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预硫化操作简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催化剂预硫化
1.1.1.预硫化的准备工作
1)变换催化剂升温脱水已完成,变换炉床层温度达200~220℃。
2)硫化剂已拉至现场(35t),考虑到催化剂硫化过程中损失等因素,硫化剂的准备量应为理论耗量的1.5倍。
3)21V009硫化剂罐已储存硫化剂;预硫化过程中当界位低于30%时应及时补充硫化剂。
4)联系调度引开工氢气至装置界区前备用。
开工氢气规格:压力≦1.0MPa(G),不含烯烃,氧气含量小于0.05%(V);开工氢气采样分析合格。
5)检查确认21E005、21E008、21E009已建立正常液位。
6)按岗位操作法投用工艺凝液汽提系统,工艺凝液汽提系统具备接收预硫化产生的含硫污水。
1.1.
2.预硫化的注意事项
1)预硫化过程中,严格按硫化曲线操作,控制好硫化温度、循环气中硫化氢及氢气浓度。
2)硫化氢未穿透催化剂床层时,催化剂床层任意温度不能大于280℃。
3)若催化剂床层温升超过30℃,则停止升温或降低注硫量,并且保持变换炉进口温度不变直至温升降至小于30℃。
4)硫化剂的加入应采取连续少量的原则加入,防止超温。
5)硫化过程中,定期检测循环气中的硫化氢浓度。
6)预硫化过程中,视采样分析结果,调整开工氢气补入量,将循环系统氢含量维持在10%~25%(V),以控制20%(V)为宜。
预硫化期间要始终保持H2含量在
10%(V)以上,保证硫化剂加入后能完全氢解。
7)催化剂硫化产生的污水应密闭排往工艺凝液汽提系统。
8)若电加热器故障长时间停运:应停配氢气、停止注硫、停21K001,系统保温保压,必要时引氮气置换以降低系统内氢气浓度。
故障排除后按岗位操作法启动21K001、
21E001进行硫化。
9)若注硫泵21P003不上量:催化剂停止提温,停止配氢气,尽快处理好注硫系统的故障并向催化剂注硫,重新配氢气以维持循环氢中氢浓度在指标范围内。
若注硫
无法恢复正常,应监控循环气中硫化氢浓度,提高氮气补入量,以降低循环气中
氢气浓度。
10)若使用21K001出口中压氮气对循环系统充压,充压前先关闭21K001入口低压氮气阀组,防止21K001的气体反窜至低压氮气系统,同时开工循环系统的压力
严禁超过21K001、21E001开工循环系统的设计压力(设计压力为1.0MPa(G))。
11)严格按照电加热器21E001操作法操作电加热器,防止干烧损坏21E001。
12)当21R001、21R002床层出口温度大于200℃时,关闭21E002、21E004、21E007蒸汽侧的旁路阀,向下列换热器引入蒸汽防止换热器单程受热:21E005、21E008、
21E009底部引入低压蒸汽,21E005、21E008、21E009的蒸汽经21E002、21E004、
21E007管程后排大气。
13)管道系统试运行时,高温管道的连接螺柱应进行热紧:
热紧条件:操作温度≥250℃;
热紧对象:温度大于等于250℃的高温管道连接螺柱,包括:21E001出口管线、21D001、
21R001、21E002、21E004、21E005、21R002、21E007、21E008、21R003、21E009。
注:由于21D001A/B所装有活性的变换剂很少,只有12m3,因此硫化过程主要以控制21R001的硫化参数为主。
1.1.3.21D001、21R001的预硫化操作
a)改好21D001、21R001串联循环流程。
21K001→21E002(合成气管程)入口开工循环线→21E002管程出口开工循环线→21E001→21D001A/B →21R001 →21E002(壳)→21E002(壳)出口开工循环线→21E011(管)→21C003 →21K001。
视情况可适当打开21R001入口开工循环线,可缩小21R001与21D001的温差,改善硫化剂在21D001及21R001的分布。
b)调整21E001出口温度,使变换炉入口温度达220℃。
c)21C003顶部压力21PIC022控制0.3~0.4MPa(G)。
硫化反应不断消耗氢气,生成
甲烷,主要通过开工氢气补入量控制循环气中氢气浓度在10%~20%(V);主要
通过在21K001入口补入低压氮气或在21K001出口补入中压氮气控制21P022在
0.3~0.4MPa(G)。
d)缓慢将开工氢气配入氮气循环系统,控制氢气流量(21FG001)≧3000 Nm3/h,联系
质检室采样分析21R001入口循环气中氢气含量(每小时分析一次),当循环氢
含量接近10%(V),逐渐关小补氢阀;氢含量接近20%(V),关闭补氢阀。
e)引硫化剂进入循环系统,开始硫化。
1)按岗位操作法开启计量泵。
2)向循环系统注硫,初始注DMDS量约40-60l/h。
变换炉入口温度220℃恒温4
小时。
3)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入口提温至240℃,提温过程中注DMDS量
为60-100l/h。
4)变换炉入口240℃恒温硫化6小时,恒温过程中注DMDS量为100-200l/h。
5)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入口提温至250℃,提温过程中注DMDS量
为150-250l/h。
6)变换炉入口250℃恒温硫化,等待硫化氢穿透床层。
恒温过程中注DMDS量为
150-250l/h,并每小时检测变换炉出口硫化氢含量,当变换炉出口硫化氢浓度
超过1000mg/m3,即认为硫化氢穿透,此时恒温结束,可执行下步提温操作。
注意在硫化氢穿透床层之前,变换炉床层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0℃,以防止催
化剂活性组分被氢气还原。
7)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入口提温至300℃,提温过程中注DMDS量
为150-250l/h。
8)变换炉入口300℃恒温硫化10小时,恒温过程中注DMDS量为150-250l/h。
9)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入口提温至320℃,提温过程中注DMDS量
为100-250l/h。
10)变换炉入口320℃恒温硫化,恒温过程中注DMDS量为100-200l/h。
11)随着硫化的进行会不断有甲烷生成,为保持循环气中氢气纯度在10%~20%
(V),需往火炬系统外排部分循环气体并补入开工氢气。
12)开始注硫6小时后,每小时分析一次21D001出口和21R001出口循环气中H2S
浓度。
13)实际硫化过程中控制如果与硫化进度表发生偏离,根据现场技术服务人员要求
进行调整,预计21D001和21R2001反应器催化剂硫化时间在50-60h。
f)预硫化阶段的主要控制指标:
1)21K001出口流量:21K001按100%负荷运行;
2)循环系统压力21PIC022:0.3~0.4MPa(G);
3)变换炉床层温度:见预硫化曲线;
4)循环气中氢气含量:10%~25%(V);
5)硫化过程中按各阶段要求的注硫量进行注硫操作,但控制总注硫量不超过
14.5吨。
g)预硫化结束的标准:
1)变换炉入口达320℃,21D001入口气体与21R001出口气体的H2S浓度基本相同,且H2S浓度连续三次分析>7000mg/m3。
2)21C003基本无水继续生成。
h)预硫化结束时,停止补氢和停止注硫,切出21D001、21R001保温保压,待21R002、
21R003硫化结束后一并置换排硫。
21D001、21R001催化剂干燥、升温硫化表
1.1.4.21R002、21R003的预硫化操作
a)21D001、21R001预硫化结束后,改好21R002、21R003串联循环流程并建立循环:21K001→21E002(合成气管程)入口开工循环线→21E002管程出口开工循环线→21E001→21R002→21E007(管程)→21E008(管程)→21R003→21R003出口开工循环线→21E002(壳)→21E002(壳)出口开工循环线→21E011(管)→21C003 →21K001。
b)21D001、21D002硫化结束后可逐渐降低21E001出口温度再改并入21R002、21R003
硫化,使变换炉床层第二层温度控制在220℃。
c)21C003顶部压力21PIC022控制0.3~0.4MPa(G)。
硫化反应不断消耗氢气,生成
甲烷,主要通过开工氢气补入量控制循环气中氢气浓度在10%~20%(V);主要通过在21K001入口补入低压氮气或在21K001出口补入中压氮气控制21P022在0.3~
0.4MPa(G)。
d)引硫化剂进入循环系统,开始硫化。
1)按岗位操作法开启计量泵。
2)向循环系统注硫,初始注DMDS量约30l/h。
初期分析出口氢气浓度每半小
时一次。
如注硫后分析出口氢气浓度在要求范围内,则注硫量可提至60l/h。
3)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第二床层温度提至230℃,并恒温硫化,等待
硫化氢穿透床层。
恒温硫化过程中每时检测变换炉出口硫化氢含量,当变换炉
出口硫化氢浓度超过1000mg/m3,即认为硫化氢穿透,此时恒温结束。
注意在
硫化氢穿透床层之前,变换炉床层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0℃,以防止催化剂活
性组分被氢气还原。
4)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第二床层提温至250℃并恒温硫化6小时。
5)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第二床层提温至280℃并恒温硫化10小时。
6)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第二床层提温至300℃并恒温硫化10小时。
7)以不大于10℃/h的速度将变换炉第二床层提温至320℃并恒温硫化3小时。
8)随着硫化的进行会不断有甲烷生成,为保持循环气中氢气纯度在10%~20%
(V),需往火炬系统外排部分循环气体并补入开工氢气。
9)变换炉第二床层温度230℃后,变换炉出口循环气中硫化氢、氢气每小时分析
一次。
10)实际硫化过程中控制如果与硫化进度表发生偏离,可根据专利商现场技术服务
人员要求进行调整。
e)预硫化阶段的主要控制指标:
1)21K001出口流量:21K001按100%负荷运行;
2)循环系统压力21PIC022:0.3~0.4MPa(G);
3)变换炉床层温度:见预硫化曲线;
4)循环气中氢气含量:10%~25%(V);
5)硫化过程中按各阶段要求的变换炉出口硫化氢含量指标调整注硫量,具体可根
据专利商现场技术服务人员要求调整,但控制总注硫量不超过20.5吨。
f)预硫化结束的标准:
1)变换炉第二床层温度达320℃,21R002入口气体与21R003出口气体的H2S浓
度基本相同,且H2S浓度连续三次分析>7000mg/m3。
2)21C003基本无水继续生成。
预硫化结束时,停止补氢和停止注硫,并与21D001、21R001一并置换排硫。
硫化完后剩余硫化剂处理
预硫化结束时,尽量将硫化剂储罐21V009液位降至最低,预硫化结束后,将残余硫化剂装桶拉走,用新鲜水、氮气将注剂系统清洗干净,21V009充入低压氮气排凝、干燥、保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