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轴变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版
两轴变速器
![两轴变速器](https://img.taocdn.com/s3/m/00cd4e4fe45c3b3567ec8bad.png)
第1章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 (4)1.1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4)第2章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5)2.1确定最高、低档传动比及档数: (5)2.2初选中心距: (7)2.3分配各档齿数: (7)2.3.1模数 (7)2.3.2压力角α (7)2.3.3螺旋角β (7)2.3.4齿宽 (7)2.3.5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8)2.3.6确定二挡齿轮的齿数 (9)2.3.7确定三挡齿轮的齿数 (11)2.3.8确定四挡齿轮的齿数 (12)2.3.9确定五挡齿轮齿数 (14)2.3.10确定倒档齿数 (16)第3章变速器齿轮的的校核 (18)3.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8)3.1.1直齿弯曲应力 (18)3.1.2斜齿轮弯曲应力 (19)3.2轮齿的接触应力 (20)3.2.1一档接触应力 (21)3.2.2二档接触应力 (21)第4章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 (22)第5章变速器轴的校核 (23)5.1轴的工艺要求 (23)5.2计算齿轮的受力,选择一档受力分析,进行轴的刚度和强度校核。
235.2.1一挡齿轮1, 2的圆周力F、2F (23)15.3轴的刚度计算 (24)5.4轴的强度计算 (25)第6章变速器轴承校核 (28)6.1初选轴承型号 (28)6.2计算轴承当量动载荷P (28)6.3计算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 (29)h参考文献 (30)第1章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变速器的结构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换挡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以及变速器的参数做优化匹配,可得到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采用自锁及互锁装置、倒档安全装置,对接合齿采取倒锥齿侧(或越程接合、错位接合、齿厚减薄、台阶齿侧)等措施,以及其他结构措施,可使操纵可靠,不跳档、乱档、自行脱档和误挂倒档;采用同步器可使换挡轻便、无冲击及噪声;采用高齿、修形及参数优化等措施可使齿轮传动平稳、噪声低。
课程设计(二轴五档变速器 )
![课程设计(二轴五档变速器 )](https://img.taocdn.com/s3/m/b0101315a8114431b90dd829.png)
目录1方案的选择 (1)1.1设计任务书 (1)1.2总体方案论证 (1)1.3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2)1.3.1齿轮形式 (2)1.3.2换挡机构形式 (2)1.3.3变速器轴承 (2)2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2)2.1传动比范围的选择 (2)2.2.1功率转速 (2)2.2.2主减速器传动比的初选 (3)2.2.3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4)2.2.4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4)2.2挡数 (5)2.3分配各挡传动比 (5)2.4传动路线图 (6)3变速器参数的计算与校核 (6)3.1初定中心距 (6)3.2初定齿轮参数(斜齿轮齿形参数) (7)3.2.1模数 (7)3.2.2压力角 (8)3.2.3齿宽 (8)3.2.4螺旋角 (9)3.2.5齿顶高系数与顶隙系数 (10)3.3分配各挡齿数 (10)3.3.1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11)3.3.2对中心距及一挡齿轮螺旋角进行修正 (11)3.3.3确定二挡齿轮的齿数 (12)3.3.4确定三挡齿轮的齿数 (12)3.3.5确定四挡齿轮的齿数 (12)3.3.6确定五挡齿轮的齿数 (13)3.3.7确定倒挡齿轮的齿数 (13)3.3.8变位系数 (13)3.4齿轮的校核 (16)3.4.1齿轮的损坏形式 (16)3.4.2齿轮的强度计算 (16)3.4.3齿轮的材料 (21)3.5轴的设计与校核 (21)3.5.1初选轴的直径 (21)3.5.2轴的可靠性分析 (21)3.6轴承的计算与校核 (27)3.6.1轴承形式的选择 (27)3.6.2轴承尺寸的选择 (27)3.6.3轴承寿命的计算 (29)4设计参数汇总(优化后) (34)4.1汽车主要参数 (34)4.2变速器主要设计参数 (34)参考文献 (37)1方案的选择1.1设计任务书根据给定的汽车性能参数,进行汽车变速箱传动方案设计,计算各部件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表1-1 乘用车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1.2总体方案论证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形式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两轴变速器设计说明书.docx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两轴变速器设计说明书.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30495f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4.png)
第一部分: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 2 第二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4 第三部分:变速器各档齿轮的设计计算---------------------------- 5 第四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 6 第五部分:变速器齿轮的校核----------------------------------- 14 第六部分:变速器轴的的校核----------------------------------- 18 第七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20 第八部分:参考文献--------------------------------------------第一部分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变速器的结构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换挡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以及变速器的参数做优化匹配,可得到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采用自锁及互锁装置、倒档安全装置,对接合齿采取倒锥齿侧(或越程接合、错位接合、齿厚减薄、台阶齿侧)等措施,以及其他结构措施,可使操纵可靠,不跳档、乱档、自行脱档和误挂倒档;采用同步器可使换挡轻便、无冲击及噪声;采用高齿、修形及参数优化等措施可使齿轮传动平稳、噪声低。
降低噪声水平已成为提高变速器质量和设计、工艺水平的关键。
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输。
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变速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
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有高的工作效率。
两轴式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两轴式变速器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6b7b8a3a76e58fafbb00309.png)
第1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1 设计初始数据最高车速:max a u =200Km/h 发动机最大功率:max e P =120KW 最大转矩:max e T =238m N * 整备质量:a m =1700Kg 最大转矩转速:T n =3500r/min 车轮:215/55R171.2 变速器各挡传动比的确定①满足最大爬坡度()Te g i Tf Gr i ηαα0max 1sin cos +≥(1.1)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m —汽车质量,g —重力加速度,mg G ==20090N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238N .m ;T η—传动系效率,T η=90%;r —车轮半径,r =0.3334m ;f —滚动阻力系数,取f =0.015;α—爬坡度,取α=20°带入数值计算得59.1101≥i i g②满足附着条件:≤ri i T Tg η01emax z2F ·φ (1.2)Φ为附着系数,取值范围为0.5~0.6,取为0.6z2F 为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面,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这里取70%mg ;计算得01i i g ≤18.35 ; ② 由①②得11.59≤1g i ≤18.35 ; 取1g i =3.0 0.40=i ;0.1201=i i g 在计算范围内。
/n min min 377.0r U =01i i g =7.96km/h<10km/h ,检验最低稳定车速合格,故传动比合适。
其他各挡传动比的确定:按等比级数原则,一般汽车各挡传动比大致符合如下关系:q i i i i i i i i g g g g g g g g ====54433221 (1.3)式中:q —常数,也就是各挡之间的公比;五档设置为直接当故15=g i ,因此,各挡的传动比为:1n 51/-=g g i i q =40.3=1.32 (1.4)所以其他各挡传动比为:1g i =3.0, 2g i =3q =2.27,3g i =2q =1.72,4g i =1.30 ,5g i =11.3 变速器传动方案的确定图2-1a 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
变速器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变速器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759097c850ad02df8041b7.png)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基于整车匹配的变速器总体及整车动力性计算院(部):机电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车辆10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时限:2013.7.1-2013.7.21目录1概述 (1)2基于整车性能匹配的变速器的设计 (2)2.1变速器总体尺寸的确定及变速器机构形式的选择 (2)2.2变速器档位及各档传动比等各项参数的总体设计 (3)2.3在满足中心距,传动比,轴向力平衡的条件下确定个档位齿轮的参数 (4)2.3.1确定第一档齿轮传动比 (4)2.3.3确定常啮合齿轮传动比 (4)2.3.4确定第二档 (5)2.3.5确定第三档 (6)2.3.6确定第四档 (7)2.3.7确定第五档 (8)2.3.8确定倒挡 (8)3 对整车的动力性进行计算 (9)3.1计算最高车速 (9)3.2最大爬坡度 (9)3.3最大加速度 (9)4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10)4.1程序框图 (10)4.2程序运行图 (11)4.3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12)4.4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图 (13)4.5动力特性图 (14)4.6加速度曲线图 (15)4.7爬坡度图 (16)4.8 加速度倒数曲线 (17)5 总结 (18)6 参考文献 (19)1概述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本设计将会使用到《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参考文献,在整个过程中将要定位变速器的结构,齿轮的布置以及各项齿轮的参数,如齿数,轴距等参数。
第二个阶段就是用vb编程带入计算值绘制汽车行驶力与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加速度倒数曲线。
1:培养具有汽车初步设计能力。
通过思想,原则和方法体现出来的。
2:复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
3:学习使用vb编程软件。
4:处理各齿轮相互之间轴向力平衡的问题。
两轴式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最终版[管理资料]
![两轴式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最终版[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507d4768762caaedc33d485.png)
夏利汽车N3变速器设计CHARADE CAR OF N3 GEARBOX DESIGN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工程)姓名:张若军指导老师:申请学位级别:学士论文提交日期: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摘要汽车变速器是汽车的核心部分。
主要功能:调节变换发动机的性能,将动力高效地传至驱动车轮,以满足汽车的行驶要求。
汽车变速器是完成传动功能的重要部件,影响整车驾驶性能的主要部件之一。
通常我们对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水平和标准,不仅会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还会影响汽车驾驶换挡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以及燃料经济性和传动平稳性等。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标准和水平大大提高,主要是增大其传递功率与重量之比,而且要求其具有更精密的尺寸和更好的整车性能。
本次设计以现有企业正在生产的车型夏利N3变速器为基础。
在转速、最高车速、发动机输出转矩、最大爬坡度已知的情况下,重点对变速器齿轮的结构参数、轴的结构尺寸等进行设计计算。
对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方案和结构形式分别进行设计,同时兼顾对操纵机构和同步器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达到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要求。
自己独立设计出符合标准的两轴式五档变速器。
关键词:两轴式变速器;同步器;五档变速器ABSTRACTAutomotive transmission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car. Main functions: regulation of transformation engine performance, the power effectively transmitted to the drive wheels, in order to meet requirements of the car driving. Auto transmiss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o complete transmission function, affecting vehicle drivability of the main components. We usually designed for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with high levels and standards, which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car's power, but also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hifting operation motorists and portability, as well as fuel economy and smooth driving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design criteria and standards greatly improved, mainly increase its transmission power to weight ratio, but also for its size with a more sophisticated and better vehicle performance. The design of production models based Xiali N3 transmissions. In speed, maximum speed, the engine output torque known case,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ssion gear, shaft structure size, etc. design calculations. Transmission solutions for automotive transmissions and structure were designed, taking into account synchronizer for controls and rational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car's overal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ir own independent design a standard five-speed two-shaft transmission.Keywords: two-axis transmission; synchronizer; five-speed transmission目录第1章绪论 (2)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两轴式变速器的设计
![两轴式变速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654ff084254b35eefd3489.png)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两轴式变速器的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目录一概述 (1)二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2)2.1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2)2.1.1固定轴式变速器 (2)2.1.2倒挡布置方案 (2)2.1.3其他问题 (2)2.2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3)2.2.1齿轮形式 (3)2.2.2换挡机构形式 (3)三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3)3.1档数 (3)3.2传动比范围 (3)3.3中心距 (4)3.4外形尺寸 (5)3.5齿轮参数 (5)3.6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 (8)3.6.1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8)3.6.2对中心距A进行修正 (9)3.6.3确定常啮合传动齿轮副的齿数 (9)3.6.4确定其他各挡的齿数 (9)四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11)4.1齿轮的损坏形式 (11)4.2齿轮强度计算 (11)4.2.1齿轮弯曲强度的计算 (11)4.2.2轴的强度计算 (12)五同步器的设计 (13)5.1惯性式同步器 (13)5.2主要参数的确定 (13)5.2.1摩擦因数f (13)六变速器结构元件 (14)6.1变速器齿轮 (14)6.2变速器轴 (14)6.3变速器壳体 (15)七、总结 (15)一概述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速和扭矩,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得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车速,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变速器需要设置有空档,可在启动发动机、汽车滑行或者停车时中断发动机对驱动轮的动力传输。
同时,变速器也需要设置倒挡,能够使汽车获得倒退行驶的能力。
对变速器的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档,使汽车有切断动力传输的能力。
(3)设置倒挡,使汽车有倒退行驶的能力。
(4)设置动力传输装置,需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得有跳档、乱档、以及换挡冲击的情形出现。
二轴式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二轴式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60307f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0.png)
二轴式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 (6)2.1概述 (6)2.2变速器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 (6)2.3轿车变速器机构方案的选择 (9)2.4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10)第三章变速器齿轮的设计 (11)3.1确定车轮直径 (11)3.2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 (12)3.3确定一挡传动比 (12)3.4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13)3.5确定中心距 (13)3.6初选齿轮参数 (13)第四章齿轮校核 (22)4.1计算各轴的转矩 (22)4.2轮齿强度计算 (22)第五章轴的设计及校核 (30)5.1轴的工艺要求 (30)5.2轴的强度计算 (30)第六章轴承校核 (33)6.1.1 输入轴的轴承校核 (33)6.1.2 输出轴轴承校核 (34)经济技术分析 (36)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附录一 (1)附录二 (5)轻型轿车变速器设计第一章绪论汽车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而产生的,但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把它理解为单纯的行的手段。
因为“汽车化”改变了当代世界的面貌,它已经成为当代物质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及文明形态的一种代表。
中国汽车工业的振兴也必然会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繁荣经济,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与地球上近四分之一的人类进步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现在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繁荣,交通的变革与发展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中起了突出的作用,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产生对社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社会及人们生活的“汽车化”,大大地扩大了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扩大并加速了地区间、国际间的交往,成倍地提高了人们外出办事的效率,极大地加速了人们的活动节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大发展与人类的快速进步,开创了现代“汽车社会”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
据统计:在以前蒸汽机轮船与蒸汽机车的问世曾推动了当时的产生革命。
继蒸汽机轮船与火车出现之后,1886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与奔茨二人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分别独立地制成了最早的实用汽车。
二轴五档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二轴五档变速器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50d8825453610661ed9f43e.png)
经济型轿车机械式手动变速箱的设计经济型轿车机械式手动变速箱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1.设计任务书 (2)2.总体方案论证 (2)3.变速器主要参数及齿轮参数的选择 (5)4.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几何尺寸计算及可靠性分析 (15)4.1变速器齿轮 (15)4.2变速器的轴 (19)4.3变速器轴承 (24)5.驱动桥(主减速器齿轮)部分参数的设计与校核 (31)6.普通锥齿轮差速器的设计 (37)7.设计参数汇总(优化后) (45)*参考文献 (48)1设计任务书根据给定汽车车型的性能参数,进行汽车变速箱总体传动方案设计,选择并匹配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型式,计算确定各总成部件的主要参数;详细计算指定总成的设计参数,绘出指定总成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
表1-1 轿车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2 总体方案论证变速器的基本功用是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使汽车得到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此外,应保证汽车能倒退行驶和在滑行时或停车时使发动机和传动系保持分离。
需要时还应有动力输出的功能。
变速器设计应当满足如下基本要求:☞具有正确的档数和传动比,保证汽车有需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有空档和倒档,使发动机可以与驱动轮长期分离,使汽车能倒车;☞换档迅速、省力,以便缩短加速时间并提高汽车动力性(自动、半自动和电子操纵机构);☞工作可靠。
汽车行驶中,变速器不得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应设置动力输出装置,以便必要时进行功率输出;☞效率高、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制造、成本低。
变速器是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
根据前进档数的不同,变速箱有三、四、五和多挡几种。
根据轴的不同类型,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两大类。
而前者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和多中间轴式变速箱。
在已经给出的设计条件中,具体的参数说明如下: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1)传动方案的选取根据提供的参数及设计需求,变速器传动方案的选择如下:1—输入轴 2—输入轴一档齿轮 3—输入轴倒档齿轮 4—倒档轴 5—倒档轴倒档齿轮6—输入轴二档齿轮 7—输入轴三档齿轮 8—三、四档同步器 9—输入轴四档齿轮10—支撑 11—输入轴五档齿轮 12—五档同步器 13—输出轴 14—输出轴五档齿轮 15—输出轴四档齿轮 16—输出轴三档齿轮 17—输出轴二档齿轮 18—一、二档同步器19—输出轴倒档齿轮 20—差速器半轴齿轮 21——差速器星行星齿轮图2-1 变速器传动方案该方案的的特点是: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由于发动机横置,故主减速器不需要有改变转矩方向的作用,主减速器齿轮选用斜齿圆柱齿轮。
(完整版)两轴式变速器
![(完整版)两轴式变速器](https://img.taocdn.com/s3/m/51885992fc4ffe473268ab74.png)
两轴式变速器-------------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B1042班张孟良35号(指导老师:刘鑫老师)摘要:二轴式变速器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一般与驱动桥(前桥)合称为手动变速驱动桥。
目前,我国常见的国产轿车均采用这种变速器,如桑塔纳、捷达、富康、奥迪等。
关键字:二轴式、前置前轮驱动、手动式变速器一两轴式变速器特点两轴式变速器是前进挡的动力传递采用两根轴来实现的变速器,它的特点是动力的输人轴和输出轴不在一个轴线上,两根轴分别为第一轴(动力输人轴),第二轴(动力输出轴)。
通常第一轴为离合器的从动轴,第二轴同时也是主减速器的主动轴。
二发动机布置形式前置发动机有纵向布置和横向布置两种形式,与其配用的二轴式变速器也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为一对圆锥齿轮,如奥迪100、桑塔纳2000轿车,如图3-3所示;发动机横置时,主减速器采用一对圆柱齿轮,如捷达轿车,如图3-4所示。
图3-3 发动机纵置的二轴式变速器传动示意图(桑塔纳2000)1-纵置发动机2-离合器3-变速器4-变速器输入轴5-变速器输出轴(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6-差速器7-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8-前轮Ⅰ、Ⅱ、Ⅲ、Ⅳ、Ⅴ-一、二、三、四、五档齿轮R-倒档齿轮图3-4 发动机横置的二轴式变速器传动示意图(捷达)1-发动机2-离合器3-变速器4-主减速器5-差速器6-带等角速万向节的半轴三发动机结构与工作过程1.发动机纵向布置的二轴式变速器如图3-5、3-6所示分别为桑塔纳2000轿车二轴式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图和示意图。
图3-5 桑塔纳2000轿车二轴式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图1-四档齿轮2-三档齿轮3-二档齿轮4-倒档齿轮5-一档齿轮6-五档齿轮7-五档运行齿环8-换档机构壳体9-五档同步器10-齿轮箱体11-一、二档同步器12-变速器壳体13-三、四档同步器14-输出轴15-输入轴16—差速器图3-6 桑塔纳2000轿车二轴式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示意图1-输入轴2-输出轴3-三、四档同步器4-一、二档同步器5-倒档中间齿轮Ⅰ-一档齿轮Ⅱ-二档齿轮Ⅲ-三档齿轮Ⅳ-四档齿轮Ⅴ-五档齿轮R-倒档齿轮1) 结构该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有输入轴和输出轴,二轴平行布置,输入轴也是离合器的从动轴,输出轴也是主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轴。
两轴式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两轴式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50944055270722192ef7a8.png)
目录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国内外变速器的发展与现状 (2)1.2设计的步骤及方法 (2)第2章变速器传动机构与操纵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汽车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汽车变速器传动方案分析与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倒档布置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其他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汽车变速器操纵机构布置方案 (5)2.2.1 概述 (5)2.3本章小结 (6)第3章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7)3.1汽车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3)3.1.1 档数 (7)3.1.2 变速器传动比范围 (7)3.1.3 变速器各档传动比 (7)3.1.4 选择中心距 (10)3.1.5 变速器外形尺寸 (10)3.1.6 齿轮参数选择 (6)3.1.7 变速器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及传动比的计算 (11)3.1.8 变速器齿轮的变位及齿轮螺旋角的调整 (11)3.19总结变速器各档齿轮参数 (11)3.2变速器齿轮强度校核 (13)3.2.1 齿轮材料的选择 (13)3.2.2 变速器齿轮弯曲强度校核 (18)3.2.3 变速器轮齿接触应力校核 (17)3.2.4 倒档齿轮的校核 (21)3.3轴的结构选择和尺寸设计 (27)3.3.1 初选轴的直径 (27)3.4轴的强度验算 (28)3.4.1 轴的刚度计算 (28)3.4.2 轴的强度计算 (36)3.5轴承选择与寿命计算校核 (39)3.5.1 输入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33)3.5.2 输出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校核 (35)3.6本章小结 (36)第4章变速器同步器及结构元件设计 (44)4.1同步器设计 (44)4.1.1 同步器的功能及分类 (44)4.1.2 惯性式同步器 (44)4.1.3 锁环式同步器主要尺寸选择与确定 (45)4.1.4 主要参数选择 (46)4.2变速器壳体 (48)4.3本章小结 (48)结论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
![变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4a1fea30b4e767f5bcfcea7.png)
目录第1章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1)1方案的选择 (1)2 档数 (1)3传动比范围 (1)4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定 (2)5中心距的选择 (4)6 变速器的外形尺寸 (5)7齿轮参数的选择 (5)8 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及传动比的计算 (7)9 变速器齿轮的变位及齿轮螺旋角调整 (11)第2章变速器齿轮强度校核 (16)1 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 (16)2 变速器齿轮弯曲强度校核 (16)3 轮齿接触应力校核 (19)第3章轴的设计和校核 (21)1 轴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21)2初选轴的直径 (21)3 轴的刚度计算 (22)4 轴的强度计算 (29)第4章轴承选择与寿命计算 (35)1 输入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 (35)2 输出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 (40)第5章同步器的选择………………………………………………………………………1 同步器的选择412 同步器的校核参考文献 (40)第1章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1 方案的选择最高车速 150 Km/h整车总质量 1200 Kg最大功率 65 Kw最大转矩 145 N·m最大转矩转速 5500 r/min前轮胎规格165/60 R142 档数近年来,为了降低油耗,变速器的档数有增加的趋势。
目前,乘用车一般用5~6个档位的变速器。
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变速器多用6个档。
商用车变速器采用4~5个档或多档。
载质量在2.0~3.5t的货车采用五档变速器,载质量在4.0~8.0t的货车采用六档变速器。
多档变速器多用于总质量大些的货车和越野汽车上。
档数选择的要求:1、相邻档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在1.8以下。
2、高档区相邻档位之间的传动比比值要比低档区相邻档位之间的比值小。
因此,本次设计的变速器为5档变速器。
3 传动比范围变速器传动比范围是指变速器最高档与最低档传动比的比值。
最高档通常是直接档,传动比为1.0;有的变速器最高档是超速档,传动比为0.7~0.8。
两轴式五挡手动变速器设计
![两轴式五挡手动变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fbc822e2bd960590c67722.png)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某型乘用车五挡手动变速器设计PASSENGER CAR MANUAL TRANSMISSION DESIGN学院(部):机械工程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1-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 年06 月02 日某型乘用车五挡手动变速器设计摘要本次设计针对小型前置前驱乘用车,综合考虑乘用车对乘坐舒适性、操作简便性、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需求,进行五挡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变速器结构采用两轴式,同时采用锁环式同步器换挡机构,使换挡更及时、更准确、更平稳。
设计过程包括动力参数分析、传动比分配、变速器结构设计以及各个零部件强度的校核。
在结构设计中,运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结构分析,最后根据确定的参数完成工程图纸的绘制。
关键词:乘用车,机械式变速器,结构分析,强度校核PASSENGER CAR MANUAL TRANSMISSION DESIGNABSTRACTThe design is directed at small front precursor passenger cars. It takes various requirements into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such as comfort, ease operation, power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With two shaft typ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using the lock ring synchronizer shifting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shifting more timely, more accurate, more stable.Design process including analysis, dynamic parameters distribution of transmission ratio, th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design and strength check every parts and components.In structure design, using CATIA software for 3 d modeling and structur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etermined parameters to complete drawing engineering drawings.KEYWORDS: passenger vehicles,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alysis and strength chec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概述.......................................................................................... 12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32.1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32.2 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62.2.1 齿轮形式............................................................................................ 62.2.2换挡机构形式....................................................................................... 62.2.3 变速器轴承.......................................................................................... 73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93.1 变速器挡数的确定和各挡传动比分配........................................................ 93.1.1确定最大和最小传动比[6] ................................................................... 93.1.2 确定中间各挡传动比...................................................................... 103.2中心距A ..................................................................................................... 113.3 齿轮参数.................................................................................................... 113.4 各挡齿轮齿数分配.................................................................................... 133.5 各挡齿轮参数计算.................................................................................... 153.5.1变位前齿轮参数见表3.5................................................................. 153.5.2 变位齿轮参数计算.......................................................................... 164 轮齿强度校核...................................................................................................... 214.1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2] ............................................................................. 214.2各轴转矩计算............................................................................................. 234.3轮齿强度校核计算..................................................................................... 234.3.1轮齿弯曲应力计算与校核............................................................... 234.3.2轮齿接触应力j 计算与校核........................................................... 265 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315.1轴的结构设计............................................................................................. 315.2轴的载荷计算及危险截面分析................................................................. 335.3轴的强度校核............................................................................................. 405.3.1轴的刚度校核................................................................................... 405.3.2轴的强度校核................................................................................... 446 同步器设计.......................................................................................................... 546.1锁环式同步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 ......................................................... 546.2锁环式同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 556.3同步环主要参数确定................................................................................. 566.4同步器花键参数确定与计算..................................................................... 577 汽车环境保护...................................................................................................... 587.1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政策..................................................................... 587.2汽车及内燃机污染与危害......................................................................... 587.2.1汽车及内燃机污染的主要表现....................................................... 587.2.2汽车及内燃机污染的危害............................................................... 587.3汽车与内燃机污染防治措施..................................................................... 59结论.......................................................................................................................... 60参考文献.................................................................................................................. 61附录A 乘用车五挡变速器装配效果图................................................................ 62附录B 锁环式同步器装配图................................................................................ 63谢辞.......................................................................................................................... 641 机械式变速器设计概述变速器通过不同传动比的切换使汽车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工况。
两轴式变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两轴式变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f7ee96c5ef7ba0d4b733b75.png)
摘要汽车传动系是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任务是调节变换发动机的性能,将动力有效而经济地传至驱动车轮,以满足汽车的使用要求。
变速器是完成传动系任务的重要部件,也是决定整车性能的主要部件之一。
变速器的设计水平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换挡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平稳性与效率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轿车变速器的设计趋势是增大其传递功率与重量之比,并要求其具有更小的尺寸和良好的性能。
本设计以现有企业正在生产的车型CA7220变速器为基础,在给定发动机输出转矩、转速及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条件下,着重对变速器齿轮的结构参数、轴的结构尺寸等进行设计计算;并对变速器的传动方案和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对操纵机构和同步器的结构进行设计;从而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同步器;设计;结构目录第1章绪论 (3)1.1概述 (3)1.1.1 .................................... 汽车变速器的设计要求 31.1.2国内外汽车变速器的发展现状 (2)1.2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第2章变速器传动机构与操纵机构 (5)2.1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5)2.1.1 ................................ 变速器传动方案分析与选择 52.1.2 ............................................ 倒档布置方案 52.1.3 ...................................... 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62.2变速器操纵机构布置方案 (5)2.2.1 .................................................... 概述 52.3本章小结 (6)第3章变速器的设计与计算 (7)3.1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9)3.1.1 .................................................... 档数 73.1.2 .............................................. 传动比范围 73.1.3 .................................. 变速器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73.1.4 ............................................ 中心距的选择 103.1.5 ........................................ 变速器的外形尺寸 103.1.6 .......................................... 齿轮参数的选择 123.1.7 ........................ 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及传动比的计算 113.1.8 ...................... 变速器齿轮的变位及齿轮螺旋角的调整 183.19总结各档齿轮参数 (18)3.2变速器齿轮强度校核 (19)3.2.1 ...................................... 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 193.2.2 .................................. 变速器齿轮弯曲强度校核 183.2.3 ........................................ 轮齿接触应力校核 243.2.4 .......................................... 倒档齿轮的校核 283.3轴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27)3.3.1 ............................................ 初选轴的直径 273.4轴的强度验算 (28)3.4.1 ............................................ 轴的刚度计算 283.4.2 ............................................ 轴的强度计算 363.5轴承选择与寿命计算 (39)3.5.1 .............................. 输入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 433.5.2 .............................. 输出轴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 443.6本章小结 (45)第4章变速器同步器及结构元件设计 (44)4.1同步器设计 (44)4.1.1 ...................................... 同步器的功用及分类 444.1.2 ............................................ 惯性式同步器 444.1.3 .............................. 锁环式同步器主要尺寸的确定 454.1.4 .......................................... 主要参数的确定 464.2变速器壳体 (48)4.3本章小结 (48)结论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53)第1章绪论1.1 概述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车型的多样化、个性化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正文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82e707f111f18583d05a69.png)
第1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及校核学号:15最高车速:m ax a U =113Km/h 发动机功率:m ax e P =65.5KW 转矩:max e T =206.5Nm 总质量:m a =4123Kg转矩转速:n T =2200r/min 车轮:R16(选6.00R16LT )1.1设计的初始数据表1.1已知基本数据车轮:R16(选6.00R16LT ) 查GB/T2977-2008 r=337mm1.2变速器传动比的确定确定Ι档传动比:汽车爬坡时车速不高,空气阻力可忽略,则最大驱动力用于克服轮胎与路面间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
故有:ααηsin cos 0emax G Gf ri i T Tg +==max ψmg (1.1)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m ----汽车质量;g ----重力加速度,41239.840405.4G mg N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 N T e ⋅=174max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0 4.36i =;T η—传动系效率,%4.86=T η;r —车轮半径,0.337r m =;f —滚动阻力系数,对于货车取02.0=f ;α—爬坡度,30%换算为16.7α=。
则由最大爬坡度要求的变速器I 档传动比为:Te r g i T mgr i η0max max 1ψ≥=41239.80.2940.3375.17206.5 4.3686.4%⨯⨯⨯=⨯⨯ (1.2) 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条件:≤rTg r i i T η01emax φ2G (1.3)2G ----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8.0~7.0=ϕ取75.0=ϕ1g i ≤2max 00.641239.80.750.3377.9206.5 4.3686.4%r e T G r T i φη⨯⨯⨯⨯==⨯⨯综上可知:15.177.9g i ≤≤ 取1 5.8g i = 其他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按等比级数分配原则:q i i i i i i i i g g g g g g g g ====54433221 (1.4)式中:q —常数,也就是各挡之间的公比;因此,各挡的传动比为:41q i g =,32q i g =,23q i g =,q i g =4 1n 1-=g i q1.55=高档使用率比较高,低档使用率比较低,所以可使高档传动比较小,所以取其他各挡传动比分别为:2g i =3 3.7q =;23 2.4g i q ==;4 1.55g i q ==1.3中心距A可根据下述经验公式31max g e A i T K A η= (1.5)式中:A —变速器中心距(mm );A K —中心距系数,商用车:6.96.8-=A K ;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N.m );1i —变速器一挡传动比,8.51g =i ;g η—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6%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206.5e T N 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2第二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4第三部分:变速器各档齿轮的设计计算--------------------------------5第四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6第五部分:变速器齿轮的校核--------------------------------------------14第六部分:变速器轴的的校核 -------------------------------- ----------18第七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20第八部分:参考文献---------------------------------------------------------第一部分变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变速器的结构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换挡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对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以及变速器的参数做优化匹配,可得到良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采用自锁及互锁装置、倒档安全装置,对接合齿采取倒锥齿侧(或越程接合、错位接合、齿厚减薄、台阶齿侧)等措施,以及其他结构措施,可使操纵可靠,不跳档、乱档、自行脱档和误挂倒档;采用同步器可使换挡轻便、无冲击及噪声;采用高齿、修形及参数优化等措施可使齿轮传动平稳、噪声低。
降低噪声水平已成为提高变速器质量和设计、工艺水平的关键。
变速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输。
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变速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
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有高的工作效率。
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
除此之外,变速器还应当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
固定轴式应用广泛,其中两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上,中间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
旋转轴式主要用于液力机械式变速器。
两轴式变速器有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布置方便、中间挡位传动效率高和噪声低等优点。
两轴式变速器不能设置直接挡,一挡速比不可能设计得很大。
图1为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轿车的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
其特点是: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多数方案的倒挡传动常用滑动齿轮,其它挡位均用常啮合齿轮的传动倒挡布置方案图2为常见的倒挡布置方案。
图2-b方案的优点是倒挡利用了一挡齿轮,缩短了中间轴的长度。
但换挡时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使换挡困难。
图2-c方案能获得较大的倒挡传动比,缺点是换挡程序不合理。
图-2d方案对2-c的缺点做了修改。
图2-e所示方案是将一、倒挡齿轮做成一体,将其齿宽加长。
图2-f所示方案适用于全部齿轮副均为常啮合的齿轮,挡换更为轻便。
为了缩短变速器轴向长度,倒挡传动采用图2-g所示方案。
缺点是一、倒挡各用一根变速器拨叉轴,使变速器上盖中的操纵机构复杂一些。
第二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主要参数 方案一发动机功率 74kw 最高车速 167km/h 转矩 167N ·m 总质量 1705kg 转矩转速 3200r/min 车轮185/60R14So g aman i i rnu 5377.0aman u —最高车速,aman u =167km/hr —车轮半径,r= 0.29 n —功率转速 ,n=5000r/min0i —主减速器传动比5g i —最高挡传动比p n / T n =1.4~2.0 即p n =(1.4~2.0)×3200=4480~6400r/minmax e T =9549×pe n P maxα所以,p n =4654~5500r/min柴油机的转速在3000~7000r/min 取p n =5000r/min 由经济性出发使最高档最高车速时功率略低于发动机最高功率,即o g i i 5略小于3.0初取 5g i =0.75 0i =4.36 根据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以一挡在无风、干砂路面行驶,公式简化为Gi Gf ri i T Tg tq +≥η0()Ttq man g i T f Gr i ηαα0max max 1sin cos +≥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m —汽车质量,g —重力加速度,mg G ==16709N ; m ax e tq T T ==167N .m ;T η—传动系效率,T η=0.88;r —车轮半径,r =0.29m ;f —滚动阻力系数,干砂路面f (0.100~0.300)取f =0.150;i —坡度,i =16.7°。
()88.036.41677.16sin 7.16cos *150.029.0167091⨯⨯+⨯⨯≥g i =2.28满足附着条件。
≤ri i T Tg η01emax z2F ·φ在沥青混凝土干路面,φ=0.5~0.6,取φ=0.688.036.416729.06.08.9%601705⨯⨯⨯⨯⨯⨯=4.54一般汽车各挡传动比大致符合如下关系q i i i i i i i i g g g g g g g g ====54433221式中:q —常数,也就是各挡之间的公比;因此,各挡的传动比为75.05=g i ,4175.0q i g =∴437.1=q所以各挡传动比与Ι挡传动比的关系为2.31=g i ,227.22=g i ,550.13=g i ,079.14=g i ,75.05=g i54433221g g g g g g g g i i i i i i i i ≥≥≥ (实际) 初选中心距时,可根据下述经验公式31max g e A i T K A η=式中:A —变速器中心距(mm );A K —中心距系数,商用车:A K =8.9~93;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N .m );1i —变速器一挡传动比,1g i =3.2 ;g η—变速器传动效率,取96%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167N .m 。
则,31max g e A i T K A η==396.02.3167)3.99.8(⨯⨯~ =71.247~74.450(mm )初选中心距A =74mm 。
第三部分 变速器各档齿轮的计算设计1、模数对货车,减小质量比减小噪声更重要,故齿轮应该选用大些的模数;从工艺方面考虑,各挡齿轮应该选用一种模数。
啮合套和同步器的接合齿多数采用渐开线。
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同一变速器中的接合齿模数相同。
其取值范围是:乘用车和总质量a m 在1.8~14.0t 的货车为2.0~3.5mm ;总质量a m 大于14.0t 的货车为3.5~5.0mm 。
选取较小的模数值可使齿数增多,有利于换挡。
表2 汽车变速器齿轮法向模数表3 汽车变速器常用齿轮模数根据表2及3,一二档齿轮的模数定为3mm,三四五档及倒档的模数定为2.75mm,啮合套和同步器的模数定为2.5mm。
2、压力角α国家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20°,所以变速器齿轮普遍采用的压力角为20°3、螺旋角β实验证明:随着螺旋角的增大,齿的强度也相应提高。
在齿轮选用大些的螺旋角时,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
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
设计时,应力求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
因此,中间轴上不同挡位齿轮的螺旋角应该是不一样的。
为使工艺简便,在中间轴轴向力不大时,可将螺旋角设计成一样的,或者仅取为两种螺旋角。
变速器螺旋角:23° 4、齿宽b直齿m k b c =,c k 为齿宽系数,取为4.5~8.0,取7.0; 斜齿n c m k b =,c k 取为6.0~8.5,取7.0。
各挡齿轮齿数的分配1-一轴一挡齿轮 2-二轴一挡齿轮 3-一轴二档齿轮 4-二轴二挡齿轮 5-一轴轴三挡齿轮 6-二轴三挡齿轮 7-一轴四档齿轮 8-二轴四档齿轮9-一轴五档齿轮 10-二轴五档齿轮 11-一轴倒档 12-二轴倒档齿轮 13-倒档齿轮图3变速器传动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变速器的传动示意图。
在初选中心距、齿轮模数和螺旋角以后,可根据变速器的挡数、传动比和传动方案来分配各挡齿轮的齿数。
应该注意的是,各挡齿轮的齿数比应该尽可能不是整数,以使齿面磨损均匀。
变为系数图1、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取模数n m =3mm 螺旋角β=23° 齿宽系数kc =7nm A z z βcos 221=+ 2.3112≡=g i z z ∴z1=11 z2=3433.7323cos 275.2)3512(cos 2)(21,=⨯⨯+=+=βn m z z A mm 对一挡齿轮进行角度变位:分度圆压力角βααcos /tan tan n t =∴o t 57.21=α端面啮合角 t t A a ααcos cos ,,==57.21cos 7433.73 ,α=22.58° U=12z z =1134=3.09 变位系数之和 查表得∑n ξ=0.35 40.01=n ξ 5.01-=n ξ223.0333.7374'=-=-=n n m A A y 127.0223.035.0=-=-=∆∑n n y n y ξ分度圆直径: mm z m d n 85.38cos 11==β βcos 22z m d n ==110.809mm 节圆直径178.363411/1174221/121=+⨯⨯=+='z z Az d mm 822.1113411/3474221/222=+⨯⨯=+='z z Az d mm齿顶高 n n n a a m y h d h )(21*11∆-++=ξ =3.819mmn n n a a m y h d h )(22*22∆-++=ξ=2.469mm齿根高 n n n a f m c h h )(1**1ξ-+==2.550mmn n n a f m c h h )(2**2ξ-+==3.900mm 全齿高 h1=ha1+hf1=6.069mm 齿顶圆直径 da1=d1+2ha1=43.488mm da2=d2+2ha2=115.747mm 齿根圆直径 df1=d1-2hf1=30.750mm df2=d2-2hf2=103.009mm 当量齿数 1n z =31cos βz =14.102 2n z =31cos βz =43.590 分度圆直径 850.3523cos 311cos 11=⨯==βn m z d mm 809.11023cos 334cos 12=⨯==βn m z d mm 2、确定二挡齿轮的齿数取模数n m =3mm 螺旋角β=23° 齿宽系数kc =7nm A z z βcos 221=+ 227.2234≡=g i z z ∴z3=14 z2=3133.7323cos 275.2)3512(cos 2)(21,=⨯⨯+=+=βn m z z A mm 对二挡齿轮进行角度变位:分度圆压力角βααcos /tan tan n t =∴o t 57.21=α端面啮合角 t t A a ααcos cos ,,==57.21cos 7433.73 ,α=22.58° U=34z z =1431=2.214 变位系数之和 查表得∑n ξ=0.35 28.01=n ξ 07.01=n ξ223.0333.7374'=-=-=n n m A A y 127.0223.035.0=-=-=∆∑n n y n y ξ分度圆直径: ==βcos 33z m d n 46.527mm βcos 44z m d n ==101.032mm节圆直径044.463114/1474243/323=+⨯⨯=+='z z Az d mm 956.1013114/3174243/424=+⨯⨯=+='z z Az d mm齿顶高 n n n a a m y h d h )(21*33∆-++=ξ=3.459mmn n n a a m y h d h )(22*44∆-++=ξ=2.829mm齿根高 n n n a f m c h h )(1**3ξ-+==2.910mmn n n a f m c h h )(2**4ξ-+==3.540mm 全齿高 h3=ha3+hf3=6.369mm 齿顶圆直径 da3=d3+2ha3=53.445mm da4=d4+2ha4=106.690mm 齿根圆直径 df3=d3-2hf3=40.707mm df4=d4-2hf4=93.952mm 当量齿数 3n z =33cos βz =17.949 4n z = 34cos βz =39.744 3、确定三挡齿轮的齿数取模数n m =2.75mm 螺旋角β=23° 齿宽系数kc =7nm A z z βcos 221=+ 550.1356≡=g i z z ∴z5=20 z6=3069.7423cos 275.2)3020(cos 2)(65,=⨯⨯+=+=βn m z z A mm 对三挡齿轮进行角度变位:分度圆压力角βααcos /tan tan n t =∴o t 57.21=α端面啮合角 t t A a ααcos cos ,,==57.21cos 7469.74 ,α=21.707° U=56z z =2030=1.5 变位系数之和 查表得∑n ξ=0.42 24.01=n ξ 18.01=n ξ251.075.269.7474'-=-=-=n n m A A y 671.0)251.0(42.0=--=-=∆∑n n y n y ξ分度圆直径: ==βcos 55z m d n 59.750mm βcos 66z m d n ==89.625mm节圆直径200.593020/2074265/525=+⨯⨯=+='z z Az d mm800.883020/3074265/626=+⨯⨯=+='z z Az d mm齿顶高 n n n a a m y h d h )(21*55∆-++=ξ=1.565mmn n n a a m y h d h )(22*66∆-++=ξ=1.400mm齿根高 n n n a f m c h h )(1**5ξ-+==2.778mmn n n a f m c h h )(2**6ξ-+==2.943mm 全齿高 h5=ha5+hf5=4.343mm 齿顶圆直径 da5=d5+2ha5=62.880mm Da6=d6+2ha6=92.425 mm 齿根圆直径 df5=d5-2hf5=54.194mm Df6=d6-2hf6=83.739mm 当量齿数 5n z =35cos βz =25.461 6n z = 36cos βz =38.4624、确定四挡齿轮的齿数取模数n m =2.75mm 螺旋角β=23° 齿宽系数kc =7nm A z z βcos 221=+079.1478≡=g i z z ∴z7=24 z8=2669.7423cos 275.2)3020(cos 2)(65,=⨯⨯+=+=βn m z z A mm 对四挡齿轮进行角度变位:分度圆压力角βααcos /tan tan n t =∴o t 57.21=α端面啮合角 t t A a ααcos cos ,,==57.21cos 7469.74 ,α=21.707° U=56z z =2426=1.083 变位系数之和 查表得∑n ξ=0.42 22.01=n ξ 20.01=n ξ251.075.269.7474'-=-=-=n n m A A y 671.0)251.0(42.0=--=-=∆∑n n y n y ξ分度圆直径: mm z m d n 700.71920.02475.2cos 77=⨯==β βcos 88z m d n ==920.02675.2⨯=77.675mm 节圆直径040.712624/2474287/727=+⨯⨯=+='z z Az d mm 960.762624/2674287/828=+⨯⨯=+='z z Az d mm齿顶高 n n n a a m y h d h )(21*77∆-++=ξ=1.510mmn n n a a m y h d h )(22*88∆-++=ξ=1.458mm齿根高 n n n a f m c h h )(1**7ξ-+==2.832mmn n n a f m c h h )(2**8ξ-+==2.886mm 全齿高 h7=ha7+hf7=4.342mm 齿顶圆直径 da7=d7+2ha7=74.720mm Da8=d8+2ha8=80.591 mm 齿根圆直径 df7=d7-2hf7=65.956mm Df8=d8-2hf8=71.907mm 当量齿数 7n z =37cos βz =39397.024 =30.770 8n z =38cos βz =39397.026=33.3335、确定五挡齿轮齿数取模数n m =2.75mm 螺旋角β=23° 齿宽系数kc =7nm A z z βcos 221=+75.05910≡=g i z z ∴z9=29 z10=2169.7423cos 275.2)3020(cos 2)(65,=⨯⨯+=+=βn m z z A mm 对四挡齿轮进行角度变位: 分度圆压力角βααcos /tan tan n t =∴o t 57.21=α端面啮合角 t t A a ααcos cos ,,==57.21cos 7469.74 ,α=21.707° U=109z z =2129=1.38 变位系数之和 查表得∑n ξ=0.42 24.01=n ξ 18.01=n ξ251.075.269.7474'-=-=-=n n m A A y 671.0)251.0(42.0=--=-=∆∑n n y n y ξ分度圆直径: mm z m d n 637.86920.02975.2cos 99=⨯==β βcos 1010z m d n ==920.02175.2⨯=62.737mm节圆直径840.852129/29742109/929=+⨯⨯=+='z z Az d mm 160.622129/21742109/10210=+⨯⨯=+='z z Az d mm齿顶高 n n n a a m y h d h )(21*99∆-++=ξ=1.403mmn n n a a m y h d h )(22*1010∆-++=ξ=1.565mm齿根高 n n n a f m c h h )(1**9ξ-+==2.943mmn n n a f m c h h )(2**10ξ-+==2.778mm 全齿高 h9=ha9+hf9=4.333mm 齿顶圆直径 da=d9+2ha9=89.443 mm Da10=d10+2ha10=65.867mm 齿根圆直径 df9=d9-2hf9=80.751mm Df10=d10-2hf10=57.181mm 当量齿数 9n z =39cos βz =39397.029=37.179 10n z = 310cos βz =39397.021=26.923 确定倒档齿数倒挡齿轮选用的模数与一挡相同,倒挡齿轮12Z 的齿数一般在21~23之间,初选12Z =2292.21111312111312=≥=••=i z z z z z z i 倒为了保证齿轮12和13的齿顶圆之间应保持有0.5mm 以上的间隙705.0221311=≤++A d d a a ∴34,21,11131211===z z z 09.311341113===z z i 倒 44275.2)2111(2)(1211=⨯+=+='m z z a mm 6.75275.2)3421(2)(1312=⨯+=+=''m z z a mm 25.3075.2111111=⨯==m z d mm 75.5775.2211212=⨯==m z d mm 25.9375.2341313=⨯==m z d mm75.3575.2225.302*1111=⨯+=+=m h d d a a mm 25.6375.2275.572*1212=⨯+=+=m h d d a a mm 9975.225.932*1313=⨯+=+=m h d d a a mm375.2375.2)25.01(225.30)(2**1111=⨯+⨯-=+-=m c h d d n a f mm 875.5075.2)25.01(275.57)(2**1212=⨯+⨯-=+-=m c h d d n a f mm 625.8675.2)25.01(25.93)(2**1313=⨯+⨯-=+-=m c h d d n a f mm第四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在已知中间轴式变速器中心距A 时,轴的最大直径d 和支承距离L 的比值可在以下范围内选取:对输入轴L d /=0.16~0.18:对输出轴≈L d /0.1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