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二轮滑板的最佳运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二轮滑板的最佳运动方式

摘要

“游龙板”是近年来我国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滑板。该项运动可以提高人身体的柔软性和平衡感,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与普通滑板相比,操作时人不用下板,利用双脚前后摆动就可以驱动游龙板前进。许多人感觉游龙板的前进似乎不需借助于外力,运动原理难以想象。游龙板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得却相当巧妙。它有两个结构特殊的轮子,可以将板的横向摆动转换成向前的推动力。

滑板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受到地面给轮子的静摩擦力和人对板的蹬力,其中人对板的蹬力使活力板转动,使轮架偏离一定角度,同时地面对轮子的静摩擦力使得滑板向前运动,而人体的扭动角度对板的转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地滑板前进速度与水平推进力相关,在一个摆动周期内,水平推进力越大,活力板获得的加速度最大,即在一个周期内速度的最大值尽可能的大。而水平推进力和轮架旋转的角度β有关,建立水平F 关于β的模型,解得当β为 90时,地面对滑板的摩擦力完全提供水平推进力,此时 水平F 最大。人对滑板的作用力做功转化为板子的转动动能和轮子的转动动能,由刚体转动的动能定理建立β,θ,

板ω,轮ω的关系,假设wt sin 0ββ=,化简得到板ω和t 的关系,进而建立微分方程,通过龙格库塔法解得四分之一周期内满足微分方程的板ω,再对板ω积分得到板子最佳旋转角度为37 ,即最佳扭动角度。

关键词: 游龙板 扭动角度 龙格库塔法

一、问题重述

“二轮滑板”又称作为“两轮滑板”、“陆地冲浪板”是一种新型的滑板,和普通的四轮的滑板不一样,它只有两个轮。因其运动起来像龙和蛇一样扭动,所以国内多大称为“游龙板”或“活力板”。它以人体运动理论和巧妙的力学原理,主要利用身体(腰部及臀部)、双脚扭动及手的摆动来驱动活力板前进。使滑板运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现请建立人身体扭动角度与平地滑板前进速度的关系模型,并找到最佳扭动角度。

二、问题分析

2.1活力板的构造

活力板有前后两个面板,中间用轴连接,两个面板可以绕中间的连接轴相对转动.面板下方安装有轮架和车轮,轮架可以绕倾斜的转轴自由转动.这个构造的巧妙之处在于,轮架转轴的延长线并不通过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而是有一小段垂直距离如图1所示。

2.2活力板的受力

F时,车板会有一个下角度的倾斜,地面对车轮的静摩擦当人对板施加力

力使轮架绕转轴旋转,这时静摩擦力会产生水平当向上的分力推动活力板向前运动。人通过用身体左右晃动来使活力板运动,板面是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摆动的,所以可以将人体的扭动角度近似的看成是板身摆动的角度,板身摆动的角度与轮轴摆动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关系,轮轴摆动角度与水平方向上的分力有关,根据水平分力算出滑板速度,最终可以找到速度与扭动角度的关系。

三、模型假设

(1)假设人体扭动角度就是板的转动角度;

(2)假设轮架的转动随时间成正弦函数关系;

(3)假设人施加给滑板的力是均匀大小的力;

(4)假设运动过程不受空气阻力影响;

(5)假设支持力不随人的扭动角度变化而变化。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 模型的建立

(一)轮子的结构

由于游龙板前后两轮结构相同,只分析其一即可。轮子是通过轮架和一倾斜的转轴安装在板E,轮子和轮架可以绕转轴的轴线p

p'自由转动。为分析方便,将轮子结构简化如图1所示。

图1 轮子结构简化侧视图

图中用线段AB 和BO 代表转轴和轮架,O 点为轮子的圆心,D 点为轮子的触地点,C 点为AB 的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轮子的特殊结构体现在两个地方:第一,转轴AB 是倾斜的,设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第二, C 点与D 点是不重合的,而是落在D 点的前面。当人站在板上时,地面对后轮D 点的支持力设为N 。人的双脚在板面上沿与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摆动,轮子和轮架就会绕转轴p p '摆动,进而产生向前的推动力。下面对推动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二)推动力产生原因分析

如图2所示,设轮架绕转轴p p '摆过任一角度β,轮子摆过一定角度后,C 、D 蹲点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设为C '和D '。轮子受地面支持力N 的方向竖直向上,D '点与地面问静摩擦力设为F ,与水平前进方向夹角为β-︒90,做直线T D '∥p p ',S D '与滑板前进方向一致。 (1)支持力N 对转轴p p '的转矩 ①产生转矩的力的计算

轮子支持力N 产生使轮子绕转轴p p '回摆的转矩。N 在垂直于T D '方向的分力N '(也垂直于p p ')是使轮子绕p p '转动的有效力,其大小为:αsin ⋅N 。

轮子

q

图2 轮子绕转轴转过任意角度B 的立体图

图3 N '对p p '转动力矩的计算

②产生转矩的力臂的计算

将图2对应局部放大如图3所示。做H D '垂直于滑板前进方向的水平线H C '于H 点,则H D '⊥面B H C '。

由于两平面N D T ''和B H C '平行,所以N P ''∥平面B H C ',那么,分力N '所在直线到转轴p p '的距离就等于D '点到平面B H C '的距离,即H D '的长度。

由图3可知:

H D '=βsin ⋅''D C (1)

即为N '对转轴p p '的力臂。

p

q

则支持力N 对转轴p p '的转矩L 为:

βααsin sin sin ⋅''⋅='⋅=D C N H D N L (2)

(2)静摩擦力F 对转轴p p '的转矩 ①产生转矩的力的计算

如图4所示,静摩擦力F 产生阻止轮子回摆的力矩,F 在垂直于T D '方向的分力F ' (也垂直于p p ')为产生转矩的有效力。

图4 F '对p p '转动力矩的计算

做辅助线TS ⊥S D '于S 点,TR ⊥F D '于R 点,连接SR ,可证明:SR ⊥F D ',从而可以求出F 与T D '的夹角∠R D T '的大小,设其大小为γ,可求出:

βαβαβγsin sin )

90cos(sin )90cos(cos ='-︒'='-︒'=''=

T

D T D T D S D T D R D (3) 所以:

βαγγ222sin sin 1cos 1sin -=-= (4) βαγ22sin sin 1sin -=⋅='F F F (5)

②产生转矩的力臂的计算

如图4所示,转轴p p '平行于平面F D T '',所以,F '对p p '转动力臂为p p '平行于平面F D T ''的距离。过C '点做平面F D T ''的垂线,交平面F D T ''于点G ,连接G ,D '两点,G C '即为所求的力臂。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