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技术

数字电视发射机一般由激励器、功放、合成单元、输出滤波器、监控单元组成。数字电视发射机的测试是以GB/T 28435-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6-2012《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Y/T229.4《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为依据,主要进行发射机功能和射频指标的测试。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见图1所示。

图1 数字电视发射机测试系统示意图

一基本术语

1.1 激励器

将TS流输入信号按照GB 20600的规定进行信道编码调制输出射频信号的设备。

1.2 功率放大器

用于将激励器输出的射频小功率信号放大到发射机标称功率的设备。一般分为预放、分配、放大模块、功率合成等几个部分。

1.3 频谱模板

表征信号频谱容差范围的标准频谱曲线。一般用具有典型意义的频点所对应的相对电平值表示。

1.4 调制误差率

调制信号理想符号矢量幅度平方和与符号误差矢量幅度平方和的比值,单位为dB。

1.5 带肩

偏离中心频率某一规定值的带外频率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点的变化量,单位为dB。

1.6 带内频谱不平坦度

带内信号各频点平均功率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幅度变化量,单位为dB。

1.7 带外杂散

带外泄漏信号功率与带内数字信号功率的比值,单位为dB。

二、数字电视发射机相关性能

2.1 接口要求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TS流输入采用ASI格式,物理接口为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75Ω;10MHz时钟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输入阻抗为50Ω(10MHz时钟为正弦波,规定峰峰值>600mV);1pps输入采用BNC接头,阴型,TTL电平,输入阻抗为50Ω;监测输出采用SMA或BNC接头,阴型,输出阻抗为50Ω;发射机输出接口根据功率等级可以选择L16、L27、Φ40、Φ80、

120等物理接口(优先选用GB/T 12566中推荐的连接器型号),输出阻抗为50Ω;发射机应具有远程控制接口。

2.2 功能要求

数字电视发射机要求支持GB 20600规定的全部工作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确定工作模式和系统最大净码率。优先推荐使用下类七种工作模式:

数字电视发射机要求支持多频网(MFN)或单频网(SFN)组网方式。

以4QAM/0.8/420为例,计算各种模式组合的净码率。

数字地面电视的符号率为7.56MS/s,

4QAM调制:每个符号上传输的信息比特为2,

FEC为0.4时,负荷信息与总信息的比为6016/7488,

420帧模式:负荷信息为(3780-36)/(3780+595)

则净码率:7.56MS/s * 2 * (6016/7488) * (3744/4375) = 10.395648Mb/s, 每个TS包含有188个字节(1504个bit),则这个组合包含6912TS包/秒。

对于16QAM/0.8/945,则净码率:

7.56MS/s * 4 * (6016/7488) * (3744/4725) = 19.2512Mb/s 其他算法相同。

2.3 性能要求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性能要求见表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性能要求

在上述技术指标中,对于数字电视监测机构,下面几个参数是需要进行监测的。

a)工作频道

b)接收信号电平(或场强):

c)带肩:

d)MER:

e)工作模式:

f)码流层/节目内容

三相关技术参数的测量方法

3.1 工作模式测量

一般定义:检查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信道编码与调制处理技术是否符合GB20600的规定。

影响分析:按照标准规定,应该测量在GB20600所含模式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为了简化测量,主要检查推荐的7种工作模式能否正常工作。这个检查的意义在于验证发射机的标准符合性,按照框图的测试要求进行测量,还应该选用市场上主流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进行设备兼容性测量,测试发射机与已经认可的不同品牌型号接收机的兼容匹配性。

功能验证测量框图见图1。

图1 功能验证测量框图

测量步骤:

1)按图1连接测量设备;

2)将被测发射机系统设置为需要的工作模式;

3)码流源发送码率不大于工作模式载荷速率的测量码流;

4)设置测量用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和模式与被测发射机一致;

5)观察误码分析仪误码率(BER)或监视器图像,判断接收机工作是否正常;

6)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模式,重复步骤b)~e),直至遍历GB 20600-2006规定

的所有工作模式。

7)要求在所有的工作模式下,误码分析仪的误码率在一分钟内读数为0。采用

测试图像序列,监视器输出图像无马赛克。

3.2本振频率调节步长测量框图见图2。

图2 本振性能测量框图

测量步骤:

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

b)将发射机的本振监测口(如果没有,则选射频监测口)连接到频率计或频谱仪;

c)测量并记录本振信号的频率;

d)按照最小调节步长调节一次本振信号频率;

e)测量并记录本振信号的频率;

f)两次测量的本振信号频率之差即为频率调节步长。

3.3 本振频率的稳定度

测量步骤:

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

b)将发射机的本振监测口连接到频率计或频谱仪;

c)三个月周期内每隔一周测量1次本振频率并记录;

d)在测量结果中选择最大和最小频率之差即为频率稳定度。

3.4 本振频率的准确度

测量步骤:

a)按图2连接测量设备;

b)将发射机的本振监测口连接到频率计或者频谱仪;

c)测量并记录本振信号的频率;

d)标称频率与测量频率之差的绝对值即为频率误差。

3.5 本振相位噪声

如频谱分析仪带相位噪声测量功能,采用测量方法一;频谱分析仪无相位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