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力第四章第二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o z
dy y
简单截面的惯性矩 矩形截面 y
2
h 2
z I y z dA h z bdA b 2 3 A
2
h 2
3
h 2 h 2
h
bh 12
3
3
y 2 2 同理: I z y dA h y bdA b 2 3 A
h 2 h 2
hb 3 12
显然在平面弯曲的条件下此条件自然满足。
此即保证梁为平面弯曲的条件。
注意到 y 轴是横截面的对称轴,且z 轴通过形心, 这一对轴称之为 形心主轴 。
3. 曲率确定
M Z= ydA = y
A A 2
E
dA
E
y 2 dA M;
A
令
y dA I ,
2 z A
称为平面图形对z 轴的惯性矩.。
即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静矩为零。由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可知,只有Z轴通过截面形心时,才有SZ=0,因此 中性轴必通过横截面形心。
2. 平面弯曲条件
M y= zdA = z
A A
E
ydA
E
yzdA I
A
E
yz
0
E
0, I yz 0
即要求横截面对y、z 轴的惯性积为零。
l bb bb y d d y l d bb
与该点到中心层的距离y成正比。
2. 应力、应变关系
基于: • • 单向拉压假设; 拉压材料弹性常数相等。则有 y P , E E
const , y
M Z =0,M Z = ydA=M;
A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 静矩、形心
Sz Sy
y
z
dA
ydA zdA
A
c
z
y
o
A
y
2. 惯性矩
Iy
2. 惯性积
z dA A
2
z
I yz
yzdA
A
讨论
1. 惯性积是对坐标轴而言的,因此惯性积的数值可正、 可负、或为零。 z 2. 若坐标轴y 或z 轴中有一个是 图形的对称轴,则平面图形对 这对轴的惯性积为零。 如图:z坐标是图形的对称轴,故图 形的z 坐标相同,而y 坐标数值相同 而符号相反,故惯性积IYZ为零。
纯弯曲时梁的应力
纯弯曲: 横截面上弯矩为常量,而切力为零。 横力弯曲: 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切力。
A
P
P
D
a
C
a
B
P
研究对象
平面弯曲、纯弯曲
P
Pa
横力弯曲、剪力弯曲
矩形截面简支梁
1. 变形几何关系
(1)弯曲变形现象 • AA、BB仍保持直线,仍与 变形后的纵向线正交,但相对 地转过一角度 • aa 缩短,bb伸长,且变 为弧形。 (2)弯曲的基本假设 平面假设 梁弯曲变形后,其横截面仍保持 为一平面,并仍与变形后梁的轴 线垂直,只是转了一个角度。 a
y
M
O
M Z
max
Y
横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 与该点到中心轴的距离 y 正比。 问题:
z x
?
中心轴位置 ? y
3. 静力学关系
y=0, z=0, 自然满足 M =0;
x
M
z
x
x=0,
y
y
dA
z
N= dA=0;
A
y
y
M = zdA =0; M =0,
A
Z2 2 a2
I
A
2
3 2 63 6 2 2 2 4 12 2 12 2 84 52 136 cm 12 12
例3.7 图所示机器支架受到载荷P=35kN作用,试求截面 AA处的最大正应力。
M M x ,
max M max Wz
M max ymax Iz
max
3. 公式适合于直梁,但可近似地用于小曲率( 0.2 )梁。 0
4. 非对称截面梁 弯曲中心 开口薄壁杆件。
h
5. p,即公式仅适用于弹性范围。
惯性矩的计算
2 y dA I z , A 2 z dA I y . A
c) 两个抗弯截面模量
W z1 W z1 I z 5.64 10 6 5 3 13 . 27 10 m 3 y1 42 .5 10 I z 5.64 10 6 5 3 9 . 81 10 m 3 y 2 57 .5 10
t .max
C
C
hC
t
t
y y Et Et y dA 2 y dA ( I t 2 I c ) Ac At bht3 bhc3 bh 3 I t 2I c 2 (6 4 2 ) 3 3 3 1 Mz Et ( I t 2 I c )
M 14 103 105MPa 5 Wz1 13.27 10
(右侧边缘)
c max
M 14 103 143MPa 5 Wz2 9.8110
(左侧边缘)
由塑料制成的直梁,在横截面上只有Mz作用,如图所示。已知 塑料受拉和受压时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t和Ec,且已知Ec = 2Et; Mz = 600N· m。试求:1.梁内最大拉、压正应力;2.中性轴的 位置。 根据平面假设,应变沿截面 高度作直线变化 ∵ Ec = 2Et, ∴ 沿截面高度直线的斜率不同 ∴中性轴不过截面形心。
M z yEt t dA y 2 Et c dA
At Ac
C
C
c max
t max
Ec E Mz 2M z hc c hc hc Et I t 2 I c I t 2Ic 2 600 41.4 10 3 8.69 MPa 3 50 100 (6 4 2 ) 10 12 3 Et Mz ht ht I t 2Ic
式中:
max
Y 符号判断:
M:横截面上弯矩;
以中性轴为界, y:横截面上所求一点至中性轴的距离; 靠凸边一侧受拉, 靠凹边一侧受压。 IZ: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
5. 梁截面上最大正应力
梁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发生于离中性轴最远处,即
max
My max M M IZ IZ WZ ymax M WZ
y
y
Z
dA dA
Z
o
y
பைடு நூலகம்
x=0,
M
y
FN = dA=0;
A
A
a
M
z
x
=0, M y= zdA =0; b
A
M Z =0,M Z = ydA=M; c
分析讨论
y
dA
z
1. 中性轴位置
x=0,
N= dA=0;
A
a
y
E E E dA= ydA S Z 0, 0, S z 0 A A
C
C
1 .确定中性轴位置。设拉压 区高度分别为ht、hc
Fx 0
hC
1 1 c max hc b t max ht b 0 2 2
t
t
1 .确定中性轴位置。设拉压 区高度分别为ht、hc
Fx 0
1 1 c max hc b t max ht b 0 2 2 c max ht h hc t max hc hc c max E 2 h c c max c max 2 c t max Et t max t max ht h hc 2hc 2hc hc ht h hc hc ( 2 1) h 41.4mm ht ( 2 2 ) h 58.6mm
A
b A
B
a
b B
• 单向受拉、压假设
设各纵向纤维之间 互不挤压,每一根纵向 纤维均处于单向拉伸、 或压缩。
(3)中性层、中性轴
由连续性假设, 存在着一层既不伸长,也 不缩短的纵向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梁弯曲 时,梁横截面绕各自中性轴旋转。
(4)应变变化规律
微段dx为研究对象, 取坐标系如图。
圆形截面
IP
2 dA A
y
A
2
z 2 dA
o d
z
y
z
y 2 dA
A
z 2 dA I z I y
A
y
dA
d 4
32
极惯性矩
Iy Iz
圆环截面
d 4
64
d D
o
y d D
Z
IP D 4 2 2 Iz Iy D d 1 2 2 64 64
O为曲率中心, 为中心层 的曲率半径,夹角为 d ,考察 任一纵向线 bb 的应变。 变形前:bb o o o o d 变形后: bb y d 应变:
1 2 1 2
o
y
o1 o2
dx z y
const , y
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线应变
解:1)内力分析 M=35×0.4=14kN· m
2:横截面的几何特性 a)形心的位置
y1
100 25 50 2 50 25 12 .5 42 .5mm 100 25 2 50 25
b) 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3)应力计算
I z 5.64 106 mm4 5.64 10 6 m 4
称为抗弯截面模量
max
IZ WZ y max
6.
弯曲正应力公式的适用范围
1. 公式适用于横截面具有对称轴的任何截面形 状的梁(载荷作用于该对称面内)。
纵向对称面
2. 在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既有正应力,不有切应力作用。 此时梁的平面假设和单向拉压假设均不再成立,但当梁跨长 与截面高度之比 l/h>5时(工程实际中的梁远大于5), 切应力的存在对梁的正应力的分布影响极微,可忽略,因此 可以足够精确地推广应用到横力弯曲(剪切弯曲)情况。
c2 2
6cm
y
2
z2
Z
则a1=2cm,a2=2cm。 3. 求对形心轴的惯性矩
I yC
I ZC
2 63 6 23 4 36 4 40 cm 12 12
I Z C 1 I Z1 a12 A1 I ZC 2
平行移轴公式
同一截面图形对于平行的 两对坐标轴的惯性矩或惯性积 并不相同。当其中一对轴是图 形的形心轴时,它们之间有比 较简单的关系。
I y z 2 dA zc a dA
2 A A
y a
z
yc zc
dA
c
y
yc
zc
z dA 2a zc dA a
hC
t
t
600 (2 2 ) 100 10 3 6.15MPa 3 50 100 10 12 (6 4 2 ) 3
M , EI z
EI z , 1
1
中性层曲率,也即梁 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
, .
EI z 称之为梁的弯曲刚度。
4. 弯曲正应力
M , EI z y
1
E
y
M
O y
M Z
M My E Ey EI z Iz 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 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
A 2 c A 2
2
dA
A 2
b
o 平行移轴公式
I yc S yc 2a a A I yc a A
z
同理:
I z I zc b 2 A
I yz I y c zc abA
任意形状的截面对任一轴的惯性矩或惯性积等于该截面 对与该轴平行的形心轴之惯性矩加上该截面面积与二轴间距 离平方成正比。
例:求对T字型形心轴 YC和ZC的的惯性矩 解:1. 取参考轴Z 2. 求形心
yc Ay
i i
2cm y
6 cm
c1 c
1
1
a a
2 1
z1 zc
yc
2 cm
A
A y A2 y2 1 1 A1 A2
y
2 6 5 6 2 1 3 cm 2 6 6 2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材料力学
李 国 清
华中科技大学 力学系
copyright, 2000,2002 (c) Dept. Mech., HUST , China 版权所有, 2000,2002 (c) 华中理工大学力学系
第四章 梁的弯曲
4.1 梁的内力 4.2 平面弯曲梁的正应力
4.3 梁的弯曲剪应力 4.4 梁的强度计算 4.5 梁的合理强度设计 4.6 梁的弹塑性弯曲 4.7 梁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