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俗世奇人》阅读训练及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甄一口
冯骥才
要说喝酒,谁也喝不过甄一口。
酒量,没边儿;各种酒杂着喝,没事儿;喝急酒,多急多猛多凶都不含糊。
喝啤酒时仰着脑袋,把酒瓶倒立在嘴上,手不扶瓶子,口对口,不用去喝,一瓶酒一下倒进胃里,只过食管,绝不进气管,要呛早呛死了,还有谁能这么喝?他能一晚上喝两箱啤酒,二十四瓶,全这么下去。
“甄一口”的大号就这么来的。
有人不服,说他是县长,喝酒不花自己的钱,敞开喝,想喝多少喝多少,这么喝狗也能练出来。
可是,本事是练出来的,海量不醉是人家天生的。
甄一口从来就没醉过。
甄一口说:“我娘说过,我要真醉就醒不过来了。
”
别人只当笑话,可是老娘的话绝不能当假。
这话先撂在这儿。
有人问,几十瓶酒进身子里,都放哪儿了?这话问到关口了,也问到喝酒的门道上了。
人喝酒,酒进身子,但不能只进不出;肚子有多大,能装二三十瓶酒?身子里的酒必得排出去,俗话叫出酒。
能喝酒的人必能出酒,出酒的地方各不相同。
有的尿,从下边排出来;有的倒,从上边吐出来;有的冒汗,从浑身汗毛眼儿蒸发出来。
税务局一位局长上酒桌,必带一块毛巾擦汗,喝完酒,毛巾赛(好像,天津方言)从酒缸里捞出来的。
甄一口都不是,他另有一绝——从脚上出来。
他不喝酒时,脚是旱脚;喝酒时,脚是汗脚。
打脚上冒出来的可不是汗,是酒。
上边的嘴进的酒多,下边的脚出的酒就多。
每次赴宴,绝不穿丝袜和皮鞋,必穿线袜布鞋,皮鞋憋酒,布鞋吸酒。
他的随从还要事先在他座位前落脚的地方,放一小块厚毛毯,好吸酒。
酒终人散,他两只脚像从酒河里蹚过来的。
回到家第一件事是热水泡脚,把脚上的残酒泡去,要不就成醉鸡醉鸭了。
因此,甄一口两只脚从不生脚气,光滑白嫩,好似一双妇人足。
某日,甄一口去上司那里开会,会后正要返回,被一位上司留下吃饭谈事。
这上司是他的“现管”,他升迁的梯子在人家手里,不能谢绝,只得说好。
随从却对他说:“县长您今天喝酒可得悠着点儿,您没穿布鞋,小毯子也没带着。
”甄一口说:“我有根。
”可是上了饭桌上了酒,就另一码事了。
开头,甄一口压着量,推推挡挡;可是这位上司馋酒,就不好硬推硬挡。
偏偏上司七八盅下去就上头,上兴,来劲;再七八盅下去,就较上劲了,冲他叫着:“都说你大名甄一口,喝啤酒时嘴和瓶子口对口,眼见为实,今儿我得亲眼看看,不然就是瞧不起我。
”
甄一口被降住了,不能不喝也不敢不喝,一箱啤酒就搬上来,开箱开盖;两人说好,甄一口啤酒一瓶上司白酒一盅。
上司的酒多半趁乱倒掉,甄一口却货真价实。
他把一瓶啤酒举上头顶,脑袋朝后一仰,就势手腕一翻,瓶口立在嘴上,嘴巴没动,脖子笔直,顷刻满满一瓶酒灌进肚里,再一翻腕,空酒瓶放在桌上。
这种喝法,天下无二。
上司看得高兴,大呼“人才难得”,随手又抄起一瓶啤酒“哐”地放在甄一口面前,喝道:“再来!”既是赞许又是命令,更想大开眼界。
这就一瓶一瓶干下去了。
不一会儿,甄一口就觉脚热,脚烫,两只脚呱唧呱唧不舒服。
心想不好,自己的脚出酒了,皮鞋不透水,怎么办?没等他想明白,脑袋已经想不了事了。
事后甄一口的随从说,他给县长脱下皮鞋时,每只鞋窝儿里足有一瓶酒。
甄一口到头来,还真的应上他娘那句话了:要是真醉就再醒不过来了。
可是,他娘是怎么知道的?
(选自《俗世奇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一句成段,用对比的方式交代了甄一口的酒量之大,既简洁明了地凸显出了人物的特征,
又为下文的叙事做了铺垫。
B.小说主要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作者是全知的叙述者和观察者,可以详细地向读者
讲述甄一口喝酒的故事。
C.小说写喝酒时用毛巾擦汗的税务局长的事例,一是介绍这位局长出酒的方式,二是与甄一口形成
对比,突出甄一口的酒量之大。
D.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情节,这让事件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的叙述充满波澜,跌宕多姿,
能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2.本篇小说选自冯骥才的作品集《俗世奇人》,那么,甄一口的“俗”与“奇”各表现在什么地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冯骥才是在天津长大的作家,其作品饱含浓郁的天津特色。
本文的语言就充满了地方风味与生活气息,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赏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解析】文巾写局长的出酒方式,是为了衬托甄一口出酒方式的奇绝。
2.“俗”的表现:①甄一口虽是县长,也终究是世俗之人;②甄一口喝酒之事,亦是世俗之事。
(2分,每点1分)“奇”的表现:①甄一口海量不醉,这是奇之一;②甄一口“嘴对瓶子口”的“一口”喝酒方式奇特,这是奇之二;③甄一口从脚上出酒的方式奇特,这是奇之三;④甄一口要是真醉,就再醒不过来了,这是奇之四。
(4 分,每点1分)
3.①浓郁的天津方言。
“毛巾赛从酒缸里捞出来的”,“赛”是天津方言,意思是“好像”,一个“赛”字,津味顿生。
②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和用语。
“今儿我得亲眼看看,不然就是瞧不起我”“这话先撂在这儿”这些语言就给读者带来一种真切的生活感,画面感鲜活真实。
又如主人公“甄一口”大号的由来,极具生活气息。
③明快简洁的语言。
作者在叙述时,语言多明快简洁,不拖沓,如“偏偏上司七八盅下去就上头,上兴,来劲”一句,话语爽利,言短意丰。
④形象的拟声词。
“两只脚呱唧呱唧不舒服”,“呱唧呱唧”这拟声词,就把甄一口出酒后脚泡在鞋窝儿巾的情态逼真地呈现了出来,生活气息浓郁。
(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