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19高中地理同课异构说课课件
2.3.1《热力环流》课件PPT(42张)-优秀课件
![2.3.1《热力环流》课件PPT(42张)-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23695902d276a200292eed.png)
热力环流
气压 降低
C’
气压 升高
A’
气压 降低
B’
冷却
受热
冷却
C
A
B
热力环流
气压 降低
C’
气压 升高
A’
气压 降低
B’
气压 升高
冷却
C
气压 降低
受热
A
气压 升高
冷却
B
热力环流
气压 降低
C’
等压面弯曲规律: 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风
气风压
升高
A’
气压 降低
B’
气压 升高
风
气风压
气压
降低
升高
冷却
受热
冷却
(3)在图a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 构成一个环流圈;在图b上,画出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 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白天
陆地:增温快
陆地
a
海洋:增温慢
海洋
夜晚
陆地:降温快
陆地
海洋:降温慢
海洋
b (4)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 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 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方谷”中,用火攻之, 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叹到: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 呢?
思考这个问题?不着急回答,上完这节课大家都会懂!
现象观察
1、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 2、空气运动原因? 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环流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19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59d40b360cba1aa911da02.png)
合作运用
热力环流 — 应用Leabharlann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合作运用
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在海边拍照时,要怎么站位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
考一考?
合作运用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 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 流。
低
高
高
低
(1)在图a和图b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2)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当堂作业
基础巩固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 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 冷却的是____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
当堂作业
能力提升
下图a、b为等值线。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若等值线表示北半球高空水平面等压线,箭头表示
气流运动方向,则下列正确的是( )
①气压A高于气压B ②气压A低于气压B
③A对应的近地面天气阴雨 ④B对应的近地面天气
阴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
④
实验证明
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生活中的实例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热岛环流 对流雨 孔明灯因热气上升
合作运用
山谷风
教学新课
2、基本概念—等压面
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等压面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5 1010 1015
1005 1010 1015
1005 1010 1015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https://img.taocdn.com/s3/m/50ee25e510a6f524cdbf8504.png)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tài yánɡ fú shè)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 矛盾吗?为什么?
没有矛盾。因为:1.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海拔高,来自大地面的热量少;2.云量少保温 作用也弱.(注:气温低出现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第十二页,共40页。
散射
H2O CO2
CO2、H2O吸收(xīshōu)波长较长 的红外光
地面 第六页,共40页。
一、大气的削弱作用
吸收(xīshōu)
(选择性)
削
弱 作 用
散射 (选(sǎ择n性sh)
反è射)
(fǎns
二氧化碳和水汽: 红外光
臭氧:
紫外光
波长较短的蓝色光
云层
第七页,共40页。
二、大气的受热(shòu rè)过程
★太阳温度高, 太阳辐射——短波(duǎnbō)辐射 ★地面、大气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第五页,共40页。
平 太阳辐射
流 层
(紫外光)
O3
反射
对 流 层
O3吸收大部分波长 较短的紫外光
太阳辐射(tài yánɡ fú shè)
(可见光)
太阳辐射(tài yánɡ fú shè)
(红外光)
Image
第四十页,共40页。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三、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
1060hpa
1100hpa
单位(dānwèi)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P2
高空(gāokōng)
1000m
P1
500m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19完美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19完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4e1b2cbceb19e8b9f6ba47.png)
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1.等压线、面的判读(自主梳理)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合作探究) 3.热力环流的应用(合作探究)
热力环流形成的探索
假如A、B、C三地地表性质均一,且
温度一致情况下 ,此时大气有无运动?
海
拔
990hpa
升
高
1000hpa
气
压
1010hpa
降 低
B
A
C
热力环流形成的探索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D
B
A
C
该图反映出北京出现了什么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
北京城市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回答下题。
D
BA C
8.夏季A、B、C、D四个地点降水量可能稍多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思路:温度 、降水量、天气间的关系
(温度高 气流上升
多阴雨
降水量多)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根 本 原
低 风 高风 低
因
大气垂直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 流(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 流(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a5695f2f60ddccdb38a075.png)
2.
五、课堂小结
一、掌握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及过程(冷热不均)
二、解释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郊风)
1、海陆风: 2、山谷风:
白天吹海风, 晚上吹陆风。
白天吹谷风, 晚上吹山风。
3、城郊风: 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区, 高空风向由城区吹向郊区。
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课 后思考? 《一个小女孩的日记》 今天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
海洋
海洋
陆地
白天:海风
陆地
夜晚:陆风
合作探究二:
假如你是某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你是否同意一厂 长在城市近郊办水泥厂。
城市风------- 城市热岛环流
甲 郊区B
郊区
冷
市A 区
市区 热
郊B区 甲
郊区
冷
合作探究三:古人懂不懂地理?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考的很糟糕。我心情很失落, 一个人偷偷跑到海边,海风吹拂 着,让我轻松了很多。
为什么暖风器与空调的安装位置不同?
壁式空调
暖风片
热力环流
1.气压(P):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力,即单位面积上空 气柱的重量。
B A
B
A
规律: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密度低减小
密度高增大
密度低减小
密度高增大 冷却
A
地面 冷热 不均
密度低减小 受热
B
空气 垂直 运动
水平面上 的气压差
密度高增大 冷却
“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 夜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 川盆地地区)。
山谷风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2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2.2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8bc599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b.png)
1060hpa 1100hpa
P2
高空
1000m
P1 500m
A 地面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热力环流Atmospheric thermal circulation
○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 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能量来源 根本原因
同
一
大
太 阳 辐 射
地 区 间 冷
热 差 异
空 气 的 垂 直 运 动
水 平
面 的 气 压
差 异
气 的 水
平 运 动
热力环流过程小结
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②
①
③
⑤
上升气流上容升易形成雨降水,下沉气流往往下晴沉④朗 晴
气压值:① > ( ②=③=④) > ⑤
等压面上弯说明该处是高压,下弯则是低压 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相反】
热
• ②白天,湖泊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
冷
• 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③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
风由陆地吹向湖泊
• 影响湖陆风的因素:
• 答:湖泊面积。湖泊面积越大,湖陆热力差异越明显;
•
天气。晴天湖陆风更显著。
• 湖,陆风转换时间的季节差异:
冷
• 湖风转陆风,日出后一段时间;
热
• 陆风转湖风,日落后一段时间;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
探讨问题 1.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2.热力环流产生的天气现象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2.2(第二课时)热力环流+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2.2(第二课时)热力环流+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8ce8d6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6.png)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空气的水平运动
高压
B冷
低压
A热
高压
C冷
2 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高空
低压
高压
近地面
高压
B冷却
低压
A受热
低压
(百帕)
500
700
900
1100
高压
C冷却
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练 【合作探究】比较A、B、A′、B′四点的气压大小
PB>PA>PA′>PB′ 近地面气压肯定大于高空
低压
B′ 490hpa
2. 成因:地面冷热不均(根本) 3. 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
→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4. 等压面的变化:高压向上凸,低压向下凹 5. 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课后探究
用山谷风的知识解释巴山夜雨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辐合下沉 C.辐散上升 D.下沉辐散
D 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练习.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试牛刀
④ ⑤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_。 乙 甲 (2)图中甲、乙两地近地面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___,盛行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___。
晴朗无云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郊区地表温度下降快,而城市夜晚仍会产生热量,市区与郊 区的温差更大,进一步加强了城市风。
合作探究 —— 城市规划大师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15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热力环流(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530e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4.png)
4
2
5
1 1000m
A
0m
B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2、3、4、5气压从高到低排序
(2)A、B两地温度高低
(3)A、B天气状况
(4)画出热力环流典例分析源自(2019·辽宁高一会考)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1.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垂直方向: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海拔越高,气压(温)越低 (气温:A>B>D>C)
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风/高空风) 等压面弯曲:同一水平面上,高压上凸,低压下凹(气压:B>A>D>C) 天气状况: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一、自然界的热力环流
典例分析
(2019·辽宁高一会考)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 2.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A.晴朗夜晚气温较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压线;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 冷热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气压差异
高空
低压
高压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大气的 水平运动
低压
高压 B
冷却
归纳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 →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风
1、山谷风
白天,山顶增温快,空气上升 山谷增温慢,空气下沉(高压) 近地面空气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
大气热力环流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大气热力环流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b0d52cc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0.png)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 教材内容 ➢ 功能和价值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是 “大气运动”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为后面学习“大 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等奠定知识基础。
五、教学过程 — 新课讲授 假如地表受热不均
环节三二 假设
验证
合作探究:假设一个分子代表 5 hPa的大气压,写出一个
空气分子运动后,A、B、C三点的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数值。
850
高空
●8●●4●5● 850
●8●5●●5●●
●●●●8●4●5 850
850 hPa 900 hPa
1000
1000
近地面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山谷风
素养线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五、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巴山夜雨视频
设问:为什么川渝地区偏 爱夜间下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兴趣及美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 — 新课讲授
环节一
实验一
看下面空气运动实验图,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纸片在实
3
➢学会绘制热力环流原理模式图并能够用其解释生活中相关 现象(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三、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
1.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 成原理
2. 理解等压面弯曲变 化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
重点
难点
1. 掌握热力环流的形 成原理
2. 理解等压面弯曲变 化的特点及原因
第四部分
教学策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热力环流 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035aa70066f5335b812166.png)
海拔高度(m) 5500
气压(hPa) 500
700 3000
1500
850
地面
B
A
C
1000
假设海拔相同的A、B、C三地受热均匀
结论2:地面冷热均匀时,不同高度处的等压面是水平且相互平行的
热力环流
气压 降低
C'
气压 升高
A'
气压
降低
B'
冷却
受热
冷却
C
A
B
热力环流
气压 降低
低压
高压
低压
冷却
B
受热
A
冷却
C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郊区
问题研究
A
B
C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 2、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你热还力能环想流火到的锅实哪际些案生例活烧纸烧纸吗中?的 空调
二、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说课课件
![热力环流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996a0ee009581b6ad9ebc7.png)
热力环流说课课件热力环流说课课件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
“热力环流”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规律和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
2、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观点。
3、重难点重点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
因为学生对空间的思考和想象能力有限,过程的讲述成为知识讲述的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对于学生,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本节课中,打算着重指导学生熟悉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图。
在这里,过程的展示是非常重要的,我决定把过程分步骤,每个步骤用一张图来讲解,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可在多媒体中给出)三、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北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生活在这里,我们每天都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
现在呢,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市政府决定在这儿投资建设工厂。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热力环流(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b8257249649b6648d747da.png)
B
A
C
该图反映出北京出现了什么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
北京城市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回答下题。
D
BA C
8.夏季A、B、C、D四个地点降水量可能稍多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思路:温度 、降水量、天气间的关系
(温度高 气流上升
多阴雨
降水量多)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热力环流教学ppt课件
![热力环流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61924b561252d380eb6eac.png)
(1)城市热岛环流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热岛环流
(2)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城市热岛效 应”的危害。
①夏季高温的危害
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 境温度高于28 ℃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学习、工作效率 下降;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 34℃,并伴有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 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 加。此外,高温还可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大气中有 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高温时人们喝水增多,洗澡次数增多,浇灌花草树木的水 增多等,增加水资源的消耗;高温时降温电器如空调的使用增 多,社会活动、睡觉等的时间推迟等,消耗的能源增多…… 高温增加病菌繁殖的条件,影响城市生物物种的生态平 衡……
热力环流教学 课件
诸葛亮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方谷”中,用火攻 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 叹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 起雨来呢?
思考这个问题?不着急回答,上完这节课大家都会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视频问题导入→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 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列举实际生活案例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分析热力环流,培养大家探索自然、热爱科 学的精神
2.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3.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不同高度难比较。 ▲热力环流举例:海陆风、城市环流、山谷风
2.3.2.热力环流(课件)-高一地理教学优质课件(中图版2019)
![2.3.2.热力环流(课件)-高一地理教学优质课件(中图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9e5420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2.png)
2.在等压面图上判断甲、乙、A、B、C、D气压高低、
3.地面的温度高低 气温:T甲>T乙
5.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不同高度等压面分布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请判断正误。
①气温:甲>乙>丁>丙 ( ㄨ )
②气压:甲>乙>丙>丁 ( √ )
6. 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D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A→热 B→冷
2.判读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 PB>PA>PC>PD 3.近地面A、B两地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哪个地方? A地
4.如果是夏季,近地面A、B两地为海洋的是哪个地方
?
B地
课堂检测
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B
C
A D
甲热
乙冷
1.判断甲、乙两地的受热情况 气压:P乙>P甲>PA>PB=PD>PC
思考:2.山谷中大火燃烧对山谷中的气压有何影响? 山谷中近地面气压降低。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故事
材料:三国,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营渭河。司马懿屡败不出,诸葛亮乃于 葫芦峪预设干柴,令魏延诱敌。司马懿父子欲劫粮,误入谷中,魏延火攻,困其难 逃。忽天降大雨灭火,司马懿逃走。真是天意吗?
思考:3.为什么山谷中突降大雨呢?
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4.图中①②③④间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A.①→② B.④→③ C.①→④ D.③→②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 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 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如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 民居穿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说课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2ab23969eae009581beca0.png)
热力环流
1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教
材
(二)教学目标
分析(三)教学重点来自难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热力环流的 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热力环流过程 中等压面的变化规律
3
学情分析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学生绘制的图例及学 习小组的得分情况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洁又能体现本课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何 君 当问 共归 剪期 西未 窗有 烛期 夜 ,, 雨 却巴 寄 话山 北 巴夜 山雨 夜涨 雨秋 时池 。。
考一考?
在海边拍照时,要怎么站位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
版块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更加直 观的感受到热 力环流的存在。
版块二: 热力环流的形 成过程
等压面弯曲规律: 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气压 降低
C’
气压 升高
冷却
C
气压
气压
升高
降低
A’
B’
设计意图:
通过对图例的绘制提升学
生读图及动手能力,而多
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增
强了课气堂压知识的直观气性压 。
三、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的核心
任何活动的开展,考试大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 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 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 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 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 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时我面朝大海,海风迎面吹来,吹得我心旷神怡, 一整个晚,上我都在那想心事。。。
甲
当时我也在海滩上,面朝大海,但我感觉风是从我背后 吹来的,觉得我脊被都发凉。。。
乙
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 2.能正确分析热力环流图。 3.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常见的热力环
流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一、气压和等压面
气压:单位面积上,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
空气柱的重量。
结论1: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 气压,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等压面:气压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海拔高度(m) 5500
气压(hPa) 500
700 3000
850 1500
地面
B
A
C
1000
假设海拔相同的A、B、C三地受热均匀
学法
(1)观察法 (2)合作探究法 (3)案例分析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气压和等压面
六 、
学习新知,形成体系
实验探究热力 环流的原理
教
学 过
课堂1小结、强化认识
案例探究,理 论联系实际Βιβλιοθήκη 程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习题巩固,课堂检测
一个深秋的夜晚,海边的度假小村庄发生了一起命 案。经过警方调查,有两名嫌疑人最可疑!因为他们没有 不在场的证据。。。
热力环流 为了赛制的公平公正,参赛学校请:
统一使用此模版作为PPT展示 封面上请不要标注“xxx学校” 开始说课只需报抽签后的出场代码
科目:地 理 序号: ???
一
课标分析
二
教材分析
三
教学目标
四
教学重难点
五
教法学法
六
教学过程
七
板书设计
一、课 标 分 析
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课程标准分析
结论2:地面冷热均匀时,不同高度处的等压面 是水平且相互平行的。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
探究一 热空气运动
1.观察孔明灯的运动方向。
2.分析孔明灯运动的原因。
F:\安阳比赛 1\长城:这么多孔明灯?漫天都是! 这场面真壮观!\长城:这么多孔明灯?漫天都是! 这场面真壮观!-流畅360P.qsv
探究二 冷空气运动
谢 谢!
在理解大气热力状况的基础上认识大气的垂 直和水平运动,进而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 形成过程。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特别强调运 用图表得出结论,因此要引导学生多想象,关 键是理解。
二、教 材 分 析
教材内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热力环流”这个知识点是第二章内容的基础,
五、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的学 习,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为学好本堂课 奠定了基础。但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 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不能将 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直观教学。
五、教法学法
教法
(1)实验教学法 (2)图示教学法 (3)探究式教学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1.观察箱内冰块上方烟的运动方向。 2.仔细阅读课本,讨论冷空气运动的原
因。
探究三 空气水平运动
1.观察热水和冰块上方之间的烟雾如何运动。 2.仔细阅读课本,讨论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因。
D 低压
高压 C
高空
等压面
B 高压
冷
低压 A 热
地面
三、案例探究
教材 P30 活动题
一个深秋的夜晚,海边的度假小村庄发生了一起命 案。经过警方调查,有两名嫌疑人最可疑!因为他们没有 不在场的证据。。。
“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都 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和知识延伸,所以“热力 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是第二章的教学重点。
三、教 学 目 标
区域 认知
基本活 动经验
地理 实践力
综合 思维
基本价 值观念
基本思 想方法
人地 协调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 难点 气压和等压面的变化。
CB A
郊区
城市
郊区
课后拓展
山谷风
课堂检测
下图中的三种大气运动形式正确的是( C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七、板书设计
一、气压和等压面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 射在纬 度间分 布不均
地区 间冷 热差 异
大气 的垂 直运 动
同一水 平面的 气压差 异
大气 的水 平运 动
热力环流
三、案例探究:1.海陆风 2.城市风
案发时你们在哪里?
当时我面朝大海,海风迎面吹来,吹得我心旷神怡, 一整个晚,上我都在那想心事。。。
甲
当时我也在海滩上,面朝大海,但我感觉风是从我背后 吹来的,觉得我脊被都发凉。。。
乙
2.城市风
郊区
气 流 上 升
热
市区
郊区
1. 绿化带最好建在A处,B处还是C处? 2. 大气污染重的工厂应建在A处,B处还是C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