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的简介讲解
卡介苗与卡介苗接种技术资料讲解
![卡介苗与卡介苗接种技术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f0e711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3.png)
差错事故的处理原则
1、处理事故时应及时汇报上级主 管部门;
2、误入眼内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3、如超量接种事故发生,应争取 在24小时内及时处理,用异烟肼在接种 处作环状封闭,剂量按每8~10mg/kg, 每天一次,连续3天,必要时隔3天再作 1—2次。
(四)异常反应
极少数人接种后会出现不同异 常反应,如晕厥、急性休克性精神 反应,疤痕疙瘩、痕淤、牛皮癣、 过敏性紫癜、卡介苗脊髓炎、全身 性卡介苗感染,这些情况除偶合或 诱发外,可能是由于个体过敏体质 或免疫缺陷症所致。
1、局部反应:局部隆起6~8mm 白色小突疱,约60分钟消失。2~9 周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硬结,逐渐 形成白色脓疱,其自行穿破形成溃 疡,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局部形成 椭圆形凹陷疤痕。此为正常反应, 全程需约2~3个月。
2、淋巴反应:卡介苗接种 后必须通过淋巴道到达全身, 所以接种部位附近淋巴结(常 为腋下)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反 应,表现为轻微肿大,这是正 常现象。一般淋巴结肿大直径 不超过1cm,约1~2月后自行 消退。
四、卡介苗接种的免疫反应:
卡介苗是减毒的结核菌,失掉了 致病力,但它仍保留了产生免疫力的 抗原性,人体接种了卡介苗,同受到 结核菌原发感染一样,产生对结核菌 的特异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抗 御外来结核菌的感染。
卡介苗接种后是通过血液循环、 T淋巴细胞到达全身,所以它对结核菌 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
2、婴幼儿补种
A、发热(体温超过37.5℃)
B、各种急性传染病,病愈后不满一 个月者;
C、各种慢性疾病,心脏病,肾脏病, 肝炎、活动性结核病。
D、广泛性疾病;
E、过敏性疾病;
F、体质虚弱,免疫缺陷症者;
G、癫痫臆病等精神和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者。
简述卡介苗的原理和应用
![简述卡介苗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b6ebe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3.png)
简述卡介苗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卡介苗,全称卡介原破碎菌苗,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素制备而成的疫苗。
它由活菌苗制备而成,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的原理是利用病原体的特性来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卡介苗疫苗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会被注射到人体内,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激活后,人体的免疫细胞会产生抗体来对抗结核分枝杆菌,从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2. 应用卡介苗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工作中。
2.1 预防接种卡介苗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接种的。
在许多国家,卡介苗是儿童常规免疫接种计划的一部分。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发生,降低患病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高风险地区的人群。
2.2 对高危人群的接种卡介苗也常用于对结核病高危人群的接种。
比如,接种卡介苗可以对于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医疗工作者、结核病患者曾治愈者等进行接种,以降低他们的感染风险。
2.3 结核病流行控制卡介苗的应用还可以用于结核病流行控制的工作中。
在结核病流行的地区,为了控制疫情,卡介苗可以被广泛接种,以减少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此外,卡介苗的应用也有助于减少结核病的传染性,控制传播。
3. 卡介苗的优缺点3.1 优点•安全性较高:卡介苗是活体疫苗,但它的感染力较低。
在接种过程中,通常只会引起轻微的不适反应,并很少出现严重副反应。
•预防效果持久:一般情况下,一次卡介苗接种可以提供数年到数十年的免疫保护。
3.2 缺点•效果不确定:由于卡介苗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免疫效果不一致,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预防效果难以确定。
•无法用于病原治疗:卡介苗只适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对已经患病的人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4. 接种注意事项•卡介苗不适合妊娠期妇女接种。
•孕妇应等到分娩后再接种。
•对于存在过敏体质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
5. 总结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它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预防接种、高危人群的接种以及结核病流行控制等领域。
《卡介苗接种培训》ppt课件
![《卡介苗接种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263f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b.png)
卡介苗接种的历史与发展
1924年
卡介苗被引入中国,并开始大 规模接种。
1970年代
随着结核病死灰复燃,卡介苗 接种重新受到重视。
1921年
卡介苗由法国科学家卡美特首 次研制成功。
1950年代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结核 病发病率下降,卡介苗接种被 暂停。
1980年代至今
全球范围内推广卡介苗接种, 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04
卡介苗接种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一:卡介苗接种是否安全?
总结词
卡介苗接种是安全的,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详细描述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严格测试和批准的疫苗,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在 接种过程中,专业医生会确保正确的接种方法和剂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 反应的发生。
常见问题二
总结词
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并且 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02
它是一种活疫苗,通过注射进入 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结核 杆菌的免疫力。
卡介苗接种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 引起的传染病,卡介苗接 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 段。
保护易感人群
新生儿和儿童是结核病的 高发人群,卡介苗接种可 以保护他们免受结核病的 侵害。
降低发病率
通过大规模的卡介苗接种, 可以显著降低结核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核成绩、学员反馈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 学员掌握情况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 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 什么叫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 什么叫卡介苗](https://img.taocdn.com/s3/m/838d36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2.png)
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什么叫卡介苗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日由我来为大家共享卡介苗是预防什么的病,以及什么叫卡介苗的相关问题学问,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假如可以关心到大家,还望关注保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头吧!本文名目什么叫卡介苗肺结核的疫苗叫什么卡介苗名称的由来卡介苗的学问点卡介菌和卡介苗有区分吗一、什么叫卡介苗卡介苗(BCG)是一种用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由减毒后的牛型结核杆菌制成,接种对象主要为无接种禁忌症的新生儿,诞生时因健康等缘由未接种卡介苗或接种没有胜利的婴幼儿争取在12月龄内完成接种。
二、肺结核的疫苗叫什么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叫做卡介苗,通常在诞生时注射。
成人接种这种疫苗是没有用的。
卡介苗只能预防原发性肺结核和痰阴性肺结核,不能转变其流行趋势。
卡介苗是一种无毒的活菌疫苗,可预防结核病的发生,特殊是用于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三、卡介苗名称的由来1、1907年,卡默德和介兰开头培育一株从患结核病牛的乳汁内分别出来的致病力甚强的结核菌。
他们将该菌培育于含有牛胆汁的马铃薯培育基中,每隔3周移种一次。
在培育移种过程中,他们用动物进行了200多次试验,整整耗费了13年的光阴,愿望最终实现了:他们制成了灭毒的活结核菌。
2、1921年,灭毒的活结核菌苗首次被应用于人类。
它不仅不会使人引起可怕的结核病,反而使人体对结核菌产生出反抗力。
3、为了纪念这两位为疫苗付出了艰苦劳动的科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人们把这种疫苗叫做卡介苗。
直到今日,卡介苗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依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卡介苗的学问点卡介苗属于方案兔疫程序范围内的免费疫苗,要求诞生24小时内按种,皮内注射,千万不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形成卡疤为胜利,主要预防结核病。
五、卡介菌和卡介苗有区分吗没有区分。
卡介菌和卡介苗是同一种药不同的叫法,但都是一回事。
它是从卡介菌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免疫调整功能的物质。
END,本文到此结束,假如可以关心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什么是卡介苗及临床应用
![什么是卡介苗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d90f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6.png)
什么是卡介苗及临床应用卡介苗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株制备的一种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最初是在法国菌种研究所的阿尔伯特·卡介博士于1922年发现并制备出来的,因此得名“卡介苗”。
卡介苗的制备过程是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含有特殊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经过一系列操作,提取到细胞悬液后,用稀释液稀释后接种于动物(通常是小鼠)的背部。
在接种1-2周后,小鼠背部会出现红肿,形成一个硬结,称为结核结节。
然后将结核结节取出并冷冻干燥,成为卡介苗。
卡介苗的主要成分是活的结核分枝杆菌,但其毒力已经被削弱,因此不会引起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后,即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尤其是细胞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使得人体更能够抵抗结核病的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卡介苗接种是全球最常见的疫苗接种之一,被广泛用于预防结核病。
在临床上,卡介苗主要有两种应用:预防性接种和结核疗程控制。
预防性接种是指在儿童期接种卡介苗,以增强其免疫系统对结核杆菌的防御能力,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生。
一般情况下,卡介苗接种于新生儿或在出生后的最早时期。
根据数据,卡介苗对儿童结核病的有效预防率约为70-80%。
然而,卡介苗的有效性在成人群体中相对较低,因此在一些高结核病负担的国家中,卡介苗的接种策略可能不会适用于成人。
结核疗程控制是卡介苗的另一种临床应用。
一些研究表明,卡介苗可以用于治疗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这种应用被称为“治疗性卡介苗注射”(Therapeutic BCG Vaccination)。
治疗性卡介苗注射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接种能够增强患者主动免疫反应,减少结核病的发展和传播。
然而,尽管卡介苗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首先,卡介苗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并不能提供广谱的保护。
其次,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保护時間有限,从而需要进行多次的加强针操作。
卡介苗名词解释
![卡介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801d4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f.png)
卡介苗名词解释
卡介苗,又称卡介苗菌素,是一种由引起结核病的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 BCG,简称BCG)培养、灭活而制成
的疫苗。
卡介苗是世界上最早研制和应用的疫苗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一种活疫苗。
卡介苗的主要成分是卡介菌素,它是由活体卡介苗培养液经过高温处理和乙酸溶解后,并以甘露醇稀释制成的一种溶液。
卡介菌素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能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卡介苗的制备过程分为培养、灭活、过滤和冻干等步骤。
首先,将卡介苗培养于合适的培养基中,经过一系列的培养、分离和纯化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卡介苗菌体。
然后,将卡介苗菌体进行高温处理和乙酸溶解,以灭活卡介苗。
接下来,通过过滤和冻干等技术,将灭活的卡介苗制成疫苗。
卡介苗的接种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皮内接种、皮下接种和鼻腔喷雾接种等。
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减轻病情和防止病情复发。
卡介苗还可用于预防尿路感染、汉坦病等一些其他疾病。
卡介苗的接种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疫苗之一,被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常规免疫程序。
尽管卡介苗是一种活疫苗,但它的副作用较少,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轻度红肿和溃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免疫力低下、皮肤破损等情况下患者需要避免接种卡介苗。
总的来说,卡介苗是一种由卡介菌素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和其他一些疾病。
它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多样,副作用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
如何正确使用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如何正确使用卡介苗预防肺结核](https://img.taocdn.com/s3/m/631345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0.png)
如何正确使用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卡介苗(BCG疫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出生后尽早接种。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一、认识肺结核和卡介苗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导致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卡介苗则是由减弱的结核分枝杆菌株制成的疫苗,可提高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
二、适宜接种人群卡介苗接种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1. 出生后不久的婴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接种卡介苗;2. 结核病患者亲属:与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3. 结核高发地区人群:生活在结核高发地区的人群,包括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等。
三、卡介苗接种程序1. 选择接种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新生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接种卡介苗;2. 检查接种禁忌症:在接种前,应进行全面体检,确保接种者没有以下禁忌症: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白血病、肿瘤及高热等;3. 单剂接种:卡介苗只需一剂即可,无需补种;4. 注射部位:通常在左上臂上方(三角肌部位)进行皮内注射;5. 观察接种反应:接种后应密切观察接种者是否出现常见反应,如发红、肿胀、发热等。
四、卡介苗接种后注意事项1. 出现局部反应: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接种部位出现发红、发肿,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别处理;2. 注意观察发热: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通常不超过38℃,一般不必特别处理,但如果超过38℃或持续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咨询;3. 防止污染:接种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揉搓或触碰;4. 接种记录:接种者及家长要妥善保留好接种记录,方便日后查阅。
五、注意事项与建议1. 卡介苗不能取代结核病治疗:卡介苗可以提高免疫力,但不能替代结核病的治疗,如果已经感染结核杆菌,应立即就医接受相应的治疗;2. 接触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时注意预防:即便接种了卡介苗,如果接触到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仍需采取预防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3. 结核病筛查:接种卡介苗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感染结核杆菌,应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及早发现、早期治疗。
什么是卡介苗?
![什么是卡介苗?](https://img.taocdn.com/s3/m/1570e72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8.png)
什么是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常用的疫苗,被广泛应用于预防一系列的传染病。
1、卡介苗的起源卡介苗是由日本博士伊津岛典生在1921年发现的,后被称作“伊津岛学派”,这成就了医学史上的一件伟大贡献。
伊津岛典生以巢鱼病毒为研究对象,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这种新发明的卡介苗会让鸡只变得免疫,从而使鸡免受巢鱼病毒的感染。
之后,伊津岛典生将卡介苗发展运用于人类,由此实现了临床应用。
2、卡介苗的作用卡介苗也被称为细菌疫苗,其作用在于通过让机体产生免疫力来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一方面,卡介苗能让接种者体内产生抗体,抑制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它又能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时,卡介苗可以促进接种者的机体能力和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提高群体免疫水平和达到集体免疫的目的。
3、卡介苗的应用卡介苗多被用于预防细菌性传染病,如白喉、破伤风、风疹以及脊髓灰质炎等。
这些卡介苗在接种后能够产生有效抗体,从而有效的阻止细菌侵入体内,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已达到预防病毒的效果。
此外,卡介苗还可以用来治疗病毒疾病,比如恶性疣和肝炎等症状,它的作用是直接抑制病毒的繁殖,并让机体由慢性变为恢复期,以达到治疗病毒的目的。
4、卡介苗的用药注意事项使用卡介苗时需要遵守相关用药注意事项:(1)根据医嘱进行接种,不能随意变更剂量和接种频率,以免造成多余的副作用;(2)若有接种前计划出国,最好接种一定期间前,以获得较高的预防效果;(3)接种期间需要尽量避免暴露于较冷的气候环境,因为这会影响到抗体的产生;(4)在接种期间需要更严格遵循养生习惯,以避免因体力不足带来的后遗症;(5)如果孩子接种卡介苗,建议每次接种前均需要执行检查,以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6)接种现场应有专业的护士实施接种,确保接种正确和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卡介苗的介绍,由于它的优越性能力,它已经成为防治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并得到了临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因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据医嘱进行接种,认真按照用药注意事项来使用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卡介苗的防治效果。
卡介苗一栏写自身
![卡介苗一栏写自身](https://img.taocdn.com/s3/m/fa53a3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1.png)
卡介苗一栏写自身摘要:一、卡介苗的简介1.卡介苗的定义2.卡介苗的来源3.卡介苗的作用二、卡介苗的接种对象和时机1.接种对象2.接种时机三、卡介苗的接种流程1.接种前的准备2.接种过程3.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四、卡介苗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1.可能的副作用2.注意事项五、卡介苗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1.我国卡介苗的接种政策2.卡介苗在我国的推广成果3.卡介苗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文:卡介苗是一种无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活菌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
卡介苗的发现可追溯至1908年,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朗研制成功。
自那时起,卡介苗便成为全球广泛应用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的主要作用是预防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结核病。
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在我国,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内,以及1岁和4岁各接种一次卡介苗。
接种前,家长需要向医生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确保孩子处于健康状况良好时进行接种。
接种过程中,家长需配合医生,确保疫苗注射到孩子的大腿外侧。
接种后,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有无不良反应,如局部红肿、发热等,并及时向医生咨询。
卡介苗的副作用相对较少,通常表现为接种部位的局部红肿、疼痛和发热。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副作用会在数日内自行消失。
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在接种卡介苗时,家长还需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确保孩子没有发热、过敏等症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卡介苗的接种政策不断完善。
目前,卡介苗在我国的推广成果显著,许多地区的结核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卡介苗申请
![卡介苗申请](https://img.taocdn.com/s3/m/e5af01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0.png)
卡介苗申请摘要:一、卡介苗简介1.卡介苗的作用2.卡介苗的接种对象3.卡介苗的接种时间二、卡介苗申请流程1.接种地点选择2.接种材料准备3.接种预约4.接种当天注意事项三、卡介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1.接种后的正常反应2.接种后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3.接种后的生活护理四、卡介苗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卡介苗在我国的接种率2.卡介苗对我国结核病防治的贡献3.卡介苗接种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卡介苗是一种无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活菌疫苗,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结核病的发生。
我国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推广卡介苗接种,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卡介苗接种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一、卡介苗简介卡介苗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我国规定,新生儿在出生后1 个月内完成卡介苗的接种,对于特殊情况下未接种的新生儿,可在3 个月内进行补种。
二、卡介苗申请流程(1)接种地点选择:家长可选择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卡介苗接种。
(2)接种材料准备:家长需携带儿童身份证、户口本、预防接种证等材料进行接种。
(3)接种预约:为确保接种顺利进行,建议家长提前电话预约接种时间。
(4)接种当天注意事项:接种前,家长应确保儿童身体状况良好,无发热、感冒等症状。
接种后,需在接种点观察30 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
三、卡介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1)接种后的正常反应:接种卡介苗后,儿童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轻微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恢复。
(2)接种后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若出现高热、局部化脓、淋巴结炎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儿童就诊。
(3)接种后的生活护理:接种卡介苗后,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同时,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卡介苗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我国自推广卡介苗接种以来,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
卡介苗说明书
![卡介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97df5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b.png)
卡介苗说明书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的免疫接种计划中。
它在预防儿童结核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成年人预防结核病有一定的效果。
本说明书将对卡介苗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种疫苗。
一、卡介苗的历史背景卡介苗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法国菌种研究所的Calmette和Guerin合作开发出来的。
起初,卡介苗是基于牛结核病病原体的弱毒株制备的,但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良,已经发展出一种以人源结核病病原体为基础的活疫苗。
二、卡介苗的制备过程卡介苗是通过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株,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生产和提取而得到的。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卡介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制备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与其他疫苗交叉污染。
三、卡介苗的成分和性质卡介苗是一种活病毒疫苗,主要成分是活的减毒结核分枝杆菌。
虽然经过减毒处理,但仍保留一定的活性,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
卡介苗的信息主要包括疫苗株系、制备方法、保存条件等。
四、卡介苗的接种时间和途径卡介苗通常在儿童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进行接种,以提前建立抗体和免疫记忆。
接种方法主要有皮内注射和皮划法,一般选择在上臂皮肤表面进行接种。
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反应,以提高抵抗结核病的能力。
五、卡介苗的疫苗接种副反应卡介苗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副反应,如接种部位的红肿和轻微疼痛。
这些反应通常在接种后的几天内自行消退,不需要特殊处理。
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副反应,如接种部位感染或溃烂等,此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六、卡介苗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卡介苗的保质期一般为2-8摄氏度下保存6个月,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外。
在保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对于过期或疫苗瓶封损坏的疫苗,应该予以销毁,以免对接种者造成危害。
七、卡介苗的预防效果和注意事项卡介苗在预防结核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效果明显。
卡介苗一栏写自身
![卡介苗一栏写自身](https://img.taocdn.com/s3/m/6617b72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b.png)
卡介苗一栏写自身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卡介苗的简介
2.卡介苗的作用
3.卡介苗的历史
4.卡介苗的接种建议
5.卡介苗的安全性
正文
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其主要成分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蛋白。
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预防结核病的发生,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效果尤为显著。
据统计,接种卡介苗后,儿童感染结核病的风险可降低80% 以上,对严重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预防效果更是达到了 90% 以上。
卡介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21 年,当时由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和介朗研制成功,并因此得名。
自那时以来,卡介苗已经成为全球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于接种卡介苗的建议,一般来说,新生儿和婴儿是接种卡介苗的主要对象。
在我国,卫生部门推荐的接种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HIV 感染者等,也应考虑接种卡介苗。
尽管卡介苗在预防结核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其安全性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卡介苗的接种反应较其他疫苗为重,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反应会在 1-2 周内自
然消失。
卡介苗知识介绍说课讲解
![卡介苗知识介绍说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bd37beef7ec4afe04a1dfbf.png)
卡介苗知识介绍第一节卡介苗一、疫苗名称通用名: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英文名:BCG vaccine for intradermal injection俗称:卡介苗二、研发简史历史上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种类繁多,有死疫苗、化学提取疫苗等,均因不同原因停止使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卡介苗(BCG)。
1907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Calmette和Guerin将有毒力的牛型分枝杆菌(Mb)分离物在5%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历经13年,传230代后使致病力完全丧失,获得减毒株,于1921年研制成功BCG,并作为口服疫苗首次在婴儿中进行试验。
1922~1928年,法国有5万多名儿童口服BCG。
嗣后采用了其他新的接种方法,如皮内接种、多点针刺、划痕法。
1923年以后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1928年将这株细菌取名为卡介菌(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用卡介菌制成的活苗称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
1948年在巴黎召开了全球第一次卡介苗会议,会议正式确认了BCG预防结核病的效果。
1974年,WHO将BCG接种纳入扩大免疫计划,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推广使用,已接种超过30亿剂(每年约接种1亿儿童)。
我国留法学者王良于1933年自法国引进菌株并在重庆筹办了我国第一个BCG实验室。
1937年刘永纯开始在上海巴斯德研究院生产BCG。
1948年,陈正仁、魏锡华、朱宗尧从丹麦血清疫苗研究所引进丹麦亚株823,在北京组建BCG实验室,从事疫苗毒种、生产工艺的研究,并进行大批量的疫苗生产。
为便于农村、边远地区的使用,1985年国内全部推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种子批菌种D2PB320S2甲10株为生产疫苗株。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开始在全国推广BCG接种工作,1978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目前全国使用数已超过十亿人次。
三、制品种类现行BCG疫苗株都是原牛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后代,几十年后一直在不同地区的实验室中进行增殖,与原始亲本株相比,表型和基因型均有差异,表明BCG在传代过程丢失了许多基因,产生各种显示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别的新BCG 菌株。
卡介苗知识介绍
![卡介苗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9efd52ef7ec4afe04a1df8b.png)
第一节卡介苗一、疫苗名称通用名:皮注射用卡介苗英文名:BCG vaccine for intradermal injection俗称:卡介苗二、研发简史历史上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种类繁多,有死疫苗、化学提取疫苗等,均因不同原因停止使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卡介苗(BCG)。
1907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Calmette和Guerin将有毒力的牛型分枝杆菌(Mb)分离物在5%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历经13年,传230代后使致病力完全丧失,获得减毒株,于1921年研制成功BCG,并作为口服疫苗首次在婴儿中进行试验。
1922~1928年,法国有5万多名儿童口服BCG。
嗣后采用了其他新的接种方法,如皮接种、多点针刺、划痕法。
1923年以后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1928年将这株细菌取名为卡介菌(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用卡介菌制成的活苗称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
1948年在巴黎召开了全球第一次卡介苗会议,会议正式确认了BCG预防结核病的效果。
1974年,WHO将BCG 接种纳入扩大免疫计划,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推广使用,已接种超过30亿剂(每年约接种1亿儿童)。
我国留法学者王良于1933年自法国引进菌株并在筹办了我国第一个BCG实验室。
1937年永纯开始在巴斯德研究院生产BCG。
1948年,正仁、锡华、朱宗尧从丹麦血清疫苗研究所引进丹麦亚株823,在组建BCG实验室,从事疫苗毒种、生产工艺的研究,并进行大批量的疫苗生产。
为便于农村、边远地区的使用,1985年国全部推行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种子批菌种D2PB320S2甲10株为生产疫苗株。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开始在全国推广BCG接种工作,1978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目前全国使用数已超过十亿人次。
三、制品种类现行BCG疫苗株都是原牛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后代,几十年后一直在不同地区的实验室中进行增殖,与原始亲本株相比,表型和基因型均有差异,表明BCG 在传代过程丢失了许多基因,产生各种显示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别的新BCG菌株。
卡介苗作用
![卡介苗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66aa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e.png)
卡介苗作用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结核病预防措施之一。
它是由一种名为卡介菌(BCG)制成的,经过加工和培养后形成的疫苗。
卡介苗的主要作用是在人体内引起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增强人体对结核杆菌的防御能力。
首先,卡介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卡介苗中的卡介菌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来杀灭感染的结核杆菌,从而控制疾病的发展。
体液免疫则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来中和结核杆菌,使其失去侵入宿主细胞的能力。
这些免疫反应的产生,可以增强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能力,减轻感染的程度甚至将其消灭。
其次,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效果显著。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与未接种的人群相比,患结核病的风险明显减少。
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卡介苗的效果更为显著。
在结核高发地区,接种卡介苗已成为儿童必须的预防措施之一。
此外,卡介苗还被广泛用于家庭接触者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以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另外,卡介苗还具有其他的免疫调节作用。
除了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外,卡介苗还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提高机体对其他感染的抵抗能力。
研究发现,接种卡介苗可以降低儿童死亡率,对于预防其他传染病如脑膜炎、败血症和肺炎等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卡介苗还对结核性脑膜炎和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存在一定的预防作用。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接种卡介苗可以显著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对个体的危害也较大,卡介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然而,卡介苗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效防止结核病。
在结核病高发地区,虽然接种了卡介苗的人群结核病的风险降低了,但仍然有一部分人会感染结核杆菌。
因此,在接种卡介苗后,仍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结核病的人密切接触,加强免疫系统的健康,才能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卡介苗接种指南或专家共识
![卡介苗接种指南或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254471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5.png)
卡介苗接种指南或专家共识
1. 什么是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疫苗。
肺炎球菌是导致肺炎、脑膜炎和其他严重疾病的常见细菌。
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由23种最常见的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
2. 接种对象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
- 2岁及以上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
- 免疫功能受损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
- 脾切除或功能障碍者
- 族裔风险因素高的某些群体(如阿拉斯加原住民和部分美洲印第安人)
3. 接种时间和剂量
- 首次接种时,静脉注射一剂量
- 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如果距初次接种超过5年,建议再次接种一剂加强剂量
4. 接种注意事项
- 在接种卡介苗前,告知医生你的既往病史和目前所服用的药物
- 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反应,如发热、乏力、头痛等,通常在1-2天内会自行缓解
- 某些罕见但严重的过敏反应也有可能发生,需要密切监测
- 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需遵医嘱
5. 专家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和多个国家卫生机构都建议高危人群按时接种卡介苗,以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和并发症。
该疫苗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对于降低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肺炎球菌感染风险至关重要。
卡介苗知识
![卡介苗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918246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b.png)
卡介苗知识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也称为卡介苗疫苗或卡介苗接种。
它是由活体结核分枝杆菌株制备而成,通过注射进入人体,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对结核病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卡介苗的制备过程包括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株、收集菌体、进行灭活处理、混悬液制备和灭活液稀释等步骤。
制备的卡介苗会注射到人体的上臂皮下层中,通过皮肤刺激免疫系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卡介苗的接种时间通常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次疫苗接种中进行。
在很多国家,卡介苗接种是结核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卡介苗接种后,免疫系统会产生抗结核病的免疫力,使得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大大降低。
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红肿、发热、乏力等,但这些副作用一般都是轻微的,并且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在接种卡介苗前,医生会对接种者进行评估,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卡介苗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在一些国家,卡介苗的有效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率。
然而,在一些国家,卡介苗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结核分枝杆菌株的变异、免疫系统状态等。
尽管卡介苗在结核病预防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它并不能完全消除结核病的风险。
因此,在结核病高发地区,除了接种卡介苗外,还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健康饮食、避免与结核病患者长时间接触等。
卡介苗对于已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来说,可能并不会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对于结核病高风险人群,如HIV感染者、免疫系统受损者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总结起来,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过注射进入人体,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接种卡介苗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率,但并不能完全消除结核病的风险。
在接种卡介苗的同时,还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以确保结核病的有效控制。
卡介苗概念
![卡介苗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4d83c2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5.png)
卡介苗(BCG Vaccine)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它的制备采用了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
作为一种活菌苗,卡介苗具有许多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首先,它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加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灭能力。
这意味着卡介苗有助于防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卡介苗还能活化T淋巴细胞,这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抗击感染和疾病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活化T淋巴细胞,卡介苗增强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身体对结核病的抵抗力。
在预防结核感染方面,卡介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接种方式。
根据卫生部门的建议,所有新生儿在出生三天内必须进行常规的卡介苗注射。
这一接种计划旨在保护儿童免受结核病的侵害,并降低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
当然,除非有明确的医学禁忌症,否则卡介苗注射是预防结核感染所必需的。
虽然疫苗的保护作用并不是绝对的,但它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结核病的风险,为儿童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总之,卡介苗作为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过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活性来发挥其免疫调节功能。
对于新生儿来说,及时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感染所必需的,有助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降低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卡介苗原理
![卡介苗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5930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7.png)
卡介苗原理
卡介苗是一种针对结核病的疫苗,其原理是通过引入一种称为卡介苗的病原体来引发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
卡介苗实际上是一种弱毒的结核分枝杆菌,它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机体形成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防御力。
卡介苗原理基于卡介苗中所含的活菌能够定植在人体皮肤上,并通过皮下注射进入机体内。
这些活菌会在机体内繁殖,并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反应,进而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具体来说,卡介苗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会引发机体在接种部位发生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血管扩张、细胞浸润以及厌氧代谢的改变等。
这些反应会引发机体免疫细胞的活化,进而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和抗体。
当机体遭遇真正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之前接种的卡介苗会使机体免疫系统迅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反应包括参与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以及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这些免疫反应协同作用,使机体能够迅速阻止结核分枝杆菌的进一步侵袭。
卡介苗的原理基于遗传改变的方法,目的是通过引入结核分枝杆菌的活菌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卡介苗的免疫效果对各个个体存在差异,且接种后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局部皮肤反应或淋巴结肿大等。
因此,在接种卡
介苗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咨询,以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卡介苗知识介绍
![卡介苗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ca60c3ea8956bec0975e3de.png)
卡介苗知识介绍第一节卡介苗一、疫苗名称通用名:皮内注射用卡介苗英文名:BCG vaccine for intradermal injection俗称:卡介苗二、研发简史历史上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种类繁多,有死疫苗、化学提取疫苗等,均因不同原因停止使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卡介苗(BCG)。
1907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Calmette和Guerin将有毒力的牛型分枝杆菌(Mb)分离物在5%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培养,历经13年,传230代后使致病力完全丧失,获得减毒株,于1921年研制成功BCG,并作为口服疫苗首次在婴儿中进行试验。
1922~1928年,法国有5万多名儿童口服BCG。
嗣后采用了其他新的接种方法,如皮内接种、多点针刺、划痕法。
1923年以后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1928年将这株细菌取名为卡介菌(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用卡介菌制成的活苗称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
1948年在巴黎召开了全球第一次卡介苗会议,会议正式确认了BCG预防结核病的效果。
1974年,WHO将BCG接种纳入扩大免疫计划,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推广使用,已接种超过30亿剂(每年约接种1亿儿童)。
我国留法学者王良于1933年自法国引进菌株并在重庆筹办了我国第一个BCG实验室。
1937年刘永纯开始在上海巴斯德研究院生产BCG。
1948年,陈正仁、魏锡华、朱宗尧从丹麦血清疫苗研究所引进丹麦亚株823,在北京组建BCG 实验室,从事疫苗毒种、生产工艺的研究,并进行大批量的疫苗生产。
为便于农村、边远地区的使用,1985年国内全部推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种子批菌种D2PB320S2甲10株为生产疫苗株。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开始在全国推广BCG接种工作,1978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目前全国使用数已超过十亿人次。
三、制品种类现行BCG疫苗株都是原牛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后代,几十年后一直在不同地区的实验室中进行增殖,与原始亲本株相比,表型和基因型均有差异,表明BCG 在传代过程丢失了许多基因,产生各种显示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别的新BCG菌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望
卡介苗应用至今,卡介苗在治疗结核病上发挥了重要 作用,结核病的预防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卡介苗的研究将不断 深入,使其具有更高更稳定的保护性,充分发挥其应用 广泛、本身为强免疫佐剂、免疫持久、生产成本低廉等 优点,重组卡介苗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 新疫苗应用于疾病的防治。
个人(王良只身赴法 取回菌种)
研究所
.官方再度引入菌种
5年后,四川医师王良则自行从法国带 回菌种用于接种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刘永纯开始制造卡介苗, 并用于接种
二战后WHO设有结核病专门委员会,向世界 推广 1948年10月我国成立第一个卡介苗制造室
卡介苗的应用
适应症
TB 高发地区的所有婴 儿,对已知感染了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婴儿不管有无症 状除外 ; 在 TB 病低发地区有特 定危险暴露于 TB 病的婴 儿和儿童 ; 暴露于多重耐药 TB 分 枝杆菌者。
禁忌症
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员 (有症状的 HIV感染、已 确诊或疑似的 HIV 感染、 白血病、淋巴瘤或全身性 恶性疾病);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的患者(皮质激素、烷化 剂、抗代谢药物、放射治 疗); 妊娠期妇女。
卡介苗的使用效果
BCG的安全性良好,如疫苗质量合 造成不同效果的原因:
格,接种操作无误,接种后的疑似预 1.实验方法差异;
不良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可引起轻微的局部反应及局部淋巴结反应,这是 正常现象,也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标志。小部分儿童接种卡介苗 会出现不良反应,据报道卡介苗总体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11%(1/931)
加重反应 局部皮肤、淋巴结病变明显. 异常反应 过敏性休克、皮疹、紫癜、瘢痕疙瘩、狼疮、银屑病、 骨髓炎、全身性卡介苗播散症等 这些不良反应与疫苗活力、剂量、注射技术、继发感染、体质 等因素有关。
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敏感,在液体中加热 62~63oC15min或煮沸即被杀死。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 的病原体, 细长略带弯 曲的杆菌,大小 1~4X0.4μ m。属于分枝 杆菌属,对人致病的有 人型、牛型和非洲型。
卡介苗BCG
一种经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卡介菌)悬液制成的减毒 活疫苗
制备程序简单,但有效期短, 菌苗活力丧失快
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很少。 2.频繁暴露于结核病;
不同地区的临床试验显示卡介苗接 3.人群差异;
种后呈现不同的效果。 4.环境中非结核分支杆
比如:英国医学研究会进行的大规 菌干扰;
模实验表明保护率达75%以上,而美 5.卡介苗菌毒株的基因
国公共卫生署对一些地方进行实验保 变异
护率都低于30%,
用于人体的免疫效果 差,目前已不用
成本虽稍高,但有效期 长,便于贮存和运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卡介苗引入中国的历程
人类第一次施行 卡介苗接种
1921年,儿科医师WeillHall在征得卡尔莫 特同意之后,给一名新生儿(其母身患结核 病)口服卡介苗接种,一年后婴儿发育正常。
中国官方首度引 入卡介苗
1928年(民国十七年),卫生部组织卫生建设 委员会,通过了引进卡介苗推行接种的提案。
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 淋巴系统,但其它器官如脑、 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骨骼、关节、甚 至皮肤亦可受感染。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 道、消化道、皮肤和子 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 道。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脂质,故对 乙醇敏感,在70%乙醇中2min死亡。
脂质可防止菌体水分丢失,故对干燥的抵 抗力特别强。粘附在尘埃上保持传染性8~ 10d,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8个月。
卡介苗
报告人:
目录
1 背景 2 结核病 3 卡介苗引入中国的历程 4 卡介苗的应用 5 展望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 22 个结 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 核病人居世界第 2 位。我 国有 5 亿多人口感染过结 核病,现有活动性结核病 人 500 万。
更严重的是,我国肺结
核耐药情况十分严重,耐 药率高达 46%,WHO公布 的世界 38 个国家和地区结 核病耐药检测资料中,我 国在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 区中居第一。
重组卡介苗
重组卡介苗rBCG是利用活疫苗的优点和特性,借助分子生 物学重组技术,将多种外源基因导入BCGDNA中,构成重组卡 介菌多价活疫苗,期望实现以最少的免疫接种次数,获得抗 多种疾病的持久免疫的目的。
重组卡介苗可同时表达多种病原体抗原,已成为新的疫苗载 体。改造传统的BCG和构建rBCG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其免疫原性, 诱导抗多种疾病的持久免疫,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2019/5/30
临床上常见小儿原发性肺 结核以及结核性脑膜炎, 其致死概率高,而应用卡 介苗,有利于提高儿童抵 抗结核病的能力,保护易 感者。
结核病
结核(Tuberculosis,简称TB)是 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 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简称结核分枝杆菌或 结核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
其他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BCG同时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卡介苗及 在此基础上改良的卡介苗也被开发应用到呼吸系统疾病、膀胱癌、 白血病、胃肠癌及多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研究中。
BCG及其提取物均具有抗炎作用,因此常用于肿瘤,病毒感染 性疾病(扁平疣、寻常疣、生殖器疱疹),变态反应性疾病(支 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膀胱癌等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