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小结:(略)归纳总结,深刻领会。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哪些? 3、请说出三位你知道的爱国人士和民族英雄?
观看视频:张丽莉VS范美忠思考:他们的行为有什么不同?你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的不同行为表现?
教师总结导入: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他们作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这源自于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由他的人生观决定的。因而,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人生问题,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学情分析
这门课程的对象是高职大一的学生。他们在高中的政治课上,也学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大一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学情的有利因素。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枯燥的公共基础课有厌烦情绪。他们上政治课时,往往是只带耳朵来听,不带书本来记;他们能够理解老师的分析,但不愿意自己去思考。因此,在讲授这一节时,教师要提出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和学生形成互动,设法提高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将新学的原理联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第三章 领悟人Biblioteka Baidu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一)人的本质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它每天坐在奥林匹亚山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如果路人猜不出,就会被杀死。一天他遇到了希腊人俄狄浦斯王子问“有一种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则用三条腿走路。而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这是一种什么动物?”最后年轻的希腊人俄狄浦斯王子猜中了谜底是___?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授课人
所在部门
思政部
授课班级
课 题
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授课时间
教学理念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2)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用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资料辅助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4)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列子·黄帝》
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亚里士多德
插入小故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学生问:“老师,人是什么?”亚里士多德随口就答:“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这个学生跑到外边提了一只鸡来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这是人吗?”亚里士多德哑口无言,片刻又说:“人是不带毛的陆栖两脚动物。”这个学生听后把鸡毛拔了个净光,又问老师:这是人吗?这次亚里士多德彻底答不上来了。
在新内容的讲授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分析。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推理环环相扣,步步相随,保持内容的紧凑。而通过脉络牵引,让他们知道一系列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很好地攻克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
通过经典小故事的讲述,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人生感悟,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领悟人生哲理。
通过智力竞猜,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这位杰出科学家的印象。
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比较、分析、讨论、参与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学法分析
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通过分析得到新的知识。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分析”。 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采用以下方法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互动中教学:(一)讨论法:师生、同学之间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案例法:通过在实际中找一些典型的实例,将抽象的原理同鲜活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图表法: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归纳,总结完成表格,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情景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们在公共课上很难主动去思考。可以针对年轻人富于好奇的心理特点,老师通过恰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五)比较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才会认识事物的特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斯芬克斯之谜底:俄狄浦斯的谜底是“人”。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个娇嫩的婴儿,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他用两只脚走路。到了晚年,他是那样老迈无力,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持,作为第三只脚”。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其实就是人的谜、人的生命之谜。
马克思主义以前对人的本质的观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回顾:
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巩固提高,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基础。
(二)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增强感官的视觉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三)讲授新课:
通过讲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为更深入的探讨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作好铺垫。
通过小故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2、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3、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