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2近代中国思想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再现】
一、选择题
01.(2013年福建卷文综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
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02.(2013年四川卷文综历史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03.(2013年天津卷文综历史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04.(2013年重庆卷文综历史7)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
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
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05.(2013年海南卷历史12)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06.(2013年海南卷历史1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
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
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07.(2013年海南卷历史1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08.(2013年江苏卷历史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09.(2013年上海卷历史25)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
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
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
期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
各种社会思潮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故选D。【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基地——北京大学。
10.(2013年安徽卷文综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
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
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1.(2013年天津卷文综历史8)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
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12.(2013年上海卷历史27)右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代表大会的盛况。此次大会召开于()
A.抗日战争初期
B.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片、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从图片可知这次会议是1945年在延安召
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故选B。
【考点定位】: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
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非选择题
13.(2013年广东卷文综39题(1)、(2)小题)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
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
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请回答: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