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数码时代的新闻摄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8期)
Total No .298
收稿日期:2012—07—20
作者简介:于平(1969—),男,浙江临海人,浙江省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初级助理,研究方向:新闻学。

浅淡数码时代的新闻摄影


(浙江省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新闻摄影要求拍摄者必须具有熟练的拍摄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数码技术应用于新闻摄影后,摄影记者可以看到即时影像,为获得满意的影像提供了便利的方法。

但是,由于数码相机操作简单,参与数码摄影的人群大大增加,使得数码摄影的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平面媒介出现彩色化和图像化的发展现状,要求照片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这就大大提高了对数码摄影的要求。

关键词:数码时代;新闻摄影;体会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108—02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
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可以说是形象化的新闻。

不同于人物、
风光、广告等摄影,新闻摄影的实质是新闻,其作用是报道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

成功的新闻照
片能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最佳瞬间”,清晰、准确
的表达新闻事件,
达到以图胜文的效果。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数码技术开始应用于新闻摄影,使得照片的拍摄、处理、传输效率大大提高。

在数码时代,国内平面媒介还出现了彩色化和图像化的发展趋势。

媒体的图像化、彩色化导致了版面上照片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色温准确就像曝光准确一样成为评判图片的重要标准。

在此背景小,摄影师使用闪光灯来控制拍摄现场的色温、光比、光
线入射角度和光线质量的能力,
已经成为评判摄影师职业程度的重要标准。

相对于传统的以机械相机和胶片为主要工具的新闻摄影,数码时代的新闻摄
影技术难度有所降低,
而新闻图片的传输速度得到明显提高。

同时,由于数码相机操作简单,参与人数日益增加,使数码摄影的竞争异常激烈。

那么,在数码时代新闻摄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现笔者根据
十多年新闻摄影的经验,
谈谈以下几点体会:一、提前进行准备
在参加一项报道活动之前,新闻摄影者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功课,包括了解报道的有关内容,明确
报道意图,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活动的时间安排,明确拍摄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

拍摄前要根据活动
的内容,
携带合适的器材;拍摄时要做到腿勤手快,占据有利的拍摄位置,瞄准拍摄对象的活动特点,迅速按下快门。

二、追求客观真实
新闻摄影本质是新闻,必须具有新闻性、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必须是最新发生的、有意义的、又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闻事件,通过新闻图片能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新闻摄影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必须是真实场景的再现,不能捏造事实、歪曲事实,不能主观臆断、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地进行报道。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摄影不是艺术摄影,不要过分追求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客观真实性是新
闻摄影的前提,
它的本质内容是客观事实,而艺术形象“是观念的物质化,其内容本质是主观的”。

新闻摄影报道的典型性包含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瞬
间三方面。

在摄影表现上,
我们应该力求表达自己对拍摄内容的看法、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拍摄这些东西。

我们拍摄的图片不能仅仅只反映客观存在,而且要表达出自己是怎样看待客观存
在的。

新闻照片在时效性上要力求快、
准、活。

这就要求从事新闻摄影者根据所要报道的内容,在短时间内掌握拍摄对象(指动态物体)的活动规律,选准拍摄对象的一点或一个局部,等待时机,活灵活现地
将拍摄对象的神态、
动作摄入镜头中。

如:被视为希8
01
望工程标志的《大眼睛》,这样一张特点非常鲜明、个性非常突出、眼睛会说话的照片,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人们一想起“希望工程”就会想起这双“大眼睛”。

新闻摄影必须抓拍,抓拍既是新闻摄影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不能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加以任何干预,必须紧紧追随被摄对象,在事态的变化过程中选择最具意义的瞬间。

因为无法预知事件的发展趋势,所以摄影过程中必须集中注意力,力求做到“想到、看到、抓到”。

拍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被摄对象的动作,生动、活泼、自然、真实的动作能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好的图片往往能将人物的性格展露其中。

同时,要注意抓住新闻的高潮。

抓高潮要掌握好按快门的提前量,也就是说在真正高潮出现之前就要按下快门。

这是因为从按下快门到相机快门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滞”现象。

还要抓住被摄对象的神态,神态往往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三、做好后期编辑
首先,要把好图片的质量关。

考虑图片的新闻价值,看图片传递的信息是否交代了典型情况和典型细节;考虑图片的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看图片是否形象生动,具有特色、亮点;还要考虑图像是否清晰、构图精美。

为防止对图片作过分修改,摄影记者不要擅自修改照片,将图片拍摄权和编辑权进行分离。

对于摄影记者,只允许对照片做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传统暗房可以进行的处理,无论如何不能修改图片的内容。

在调整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

如果出现不同寻常的色调,一定要在图片里向读者说明,同时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其次,要做好图片的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配图说明能使新闻图片锦上添花。

因为拍摄的照片只是新闻事实中的一个或几个瞬间,无法展示事实的整体,也无法提供事实的背景资料,容易引起不同的理解。

文字说明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照片的内容,弥补画面表达的不足,以防读者对照片产生误解。

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如果重拍摄轻采访、重图片轻文字说明,或者胡乱编造文字说明,都会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公正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因此,必须围绕主题写出图片要表达的内容,做到图文的相互依存。

另外,相同题材的多幅照片组成一组,可以起到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选择照片的时候要求每张照片单独看都应是好的照片、各张照片在视觉表现上要有所创新、照片的内容要照顾到拍摄题材的方方面面、一组照片的视觉内容不应重复。

如:《新京报》在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整个采编团队密切合作,制作了《逝者》、《活着》两期特刊。

《逝者》通过一组人物报道,采用黑白图片,纪念地震中那些普通的遇难者,以示哀悼。

《活着》则注重彰显生的力量,显示了新的希望。

这两期特刊鲜明的对比,让读者看过后永生难以忘怀。

最后要指出的是,在享受数码摄影便利的同时,数码技术也给修改照片甚至虚构照片提供了方便,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就能轻而易举地对新闻图片进行修改、添加、删除或合成,而且在效果上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如:曾经出现的华南虎照片,让人们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地疑虑。

事实上,虚假的新闻摄影不是数码时代新闻摄影独有的产物,在以往的新闻摄影中也有一些造假者通过摆拍、底片叠加、底片遮挡等技术制造虚假照片,或者运用夸张失实的语言描写图片,制造虚假的图片新闻。

对此,本人认为,一定要加强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约束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把真实性放在新闻图片报道的首位,对于制假者给予严厉惩罚。

总之,要拍摄好新闻照片,应该做到尽可能了解领会所要报道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摄影器材,抢占有利的拍摄位置,精心构图,瞄准局部,突出特点,刻画细节,减少后期的裁剪等诸多环节。

作为摄影记者,一定要做到使照相机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只要举起照相机一按快门,就可准确无误完成影像的捕捉。

另外,在突发事件中,摄影记者应做到处乱不惊、沉着应变,保持镇静,不被现场的混乱所影响,冷静地观察眼前的情况,对事件的现状与趋势作出正确判断与预见。

[参考文献]
[1]王艺淳.二十一世纪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1,(12).
[2]阎鹏.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理论的研究方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2).
[3]张哲.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摄影理念的挑战[J].军事记者,2008,(7).
[4]刘子刚.略论大众期刊中的图片运用[J].中国测绘,2010,(3).
[5]柯仲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摄影报道[J].新闻知识,2010,(6).
[6]高立,姜欣.试论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影[J].新闻界,2008,(3).
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