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③长度相等
2. 纬线---- 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
点)
3. 经度(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 纬度(起点赤道为0 °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纬线1)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 -30 °低纬度30 ° -60 °中纬度60 ° —90°高纬度
5. 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
②东西半球:以20° W-160° 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 经纬度
先确定纬线度数(北纬N还是南纬S),在写经度(东经E还是西经W
(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产生现象:昼夜交替
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 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三、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热带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 ° N-23.5 ° S 之间)。回归线之间。 温带:南北纬23.5 ° -66.5 °之间,四季分明 寒带:最冷,终年严寒
(四)地图
一、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①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范围就越大,内容则越粗略)
1)比例尺的大小: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 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 比例尺越大。
2) 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实地范围越
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 越小,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北界线 23.5 N (北回归线)
夏至:6月22日(昼长夜短)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最南界线 23.5
° S (南回归线)
冬至:12月22日(昼短夜长)
乙
it. ta
南极
2. 方向
①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3. 图例(符号)和注记(文字、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