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韦庄词语言风格
暴雨古诗韦庄创作背景
![暴雨古诗韦庄创作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1659d4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9.png)
暴雨古诗韦庄创作背景
韦庄诗歌的语言别有一种清丽,一反他诗歌的伤感基调。
他的诗既不注重字面的精心雕琢,也不用绮艳的色彩,而是以自然流畅为宗,以浅近而明丽的语言表现淡远的意境,似乎较多取法于白居易的近体诗。
韦庄诗歌的清丽风格犹如乱世社会中一朵洁白无瑕的小花,似乎不合时宜,正如张美丽所言:他无法唱出盛唐诗人黄钟大吕般的高歌,也无法唱出中唐韩梦诗派奇谲险怪的变调,只能发出凄婉的哀音。
韦庄以此清词丽句设法超越感伤之情,并构成一幅特殊的美感图画,冲淡末世情怀。
韦庄以近体诗见长。
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而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
以此作为对韦庄诗语言的评价,再来看译诗的语言,读者的感受不言而喻,即译诗失去了原诗的清丽。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分析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bc590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a.png)
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分析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分析温庭筠的词,写得真是太好了,那么虚无缥缈,那么轻快而空灵。
以下是温庭筠和韦庄的花间词风格比较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温韦在花间词派中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西蜀词人温庭筠和韦庄齐名,世称温韦:温是花间派的鼻祖,韦是花间派的主要作家。
花间词有其特有的词风和共同的倾向,华丽的宇词,婉约的表达手法,集中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及她们的离愁别恨,是“花间词派”基本的艺术风格。
但它又绝非浓艳一体,而是不同的词人仍然有其自己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温庭筠、韦庄两位花间派大师,他们在词的风格和技巧上有迥然不同之处。
温韦二者同是花间派的典型代表,其词是有着花间词共同的婉媚、柔丽、轻艳的特征,如: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韦庄《菩萨蛮》其一),两首诗皆带有清丽秀艳和温柔缠绵之风。
然而细细品位,不难发现二者此风有不同之处。
首先,在词的题材内容方面。
虽说二者皆描述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享乐生活、流连光景等,似乎没有多大差别,事实上,温词一般较客观地铺陈或描绘一些女子的音容笑貌和衣履装饰,描绘艳情,取材上略显狭窄,这也是温词最大的缺点,如"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南歌子》) ,形象描绘了待嫁女子的穿着急神情。
而韦庄词是通过男欢女爱题材来写离情别绪,寄托自己身世之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
如韦庄的组词《菩萨蛮》,正是他写身世之感的代表作。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同是也抒发了作者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韦庄花间词的特点分析
![韦庄花间词的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9bb71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b.png)
韦庄花间词的特点分析【全文摘要】韦庄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韦庄虽属花间派,但在抒情上,韦词与花间派代表词人温庭筠有较大区别。
(一)在抒发的情感上,与温词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细致描摹女性的娇羞慵懒,代女子立言,抒发共泛的女性之情不同,韦词注重个人情感的展露,常常直接采用男性的语气披露男性的情感,抒发自己对所钟爱的女性的爱恋和思念,抒发漂泊之感、离乱之痛、惜春之情和对已经衰亡的前唐的怀念;即即是写女性,也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挖掘女性的心里。
(二)在抒情手腕上,与温词组织繁密的意象,依托意象来承托与暗示人物的心绪不同,在韦庄的笔下,隐约的叙事成为抒发情感的背景:词人的心灵受现实人生中某些事件的振荡,情感郁结于中而不能不发,于是作词;作词之时,词人或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对事件的叙述,或在叙述事件的基础上抒发自己郁结于中的情感。
(三)在抒情风格上,温词浓艳,韦词清丽。
韦庄的词,往往以白描的手法,运用明白晓畅朴素自然的语言,叙事写人,表达深藏心里的情感,有如“天然去雕饰”的出水芙蓉。
更多花间词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关键词】韦庄词抒情个性【提纲】一、注重个人情感的展露,是韦庄词作抒情的第一个特点。
⑵(一)有别于温庭筠的代女子立言,韦庄的词常常直接采用男性的语气披露男性的情感,这向展露个人情感迈出了第一步。
(二)韦词的情感包括一种超越字面意义的寄托,流露出词人对已经衰亡的前唐的一种怀念。
这种情感具有明显的男性色彩,更是韦庄个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三)韦词所抒之情涉及面较广,是对词人情感的一种多角度多侧面的表现,不像温词集中于表现女性心理。
(四)韦词即便写的是女性,也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展示女性心里,而有别于温词的第三人称写法。
这种写法使韦庄的这种词仍具有注重个人情感展露的特质。
二、隐约的叙事为情感的抒发提供背景,同时也是抒情的一种手腕,这是韦庄词作抒情的又一特点。
⑸(一)韦庄的一部份词作,常常是一首小小的叙事诗,或像一篇短短的叙事散文,叙事就是抒情。
论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
![论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c876f9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a.png)
论韦庄诗对其词的影响
韦庄是一位著名的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影响了晚唐词人的写作风格。
他的诗歌有着日渐明亮的语调,富有深沉的思想和优美的词藻。
他的
韵律流畅、抑扬顿挫、抒情感人,可谓宋词的鼻祖。
尤其是他的格言诗,令人叹为观止,深入人心。
此外,韦庄的句式自然流畅、词语错落有致,表达清新内涵,让读者
深受感染。
他在宋词中引入了豪放的风格,让诗歌充满活力感,受到
了世人浓厚的关注。
比如说,他的《蜀相》中就把豪放洒脱的乐意表
现得淋漓尽致,一代宗师陆游也用他的诗力量勾勒出宋词的灿烂画卷。
总之,韦庄的诗歌对晚唐词,尤其是宋词,影响巨大,令众词人受到
启发,开创了美好的词风。
浅谈温庭筠、韦庄的语言创作风格
![浅谈温庭筠、韦庄的语言创作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bb20dcc403d8ce2f0166236a.png)
浅谈温庭筠、韦庄的语言创作风格摘要:为“花间派”词人的温庭筠、韦庄,虽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的作家,但其词风绝非浓艳一体,而是同中有异,各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尝试从其主要代表作品的分析比较入手,深入厘辨两者风格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关键词:写作风格;温庭筠;韦庄晚唐五代时,后蜀赵崇祚(据欧阳炯序,可以断定他是一位同时代的书商,出版家)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
花间词在内容上多以写儿女恋情、闲情闺怨为主;风格艳丽软媚,婉约而含蓄;是“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温庭筠、韦庄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世人皆以“温、韦”并称。
花间词有其特有的词风和共同的倾向,华丽的字词,婉约的表达手法,集中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及她们的离愁别恨,是“花间词派”基本的艺术风格。
但它又绝非浓艳一体,而是不同的词人仍然有其自己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温庭筠、韦庄两位花间派大师,他们在词的风格和技巧上有迥然不同之处。
温词以秾艳、细密、婉约、含蓄见长,是“密而隐”;韦词以清丽、疏朗、率直、明快取胜,是“疏而显”。
一、温庭筠的词风:绵密隐约首先,我们以温庭筠的作品《梦江南》为例来分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 这首词描写一个女子等待所爱的人而终归失望的心情。
她所爱的人是乘船从水路归来的,她从早到晚独自倚楼望江,希望眼前过去的船儿当中有一只船会停泊在她的楼前,载他而归。
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从清晨“梳洗罢”一直望到黄昏“斜晖脉脉”,仍不见他归来。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一句,一方面描写眼前实景,另一方面也寓意深刻,说明她对爱情的坚贞专一。
清代常州词派理论家谭献的“红杏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词句和此处意思也较为相近。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词“斜晖脉脉”是写黄昏景物,夕阳欲落不落,似乎依依不舍。
这句点出时间,联系首句的“梳洗罢”,表明她已盼望了整整一天了。
韦庄诗文论稿
![韦庄诗文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01b6ef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2.png)
韦庄诗文论稿
摘要:
1.韦庄诗文概述
2.韦庄诗文的特点
3.韦庄诗文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韦庄诗文论稿是对唐代著名诗人韦庄的诗文进行分析和评论的文章。
韦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韦庄的诗文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他的诗歌作品以婉约清新、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著称,往往能够在短短的几句诗中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他的散文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字优美,思路清晰,说理透彻。
韦庄的诗文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对唐代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后世的诗人都对他的诗歌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他的散文作品也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典范。
总之,韦庄的诗文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语秀”和“骨秀”分析分析《人间词话》对韦庄的评价看韦庄的词学特征
![从“语秀”和“骨秀”分析分析《人间词话》对韦庄的评价看韦庄的词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16284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d.png)
从“语秀”和“骨秀”分析分析《人间词话》对韦庄的评价看韦庄的词学特征发布时间:2021-09-29T01:58:06.89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5期作者:张睿[导读]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期一位花间词派的作家,因其独树一帜的词学特征,后人称其“花间别调”张睿济南市天桥区滨河左岸小学山东省 250014摘要:韦庄是唐末五代时期一位花间词派的作家,因其独树一帜的词学特征,后人称其“花间别调”。
韦庄词的这一特点对当时文坛的词学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过渡作用。
本文从《人间词话》对韦庄的评价出发,试分析韦庄的词学特征,发现韦庄词学研究的新亮点。
关键词:韦庄语秀骨秀人间词话韦庄,唐末五代词学研究的重要作家,一直被受文坛关注。
以“评价古往词人的典范”著称的《人间词话》,提出了其独到见解。
采用传统的札礼记体或语录体的写作方式,提炼出韦庄词的骨干点,集于一点,评价是由点及面,全盘概括,可谓精妙。
遂笔者以《人间词话》对韦庄的评价为导向,开辟新径,从而看韦庄的词学特征。
《人间词话》涉及到韦庄评价多达六处,其中三处最为突出,摘其评价以视之。
第十二则:“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亦似之。
采用“一语评之”批评方式,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选取一句或一个词来诠释一种新事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特质,使人思维清晰,很快掌握新事物的核心。
“弦上黄莺语”切入点语言特征,现代语言学认为,判断一句话的真正含义,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
查“弦上黄莺语”出处可译为如琴弦之音,枝上之莺啼,语言清丽婉转的特点。
在韦庄之前花间词派以温庭筠浓艳绮丽的语言特色为众人所知,韦庄走出华丽词藻,直白清淡,自然的词风深化在他的语言中与琴音、莺啼有不谋而合之妙。
第十四则:“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韦庄词中虽频频提到闺中女子粉黛之事,娇柔之事,读后却不觉篇章处处都是,反而是层次分明,总有留白之处,总有别有用意,读韦庄的大量词句可知,故是词之结构秀。
此“骨秀”亦是如此,骨,在于其结构,框架,古往先人亦心领神会。
浅析韦庄词的感伤特征
![浅析韦庄词的感伤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ce855d10912a2161579297e.png)
浅析韦庄词的感伤特征摘要:韦庄的词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风格却有特殊的气质。
晋张载《七哀诗》(之二)云:"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韦庄词的疏丽风格的背后是其"感伤"特征,词人的创作有感于"郁郁人情事"与"彻使思"而作。
关键词:韦庄感伤 "郁郁人情事" "倦倦故国思"韦庄出生于唐末,政治上经历了黄巢叛乱与混战,生活中遭受了科举不顺与人事离丧。
故刘勰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1},韦庄词因此"情深语秀"{2}而蕴藉至深。
一、郁郁人情事韦庄作品中出现大量悼亡之作,所悼之人为其妾杨氏,涉及七言、五言诗与词作,可见确有真人真事。
杨《古今词话》云:韦庄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据,遂羁留之。
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善词翰。
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词,强庄夺去。
庄追念悒怏,作《小重山》及《空相忆》......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
姬后闻之,遂不食而卒。
{3}然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提道"犹是唐人宫怨绝句,而杨乃附会穿凿,谓因建夺其宠而作矣"{4},"杨宋人记宋事,且多错忤,其言不足据为典要"{5}。
李冰若说的是杨记载本朝东坡事尚有误,所以他认为此说不足为据。
我们可以摆出更有力的史实。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云:"建虽起盗贼,而为人多智诈,善待士,故其僭号,所用皆唐名臣世族:庄,见素之孙;格,之子也......故建待格等恩礼尤异"{6}。
韦庄入蜀后官拜宰相,定开国诸事,不可能有夺爱之恨。
需要指出的是,杨的说法也并非没有依据。
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史》就如此说道:"王建本人即是一个好色之徒,他见到臣子潘炕之妾‘解愁’绝色而兼能‘工小词’‘为新声’,竟至于向潘公开索讨"{7}。
浅谈韦庄词及花间词派关系及其地位和影响
![浅谈韦庄词及花间词派关系及其地位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dd322c5b4daa58da1114adf.png)
浅谈韦庄词与花间词派关系及其地位和影响摘要:在晚唐文学史上,韦庄作为一个风格独特的词人对后世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有很大影响。
韦词尽管归于花间词派,但也有不少脱略于艳词的创作。
韦词在花间词派和词史上的总体地位以及韦词对后世词人的影响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韦庄花间艳词词史地位影响一、韦庄与花间词派词学家和学者们着眼于韦庄词的独特风格,对韦庄词在词史中应占何种地位及影响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首先要定位的是韦庄与花间词派的关系。
目前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温、韦二家词虽然风格不同,然而仍同属于?花间?之X围〞,因为晚唐五代的词往往是供歌唱的艳曲,就其内容和主题来说,写景那么不出闺阁园亭,写情那么不外伤春怨别,温韦二家词都没有超出这个X围,他们的区别“只是温词较为客观,无鲜明之个性,韦词较为主观,有鲜明之个性〞;“对温韦词风的研究分析,也不能绝对界限化,从词的开展这一宏观角度来看,温韦同属花间X畴,所以一样之处甚多,温词也有清淡疏朗的作品,韦庄也不乏浓艳含蓄之作,温、韦作为花间词派的两大代表性词人,作品的题材大致一样,十之八九以男女之情、离愁别绪、留连光景为题材,这与时代气氛、地域情况、文学思想和两人的际遇有很大关系。
而他们的分别那么主要是在于表现风格上的不大一样。
也认为韦庄是“一个既属花间词派,又能开陈启新突破藩篱的重要词人〞,韦庄词的题材和情感因为受当时的风气、观念的影响,还是偏狭于播弄风月,流连光景之类,他的独特那么在于赋予了这种传统偏狭的题材以丰富的内在情思。
韦庄之所以也列名于“花间〞,是由于他晚年身为蜀相。
“韦词风格疏秀,其中内容并不完全符合于?花间集序?中所提出的要求,“整体风貌与创作取向的明显诗化,或许是韦词同温词的本质性差异,并使得韦词佚出?花间?集团的主导审美规X之外〞。
第二种看法也有人指出:“?花间集?不过是集结晚唐五代词人所写词曲的一个总集,并不是风格一样,情趣一致的一个艺术流派,它有着两条截然相反的创作道路〞,而韦庄和温庭筠分别为其代表并为后来的词人开辟了道路。
词直意婉 语淡情真——试论韦庄词的艺术风格
![词直意婉 语淡情真——试论韦庄词的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3bbd7bb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6.png)
词直意婉语淡情真——试论韦庄词的艺术风格
古洁华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85(000)003
【摘要】<正> 晚唐五代,天下动乱,词风侈靡。
韦庄的词,却透出一股清新的气息。
韦庄词以其质朴的语言,抒写生活的真切感受,具有真挚感人的力量,在晚唐诗风日衰时,表现出一种新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要求。
韦庄是文人抒情词的重要开路人之一。
本文拟对韦庄词的艺术风格作一初步的探讨。
【总页数】6页(P102-107)
【作者】古洁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从陆游、辛弃疾、姜夔的咏梅诗词解读诗词互渗 [J], 许芳红
2.直抒胸臆情真语挚--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J], 王芳
3.从辛弃疾的登临词中看其雄豪中见悲婉的艺术风格 [J], 牛丹丹
4.浓妆淡抹与粗服乱头——谈温庭筠、韦庄、李煜词的不同风格 [J], 程伯安;
5.情真、意深、语新——李清照词“声声慢”赏析 [J], 史如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3a1a0f2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c.png)
比较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
温庭筠和韦庄都是唐代著名的女词人,她们的词作在唐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在风格和题材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以下是对温庭筠和韦庄词风的异同进行比较:异点:1.题材取向:温庭筠的词作较多涉及婉约、爱情和离别等主题,她的词歌情感细腻、含蓄,描绘了绵绵不绝的爱情和思念之情。
而韦庄的词作则更多涉及豪放、豪情、哀思等主题,她的词歌情感直接、慷慨激昂,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情壮志和对命运的抱怨与无奈。
2.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温庭筠的词作多以柔婉、细腻的语言表达,运用比喻和意象来描绘情感、自然景象,以及个人内心的情绪状态。
而韦庄的词作则更倾向于直接、豪放的表达方式,她的词歌语言更加直接、生动,不拘泥于传统的婉约风格,以舒展的笔触展现出丰富的情感。
3.形象表现:温庭筠的词中经常描绘女性形象和自然景物,并强调细腻的情感触动。
她的词作中女性形象往往柔美婉约,突出了女性的美丽和情感的纵深。
韦庄的词作则更注重展现男性英雄形象和豪情壮志,通过描绘男性情感、英勇行动来表达对男性的赞美和理解。
同点:1.才情出众:温庭筠和韦庄在唐代女词人中都以其才情出众而著称。
她们的词作不仅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语言技巧和形象描绘上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才华与创意。
2.表达爱情情感:尽管在题材和风格上有一些不同,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作都注重表达爱情和情感,通过描绘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世间事物的感知来表达内心的真挚和渴望。
3.文学地位的认可:温庭筠和韦庄的词作在唐代文学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并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赞誉和推崇。
她们的词作展现了独特的才情与创造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综上所述,温庭筠和韦庄在词风和题材上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尽管她们的风格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才情出众的一面,注重表达爱情情感,且在唐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她们的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温庭筠_韦庄词风比较
![温庭筠_韦庄词风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f2b4c335a8102d276a22f48.png)
6
界, 为华夏子孙所万代景仰, 他无愧于圣人之称。
注释: ①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②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③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④李贽.四书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 ⑤钱穆.论语新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年版.
注: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 目— ——《高 职 院 校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改 革 和 德 育 实 效 性 研 究 》的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文教资料 2007年12月号下旬刊 ○ 文学语言学研究
《菩 萨 蛮·小 山 重 叠 金 明 灭 》 尤 能 体 现 这 种 风 格 。 词中描写富贵华丽的夫人晨起打扮的情态, 不明言主 人 心 理 , 却 描 写 她 懒 起 、照 镜 、着 衣 等 举 动 。细 谈 “懒 ”、 “迟 ”, 已 隐 幻 出 埋 在 心 底 的 幽 怨 。 “双 双 金 鹧 鸪 ”道 出 其 羡 慕 “双 双 ”而 不 得 的 痛 苦 。点 到 即 止 , 若 隐 若 现 , 神 余 言 外 。该 词 通 过 人 物 的 装 饰 打 扮 表 现 人 内 心 的 相 思 之情。
浅谈韦庄词的清丽风格
![浅谈韦庄词的清丽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cde88794d4d8d15abe234efb.png)
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尽日 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 边吹笛,驻马西望悄魂。
客居他乡,寂寥南陌,丝丝细 雨淅淅沥沥,梨花洁白燕子低飞, 一派明丽的春色中唯有词人怀抱 着深沉的离愁。此处的白描粗线 条地勾勒出主人公的精神面貌, 不加过多的渲染、铺陈,而用传神 之笔加以点化。“尽日相望王孙, 尘满衣上泪痕。谁向桥边吹笛,驻 马西望悄魂”几个动作,就画龙点 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 以 少 胜 多 ,以“ 形 ”传“ 神 ”的 艺 术 效果。
场景意象,红泪、梦魂一类的情绪 意象,金针、鸳鸯、双窠一 类的 绣 工意象,层次清晰,境界开 阔,用 笔清丽疏朗,情感直接明快。
四.清晰简明的结构 叶嘉莹先生曾指出“: 韦庄所 写的是感情的事件”⑤。韦庄的笔 下,人物或景物都呈现出鲜明的 画面,时间、空间、人物、心境都显 得格外明晰。例如《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 衫 薄 。 骑 马 倚 斜 桥 ,满 楼 红 袖 招 。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 花枝,白头誓不归。 这首词是抒写怀旧的作品,首 先起句以“如今却忆”点明“江 南 乐”是快乐的回忆,“当时 年少 ” 则将时间由现在推回到“当年”, 以下骑马倚桥、红袖相招、醉入花 丛这三个场景显然都是当年浪迹 江南的无限乐事;结尾“此 度”又 将时间拉回到现在,“誓不 归 ”反 照篇首的“乐”字,明明难 以忘 怀 故 土 ,却 要 赌 咒 发 誓 ,白 头 不 归 , 表明欲回而不得 回 或不愿 回 、不 忍回的隐痛。全词用“今昔今”的 结构,在今与昔之间快乐与悲哀 相叠相激,结构简明,情怀 凄美, 造成极佳的效果。 韦庄这类以记载事件为主的 词相当多,如《谒金门·空相忆》缘 情写事,通过看书、欲寄书的层层 推进,表现了作者对意中人的深 情怀想;《酒泉子·月落星沉》写美 人从夜至晓相思的情状等。这些 词在叙述事件时重在表现人物的 动作情态,这就使韦词有一种线 性纵向发展的趋势,从而形成了 层 次 分 明 ,流 利 晓 畅 的 结 构 特 色 。 对此唐圭璋先生作了很好的阐 释:“ 从篇 章结 构看 ……韦 词,则 是以明白吐露见长,直抒其情,一 气呵成。”⑥ 另外,韦庄词意在抒情,常常 直接揭示人物的情绪心态,因而 常 见 “ 惆 怅 ”、“ 相 思 ”、“ 伤 心 ”、 “愁”等表明情态的词语。韦庄把 别愁离恨直接道破的情形,在其 词作中随处可见,其比例占他词
韦庄的作品有什么特色?韦庄是个怎样的词人?
![韦庄的作品有什么特色?韦庄是个怎样的词人?](https://img.taocdn.com/s3/m/f0ec533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6.png)
韦庄的作品有什么特色?韦庄是个怎样的词人?作者小传韦庄(约836-910),他是韦应物四世孙。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说:“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也。
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庄应举时,正黄巢犯阙,兵火交作,遂著《秦妇吟》,有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蹈尽却重回。
’乱定,公卿多讶之,号为‘秦妇吟秀才’。
乾宁元年苏检榜进士。
释褐校书郎。
李询宣谕西川,举庄为判官。
后王建辟为掌书记。
寻征起居郎,建表留之。
及建开伪蜀,庄托在腹心,首预谋画,其郊庙之礼,册书赦令,皆出庄手。
以功臣授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庄早尝寇乱,间关顿踬,携家来越中,弟妹散居诸郡。
西江、湖南,所在曾游,举目有山河之异,故于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群轸虎,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怨之文,一咏一觞之作,俱能感动人也。
庄自来成都,寻得杜少陵所居浣花溪故址,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遂诛茅重作草堂而居焉。
性俭,秤薪而爨,数米而饮,达人鄙之。
弟蔼,撰庄诗为《浣花集》六卷,及庄尝选杜甫、王维等五十二人诗为《又玄集》,以续姚合之《极玄》,今并传世。
”依传记所说,他五十九岁考中进士,只是过了为期不长的“晚达”生涯,在西蜀王建那里做了四年宰相。
有欢乐,也有痛苦,总是觉得寄人篱下。
韦庄一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唐动乱时期,在唐为官时期,入蜀时期。
词集《浣花词》存词四十八首。
夏承焘、刘金城有《韦庄词校注》。
论及韦庄,学者们多将温、韦结合起来,在比较中彰显彼此的风格,如唐圭璋在《温韦词之比较》一文中所说:“端己词抒情为主,境系于情而写,故不着力于运词堆饰,而惟自将一丝一缕之深在内心,曲曲写出,其秀气空行处,自然沁人心脾,与飞卿之词令人沉醉异矣。
”袁行霈《温词艺术研究——兼论温韦词风之差异》一文亦是如此,自觉地将两人联系在一起。
本节在涉及词风比较的时候也会运用此法,以审美距离感在两人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为中心展开论述,深入分析两人在审美心理上的差异所呈现出来的审美风格之异同。
韦庄:继诗圣遗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独树一帜的花间派词人
![韦庄:继诗圣遗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独树一帜的花间派词人](https://img.taocdn.com/s3/m/c33a47a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7.png)
韦庄:继诗圣遗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独树一帜的花间派词人序言公元910年八月,炎热的夏天。
成都花林坊,有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
他,就是韦庄。
他可以说是唐代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五代十国的第一位诗人。
韦庄命运坎坷,半世蹉跎,到了人生暮年,却峰回路转,如开挂一般飞黄腾达,一路走向巅峰。
韦庄的诗词中,写尽了乱世烽烟、怀古伤时、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皆催人泪下,直抵内心。
收录温庭筠、韦庄等人词作的合集《花间词》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词人的两位大师,却也是风格迥异。
温庭筠的词偏重于浓艳,而韦庄的词则以清丽著称。
例如,温庭筠词中的女子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而韦庄词中的女子却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菩萨蛮》读了韦庄的诗词,你就会发现,刻骨铭心的句子一抓一大把:“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能写下如此清新而伤感的句子,他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一、诗圣杜甫的同乡,乱世文坛中的一股清流唐代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
唐代末年的诗坛,亦是同样的格局。
无论哪个朝代,文坛的风向,都是和政治气候一致的。
随着杜牧、李商隐、许浑、温庭筠等几位大佬的相继去世,诗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那个时代并不是没有诗人,不但有,而且数量众多,还非常活跃。
但是,像李白、杜甫那样可以称得上诗坛领袖的人物,却是没有的。
韦庄,算得上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了,堪称乱世文坛中的一股清流。
唐末及五代十国诗人、词人韦庄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
清代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
现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吴梅评论他说:“五季时词以西蜀、南唐为最盛。
而词之工拙,以韦庄为第一。
”思想家胡适这样评价韦庄的词:“长于写情,技术朴素,多用白话,一扫温庭筠一派的缜丽浮文的习气。
在词史上,他要算一个开山大师。
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赏析
![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14d2d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3.png)
【导语】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并称“温韦”。
温秾丽,韦清新。
韦庄词除写⾔情外,还常写个⼈⾝世之慨。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唐朝花间派词⼈韦庄的诗词,欢迎阅读!唐朝花间派词⼈韦庄的诗词篇⼀ 《稻⽥》作者为唐朝诗⼈韦庄。
其古诗全⽂如下: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连云䎬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画屏飞。
【翻译】 碧绿的池⽔涟漪满前陂,极⽬远望⽆边的滔⽥肥。
更有那⽩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兰花·独上⼩楼春欲暮》作者为唐朝⽂学家韦庄。
其古诗全⽂如下: 独上⼩搂春欲暮,愁望⽟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千⼭万⽔不曾⾏,魂梦欲教何处觅。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作者为唐朝⽂学家韦庄。
其古诗全⽂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灯半掩流苏帐。
残⽉出门时,美⼈和泪辞。
琵琶⾦翠⽻,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似花。
⼈⼈尽说江南好,游⼈只合江南⽼。
春⽔碧于天,画船听⾬眠。
垆边⼈似⽉,皓腕凝霜雪。
未⽼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翻译】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惆怅不已,⾹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
残⽉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美⼈含着泪珠为“我”送⾏,真是“⼨⼨柔肠,盈盈粉泪”的样⼦。
临别时为我弹奏⼀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制成的翠⽻,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
那凄恻的⾳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台城》作者为唐朝⽂学家韦庄。
其古诗全⽂如下: 江⾬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堤。
【翻译】 江上春⾬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
最⽆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长堤。
《思帝乡》作者为唐朝⽂学家韦庄。
其古诗全⽂如下: 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风流。
妾拟将⾝嫁与,⼀⽣休。
纵被⽆情弃,不能羞。
论韦庄词的抒情特色
![论韦庄词的抒情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1489df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c.png)
论韦庄词的抒情特色韦庄(836-910年),唐代著名女词人,尤其以其深情词调和感人笔触著称于世。
韦庄的词作,在唐代的文学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其词作抒情特色鲜明,表现了深切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她的词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受,成为唐代诗歌史中的一篇华丽篇章。
韦庄的词作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特色。
她的词作不仅表现出了对父母的感激、对朋友的深情和对爱情的执着,还塑造了她在命运中的孤独和挣扎。
韦庄的词作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通过对情感的深度和广度的表达,将诗歌作品中的抒情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韦庄的词作笔触清新,意境深远。
她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凝练的语言表现出来,词语之间的联结更是简洁流畅,也因此她的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她的作品能向读者传递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觉,这与她所处的环境、经历或者是自己对生活的认知等因素有关。
韦庄的词作以妙比兴、传统文化为特色。
她的词作在词牌上也充满了变化,她以词牌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的情感充满了多样性和变化性。
同时,她的词作中也融入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如《卫女夜行花之二十五》中,“世情薄,人情恶,万般皆是命”等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这些元素为作品加入了一份文化底蕴,也展现了诗人感性与思辨融合的独特特质。
韦庄的情感宽泛深刻,给人以情感上的震撼与启示。
她的词作反映出的是对生活中各种人生境遇的深刻领悟,无论是对朋友的失落、对命运的无奈,还是对爱情的绝望或者执着,都能够从她的词里看出。
这些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和深刻度,令观者感到心灵共鸣,也能够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总之,韦庄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情而灵动的笔调,构成了诗歌史上一道璀璨的风景线。
她在词作中发掘自我,投射生命的真情,展现了女性词人的深刻思考、浪漫情感和卓越才华,让人们对于唐代的文学、品位与心境有了更多的了解。
韦庄作为唐代女诗人,她的词作以鲜明的抒情特色著称于世。
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她笔下的情感层次丰富,涵盖了对家庭、友情、爱情、命运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她坚定而真挚的情感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韦庄词语言风格
——花间词与民歌的对接
[摘要]:词起源与民歌,韦庄词语言质朴,多用白描,但是又精雕细琢,不失之于粗犷,韦词承袭民歌,又吸纳花间,兼收二者之长。
[关键字]:韦庄词民歌语言
中国的文学艺术大多数起源于民间,然后才被上层社会接纳,词也是一样。
最早的词是敦煌曲子词,大部分是民间作品,少数是文人所作。
这时的词内容丰富,调式众多,涉及的社会生活面广,为唐五代文人词所望尘莫及。
敦煌曲是词的初期形态,这时的词字数不定,平仄不拘,风格清新质朴。
到了五代时期,词作题材范围缩小,且风格浓艳香软,《花间集》就是此时的代表。
敦煌曲子词题材众多,但是写的最好的依然是男欢女爱的作品,如《望江南》:“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语言生动活泼,近乎口语却有感情真挚。
再如当时的北方民族,在他们看来,男欢女爱,男婚女嫁,原是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什么需要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地方。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这是对婚姻之事最简单直截的看法,爽快无比。
还有那些女子埋怨家中不让她们及早出嫁的歌,更是以口道心,毫无遮掩。
像《折杨柳枝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前二句起兴,意思说岁岁年年,树不见老而人易老,下面不说自己,却利用老人喜爱孙辈的心理打动对方,写得真淳而有趣。
这些表现爱情与婚姻的民歌,都直接表现了热烈的生
命冲动,这些词的语言粗俗稚拙,但是却又直至人心,几乎有种返璞归真之感了。
韦庄虽然被归类为花间词人,但是他的词在艺术上精心雕琢,在语言上却有呈现一种清新活泼,质朴如民歌的格调。
以《思帝乡》为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
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
我想以身相许嫁给他,一生一世就此休。
纵使他薄情无义抛弃我,我也不后悔也不害羞。
花间小令多含蓄,且以之为美,但是韦庄这首却如此决绝,独出其妙。
[1]《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赞此词“爽隽如读北朝乐府‘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诸作。
叶嘉莹《灵溪词说》论韦庄词也说:“谁家陌上堪相许,从嫁甘拚一世休。
终古挚情能似此,楚骚九死谊相侔。
”
作为一位封建词人,写出如此清新明快,脱出樊篱,不能不说这是学习继承民歌的原因。
[2]
韦庄词语言晓畅明白、通俗自然,这是韦庄词同以温庭筠为首的花间词人的一大迥异之处。
韦词用质朴素淡的言语,刻划明丽如画的艺术形象,抒写真挚热烈的心灵情感,给人一种质朴清新、自然淡雅的感觉。
[3]如《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别君时,忍泪徉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这两首词是用两首小令叙写一件事的“联章体”,其一从女子的角度写她对“去年今日”分别时刻的回忆,其二紧承前首,描写男子在梦中与情人相会,一梦醒来又悲不自己。
这两首词,状人写情,刻画细腻,语言浅近,几如白话,乍看是平淡无奇,细加品味方知隽永之趣。
徐士俊在《古今词统·引》中,说它“冲口而出,不假妆砌”。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二句纯用白描,摹写细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评论这十字“写别时状态极真切”,这一联也成为词苑奇葩。
再如《荷叶杯》第二首: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
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整首词不假修饰,不用曲笔,情景逼真,语淡而悲。
先忆当年花下初识,次忆晓莺残月相别,再写如今天各一方,无由重聚。
如此娓娓道来,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无限忆念之情,语浅情深、语短情长。
韦庄词还善用白描,唐圭璋曾对此做出评价:“至于韦庄词,主要是接受了《诗经》以来民歌中传统的白描手法,尤其是《古诗十九首》中文人诗运用语言的成功的范例,给韦庄启发很大,做到了以明白吐露见长,从而也开启了文人词以白描手法直抒其情的新的道路。
”
韦庄词语意直出肺肝,不加雕刻,反映了真实的感情。
夏承焘先生在《论韦庄词》中,对韦庄作了公正准确的评价:“他在五代文人词的内容走向上堕落途径的时候,重新领它回到民间抒情词的道路上
来,它使词逐渐脱离了音乐而有独立的生命。
这个倾向影响后来李煜和苏、辛诸大家,我们若认为李煜和苏、辛一派是唐宋词的主流,那么,在这个主流的源头上,韦庄是应该得到我们重视的一位作家。
”
韦庄词既有花间的精致,又有民歌的古拙,介乎二者之间,兼收二者之长,规避二者之短,难怪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参考资料]:
[1]: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2]:现代,徐育民,《历代名家词赏析》
[3]:现代,杨翔,《浅谈韦庄词的清丽风格》,《文学教育上》,2012(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