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第一讲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维度及其标准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应从哪些角度去评价?新的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怎样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来指导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根据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构建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现在用过去陈旧的评价体系,来评价现今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我们要构建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就要确立指导思想和评价原则,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立足学生,为学生做好服务。
一、构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理念是什么?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要体现出一个服从、一个服务。一个服从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生成,必须要服从国家的课程标准及课程的要求,体现时代性;一个服务是服务于学生。因为课程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目标的达成,学生要受益。
从宏观的程度来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因为课程标准是国家性的文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那么从微观的层面来讲,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主渠道、重要途径,所以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另外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一堂课
质量的高低,主要还是看学生在这堂课中,是不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出发点,还是最后的落脚点,都要看学生有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课程而言,不同的设计者,他的着眼点不同,导致最后生成的不一样,如着重于经典知识传授的设计,会导致对学生的主体需求、主体性、表现性不是很重视,学生着重掌握的是知识性的东西;还有一些课程的设计者,强调要着重观察学生需要什么,当你把眼光落在学生需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老师的设计会源于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去构建新的生活,对学生体现出更大的服务性和知识的构建性。往往有时候,我们在预设和达成方面存在着阴暗面,预设的很好,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达不到预设的效果,原因是没有立足于学生。也就是说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评价一堂课的教学,主要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到,知识是不是教的详尽无疑。但是今天评价理念变了,不仅看知识和技能教的怎么样,还要以学生为中心,看学生的发展,除了看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要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心理感受、合作精神等方面,因为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因此,用过去的评价标准和用现在的评价标准来评课,最后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假如用以知识中心观下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可能会把一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追求主动发展,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课,认为是差课,认为很混乱,实际上这叫行散而神不散,对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深度的教育。但反过来如果用学生中心评价观来评价过去的课堂教学,显然也不行,因为理念不一样,所以不能说过去的评价体系一无是
处,应该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特定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构建的一种评价体系,在当时也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今天来看,显然已经过时了,要重新构建。传统的评价体系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具有导向性作用的,不同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对于教师的发展、专业成长、课堂预设生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诊断,有利于教师不断的改进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积极意义。评价具有导向性,什么思想下的评价体系,会影响教师从某个方面发展,所以现在重要的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来构建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更有效的教,学生更有效地学。
二、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维度及其标准
确定了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后,我们要思考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一堂课的教学。
1. 学生的维度和指标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首先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时候,关注点之一,立足于学生,看学生有没有在这节课中积极的参与,其学习态度是积极还是一种懈怠、消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如何,他不是在瞬间的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也不是凭教师的机智在教学过程中骤然促发的,这种主体性的表现或者体现,应该在教师的预设、备课,即课的设计过程中就要去引导,在只有教师强势话语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想体现学
生的主体性似乎还是比较难,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平等的氛围,师生在知识方面不平等,但师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或者他们的互动、对话应该是很民主的。学生主体性是否体现,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首先从目标设置上进行判断,对课时目标的设置有的老师会注重知识传授,有的老师注重让学生获得一种能力,通过知识学习获得一种能力,那这两种目标设置是不一样的;第二在教学过程当中判断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是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引导、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互动交往中构建新的知识,通过自己已有的和经过对新信息的加工生成的新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长久的,因为是他自己主动构建的,如果没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生成性知识也很难学到。传统的教法不是生成性知识,而是接受性知识,这个知识是很有限的。例如南通潘雪峰老师的一节课,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而是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设置了一些方向性的辅助练习,并进行汇总整理,最后形成了生成性知识,另外在这个构建过程当中,学生的互动性非常强。石冰冰老师的一节课我也看过,如学生的分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这样一种体会,学生通常会选择关系非常好的同学为伙伴组,再次分组他还会选择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但石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采用春夏秋冬随机的分组,在前几次分组的基础上,突然变化一种策略,让学生选择不同角色,再将相同角色进行随机分组,这就为原来的合作情景设置了障碍,学生要想共同合作好,就得沟通互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形成一种新的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习惯了老师的这种教法,分组的时候我就喜欢和那几个人在一组,教师稍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