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地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周围型肺癌CT影像

周围型肺癌CT影像
其病理基础为①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含气肺组织;②未闭合的或扩张 的小支气管;③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④沿肺泡壁生长的癌组织 未封闭肺泡腔及融解、破坏与扩大的肺泡腔;⑤肿瘤内小灶性坏死排出 后形成。此征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腺癌,也可见于鳞癌。有时,空 泡内因有粘液,脱落的肿瘤细胞等成分的存在,可使其CT值增高,近似 水样密度。在肺窗上呈现为小泡状模糊低密度影,在纵隔窗上呈现小泡 状透亮影。
2-2. 棘突征(棘状突起征、伪足征、示指 征、锯齿征、尖角征、桃尖征)..........21楼
2-3. 毛刺征(放射冠、索条征、模糊征、 充血征、毛刺间含气征)........24楼
2-4. 边界模糊征(绒毛模糊征)........26 楼
2-5. 广基征........27楼
1 内部征像
1-1.磨玻璃征(磨砂玻璃征、晕征): 病灶内可见血管影的结节定义为磨玻璃密度(整个瘤结节或
支气管征的表现多种多样,下面每组图片均附有说明. 支气管征可见于肺癌,肺炎性病变或淋巴瘤.但以肺癌较多 见,常与空泡征同时存在,与一般急性炎症空气支气管造影征相 鉴别(有图).
该征需与炎性支气管征鉴别
1-5 粘液栓征: 支气管阻塞后所致
1-6. 碎石路征
碎石路征可见于多种疾病.在周围型肺癌诊 断时无特异性. 下面是一例肺炎型肺泡癌病人高分辨扫 描所见碎石路征.
1-7. CT血管影征(CT血管造影征 血管包埋征 肺 静脉包被征)
被用来描述大叶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腺癌).是肿瘤沿肺泡壁生 长侵润尚未完全破坏肺泡间隔,但使肺泡壁增厚或邻近肺泡内有 分泌物,部分肺泡内仍有含气,形成肺炎型改变,增强时可见在病 变中穿行的血流强化,称CT血管造影征,多见于肺泡癌. 当肺血管进入结节或终止结节时,血管常狭窄.堵塞.截断等. 文献认为其中以肺静脉包被(肺静脉包被征)意义最大,提示肺癌 机会增加. CT血管影征最初被认为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异性征象(特异 性92.3%);而最近这一观点受到怀疑,这可能与缺少明确标 准有关; CT血管影征见于良性和恶性肺疾病,包括:细支气管肺泡 癌、肺炎、肺水肿、中心性肺癌导致的阻塞性肺炎、淋巴瘤及 消化道肿瘤肺转移;但在其它病变中实变密度多接近胸壁肌肉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课件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课件

肿瘤组织可侵犯胸膜, 导致胸膜凹陷征等表 现。
肿瘤多位于肺实质周 边,呈圆形或类圆形, 可单发或多发。
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周围型肺癌可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咳嗽、咳
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症状。
肿瘤侵犯胸膜可引起胸痛,侵犯 骨骼可引起骨痛。
晚期周围型肺癌可出现呼吸困难、 气促、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结核球
结核球通常呈圆形或椭圆 形,边缘光滑,密度较高, 有时中心可出现干酪样坏 死。
错构瘤
错构瘤通常较小,边缘光 滑锐利,密度不均匀,有 时可见脂肪密度区域。
04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价 值与限度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价值
确定肿瘤位置和大小
CT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在肺部的位置, 以及肿瘤的大小和形态,为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诊断。
03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周围型肺癌的基本CT表现
结节或肿块
在肺实质周围出现结节或肿块 ,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
支气管阻塞
由于肿瘤压迫支气管,导致支 气管狭窄或阻塞,引起阻塞性 肺炎或肺不张。
胸膜侵犯
肿瘤侵犯胸膜,引起胸膜增厚 或胸腔积液。
淋巴结转移
肿瘤转移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 ,导致淋巴结肿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周围型肺癌的CT分型
磨砂璃型
肿瘤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形似磨砂 玻璃。
空洞型
肿瘤内部出现空洞,形态不规则,有时可见 气液平面。
实体型
肿瘤内部密度较高,边缘相对清晰,形似实 心肿块。
钙化型
肿瘤内部出现钙化灶,形态大小不一,有时 呈簇状分布。
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1)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1)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1)
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常常依赖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

CT图像的解读可通过一些特征来指导诊断。

以下是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分析。

1. 激活征(lichenoid pattern)
激活征是由线型密度的结构组成的,其呈现出类似于羽状纹(feathery pattern)的形态。

激活征通常代表着中央型肺癌(central lung cancer)并随着其最终向周围型晚期发展。

在周围型肺癌中,激活征通常不明显。

2. 片状阴影(linar atelectasis)
片状阴影是由肺纹理阻断所形成的黑色区域,通常呈直线状并位于脉管附近。

片状阴影常见于周围型肺癌的癌栓(tumor emboli)区域,因此其可提示周围型肺癌的诊断。

3. 形态学阴影(morphologic shadow)
形态学阴影是指肺癌在CT图像中的表现。

周围型肺癌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阴影,并与邻近的肺组织有清晰的分界线。

此阴影也可以通过测量其直径来估计肺癌的大小。

4. 改变的肺纹理(altered pleura)
肺癌可引起肺纹理的改变,导致周围型肺癌的识别。

这些改变可以在CT图像中通过因肺癌而导致的肺血量减少来观察到。

5. 钩状标记(spiculated margin)
周围型肺癌常表现出钩状的边缘,随着其向晚期转变而显得更加明显。

因此,钩状标记是一种可以提示肺癌发展的征象。

总之,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需要结合以上特征进行,以期准确诊断
该疾病。

通过理解这些特征,可以更好地识别并处理周围型肺癌的早
期病变。

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要点

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要点

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癌,它们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正确鉴别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对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进行深入解析,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1. 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多数起源于支气管和肺门区域,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因肿瘤压迫气道而出现肺不张的症状。

2. 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多数起源于肺周围组织,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体重减轻等,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二、影像学特点1. 中央型肺癌影像学表现以胸部CT为主,常见表现包括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狭窄、肺不张、肺门肿块等。

2. 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影像学表现较为多样,常见表现包括肺外周型肿块、结节、颗粒状阴影等。

周围型肺癌常伴有肺外肿大的淋巴结转移。

三、病理学特点1. 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病理学上通常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等类型,常见于肺门和支气管周围组织。

2. 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病理学上通常为腺癌,也有少数为大细胞癌等类型。

周围型肺癌常位于肺的外周组织。

四、治疗方案1. 中央型肺癌中央型肺癌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2. 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的治疗方案也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和手术方式可能与中央型肺癌略有不同。

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正确鉴别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深入了解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要点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分析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

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模板

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模板

T1:1)肿块最大径<3cm
2)肿瘤限于肺内,未侵犯脏层胸膜 及叶支气管
T2 :肿瘤>3Cm
肿瘤近界距隆突2cm以上 肿瘤所引起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小 于一侧全肺 无胸腔积液
T3
肿瘤已直接侵及相 邻胸壁 膈 纵隔 肿瘤近界距隆突 2Cm以内
肿瘤引起一侧肺不 张或阻塞性肺炎 合并胸腔积液
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
气管、食管等或恶性胸腔积液
肺癌的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的表示
N0 无区域淋巴结受累
N1 有支气管周围或同侧肺门淋巴结
受累 N2 有纵隔淋巴结受累
肺癌的TNM分期
远方转移的表示。
M o 无远方转移
M 1 有远方转移
M X 表示缺乏显示远方转移的起码条件。
肺癌的TNM分期标准
分期
Ia期 Ib期 II期 III期 IV期
TNM分期: T 肿瘤的大小与范围 N区域淋巴结受累 M 胸外远处转移
肺癌的临床分期与 CT的作用
CT可显示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 CT可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 显示肿瘤侵犯胸膜 发现远处转移
肺癌的TNM分期标准
T tumor Tis T0 T1 T2 T3 Tx Tis 原位癌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x 表示不能显示任何肿瘤或痰细胞 检查阳性 X线阴性 T1-T3 (后叙) N (Tumor)N0 N2 N3 M(Metastasis)M0 M1
结节浸润型
原发于叶或段主支气管
中 心 型 肺 癌
支气管腔内或肺门肿块 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中 央 型
中心型肺癌的病理及相应CT表现
CT表现: 1.支气管腔内或肺门肿块 2.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3.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报告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报告
癌性空洞的典型表现为厚壁或壁厚薄不均,内 壁凹凸不平,成结节状,外壁成波浪状或分叶 状。多为偏心性。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3种可能: a.真性肺大泡或 支气管囊肿内发生肿瘤;b.肿瘤广泛坏死;c. 肿瘤压迫或堵塞邻近支气管致肺气肿、肺大泡 形成,以后癌组织靠大泡壁生长而成。
空洞壁的厚度对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一般认为,壁厚≤4mm偏向于良性,而壁厚 ≥15mm偏向于恶性。不论壁的厚薄,如显示内 壁不规则,尤其是当有壁结节时,则为癌性空 洞的重要依据。
图2
当肿瘤边
图3
缘光滑无分
叶,且密度
均匀,肺癌
征象不典型
时,应当考
虑穿刺活检
明确诊断
肿瘤内
图4
部有坏
死,密
度不均。
肿块后
界生长
受斜裂
阻隔而
显得较
为平直
与光滑。
病理证
实为鳞

钙化:
多数人认为,肿瘤钙化的有无对良恶性 病变的鉴别以及原发与继发性肿瘤的区 分均无帮助。相对重要的是肿瘤内部钙 化灶的形态。
图13
图14
图7
若肿块中心部坏死,经支气管排除后可呈壁厚薄不均 匀的偏心性空洞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6空泡征
图17
图18支气管充气征
图19
同例术后标本扫描,使支气 管走行与扫描层面平行
右下肺外 基底段支气 管充气征
图20胸膜凹陷征
图21
图23
看标本
图24
斑片状钙化多发生在肿瘤的中心部 位,是因肿瘤供血障碍坏死后而发生, 肿瘤直径多在6cm以上。
图6
结节状钙化密度较高,多位于肿瘤边缘部 位,是因肿瘤生长增大过程中将肺原有钙 化包裹到瘤体内。年轮样钙化、爆米花样 钙化基本排除恶性。

肺癌的CT表现

肺癌的CT表现

肺癌的CT表现1 病变大小和倍增时间病灶直径等于或小于3cm者被称为“结节”,而大于3cm者则被称为“肿块”。

周围型肺癌的大小和预后直接相关,小于2cm的肺癌手术切除后5年存活率达53%~80%。

倍增时间诊断价值较大,倍增是指体积倍增,简略算法是直径增加1.25倍则体积增大一倍,其所需时间为倍增时间,肺癌倍增时间为1.8~10个月之间。

值得强调的是,肺癌必然长大,虽然在癌块较小时生长比较缓慢,但当直径超过3cm时就可能发展迅速。

因此影像学动态观察非常重要。

如为新出病灶或较过去增大,应高度怀疑恶性可能。

如肺内结节在30天内体积加倍多为炎症,而490天以上无任何变化可考虑良性。

2 密度周围型肺癌的CT密度通常在软组织范围内,良性结节有很大重叠,故根据CT值不能检出肺癌,Siegelman等的研究称CT值在164HU以上的肺结节应视为含有钙质成分的良性结节。

Proto等将此值修订在200HU,他们都肯定了CT值在鉴别良恶性结节时的价值。

3 钙化薄层CT扫描有助于显示肿瘤内的钙化灶。

有约1%~16%的肺癌内可有钙化,因此发现结节内钙化并不能轻易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肺癌钙化的CT表现可分为两类:(1)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钙化,云絮状、网状及不规则钙化。

通常在肿瘤内弥漫性分布,其范围可达肿瘤横断面的1/4~1/2以上,多呈中心性或略呈偏心性分布,这类钙化密度相对较低,CT值一般在150HU以下,普通胸片和体层摄影不能显示。

(2)斑点状或颗粒状钙化,多局限于肿瘤的周边部,钙化范围小于肿瘤横断面的10%。

这类钙化CT值较高,普通X线即能显示,为肿瘤生长过程中将肺内原有钙化包裹至瘤体内,或为癌灶内固有的瘢痕钙化。

瘢痕钙化可发生在瘢痕癌发生之前或瘢痕癌发生之后。

两种不同类型的钙化诊断意义不同。

我姑爹以前就有这病啊,后来经过治疗,慢慢好了起来,我把治疗我姑爹的医生电话告诉你,你可以咨询问问他,他电话是l3l2⒒4⒎②⒐5,希望能帮助到你4 病变的外形和境界肺结节的外形和境界反映病变的生长速度及与周围正常肺组织交界面的关系。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桃尖征,部分可见刀割征。 • 少部分可见液化坏死区。 • 增强肿块较明显强化。 • 经抗感染治疗病灶可有缩小。
小结
• 50-70岁最多见,男性>女性。 • 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无症状,其检出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
检查。 • 边缘特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
征。 • 内部特征:偏心性钙化、坏死及癌性空洞、支气管充气征、
空泡征。
谢谢
鉴别诊断-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 中年女性多见。 • 边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边缘光滑,少数有分叶。 • 可有钙化,发生率较高。 • 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典型的呈花斑样强化。 • 部分可见空气新月征、晕征或贴边血管征等征象。
鉴别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病灶呈楔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 病灶边缘近肺门侧有支气管引流影,可见长毛刺,粘连呈
• 卫星病灶:少见,多见于腺癌,可呈结节状或小 片状
影像表现-CT
• 强化程度: ➢CT值增高在20Hu以下提示为良性结节。 ➢CT值增高20 ~ 60Hu提示为恶性结节。 ➢CT值增高60Hu以上提示炎性结节可能大。 • 时间-密度曲线(TAC):恶性结节的TAC通常在开始时呈中
等强度升高,再逐渐升高至峰值,然后岀现一平台期。
鉴别诊断-错构瘤
• 肺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 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光滑,可有浅分叶。 • 病灶直径多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等于3cm。 • 典型者有”爆米花样”钙化、脂肪。 • 肿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结核球
• 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 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结节,密度较均匀,可见斑块状或弧形钙化。 • 周围有卫星灶,或纤维条影及肺纹理纠集等慢性纤维化改变。 • 薄、厚壁空洞,内缘光整,空洞多靠近肺门侧。 • 增强CT无强化或轻度环形强化。 • 纵隔及肺门淋巴结亦可钙化。

肺癌CT诊断ppt课件

肺癌CT诊断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44
血管集束征
可编辑课件PPT
45
血管集束征
可编辑课件PPT
46
血管集束征
可编辑课件PPT
47
血管集束征
可编辑课件PPT
48
血管集束征
可编辑课件PPT
49
胸膜凹陷征
典型表现为病灶与邻近胸膜间可见三角 形或喇叭口样线影相连,有时也表现为兔耳征、 尾征、星状,均称为胸膜凹陷征,水平裂和斜 裂胸膜凹陷,表现为曲线状。
增厚,病变范围较长,常伴肺内结核播散病 灶。所有鉴别诊断常需支纤镜诊断。
可编辑课件PPT
11
支气管异物
可编辑课件PPT
12
支气管内膜结核
可编辑课件PPT
13
周围型肺癌
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
影像上可呈实性结节或肿块、半实性结 节(复杂磨玻璃影)或非实性结节病灶 (单纯磨玻璃影)。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28
磨玻璃征的病理基础
HRCT上形成磨玻璃影的病理基础有: ﹙1﹚肺泡内薄层分泌物,如出血、水肿液或炎
性分泌物渗出、肺泡蛋白沉积等; ﹙2﹚肺泡壁增厚,如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AAH)、肺泡癌、腺癌沿肺泡壁替代式生 长、肺泡壁炎性肿胀(感染性或过敏性);
﹙3﹚肺间质增粗,如肺间质纤维化、肺间质炎 症(结缔组织疾病或病毒性炎症)、肺间 质水肿等 。
可编辑课件PPT
7
中央型肺癌
可编辑课件PPT
8
中央型肺癌 (阻塞性肺不张)
可编辑课件PPT
9
中央型肺癌(阻塞性肺炎)
可编辑课件PPT
10
中央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痰拴、粘液滞留、凝血块、 异物、结节病、淀粉样变性、感染性肉芽肿或 支气管内膜结核等。

肺癌的CT诊断

肺癌的CT诊断

肺癌的CT诊断肺癌的CT诊断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蔡祖龙肺癌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工业化国家死于肺癌者,女性占全数恶性恶肿的1/5,男性那么高达1/3。

最近几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和辽宁省的城市,云南固旧地域,肺病的发病率和\或死亡率已占各类恶性肿瘤的首位。

因肺癌确认时多已至中晚期,70-80%患者已失去根治机遇,五年生存率较低,因此肺癌的初期诊断和医治关于改善肺癌予后,提高五年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

影像学检查方式关于肺癌的检出及分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肺癌的CT表现(一)中央型肺癌CT能显示中央型肺癌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要紧有段以上支气管腔内肿块,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腔狭小与阻塞,肺门区肿块等肺癌直接征象。

继发性改变有阻塞性肺炎与肺不张,阻塞远端支气管扩张形成的粘液栓塞,和病灶周围或(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等;螺旋CT,专门是多层面CT,采纳薄层扫描并冠状与矢状位重建可清楚显示支气管腔内沿管壁浸润的初期肺癌。

CT平扫难以区分肿瘤与其远侧的肺不张,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实际大小与不张的肺。

(二)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在CT上显示有必然特点,即便小于的初期肺癌,也多有明确的恶性征象。

以下重点简述直径〈3cm的周围型小癌的CT征象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⒈肿瘤边缘征象特点:⑴分叶征:是周围型小肺癌最多见的大体征象。

作者100 例直径小于3cm的小肺癌分叶征的发生率为84%。

绝大多数小肺癌呈深分叶,(弦距与距长之比大于2/5。

其病理基础一是与肿瘤边缘各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不同有关;二是肺的结缔组织距离,进入肿瘤的血管、支气管分支、从肿瘤内向外生长的血管和结缔组织等引发肿瘤生长受限并产生凹陷,从而形成份叶的形态。

⑵边缘毛糙:可见细短毛刺,棘状突起或锯齿状改变。

此为肺癌的常见征象,发生率约为80%-85%,这些表现是由于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长和肿瘤细胞周围蔓延所致。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玻璃 : 肿块 中心 密度稍 高, 边缘 密度呈 毛
玻璃样改变 , 不掩盖肺血管纹理。其病理 基 础 是 肿 瘤 细 胞 沿肺 泡壁 生 长 , 泡 壁 增 肺 厚, 但肺泡腔未闭 塞 , 内可 有少量 黏液或
脱 落 的肿 瘤 。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4年 6月 一 0 8年 4月收治经 手 20 术病理 证 实、 直径 ≤3 m 的周 围型肺 癌 c 5 0例 , 3 例 , 2 男 0 女 O例 , 年龄 4 7 0— 5岁 ,
主要 症 状 :0例 直 径 为 ≤2 r 小 , 症 2 c n大 无 状, 体检 发现 , 咳嗽痰 中带 血丝 2 0例 , 胸 痛 和胸 闷 1 0例 。所 选 择 病 例 均 作 常 规
胸膜凹陷征 , 其各种征象均优越于常规胸 片。在本组病 例 中出现率 较 高的有分 叶
征 、 刺 征 、 膜 凹 陷 征 , S L 的诊 断 毛 胸 对 PC 有 价值 。但血管集束 、 小泡征也具 有一定 特征型 , 组 5 本 0例 中 2 增 强 ,T值 增 8例 C 加 4 7 H 国 内有 不少 研 究 , 出 强化 0— 0 U, 提 值  ̄2 H 高 度 提 示 良 型 ,0 ~6 H 提 < 0U 2 0U 示恶型 , 0 U 以炎 型结 节 可能 型 大 , >6 H 结 果 与 此 一 致 。研 究 还 表 明结 节 强 化 程 度 与直 径 无 关 。
关键 词
0 8.1 8 4
周 围型 肺 癌
C T
气征 : 表现为瘤体 内管状 或分枝状的低密
度影 , 该征多见于 ≤3 m的细支气管肺 泡 c 癌 、 癌 、 分 鳞 癌 及 鳞 腺 混 合 癌 。() 腺 部 7毛

周围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

分叶征的诊断价值
分叶征在肺癌、结核球、炎性结节和其 他良性病变均可出现,以往是根据分叶征 出现的机会、分夜间凹陷的深度诊断肺癌, 在鉴别诊断上有限度。 肺癌的分夜间凹陷有血管影像,即支气 管血管切迹有助于提高分叶征的诊断价值。
(3)毛刺
毛刺是肺癌最重要的征象,阳性预测值约 为90%。据报道有毛刺的结节88.5%是恶性 的。
五、肺癌的增强特征
CT值>160HU:良性;CT值<160HU:良 性、恶性。 (1)增强幅度 (2)增强方式 (3)时间密度曲线
(1)增强幅度
CT值增加>20HU:明显--恶性或炎症
CT值增加10-20HU:中等 CT值增加<10HU:轻度—良性 CT值不增加:不强化
(2)增强方式
1.均匀性强化:恶性肿瘤 2.不均匀强化
病理基础:由于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 长和肿瘤细胞向周围蔓延所致。
(4)棘状突起
93%棘状突起结节是恶性
(5)粗长毛刺或多角形
粗长毛刺或多角形结节80%代表炎症
(6)晕轮
晕轮是结节周围的密度较淡区域。
结节有晕轮的多位恶性(恶性肿瘤出血、 细支气管肺泡癌)。
其他:感染(多位血管侵袭性肺曲霉病) 和韦氏肉芽肿。
三、肿瘤周围的征象
(1)血管聚集征
(2)胸膜凹陷征
(1)血管聚集征
指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 血管在肿瘤边缘中断或贯穿肿瘤。 动、静脉均可累及,肺静脉累及对于良、 恶性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良性病变检出率不高,而小肺癌可达57%63%。
(2)胸膜凹陷征
在周围型小肺癌中检出率 高达93%。 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 病理基础:系病灶内纤维 瘢痕组织收缩造成。瘢痕 收缩力通过瘤体邻近纤维 网架传递到脏层胸膜,将 脏层胸膜拉向瘤灶。凹入 处与壁层胸膜间构成空隙, 内为生理性液体充填。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分析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及分析
咳痰者3例 , 中带血 l例 , 6 痰 l 胸痛和胸 g9 , 1 , q 例 发热 例 无症状者 1例 。 0 其 中腺癌 2例 、 2例 、 胞癌6 、 2 鳞癌 0 小细 例 腺鳞癌4 。 例
12 c 扫描 方法 . T
也以薄层扫描为佳。 ) ( 血管集束征 : 5 指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 如果聚
例 ,0 【 H 6 ~l 0 U者 1 例。 ) 4
综上所述 , 医师在考 虑早期周 围型肺癌的诊断时 , 应对病灶的边缘
临 床 医 学
早期 周围型肺癌的 CT诊断及分析
邹羽 字 中
( 省新 干县 人 民医院 江西 新干 3 10 ) 江西 3 0 3
【 摘要l目的 探讨 C 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 病理学证实的 5 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 2 T资料 ,分 析 其征 象 。结 论 综合分 析病 灶的 C' 象并密切联 系临床 资料 可提 高对早 期 周围型肺 癌的诊 断准确率 。 1征
毛刺 两类 , 以远肺 门侧 显示概率 最高 。 此征 象对周 围型肺 癌诊断具 有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
上升 , 与吸烟、 、 、 传等多种 因素有关 。 , 啦 查对肺癌的 环境 职业 遗 目前 C 诊 价 值 已得到公 认, 行 但由于早期 周围型肺癌 缺乏专一 陛和特异性均
拢 的血管是肺动脉分支 , 则其相伴 行的支气管结构也受累 , 这种束的聚
拢称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多在近肺门侧, 其中以薄层及增强扫描显示率
为高 , 本研究 l例呈血
应 用SE NS IME 公司生 产 的S MA O B C 螺旋 C 机 , O T M AL E T 扫 描参数为 : 、 层厚 层距均为 8 mm; 隔窗 W :5HU, 3HU; 窗w : 纵 30 C:5 肺 80 5HU, C:6 0 U。 5H 行全肺螺 旋扫 描后 , 灶区域进行薄 层螺旋扫 对病 描, 层厚及 层距为2 rm, -3 a 螺距为4 2增强扫描 采用非离子型对 比剂 /。

周围型肺癌CT表现

周围型肺癌CT表现

周围型肺癌CT表现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野外围的结节与肿块,轮廓一般较清楚,是发生在段及段以下支气管的肺癌。

随着CT 等其他先进影像设备的使用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越来越多。

形态大小:周围型肺癌病理学大体分类为: ①球形:体积一般较小,最大直径< 3 cm ,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与支气管无特定关系,肿物边缘有时呈分叶状。

②块型:体积较球形大,最大直径可超过3 cm ,与周围组织有时界线不清,肿块形状不规则。

CT 影像上表现上为圆形、类圆形结节( ≤3 cm) 或肿块( > 3 cm) 阴。

边缘: ①棘状突起:用纵隔窗观察,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内伸出尖角状软组织密度影,排列密集时可呈锯齿状态,为毛刺的根基部。

②毛刺征象:用肺窗观察,短细且密集毛刺对周围型肺癌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

当短细毛刺数目较多呈放射状排列,并由纵隔窗的锯齿状排列的棘状突起延续为肺窗上的细毛刺时,为周围型肺癌特征。

密度:本组均表现为实性型,即肺窗与纵隔窗图像变换时病变面积及变化,不到一半者。

细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的病理基础是由于肺癌的生长方式之一是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沿着肺泡壁、肺泡间隔呈伏壁式生长,不破坏肺支架结构,支气管、肺泡腔结构得以保存,并且未造成阻塞性肺不张。

CT 表现为病灶内低密度小管状、小条状影及一个或数个小圆形、卵圆形低密度影。

有研究发现,65 %的恶性结节内有通畅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而良性中仅5 %有支气管征。

当肺癌出现支气管征时对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空洞均见有气液平面,其内壁不规则,呈偏心厚壁空洞,内壁凹凸不整,其内有结节状突起,属典型癌性空洞。

发生点状钙化,位于瘤体周边部,钙化影直径约3 mm ,肺癌钙化CT 检查阳性率为6 %~7 %。

其机制为: ①由于营养障碍所致,细胞变性坏死而发生钙化。

②肺原有钙化包裹到瘤体内。

③瘢痕癌:在瘢痕或肉芽肿基础上发生钙化。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2)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2)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在影像学中有其独特的表现,但与其他肺病变相似,因此需要准确的影像诊断和鉴别。

本文将重点介绍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方法。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异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肿瘤周围有明显的气囊腔存在。

在CT扫描中,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表现为一个直径大于3cm的边缘清晰、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

肿块内部可见肺组织与气体混合的空腔,薄壁呈现均匀的厚度,没有充血出血的迹象。

同时,肺癌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反应也表现为薄壁囊腔周围的牵拉征象。

这种特殊的影像学表现使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更易于识别和诊断。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上对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个直径大于3cm的边缘清晰、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肿块内部有肺组织与气体混合的空腔。

2.影像学与病理学的一致性: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学证实该肿块为周围型肺癌。

3.排除其他良性病变:需要排除其他一些良性肺病变,如肺结核、肺脓肿等。

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虽然有其独特的影像表现,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与其他肺病变相似。

因此,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1.良性肿瘤:一些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肺血管平滑肌瘤等在影像学上可能与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相似,但其通常具有明显的向外生长趋势,边缘清晰、无浸润性生长。

2.肺炎:肺炎时炎症会引起肺组织密度增高,可能产生类似肿块的表现,但肺炎部位的炎性改变在治疗后会得到明显改善。

3.肺结核:在一些病例中,肺结核病灶与薄壁含气囊腔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相似。

结核病灶通常有更明显的周围纤维化反应以及与病灶相邻的淋巴结肿大。

肺结核与肺癌的CT特征表现及鉴别诊断

肺结核与肺癌的CT特征表现及鉴别诊断

肺结核与肺癌的CT特征表现及鉴别诊断王学强刘玉平东营市垦利县人民医院 257500成人肺结核与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两种疾病,具有相同的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影像上常出现“异病同影”,两者易误诊、误治。

在CT普及的今天,提高对肺结核及肺癌CT特征的认识,对基层医院的影像和临床医生十分有益。

1.成人肺结核的CT特征肺结核的病理基础是以渗出、干酪坏死、纤维化和钙化为特征的慢性演变过程,病理上分渗出、增殖、干酪、空洞四个期,因此,CT影像特征与这四个不同时期的病理基础有关。

在肺结核的CT诊断中,归纳总结“三多”“三少”的特征,即肺结核的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性、少肿块性、少结节堆聚性、少增强性。

1.1多灶性:肺结核的多灶性往往表现在以上叶为主,其余肺叶肺段也出现斑点状、细结节状、索条状影,这是因为干酪物质进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播散所致,甚引起胸水、胸膜增厚粘连。

1.2多态性:在同一次CT片上可出现不同演变时期的多种形态:①渗出病变表现为云雾状、棉絮状;②增殖病灶表现为结节状;③纤维化表现为索条状;④干酪坏死表现为空洞;⑤钙化表出为点状或斑块状致密影(CT值100Hu以上);⑥播散病灶表现为粟粒状或细结节状。

1.3多钙化性: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结局之一,病灶在转归过程中,往往为渗出→增殖或纤维化→钙化这样的变化,所以在肺结核病变中,钙化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特征,往往表现多个钙化灶,球形病灶钙化往往表现在其边缘呈环状。

由于CT密度分辨率极高,所以CT能发现X线胸片上不易发现的钙化灶,有利于鉴别诊断。

1.4少肿块性:在胸片上有时表现为肿块样改变,而CT横断扫描每一层所表现出的病灶,往往是斑片状、棉絮状、索条状或空洞,每层形态各一,不能堆塑成肿块,这是因为X线片是重叠图像,而CT分层图像。

既使是结核球,它也具有结核的特征,即多灶性表现为卫星灶、多钙化性表现为环状钙化或整个球形病变CT值>80Hu,易与肺癌相鉴别。

周围型肺癌影像表现

周围型肺癌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支气管充气征
3cm以下的小肺癌,发生率约33%
病理: 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尚未完全破坏侵蚀支气管,使肿瘤内小气道未完全闭塞、 甚至扩张,而表现为残留含气支气管影。
影像表现-强化
净强化CT值:﹥20HU 提示恶性(敏感性100%,特异性 76.9%) ﹤20HU 提示良性 20-605HU 慎重 ﹥60HU 良性结节
时间-密度曲线:肺癌-逐渐上升,缓慢下降型
下列哪个是肺癌?
A
B
C
D
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伴大片坏死(因肿块破碎,结合影像学,肿物最大 径3.7cm),侵及周围肺组织,肿瘤紧邻胸膜。
鉴别诊断
错构瘤 结核球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错构瘤
• 肺部最常见的良性肿 • 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光滑,可有浅分叶 • 病灶直径多小于或等于3cm • 典型者有”爆米花样”钙化、脂肪 • 肿瘤无强化或轻
空洞征: 指病灶内较大而无管状形态的透亮影,病理上指结节内有坏死液化并排出所 致。影像上定义为大于相应支气管径2倍、且与上下层面支气管不连续的灶 内透亮影,或大于5mm的圆形或类圆形空气样低密度影,有多种形态,包括 薄壁/厚壁空洞、中央性/偏心性空洞、壁光整或不规则、有无壁结节等。肿 瘤空洞多为中央性厚壁空洞,壁不规则,可有壁结节。壁厚度≤4mm倾向于 良性,≥15mm倾向于恶性。
·病理及组织学分型
• 病理上以肺组织周边形成肿块或结节为主要特征,大多呈不均衡伏壁式 浸润生长。
• 组织学分型: • (1)小细胞肺癌; • (2)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最多,鳞癌次之,大细胞癌及类癌) • 形态学分型: • 单发/多发结节型(根据密度分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混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陈奕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06(28)3
【摘要】周围型小肺癌是指直径小于3 cm的周围型肺癌,其影像表现与良性结节中有部分重叠,容易误诊,因此,如何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正确率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本文收集我院近年来有完整CT资料,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或临床治疗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肺炎性结节以及肺结核球共32例,旨在分析其CT表现,并就它们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初步讨论.
【总页数】2页(P427-428)
【作者】陈奕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CT室,合浦,53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J], 张庆武;林志畑;黄宝泉;吴先衡;林黛英
2.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J], 张伟;宋立永;王飞
3.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 [J], 杨继义
4.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 [J], 杨继义
5.周围型小肺癌X线与CT诊断方法临床对比分析 [J], 梁永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周围型小肺癌诊断较困难,症状较少,常与其他病变混淆,易误诊,现将近年来对周围型肺癌的C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容综述如下,以提高诊断水平。

|
周围型肺癌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以腺癌、鳞癌多见。

目前胸部CT检查仍是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CT在发现肺结节方面显著优于平片及普通体层摄影,尤其是平片易被心影后方、后肋膈角、奇静脉食管隐窝、肺尖、胸膜下与肋骨重叠等遮盖的部位[1]。

因此本文对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综述如下,旨在探讨CT 对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
1 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
1.1 病灶的形态和境界|,
(1)分叶征:瘤较大常呈分叶状肿块,分叶的深浅程度对鉴别良、恶性有一定帮助。

肺癌、结核球、炎性结节和其他良性病变均可出现。

肺癌时有血管进入分叶间,形成脐凹征或称为支气管血管切迹。

(2)毛刺征:是周围型肺癌的又一恶性征象,分为粗毛刺和细毛刺两种。

两种毛刺长度、数目及粗细均不同,其中粗毛刺较长,数目较少,粗细不均,可有扭曲。

而细毛刺短而直,数目较多,CT表现为呈放射状围绕肿瘤排列。

(3)棘状突起:表现为自肿瘤边缘向肺野伸出的尖角状软组织密度阴影。

数目不一,密集排列者可呈锯齿状外观,变换成肺窗可见由棘状突起向外延伸为毛刺,可见此棘状突起即为毛刺的根基部,系肺泡间隔与肿瘤表面重叠构成,薄层面扫描有助显示,其代表肿瘤浸润性生长。

1.2癌灶部CT表现
1.2.1密度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其可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检查,低密度区更为明确,其代表瘤坏死组织。

癌结节分为实性密度、磨玻璃密度和混合密度。

关于磨玻璃密度,需要注意:当磨玻璃密度结节持续存在数月,则提示早期肺癌。

当结节大于1cm或者混有实性密度结节,则提示恶性度高。

1.2.2空洞征2%~4%肿瘤发生空洞,有气体,洞壁厚而不规则。

1.2.3 空泡征和细支气管征直径小于2cm肿瘤可见细小充气的细支气管影,病理上为瘤组织所包绕的正常或轻度扩的细支气管。

需要与结核相鉴别,结核空洞有时也类似空泡征。

1.2.4 结节的钙化分为良性钙化和恶性钙化两种。

良性钙化的特点:钙化占结节的10%以上。

形态:层状、中心巢状、爆米花样或者弥散状。

需要与成骨肉瘤或者软骨肉瘤的肺转移相区别。

肺癌钙化的特点:形态:斑点状、斑片样、云絮状:特点是密度较低,是在肿瘤坏死基础上发生的钙化,比如大肿瘤发生斑片样钙化。

中心性偏心性:是肿瘤生长时将原有钙化包入部所形成,比如大肿
瘤的小结节状钙化。

肺癌<2cm时发生钙化非常少见。

少数肿瘤可有偏心性钙化,为肿瘤所包绕的钙化性肉芽组织或肿瘤坏死发生的营养不良性钙化。

1.2.5对于结节的处理良性结节:表现为结节含有脂肪密度或者含有良性钙化。

不能确定性质的结节:表现为边缘光滑、清楚,没有良性钙化、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等特点的结节。

当结节<5mm时,约1%为恶性,建议1年后复查。

结节5~10mm 时,25~30%恶性,建议第3,6,12,24个月复查,必要时进行活检。

结节>10mm时,应行经皮穿刺活检,或行PET/增强CT检查。

高度恶性结节,需行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切除。

1.3病灶周围的表现:邻近胸膜出现胸膜凹陷征或胸膜皱缩征,表现为连接肿块外缘与胸膜间的线状影,其胸膜端呈小的三角形。

肺癌时由于肿瘤中心坏死,形成瘢痕牵拉胸膜,所以肿瘤边缘有凹陷的切迹。

结核球边缘由瘢痕包裹,因此瘢痕在结核球周围中止,不形成凹陷。

难以鉴别时可以用MPR进行鉴别。

国外根据肺癌的倍增时间(多为3-6个月),认为结节大小在两年保持不变即为阳性。

在CT上,结节直径增加25%,结节体积大约增加1倍。

2鉴别诊断:
2.1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直接征象:平扫中低密度,CT值13~35Hu、增强后高低密度CT值10~95 Hu。

液化区无强化。

平扫调节窗位WW103 Hu、WL65 Hu时病灶片状阴影、影索条影模糊、界限不易分清,增强后WW100~i 10 Hu、WL 95~105 Hu时,病灶表现多个索条影为框架、尖端指向肺门.呈直线或近似直线延伸肺边缘侧,肿物示多个包裹壁光滑状的脓疱灶,小的结节直径0.5~1 cm;周围型肺癌平扫中低密度, cT值16~38 Hu、增强后高低密度cT值13~
78 Hu。

低密度区强化后不明显,用上述窗位调节索条影及脓疱灶不及炎性假瘤明显、索条中断、无定向分布、液化或囊变未见包裹的壁、表现多个形态、分布不一的结节灶,直径>1 cm。

.一般炎性假瘤直径2 6 cm.最大直径10 cm。

周围型肺癌:直径2~4 cm。

形态:浅分叶,多为扇形,尖端指向肺门,基底指向肺边缘侧。

部分呈圆形、三角形、或介于二者之间,有的不规则形,个别示空泡,支气管通气征,部分钙化点。

周围型肺癌圆形多见、少数不规则型。

表面分叶、棘状突起,示空泡灶,血管、胸膜牵拉纠集征等。

间接征象:①肺炎性假瘤周围多见浸润均表现纹理束增粗、边缘不光整,周围肺小叶的密度增高、周围型肺癌上述征象不甚明显、表现为气肿、阻塞性炎多见。

②炎性假瘤外侧的胸膜层多表现月牙状增厚、粘连。

腔局限性积液,个别延伸至胸壁层。

增厚的胸膜层2-4 mm。

周围型肺癌伴感染亦表现增厚,其厚度不及炎性假瘤明显、积液量多数多于炎性假瘤。

③纵隔淋巴结增大、炎性假瘤表现低而模糊、直径常<1 cm,伴粘连征、周围型肺癌淋巴结直径 1 cm以上,串珠样、呈囊实性密度、融合状。

2.2结核球'
结核球以两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为多见,两者均很少见于前段。

边缘清楚,无分叶或浅分叶,可有点片状钙化及卫星病灶。

结核球因干酪样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除而表现为小空泡或空洞。

2.3错构瘤
边缘清楚,其有脂肪密度或钙化灶,爆米花样钙化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2.4球形肺炎'
边缘模糊,灶周有扭曲的血管影。

单发转移瘤:多数边缘清楚,少数边缘不清楚或不规则,有原发肿瘤史。

综上,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需与结核球、错构瘤及炎性假瘤
鉴别。

肺癌特点是空泡征,边缘毛糙,分叶征和胸膜凹陷等;结核球特点为边缘光滑,无分叶,可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及卫星灶;错构瘤边缘清楚,有或无分叶,病变有脂肪及钙化。

CT增强扫描对鉴别有意义,一般认为肺癌强化高峰强化值>17Hu,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节良性可能性大。

必要时需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定性。

CT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