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维生素
生物化学 第三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生物化学 第三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c05e7719b4daa58da0114ab6.png)
一、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 有机物质。这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食物中,在物质代谢过程中 发挥各自特有的生理功能。但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可发生 物质代谢的障碍并出现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统有保护作用,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维生素PP缺 乏症称为癞皮病(pellagra),主要表现是皮炎、腹泻及痴呆。 近年,临床上将尼克酸用来作为降胆固醇药。尼克酸能 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从而抑制FFA的动员,可使肝中 VLDL的合成下降,起到降胆固醇的作用。服用过量尼克酸 (2~4g/d)会引起血管扩张、脸颊潮红、痤疮及胃肠不适等 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对肝有损害。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 结构与维生素PP十分相似,两者有拮抗作用,长期服用可 能引起维生素PP缺乏。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等。当维生素B1缺乏时,代谢中间产物 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发生障碍,导致神经组织氧化供能不 足,导致末梢神经炎及其他神经病变。 TPP也是磷酸戊糖途径中转酮醇酶的辅酶,维生素B1缺乏 时,使体内核苷酸的合成受到影响。 维生素B1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作用。 维生素B1和糖代谢关系密切,当维生素B1缺乏时,糖 代谢受阻,丙酮酸积累,使血、尿和脑组织中丙酮酸含量升 高,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心力衰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 甚至浮肿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脚气病,故维生素B1又称为 抗脚气病维生素。
目录
三、维生素PP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PP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包括尼克酸(nicotinic acid,
又称烟酸)及尼克酰胺(nicotinamide,又称烟酰胺),两者均 属吡啶衍生物,在体内可相互转化。维生素PP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动植物中,肝内能将色氨酸转变成维生素PP,但转 变率较低,60mg色氨酸仅能转变成1mg尼克酸,人体的维 生素PP主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PP的结构如下:
第三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三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https://img.taocdn.com/s3/m/f6af687f48d7c1c708a145e0.png)
A.母乳 B.鲜牛奶 C.8%糖牛奶 D.全脂奶粉 E.羊奶 3.钙磷比为2:l的乳品是( ) 4.缺乏叶酸的乳品是( )
Thankyou !
10个月患儿,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 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其预防量每日应给维生 素D: A200U B300U C400U D500U E600U
课堂练习
3个月婴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近日夜啼, 睡眠不安,头部多汗,查体见枕秃,未见骨骼 畸形,X线无异常: 该患儿应考虑为i: A佝偻病早期B佝偻病活动期 C 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佝偻病激期 该患儿若选用口服给药法,维生素D的治疗量应 持续: A5个月 B4个月 C 3个月 D2个月E1个月
(二)隐性体征
面神经征 腓神经征:叩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可见足背屈 外翻 手搐搦征(Trousseau氏征)
惊厥
【手足抽搐】
【护理措施】
1、预防窒息的急救护理 (1)惊厥发作时: 就地抢救,松衣领头偏向一侧,清除分泌物 舌头拉出,放牙垫,必要时气管插管插管 (2)控制惊厥、喉痉挛:水化氯醛或安定 2、钙剂:稀释后缓慢推注10分钟,防药液外渗 3、定期户外活动,补充VD 4、健康教育:预防、处理方法
【常见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 生长发育迟缓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饮食调整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 添加,直到恢复正常。 (1)轻度: 能量60~80kcal/kg•d到140 kcal/kg•d; 蛋白质2g/kg/d~(3.5-4)g/kg/d (2)中重度: 能量40~55 kcal/kg•d 到120~170 kcal/kg•d 蛋白质(1.5-2)g/kg/d~(3-4)g/kg/d (3)维生素及矿物质:蔬菜水果
生物化学第三章-酶(Enzyme)与维生素PPt课件
![生物化学第三章-酶(Enzyme)与维生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1a35b776eeaeaad0f33049.png)
12
3.趋近效应与定向排列 酶可以将它的底物结合在它
的活性部位。 酶与底物之间的靠近具有一
定的取向,大大增加了ES复合 物进入活化状态的概率。
13
4.诱导契合学说
酶的活性部位并不是和底物的形状正好互补的,
而是在酶和底物的结合过程中,底物分子或酶
分子、有时是两者的构象同时发生了一定的变
在反应中起运载体的作用,传递电 子、质子或其它基团。
18
相同的辅助因子与不同的酶蛋白结合成催化特 异性不相同的结合酶。
举例: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含相同:辅助因子 NAD+(递氢体)
含不同:酶蛋白, 有不同的催化特异性 : L-乳酸 + NAD+ LDH 丙酮酸 + NADH + H+ 苹果酸 + NAD+ 苹果酸脱氢酶 草酰乙酸 + NADH+H+
19
三、酶的催化活性与活性中心
在酶分子表面特定区域上有些特殊基团,可与底物 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这个区域称为酶的 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1.活性中心只占酶分子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往 往只占整个酶分子体积的1%-2%。 2.酶的活性部位是一个三维实体,具有三维空间 结构。
20
3
一. 酶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酶(Enzyme)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又称为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 目前将生物催化剂分为两类 酶 、 核酶(脱氧核酶)
反应通式
E
S
P
(substrate)
(product )
4
二. 酶的分类及命名
第三章 维生素
![第三章 维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3d21ee3e580216fc700afda0.png)
第三章维生素0005103010100 01 10 80 30 01 01 01维生素是一类A.无机物B.蛋白质C.小分子糖类D.低分子有机物E.高分子有机化合物00051D0005203020202 01 80 10 30 01 01 01维生素D缺乏时可引起A.呆小症B.夜盲症C.干眼病D.痛风症E.佝偻病00052E0005303020201 01 10 70 30 01 01 01维生素D的生物活性最强的形式是A.1-OH-D3B.2 5-OH-D3C.1,2 5-(OH)2-D3D.1,2 4-(OH)2-D3E.24,2 5-(OH)2-D300052C0005403020201 01 10 70 35 01 01 01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可使7一脱氢胆固醇转变成A.维生素D1B.维生素D2C.维生素D3前体D.维生素D2前体E.维生素D300054C0005503020401 01 10 70 35 01 01 01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是由于A.易自身氧化B.极易被氧化C.极易被还原D.使其它物质氧化E.不被其它物质氧化00055B0005603020302 01 10 60 50 01 01 01维生素K参与合成的凝血因子是A.凝血因子ⅡB.凝血因子ⅢC.凝血因子ⅦD.凝血因子ⅪE.凝血因子Ⅻ00056C0005703020401 01 10 80 30 01 01 01维生素E又称A.脂肪酸B.尿嘧啶C.生育酚D.硫胺素E.甲状腺素00057C00058030301 01 10 60 50 01 01 01 能被维生素B1抑制的酶是A.胃蛋白酶B.胆碱酯酶C.胰蛋白酶D.磷酸化酶E.胆碱乙酰化酶00058B00059030301 01 10 70 35 01 01 01 能治疗脚气病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KD.维生素B1E.维生素B600059D0006003030202 01 10 70 35 01 01 01 下列辅助因子含维生素B2的是A.FH4B.NAD+C.FMND.CoQE.NADP+00060C0006103030301 01 10 80 30 01 01 01可预防癞皮病的维生素是A.泛酸B.硫胺素C.尼克酸D.维生素B12E.维生素B100061C0006203030502 01 10 70 30 01 01 01长期食入生鸡蛋清会引起哪种维生素缺乏A.泛酸B.核黄素C.生物素D.硫胺素E.抗坏血酸00062C0006303030801 01 10 60 45 01 01 01吸收的物质是协助维生素Bl2A.内因子B.胆汁酸C.维生素B6D.维生素CE.维生素D00063A0006403020201 01 10 80 10 01 01 01小儿经常晒太阳可预防哪种维生素缺乏A.维生素A1B.维生素A2C.维生素DD.维生素EE.维生素K00064C0006503020202 01 10 80 30 01 01 01成人严重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A.夜盲症B.干眼病C.佝偻病D.脚气病E.骨软化症00065E0006603020102 01 10 80 30 01 01 03某男,自诉近期眼睛干涩,每至夜间外出看不见物体,该患者可能是缺乏A.Vit AB.Vit B1C.Vit CD.Vit DE.Vit E00066A0006703010100 08 30 80 30 01 01 02维生素00067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提供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0006803020101 08 30 65 50 01 01 01维生素A原00068一类本身不具有维生素A活性;但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的物质;0006903020102 09 80 50 40 01 01 01维生素A的生能功能有那些?00069(1)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2)维持上皮细胞完整和促进生长发育;(3)抑制细胞的癌变;(4)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0007003031002 09 80 60 50 01 01 01什么情况下会容易引起维生素缺乏?00070(1)摄入量不足;(2)机体吸收利用率降低;(3)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高;(4)长期服用抗生素;(5)日光照射不足;。
第三章维生素、矿物质、水辅导
![第三章维生素、矿物质、水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4207670865ce050877321338.png)
第三章维生素、矿物质、水辅导同学们:欢迎您来到第三章内容的学习。
本章我们来学习对于调节身体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当人体需要量并不多的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时会产生特定的临床症状。
一、重点、难点问题1.重点掌握维生素与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2.重点掌握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需求量与食物来源。
3.了解维生素与矿物质的缺乏症。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维生素(vitamins)意指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也翻译作“维他命”,即只有此物质才可以维持生命。
(一)维生素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维生素依其溶解性、化学构造以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D、E、K等4种,而水溶性维生素则包括维生素B群以及C等,对于空气、光及热均不稳定。
维生素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如表所示,详细说明如下。
1.水溶性维生素p76-85维生素B群为水溶性维生素。
P76★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包括维生素B群以及维生素C。
★维生素B群的种类维生素B群包括B1、B2、B6、B12、烟碱素、叶酸、泛酸以及生物素等。
★维生素B群的功能功能是当成身体化学反应中的辅酶(辅酵素),调节生理功能。
1. 维生素B1 p76-77(1)化学特性P76(2)生理功能(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76(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77(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772. 维生素B2 p77-78(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77(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77-78(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78(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78(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783. 维生素B6 p78-79(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78(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78-79(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79(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79(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794. 维生素B12 p79-81(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79(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79(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80(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81(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815. 生物素p83-84(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83(2)生理功能内容详课本P83(3)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内容详课本P84(4)缺乏症内容详课本P846. 泛酸p84(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84(2)生理功能内容详课本P84(3)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内容详课本P84(4)缺乏症内容详课本P84(二) 维生素C p84-85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84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84★维生素C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公共营养师第三章第六节维生素
![公共营养师第三章第六节维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bf948ece6c85ec3a86c2c56c.png)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类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以维生素D2及维 生素D3最为常见。 •维生素D2是由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日光或紫外光照 射后的产物,并且能被人体吸收。 •维生素D3是由储存于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 光照射下转变而成的。 •在碱性条件下对热稳定,但光及酸能使其异构化。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烟酸供给量
VB6缺乏症
• 单纯的维生素B6缺乏比较少见。缺乏临 床表现:⑴ 皮肤改变; ⑵神经系统(腕管病); 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 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 的独立危险因素。
实验室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
⑴色氨酸负荷实验; ⑵尿中4-吡哆酸的含量; ⑶血浆磷酸吡哆醛含量在3.6~18ng/mL为
正常。
• 供给量:成人AL为1.2mg/d
3.6.2 脂 溶 性 维 生 素
一、维生素A
1、概述: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病因子,包括:维生素 A1(动物及咸水鱼肝脏)和维生素A2(淡水 鱼肝脏)。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 素A,β-胡萝卜素转化率最高。
。
1μg视黄醇当量= 1μg视黄醇=6 μg β-胡萝卜素 1IU视黄醇=0.3μg视黄醇当量=0.3μg视黄醇
1、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 2、参与细胞的核酸代谢; 3、与神经物质的代谢有关。
缺乏
• 素食者、老年人。胃切除者、胃酸过少者
易缺乏;表现为: ◇巨幼红细胞贫血;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弥漫性的神经脱髓鞘,出现四肢震颤, 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症状。
实验室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
⑴血清全转钴胺素Ⅱ小于29.6pmol/L为负 平衡;
● 食物来源:
瘦肉、动物内脏、杂粮、硬果、豆类 含量丰富; 受储存、烹调、加工等条件的影响
第三章维生素一、名词解释1.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vitamins...
![第三章维生素一、名词解释1.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vitamins...](https://img.taocdn.com/s3/m/f4ccf22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47.png)
第三章维生素一、名词解释1.脂溶性维生素(lipid - soluble vitamins)2.水溶性维生素(water - soluble vitamins)二、填空题1.维生素A的活性型包括───────,────────,────────。
2.植物中含有β胡萝卜素,它可被小肠粘膜的────────酶作用,使其分子中部加氧断裂,分解为_______,后者再还原为_______。
3.体内的维生素D3在肝及肾脏被羟化为──────,这也是维生素D3的──────型。
4.维生素E因对──────十分敏感,且易于──────,所以能保护许多物质免遭氧化,因而有抗氧化作用。
5.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型为TPP,它是体内催化──────及────────的辅酶。
6.维生素B2在体内的活性型为──────及────────,分别可作为黄素酶的辅基。
7.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型为────────及────────,它们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
8.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为────────。
9.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是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型,它们分别是────────及────────的辅酶。
10.泛酸在体内经肠道吸收后几乎全部用于────────的合成,该物质是────────的辅酶。
11.生物素是体内多种────────酶的辅酶,参与体内────────的羧化过程。
12.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型为────────,它是体内────────的辅酶。
13.叶酸的类似物—氨基蝶呤等的结构与叶酸相似的是FH2 转变为FH4 时────────的抑制剂,在阻断FH4 生成的同时,可抑制────────的合成,因而具有抗癌作用。
14. 维生素B12是────────的辅酶,当其缺乏时可影响核苷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可引起────────贫血。
15. 维生素C可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使────────转变成────────,对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十分重要。
第三章维生素介绍
![第三章维生素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7236b1b90c69ec3d5bb75b8.png)
2018/10/21
53
(二)活性形式
2018/10/21
54
(三)作用
• 泛酸可构成辅酶A,是酰基转移酶(酰化酶) 及硫激酶的辅酶。 • 在糖、脂及氨基酸代谢过程中都非常重要
2018/10/21
55
四、尼克酰胺(VPP) (一)化学本质 尼克酰胺和尼克酸分别是 吡啶酰胺和吡啶羧酸,都是抗糙皮病因子, 又称VPP、也叫烟酰胺
72
(二)活性形式 四氢叶酸(FH4或THFA)
2018/10/21
73
(三)性质 浅黄色结晶,微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水溶液易被光破坏。
2018/10/21
74
(四)功能 THFA是转一碳基团酶系的辅酶。主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某些氨基酸(Met、Gly、Ser)的合成 参与嘌呤环的合成 dUMP → TMP 高半光氨酸 → Cys
2018/10/21 62
五、维生素B6 (VB6) (一)化学本质 是吡啶衍生物,统称吡哆素
2018/10/21
63
(二)活性形式 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2018/10/21
64
(三)功能 参与氨基酸的多种代谢: 是转氨酶、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还参与 氨基酸内消旋、W、C、M、S、T和氨基酸的 脱水反应 缺乏VB6可引起周边神经病变及高铁红细胞贫 血症。
2018/10/21
25
三维生素E (一)化学本质
• 维生素E属酚类化合物,又称生育酚
2018/10/21
26
2018/10/21
27
(二)来源
分布广泛,蔬菜、谷类及动物性食物中都存 在 种子的胚芽,尤其是麦胚油、玉米油和花生 油中含量很高。 豆油含量最高,玉米油次之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食物中的营养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食物中的营养](https://img.taocdn.com/s3/m/14bb27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1.png)
加工食品:如 奶油、黄油、
人造黄油等
食用油:如橄 零食和甜点: 饮料:如牛奶、
榄油、花生油、 如薯片、糖果、 酸奶、豆浆等
大豆油等
巧克力等
脂肪的生理功能
提供能量:脂肪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保护器官:脂肪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力冲击 维持体温:脂肪可以维持体温防止体温过低或过高 促进消化:脂肪可以促进消化帮助吸收其他营养物质
脂肪:提供能量维持体温 保护内脏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 持生命活动
维生素: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调节新陈代谢
矿物质:维持正常生理功 能调节新陈代谢
水: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 温润滑关节
营养物质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 生命活动
脂肪: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 护内脏
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参与 生理功能
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维持 健康
矿物质钙: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参与神 经传导
矿物质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维持血液 健康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 素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导致各种 疾病如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夜盲症 维生素C缺乏可能导致坏血病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构成人体组织: 蛋白质是构成 人体细胞、组 织、器官的主
要成分
提供能量:蛋 白质是人体能 量的重要来源
之一
调节生理功能: 蛋白质参与人 体各种生理功 能的调节如免
疫、代谢等
促进生长发育: 蛋白质是儿童 生长发育的重 要营养素对骨 骼、肌肉、大 脑等发育有重
要作用
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糖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章-维生素
![第三章-维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1144918e168884868662d650.png)
? 2.TPP 是转酮醇酶的辅酶,参与磷酸戊糖途径。 维 生素 B1 缺乏使体内核苷酸合成及神经髓鞘中的鞘
磷脂的合成受影响,可导致末梢神经炎和其他神经
病变。 ? 3.维生素 B1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作用。 维生素 B1
缺乏时,糖代谢受阻、丙酮酸积累,使血、尿和脑 组织中丙酮酸含量升高,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心力
维生素 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AMP
尼克酰胺 核苷酸
NAD+: R=H NADP +: R=PO 2H2
R
NAD(P) ++2H
NAD(P)H+H +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二点 十分。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在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中起传递氢的 作用。
? 人类维生素 PP缺乏症称为癞皮病 (pellagra ),主要表现是皮炎、腹泻及 痴呆。皮炎常呈对称性,并出现于暴露部
五、泛酸
?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泛酸(pantothenie acid )又称遍多酸。 ? CoA及ACP为泛酸在体内的活性型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二点 十分。
泛酸 和 辅酶 A (CoASH )
酰基结合
位点
SH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二十二点 十分。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在体内CoA及ACP构成酰基转移酶的辅酶, 广泛参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及肝的生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维生素 K的主要生化作用是维持体内第Ⅱ、 Ⅶ、Ⅸ、Ⅹ凝血因子的正常水平。
? 维生素K缺乏使凝血时间延长,主要症状是 易出血。
生物化学维生素化学
![生物化学维生素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181d2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7.png)
β-巯基乙胺 泛酸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
组成CoA-SH CoA-SH是主要的脂酰基载体,乙酰辅酶A是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的枢纽。 组成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 protein,ACP) 4-磷酸泛酰巯基乙氨通过共甲键与酰基载体蛋白的Ser-OH相连。
肝脏、肾、蛋、小麦、米糠、花生、豌豆蜂王浆 一般无缺乏症,但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添加标题
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TPP)
添加标题
泛酸(VitB3)和辅酶A
添加标题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FMN、FAD)
添加标题
维生素B6和转氨辅酶吡哆醛
添加标题
维生素B5和辅酶NAD+及NADP+
添加标题
生物素和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
添加标题
叶酸与叶酸辅酶
添加标题
维生素B12和辅酶B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化学名称:视黄醇
环己烯不饱和一元醇,包括两种:A1、A2 淡水鱼的肝脏
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
α-胡萝卜素 γ-胡萝卜素 黄玉米色素
转化成一个维生素A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添加标题
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TPP)
添加标题
泛酸(VitB3)和辅酶A
添加标题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FMN、FAD)
添加标题
维生素B6和转氨辅酶吡哆醛
添加标题
维生素B5和辅酶NAD+及NADP+
添加标题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案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6684b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b.png)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案第一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让学生能够区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2 教学内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分类和特点。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
讲解知识点:讲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总结知识点:总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分类和特点。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能够说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区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章: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2.2 教学内容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讲解知识点:讲解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总结知识点:总结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学生能够说明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第三章: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对身体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3.2 教学内容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对身体的影响。
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讲解知识点:讲解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对身体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总结知识点:总结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生物化学3第三章 维生素与辅酶zjg ppt课件.ppt
![生物化学3第三章 维生素与辅酶zjg 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af5d3a102de2bd97058875.png)
▪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 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2021/3/15
ZhangJG-Biochemistry
12
2021/3/15
ZhangJG-Biochemistry
13
2021/3/15
ZhangJG-Biochemistry
14
三、泛酸和辅酶A(CoA)
1. 结构——特点是含有β-丙氨酸
▪
泛酸又叫遍多酸
▪ 2. 功能
▪
辅酶A——酰基载体
▪
是生物体内代谢反应中乙酰化酶的
辅酶。参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
2021/3/15
ZhangJG-Biochemistry
15
2021/3/15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的微量有机物。 ▪ 2、生理功能:调节酶活性和维持正常代谢
2021/3/15
ZhangJG-Biochemistry
3
▪ 3、维生素的特点
▪ 种类多、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各异
▪ (1)两种存在方式:维生素、维生素原;不提 供热量、不构成细胞结构,作用是参与代谢调节。 (2)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化合物,是 构成辅酶或辅基的基本成分。
9
2021/3/15
ZhangJG-Biochemistry
10
▪ 2、功能:
▪ 维生素B1 在体内经硫胺素激酶催化,转变成焦磷 酸硫胺素(TPP), 是脱羧酶、丙酮酸脱氢酶等 的辅酶,参加糖代谢等。
▪ 维生素B1缺乏症
▪ (1)脚气病:四肢无力,肌肉麻木、感觉异常等末梢神 经炎表现。
第三章酶、维生素及辅酶
![第三章酶、维生素及辅酶](https://img.taocdn.com/s3/m/8e7d9bf70c22590102029db4.png)
第三章酶、维生素及辅酶知识要点:1.酶是活细胞分泌的生物催化剂,它既具有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又具有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2.国际酶学委员会制定的分类系统将酶分为6大类。
酶的命名有惯用命名和系统命名两种,同时酶具有包含四个阿拉伯数字的系统编号,每一种酶只有一个系统名称和系统编号。
3.除核酶外,酶都是蛋白质。
根据化学组成,酶分为单纯酶和全酶。
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因子(包括辅酶和辅基)构成,两者对于酶活来说都是必需的。
根据分子结构,酶可分为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复合体。
4.酶具有与普通蛋白质不同的结构特点,即具有活性部位,是酶结合和催化底物的产所,是酶作用机理的结构基础。
除活性部位外,在酶一级结构中还有一些氨基酸序列虽然不直接构成活性部位,但对活性部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基团与活性部位统称为必需基团。
5.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有两种重要特性,即专一性和高效性。
“诱导契合”假说可以很好的解释酶的专一性,而酶与底物的诱导契合作用也是酶催化高效性的重要基础。
6.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7.生物体内酶的调节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通过改变酶的数量与分布控制酶的活性,一类通过改变细胞内已有的酶分子的活性来对酶进行调节,后者包括别构调节以及共价修饰调节。
8.维生素的概念、分类、与辅酶的关系,几种常见的维生素及其生理功能。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酶的特性,分类,本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维生素的定义及常见维生素的功能。
其中,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特别是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本章难点。
思考题:1.何谓诱导契合学说?为什么酶对其所催化反应的正向底物和逆向底物都有专一性?2.说明辅酶、辅基与酶蛋白的关系,辅酶(基)在催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3.测定酶活力时为什么采用初速度且一般以测定产物的增加量为宜?4*.以胰凝乳蛋白酶为例,说明酶的催化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V的缺乏与中毒 V缺乏症的常见原因 1、V的摄入量不足 2、机体的吸收利用率降低 3、V的需要量相对增高 4、食物以外的V供给不足
第二节 脂溶性V
共同特点: ❖ 不溶于水,溶于脂溶剂 ❖ 与脂肪共存 ❖ 与脂蛋白或特殊的结合蛋白结合被运输 ❖ 可在肝内储存 ❖ 中毒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1、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缺乏症 :夜盲症
2、维持上皮细胞完整和促进生长发育。 缺乏症:干眼病
3、抑制癌变
4、VA中毒
二、VD 活性形式:1,25--(OH)2—VD3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的生成与钙 化。
缺乏症:成人:骨软化病 儿童:佝偻病
第三章 维生素
二、V的命名与分类 (一)命名
A、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拉丁 字母命名
B、根据化学结构特点命名
C、根据生理功能和治和水溶性;其中脂
溶性V包括VA、D、E、K;水溶性V包括 VB族和VC;VB族又包括VB1、B2、B6、 B12、PP、F、泛酸、生物素。
十、VC VC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存在形式 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
生理功能: A、参与体内的多种羟化反应。
缺乏症:坏血病 B、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四、VB6 转氨酶的辅酶 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五、生物素 羧化酶的辅酶
六、泛酸 COASH 的组分 COASH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
七、叶酸(F) 活性形式:FH4 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八、VB12
提高FH4的利用率 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九、硫辛酸
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 抗脂肪肝、降低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