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小结:小数乘分数与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同,能约分的 先约分,使计算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提高认识
1. 做一做
1.2 ×
1 2

3 5
2.5 ×
3 5

3 2
1.4 ×
5= 6
7 6
2.4 ×
5 6
=2
0.8 ×
3= 4
3 5
3 8
× 3.2 =
6 5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0页练习二, 第1题、第3题、第4题。
解决问题(1)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理解“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
4 45
”这句话的?
(把乌贼的速度平均分成45份,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有这样的4份。)
教学例4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 它每分钟可游 9 km。 10

2 5
5 ×6 = 12
5 2
2 9
×0
=0
7 9
×1

7 9
3 9
×3
=1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出示信息,明确问题
教学例5,出示信息: 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的长度的 3 。
4
我身体长2.1dm。
我身体长2.4dm。
欢欢 (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
预设1: (
1 2+
)4 ×2 5
1 m
2
预设2: 21×2 + ×542
4 m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百分数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百分数课件(共21张PPT)
期末复习课件 百分数
目录
复习导入 知识回顾 实战演练 学以致用
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我们都 学习了哪些有关 百分数的知识吗?
知识回顾
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 法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
百分率
分 数
互化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
问题解决
几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
解法1:1840÷80%=2300(元) 解法2:设原价是x元。 80%x=1840 x=2300
实战演练
取小麦500g,烘干后,还有428g。计算出这种小 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烘干率= 烘烘干前后的的质质量量×100% 烘干率= 428 ×100% =85.6%
500
实战演练
取小麦500g,烘干后,还有428g。计算出这种小麦 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知识回顾 (一)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读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情势,而在本来的 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 之……
实战演练
1. 3.5%表示: 脂肪含量占这盒牛奶的百分之三点五 2.8%表示: 蛋白质含量占这盒牛奶的百分之二点八
实战演练
解:设一共收集了x张图片。 60%x-30%x=15 x=50
答:一共收集了50张图片。
学以致用
4.幸福林场有一片面积80公顷的空地,现将其中的 30%种上杨树,剩下的按3∶5的比种上樟树和柳树,这 三种树各种多大的面积?
杨树:80×30%=24(公顷)
樟树:(80-24)× 3 =21(公顷)
3+5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PPT教学课件
线段叫做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
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整理与复习(1)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整理与复习(1)
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
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整理与复习(1)
圆的周长
指什么?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整理与复习(1)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
这些梨树的成活率是( 90% )。
整理与复习(3)
2.判断题。
(1)丽丽买来一个10%千克的西瓜。(
×
)
(2)0.5%的分子不是整数,所以0.5%不是百分数。(
(3)5千克的10%与10千克的5%相等。(

×
)
)
(4)10克白糖放到100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是10%。(
×
)
整理与复习(3)
3.选择题。
种子总数量
种子总数
总质量
×100%
整理与复习(3)
2.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
成百分数;②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
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即可。
①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
百分数;②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改写成百
分数。(除不尽时,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整理与复习(3)
3.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
点向左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
100的分数,然后进行约分。
整理与复习(3)
4.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问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优秀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优秀课件(共16张PPT)

=6(天) 答:甲、乙一起挖,6天能挖完这条水渠。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8、挖一条水渠,甲每天挖这条水渠的 条水渠的 115。
110,乙每天挖这
(2)如果甲单独挖了3天,剩下的由乙单独挖,还要多少
天才能挖完?
1-3×
1 10

7 10
(1-
7 10
)÷
1 15

21 2
(天)
答:还要挖
X=56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5、看图列式计算。
吃了
5 8
还剩6千克 ?千克
6÷(1-
5 8

=6÷
3 8
=16(千克)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5、看图列式计算。
600人
男生: 女生:
比男生多
1 4
600×(1+
1 4

?人
=600×
5 4
=750(人)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1.列方程解答 2.用算术方法解答
已知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和这两个数 列方程解答 的和,求这两个数。
工程问题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3 10
10
3 2
10
1
2
3
10
3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2、计算下面各题。
2 3
÷
4 9

3 2
35÷
7 8
= 40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整理与复习
情境导入 归纳整理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9 整理和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9  整理和复习课件(共17张PPT)
答:篮球队有25人。
知识讲解
解决问题
利用‘’抽象1‘’解决实际问题。
=12(天)
答:两人合作,12天能挖完。
练习巩固
=
总结收获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
总结收获
分析题意,单位‘’1‘’的对应分率解决问题。
1. 填一填。(1)若 a 与 b 互为倒数( a >0, b >0),则 ÷ =( )。(2)(杭州真题)已知0< a <1,在① × a 、② × a 、③ ÷ a 、④
数学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激趣导入
分数除法
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讲解
解决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40(千米)
答: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知识讲解
解决问题
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
解:设篮球队有 X 人。
5. (易错题)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跑步,甲跑完一圈要4分钟,乙
跑完一圈要6分钟。(1)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背向而行,那么多长时间后两人第二次
相遇?
2÷( + )= (分)
(2)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而行,那么多长时间后甲第二次追
上乙?
2÷( - )=24(分)
6. 某水池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单独开甲管,5小时可以注满一池
水;甲、乙两管齐开,2小时可以注满一池水;甲、丙两管齐开, 小时
可以注满半池水。现在三管同时开,多长时间可以注满一池水?
÷ = 1÷( + - )= (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同学们再见!

期末复习课课件(共19张ppt)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期末复习课课件(共19张ppt)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15 = 20 20÷5=4 前项扩大了 4 倍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后项 也要扩大 4 倍 7×4=28
把这个工作量看作单位“1”. 师傅的工作效率就是
徒弟的工作效率就是
28-7=21
他们的速度比也就是他们的工作效率之比
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能正确表示
的图意的算式是( A )
A.2 2 35
B.1 2 63
C.1 1 25
D.2 1 33
D
当两根绳子的长度大于 米小于 1 米时, 第二根剩下的绳子长. 当两根绳子都等于1米时,剪下的绳子同样长,剩下的也同样长 当两个绳子的长度都大于1米时, 第一根剩下的绳子长.
(3)a 是真分数,b 是假分数,a ÷ b( D )a × b。
第一次剩下的 8 kg
? kg
利用顺向思维列方程解答更方 便。
把这个工程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2 号线的长度就等于 30×2 = 60(千米).
截至 202X 年 3 月,武汉地铁 1 号线与 2 号线长度的比约是 19∶30 ,2 号线比 1 号线约长 22 km。武汉地铁 1 号线和 2 号线分别长约多 少千米?[]
22 ÷ (30 - 19) = 2 (km) 1号线: 19 × 2 = 38(km) 2号线: 30 × 2 = 60(km) 答:武汉地铁 1号线长约 38 km,2号线长约 60 km。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易错训练 一
已知单位“1”,求对应的量,用乘法解答.
18
32
15
已知单位“1”是20千克,求比单位“1”少 ,也就是求20千克的(1- )是多少?
15
要求单位“1”,用除法解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总复习数与形课件(20张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总复习数与形课件(20张PPT)
教学重难点: 1.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
新课导入
算一算 1+1= 3 24 4
1+1+1= 7 248 8
探究新知
1 + 1 = 1- 1 24 4
涂色部分可 以怎么算?
探究新知
1 + 1 + 1 = 1- 1
248
1+ 1+ 1+ 1 + 1 + 1 + = 1 2 4 8 16 32 64
课堂检测
1.一条马路长200m,小亮和他的小狗分别以均匀的速 度同时从马路的起点出发。当小亮走到这条马路一半 的时候,小狗已经到达马路的终点。然后小狗返回与 小亮相向而行,遇到小亮以后再跑向终点,到达终点 以后再与小亮相向而行……直到小亮到达终点。小狗 从出发开始,一共跑了多少米?
(200÷1)×2=400(m) 答:一共跑了400m。
课堂检测
2.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时20分 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 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 而爸爸是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下面几个图哪个是描述妈妈离家时间 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哪个是描述爸爸的?哪个是描述小兰的?
课后作业
2.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在公元1261年撰写了《详解九章算 法》,他在这本著作中画了一个由数构成的三角形图,我 们把它称为“杨辉三角”。你能发现右面“杨辉三角”图 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吗?你能按照发现的规律把这个三角形表 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
每个数字是上一行的左右两个 数字之和。继续写下去,下一 行是:1 6 15 20 15 6 1 。

期末复习一(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28张PPT)

期末复习一(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28张PPT)

2 5
时,剩下的路程
如果每小时行120 km,再行6小时就可以到达乙地。甲地
到乙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5分)
120
6
1
2 5
1200
千米
答: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1200千米。
树干的截面周长的3倍比40米少2.32米
(4)将一根40 m长的绳子绕一棵大树的树干围3圈后,还剩余2.32 m。 这棵大树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5分)
比,选用( C )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看出数
量的多少。
不仅可以反应数量的多少,还 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A、B、C均可
能清楚地反应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分别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它们
的面积相比,( A )。
A.圆的面积大
B.正方形的面积大
筐内各有多少千克水果?(6分)
后来甲筐水果质量是乙筐水果质量的 5 3
“乙筐水果的质量不变”
乙筐水果的质量:14
5 3
6 5
30
千克
甲筐水果的质量:30 6 36 千克
5
答:本来甲筐内有36千克水果,乙两筐内有30千克水果。
(1)
r=8÷2=4(cm)
R=4+2=6(cm)
周长:3.14×4+3.14×6+2+2=35.4(cm)
面积:1 (3.14 62 3.14 42) 31.( 4 cm2) 2
求下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8分)
(2)
周长:6×4+3.14×6=42.84(cm)
面积:62 3.14(6 2)2 7.74(cm2)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33张PPT)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33张PPT)
1200-400=800(米)
3 800×(1-8)=500(米)
答:这条小路还有 500 米没有修。
思维拓展
计算。
1+12+31+14×12+13+14+15-1+12+13+14+51×12+13+41
a
b
再将字母a、b代入原式进行计算。
规范解答: 设12+31+41=a,12+13+14+51=b。则 原式=(1+a)×b-(1+b)×a 分组代换
430×1-3463=430×473=70(千米/时)
答:普通列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六年级三个班去植树,一班植树 39 棵,二班植树的数量是一班的23,三 班植树的数量比二班多 1 ,三班植树多少棵?
13 2 39×3=26(棵) 26×(1+113)=28(棵) 答:三班植树 28 棵。
4.稍微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 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先约分。
12 ×
6
=12ImN×aoge = 6

1
=5 × =
1
3
分数乘法法则
分数乘分数:分子与分子相乘的 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 作分母。
1
1
×
2
3
3
1
×
4
7
对应训练
1. 看图填一填。
(1)
图中是求( 4 )个( 算,列式是( 法计算,列式是
晨跑是锻炼身体的有效方式之一。李叔叔每天晨跑 20 分钟,张叔叔每天 晨跑的时间是李叔叔的45,陈叔叔每天晨跑的时间是张叔叔的34,陈叔叔 每天晨跑多少分钟?(先补全线段图,再解答)
43 20×5×4=12(分钟) 答:陈叔叔每天晨跑 12 分钟。

小学数学六年级《工程问题复习》PPT课件

小学数学六年级《工程问题复习》PPT课件
甲乙合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用20天,乙队单独做要用
2
30天,如果两队合做,几
3
天可以做完?
4
尝试练习:
一项工作,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20天 完成, ?
①甲乙合做1天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
③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60千米的路,甲队单独修20天可完工,乙队单独修15天可完工,两队共同修几天完工?

÷
60
60
60
÷
÷
20
15
1
÷
20
1
(只列式不计算)
连一连
一堆沙子,甲车运完要6小时,乙车运完要8小时,丙车运完要9小时。
①甲、乙、丙三车合运1小时,可以运走这堆 沙子的几分之几?
1
×
2

÷

(只列式不计算)
综合练习
①甲乙两根进水管,单开甲管10小时注满水池,单开乙管15小时注满水池,若两管齐开,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1
÷
10
1
②甲乙两根水管,单开甲进水管10小时可把水池注满,单开乙出水管15小时可把满池水放完,若两管齐开,几小时可注满水池?

1
÷
10
1
15
1
②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做180个。

÷
180
①师傅和徒弟一小时共做180个。

÷
180
③若师傅先做2小时后因事离开,徒弟接着做4小时,师傅比徒弟少做180个。
÷
18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分数除法复习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分数除法复习课件(共20张ppt)

复习课件
6.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7.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的规律: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 11
16 9
35
7 8
4 15
11
9
1
1÷5 ( × 5 )=16
3
34
8 17
4
(2)一个数的 3 是75,这个数的 2 是多少?
4
5
75÷ 3× =240
45
复习课件
7.能简算的要简算。
3 7 48 78 77 (3 4) 8 77 7 1 8
7 8
7
11 1 5 1 18 9 18 9
(11 5 ) 9 18 18
8
15
4
16
35
7
4
复习课件
复习课件
2.计算下面各题。
9 10
÷3=((190 ))×((
1 3
))=((
3 10
) )
3 8
÷2=( (
3 8
))×× ((
1 2
))=((
3 16
) )
复习课件
3.不用计算,你知道下面哪几道题的商大于被除数,哪几道题的商 小于被除数吗?
6 7
÷3
1 2
÷
2 3
1÷( 1 + 1 )=2(次) 63
复习课件
3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240km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 4 小时两 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52km,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答4:0÷乙34车-每15小2时=1行6186(8kkmm)。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ppt课件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ppt课件
16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期末复习梳理——分数乘法和除法
3、某运输队三月份比四月份少运货120吨, 四月份比三月份多运货1/5,四月份运货多少 吨?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期末复习梳理——方程
• 果园里有桃树a棵,苹果树是桃树的4倍。苹果树有( 4a )棵,苹果树和桃树 一共有(5a )棵,苹果树比桃树多( 3a )棵。
1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期末复习梳理——方程
行程问题
1、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开往北京。甲车每小时行 24千米,乙
三月份运的吨数×1/5=四月份比三月份多运的吨数
也就是“三月份比四月份少运的吨数”
120÷1/5 =120×5 =600(吨)三月份运的吨数 600+120=720(吨) 答:四月份运货720吨。
分率对应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 17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总复习分数乘除法课件(13张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9总复习分数乘除法课件(13张PPT)
4 (1)杨树是柳树的 54。 (2)柳树是杨树的 5 。
(3)杨树比柳树多 1 。 5
(4)柳树比杨树多 1 。 5
(5)杨树比柳树少 1 。 5
(6)柳树比杨树少 1 。 5
小结
解题思路: 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
关键句。找准单位“1”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公式:
(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 单位“1”的量,已知量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关于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课,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分 数应用题有哪些类型?
找出单位“1”。
3
1、排球个数是足球个数的 5
3
2、盐占盐水的 20 3、黑白电视机比彩色电视机少
5 11
5
4、彩色电视机比黑白电视机多 6
校园里有柳树60棵,____________,
杨树有多少棵?
单位“1”的量,未知量 求另一个数。 ①一个数÷(1+或—分率)=另一个数
(3)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 求一个数是或占另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分率
(4)已知相对应的量和相对应的 分率,求总数。
相对应的量÷分率=总数
1、小明的体重是40千克,小红的 体重是35千克,小红的体重是小明 体重的几分之几?
2、小华体重30千克,小丽比 小华重 1 ,小丽体重多少千
6 克?
3、小华体重30千克,比小刚
轻 1 ,小刚体重多少千克? 6
4.某人走一条路,第一天行了全
程的 1 ,第二天走了全程的 3 ,
3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还剩33千米,这条路一共有多少
千米?
之几,求一个数。 另一个数X分率=一个数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单位“1”的量,未知量

六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六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数的运算
加法
总结词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用于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它 们的和。
详细描述
加法是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的运算。在数学中,加法 有五个重要的性质,分别是交换律、结合律、无零律、同号 得正和异号得负。这些性质在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时非常重 要。
减法
总结词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用于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知数的值。
方程的应用
方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化学、
工程等领域。
比和比例
比的定义
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通常用冒号或斜线表示,如a:b或a÷b。
比例的性质
比例具有交叉相乘的性质,即a/b=c/d时,有a×d=b×c。
比例的应用
比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地图比例尺、工程图 纸等。
04
CATALOGUE
解决问题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分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数除法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时间和速度、分配资源和 预算等。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 分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数除法的运算技巧
介绍一些常用的运算技巧,如利用倒 数相乘、化简分数等,以简化计算过 程,提高计算准确性。
列方程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决问题 的概念
介绍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 概念,即通过设立代数方程 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求解方程得到答案。通 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列 方程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
列方程的步骤与 方法
介绍列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包括如何根据问题描述设立 代数式、如何根据已知条件 建立方程等。通过具体例题 进行演示,让学生掌握列方 程的技巧。
运算
整数的基本运算是加、减 、乘、除,其中除法运算 可能会产生余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

(1)学校到超市的距离是( 3500)米,书店到学
校的距离是( 500 )米。4000-3500=500(米) (2)小明家到书店的距离是( 2000)米,合( 2 )
千米。
2500-500=2000(米)
PART 03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识小结
Summary of knowledge
1架飞机可以载客180人,3架这样的飞机可以载客 多少人?
180×3=540(人) 答:3架这样的飞机可以载客540人。
估一估,5架这样的飞机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
180×5≈1000(人) 200 答:5架这样的飞机大约可以载客1000人。
知识点2
Knowledge point 2
多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多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 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
倍的认识
知识点3
Knowledge point 3
倍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知识点3
Knowledge point 3
飞机从北京飞往西安大约用2小时,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 是飞往西安的2倍。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大约用几小时?
(2)如图 1
2 中,把这个长方形分成 1 2
两部分,1 的周长比 2 的周长大。( × )
(3)任何一个正方形的周长都是它边长的4倍。
(√)
课堂检测
Class test
3 下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问题: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大正方形的边长:10+5+5=20(厘米)
知识点1
Knowledge point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题中你都知 道了什么?怎 样解答呢?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10页,第4题; 第114页练习二十五,第15题; 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7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我是这样想的:
如果全都是长尾猴。 短尾猴有:
(5×80-276)÷(5-3) =(400-276)÷2 =124÷2 =62(只)
这道题属于我们学 过的“鸡兔同笼” 问题,你会用几种 方法解答?用你喜 欢的方法试一试吧!
长尾猴有:
80-62=18(只)
答:长尾猴有18只,短尾猴有62只。
三、综合应用
三、综合应用
3. 六年级同学分组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 科技类每5人一组,艺术类每3人一组,共有37名学生报名, 正好分成9个组。参加科技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我是这样 想的: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
哪些信息?请你再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0 班级
(2)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多少人?
并解答。
(14+24+18+22+15+30+18+27)÷4 =168÷4
=42(人) 答: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42人。
二、基础练习
3. 某动物园有长、短尾猴共80只,长尾猴每只分给5个桃,短 尾猴每只分给3个桃,共分去276个桃,长、短尾猴各几只?
1.
可以结合平均数 的知识想一想。
学资源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我同意你的意见,因为平均水深 1.1m,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河中 每一处的水深数值,有的地方会 深一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 以,身高1.4m的李兵要下河游泳 是会有危险的。
同学们,这学期“统计与概率” 和“数学广角”部分你们都学会 了哪些知识呢?
我认识了平均数,还会 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我会读复式条形统计图,还 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我会用列表法、假设法等多种 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二、基础练习
1. 实验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如下表:
年级 人数
二年级 113
如果报名同学参加的都是艺术类。 (1)总人数:3×9=27(人) (2)总人数差:37-27=10(人) (3)一组人数差:5-3=2(人) (4)科技类组数:10÷2=5(组) (5)科技类人数:5×5=25(人) (6)艺术类人数:37-25=12(人) 答:参加科技类的学生有25人,
参加艺术类的学生有12人。
三年级 87
四年级 108
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五年级 92
先回忆一下怎 样求平均数。
(113+87+108+92)÷4 =400÷4 =100(人)
答:平均每个年级有100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及数学广角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鸡兔同笼)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一、知识梳理
2. 有9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3。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起来,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140。求第四 个数是多少。
133×9-120×3-140×5 =1197-360-700 =137
答:第四个数是137。
用9个数的总和减去前 3个数的和,再减去后 5个数的和,所得的结 果就是第四个数。
二、基础练习
2. 根据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这幅统计 图,从图中你能找 到哪些信息?
0 班级
(1)哪个班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少? 答:六(3)班的男生人数最多, 六(1)班的女生人数最少。
二、基础练习
要想知道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多 少人,必须先要知道什么?
2. 根据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