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响乐欣赏常识及礼仪
一、什么是交响乐?
交响乐或称交响曲,该词来自希腊文的“一齐响”,最初是指不同声音协和地同时发声的意思。它是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作品,由若干个独立又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乐章组合而成,篇幅长大,易表现磅礴的气势,重大的题材,丰富的内容,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感情。从创作到演奏都要求较高超的技巧。为此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交响曲一般分为四个乐章,结构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全曲最重要乐章,两种主题对比、矛盾的展开,充满活力和戏剧性。为整个作品奠定了基调)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缓慢,富于歌唱性(是全曲的抒情中心,内容往往与深刻的内心感觉及哲学思考有关)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中速(主要是以表达舞蹈、娱乐、休息、游戏等日常生活景象)
第四乐章:奏鸣曲或回旋曲式,快板(全曲的结论,常回顾前面乐章的素材。在一些乐观、明朗的作品中,本乐章常表现生活的光辉、乐观、节日的欢乐或胜利)交响乐的乐章不是固定的,根据创作要求和表现内容而定。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六个乐章,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乐》只有两个乐章。
二、交响乐欣赏礼仪
欣赏高雅艺术时,应遵循礼仪、举止优雅,随时随地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及品位。
1、音乐会开始前,欣赏者首先了解、熟悉演出曲目。交响乐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欣赏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写的内容,在听乐时,随着音响,脑海中就会有所想象,就会进入乐曲所规定的特定意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着装干净整齐。国内外最普遍的情况是, 男性着西装, 女性着洋装(裙装)或小礼服。着装不用过度华丽, 但最好避免牛仔裤, 拖鞋或奇装异服的打扮。穿着得宜不仅显示个人的素养, 也是对演出者的尊重和礼貌,
3、准时入场。最好能于开演前15分钟左右到场, 充分熟悉环境, 有充裕时间阅读乐曲解说. 使自己从容不迫, 放松心情, 好好享受聆听音乐。第一首曲目通常安排时间较短的乐曲, 目的是方便迟到的听众还能于第二首曲目演出前的空档进入。但是,也有愈来愈多的音乐厅严格限制迟到的入场者, 演出一开始即将入场的大门关上, 迟到的人只能等到中场休息才可进入并就近入座,不要打扰到其他听众。
4、欣赏乐曲过程中的礼仪:
①音乐会开始时,应鼓掌迎接指挥上台。对上台演出的独奏或独唱等演员,也应给予掌声鼓励。
②演出进行时应保持安静。这不仅是对表演者和其他观众的尊重,也间接表达了自己的修养。严禁手机铃声干扰,所以最好是关机。不要大声谈笑或交头接耳,不要食用或饮用容易发出响声的食物、饮料。总之,任何惊动场内其他人的言行都是失礼的。另外,音乐会上不允许中途退场的。
演出过程中禁止拍照摄像。因为闪光灯和按动快门的声音都会严重干扰台上艺术家的演奏和周围观众欣赏艺术的氛围。
③交响乐通常由几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的短暂停顿是不应该鼓掌的。音乐是否完全结束,通常要看指挥者的双手是否完全放下并转身致谢,此时才表示全首终结,观众再行鼓掌。在演出结尾的时候,观众如果希望表演者继续表演的话可以延长掌声。乐队返场时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
④演出结束后,不要急于退场,只有乐队首席退场后,演员谢幕后观众才可按序退场。
三、乐器和乐队的有关常识
木管、铜管与敲击乐器合奏组称为管乐团,一般不包括弦乐器。始于15世纪的德国,是军团生活的常备部分;后传至法国、英国和新大陆。15~18世纪欧洲许多城镇有自己的乐师或歌唱团,在特别的节日表演时,木管乐团常加入肖姆管和长号两项乐器。18、19世纪时英国业余的铜管乐团包含许多新的铜管乐器。各种组织均各有其代表性组合。19世纪中期的美国,以吉尔摩的乐团最为著名,他的继承人苏泽为美国海军陆战团乐团指挥和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受欢迎的进行曲。以艾灵顿公爵和贝西伯爵领导的大乐团是1930和1940年代美国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与其他乐团不同的是,弦乐器(如电吉他等)在摇滚乐团中占极重要的地位。
管乐团主要演奏乐器有:
木管:长笛,短笛,单簧管(黑管),降b萨克斯,降e萨克斯,小萨克斯,巴黎东萨克斯。铜管:次中音号,上低音号,中音号,圆号,长号,大号,小号
打击乐:大鼓,小鼓,镲,锣,定音鼓,架子鼓
键盘乐器组:钢琴、手风琴、管风琴
贝多芬乐曲赏析
乐曲赏析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明亮的快板,2/4拍子,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第二乐章,有活力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稍快的行板,3/8拍子,双重主题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Scherzo: Allegro)
C小调,快板,3/4拍子,诙谐曲,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第四乐章,快板(Allegro)
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第二主题,表现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这就是命运交响曲,高亢、激昂,催人奋进。这首在饱尝人生磨难、忍受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命运发出的挑战与呐喊,是孤独的诉说,是病痛的呻吟,是愤懑的宣泄,是对人生多舛的拷问!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编辑本段乐曲评论
第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也就是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音型,这就是主部主题。这一主题是向前冲击的音乐形象,推动着乐曲不断发展,也在以后的各乐章中不断出现、发展。这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一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气势,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表达了贝多芬内心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当各种乐器进行轮回模仿,相继掀起一次比一次紧张的浪潮之后,圆号奏出了一个命运动机的变体,它表达了一种必胜的信心。这是一个连接句,它从前面紧张、威严的音乐场面中,引出了富于歌唱性的第二主题,这是一个抒情的旋律,温柔优美、明朗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