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4张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e86a1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0f.png)
——福泽谕吉《脱亚论》
1894年甲午中日战 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面对内忧外患,1861年,清朝的封建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 先进技术,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军事方面,其中北洋舰队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奴制,维护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力
从日本明治维新结果的积 极影响来看,有何启示?
1.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 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2.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增强国家实力。
课堂小结
从闭关锁国 倒幕与明治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 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壹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危机
贰
倒幕运动—觉醒
叁
明治维新---崛起
壹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危机
◤素养渗透:史料实证◢
1.背景
【任务:自我学习】阅读P14第一、二自然段,结合下列材料,用
四字词语概括幕府统治时期(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状况?
新课导入
日本《东征传绘卷》遣隋使船队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 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 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 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 称“大化改新”。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1895年被迫与日本签订 了《马关条约》。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面对内忧外患,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 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 日本。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4年甲午中日战 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面对内忧外患,1861年,清朝的封建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 先进技术,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军事方面,其中北洋舰队号称世界第九,亚洲第一。奴制,维护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力
从日本明治维新结果的积 极影响来看,有何启示?
1.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持 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2.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增强国家实力。
课堂小结
从闭关锁国 倒幕与明治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 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壹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危机
贰
倒幕运动—觉醒
叁
明治维新---崛起
壹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危机
◤素养渗透:史料实证◢
1.背景
【任务:自我学习】阅读P14第一、二自然段,结合下列材料,用
四字词语概括幕府统治时期(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社会状况?
新课导入
日本《东征传绘卷》遣隋使船队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 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 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 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 称“大化改新”。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1895年被迫与日本签订 了《马关条约》。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面对内忧外患,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 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 日本。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d09df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a.png)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内忧 外患
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 激化
社会矛盾
导 致
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幕
府
统
治
导致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入侵
民族矛盾
加 剧
危 机
内忧外患的日本面临着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 一些中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 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 ,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 、抵御外侮的 斗争,并在人民群众推动下,发展为武装倒幕。
核心内容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
文化和生活方式。
影响最深远
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5、明治维新▪影响
①积极影响 史料实证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 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 兵”,开始跻身于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 标
01 1.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 背景
02 2.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 性质、基本内容
03 3.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 意义及局限性
4.比较日本明治维新、
04 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 改革,简单说出三者的 异同点
学习内容
镰仓幕府
源赖朝
德川家康
1147~1199.1.13
1543.1.31~1616.6.1
国家
时间
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
5%
1873
德 18611873
3.8%
5、明治维新▪影响 ②消极影响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 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 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f6c1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c.png)
天皇模仿西方采用君主立 宪制政体,把当时的日本领 土分成了3府72县,采用中央 集权制的方式来统一权力。
三府七十二县
消灭了封建割据,巩固 了天皇统治。
日本海军舰队
川崎造船厂
铁路投入使用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日本缫丝厂
技术成熟的女工在工厂做工
“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 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 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 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 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 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 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 长。
——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积极影响: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日本迅速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材料一: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天皇 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政府只对天皇负责。
材料二: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1878 年颁布的“军人训诫”中,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 “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像那 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 【英】H.G.韦尔斯
材料:据统计,1881—1893年日本的工厂由1100个增至3340个,1894— 1898年其各类公司由2900家增至7000多家,1883—1897年其日平均纱锭 由2.87万支增至76.83万支,……这样,就使日本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 的封建国家,一变而为富强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民族特点
善于学习和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来自要 人物 性质 方式 结果原因
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
戊戌变法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都是资产阶级改革
2024年度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2024年度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c355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d.png)
代。
7
02
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2024/2/3
8
政治体制改革
01
02
03
废藩置县
废除各藩,统一为府县,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024/2/3
四民平等
取消士、农、工、商身份 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
颁布宪法
制定并颁布《大日本帝国 宪法》,确立天皇主权和 议会制度。
9
经济政策调整与产业发展
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14
西乡隆盛等维新志士贡献
倡导尊王攘夷思想
号召民众拥护天皇,抵御外侮, 推动国家独立。
参与倒幕运动
联合各藩力量,推翻幕府统治, 为明治维新铺平道路。
推动土地改革
实行“四民平等”政策,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促进资本主义发
展。
2024/2/3
15
伊藤博文等政治家角色分析
2024/2/3
起草《日本国宪法》
2024/2/3
28
总结明治维新成功经验教训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明治政府在面对国内外重重困难时,始终坚定推进改革,不断调整 政策,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明治维新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 现代知识的人才,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保留传统文化精髓
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明治政府也注重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 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方式
企业家们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拓展海外市场
日本企业家们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日 本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17
7
02
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2024/2/3
8
政治体制改革
01
02
03
废藩置县
废除各藩,统一为府县,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024/2/3
四民平等
取消士、农、工、商身份 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
颁布宪法
制定并颁布《大日本帝国 宪法》,确立天皇主权和 议会制度。
9
经济政策调整与产业发展
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14
西乡隆盛等维新志士贡献
倡导尊王攘夷思想
号召民众拥护天皇,抵御外侮, 推动国家独立。
参与倒幕运动
联合各藩力量,推翻幕府统治, 为明治维新铺平道路。
推动土地改革
实行“四民平等”政策,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促进资本主义发
展。
2024/2/3
15
伊藤博文等政治家角色分析
2024/2/3
起草《日本国宪法》
2024/2/3
28
总结明治维新成功经验教训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明治政府在面对国内外重重困难时,始终坚定推进改革,不断调整 政策,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明治维新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了一批具有 现代知识的人才,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保留传统文化精髓
在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明治政府也注重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 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方式
企业家们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拓展海外市场
日本企业家们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日本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日 本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17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9张PPT)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ebf4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4.png)
CHAPTER
明治维新时期人物评价
明治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他的角色定位是国家的最高领袖和改革者。
明治天皇在维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通过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明治天皇还积极倡导学习西方文明,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为日本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伊藤博文是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臣之一,他历任外务卿、内阁总理大臣等要职,对日本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890年,设立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标志着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确立。
议会设立
03
CHAPTER
明治维新后政治经济变革
天皇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拥有最高权力,但实际政治权力由内阁掌握。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日本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木户孝允
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和文人,他历任外务卿、内阁总理大臣等要职,对日本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汉诗人和书法家。
西乡隆盛
06
CHAPTER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01
02
04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明治维新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01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通过废除封建藩国,设立县制,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02
四民平等,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
明治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废除了封建时代的身份等级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
2
3
明治政府通过与西方列强进行修约谈判,逐步收回了一些被割让的领土和主权,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明治维新时期人物评价
明治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他的角色定位是国家的最高领袖和改革者。
明治天皇在维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通过颁布一系列改革法令,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明治天皇还积极倡导学习西方文明,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为日本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伊藤博文是明治维新时期的重臣之一,他历任外务卿、内阁总理大臣等要职,对日本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890年,设立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标志着日本近代政治体制的确立。
议会设立
03
CHAPTER
明治维新后政治经济变革
天皇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拥有最高权力,但实际政治权力由内阁掌握。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日本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木户孝允
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和文人,他历任外务卿、内阁总理大臣等要职,对日本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汉诗人和书法家。
西乡隆盛
06
CHAPTER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01
02
04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明治维新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01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通过废除封建藩国,设立县制,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02
四民平等,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
明治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废除了封建时代的身份等级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
2
3
明治政府通过与西方列强进行修约谈判,逐步收回了一些被割让的领土和主权,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9张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ed910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c.png)
“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燃起一把烈火,这 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福泽谕吉
不开国就开火!
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港口图(黑船事件)
佩里
列强侵略日本,日本民族危机逐步加剧
内忧: 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 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外患: 列强侵略日本,日本 民族危机逐步加剧
5%
德
1861-1873
3.8%
1、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二: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和“天皇神 圣不可侵犯”。
保 留 了 大 量 封 建 残 余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主要战争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
1900
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明治维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天皇穆仁 的年号
反对旧的,提倡新 的。通常指统治 者变旧法、行新 政,即改革、变 法。
你从本课课题得到哪些信息?
全阅国读约课30本%(的p土14地)在:德川家族的 “征夷1大9世将纪军中“名期下,,日其本余处的于土德地川被分 封幕给府26统0多治家之藩下侯。(天称皇”是大名名义”)上。的大 名君对主幕,府幕负府担将义军务掌,握他了们实在权领。地内具 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通过分封领地 和赏赐禄米,将军,大名与武士结成 君臣,主从关系。
——1874年大久保利通 《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 ,发展近代经济
殖产兴业:以国家财力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设 备和人才,移植西方的样板企业,大力扶持日本资 本主义的成长。
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允许土地买卖)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7张PPT)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062d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3.png)
外患
武装倒幕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内忧外患
倒幕运动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
时间:1868年
主力:倒幕派
结果:
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迁都东京(江户)1869年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三杰
德川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内忧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858年7月29日,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开放下田、函馆两港......
1854年3月31日,签订《日美神奈川条约》
开放横滨、长崎、新、兵库四港......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知识链接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天皇
没有实权
德川幕府:实行专制统治,推行锁国政策
武士阶层分化,处境不断恶化
饱受等级压迫,进行反抗斗争
士
农
商
工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藩侯实力增强,反对幕府专权
据统计,18世纪初,日本平均每年爆发农民起义5次,18世纪后半期增加至15次,进入19世纪更加频繁,每年有几十起之多,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根据吴廷谬主编《日本史》统计
保留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பைடு நூலகம்月1日
2024课件
武装倒幕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内忧外患
倒幕运动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
时间:1868年
主力:倒幕派
结果:
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迁都东京(江户)1869年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三杰
德川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内忧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858年7月29日,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开放下田、函馆两港......
1854年3月31日,签订《日美神奈川条约》
开放横滨、长崎、新、兵库四港......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知识链接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天皇
没有实权
德川幕府:实行专制统治,推行锁国政策
武士阶层分化,处境不断恶化
饱受等级压迫,进行反抗斗争
士
农
商
工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藩侯实力增强,反对幕府专权
据统计,18世纪初,日本平均每年爆发农民起义5次,18世纪后半期增加至15次,进入19世纪更加频繁,每年有几十起之多,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根据吴廷谬主编《日本史》统计
保留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பைடு நூலகம்月1日
2024课件
2024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2024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a63f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5.png)
西方思想传播
资本主义因素产生与发展
在幕府统治末期,武士阶层发生分化,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转向改革。
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武士和知识分子组成改革派,积极倡导和推动明治维新运动。
武士阶层分化与改革派形成
改革派形成
武士阶层分化
02
CHAPTER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请输入您的内容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03
CHAPTER
军事改革
明治政府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了近代化军队,提高了军事实力。
殖民统治
明治时期,日本在亚洲地区建立了多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军事力量增强及对外扩张
04
CHAPTER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变革
03
士族转化与融入社会
鼓励士族从事农业、工业和商业等生产活动,将武士转化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03
刺激了中国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
推动了朝鲜开化思想和独立运动的发展,加速了朝鲜王朝的灭亡。
对朝鲜的影响
证明了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可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富强,为亚洲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启示
明治维新对亚洲邻国影响和启示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目录
明治维新背景与原因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明治维新成果与影响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变革 明治维新历史意义与启示
01
CHAPTER
明治维新背景与原因
由于连年战争和奢侈消费,幕府财政陷入严重困境。
财政困难
阶级矛盾尖锐
统治基础动摇
农民受到沉重剥削,生活困苦,反抗斗争不断。
资本主义因素产生与发展
在幕府统治末期,武士阶层发生分化,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转向改革。
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武士和知识分子组成改革派,积极倡导和推动明治维新运动。
武士阶层分化与改革派形成
改革派形成
武士阶层分化
02
CHAPTER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请输入您的内容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03
CHAPTER
军事改革
明治政府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了近代化军队,提高了军事实力。
殖民统治
明治时期,日本在亚洲地区建立了多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军事力量增强及对外扩张
04
CHAPTER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变革
03
士族转化与融入社会
鼓励士族从事农业、工业和商业等生产活动,将武士转化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03
刺激了中国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
推动了朝鲜开化思想和独立运动的发展,加速了朝鲜王朝的灭亡。
对朝鲜的影响
证明了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可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富强,为亚洲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启示
明治维新对亚洲邻国影响和启示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目录
明治维新背景与原因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明治维新成果与影响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变革 明治维新历史意义与启示
01
CHAPTER
明治维新背景与原因
由于连年战争和奢侈消费,幕府财政陷入严重困境。
财政困难
阶级矛盾尖锐
统治基础动摇
农民受到沉重剥削,生活困苦,反抗斗争不断。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2977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d.png)
民族自尊心受损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 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激发了民族自强和改革 的呼声。
尊王攘夷思想兴起
尊王思想
尊王思想主张恢复天皇的权威和地位 ,反对幕府专权。
攘夷思想
水户学与国学
水户学和国学是日本本土的学术流派 ,强调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为尊王攘夷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攘夷思想主张排除外来势力干涉,维 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
文化教育
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引 进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促进了
日本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对亚洲邻国影响
侵略扩张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 深重的灾难和损失。
示范效应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实现了国家 的现代化,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 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推动了亚洲 的现代化进程。
03
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日本设立了议会,实行代议制民主,使
民众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与产业革命
01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促进工业化
明治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02
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
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
03 明治维新中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明治天皇及其领导作用
明治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 ,他通过推翻幕府统治,实现了
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明治天皇积极推行“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三大政策,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定
了基础。
他倡导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 技术和制度,推动了日本的现代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共26张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22b55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8.png)
的狂潮
顽固派掌握 国家实权, 力量强大
倒幕运动成功,建立“明治”政府
三、明治维新 1、开始 时间: 1868年
2、领导者: 明治天皇
3、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
相关史事 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 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使人心倦怠; 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 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868年明治维新 从封建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国家
日本 明治维新
国际环境 改革阻力
列强对日本的 幕府统治在改 侵略尚不深入 革前已被推翻
群众基础
重视、利用人民力 量,社会基础坚实
领导力 量
倒幕派掌 握实权
中国 帝国主义掀 戊戌变法 起瓜分中国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64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化改新
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②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材料3:正是由于武士出身的军阀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明治 政府实施的资产阶级改革并没能彻底得到实施,而使其朝着 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强化军部势力的方向发展。其结果是 ,日本资本主义带上了好战的性质……以“征韩论”为基本 “国策”,踏出了对外侵略的第一步。
顽固派掌握 国家实权, 力量强大
倒幕运动成功,建立“明治”政府
三、明治维新 1、开始 时间: 1868年
2、领导者: 明治天皇
3、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
相关史事 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 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使人心倦怠; 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 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868年明治维新 从封建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国家
日本 明治维新
国际环境 改革阻力
列强对日本的 幕府统治在改 侵略尚不深入 革前已被推翻
群众基础
重视、利用人民力 量,社会基础坚实
领导力 量
倒幕派掌 握实权
中国 帝国主义掀 戊戌变法 起瓜分中国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64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化改新
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②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材料3:正是由于武士出身的军阀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明治 政府实施的资产阶级改革并没能彻底得到实施,而使其朝着 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强化军部势力的方向发展。其结果是 ,日本资本主义带上了好战的性质……以“征韩论”为基本 “国策”,踏出了对外侵略的第一步。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efbe6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6.png)
通过对本课的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习,你有什么启
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 动力
启
示
改革必须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符合本
国国情
向先进国家学习,引 进先进的技术、制度、
思想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坚持科教兴国,人才
强国战略
知识构 建
推翻幕府统治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前提
内忧 外患
幕府封建统治阻 阶级矛盾加剧 碍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矛盾加剧 西方列强入侵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 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富国强兵 、 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
二、明治维新的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方面 经济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 “武士道”精神
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 展近代经济
社会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方面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东 京
大
学
东京的化妆舞会
东京银座的路灯
三、明治维新影响
1、积极: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
“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早在 1876 年,刚
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 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 华条约》…… 1894 年,日 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 控制朝鲜…… 1910 年,正 式吞并朝鲜。
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 ------- 木户孝允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伊藤博文
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 动力
启
示
改革必须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符合本
国国情
向先进国家学习,引 进先进的技术、制度、
思想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坚持科教兴国,人才
强国战略
知识构 建
推翻幕府统治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前提
内忧 外患
幕府封建统治阻 阶级矛盾加剧 碍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矛盾加剧 西方列强入侵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 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富国强兵 、 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
二、明治维新的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方面 经济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 “武士道”精神
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 展近代经济
社会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方面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东 京
大
学
东京的化妆舞会
东京银座的路灯
三、明治维新影响
1、积极: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
“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材料:早在 1876 年,刚
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 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 华条约》…… 1894 年,日 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 控制朝鲜…… 1910 年,正 式吞并朝鲜。
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 ------- 木户孝允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伊藤博文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20张PPT)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d791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1.png)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初步 认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
奴隶制时期
课前和政权基 大化改新 个小国 本实现统一 开始
源赖朝设 幕府于镰仓
幕府将军把持 着国家大权
德川幕府
1—2世纪 5世纪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 像那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英】H.G.韦尔斯
摆脱民族危机
积极性:
奴隶 社会
根本原因
性质
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碍而被迫进行的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不 背景
同 点
核心 内容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 治面临危机。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外 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国家教 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影响: 培养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归纳明治维新的措施;最有远见的措施是哪项?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哪项?
项目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 生活
内容
影响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稳定的政治环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初步 认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
奴隶制时期
课前和政权基 大化改新 个小国 本实现统一 开始
源赖朝设 幕府于镰仓
幕府将军把持 着国家大权
德川幕府
1—2世纪 5世纪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 像那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英】H.G.韦尔斯
摆脱民族危机
积极性:
奴隶 社会
根本原因
性质
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碍而被迫进行的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不 背景
同 点
核心 内容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 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 治面临危机。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外 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国家教 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影响: 培养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归纳明治维新的措施;最有远见的措施是哪项?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哪项?
项目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 生活
内容
影响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稳定的政治环境
明治维新ppt课件
![明治维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a035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7.png)
六、意义: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 革并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 的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 义道路
13
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 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明治时期的改革派指倒幕派,他们掌握实权, 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 基地,武装推翻幕府。
10
11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12
明治维新
一、原因: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富国强兵。
三、时间、领导人: 1868年 明治天皇 四、主要措施: 见课本86页 五、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6
近代史上,日本和中国曾面临着“共同的命运”,但 最终的结果却截然相反,请指出“共同的命运”指什么? 面临这样的情况,两国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两种不同的 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共同的命运:都受到外国的侵略。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启示:要主动对外开放,走出国门,择西方文明为我 用;对欧美文明也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才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7
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富国强兵。
8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最能体现资 本主义性质
政治 经济
社会 生活 军事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 , 引进西方技术 , 发展近代企业 ,
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13
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 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明治时期的改革派指倒幕派,他们掌握实权, 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 基地,武装推翻幕府。
10
11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12
明治维新
一、原因: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富国强兵。
三、时间、领导人: 1868年 明治天皇 四、主要措施: 见课本86页 五、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6
近代史上,日本和中国曾面临着“共同的命运”,但 最终的结果却截然相反,请指出“共同的命运”指什么? 面临这样的情况,两国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两种不同的 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共同的命运:都受到外国的侵略。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启示:要主动对外开放,走出国门,择西方文明为我 用;对欧美文明也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才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7
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富国强兵。
8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最能体现资 本主义性质
政治 经济
社会 生活 军事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 , 引进西方技术 , 发展近代企业 ,
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的课件ppt
![日本明治维新的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21b8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8.png)
不同之处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更加曲折,经历了多次政 治变革和社会动荡;而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
较为安稳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现实意义:明治维新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改革与创新
明治维新强调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 启示作用。重视教育Fra bibliotek开放与包容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积极吸取西方文 化和技术,展现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这对当今中国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明的关系具有启示。
详细描写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了倒幕派,反对幕府 统治,主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权。倒幕派逐渐壮大,最终在1868年颠覆了幕府统治,建立了明 治新政府。
尊王攘夷与公武合体
总结词
尊王攘夷思想主张排挤外国势力,保护天皇权威
详细描写
在幕府末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尊王攘夷思想,主张排挤外国势力,保护天皇权 威。同时,也有一些人主张公武合体,即公家(天皇)与武家(幕府)联合统治 国家。这些思想为明治维新的实施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民众支持。
挑战
明治维新也警示我们,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 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风险,需要保持苏醒头脑 ,避免重蹈覆辙。
202X
PART 05
明治维新与中国
REPORTING
历史联系:中日两国现代化道路的比较
类似之处
中日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了类似的挑 战,如封建制度的瓦解、西方文化的冲击、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追求等。
详细描写
在19世纪中叶之前,日本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这一政策导致日本在科技、文化和 经济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带领舰队驶入江户湾,要求日本开国。这一事件成为 日本历史上的“黑船来航”,标志着日本被迫结束闭关锁国状态。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6张PPT).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6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b30f7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a.png)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
大化改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孝德天皇 (年号大化)
武士崛起,幕府掌权
源赖朝
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
天皇
大权旁落 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经济
与社会的发展。
将军
掌握实权 2.1853——1854年,美国海军培里舰队
倒幕运动
(1)时间:1868年
(2)主力:中下级武士、西南强藩、朝廷公卿 倒幕派
(3)经过: 1868 .1
1868
1869
王政复古 辞官纳地
大政奉还,天皇亲政, 改年号为“明治”,
幕府统治结束
迁都东京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 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 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 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在一年 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 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为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统 一的市场;
共设三府七十二县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进行西式演练的日本军队
日本军舰上水兵操炮训练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常备军。增强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 民族自强提供了条件;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像那个时期的日本发展得那么迅速。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
大化改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孝德天皇 (年号大化)
武士崛起,幕府掌权
源赖朝
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
天皇
大权旁落 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经济
与社会的发展。
将军
掌握实权 2.1853——1854年,美国海军培里舰队
倒幕运动
(1)时间:1868年
(2)主力:中下级武士、西南强藩、朝廷公卿 倒幕派
(3)经过: 1868 .1
1868
1869
王政复古 辞官纳地
大政奉还,天皇亲政, 改年号为“明治”,
幕府统治结束
迁都东京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 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 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 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在一年 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 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为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统 一的市场;
共设三府七十二县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进行西式演练的日本军队
日本军舰上水兵操炮训练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常备军。增强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 民族自强提供了条件;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像那个时期的日本发展得那么迅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 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 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 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指出: 我 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 之共同复 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 洋各文明国家共 进退。在明治维新过程中, 日本向西洋各文明国家学习的内容是
理求发知识于世界,建大筑振街皇景国路之灯基础。 西服
饮食
音乐
舞会
君主立宪与脱亚入欧
《大日本帝国宪法》
加入资本主义阵营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 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 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 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创造神话。
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脱亚入欧 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阅读课本86页,填一填明治维新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殖产兴业,兴办近代工业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文化教育 强制性义务教育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东方式改革)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分封制
①天皇制度 ②科学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
消极: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开始对外侵
略扩张,威胁亚洲与世界和平。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1894—95
1900—01
1914—18
九一八事变
1931 9 18
全面侵华战争
1937 7 7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 12 7
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 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 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 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 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资产
阶级革命改革
三第凡
第 美 俄日 第 国 一 尔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国
南 北 战 争
国本
农明 奴治 制维 改新 革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同 盟 三 国 协 约
次 世 界 大 战
—
赛
华 盛 顿 体 系
思考日本面临的内忧外患
欧美殖民扩张
1853年黑船事件
德川庆喜
明治天皇
大名(藩国) 诸侯(国)
武士
士大夫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神奈川条约》
丧权辱国、民不聊生
大政奉还,迁都东京
中央集权、富国强兵
阅读材料,思考日本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岩仓使团出访欧美
列强俱乐部的新成员
• 福泽谕吉《脱亚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
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
郡县治 天下安 郡县制
废除了大名的藩国体制,结束了封建割据, 加强了中央集权。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大县
县阪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县
东 京
县 县
•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 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 不必尽用其人。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大久保利通 大凡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 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 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积极: 摆脱了民族危机,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 路;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武士道
天皇制
军国主义
• 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北海 道),晓谕琉球(冲绳),使之会同朝觐;责难 朝鲜(朝鲜半岛),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 (辽东半岛),收台湾、吕宋(菲律宾)之岛, 占领清国(中国),君临印度。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文明开化的影响
C.殖产兴业的成效
D.对外扩张的结果
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 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 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 D.文明开化的刺激
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 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 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 鼓励人民之工业。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措施 是
殖产兴业,国强民富
学习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东京火车站
三菱造船厂
川崎铁厂
通过三殖井产银兴行业,增强富了冈缫民丝族厂力量,从大农阪业纺国织向厂工业 国过渡。
清朝落后的社会习俗说明了什么?
长破袍除马旧褂来之陋习蓄,发一留本辫天地之公吸道食;鸦片抬轿子磕头叩拜 Nhomakorabea马拉火车
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美国入侵,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欧美列强加速对外侵 略扩张的步伐,在世界各地原料产地、商品销售 市场,将亚非拉美各国纳入世界殖民体系。
日本,这个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德川幕府的封建 统治下,渡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
明治维新前日本国内政治结构
天皇 周天子
幕明府治封维建 新统 前(治 提幕将阻 :府军)碍 推了 翻春日 幕秋本 府五霸发 统展治
A.发展近代工业
B.允许土地买卖
C.加强中央集权
D.生活习俗西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下 列关于明治维新内容正确的是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收归国有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向欧美学习 ④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近代化军队
C.大力发展教育
D.发展近代工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日本领导 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 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 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 西方国家。材料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力量 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