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翻译史
清末民初翻译史
自然 科学
中述人才: 与传教士等西人合作翻译时 e 担任笔译工作的人 西译人才:自己通晓西文,独立进行翻 译 日译人才:从日文转译西学
社科经典
严复 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
出版了囊括经济,政治,哲学,法律, 社会学,伦理等诸多领域 梁启超 西方先进思想引入中国
政治,哲学, 马君武 以诗歌翻译而享有盛名
天 演 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核心观点 社会状况
天演论
深刻影响
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西方自由主义思潮 严复《群己权界论》
《法意》
《论事变之亟》 梁启超 个人自由与国家自主
个人自由 民族独立
民主与平等 Demos
定义: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物的 国家制度 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转变为自由为体民 主为用,尤学习科学技术到学习政治制 度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结语
•器物学习向制度学习的进步转变
•社会变革引起思想变革,思想变革推 动社会变革 •清末民初的翻译思潮为当时的人们打 开了通向进步的新思潮的大门,促进 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清末民初对西方社科名著的翻译
100214230 100214230
王爽
概述
• 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 背景:西方列强入侵,半殖半封社会
• 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从自然科学著作重心向社 科文献乃至社科典 的转移(科学技术到社 会制度的转变) • 代表人物:熊月之
严复 杨荫杭
马君武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_汤哲声
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及其文学史价值※汤哲声 朱全定内容提要: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改译、删译与当时中国精英分子要利用小说启蒙国民有着很大关系,虽然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是以言情小说和侦探小说为主,却对当时的中国政治思想和小说的美学思想、艺术结构产生了重要作用。
本文对清末民初翻译家的史学地位以及他们的“为我所需”、意译的观念和方式作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清末民初 小说翻译 价值和意义这是一批被遗忘或者受到不公评价的外国小说翻译群体,他们是(按照翻译外国小说出现的先后为排列顺序):包天笑、周桂笙、陈景韩(冷血)、徐卓呆、许指严、王蕴章(西神)、李涵秋、张春帆、恽铁樵、周瘦鹃、贡少芹、张毅汉、徐枕亚、严独鹤、胡寄尘、程瞻庐、陈蝶仙、李定夷、程小青、叶小凤、李常觉、陈小蝶、朱瘦菊、陆澹安、姚民哀、许瘦蝶、吴绮缘、王钝根、顾明道、闻野鹤等等。
他们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翻译作家,并且主要活动于清末民初时期。
根据既有的文学史描述,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的翻译作家素质不高,被认为翻译的随意性很强;清末民初小说的译作改译、删译之风严重,被认为不忠于原著;清末民初小说译作的原著品味也不高,被认为鲜有一流作品。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清末民初的那些小说翻译作品就成为了一堆文字垃圾,关注的人不多,更别说研究了。
问题是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作品真如文学史所描述的那样吗?如果放入历史语境和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思考,也许我们会有另一番解读。
一清末民初小说的翻译确实改译、删译之风严重,包天笑、杨紫驎合译的《迦※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价值评估体系建构与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批准号:12 BZW1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2期茵小传》只是原著的上半部分,也就这么改译、删译了一下作为全本推了出来;苏曼殊、陈独秀译雨果的《悲惨世界》,也就连添带删地译成了一本十几回的故事,叫《惨世界》(报纸上连载时叫《惨社会》),改译、删译之风蔓延到当时几乎每一部译作。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 备五也。 (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
❖ 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 备六也。 (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
❖ 译德、译才,德才兼备,方为合格的译者。 也就是说 既包含人格修养,又包含学识修养 八备把译经活动同译者主体的道德风尚、学 识修养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有学者认为, 八备开创了主体性(subjectivity)研究的先河。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 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 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 个时期。
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 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 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 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支谦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 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 权赏识。
❖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 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 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 其译文:文质调和。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 摩罗什、真谛、彦琮。
❖ 道安
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时被
前秦王符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 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又称释道安。 ❖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到了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 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但译者水平参 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 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 之说。 ❖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 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 文与原文不一致: ❖ “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 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3. “此无故不翻”
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不用 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 树”,只产于印度等地,中国 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音译。 同样,“槟榔”是印尼语的音 译,“葡萄”是大宛语的音译, “西瓜”是女真语的音译, “茉莉”和“昙花”是梵语音 译,等等。
这种彼有我无或彼无我有的文 化局限词,即只存在于一种文 化当中,而另一种文化中没有 的事物或概念,一般都采用音 译的方式,保持原文化的形态 和精神。
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 之念,否则容易等闲视之,所 以对这类词语不用意译,而应 采用音译。
例如,“般若”跟汉语里的 “智慧”意思差不多,但有着 轻重之分。
“所谓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 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 慧。 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 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这不 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 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2)定公译之例
一是音译要统一,外文以英语为 准,中文以京语(即国语或官语) 为准,而制一中西对照表,以 为参照。
二是对译之名,虽间有声读之误, 而依约定俗成之例,仍可沿用。
在近代译学理论史上,直译意译一 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涉及 这个问题论旨如此全面的,当推梁 启超。
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 《佛典之翻译》中,首次总结了古 代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直 译和意译的交替。
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严复、梁启超、马 建忠、周氏兄弟、王国维、苏曼殊、周桂笙等)
民国时期翻译家(鲁迅、林语堂、茅盾、瞿 秋白、郭沫若、朱光潜、胡适、郑振铎、董 秋斯、梁实秋、朱生豪等)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家(傅雷、钱钟书、季羡 林、杨宪益、叶君健等)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中西翻译史
中西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五次翻译高潮:东汉到唐宋佛经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文学翻译
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大发展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唐代——宋代
安世高最早的佛经翻译家,直译派始祖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译。
”
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玄奘(无不翻原则)
明末清初:耶稣会教士科学传教,儒教合一科技翻译高潮
清末民初:西学翻译严复(信达雅,物竞天择)梁启超林纾(介绍西方文学作品第一人)五四新闻学运动:鲁迅,钱钟书(神似化境)霍秋白,梁实秋,曹静华,朱生豪,傅雷
改革开放:引入西方翻译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西方翻译史
2000多年前,72名犹太学者公元前三十几翻译圣经旧约全书七十子希腊文本
维乌斯荷马史诗奥德赛,
六次翻译高潮:
1.罗马帝国强盛期介绍希腊戏剧到罗马
2.罗马帝国中后期宗教作品翻译
3.中世纪中期希腊典籍阿拉伯语→拉丁语
4.文艺复兴
5.十七世纪后半-二十世纪前半古典作品和近现代作品翻译
6.二战后范围扩展至法律,科技,经济商业等,出现专门的翻译高等学院。
从杂合视角看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1898-1919)
— —
曾经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 直 译 ” “ 译 ” “ 化 ” “ 化 ” “ 和 意 、归 与 异 被 认 为是 矛 盾 的两 个 对 立 面 , 存 在 调 和 或 妥 协 。 这 些 二 元 对 不 但 立 的范 畴其 实 都 是 人 类 的文 化 建 构 ,它 们 并 不 是 真 实 世 界 的 反 映 , 为 , 显 然 , 实 的 世 界 绝 对 不 是 非 此 即彼 、 限 明 确 因 很 真 界 的 一 旦 用 “ 译 ” “ 化 ” 概 括 清 末 民 初 的小 说 翻 译 风 意 或 归 来 尚 . 者 必 然 会着 力 寻 找那 些 能 够 支 持 这 一 观 点 的文 本 , 忽 论 而 视 杂合 文 本 的存 在 。 果 深 人 清 末 民 初 的 译 本 内核 就会 发现 , 如 受 到 时代 的局 限 与 客 观 条 件 的制 约 。译 者 翻 译 时 多 用 汉 语 语 言 文化 中 固有 的成 分 去 替 代 原 文 中 的成 分 。 即便 如此 , 文 但 译 在 语 言 、文 学 和 文 化 层 面 上 也 或 多或 少 地包 含 一 些 异 质 性 成 分。 二 、 译 研 究 中 的 杂合 翻 “ 合 ” 一 个 从 生 物 学 中借 用 的 概 念 , “ 同 种 、 的 杂 是 指 不 属 两 种动 物 或 植 物 的后 代 ” [随着 多 学 科 的 交 流 与发 展 ,杂 合 ” 。3 ] “ 词被 广泛 运 用 到 自然 科 学 、 言 学 、 会 学 及 人 文 学 等 不 同 语 社 的 领域 。 翻译 研 究 中 的杂 合是 指 源 语 与 译 语 的 语 言 文 化 在 交 流 过 程 中相 互 碰 撞 、影 响 而形 成 的 混 合 体 ,具 有 双 重 文 化 基 因 。从 构成 论 上 看 . 于 源 语 文 本 离 开 了 自己 的文 化 母 体 , 由 其
中国翻译发展史
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3.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 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 《金刚经》、 《
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 四部,三百八 十四卷
真谛 :(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摄大乘论》 玄奘:唐代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 826年),
玄奘去印度求经, 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 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 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 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五四”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 期
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学翻译事业 也进入了翻译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文学翻译 事业有两大显著特点: 其一、五四新文学翻译是继西学翻译高潮之后涌现出 的又一次新的翻译高潮,与西学翻译高潮相比,无论在翻 译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其影响范围上都是前所未 有的。我国新文学翻译事业的领导力量是鲁迅、瞿秋白、 郭沫若、沈雁冰(茅盾)、郑振铎、郁达夫等。 其二、五四前后,俄罗斯文学翻译与其他欧洲国家文 学翻译相比,形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巨流,在中国翻译界 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崭新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局面。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翻 译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 四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白话文也开始代替文言文。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中国翻译发展史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第16组:
李珊珊、魏蓉婕、刘 静、 马 钰、张 莎、卢清华、译时期
2 3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
4
5
“五四”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 时期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翻译活动之影响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翻译活动之影响摘要:清末民初,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
根本原因乃是中国人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振兴中华。
自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见证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发展迅速,军事强盛。
他们开始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经济理论和教育制度,翻译各种日文经典著作,这一翻译活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优化了国内的教育体系,也为政治运动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依据。
关键词:甲午战败;赴日留学;翻译活动;教育制度;政治运动1.绪论清末民初的留日运动是甲午战败后的一股救国热潮。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前人在清末留日运动中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
留日学生的翻译活动颇受人们的关注,他们对大量先进的西方著作和文献进行了翻译,为当时国内的人们,尤其是学生,传播了先进的制度,进一步解放了他们的思想。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翻译活动的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关于清末留日运动的背景和规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我国于1896年首次向日派遣13名留学生,开启了中国留日学生的先河。
继而留学运动持续发展,1906年进入高潮期,留日学生人数破万。
第二,关于清末留日学生所翻译的书籍著作,他们把在日本读到的所有日文书籍,纷纷翻译成中文,传入国内。
不仅包括当时兴办学堂急需的各种教科书,还有涉及哲学、文学、史学等人文学科书籍,为迅速改变中国封建落后的僵化体制,翻译最多的要属政法类书籍。
2.甲午战后留日热潮自1895年甲午战败以来,广大中国知识分子见证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军。
因此,有人主张效仿日本,将其作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拯救国家和生存的捷径。
关于清末民初中国留日学生的起始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说法: 1:1882年,清政府驻日大使黎庶昌在使馆西侧设立“东文学校”,培养必要的日语翻译人才。
2:1888年3月5日,张文成在东京大学教授兼同人社校长中村敬宇的调解下,加入同人社,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留日史的“起点”。
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对现代科技翻译的启示
Vo l.32No .5May 2011第32卷第5期2011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rnal of C hifeng University (S o c.S ci )关于清末民初在翻译史上的时间界定,大多学者都认定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段时期,持续时间约80年左右。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被称为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三大高潮,它与之前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对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有很多学者都已经著书立说,研究成果也颇丰。
但对于清末民初时期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
这一时期的西学翻译可大致分为社科类、教科书类、文学小说类等几大类。
其中对于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研究,尽管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亮点颇多,研究价值颇高,但国内学者对其似乎有所忽视,对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研究译论甚少,似乎已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一、清末民初科技翻译活动的背景及特点19世纪下半叶,为了富国强兵,晚清掀起了学习西方科技知识、翻译西方科技著作的热潮,在华蘅芳、徐涛、李善兰、赵元益和英格兰人傅兰雅等人的努力下,先后翻译出版了一批近代科技书籍。
华蘅芳是中坚人物,他先后参加译述和校审的书,有《防海新论》、《代数术》、《地学浅解》、《金石识别》等17种,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关于数学(包括代数、三角、指数微积分和概率等)、地质学、地文学等领域的知识。
傅兰雅出生于英格兰海德镇,在中国工作20多年,共有译著138种,涉及应用科学、陆海军事科学,也涉及历史等社会科学,对我国19世纪末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改革,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
而20世纪初的科技翻译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教科书的翻译在新一代的国人中传播科学知识,不仅有助于实施大规模的科学教育,而且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进化论的翻译使“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陈腐观念受到极大冲击,进化的新观念得到广泛传播;3.逻辑学和科学实验方面的著作的译介,促成了方法论科学观在当时思想界的成熟发展和运用。
清末民初翻译理论史
1.汉到元对佛经的翻译
2.明末清初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 3.西学翻译思潮 始于1840年
时间范围: 1840----1919 历史背景: 内忧 闭关锁国积贫积弱 外患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列强入侵 救亡图存 西方思潮涌入 学习西方
翻译的兴起
1.译者 梁启超 严复 林纾等 《 中国近代翻译家研究》 2.译作 科技类 哲学社会类 马克思主义著作 外国文学作品 《翻译史话》 3.时期 鸦片战争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 维新运动时期 《 中国近代翻译史〃晚清卷》
归化的表现 文体的改变
严复的文言体 梁启超的浅近文言体 章回体
归化的原因 闭关锁国保守,中华文化中心论
王晓丹.《翻译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陈福康.《中国译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冯志杰.《中国近代翻译史·晚清卷》九州出版社 2011
杨丽华.《中国近代翻译家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如何看待翻译目的论?
优点:1.受众容易快速接受异文化 2.有效达成自己的目的 缺点:太过于主观,忽略忠实原则
过分强调译者的主导作用
总体评价:丰富翻译理论, 翻译目的也是不可忽略
翻译目的论与归化论是否具有统一性? 翻译目的论的持有者是否会倾向于归化翻译?
何为归化
遵循目的语文化的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有意对原 文采取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 版潮流和政治需求。以读者为中心 异化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是异化。 以作者为中心
时期
鸦片战争时期
1840-1860
洋务运动时期
1861-1895 近代翻译的开拓 洋务派 富国强兵、中体西用 自然科学 设学堂,翻译机构
(最新最全)中西方翻译简史(包含中西方翻译大家简介)
鸠摩罗什VS真谛VS彦琮
• 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实出华”,讲究译文 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 徒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本仍然 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 真谛三藏到中国后20余年适逢兵乱,于颠沛流离中仍能译出一百多部 重要经论,是鸠摩罗什以后玄奘以前贡献最大的译师。 • 彦琮在《辩正论》中批评了历代译经之得失,提出“宁贵朴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直译的。最大贡献是提出 了“八备”(eight qualifications),即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工作者应 该具备的八项条件.
1.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 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 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唐代(全盛时期) 北宋(结束时期)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 • (公元148-316年) •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 “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 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 简名:支谶)。 •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 文章。 • 但在当时,以上译者的译作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原因: 汉代的佛教始终被视为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汉代 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道术,他们总是把“浮屠”和“老子”并 称。
中国翻译简史VS西方翻译简史
CP
一.中国翻译简史
•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 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 陈福康( 2005)---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古代、晚清、民国、 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 马祖毅(2004):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 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 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关于清末民初的日书汉译热潮浅析
关于清末民初的日书汉译热潮浅析作者:王莹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在近代中国处于西学东渐转换期的重要时期,外文书籍汉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人开始学习西方,不断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作为主要的翻译对象,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力的译著。
至20世纪末期,中国的翻译史呈现出三个高潮。
分别是后汉到宋代的佛经翻译,明末作为基督教传教活动的科学翻译以及晚清的西洋学翻译。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所翻译的日文书籍在当时中国所译的外文书籍中是最多的,出现了首次日文书籍翻译热潮。
19世纪末之前的译书多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内容相关,到了20世纪,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律、政治、教育、历史等的书籍占了大多数。
关键词:清末民初;日书汉译;热潮翻译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一直作为社会交流手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书籍的翻译,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可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另一方面,翻译本身和时代以及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翻译,翻译也在反映着历史,不同时期的翻译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开明人士对译书的大力倡导1.清末官僚力主翻译日文书籍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了当时的清政府和老百姓沉重打击,以此为契机,中国将目光投向了明治维新后大步迈向近代化的邻国日本。
在辛丑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共有三次共同上奏,上奏内容提及全国大范围改革良策,最后一项则是提议“多译东西各国书籍”。
在该项内容中,张之洞等人提及,今日如果要借鉴各国法律,就理应多译外国的政治、学术的书籍。
他大力提倡翻译万国法律类的书籍,并提出了三个具体方案,其中最为重视的就是以外国公馆为中心进行外国书籍的调查及翻译。
在驻外公馆中,张之洞等人最重视的是驻日公馆,他主张进行翻译时,须增加随员和学生的人数,扩充经费,译书成稿后,应立即寄送回国刊发。
在有关日本政治类书籍中,张认为,这其中既有自创的,也有欧美泊来的,将欧美书籍内容稍作修改以适应社会需要的也不少见。
20世纪中国翻译史
《20世纪中国翻译史》计六十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一部叙述我国二十世纪翻译历程的史书。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的翻译活动;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建国后的翻译活动。
该史将翻译活动视为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推动力,是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故而不局限于对翻译活动的展示,也旁及产生翻译活动的环境。
本书力图以宏观的角度剖析翻译的实质,以历史的实例为佐证张扬翻译的魅力,充分论述翻译的综合价值及社会影响。
第一部分管窥清末民初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讲述翻译在其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根据梁启超、严复和林纾做出的卓越贡献,首次提出应将他们称为那个时期的译坛“三杰”。
梁启超被列于榜首;他虽年纪最轻,译的作品最少,但他创办大同译书局,培养翻译人才,以政治影响翻译事业,故而所起的作用最大。
“三杰”积极引进西学,帮助国人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了解西方社会先进的政治体制及社会制度,从而激发国人变革的思想。
该部分还用大篇幅介绍了清末民初的科学翻译、小说翻译、诗歌翻译和戏剧翻译,并叙述了中国文化在域外传播的情况。
民国时期,我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发展,鲁迅、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刘半农、郑振铎、曹靖华、董秋斯、朱生豪、梁实秋、傅东华以及梅益等翻译大家的活动,把翻译事业推向了辉煌的巅峰。
此际西学东渐风气日炽,许多学子负笈欧美,译著颇丰,门类包括诗歌、小说、剧本等,译著按国别划分为苏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等。
这一时期是全书叙述的重点,所列举的译者译著最多,占的篇幅最大。
第三部分展示建国后的翻译活动,介绍了师哲、巴金、李良民、刘伯承、楼适夷、高值、刘宓庆、焦菊隐、丰子恺、文洁若、成仿吾、郭大力、飞白、荣如德、杨武能、黄龙、罗新璋等杰出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详尽叙述了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对苏俄文化、日本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北美文化、英国文化以及印度等弱小国家文化的译介情况。
该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浓墨重彩地阐述中国翻译理论的构建情况,把“信达雅”、“硬译”、“学、思、得”等散落在各处的“珍珠”穿缀起来,形成一个体系,熠熠生辉。
清末民初翻译走向的社会翻译学研究
者 的 角 度 来 考 察 译 者 及 其 翻 译 活 动 以 及 作 为 翻译 活 动 载 体 的
首先 以 林 则 徐 和 魏 源 为 代 表 的 中 国 社 会 先 进 分 子 . 出 提
翻 译 产 品 对 整 个 社 会 及 其 某 些 方 面 的 作 用 和 影 响 :社 会 与 翻 “ 夷 长技 以 制 夷 ”魏 源 语 )明 确 主 张 学 习 西 方 ; 着 满 清 政 “ 师 ( , 接
} 【 日期] 1—4 1 收稿 2 10—2 0
} }【 作者简介1 王新兰 (9 0 )女 , 18 一 , 河南新乡人 , 新乡学院讲师 , 河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 面的
研究。
18 3
的 自然 科 学 书 籍 以及 少 数 社 会 科 学 的 书 籍 被 翻 译 过 来 , 比如
向的 作 用 和 影 响 .最后 结 合 民 族 文 学 来 探 讨 翻 译 走 向 对 社 会
王 佐 良先 生 曾 经 指 出 , 究 译 史 , 能 仅 叙 述 , 从 社 会 及 其 某 个 方 面 的 作 用 和 影 响 ,从 而 可 以看 出翻 译 是 一 种 社 会 研 不 要 因而 译 史 既 是 翻 译 的 历 史 , 是 社 会 的 历 史 , 也 翻译 事 业 背 景 和 文 化 着 眼 , 结 合 文 化 、 会 、 史 , 考 察 由翻 译 引 起 活 动 , 要 社 历 要 互 的 大 的 文 化 潮 流 或思 想运 动l3 就是 说 研 究 译 史 不 能 脱 离 社 的发 展 和 社会 的发 展 是 互 为 作 用 、 为影 响的 。 】) I。 ( r 会 这 个 大 语 境 来 进 行 ,而 社 会 翻译 学 就是 旨在 从 社 会 学 的 角
浅析清末民初科技翻译对我国现代翻译的影响
浅析清末民初科技翻译对我国现代翻译的影响摘要:中华文明的发展从古至今与翻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五大翻译高潮:唐朝的佛经翻译;清朝的科学翻译;1919年以前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科书、工具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翻译。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高潮走向高峰的重点时期,而其中的科学翻译活动,以其影响之大成果之多为中国翻译史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亮眼之处,对于现代科技翻译来讲仍具有借鉴价值和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学翻译;特点;影响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ltogether,there are five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of Tang Dynasty,Scientific Translation in Qing Dynasty,Western Translation before 1919,Scientific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and the Social and Natural Scientific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re crucial period toward a translation climax,in which many scientific activities with their influential results providingmany enlightening spots for China and it still has its reference and learning value on modern scientific translation.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cientific Translation;Characters;Influences1 背景与特点西学在我国的传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二是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起源与误读
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起源与误读刘树森(一)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以其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在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中赢得了应有的—席之地,成为近现代社会沿革中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依照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
迨至晚清,小说的命运依旧未见改观。
那么,翻译小说异军突起,取得如此之大的建树,原因究竟何在?原因复杂。
20世纪行将终结,检讨百年历史,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试图从历史学、文学、叙事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重角度予以研究。
从翻译与文化研究的视角着眼,追溯翻译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审视翻译小说的主要文化特征,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答上述命题。
在翻译小说勃兴之前,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传教士用了差不多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为小说正名,尤其是确定翻译小说在当时社会中的价值取向。
此前,西方传教士了解小说在中国主流文化传统中的边缘地位,所以他们译介西方小说时采取的策略,是回避其称谓。
宾威廉将其翻译的英国小说《天路历程》(1853),称为“圣书”。
即使是李提摩太,他翻译了美国小说《回头看记略》(1891)之后,也名之为“一如传体”。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转变对于小说的认识,对于翻译小说的兴起所具有的前提意义不言而喻。
以目前所接触到的资料而论,《昕夕闲谈》(1873)的译者蠡勺居士,在该译作的“小叙”中最早提出了小说具有陶冶性情、启发良心、促进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予则谓:小说者当以怡神、悦魂为主,使人之碌碌此世者咸弃其焦思、繁虑而暂迁其心于恬适之境者也;又令人之闻义侠之风则激其慷慨之气,闻忧愁之事则动其凄婉之情,闻恶则深恶,闻善深善,斯则又古人启发良心、惩创逸志之微旨,且又为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之大助也……谁谓小说为小道哉?正是这种颇为前卫的观念,驱动蠡勺居士翻译了“英国小说”《昕夕闲谈》。
按照他的解读,这部小说的价值在于可以“使富者不得沽名,善者不必钓誉,真君子神采人生,假君子神情毕露……”,并告诫读者不可将他的译作视为本土“寻常之平话、无益之小说”。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逐渐开放和西方文化的逐渐进入,翻译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将分别探究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时期的西学翻译,通过对比研究,探索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翻译学科的发展与变迁,为中西文化的传承创造更丰富的条件。
一、明末清初西学翻译难点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思想,也将拉丁文、荷兰文、葡萄牙语等文化信物引入中国,这使得当时的翻译学科面临了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当时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思想在中国属于新领域,翻译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理解。
其次,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极大,加之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西学翻译的译文难以寻求和中文的合理对应。
最后,由于当时翻译的主体是外来传教士,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足,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本难以准确把握,因此翻译结果在语言层面也不尽如人意。
二、清末民初西学翻译进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日本等先进国家先进文化的浪潮,这种背景下推动了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翻译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清朝间接宣告无限制开放,鼓励西方教育文化传播于华,翻译家和译者踊跃涉足翻译的领域。
译者们更多注意到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注意提高翻译质量,探寻出一套适用于中西文化转化翻译的规则。
同时,翻译工作逐渐被工业化的手段所代替,机器翻译等技术也渐渐进入翻译领域,翻译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
三、中西文化交流下的翻译规则翻译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通,因此翻译工作需要遵循一套演绎关系。
首先,译者需要了解原文的文化传承,比如文化背景、习俗和传统等。
其次,译者需要将原文中体现的文化情感与所要翻译的文本转化为具有文化气息的文本。
另外,译者需要将原文中所使用的词汇、语法进行分析、抽象,使其与目标语言的文字、语法相对应。
最后,译者要拥有拉近两种语言之间文化差距的背景知识,以便于在文化的转化下进行更准确的翻译。
关于严复翻译原则的文献
关于严复翻译原则的文献【原创实用版】目录1.严复翻译原则的概述2.严复翻译原则的具体内容3.严复翻译原则的贡献和影响4.严复翻译原则在现代翻译中的应用正文一、严复翻译原则的概述严复,清末民初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思想家,是我国翻译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翻译原则,被称为严复翻译原则。
严复翻译原则是在他长期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我国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严复翻译原则的具体内容严复翻译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达、雅”三原则: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表达通顺;雅,即语言优美。
这三个原则分别强调了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审美性,是严复翻译思想的核心。
2.“五字真言”:温、雅、谅、达、贴。
温,指翻译要符合国情,适应读者的接受能力;雅,要求译文优美,有文采;谅,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达,要求译文通顺流畅;贴,要求译文贴切,符合原文语境。
3.“四勿”原则:勿失真、勿拘泥、勿增饰、勿删减。
勿失真,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勿拘泥,要求译文不要拘泥于原文形式;勿增饰,指译文不要添加原文没有的内容;勿删减,要求译文不要删减原文的内容。
三、严复翻译原则的贡献和影响严复翻译原则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原则不仅适用于文学、学术著作的翻译,也为科技、法律、政治等领域的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
严复翻译原则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准则,使翻译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四、严复翻译原则在现代翻译中的应用时至今日,严复翻译原则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翻译中,我们应遵循严复翻译原则,努力做到准确、通顺、优美地传达原文信息,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严复翻译原则是我国翻译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 演 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核心观点 社会状况
天演论
深刻影响
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西方自由主义思潮 严复《群己权界论》
《法意》
《论事变之亟》 梁启超 个人自由与国家自主
个人自由 民族独立
民主与平等 Demos
定义: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物的 国家制度 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转变为自由为体民 主为用,尤学习科学技术到学习政治制 度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
结语
•器物学习向制度学习的进步转变
•社会变革引起思想变革,思想变革推 动社会变革 •清末民初的翻译思潮为当时的人们打 开了通向进步的新思潮的大门,促进 了中华民族的进步
梁启超 章太炎
自然 科学
中述人才: 与传教士等西人合作翻译时 e 担任笔译工作的人 西译人才:自己通晓西文,独立进行翻 译 日译人才:从日文转译西学
社科经典
严复 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
出版了囊括经济,政治,哲学,法律, 社会学,伦理等诸多领域 梁启超 西方先进思想引入中国
政治,哲学, 马君武 以诗歌翻译而享有盛名
清末民初对西方社科名பைடு நூலகம்的翻译
100214230 100214230
王爽
概述
• 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 背景:西方列强入侵,半殖半封社会
• 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从自然科学著作重心向社 科文献乃至社科典 的转移(科学技术到社 会制度的转变) • 代表人物:熊月之
严复 杨荫杭
马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