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与成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
摘要: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而建立的成矿理论已日臻完善, 完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
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但却无法解释碰撞造山成矿作用及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

本文在阅读大量前人有关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阅读有关侯增谦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以及陈衍景的“大陆碰撞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的前提下,简要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要点、与区域成矿理论的区别、大陆碰撞流体作用模式、最后作简要总结。

关键字: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流体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经典区域成矿理论,是指建立于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的区域成矿理论。

虽然不少矿床学家曾尝试借用基于大洋俯冲环境的斑岩铜矿模式,解释大陆内部古老碰撞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矿床分布,特别是很多矿床学家依此解释华南造山带、秦岭-祁连-阿尔金-昆仑造山带以及天山-蒙古-兴安岭造山带的成矿作用和有关花岗岩类的形成,这些尝试都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由于经典的板块构造成矿理论难以很好地解释大陆碰撞带及其大陆内部的成矿作用,地质学家普遍认识到,适合于大洋和大陆边缘环境的理论或模式不可照搬到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也成为热点,通过一系列的地质工作,地质学家们对碰撞造山带的几何结构、造山机制和造山动力学过程等有了深入认识,最后导致了一系列找矿的突破和理论的提出。

一、板块构造成矿理论
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归根结底是与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从太古宙地幔柱构造到显生宙板块构造)有关,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必然造就不同的成矿系统和矿床类型。

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已建立了三大成矿系统,包括离散边缘成矿系统、汇聚边缘成矿系统以及克拉通成矿系统[1],并且日臻完善,很好地解释了增生造山成矿作用及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发育机制。

离散边缘成矿系统:通常发育于超大陆裂解时期,产于被动大陆边缘乃至大洋扩张环境,分别形成沉积岩容矿的同生-后生矿床和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 矿床(图1.1)。

同生沉积矿床主要是BIF 和SEDEX 型Pb-Zn矿。

BIF矿床形成于部分缺氧的海底陆坡环境是海底热水系统中Fe大量堆积的产物;SEDEX型矿床形成于被动陆缘裂谷-裂陷环境。

VMS矿床主要发育于弧后盆地或弧间裂谷,主要受岩浆热机驱动的海底热水对流循环控制。

图1.1 大陆克拉通内部和离散性边缘构造环境的主要矿床类型示意图[1]汇聚边缘成矿系统:大陆聚合期形成的汇聚边缘构造,是全球最重要的、成矿系统最复杂的、矿床类型最繁多的成矿环境。

这种构造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岩浆类型、金属源区、流体系统、成矿温度压力条件的多样性。

Groves等( 2007)将汇聚边缘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收缩阶段、造山阶段和晚造山-后造山阶段[2], 强调成矿系统主要发育在大洋板块俯冲消减而形成的弧盆环境以及远离弧后的陆缘环境(图1.2)。

1)收缩阶段:大洋板块陡俯冲形成的岛弧(或洋内弧) 环境主要发育斑岩型Cu-Au矿床,而缓俯冲形成的陆缘弧(安第斯型弧) 则主要发育斑岩型Cu-Mo 矿床和云英岩型Mo-Sn-W矿床(图1.2)。

高硫型浅成低温热Cu-Au-Ag 矿常作为斑岩Cu 矿系统的上部系统出现,成矿流体有大量岩浆水贡献;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Au-Ag矿形成深度更浅(<1.5 km),成矿温度更低(<300℃ ),成矿流体以天水为主。

流体混合和沸腾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金属淀积的主要机制。

图1.2 汇聚边缘构造环境下不同构造阶段产出的主要矿床类型示意图[1]
2)造山阶段( 或俯冲造山阶段),最具代表性矿床类型是造山型金矿, 形成于火山岩浆弧挤压-压扭变形晚期,就位于弧前增生楔环境.成矿流体认为来自深部地壳变质流体或地幔楔脱水流体;造山型Au成矿省通常与超岩石圈规模的断裂构造有关,受韧性剪切带或韧脆性构造控制。

3)在晚造山到后造山阶段,形成于远弧后环境或者变形的大陆边缘环境,主要发育与S 型花岗岩有关的Sn-W 矿床和与还原性侵入体有关的金矿。

克拉通成矿系统:克拉通内部成矿作用以岩浆成矿系统为特征, 主要形成于超大陆裂解引发的克拉通初始伸展阶段(图1.1),通常与克拉通陆下岩石圈地幔( SCLM)部分熔融产生的异常幔源岩浆有关。

典型的岩浆矿床包括层状镁铁-超镁铁侵入体中的PGE 矿床、与金伯利
岩筒有关的金刚石矿床以及与碱性岩和A 型花岗岩有关的铁-氧化物型Cu-Au (IOCG)。

此外,在克拉通边缘的裂陷盆地内部,盆地沉积作用常常发育巨型层控Cu-Co矿床和元古代巨型SEDEX 型Pb-Zn矿床。

二、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研究进展
陆-陆碰撞,作为形成超大陆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机制[3],其形成的碰撞造山带常绵延数千公里,在板块构造理论框架中,作为岩石圈板块的4种边界之一的大陆碰撞,是很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板块构造理论是针对离散和俯冲板块边界成矿作用而建立的,并且缺乏大陆碰撞成矿理论和对大陆碰撞体制成矿作用的阐释。

伴随着大陆碰撞而发生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一直没有引起国际社会足够重视。

主要因为:1)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认为大陆碰撞带的新生地壳规模有限, 故成矿潜力有限[4] [2],其次认为大陆碰撞和强烈挤压导致流体大规模外泄,不易发育大规模成矿的岩浆系统、岩浆-热液系统和热液系统[5];或者认为大陆碰撞通常导致地体大规模隆升,故矿床保存潜力不大。

2)研究上存在脱节,即碰撞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和成生联系没有得到很好地建立和论证[6]。

大陆碰撞成矿作用研究始于1971 年,至今已40 多年,经历了由“碰撞不成矿”[4]到“碰撞成矿”的艰难过程,形成了日趋成熟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陈衍景等(1999)曾详细总结了20世纪大陆碰撞成矿研究的进展、问题和发展态势,特别罗列了国内外学者在1971-1999 年期间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果或进展,并藉此对大陆碰撞成矿作用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1970 年以前的“预备阶段”,1971-1990 年期间的“初级阶段”,1990 年之后的高级阶段[7]。

其中,预备与初级阶段的划分标志是1970 年板块构造理论的正式提出,初级与高级阶段的划分标志是1990年陈衍景首次提出“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 [8]。

目前,国内提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学者主要有:侯增谦(2006)通过青藏高原碰撞过程与成矿系统研究, 初步提出了以主碰撞陆陆汇聚、晚碰撞构造转换、后碰撞地壳伸展等三大成矿作用为核心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9] [10] [11],同时侯增谦(2010) 通过对青藏高原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的详细研究,并与中国秦岭和其它碰撞造山带综合对比,系统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简称“大陆碰撞成矿论”,初步阐明了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成矿动力背景、深部作用过程和形成机制[1];陈衍景(1996,2001)以陆内碰撞成岩成矿模式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的模式[12] [13],同时陈衍景(2013)指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4 个不同尺度( 全球构造、造山带、地体、矿床) 的碰撞造山流体成矿模式( CMF 模式) [14]。

三、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要点
在阅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详细阅读侯增谦(2010)大陆碰撞成矿论的前提下,对新提出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概念及要点作简要介绍。

大陆碰撞成矿论是一套旨在阐明大陆碰撞过程中的成矿系统发育机制和金属物质巨量集聚过程的区域成矿作用理论认识,该理论认为大陆碰撞三阶段演化过程产生的主碰撞陆陆汇聚环境、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和后碰撞地壳伸展环境,是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
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

对应于三段式碰撞而在深部出现的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拆沉过程,是导致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异常热能驱动力。

伴随三段式碰撞而分别出现的压-张交替或压扭/ 张扭转换的应力场演变,是成矿系统形成发育的构造应力驱动机制。

伴随大陆碰撞过程而产生的不同尺度的高热流、不同起源的富金属流体流、不同级次的走滑-剪切-拆离-推覆构造系统和张性裂隙系统, 是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1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要点总结如下:
1)大陆碰撞过程与成矿环境: 陆-陆碰撞过程十分复杂和漫长, 常常经历三阶段演化过程, 即主碰撞、晚碰撞和后碰撞[1]。

主碰撞以陆-陆对接和大陆俯冲及其伴随的强烈逆冲推覆、地壳缩短加厚和高压变质为标志, 晚碰撞以大陆聚合后的陆内地体沿巨型剪切带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为特征,而后碰撞以连续性或幕次式下地壳流动、上地壳伸展和钾质-超钾质岩浆活动为特征。

复杂的碰撞过程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矿环境,如赋存MVT型铅锌矿床的前陆盆地( 和前陆冲断带) 、发育造山型金矿的碰撞缝合带、产出斑岩型铜矿的碰撞构造-岩浆带以及导致金属巨量堆积的构造转换带( 包括走滑断裂带、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型剪切构造带) 等(图3.1)
图3.1大陆碰撞造山带不同碰撞阶段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模型[1]
(a)主碰撞汇聚阶段: 大陆对接与大陆俯冲导致地壳加厚和峰期变质以及大陆岩石圈俯冲前缘断离与地壳应力松弛, 相应地产生变质流体、壳源岩浆及壳/ 幔混源岩浆, 伴生金属成矿作用;(b)晚碰撞转换阶段: 正向碰撞带侧翼成为构造转换调节地域, 发生以大规模走滑-剪切- 逆冲作用为特色的地体间水平相对运动,诱发幔源为主的钾质岩浆活动,导致区域流体迁移汇聚和岩浆-热液系统发育, 伴随金属成矿作用;(c)后碰撞伸展阶段:俯冲大陆岩石圈断离作用促使加厚岩石圈拆沉和地幔减薄, 引起地壳伸展和张性正断层
及其裂谷-裂陷盆地发育, 诱发不同源区的岩浆活动及其相伴的流体对流循环, 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
2) 深部过程与异常热能驱动:大陆碰撞过程受控于不同的深部过程,后者常常诱发了不同的异常热能,驱动了岩浆-热液或热液成矿系统的发育。

在主碰撞期,大陆碰撞俯冲和俯冲前缘断离,分别导致地壳加厚和深熔作用与软流圈上涌[15]和壳/ 幔熔融,分别为壳源岩浆-成矿系统和壳/ 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提供了异常热能驱动(图3.1a),在晚碰撞期,壳幔物质的侧向流动和软流圈的大规模上涌诱发深部幔源岩浆活动,控制浅部转换构造及其成矿系统(图3.1b);在后碰撞期,俯冲大陆岩石圈拆沉和地幔减薄,引发下地壳流动和部分熔融,驱动斑岩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导致上部地壳伸展和部分熔融,驱动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图3.1c)。

3)应力场转换与构造应力驱动: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应力状态并不是总是挤压的,不同碰撞阶段均可出现张压交替的应力场变化。

主碰撞阶段常表现为早期碰撞挤压, 晚期应力松弛;晚碰撞阶段早期逆冲推覆,晚期走滑剪切后碰撞阶段早期为平行碰撞带的侧向汇聚, 晚期为垂直碰撞带的地壳伸展。

周而复始的张/ 压或张扭/压扭转换和交替更迭,为不同类型成矿系统的形成发育提供了构造应力驱动机制。

压应力状态驱动盆地流体的大规模长距离迁移汇聚, 压/ 张应力转换导致流体的大量排泄和金属巨量堆积,启动盆地流体成矿系统;剪切变质作用可以产生变质流体,驱动变质流体成矿系统;张扭状态引发幔源或壳源岩浆的浅成侵位和大型岩浆房发育, 压杻/张杻转换导致岩浆流体出溶, 驱动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4)区域成矿作用与成矿系统:大陆碰撞成矿作用伴随着陆-陆碰撞过程与构造演化的始终。

主碰撞陆陆汇聚成矿作用发生在陆-陆对接聚合的主碰撞带和前陆带,大陆碰撞与峰期变质、地壳加厚与陆壳深熔、板片断离与壳幔熔融、前陆盆地与构造圈闭,分别导致韧性剪切和含Au 变质流体、富W-Sn低fO2壳源花岗岩、富Cu-Au多金属高fO2的壳/ 幔混源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发育以及前陆盆地流体迁移汇聚,相应形成造山型Au、壳源花岗岩浆-热液型Sn-W 和壳幔混源岩浆-热液型或叠合型Pb-Zn-Mo-Fe以及MVT 型Zn-Pb 成矿系统(图3.1a)。

晚碰撞构造转换成矿作用发育于斜向碰撞带的构造转换背景,受控于地块间的巨型剪切运动和深部软流圈的上涌过程大规模走滑断裂系统诱发壳幔过渡带和富集地幔熔融,分别产生斑岩型
Cu-Mo-Au矿床和碳酸岩型REE矿床;深切岩石圈的走滑剪切与下地壳变质产生含Au富CO2成矿流体, 形成造山型Au成矿系统、逆冲推覆构造驱动地壳(盆地) 流体长距离迁移汇聚、走滑拉分导致流体大量排泄和充填,形成造山型Pb-Zn-Cu-Ag 成矿系统(图3.1b) 。

四、与经典区域成矿理论的区别
经典区域成矿理论,是指建立于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的区域成矿理论。

通过侯增谦(2010)提出的大陆碰撞成矿论不同碰撞阶段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模型(图3.1)与经典板块构造理论汇聚边缘构造环境下不同构造阶段产出的主要矿床类型(图4.1),我们可以看出明显区别:
1)经典区域成矿理论建立于大洋岩石圈俯冲和沟-弧-盆构造体系之上,主要阐明外汇聚构造边缘的成矿作用及其成矿系统的发育机制(图4.1),“大陆碰撞成矿论”主要构建于大陆岩石圈对接-碰撞和大陆碰撞造山带及其周缘,主要揭示内汇聚构造边缘及内部的成矿作用及其成矿系统的发育机制(图3.1)。

2) 经典区域成矿理论强调大洋岩石圈俯冲消减、地体汇聚拼贴以及俯冲带结构变化和脱水过程对增生造山带地壳垂向增生和陆缘侧向增生的影响, 强调深部过程诱发的异常热能对成矿系统的驱动[2];“大陆碰撞成矿论”强调大陆与大陆之间的对接碰撞和陆内俯冲及其对深部软流圈上涌侵蚀、岩石圈断离拆沉、下部地壳塑性流动和浅部地壳缩短加厚及构造
应力( 走滑、剪切、伸展、挤压) 的控制,强调深部异常热能和浅部构造应力变化对成矿系统的驱动。

3) 经典区域成矿理论强调的成矿环境,主要为弧前增生楔、各类岩浆弧和各类盆地( 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弧后前陆盆地) 等构造单元( 图2);“大陆碰撞成矿论”强调的成矿环境, 主要包括前陆盆地、前陆冲断带、碰撞缝合带、碰撞构造-岩浆带、陆内冲褶带、构造转换带( 走滑断裂带、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型剪切带)等构造单元( 图3) 。

4) 经典区域成矿理论强调的重要成矿系统和代表性矿床,主要包括被动陆缘的SEDEX 矿床、增生楔环境的造山型Au 矿床、岩浆弧环境的斑岩Cu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以及弧后盆地环境的VMS 矿床( 图2) ;“大陆碰撞成矿论”强调的重要成矿系统和代表性矿床,主要包括碰撞岩浆带的斑岩型Cu-Mo-Au 矿床和云英岩型Sn-W-Mo 矿床、碰撞缝合带( 或剪切带) 的造山型Au矿床、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热液Pb-Zn-Ag 矿床、前陆盆地的MVT型Zn-Pb 矿床和砂岩型U矿床、构造拆离系控制的热液Sb-Au矿床以及不同金属组合的叠合型矿床[16]。

5)经典区域成矿理论强调,海底喷流-沉积是形成VMS和SEDEX矿的主导机制。

遭受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产生的钙碱性镁铁质岩浆经历MASH 过程并从地壳浅部岩浆房出溶流体,被认为是形成斑岩型Cu矿和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Au的根本原因。

伴随增生造山和峰期变质而排泄出的富CO2 流体在增生楔形成造山型Au 矿;“大陆碰撞成矿论”强调,浅部地壳部分熔融及其驱动的地热流体系统和对流循环,是形成大陆碰撞带脉型或热泉型As-Au-Sb 矿床的主导机制。

来源于加厚新生新地壳的高钾长英质岩浆及其浅成侵位和岩浆流体出溶, 是形成大陆斑岩型Cu矿的主要机制。

沿古缝合带的变质流体排泄和幔源热流注入,是形成碰撞造山型造山Au的主要原因。

构造挤压下的盆地流体迁移-汇聚导致“卤水型Pb-Zn-Cu-Ag 或MVT型Zn-Pb矿床。

五、大陆碰撞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
陈衍景(1996)以陆内碰撞成岩成矿模式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的模式,即在陆内俯冲体制中,随板片俯冲深度的增加,依次产生改造流体、变质流体和岩浆流体,所产生的流体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并造成岩石、元素、矿化蚀变的成带规律分布;陆内俯冲的早期挤压阶段的流体作用以深部物质分泌的上升流体(改造、变质和部分熔融)为主,晚期伸展阶段以浅层下渗流体(来自大气降水) 循环为主,中期由挤压向伸展的转变阶段为深分泌上升流体与浅层下渗流体的混合作用 [12]。

5.1碰撞体制流体作用的理论基础
陆内碰撞体制的流体作用受陆内碰撞作用的控制。

因此,要搞清陆内碰撞体制的流体作用,就必须先搞清陆内碰撞体制的主要的构造作用方式,对任何一个陆内俯冲构造体制而言,总可划分为俯冲板片(Ⅰ)陆内俯冲缝合混杂带(Ⅱ)和仰冲板片(Ⅲ)等三个单元(图5.1)。

当俯冲板片沿混杂带(表现为大断裂带、韧性剪切带)俯冲到仰冲板片之下时,俯冲板片的温压环境发生了改变,即压力和温度升高原有的物质平衡被打破,因而必然发生物质调整,以趋建立新的平衡。

物质调整的结果势必使俯冲板片的不稳定组分或晶格能低的组分优先活化,并以流体或熔体的形式向低压低温的上部(Ⅲ单元,即仰冲板片)迁移,在仰冲板片发生流体与围岩的化学反应,从而使流体作用的特征被记录下来,并造成元素、岩石、矿床的规律分带(图5.1)。

这种岩石、矿床的分带现象的产生机理,并称之为陆内俯冲或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
[12],由陈衍景首次提出。

图5.1 陆内碰撞或陆内俯冲成矿模式[12]
Ⅰ—俯冲板片; Ⅱ—混杂岩带; Ⅲ—仰冲板片;D—改造流体和变质流体作用和有关矿化带;G—改造型花岗岩基及有关岩浆流体活动带; P—斑岩类及有关岩浆流体作用带
5.2流体作用模式的实质
对于任何一个陆内碰撞作用而言,都不可能只经历持续不停的挤压,势必在强烈的挤压之后发生减压伸展,甚至拉张裂解。

陆内碰撞作用的p-T-t轨迹(图5.2) 表明,一个完整的陆内碰撞体制实际上包括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两种构造作用,二者不能隔离开来。

那么,在研究陆内碰撞体制的流体作用时,不仅要分析挤压阶段的流体产生和性质,而且必须探讨伸展体制的流体作用,以及由挤压阶段向伸展阶段转变时的流体作用。

图5.2 陆内碰撞作用的p-T-t轨迹[12]
陆内碰撞早期的挤压俯冲使陆内碰撞带发生区域增温。

在挤压减退时,区域增温恰恰达到高潮(图5.2)。

此时,深部物质必然发生整个陆内碰撞过程中最强烈的减压分熔。

对于板片俯冲深度不足11.5km的“湿”的地带,则表现为改造流体和变质流体的大规模突发性形成; 在相当于G带的位置,则表现为低熔组分的大量减压分熔,从而形成大规模长英质熔体或花岗岩浆以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流体; 对于P带,则呈现与G带相似的特征,形成大量岩浆热液,或通过深部减压排气和去Si、K、Na而形成大量流体。

这些通过减压分熔而产生的流体与减压阶段产生的流体一样,势必上升至浅部,在浅部发生蚀变矿化和喷气或热泉现象,可视为上升流体。

在深部物质发生减压分熔的同时,浅层的断裂构造等因减压而变张性并扩容,为浅部流
体( 主要来自雨水) 下渗循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加之区域热异常达到高潮,为浅层流体循环提供了热能,故在挤压-伸展的转变期应出现整个陆内碰撞过程最强烈的浅层流体作用。

同时深部物质减压分熔产生的上升流体势必与浅层下渗流体在断裂带等有利的位置相遇并发生混合,构成流体的双循环体制,使流体性质突然彼此改变,加速流体携带物质的沉淀和流体的进一步循环,从而导致强烈的蚀变矿化。

在强烈的减压分熔之后,由深部物质分泌的流体逐渐减少,流体活动逐渐以浅层流体为主。

随伸展作用的进行,由挤压造成的热异常也逐渐消失,陆内碰撞体制的流体作用和有关的矿化作用也随之结束。

综上所述, 陆内碰撞体制的流体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即Ⅰ期的深分泌上升流体活动, Ⅱ期深分泌上升流体与浅层下渗流体的混合作用,Ⅲ期浅层流体活动(图5.3)。

Ⅰ期流体主要来自俯冲板片的分泌,次为仰冲板片的分泌;Ⅲ期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应属改造流体的范畴;Ⅱ期流体来源复杂,既有深部的分泌水,也有浅层的大气降水。

图5.3 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随时间的演化示意图
5.3不同尺度的大陆碰撞成矿模式
陈衍景(2013)认为进入21 世纪,大陆碰撞成矿理论迅速成熟,大碰撞带找矿突破引人瞩目,大陆碰撞成矿研究倍受重视并成为国际矿床研究的重大前沿。

前人进一步完善了成矿省尺度、矿田尺度和矿床尺度的大陆碰撞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14]。

在详细阅读陈衍景(2013)关于不同尺度大陆碰撞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的基础上,对不同尺度的CMF 模式作简要介绍:
造山带或成矿省尺度CMF模式,该模式的要点为(图5.4):①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加厚造山带地壳/岩石圈的伸展减薄、根部拆沉垮塌过程中,多类矿床同时或陆续形成; ②伴随的花岗岩类(含埃达克岩) 由壳源,经壳幔同熔,向幔源和A型演化; ③区域性大断裂由缓倾斜的逆冲断裂经走滑剪切演变为陡倾斜的正断层,应力场由挤压经伸展向可能的拉张演化; ④碰撞体制的岩浆、变质、流体、成矿作用集中在挤压造山作用强烈的MBT( 主边界逆冲断层) 与RBT( 反向边界逆冲断层) 之间的造山带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