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述第八章语言接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之,语言浅程度接触的结果是语言中出现不 成系统的、文化层面的借词。
第三节 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 一、语言联盟与社会 • 1、定义 • 语言联盟系统的语言不具有亲属关系。 • 2、语言联盟是不同民族深度且相对平衡接
触的结果。
第三节 语言联盟与系统感染
• 二、系统感染 • 1、定义 • 2、系统感染的结果 • 双语现象
源出的外语词有对应关系。
• (1)音译词:声音和意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 Coffee 咖啡 model 模特 copy 拷贝 • (2)意译词:引进外语词的意义。 • Telephone 电话 fax 传真 Bible 圣经 • (3)仿译词:不仅引进外语词的意义,而
且仿照它的结构方式构成的词。 • Honeymoon 蜜月 月饼 moon cake
第二节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 二、借词与社会 • 1、借词主要是向对方语言借用自己语言中
所没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名称,音位的聚合 系统合组合系统、词法、句法等都不发生 变化; • 2、语言中借用词语的方向决定于两社会接 触时文化传播的方向;
• 3、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借出去的词再借 回来的现象,但借回来时音、义会有一些变化。
• 有的国家的国语不止一种,不过在多种情 况下多以一种语言为主,这也是取决于经 济、政治、文化等因素。
第六节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混合 语
• 一、洋泾浜(pidgin)
是当地人没有学好外语,而外语在当地语言 的影响下出现的变种。十七世纪以后殖民 地和半殖民地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 象。
特点:词汇量小,语音适当改造,语法规则 减少到最低限度,,只有口语形式,不作 为母语传给下一代。
第二节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 一、借词 4、三者的差异 (1)词的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 词的内部形式: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规则的选择 词的外部形式:词的具体读音 (2)差别 仿译词:借入词的内部形式而不借入词的外部形式的外来概
念词; 意译词 :既不借入词的内部形式也不借入词的外部形式,只
借入外来概念; 借词:加入词的外部形式的外来概念词。 *借词属于外来词;意译词(含仿译词)属于本族词。
学习者的洋泾浜
• 按《上海闲话》的作者姚公鹤的说法,这是一种 “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 英语”
• 汪仲贤撰文的《上海俗语图说》中曾记载了洋泾 浜歌诀: 来是“康姆”去是“谷”,廿四是“吞的福”; 是叫“也司”勿叫“拿”,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 烘山芋叫“扑铁秃”,靴叫“蒲脱”鞋叫“靴”; 红头阿三“开泼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 茶”; 爷要“发茶”娘“卖茶”,丈人阿伯“发音落”……
在隋唐以后,被迫替换的比重大一点。 四、语言替换的过程 (1)双语阶段 *双语现象是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
即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2)分离或融合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五、语言换用与底层遗留 被替代的语言在胜利者语言中留下的痕迹: 1、被替代语言社团的一些特殊的发音习惯; 2、地名 六、语言联盟与语言替换的关系
发展趋势:消亡或成为混合语
• (一)什么是“洋泾浜”
• 在旧中国,人们用“洋泾浜”这种说法来指非正规 学会的不登大雅之堂的外语,特别是英语。洋 泾浜是上海外滩的一段,位于洋泾 河流(早 已填没)和黄浦江的会合处。鸦片战争以后, 上海辟为商埠,洋泾浜一带成了外国商人聚集 的地方。他们和当地的平民接触,就用这种支 离破碎的外语通话,于是“洋泾浜”成了破碎外语 的中国名称。
• 如汉语的“思想”原来是动词,表示“思考、思念”, 借到日语中后,日语将其用来表达新概念,汉 语再借回来后就成了名词,主要表示“客观存在 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 其实,由于借词的时间过长,而且其中一些 早已成为许多新词的语素,很多已经难以辨认 出音译的痕迹了。甚至在母语的教学中,也被 教师用本民族语言的思维方式来解释这些词语。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二、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 1、发生语言替换的必要条件
不同民族必须在统一地区有较长时期的杂 居生活 2、语言替换的结果 经济文化地位高的一方排挤替代经济文化 地位低的一方,政治地位的高低并不起决 定作用,是由交际的需要决定的。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三、语言融合的类别 (1)自愿替换 (2)被迫替换 就总的趋势看,隋唐以前,以自愿替换占优势;而
• 较深而相对平衡的接触则造成同一地理区 域内不同语言的系统感染而在语言的结构 类型上趋同,但各个语言仍然继承了自己 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 一、语言替换 1、什么是语言的替换 (1)语言的替换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
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或替 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 具。 (2)语言的替换并不产生“混合语” (3)语言替换也称为“语言融合”或“语言换用”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第一节 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
第一节 社会接触与语言接触
• 根据社会接触方式、深度的不同,语言的接触也 有各种不同的结果。
• 根据接触的不同结果,我们把语言接触分为五种 类型:
• 1、词汇借用 • 2、语言联盟 • 3、语言替换 • 4、通用书面语、民族共同语进入方言 • 5、语言混合(洋泾浜、混合语)
第二节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 一、借词 1、借词:指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2、意译词:指只引入新的外来概念,但用本族语的
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构成新词来表达它。 *有的意译词构词所用的本族语的构词材料பைடு நூலகம்构词规
则与意译词所源出的外语完全没有关系。 3、仿译词:是意译词的一个特类。 *构词所用的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分别与所
第四节 语言的替换和底层
地理语言学: 从地名看民族的迁徙: 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女真语 姑苏——百越族——广西个漾——云南个
旧——越南个奔
第五节 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 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
• 共同语: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共同语是 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 决定因素:1、政治原因;2、经济原因;3、 文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