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周周清试题(1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2、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汉代司马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 )
A.缘法而治
B. 礼乐教化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
A.力图确立自身的正统地位
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4、《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A.道家的“无为”思想B.法家的“变革”主张
C.墨家的“节用”倡议D.儒家的“礼制”要求
5.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6、史书载:“萧(萧何)、曹(曹参)为相,填(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的汉初这一思想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 )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即位以后 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
7、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8、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
9、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杜会环境的变化 D.其他学说的衰落
10、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11、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且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
12、“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重文轻武观念渐趋兴盛B.民本思想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3、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A.理学制约了人的追 B.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C.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D.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14、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从其内容看反映了()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李贽“异端” D.经世致用思想
15、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
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16.“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17有人将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狂”作了这样的解释:“狂,是自信的表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遗憾的是在宋朝以后,中国很少再出现像李白这样的诗人了。造成这一状况的思想文化因素是()
A.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熏陶
C.宋代以后词风盛行 D.市民阶层价值取向趋于现实主义
18.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