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造影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动脉斑块诊断与治疗PPT
![颈动脉斑块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b636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2.png)
临床表现与危害
临床表现: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 危害: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防措施: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颈动脉斑块诊断 方法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原理: 利用超声波穿透 人体组织,通过 反射和散射信号
研发方向:针对颈动脉斑块的新型药物 研发目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颈动脉斑块治疗的主流药物 展望:未来几年内,新型药物有望在颈动脉斑块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先进技术手段在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3D打印技术:用于制作个 性化支架,提高治疗效果
机器人手术:提高手术精 度,减少手术风险
公众健康意识的 提高,将促使更 多人采取预防措 施,减少颈动脉 斑块的发生
公众对颈动脉斑 块治疗的关注度 提高,将促使医 疗行业加大对颈 动脉斑块治疗的 研发投入
公众对颈动脉斑 块治疗的需求增 加,将促使医疗 行业提高治疗水 平,提供更优质 的医疗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磁共振血管
造
影
(MRA):
通过磁共振
成像技术检
查颈动脉斑
块的情况
计算机断层 扫描血管造 影 ( C TA ) : 通过CT扫 描技术检查 颈动脉斑块 的情况
血管内超 声 (IVUS): 通过血管 内超声检 查颈动脉 斑块的情 况
血管造影: 通过血管 造影检查 颈动脉斑 块的情况
核素扫描: 通过核素 扫描检查 颈动脉斑 块的情况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治疗 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高 胆固醇血症
人工智能:用于辅助诊断,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生物材料:用于制作可降 解支架,减少术后并发症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ppt课件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e573800b1c59eef9c7b4a9.png)
– 狭窄程度<50%,且具有以下≥3种危险因素
• 1)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 2)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150/90
mmHg); • 3)糖尿病; • 4)高胆固醇血症; • 5)肥胖(体质量指数≥28); • 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男性<55岁,女性
精选课件PPT
24
选择CEA or CAS?
• 2014年5月1日,AHA/ASA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的指南2014”更新
–颈动脉狭窄程度70%~99%,并有症状患者,CEA做为首 先推荐(I, A)。
– CAS做为以上CEA患者的备选方法IIa,B • 主要适用于病变部位较高,外科手术不可及; • 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全麻和外科手术
A. 易破裂斑块(薄纤维帽)
B. 斑块破裂/愈合(纤维帽破裂)
C. 易腐蚀斑块(血小板等)
D. 已腐蚀斑块(血栓/纤维蛋白)
E. 斑块内出血( 新生血管化)
F. 斑块钙化结节(钙化结节)
G. 斑块严重狭窄(大面积钙精选化课件)PPT
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临床
• 早期 (隐匿期)动脉斑块
– 隐匿危害:无症状,但血管壁危害持续存在
• 高风险斑块
– 溃疡斑块
– 均质性低回声斑块或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厚度> 3 mm,长度> 15 mm)
– 脂质坏死核心形成的不均质低回声斑块
– 新生血管形成的斑块。精选课件PPT
11
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评估
• 极高风险斑块:
– 纤维帽破裂斑块 – 斑块附着活动性细小的血栓 – 溃疡表面活动性细小的血栓形成 – 活动溃疡型斑块 – 斑块附着活动性粗大的血栓形成 – 水母斑块 – 溃疡表面活动性粗大的血栓
• 1)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 2)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150/90
mmHg); • 3)糖尿病; • 4)高胆固醇血症; • 5)肥胖(体质量指数≥28); • 6)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男性<55岁,女性
精选课件PPT
24
选择CEA or CAS?
• 2014年5月1日,AHA/ASA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的指南2014”更新
–颈动脉狭窄程度70%~99%,并有症状患者,CEA做为首 先推荐(I, A)。
– CAS做为以上CEA患者的备选方法IIa,B • 主要适用于病变部位较高,外科手术不可及; • 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全麻和外科手术
A. 易破裂斑块(薄纤维帽)
B. 斑块破裂/愈合(纤维帽破裂)
C. 易腐蚀斑块(血小板等)
D. 已腐蚀斑块(血栓/纤维蛋白)
E. 斑块内出血( 新生血管化)
F. 斑块钙化结节(钙化结节)
G. 斑块严重狭窄(大面积钙精选化课件)PPT
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临床
• 早期 (隐匿期)动脉斑块
– 隐匿危害:无症状,但血管壁危害持续存在
• 高风险斑块
– 溃疡斑块
– 均质性低回声斑块或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厚度> 3 mm,长度> 15 mm)
– 脂质坏死核心形成的不均质低回声斑块
– 新生血管形成的斑块。精选课件PPT
11
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评估
• 极高风险斑块:
– 纤维帽破裂斑块 – 斑块附着活动性细小的血栓 – 溃疡表面活动性细小的血栓形成 – 活动溃疡型斑块 – 斑块附着活动性粗大的血栓形成 – 水母斑块 – 溃疡表面活动性粗大的血栓
颈动脉硬化PPT课件
![颈动脉硬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7003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1.png)
病因与危险因素
颈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02
1
临床表现
2
3
早期颈动脉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早期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等。
中期症状
当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可能会出现脑梗死、脑栓塞等严重后果,表现为相应供血区域的神经功能缺损。
效果
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症状减轻或消失,生活质量提高。
病例二:治疗及效果
颈动脉硬化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
康复
预防颈动脉硬化的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定期体检等。
预防措施
病例三:康复及预防措施
颈动脉硬化的治疗
03
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降血脂药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首选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降压药物
通过手术将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剥离,以改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
晚期症状
诊断方法
医生会在患者颈部进行血管听诊,以了解是否有血管杂音和狭窄。
颈部血管听诊
超声检查
CT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超声检查是诊断颈动脉硬化的常用方法,可以通过无创手段了解血管壁的病变情况。
CT血管成像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诊断方法,可以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更为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同时还可以评估斑块稳定性。
颈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颈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87a7f90722192e4436f66a.png)
狭窄程度,间接评价斑块严重程度。
编辑版ppt
39
斑块测量
编辑版ppt
40
斑块声学特征
1、低回声斑块:含有大量脂类物质的纤维脂肪的斑块。 2、等回声斑块: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纤维斑块。 3、强回声斑块:斑块钙化时,斑块产生强反射伴后壁声影。 4、均质回声斑块和不均质回声斑块:
一些斑块回声均匀,而另一些斑块回声不均质。
编辑版ppt
55
编辑版ppt
56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50%-69%)的超声特征
局部管腔减小 流速异常
收缩期流速>125cm/s<230cm/s 舒张期流速>40cm/s<100cm/s 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流速比值>2.0,<4.0
编辑版ppt
57
编辑版ppt
58
编辑版ppt
59
编辑版ppt
正常颈动脉二维图像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正常颈动脉管径测值
颈总动脉内径6.0~8.5mm,平均7.0mm; 颈内动脉内径4.9~6.8mm,平均5.6mm; 颈外动脉内径3.9~5.2mm,平均4.5mm。 三者管径比较:颈总>颈内>颈外
编辑版ppt
13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
1、测量部位:颈总动脉壶腹部膨大前1.01.5cm处测量 2、推荐切面:血管横断面,但纵切面也常用。 3、测量方法:单点测量、多点测量取平均值。 4、正常值: <0.9mm为正常值;也有1.0mm为正常值。
编辑版ppt
77
病例1
编辑版ppt
78
病例2
编辑版ppt
79
编辑版ppt
39
斑块测量
编辑版ppt
40
斑块声学特征
1、低回声斑块:含有大量脂类物质的纤维脂肪的斑块。 2、等回声斑块:以胶原蛋白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纤维斑块。 3、强回声斑块:斑块钙化时,斑块产生强反射伴后壁声影。 4、均质回声斑块和不均质回声斑块:
一些斑块回声均匀,而另一些斑块回声不均质。
编辑版ppt
55
编辑版ppt
56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动脉狭窄(50%-69%)的超声特征
局部管腔减小 流速异常
收缩期流速>125cm/s<230cm/s 舒张期流速>40cm/s<100cm/s 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流速比值>2.0,<4.0
编辑版ppt
57
编辑版ppt
58
编辑版ppt
59
编辑版ppt
正常颈动脉二维图像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正常颈动脉管径测值
颈总动脉内径6.0~8.5mm,平均7.0mm; 颈内动脉内径4.9~6.8mm,平均5.6mm; 颈外动脉内径3.9~5.2mm,平均4.5mm。 三者管径比较:颈总>颈内>颈外
编辑版ppt
13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
1、测量部位:颈总动脉壶腹部膨大前1.01.5cm处测量 2、推荐切面:血管横断面,但纵切面也常用。 3、测量方法:单点测量、多点测量取平均值。 4、正常值: <0.9mm为正常值;也有1.0mm为正常值。
编辑版ppt
77
病例1
编辑版ppt
78
病例2
编辑版ppt
79
颈部血管超声规范ppt课件
![颈部血管超声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03571f08a1284ac95043a9.png)
多普勒显示:颅外段全程探查无血流信号,见 侧枝血流信号.
ppt课件完整
25
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 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通常采用盗血 的类型进行分类:
隐匿型(<50%)患侧椎动脉出现收缩期切迹血流动力学频谱 特征改变.
部分型(50-69%,70-89%)患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频谱位于基 线上方(正向),舒张期位于基线下方(负向),呈双向振荡型.
ppt课件完整
19
颈动脉狭窄的分级及超声特征
❖ 0-49%
局部管径减小 收缩期血流速度<125cm/s,舒张期<40cm/s,狭窄段流速与
远段流速比值<2.0
❖ 50-69%
局部管径减小 收缩期血流速度>125cm/s、<230cm/s,舒张期>40cm/s、
<100cm/s,狭窄远端血流频谱无低速低阻改变,狭窄段流速 与远段流速比值>2.0、<4.0(宣武医院推荐收缩期血流速度为 >150cm/s、<230cm/s)
❖ 仪器的调节
取样框的角度≤600
彩色增益 重复脉冲频率
ppt课件完整
13
CDFI
❖ 注意事项
血流方向与彩色翻转 低回声斑块与彩色充盈 生理性涡流(球部)与病理性涡流(狭窄)
ppt课件完整
14
多普勒频谱分析
❖ 正常颈动脉多普勒检测取样部位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 常用的测量参数
pp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完整
16
颈内、外动脉检测鉴别
内径 解剖特点 检测部位 频谱形态 颞浅动脉叩击试验
颈内动脉 较粗
ppt课件完整
25
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
❖ 对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通常采用盗血 的类型进行分类:
隐匿型(<50%)患侧椎动脉出现收缩期切迹血流动力学频谱 特征改变.
部分型(50-69%,70-89%)患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频谱位于基 线上方(正向),舒张期位于基线下方(负向),呈双向振荡型.
ppt课件完整
19
颈动脉狭窄的分级及超声特征
❖ 0-49%
局部管径减小 收缩期血流速度<125cm/s,舒张期<40cm/s,狭窄段流速与
远段流速比值<2.0
❖ 50-69%
局部管径减小 收缩期血流速度>125cm/s、<230cm/s,舒张期>40cm/s、
<100cm/s,狭窄远端血流频谱无低速低阻改变,狭窄段流速 与远段流速比值>2.0、<4.0(宣武医院推荐收缩期血流速度为 >150cm/s、<230cm/s)
❖ 仪器的调节
取样框的角度≤600
彩色增益 重复脉冲频率
ppt课件完整
13
CDFI
❖ 注意事项
血流方向与彩色翻转 低回声斑块与彩色充盈 生理性涡流(球部)与病理性涡流(狭窄)
ppt课件完整
14
多普勒频谱分析
❖ 正常颈动脉多普勒检测取样部位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 常用的测量参数
pp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完整
16
颈内、外动脉检测鉴别
内径 解剖特点 检测部位 频谱形态 颞浅动脉叩击试验
颈内动脉 较粗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2f5a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8.png)
回声特征
根据斑块的回声特征,判断斑块的性质,如稳定斑块和易损 斑块。
颈动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血栓位置
确定血栓的位置,如颈动脉起始部、中部或分叉部。
血栓大小
测量血栓的大小,评估其对管腔的影响程度。
04
颈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案例分 析
Chapter
案例一: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颈动脉狭窄是常见的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详细描述
在超声诊断中,可以观察到血栓导致的血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血流信号的异常变化。对于急性血栓 ,需要立即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对于慢性血栓,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血管成形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预防血栓的复发也是非常重要的。
05
颈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前景与 展望
Chapter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
定期培训与考核
对超声医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超声与其他影像技术(如CT、 MRI)进行融合,提高诊断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早期筛查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可用于早期 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变,为
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疗效评估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可以评估治疗 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预测风险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可以预测心血 管事件的风险,有助于制定个性化 的预防措施。
提高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准确率的策略与方法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并推广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确保超声检查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血流动力学分析
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血 流速度、方向和血管阻力 等参数,评估血管功能状 态。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颈动脉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0ee4b26f1aff00bed51e80.png)
狭窄程度。推荐应用Fugitani标准修正诊断: 狭窄50%-70%,PSVICA140cm/s并EDV<155cm/s; 狭窄80%-90%,EDV155cm/s。
3、动脉重度钙化管腔显示不清 时可将严重狭窄误诊为闭塞 。
4、ICA迂曲、扭曲处的狭窄 很难诊断。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
1、颈动脉支架有两种编织方法:网格状编织法和“Z”形编织法。 2、灰阶超声图像显示颈动脉支架呈网格状强回声 。 3、彩色多普勒显示支架内血流及充盈状况 。 4、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速度,判断管腔是否有狭窄存在。
彩色血流呈弯曲状,色彩鲜亮,转折处呈五彩镶嵌色。 4、血管造影是诊断椎动脉迂曲的“金标准”,但超声、CT和MRI都能清楚
显示迂曲动脉。
第十一节 颈动脉体瘤 病理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神经节细胞瘤,起源于颈动脉体。 常被部分或完整的薄层纤维性假包膜。
超声诊断要点
1、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之外显示不均质低回声团块, 肿 块可包绕或挤压颈动脉,牙起颈内、外动脉间夹角增大。
鉴别诊断
椎动脉弥漫性性狭窄时应注意与椎动脉发育异常鉴别,如椎动脉缺如、 椎动脉发育不良、椎动脉入横突位置变异等。
第九节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病理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阻塞,使锁骨下动脉远端管 腔压力下降,低于同侧椎-基底动脉压力,椎-基底动脉血流逆行流入同侧 上肢动脉。90%发生于左侧,10%发生于右侧。 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动脉畸形及动脉受压等。 临床主要是双侧上肢动脉压相差过大,在2030mmHg之间。
正常颈动脉管径测值
颈总动脉内径6.0~8.5mm,平均7.0mm; 颈内动脉内径4.9~6.8mm,平均5.6mm; 颈外动脉内径3.9~5.2mm,平均4.5mm。 三者管径比较:颈总>颈内>颈外
3、动脉重度钙化管腔显示不清 时可将严重狭窄误诊为闭塞 。
4、ICA迂曲、扭曲处的狭窄 很难诊断。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
1、颈动脉支架有两种编织方法:网格状编织法和“Z”形编织法。 2、灰阶超声图像显示颈动脉支架呈网格状强回声 。 3、彩色多普勒显示支架内血流及充盈状况 。 4、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速度,判断管腔是否有狭窄存在。
彩色血流呈弯曲状,色彩鲜亮,转折处呈五彩镶嵌色。 4、血管造影是诊断椎动脉迂曲的“金标准”,但超声、CT和MRI都能清楚
显示迂曲动脉。
第十一节 颈动脉体瘤 病理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神经节细胞瘤,起源于颈动脉体。 常被部分或完整的薄层纤维性假包膜。
超声诊断要点
1、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动脉之外显示不均质低回声团块, 肿 块可包绕或挤压颈动脉,牙起颈内、外动脉间夹角增大。
鉴别诊断
椎动脉弥漫性性狭窄时应注意与椎动脉发育异常鉴别,如椎动脉缺如、 椎动脉发育不良、椎动脉入横突位置变异等。
第九节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病理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锁骨下动脉近端或无名动脉阻塞,使锁骨下动脉远端管 腔压力下降,低于同侧椎-基底动脉压力,椎-基底动脉血流逆行流入同侧 上肢动脉。90%发生于左侧,10%发生于右侧。 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动脉畸形及动脉受压等。 临床主要是双侧上肢动脉压相差过大,在2030mmHg之间。
正常颈动脉管径测值
颈总动脉内径6.0~8.5mm,平均7.0mm; 颈内动脉内径4.9~6.8mm,平均5.6mm; 颈外动脉内径3.9~5.2mm,平均4.5mm。 三者管径比较:颈总>颈内>颈外
血管超声下ppt课件
![血管超声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869c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d.png)
也就是说,近端SCA的内径减小,引起脑血管循环(供体)和SCA(受体) 者 之间的压力梯度, SCA近段至VA起始部的血流动力学会显著异常,引起同 侧 VA的出现特征性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临床可无明显症状表现,有症状者主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 血 两大类。三分之二的病人锁骨上窝可听到血管杂音。
血管超声课件 (下)
二、早期颈动脉硬化病变的检测
• CDFI对CCA远端、球部及ICA近端IMT的检测可以 作为颈动脉硬化早期病变的评价标准。
• 正常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为0.1-0.5MM,它包括等回 声内膜与低回声的中膜的叠加厚度。
• IMT≥1.0MM作为颈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当中层 平滑肌回声增强与内膜融合时,IMT将增加。
男 68岁 高血压病 图1 右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率59%(面积法)
• 图2 右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率51%(内径法)
• 图3 右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局部血流速度96.4cm/s(无明显 加快)
图4 与上为同一病人 左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率67%(面积法)
• 图5 与上为同一病人左颈外动脉狭窄(短轴切面)
• 正常椎动脉血流,足侧流向头侧,不会逆流。即 使进行束臂试验,也无逆流。
• 部分性盗血:仅表现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处开 始逆流。
• 完全性盗血:表现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出现逆流。
• 有的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椎动脉无逆流或仅有部 分逆流,而行束臂试验则出现逆流或变为完全性 逆流。表现为逆流持续时间延长及逆流速度加快。
并制定参数标准:
• 狭窄<50%:
PSV<125cm/s、EDV<40cm/s、PSVICA/PSVCCA<2.0
• 狭窄50-69%:
125cm/s<PSV<230 cm/s、40cm/s<EDV<100cm/s、 2.0< PSVICA/PSVCCA <4.0
临床可无明显症状表现,有症状者主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 血 两大类。三分之二的病人锁骨上窝可听到血管杂音。
血管超声课件 (下)
二、早期颈动脉硬化病变的检测
• CDFI对CCA远端、球部及ICA近端IMT的检测可以 作为颈动脉硬化早期病变的评价标准。
• 正常颈动脉内膜的厚度为0.1-0.5MM,它包括等回 声内膜与低回声的中膜的叠加厚度。
• IMT≥1.0MM作为颈动脉硬化的早期改变。当中层 平滑肌回声增强与内膜融合时,IMT将增加。
男 68岁 高血压病 图1 右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率59%(面积法)
• 图2 右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率51%(内径法)
• 图3 右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局部血流速度96.4cm/s(无明显 加快)
图4 与上为同一病人 左颈总动脉狭窄 狭窄率67%(面积法)
• 图5 与上为同一病人左颈外动脉狭窄(短轴切面)
• 正常椎动脉血流,足侧流向头侧,不会逆流。即 使进行束臂试验,也无逆流。
• 部分性盗血:仅表现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处开 始逆流。
• 完全性盗血:表现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出现逆流。
• 有的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椎动脉无逆流或仅有部 分逆流,而行束臂试验则出现逆流或变为完全性 逆流。表现为逆流持续时间延长及逆流速度加快。
并制定参数标准:
• 狭窄<50%:
PSV<125cm/s、EDV<40cm/s、PSVICA/PSVCCA<2.0
• 狭窄50-69%:
125cm/s<PSV<230 cm/s、40cm/s<EDV<100cm/s、 2.0< PSVICA/PSVCCA <4.0
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PPT课件
![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诊断标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c589d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7.png)
扫描方式选择
根据检查要求选择适当 的扫描方式,如横切面、
纵切面或斜切面等。
图像获取
通过调整仪器参数,获 取清晰、稳定的颈动脉
超声图像。
血流状态观察
观察并记录颈动脉血流 状态,包括血流方向、 流速、血管壁状态等。
检查后的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
01
02
03
数据处理
对获取的超声图像进行后 处理和分析,提取相关信 息。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设备和原理
设备
高频超声探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仪等。
原理
利用高频超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 显示颈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态, 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显示血流方向和 速度。
02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操作流程
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确定检查目的
检查仪器准备
在开始颈动脉超声检查前,应明确检 查的目的和要求,以便选择合适的检 查方案和仪器参数。
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诊断标 准ppt课件
• 颈动脉超声检查介绍 •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操作流程 •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诊断标准 •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未来发展
01
颈动脉超声检查介绍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 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频超声波 显示颈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状态, 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 发现颈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等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预防脑卒中等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颈动脉超声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颈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 管病变的诊断和评估。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严重心肺功能不 全、传染性皮肤病等患者不宜进 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颈部血管超声PPT课件
![颈部血管超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f33cd6172ded630b1cb677.png)
2. 预测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尤其是易损 斑块
3. 低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不均质回声较强回声和均质回声 斑块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危险性高
30
颈动脉狭窄、闭塞
检测确定颈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回 声特性 采用灰阶超声测量病变血管残余管径及原始管径
31
测量颈动脉狭窄、闭塞
狭窄近段 狭窄段 狭窄远段(通常距狭窄3-4cm处最低血流速度 为取值结果)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 算狭窄段/狭窄近段(或远段)比值
34
目前国际采用的颈动脉狭窄标准是2003美国放射年 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
狭窄程度
正常 <50%
主要参数
PSVICA(cm/s)
斑块评估 *
<125 <125
无 <50%
次要参数 PSVICA/PSVCCA EDVICA(cm/s)
<2.0 <2.0
<40 <40
50%~69% ≥ 70%,但 不到接近闭塞
38
39
40
41
42
“五彩相间” 的紊乱血流
43
狭窄不同部 位血流异常
44
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专业专家共识
1、颈内动脉应用灰阶、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 2、灰阶和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应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正常(无狭
窄);<50%的狭窄;50%~69%狭窄;≥70%的狭窄至接近闭塞;接近闭塞; 完全闭塞。 3、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二维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 发现斑块是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并分级的首要指标。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的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颈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也是两个重要指标。 4、颈内动脉的超声诊断应包括:①正常: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125cm/s,无斑块并无内膜增厚;② < 50%的狭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 血流速度<125cm/s ,有斑块或者内膜增厚;③ 50%~69%狭窄:颈内动脉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125~230cm/s,有斑块;④ ≥70%的狭窄至接近闭塞: 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230cm/s,有明显斑块及管腔狭窄;⑤接近 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内动脉管腔明显狭窄;⑥完全闭塞:二维显 示无明显残存的管腔,脉冲能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明显血流信号。 5、最终的报告应包括流速测量、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如果存在局限 性也应该提到。
3. 低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不均质回声较强回声和均质回声 斑块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危险性高
30
颈动脉狭窄、闭塞
检测确定颈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回 声特性 采用灰阶超声测量病变血管残余管径及原始管径
31
测量颈动脉狭窄、闭塞
狭窄近段 狭窄段 狭窄远段(通常距狭窄3-4cm处最低血流速度 为取值结果)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 算狭窄段/狭窄近段(或远段)比值
34
目前国际采用的颈动脉狭窄标准是2003美国放射年 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
狭窄程度
正常 <50%
主要参数
PSVICA(cm/s)
斑块评估 *
<125 <125
无 <50%
次要参数 PSVICA/PSVCCA EDVICA(cm/s)
<2.0 <2.0
<40 <40
50%~69% ≥ 70%,但 不到接近闭塞
38
39
40
41
42
“五彩相间” 的紊乱血流
43
狭窄不同部 位血流异常
44
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专业专家共识
1、颈内动脉应用灰阶、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 2、灰阶和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应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正常(无狭
窄);<50%的狭窄;50%~69%狭窄;≥70%的狭窄至接近闭塞;接近闭塞; 完全闭塞。 3、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二维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 发现斑块是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并分级的首要指标。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的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颈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也是两个重要指标。 4、颈内动脉的超声诊断应包括:①正常: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125cm/s,无斑块并无内膜增厚;② < 50%的狭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 血流速度<125cm/s ,有斑块或者内膜增厚;③ 50%~69%狭窄:颈内动脉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125~230cm/s,有斑块;④ ≥70%的狭窄至接近闭塞: 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230cm/s,有明显斑块及管腔狭窄;⑤接近 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内动脉管腔明显狭窄;⑥完全闭塞:二维显 示无明显残存的管腔,脉冲能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明显血流信号。 5、最终的报告应包括流速测量、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如果存在局限 性也应该提到。
颈动脉硬化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共75张PPT)
![颈动脉硬化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5a204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f.png)
❖3、大量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摄 取脂类变成泡沫细胞,从而形成动脉粥 肿,随着平滑肌细胞的大量增生和纤维
化进一步转变为斑块,并由于斑块的存 在和血管剪切力的改变使斑块表面破溃、
出血及血栓形成使斑块体积增大,管腔
狭窄。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 蛋白(HDL)在动脉壁内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促
(九)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
❖1、颈动脉造影评价狭窄程度 动脉造影评价狭 窄程度一直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指标,即北 美有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实试验协作组 (NASCET)和 颈动脉外科试验协作组(ECST) 的标准将颈内动脉将分为四级:动脉内径减少 <30%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 70%--99%为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但两组在测 定狭窄程度方法上有所不同,NASCET的狭窄程 度=(1—ICA最窄处血流宽度/狭窄病变远端正常 1CA内径)x100%,ECST的狭窄程度=(1— ICA最窄处血流宽度/ICA膨大处模似内径) x100%.
❖混合斑块也称复杂斑块,该类斑块由大量的 脂肪、纤维、钙化、血栓及细胞碎片组成, 表现为回声不均匀的、强度不等的、形态极 不规则的、范围较广,常发生斑块溃疡、斑 块内出血及坏死,容易造成严重的狭窄和栓 子脱落,被认为是引起脑栓塞的危险性斑块。
❖ 2、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判定斑块性质 彩色 多普勒血流图像在判定斑块性质方面也起重要 的作用。由于弱回声斑块在单纯的二维图像上 很难与管腔内的血流相区别,因此,有时给诊 断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彩色血流“充盈缺损” 区域可以判定各种回声斑块,特别是弱回声斑 块的存在,形态和大小。
(三)病理生理
❖颈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引发脑 缺血,其机制有两种: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PPT课件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de136feefdc8d377ee3250.png)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1
一、检查内容
左侧颈外动脉
↗
左侧颈总动脉 ↘
↗
左侧颈内动脉
主动脉弓 → 左侧锁骨下动脉→ 左侧椎动脉
↘
右侧锁骨下动脉→右侧椎动脉
无名动脉 ↗
↘
↗右侧颈外动脉
右侧颈总动脉
↘右侧颈内动脉
2
3
4
5
6
7
检查目的
• 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血管走行 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及受压。
15
椎动脉V1段狭窄
16
凸阵探头观察深部血管
17
凸阵探头观察深部血管
18
凸阵探头观察血管全程
19
右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20
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21
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22
锁骨下动脉盗血
23
锁骨下动脉盗血
24
颈内动脉起始部弯曲
25
颈内动脉起始部弯曲
26
椎动脉V2弯曲
27
检查技术
• 横切与纵切相结合 横切面观察斑块位置 纵切面测量
<2.5
>2.5,<4.1
70%—99% 闭塞
≥200 无血流信号
≥60 无血流信号
≥4.1 无血流信号
• 锁骨下动脉窃血 Ⅰ级:隐匿型窃血(锁骨下动脉狭窄<50%) Ⅱ级:部分型窃血(锁骨下动脉狭窄50%-69%) Ⅲ级:完全型窃血(锁骨下动脉狭窄70%-99%)
35
• 颈动脉球部解剖位置变化 • 颈内动脉鉴别:颞浅动脉叩击实验 • 注意鉴别大动脉炎与斑块
• 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内中膜增 厚、斑块位置及稳定性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分级。
1
一、检查内容
左侧颈外动脉
↗
左侧颈总动脉 ↘
↗
左侧颈内动脉
主动脉弓 → 左侧锁骨下动脉→ 左侧椎动脉
↘
右侧锁骨下动脉→右侧椎动脉
无名动脉 ↗
↘
↗右侧颈外动脉
右侧颈总动脉
↘右侧颈内动脉
2
3
4
5
6
7
检查目的
• 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血管走行 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及受压。
15
椎动脉V1段狭窄
16
凸阵探头观察深部血管
17
凸阵探头观察深部血管
18
凸阵探头观察血管全程
19
右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20
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21
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
22
锁骨下动脉盗血
23
锁骨下动脉盗血
24
颈内动脉起始部弯曲
25
颈内动脉起始部弯曲
26
椎动脉V2弯曲
27
检查技术
• 横切与纵切相结合 横切面观察斑块位置 纵切面测量
<2.5
>2.5,<4.1
70%—99% 闭塞
≥200 无血流信号
≥60 无血流信号
≥4.1 无血流信号
• 锁骨下动脉窃血 Ⅰ级:隐匿型窃血(锁骨下动脉狭窄<50%) Ⅱ级:部分型窃血(锁骨下动脉狭窄50%-69%) Ⅲ级:完全型窃血(锁骨下动脉狭窄70%-99%)
35
• 颈动脉球部解剖位置变化 • 颈内动脉鉴别:颞浅动脉叩击实验 • 注意鉴别大动脉炎与斑块
• 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如内中膜增 厚、斑块位置及稳定性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分级。
颈动脉斑块PPT课件
![颈动脉斑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4be2c9561252d381eb6e40.png)
会出现脑梗塞。当然如果能拿给专业医生判读报告会更为靠谱,比如找我看看啦。
传统意义上引起斑块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吸烟及饮酒,这些因素都会导
致血管内皮损伤,使脂类物质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诱发斑块体积增加。
因此发现斑块后血压、血糖都要通过药物控制在正常范围。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该戒除就戒除吧。比较纠结的是降血脂药物什么时候开始应用,由于斑块的主要成分
灰黄色的,但由于粥样斑块表面还覆盖一层纤维样的物质作为保护,因此还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 响; 4、斑块的继发病变期,斑块表面的纤维样物质会有破损,斑块的局部可能会诱发血栓形成,脂质 物质也可能会脱落到血管远端,这个时期才是斑块会造成危害的阶段
有研究发现婴儿的血管壁就会有微小脂纹形成,更何况很多油腻的中年人 了,斑块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生伴侣啊!但幸运的是,我们在进行颈动 脉超声检查的斑块,主要会在纤维斑块期,少部分会在粥样斑块期,因此不 用盲目的紧张。
惯,这样才能拥有更加健康完美的人生。
感谢观看
已经狭窄了?是否斑块会脱落到脑子里呢?
由于这两个问题都是细思极恐型,每次我都会详细的向患者解释清楚,以防让他们
生活在焦虑中。毫无疑问颈动脉斑块发生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然而只
有那些不稳定斑块,也叫高风险斑块才与脑卒中相关,绝大多数人的颈动脉斑块都属
于稳定安全型的。
正如前面提到60-70%的人在体检时会发现颈动脉斑块,而我国脑卒中的发病
就是脂类物质,降低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就是控制斑块成分的来源,理论上对于防止
斑块体积增大是有意义的,但是考虑到降脂药副作用的因素,并不是发现斑块就要吃
降脂药物。
目前国内外较为统一的意见是如果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程度小于50%,血脂在正
颈动脉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颈动脉的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30a61a02768e9951e738a2.png)
增高;Vica/Vcca 高血压、甲亢,双侧颈动脉流速增高; >95%狭窄,流速下降正常范围下
103
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中难点
颈动脉是位于心脏和颅脑之间供血通道,心 脑疾病会影响血流变化。
如: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时,次峰大于 主峰或高阻力型(收缩期低速尖峰,舒张期 低流速,RI增高);
30
颈、内外动脉频谱对照
颈内动脉:频谱低缓
颈外动脉:频谱高尖
31
颈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收缩期: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 舒张期: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 平均流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32
注意点
尽量保持较小的取样容积 取样点放在血流的中央 取样角度不要超过60度 适当的频率 适当壁滤过 适当增益 适当流速范围 彩色窗尽量小 尽量扫查颅外颈动脉的全程,不要遗漏
无
有
大小
6mm
3-4mm
多普勒信号 低阻力血流
高阻力血流
17
扫查原则
二维实时显像:纵向与横向扫查结合发现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及斑块的组织形态学。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管的找查及跟踪, 发现狭窄部位
脉冲多普勒及频谱分析:提供重要的血流动 力学信息
18
二维实时显像
先从颈根部探查颈总动脉近心端,然后将探头沿 其血管走行方向向头侧移动,跨过颈动脉分叉处 ,分别扫查颈内及颈外动脉,尽可能扫查到颈部 最高位置
主动脉瓣反流时,舒张期部分或全部反流
104
报告
提示易损斑块 评估狭窄度
105
几种检查手段的比较
106
超声
优点:无创、实时、廉价、操作方便、重复 性好
103
超声评估颈动脉狭窄中难点
颈动脉是位于心脏和颅脑之间供血通道,心 脑疾病会影响血流变化。
如: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时,次峰大于 主峰或高阻力型(收缩期低速尖峰,舒张期 低流速,RI增高);
30
颈、内外动脉频谱对照
颈内动脉:频谱低缓
颈外动脉:频谱高尖
31
颈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收缩期: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 舒张期: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 平均流速: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32
注意点
尽量保持较小的取样容积 取样点放在血流的中央 取样角度不要超过60度 适当的频率 适当壁滤过 适当增益 适当流速范围 彩色窗尽量小 尽量扫查颅外颈动脉的全程,不要遗漏
无
有
大小
6mm
3-4mm
多普勒信号 低阻力血流
高阻力血流
17
扫查原则
二维实时显像:纵向与横向扫查结合发现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及斑块的组织形态学。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管的找查及跟踪, 发现狭窄部位
脉冲多普勒及频谱分析:提供重要的血流动 力学信息
18
二维实时显像
先从颈根部探查颈总动脉近心端,然后将探头沿 其血管走行方向向头侧移动,跨过颈动脉分叉处 ,分别扫查颈内及颈外动脉,尽可能扫查到颈部 最高位置
主动脉瓣反流时,舒张期部分或全部反流
104
报告
提示易损斑块 评估狭窄度
105
几种检查手段的比较
106
超声
优点:无创、实时、廉价、操作方便、重复 性好
颈部血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表现(149 页PPT)
![颈部血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表现(149 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1ac65c770bf78a652954e0.png)
b.面积狭窄率(%) 取横切面,分别测定原始管腔横截面积(An)和残余管
腔横截面积(As)。 面积狭窄百分率=[(An - As)/ An]*100%
颈内动脉起始处狭窄处的彩色血流显像
由于狭窄处粥样斑块或血栓的形态不同, 使用面积法和内径法会得到不同的狭窄率
面 积 法 更 接 近 真 实 值
• 建议采用面积狭窄百分率方法测定血管狭窄程度
• 2) 将观测区图像局部放大(zoom)。
• 3) 调节聚焦区域至测量观察部位。
3. 斑块测量及解剖结构 注意横、纵向扫查结合以免遗漏位于侧壁上的斑块
前 壁 前内侧壁
内侧壁
前外侧壁 外侧壁
后内侧壁 后 壁
后外侧壁
基底部
核心部
颈部血管疾病声像图和多普勒 血流频谱曲线表现
• (一)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二)椎动脉闭塞性疾病 • (三)多发性大动脉炎 • (四)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 (五)颈动脉瘤 • (六)颈动脉体瘤
颈部血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表现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
目的
•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出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
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张、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
(三)测量方法 1. 血管内径测量 (1)以心脏收缩期血管横断面的内径为准。
测量血管从近侧壁内膜内表面至远侧壁内 表面的垂直距离。 (2)测量部位: CCA中部;ECA起始部上方 1cm处;ICA起始部向上1.5~2.0cm处(避开 窦部膨大部)。 椎动脉内径的测量选取血管纵切面横突段的 第3-4椎间或4-5椎间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2019/7/22
技术力量
本科室配备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 仪,配置超声造影软件及分析系统。
有多名医师经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学习超声 造影,目前本科室主要开展的相关项目为 肝肾、甲状腺、乳腺等器官的超声造影。
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未见新生血管
临床应用
温州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抑制斑块的炎症反应
阿托伐他汀
抑制血栓形成
减少斑块内新生血管
张莹、黄品同等 《超声造影技术对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价》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2
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
风险评估
六氟化硫是一种惰性无毒的气体、在水溶液 中溶解度极低,临床剂量中六氟化硫的含量 非常小,注射15分钟后几乎所有的六氟化硫 气体都已随呼吸呼出。
严格把控适应症及禁忌症,注射声诺维针安 全性相当高。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不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心衰
禁忌症
右向左分流的 心脏病患者
孕妇及儿童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肺动脉压力>90mmHg)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收费:超声造影费161
元/例 966
平均5-10例/周
805
644
预计年经济效益:
483
322
40000-80000元
161
随访病例,治疗后评
估
首诊病例 治疗后随访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卒中的风 险。
处最厚的软斑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斑块大小。 在清晰显示斑块二维图像后,进行局部放大,选择CPS-SMALL
PART程序,进入Cadence造影模式,用19G注射针于患者右上 臂肘静脉内快速注入已配置、振摇后的造影剂2.4ml,开始同 步记时,观察斑块增强特征,整个过程的图像进行动态存储 。
SUCCESS
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造影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
—— 超声科 董征程
一、
介绍
二、
要求及操作规范
三、 临床应用
四、 社会及经济效益
介绍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 要疾病。以脑卒中(中风)和冠心病为代表 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被称 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介绍
血液黏滞
高血压
心脑血管 疾病
血管疾病显著相关。
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在斑块的发 生、发展、不稳定甚至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新生血管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基础 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迁徙,从 先前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的 形式生成的新毛细血管。
仅由血管因此脆性和通透性较强。
动脉粥样 斑块破裂-继发血栓
形成
四高一多: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介绍
诱发疾病
正 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动脉粥样斑块斑血块栓破形裂成/
无临床症状
高危患 者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中风
脑缺 血 周围血 管疾病
脑梗死
介绍
颈动脉是反映全身动脉的理想窗口,颈动脉粥样 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与冠心病、脑
介绍
二 维 超 声
发现 斑块
超 声 造 影
评估 斑块 稳定性
临 床 处 理
及时 干预
(阿托伐他 汀等)
介绍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能无创、定量地评价颈 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而斑 块增强强度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
SonoVue
操作规范
嘱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 。 由颈总动脉由下向上进行纵向和横线扫查,选择颈动脉分叉
2019/7/22
技术力量
本科室配备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 仪,配置超声造影软件及分析系统。
有多名医师经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学习超声 造影,目前本科室主要开展的相关项目为 肝肾、甲状腺、乳腺等器官的超声造影。
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未见新生血管
临床应用
温州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抑制斑块的炎症反应
阿托伐他汀
抑制血栓形成
减少斑块内新生血管
张莹、黄品同等 《超声造影技术对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价》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2
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
风险评估
六氟化硫是一种惰性无毒的气体、在水溶液 中溶解度极低,临床剂量中六氟化硫的含量 非常小,注射15分钟后几乎所有的六氟化硫 气体都已随呼吸呼出。
严格把控适应症及禁忌症,注射声诺维针安 全性相当高。
急性冠脉综合症
不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
急性心衰
禁忌症
右向左分流的 心脏病患者
孕妇及儿童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肺动脉压力>90mmHg)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收费:超声造影费161
元/例 966
平均5-10例/周
805
644
预计年经济效益:
483
322
40000-80000元
161
随访病例,治疗后评
估
首诊病例 治疗后随访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测
有效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脑卒中的风 险。
处最厚的软斑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斑块大小。 在清晰显示斑块二维图像后,进行局部放大,选择CPS-SMALL
PART程序,进入Cadence造影模式,用19G注射针于患者右上 臂肘静脉内快速注入已配置、振摇后的造影剂2.4ml,开始同 步记时,观察斑块增强特征,整个过程的图像进行动态存储 。
SUCCESS
颈动脉硬化斑块超声造影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
—— 超声科 董征程
一、
介绍
二、
要求及操作规范
三、 临床应用
四、 社会及经济效益
介绍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 要疾病。以脑卒中(中风)和冠心病为代表 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被称 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介绍
血液黏滞
高血压
心脑血管 疾病
血管疾病显著相关。
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在斑块的发 生、发展、不稳定甚至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新生血管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基础 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迁徙,从 先前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的 形式生成的新毛细血管。
仅由血管因此脆性和通透性较强。
动脉粥样 斑块破裂-继发血栓
形成
四高一多: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介绍
诱发疾病
正 常 脂肪条纹 纤维斑块 动脉粥样斑块斑血块栓破形裂成/
无临床症状
高危患 者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中风
脑缺 血 周围血 管疾病
脑梗死
介绍
颈动脉是反映全身动脉的理想窗口,颈动脉粥样 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与冠心病、脑
介绍
二 维 超 声
发现 斑块
超 声 造 影
评估 斑块 稳定性
临 床 处 理
及时 干预
(阿托伐他 汀等)
介绍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能无创、定量地评价颈 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而斑 块增强强度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
SonoVue
操作规范
嘱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 。 由颈总动脉由下向上进行纵向和横线扫查,选择颈动脉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