心选择翻译词汇在进行汉语成语的翻译时,正确选择每个词汇都是至关重要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选择多个英文单词来表达一个汉语成语的内涵,这就需要用到一些高级的文学技巧。
例如,“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表示做无用功、多余的劳动。
如果直接翻译为“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则会让人感到十分奇怪和混乱。
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over-elaborate something”或者是“gild the lily”。
这些表达方式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画蛇添足”的内涵。
3、注意汉语成语的适用范围不同的汉语成语通常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因此,在翻译成语时,我们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确保翻译能够准确地表达其内涵。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表示参与某个活动但没有真正能力所需的人。
但是,如果将其直接翻译为“play the lute to fill up numbers”,则可能会让人感到迷惑和困惑。
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make up the numbers”。
论四字成语的翻译策略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论四字成语的翻译策略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7259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3.png)
论四字成语的翻译策略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四字成语的翻译策略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四字成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语言现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语义内涵。
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准确、生动地传达四字成语的含义,使其既保持原文的韵味,又能为译入语读者所理解,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首先将对四字成语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进行概述,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四字成语翻译的策略,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和释义等,并分析这些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文章还将关注四字成语翻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语义的失真、文化的误解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四字成语翻译策略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本文也希望为从事文学翻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四字成语翻译策略概述四字成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表达形式,其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四字成语结构紧凑、含义深远,其翻译往往需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兼顾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常见的四字成语翻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和创译。
直译是在保留四字成语原有结构和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寻找目标语言中的对应表达。
这种策略能够较好地保留成语的文化特色,但也可能因为语言差异而导致理解困难。
意译则更注重成语内涵的传达,通过解释或重新组织语言结构,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
音译则是将成语中的汉字按照其发音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字母,常用于那些具有独特文化含义、难以直译的成语。
创译则是在没有合适对应表达的情况下,根据成语的含义和语境,创造性地构造出新的表达。
在文学翻译中,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至关重要。
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成语的特点、上下文语境以及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灵活选择和使用这些策略。
翻译四字成语时,还应注重保持原文的韵味和风格,使翻译作品既能够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又能够符合目标语言的审美要求。
小议汉语成语翻译常用方法
![小议汉语成语翻译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6903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7.png)
小议汉语成语翻译常用方法随着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日益影响力,汉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学习的语言。
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多样性是汉语特有的特点之一,其中成语是汉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个时代,由于跨文化需要,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将汉语成语翻译成其他的语言。
然而,汉语成语的翻译常需要克服这种多层次和深层含义的挑战。
1、了解成语的背景和文化中国人并不是简单地把成语当作一些普通的词来使用。
它们所代表的含义要么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要么基于汉字形状和声音的吉祥意义。
因此,成语的翻译必须要考虑文化的传承,继承和主流价值观的继承,否则,就可能忽略掉其中的一部分含义,使翻译结果不准确。
2、正确理解成语成语是复合的词组,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意思,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新的意义。
因此,翻译人员必须深入理解成语背后的含义,而不是把它们简单地当作单词进行翻译。
他们必须了解成语的历史、使用情况、文化背景和基于它们的常用表达方式,才能够准确地传达成语的含义。
3、依靠上下文翻译成语的意义往往依赖于具体的语境。
因此,使用者必须知道一些成语使用的情况,或使用成语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上下文中成语的确切含义。
只有在了解成语所使用的语言和语境后,才能准确地翻译成语,以便目标读者可以理解它们的含义。
4、理解成语中的修辞手法成语有许多修辞手法,在不同情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成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它们的作用,以便适当地传达其意义,并不失基于原意的内涵。
5、适当使用“文化转换”由于成语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特定的关系,翻译人员可以尝试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知识进行“文化转换”,以便更好地传达成语的内涵和特点。
这种文化转化有助于传达成语的意义,但是如果不适当使用,可能会导致意义的变形或歪曲。
总的来说,翻译成语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翻译。
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文化、历史、修辞学和语言学等,需要翻译人员具备明确的思维和精准禀性,以便把成语的内涵和文化传承尽量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读者。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3122917e312b3169a551a413.png)
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浅析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摘要]:在进行新希望大学英语综合教程阅读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句子如果用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有些生硬,别扭,相反如果翻译成汉语的四字成语,会感觉到恰如其分,想到这样的对应关系,会让人有心头一喜的感觉。
下面就将所有总结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四字成语汉译英英译汉一、概要汉语中的许多成语,习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通俗易懂,用起来随心应手,尤其是四字成语,最为多见,数量也最多,约占汉语的90%以上。
而英语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语言,最看重清晰明确,最忌逻辑混乱与文字堆砌,不像汉语那样过分借重辞藻来加强文义,烘托氛围,所以将汉语中的四字成语翻译成英文会是一个很繁杂的工程。
许多学者都是从汉语的构成结构为出发点,来研究其翻译的。
但是这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这也是傅一勤在从《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到《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为例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因中文的四字成语常具有句子的形态,很容易让人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短句或谓语(即无主语的句子)来翻译,因此常造成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而在实际应用上却格格不入的翻译,完全不能适用,必须另起炉灶,重新翻译。
比如明哲保身 use ones wits to ensure one’s own survival(and shirk moral responsibility);be worldly wise and play safe:他一向信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He has always believed in the philosophy of self-preservation.所以笔者认为从英译汉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四字成语的翻译会更恰当,更实用。
二、英汉四字成语对照喉头哽咽:get a huge lump in one’s throat迫不及待:could not wait for someone to do something出乎意料:Against all expectation, Mike finished high school with top grades.不出所料:The show lived up to all our expectations--- it was so wonderful.梦中情人:Mrs. Green Fields had hoped for a similar romance when she met her love on the Internet.衣着得体仪表堂堂:The man was well-dressed, and she was not disappointed in his physical appearance.和谐相处共度一生:The lonely young woman felt she’d finally found the man with whom she can live with in harmony.如意郎君:Mr. right失声痛哭:Looking at my mom, I almost burst out crying.经济拮据:I knew money was tight.钻石戒指:There was a tiny ring with a diamond chip in the center.言归正传:Let’s get down to business.点头同意:I could only nod my head in agreement.百分之百同意:I’m 100% in agreement with you.温柔和睿智:gentle wise spirit毫无音信:A few weeks went by with no response.收支平衡:make both ends meet毫不例外:I was no different.反过来讲:In return, tugs brought new meaning to the term adoration.形影不离:wherever I went, he wanted to be there too,.病入膏肓:Two men ,both seriously ill, occupied the same hospital room..时机成熟:As soon as it seemed appropriate ,the other man asked if he could be moved next to the window.美丽如画:The novelist’s vivid description made us imagine the picturesque and beautiful scenery at the shores.生机勃勃:I like spring very much because it enlivens all nature.轻而易举:Michael was broke when he started his business,but now he can buy 10 houses for his mother with ease.又惊又喜:At this news, the look on his face was a mixture of surprise and happiness.束手无策:As he was digging, other helpless parents arrived, clutching their hearts, saying:“my son, my daughter!”三、结语从上面可以看出,汉语的四字成语有时候相当于英语的一个名词,形容词,动词,或者相当于汉语的形容词短语,介宾短语,或者无主句等等。
浅析汉语成语翻译中的技巧和应注意事项
![浅析汉语成语翻译中的技巧和应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2cfe986be1e650e53ea9991.png)
浅析汉语成语翻译中的技巧和应注意事项汉语成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所指多为确定的含义,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
两个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泼的成语中。
这些都给成语的翻译增加了障碍和难度。
因此,在翻译时,应确切、深刻、完整地理解每一个成语的本意和引申义,不能只从字面上来望文生义。
文章旨在通过用直译、套译、意译的方法来将成语的翻译进行分类,探讨在翻译时可用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以便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正确使用成语。
【关键词】:汉语成语;翻译技巧;应注意事项一﹑引言1.1.成语的定义及其特点《词海》定义为: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
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为确定的含义。
对汉语成语而言,从狭义上讲,一般是四字结构,它不能等同于谚语、格言、惯用语及歇后语。
从广义上讲,具有某种特定含义的定型词组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思而后行等,都属于成语。
汉语成语的特点:一是语义的统一性,二是结构的固定性。
换言之,即它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整体意义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中揣测出来。
结构上又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不能随意改动它的顺序,不能增词或减词,不能用另一词去替代成语中的某一词,更不能改变其语法结构。
1.2.汉语成语翻译的实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
中英两国各自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以及体育娱乐等都产生了大量的成语。
两个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泼的成语中。
翻译不仅是要进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要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形式。
翻译成为了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以上的因素都给汉语成语的英译增加了障碍和难度。
可以说汉语成语的翻译实际上是如何用英语去处理在汉语成语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
成语翻译用法辨析
![成语翻译用法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837d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3.png)
成语翻译用法辨析在中文的学习过程中,成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成语作为中国特有的语言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掌握和运用成语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
然而,在将成语翻译为其他语言或在不同语境中使用时,我们需要准确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成语翻译的用法辨析。
一、成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当我们将成语翻译为其他语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准确传达意思。
成语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与发展,每个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我们要确保在翻译中能够传达出相应的意思。
2. 注意语境。
在进行成语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灵活运用。
有时候,直译成语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困惑,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翻译的可理解性。
3. 把握成语内涵。
有一些成语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在翻译中保留这些文化元素,以使成语更加有特色和魅力。
二、成语的用法辨析1. 褒义和贬义成语的翻译成语既包含褒义的,也包含贬义的。
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是采用正面翻译、负面翻译,还是中性翻译。
比如,“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个成语,如果用正面的翻译可以是“a hero's talents being wasted”,负面的翻译可以是“a hero being undervalued”。
2. 隐喻和比喻成语的翻译有一些成语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隐喻或比喻的表达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生动而具体的语言来传达成语的意义。
比如,“如鱼得水”这个成语可以使用“like a fish in water"进行翻译,来表达一个人处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感到非常舒适和自在。
3. 古文和口语成语的翻译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也可以直接派生自口语。
在翻译时,我们需要注意保留成语的原始风格和用法。
如果成语是古文中的用法,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古典句式进行翻译;如果成语是口语中的用法,我们应该使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成语意思与用法技巧
![成语意思与用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df854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0.png)
成语意思与用法技巧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它们具有固定的词序和固定的搭配关系,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可以丰富表达的方式。
成语既有一定的意思,也有一定的用法,掌握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技巧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成语的意思和用法两个方面探讨成语的使用技巧。
一、成语的意思技巧1.了解成语的源起:成语多以古代的典故、历史事件为背景而产生,了解它们的故事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思。
比如,“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中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赶羊不及,只好先修好围栏,然后去追赶羊群的故事,意指事情发生后想办法进行弥补。
2.辨析成语的义项:有些成语拥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其意思。
如“狡兔三窟”一词,除了指狡猾的人准备多个藏身处,也可指人在困境中有备无患的应对方式。
3.引申理解成语: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应用的意思略有不同,需要通过引申来理解。
例如,“井底之蛙”原指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后来引申为指眼光短浅、见识不广的人。
二、成语的用法技巧1.掌握成语的固定搭配:成语在语言表达中往往与其他词语固定搭配使用,需要熟记它们的搭配习惯,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如“一丘之貉”中的“一丘”一词通常与“之”连用,形成固定搭配。
2.避免滥用成语:成语应该根据具体语境和语气的需要来运用,避免频繁无谓地使用成语,以免显得过于矫揉造作。
在正式文体中,适度运用成语可以增加文章的书面性和文化内涵,但在口语交流中,过多使用成语可能会疏远听众。
3.恰当运用成语进行修辞: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辞手法,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通过借用成语的修辞方式,将人生与自然等同,表达出人生起伏变化的含义。
总之,成语作为汉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成语,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技巧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6485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e.png)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技巧成语,作为汉语的独特表达方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正确地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更能展现出个人的智慧和才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读成语的技巧和运用成语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
一、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成语是源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产物,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因此,要正确理解成语,有必要了解其来源和含义。
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过研究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可以了解到成语的背后故事,从而对其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要注意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含义之间的区别。
有些成语的字面意思与实际情景有所差距,理解成语时要注重其隐含的文化和传统背景,善于抓住其主要意义和引申义。
二、培养成语的积累与记忆成语犹如汉语的精粹,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了解更多的成语并进行适当的积累,是掌握成语的运用技巧的前提。
1. 阅读与学习:通过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古代典籍等,积累并理解其中的成语用法和含义。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标注、整理和复习常用的成语,以便记忆和运用。
2. 刻意练习: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设置专门的成语记忆与运用练习,例如背诵成语,完成成语填空,构思成语故事等。
通过刻意的练习,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增强将成语融入到写作和口语中的能力。
三、灵活运用成语的技巧掌握了成语的基本含义和记忆,我们就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成语来丰富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运用成语的技巧:1. 准确理解:在使用成语时,要确保对其含义的准确理解。
只有对成语的含义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在适当的场合。
2. 灵活运用: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比喻或修饰事物,通过合适的成语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成语来展现细腻的感情、独特的意境或生动的场景。
3. 增添语言的多样性:成语作为汉语的瑰宝,可以丰富语言的多样性,使表达更具魅力和文化底蕴。
汉语四字词语的英译浅谈
![汉语四字词语的英译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b81c9efe6bd97f192279e9fe.png)
汉语四字词语的英译浅谈周宁职专:吴寒摘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语言极其丰富,成语、谚语、歇后语、习语以及各种俗语源远流长。
其中尤其格式固定、结构稳定的四字词语在汉语言宝库中位置举足轻重。
四字词语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首先要追根求源,区分不同情况,以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翻译过程中,要认真考虑风俗、文化背景等诸多差异,要注意互译的对等性,还要考虑翻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四字词语汉语英语翻译直译意译套译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如何使翻译的作品既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又充分再现原作所表达的艺术意境,始终是翻译工作者探讨的首要问题。
好的作品,往往具有非凡的语言魅力,很容易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
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原作的某些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又要采用中文的习惯表达方式和规范化的汉语。
四字词语是一种结构,也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中文的成语也多由四个字组成。
四字词语巧妙地把各种语言要素和表现手段凝为一体,结构严整、蕴涵丰富、文字洗练、音调和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翻译时如运用得当,可使译文锦上添花,收到难得的修辞效果。
但是,采用四字词语同样要遵循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因为这种词语往往具有确定的含义,而且与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弄巧成拙。
怎样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是一个颇费斟酌的课题。
在许多优秀作品中,不乏运用四字词语的实例。
反复琢磨,似有所得。
仅就笔者管见,作一些初步探讨。
作为汉语一大特点的四字词语,意义比较精练,生动形象,内涵丰富,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是历来为人们所喜欢用的一种精粹的语言材料。
读起来琅琅上口,有节奏感,如运用恰当,可使文字生动活泼,增强修辞效果。
凡成语、谚语、歇后语、习语等在翻译时都可以分为文学翻译和词典翻译两种。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作一些探索。
(一)、保持原文风格的直译法直译法能够保留原文的巧喻及形式,是翻译汉语习语的最好方法之一。
但是直译法必须在不违背译文的语法习惯,又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及其翻译策略
![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及其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cd68212f90f76c661371ae1.png)
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及其翻译策略一、运用视角转换进行形象的替代在成语翻译上,视角转换是汉英跨文化理解和翻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形象的替代上。
1. 借用不同的喻体与说法。
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结晶,是修辞手段运用比较集中的语言。
汉英成语修辞各有特色。
既有共通之处,亦有其各自的特性。
找出其异同,融会贯通其本意,对于掌握翻译实践中灵活采用对译的方法,借用不同的喻体与说法都不无好处。
例如:鹤立鸡群(like a peacock in the barnyard)一模一样(like the two peas in the pod)鱼米之乡(a land of rice and fish)守口如瓶(as dumb as an oyster)在借用不同喻体和说法的方法中还可分为两种情况:(1)汉英借喻词不同。
胜券在握(to have the ball at one's feet)胆大妄为(to rush in whereangels fear to trend)(2)汉语是明喻而英语是暗喻或直述。
暴跳如雷(to hit the ceiling)巧舌如簧(to have a oily tongue)2. 借用英语中的原有类似说法。
汉语中有些成语的含义与英语中的一些熟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译各有情趣。
(1)说法基本一致。
下面是一些汉英成语含义对等的情况,此时翻译时可直接借用。
轻如鸿毛(as light as a feather)如出一辙(to cut from the same cloth)(2)说法类似。
欲速则不达(more haste, less speed)一帆风顺(plain sailing)(3)汉英对应说法的跨文化理解和翻译。
杀鸡取卵(to kill the golden goose)命中注定(be in the cards)二、直译和意译法在汉语成语英译中的运用但在很多情况下,借用毕竟是有限的,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3837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最常用的直译法和意译法。
中文四字词的英译技巧
![中文四字词的英译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e122c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3.png)
中文四字词的英译技巧
中文四字词的英译技巧主要包括直译、意译和音译三种方法。
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词语的具体含义和语境来决定。
1. 直译: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还原原文的意义。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具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词语,例如“和平发展”可以直译为“peaceful development”。
2. 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传达原文的内涵和意义为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无法直译或者直译后无法传达原文意义的词语,例如“三个代表”可以意译为“the Party's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3. 音译:直接用汉语拼音翻译,适用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语,例如“功夫”可以音译为“kung fu”。
以上就是中文四字词的英译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试论汉语成语英译的基本方法
![试论汉语成语英译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1e2b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1.png)
试论汉语成语英译的基本方法
汉语成语是中国语言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语言艺术。
在英语翻译中,汉语成语的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汉语成语英译的基本方法。
一、掌握成语的字面意思
掌握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理解成语的基础。
在翻译成语时,翻译者需要准确地理解成语中每个字的含义,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二、理解成语的文化背景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多数都来源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成语时,需要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传达成语的意义和情感。
三、考虑成语的语境
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场景往往受到语境的影响。
在翻译成语时,需要考虑成语的使用环境和上下文,以便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在汉语成语英译中,翻译者需要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比喻等,以便更好地传达成语的意义和情感。
在选择翻译技巧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且需要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度。
五、注重语言风格和语言表达
翻译成语时,需要注重语言风格和语言表达,以确保翻译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同时,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选择适当的语言风
格和表达方式。
总之,汉语成语英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翻译者具备丰富的汉语和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
通过掌握成语的字面意思、理解成语的文化背景、考虑成语的语境、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注重语言风格和语言表达,可以更好地翻译汉语成语,传达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语言艺术。
成语解读的技巧与方法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成语解读的技巧与方法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198f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0.png)
成语解读的技巧与方法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成语是中文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通过简洁而形象的字词组合,传递着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
然而,由于成语的特殊性,很多人在阅读和理解成语时常常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语解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轻松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
一、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典故是理解成语含义的重要基础。
成语来源于历史、文学、传说等各个领域,它们都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故事。
通过了解成语的来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例如,成语“画蛇添足”源于一则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多此一举;成语“打草惊蛇”则源于《战国策·赵策一》中的故事,意味着做事要谨慎小心。
二、寻找成语的上下文语境在阅读成语时,了解成语所在句子或语篇的语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分析成语所处的上下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时,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
例如,成语“一毛不拔”可以表示人吝啬小气,也可以表示人非常大方,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会有所变化。
三、注意成语的形象比喻和修辞手法成语通常采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在理解成语时,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其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来推测其含义。
例如,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羊补牢”就是一种典型的比喻手法,意味着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
成语“杯弓蛇影”中的“杯弓蛇影”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喻人过于敏感和多疑。
四、善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是我们的好帮手。
现在有很多成语词典和成语查询网站,可以帮助我们查找成语的解释、来源和用法。
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更系统地了解成语,并且及时解决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积累和运用成语最后,要想熟练掌握成语的含义与用法,积累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我们应该多花些时间注意观察和记忆成语,积累一定量的成语词汇。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我们适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增加文章或对话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uwenjianshe001@91浅析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 宁夏师范学院 王娟摘要:成语,指的是语言在经过长期使用以及锤炼之后形成的固定短语。
通常来说,成语的含义要比词丰富很多,同时,成语又可以称作是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看起来精简,但是其意义却极其丰富、含蓄,且大都包含一定的感情色彩,因此,成语可分为三大类:褒义的、贬义的,以及中性的。
也正是因为成语有如此多的特点以及特色,因此在翻译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结合成语的定义以及特点,探讨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
关键词:成语特点 翻译 方法以及技巧一、汉语成语的特点汉语成语共有两大显著的特点:一是语义的整体性,二是结构的固定性。
语义的整体性指的是,在对成语进行翻译时,我们应该将组成成语的几个词看做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根据每一个词的含义去推断成语的含义。
成语结构的固定性指的是,成语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及人们的反复应用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短语,因此,其结构具有固定性,我们不能随意地更改或者是替换其中的任意一个词或者是字。
二、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以及技巧针对汉语成语的翻译,共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直译法;二、套译法;三、意译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顾名思义,指的是按照字面的意思进行直接的翻译。
大部分成语的翻译都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成语的原意,又可以保留成语本身所蕴含的民族特色,给读者留下生动、形象、活泼的印象。
那么究竟什么类型的成语适合用直译法呢?对于那些字面形式和比喻形象都能为读者所接受的成语,我们可以使用直译法,直译法还包括完全直译和部分直译。
1.完全直译完全直译指的是将整个成语都直接翻译出来。
例如,成语“声东击西”,我们就可以采用完全直译的方法将其翻译为:“to shout in the east and strike in the west.”这样完全直译的方法很好地保留了成语的原汁原味,给人留下生动活泼的印象。
2.部分直译成语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组成的,例如“晕头转向”“五颜六色”等等,对于这样的成语,我们就可以采用部分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成语“晕头转向”,实际上,晕头和转向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一个人感到很疑惑,没有方向感,所以在翻译时,我们只需翻译出其中一个词语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可以采用部分直译的方法称其为部分直译。
(二)套译法奈达曾经说过:“对于两种不同的语言来说,在词组或者是句子方面相等的不是没有,但是十分罕见,有一些是属于相当,绝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既不相等也不相当。
”通常来说,汉语以及英语这两种语言在风俗习惯、意义以及形象等方面完全相同的情况很少,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采用套译的方法。
简单来说,套译法指的是采用英语中已有的词汇来代替中文的词汇。
套译法在使用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借用意义以及形象都相同或者是相近的词语;另外一种是借用意义相同,但形象不同的成语。
1.意义和形象相同或相似的成语以“破釜沉舟”这个成语为例,我们都知道,破釜沉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典故,后人用这一成语比喻做事不惜一切、孤注一掷的决心。
因此,在翻译这个成语时,我们应该尽力寻找与此相似的典故来进行翻译。
在欧洲,同样有这样一段故事,在古罗马有一名著名的战将——凯撒,凯撒每次出征在到达目的地以后,都会烧毁自己部队所乘坐的船只,以表示誓死不归的决心。
因此,对于“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我们便可以翻译为“to burn one’s boats”。
这样一来,虽然所说的并不是一件事情,但是其表达的含义以及形象都是相同的。
2.意义相同,形象不同的套译以“朝三暮四”这个成语为例。
“朝三暮四”也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典故,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典故。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寒冬的夜里,一个人在山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着回去的路,走着走着,他便遇到了山林之神,善良的山林之神打算带他回自己的住处。
在路途中,这个人一直在朝自己的手中哈气,山林之神问他为什么要哈气,他说因为天气太寒冷了,这样哈气可以帮自己取暖。
到了山林之神的住处之后,山林之神给了他一碗热气腾腾的粥,他接过粥以后,便开始朝着粥吹气,山林之神不解的问他为什么又要哈气,他说粥太烫了,吹气是为了让粥快快凉起来。
山林之神听了以后,十分生气地说道:“你这个人,嘴里的气又凉又热,不值得我接待,你走吧!”这个典故虽然形象与“朝三暮四”不同,但是喻意却是相同的,都是形容人的行为反复无常,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套译法将“朝三暮四”翻译为“blow hot and cold”。
(三)意译法对于那些含义以及形象都是外国人可以接受的,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对于那些英语中有同义语的成语,我们可以采用套译法;那么对于那些既没有可以接受的含义以及形象,又没有同义语可以套用的成语,我们便可以采用意译法。
意译法指的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语境,对成语进行翻译,且要保证成语的原意不能被改变。
例如,成语“无孔不入”,原意是指遇空隙就钻进去,后用来比喻善于四处钻营;善于利用一切机会。
同理,在翻译中,如果我们选择直译法,将“无孔不入”直接翻译为遇见空隙就钻进去,翻译者常常会感到一头雾水,因为不同情况下,这个成语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
如,在例句“无孔不入的白蚊对建筑物的破坏极大,有多少高楼大厦,万DOI:10.16412/ki.1001-8476.2016.08.048来,这样才能理解该字的含义。
如:(1)有 古文字形体为,手拿肉,即拥有。
古代肉是不容易得到的食物。
所以《孟子》曰:“七十者食肉矣。
”(2)多 甲骨文作,像两块肉的形状,即为多。
不是“夕”而是“肉”。
(3)育 甲骨文作,即生育。
生育跟血肉有关,所以“月”为“肉”。
许多形声字的形符“月”其实都是“肉”,从字意可以推断出来。
如:脣、肓(心脏的下面,隔膜的上面)、胃、膏、肩、肖(骨肉相似)等。
四、据形释义,以免错读、错解1.户 从古文字形体可以看出,“户”为象形字即像半扇门的样子。
《说文解字》:“半门曰户。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
《字书》:“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也就是说:一扇门叫户,两扇门叫门。
古代户是门的意思,无“窗”之意。
所以,才有“豪门”“小户”之称。
“户”意为“门”,用例甚多。
例如:“当户理红妆”“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出户望南山”。
(《搜神记》)以上例子中的“户”均当“门”讲。
2.行 甲骨文作,是十字路口,本义为路。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行,道、路。
)“行”即路。
在路上成群结队通过,一般冠以“行”(hang)称。
如:只有当兵的在路上走才成群结队排成行,因此“行”成了军队的建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来“行伍”泛指军队。
人们常说的“米行”“银行”即大量的米和银子走过的地方。
这里均不能读作(xing)。
但是,我们在学习中本应读(hang)的字,却往往读作(xing)。
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其中“行”应读作(hang),一定不能读作(xing),因为读作(xing)是“行走”的意思。
这里没有“行走”之意,而是“战队行列、军队”的意思。
总之,“行”有两个系列:一是名词系列即路、道路、行伍、银行、米行等,均读作(hang);另一个是动词系列即行走、离开、巡行、行动等,均应读作(xing)。
结语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汉字,之所以出现错写、错读、错解现象,其原因是对某些字没有真正理解。
因此,无论读、写还是解析,常常习惯成自然,不以为错,所以需要研究文字的专家学者帮助他们加以辨析,进而改正它们的错误。
另外,我们在运用汉字时,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能避免错写、错读、错解等现象发生。
语参考文献[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9.[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49.[4]裘锡圭.文字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3年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325)】丈大堤毁于一旦就是它们的杰作”中,这个“无孔不入”指的就是白蚊总是遇见空隙就直接钻进去,所以我们选择直译是可以的。
而在例句“犯罪集团无孔不入,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觉”中,该成语所代表的含义为“犯罪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在此处,如果我们依旧还是选择直译的方式,将其翻译为“犯罪者总是遇见空隙就钻进去”,那就会改变成语本身的含义,进而混淆读者的视听。
两个相同的成语,却译出两种不同的含义,为什么呢?显然,这与语境有一定的关系,不同语境中,成语所代表的含义也是各有千秋。
由此可见,在翻译时,我们不能一味地沿用一种方法,应该从意义、典故、形象以及语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从而给出最符合语境又不违背其本身含义的翻译。
结语由此可见,汉语成语的翻译比较复杂。
在翻译时,我们不仅要时刻注意原文的思想内容,还要保证语义的整体性以及结构的固定性,同时,还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地进行翻译,不可以死译,也不可以只采用一种办法,固步自封。
要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采用直译、套译以及意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以及技巧相结合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最生动、活泼、形象、准确的成语,同时也保留成语所原有的民族特色。
虽然本文中已经为大家详细地罗列出汉语成语的翻译方法,但究竟如何使成语英译文与整篇文章珠联璧合,浑然一体,这个问题还得我们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和探讨。
语参考文献[1]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杜,1997.[2]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4]傅敬民,张顺梅,薛清.英汉翻译辨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