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酪蛋白和乳蛋白素粗品的制备

合集下载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实验五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学习从牛奶中制备酪蛋白的方法
了解从牛奶中制取酪蛋白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100ml。

酪蛋白是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相对密度1.25~1.31,不溶于水、醇、有机溶剂,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质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纯牛奶、白醋、滤纸、被子、锅等
四、实验步骤
将250ml或200ml牛奶置于锅中,隔水水浴小火加热,不断搅拌,加热至沸腾时停止搅拌和加热。

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盐,并慢慢加入白醋,并轻轻搅拌,观察到牛奶中开始有白色絮状沉淀出现后,停止搅拌和加醋,静置10min。

待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用滤纸过滤,得到滤渣。

用水清洗滤渣3次,每次都过滤得滤渣。

滤渣再用白酒清洗3次,每次都过滤得滤渣。

将滤渣摊在滤纸上风干,得酪蛋白制品
称重并品尝酪蛋白制品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酪蛋白(g/100ml)=(酪蛋白(g)/200ml或250ml )*100
得率=测得含量/理论含量*100%
酪蛋白=(13.3g/200ml)*100=6.65 g/ml
结论:闻起来有较大的奶香味和酒精味。

在过滤的过程中,粘在滤纸上跟纱布,抠不下来,所以数据应该会偏小了。

牛奶中酪蛋白和乳蛋白素提取项目报告 (1)

牛奶中酪蛋白和乳蛋白素提取项目报告 (1)

搅拌10min
抽滤
取 沉 淀
干燥,称重
抽滤
悬浮30ml乙醇
等电点沉淀法制备乳蛋白素
酪蛋白
离心后的上层液 倒入50ml烧杯中 ,置于磁搅拌加 热板上,一边搅 拌一边用0.1mol/L 的盐酸调PH值 将上个实验所得的 酪蛋白置于100ml 烧杯中,以浓盐酸 调PH值至3±0.1。 倒入离心管中
调PH值
称重
倒掉上层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 沉淀,干燥
我们的收获
离心后无沉淀
离心机的正确使用
抽滤
调整PH值时判断 误差,使得离心后 得不到产物,无法 进行。
①离心物一定要对 称 平衡(一样重) ②离心时,要等待 离心机转数稳定 ③离心结束要等待 转数归零时,再打 开机盖
调 P H 值 时觉得 颜 色接近时,如果无 法判断,请询问老 师,谢谢!
①抽滤时防 止漏气同时 要注意不要 把滤纸戳破 ②倾倒滤液 时,要先截 去塑胶管防 止倒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收获到了小组织的团结精神,实验成功的做出了酪蛋 白。由于PH值的判断误差使得离心无产物,从而无法获得乳蛋白素。
Photo Show
牛奶中酪蛋白和乳蛋白素粗品的制备 实验总结报告
FOR—A02
组员:李敏蕊 陈晓霞 王宇航 欧汉阳
实验日期:2011年11月9日 实验地点:生物实训楼2-1
实验目的: ①掌握盐析法的原理和操作 ②掌握等电点沉淀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盐析沉淀法制备酪氨酸
操作步骤:
50ml牛乳
40℃,分两次加入
10g无水硫酸钠
HCl 2.9≤PH≤3.1
将溶液倒入 离心管中
再离心
6000r/min· 10min

酪蛋白粗提取实验报告

酪蛋白粗提取实验报告

酪蛋白粗提取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生物化学实验预习报告实验一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一、研究背景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如测定牛奶等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作为其营养成分的参考值,测定病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检测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等,因而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蛋白质本身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如具有等电点、富含有机氮、含有肽键、存在某些含共轭双键的氨基酸残基、可与某些染料结合等),利用它的这些特点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或者某些物理手段,将一定量的蛋白质转化为可以方便定量测定的其他量,从而达到测定蛋白质含量的目的。

蛋白质诸多特点的存在决定了它会有不同的测定方法,同时由于多种非蛋白组分的存在和干扰以及各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适用条件),每一种测定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某一种方法并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蛋白质,所以多种测定方法的共存是有意义的。

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有四种:凯氏定氮法、Folin-酚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紫外法,其中后三种方法最常用。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所测定对象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实验器材的限制、实验所要求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所测定蛋白质的种类与性质、溶液中存在的干扰物质、测定所花费的时间等),有选择性地使用某种方法。

二、研究目标1.掌握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基础目标)2.了解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掌握在实际工作中不同测定方法的选择条件;(基础目标)3.证明非蛋白组分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存在干扰,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确定该干扰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可以忽略。

(高级目标)三、研究策略本实验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非蛋白组分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存在的干扰是否可以忽略。

思路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先测定纯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含量,随后在该溶液中加入非蛋白组分(如嘌呤、嘧啶等吸光物质,Ca2+等金属离子,无机酸或无机碱,甚至某些色素等),测定此时蛋白质含量,对比两次测定结果,计算相对误差,从而得出非蛋白组分的影响程度;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使用天然的蛋白质粗提取物(含有非蛋白组分,并将其中包含的所有非蛋白组分看成一个影响因素),来测定粗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酪蛋白的制备_实验报告(3篇)

酪蛋白的制备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酪蛋白的基本性质和来源。

2. 掌握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会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蛋白质。

4. 了解酪蛋白的纯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占牛奶蛋白质总量的80%左右。

酪蛋白是一种含磷蛋白质,其等电点为4.7。

在等电点时,酪蛋白的溶解度最低,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牛奶的pH值至4.7,使酪蛋白沉淀出来。

然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可以得到纯酪蛋白。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材料:新鲜牛奶、95%乙醇、无水乙醚、0.2mol/L pH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2. 试剂:A液(0.2mol/L醋酸钠溶液)、B液(0.2mol/L醋酸溶液)、乙醇-乙醚混合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0.2mol/L pH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取A液1770ml,B液1230ml混合即得。

2. 取100mL新鲜牛奶,加热至4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预热至4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100mL。

3. 用精密pH试纸或pH计调节pH值至4.7。

4. 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离心15分钟,弃去清液,得到酪蛋白粗制品。

5. 用水洗涤沉淀3次,每次加入50mL水,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6. 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搅拌,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7.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清洗沉淀2次,每次加入50mL混合液,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8. 最后用乙醚清洗沉淀2次,抽干。

9. 将沉淀风干,得到纯酪蛋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成功从牛奶中提取了纯酪蛋白。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点:1. 在调节pH值至4.7时,酪蛋白开始沉淀,此时溶液变得浑浊。

2. 离心过程中,酪蛋白沉淀逐渐沉淀到离心管底部。

3. 在洗涤过程中,沉淀物逐渐变得纯净,颜色由白色变为淡黄色。

4. 通过乙醇、乙醚洗涤,沉淀物进一步纯化,颜色变为淡黄色。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从牛奶中提取了纯酪蛋白,掌握了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实验5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5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5酪蛋白的制备
酪蛋白的制备方法:
(1)新鲜牛奶脱脂,加酸(乳酸、乙酸、盐酸或硫酸),将pH调至4.8,使干酪素微胶粒失去电荷而凝固沉淀。

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干酪素称为酸酪蛋白,加酸的种类不同得到的酸酪蛋白却几乎毫无区别。

酸酪蛋白是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稍有奶臭和酸味。

在水中只是溶胀,若加入氨、碱及其盐时,则可分散溶解于水中。

可溶于强酸、二乙醇胺、吗啉、尿素、甲酰胺、热苯酚和土耳其红油。

(2)将牛奶与粗制凝乳酶作用,形成凝固沉淀物,称为粗制凝乳酶酪蛋白,呈白色粒状,几乎无味无臭,加热灼烧会产生特有的臭味。

凝乳酶酪蛋白比酸酪蛋白的灰分含量高。

酪蛋白是一种含磷钙的结合蛋白,对酸敏感,pH较低时会沉淀。

酪蛋白是哺乳动物包括母牛,羊和人奶中的主要蛋白质,又称:干酪素、酪朊、乳酪素。

α-酪蛋白是哺乳动物的主要蛋白,人乳中没有α-酪蛋白,以β-酪蛋白为主要酪蛋白形式。

酪蛋白对幼儿既是氨基酸的来源,也是钙和磷的来源,酪蛋白在胃中形成凝乳以便消化。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和乳糖[整理]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和乳糖[整理]

00000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和乳糖0000一、引言000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在乳中是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胶粒存在,000胶粒直径约为20~800纳米,平均为100纳米。

在酸或凝乳酶的作用下酪蛋白会沉淀,加工后可制得干酪或干酪素。

本实验利用加酸,当达到酪蛋白等电点PH=4.7时,酪蛋白沉淀。

脱脂乳中除去酪蛋白后剩下的液体为乳清,在乳清中含有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还有溶解状态的乳糖,乳中糖类的99.8%以上是乳糖,可通过浓缩、结晶制取乳糖。

00000二、实验材料和试剂000脱脂乳或脱脂奶粉。

00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7),95%乙醇,乙醚,碳酸钙粉末,苯肼试剂。

000三、实验步骤0001.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000在烧杯中加入2g脱脂奶粉,再加入40ml40℃,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40ml,00000用PH精密试纸检验液体的PH值。

静置冷却至室温,倾去上层清液(留作分离乳糖用),剩下的悬浮液分别装入两支离心试管中,用转速为2000转/分离心分离3~5分钟,倾出上层清液,(合并于上一清液中),得酪蛋白粗品。

于离心管中加入5ml蒸馏水,用玻棒充分搅拌,洗涤除去其中的水溶性杂质(如乳清蛋白,乳糖以及残留的缓冲溶液),离心后弃去上层液,再用蒸馏水洗一次。

于试管中加入5ml95%乙醇,充分搅拌,离心后弃去乙醇溶液,用乙醇洗涤主要是除去磷脂类物质。

最后再用5ml乙醚以同样方法洗涤,以除去脂肪类物质。

将酪蛋白沉淀物凉干,称重、并计算得率。

0002. 从牛奶中分离乳糖000在除去酪蛋白的乳清中,加入1.5g CaCO3粉末,搅拌均匀后加热至沸。

加CaCO3的目的一方面是中和溶液的酸性,防止加热时乳糖水解,另方面又能使乳白蛋白沉淀。

过滤除去沉淀,在滤液中加入1~2粒沸石,加热浓缩至3~5ml,加入10ml 95%乙醇(注意离开火焰)和少量活性炭,搅拌均匀后在水浴上加热至沸腾,趁热过滤,滤液必须澄清。

实验三 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与鉴定

实验三 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与鉴定

(6)准确称重,计算牛乳中酪蛋白含量(g/100mL), 并与理论含量为3.5g/100mL牛乳相比较,求出实际得率。
8
四、实验步骤
2、酪蛋白的溶解度鉴定: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10%氯化钠、0.5%碳 酸钠、0.1mol/L氢氧化钠、0.2%盐酸及饱和氢氧化钙各 1mL。于每管中加入少量酪蛋白,不断摇荡,观察并记录
10
五、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
1、酪蛋白含量(g/mL)=酪蛋白g/10mL ×100%
2、酪蛋白得率=测定含量/理论含量×100%
3、酪蛋白溶于哪些溶液? 4、酪蛋白的双缩脲反应分析。11 Nhomakorabea12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调整溶液的pH值可以将酪蛋白沉淀 出来?
2、氨基酸是否能发生双缩脲反应?为什么?
13
各管中酪蛋白的溶解度。
9
四、实验步骤
3、酪蛋白的颜色反应(双缩脲反应): 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入干燥的试管,微火加热使尿素熔
化,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氮,形成双 缩脲。冷却后,加入1mL 10%NaOH溶液,振荡混匀,再加 入数滴 1%CuSO4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此步骤由 教师演示。)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酪蛋白溶液,加入 2mL 10% NaOH溶液,摇匀,再加入数滴1%CuSO4溶液,随加随摇, 观察实验现象。
6
四、实验步骤
1、酪蛋白的制备: (1)量取10mL牛奶置于25mL刻度试管中,水浴中加 热至4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mL预热至40℃的乙酸-乙 酸钠缓冲液(pH4.6)。用精密试纸调pH值至4.8(可选择 1%氢氧化钠或10%乙酸溶液进行调整)。40℃保温10min, 使沉淀完全。 ( 2)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 2000r/min离心 5min ,

实验一 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与鉴定

实验一 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与鉴定
随加随摇,观察实验现象。
[制备酪蛋白+双缩脲溶液(1%CuSO4+酒石酸加纳+1%KOH)=?]
10
五、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
结果一:酪蛋白的制备: 1、酪蛋白含量(g/mL)=酪蛋白g/10mL
2、酪蛋白得率=测定含量/理论含量×100%
牛乳酪蛋白理论含量为3.5g/100mL
结果二:酪蛋白的溶解度鉴定:
2
二、实验原理
1.牛乳中酪蛋白制备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 35g/L。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 点为4.7-4.8。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 牛乳的pH调至4.7-4.8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用 乙醇洗涤沉淀物,乙醚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 纯的酪蛋白。
二、实验原理
12
1.酪蛋白溶于哪些溶液?
蒸馏水、10%氯化钠、0.5%碳酸钠、0.1mol/L氢氧化钠、0.2%盐酸及 饱和氢氧化钙(表格形式,状态:不溶解,部分溶解,全部溶解)
结果三:酪蛋白的双缩脲反应:
4、酪蛋白的双缩脲反应分析。(颜色描述并分析)
(为何酪蛋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红色?)
11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调整溶液的pH值可以将酪蛋白沉淀出来? 2、氨基酸是否能发生双缩脲反应?为什么?
7
四、实验步骤
1、酪蛋白的制备:
(3)往沉淀物中加入5mL蒸馏水,混匀后2000r/min 离心5min, 弃去上清液。
( 4 ) 将 洗 净 的 沉 淀 物 加 入 3mL无 水 乙 醇 , 混 匀 后 2000r/min离心5min, 弃去上清液,得到酪蛋白粗制品。
(5)将沉淀物全部摊开在已称过重的滤纸上,置于 25℃烘箱中烘干。

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

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四 牛乳中酪蛋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备
目的要求
学习从牛乳中分离纯化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35g/L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 , 含量约为 35 g/L。 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 等电点为4 混合物, 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 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 将牛乳的pH pH调至 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 , 将牛乳的 pH 调至 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离心注意事项: 离心注意事项:
1.样品倒入玻璃离心管不能太满; 1.样品倒入玻璃离心管不能太满; 样品倒入玻璃离心管不能太满
2.离心前玻璃离心管(套上塑料管套) 2.离心前玻璃离心管(套上塑料管套)放在 离心前玻璃离心管 天平上平衡 平衡好 天平上平衡好; 3.离心机中对称放置; 3.离心机中对称放置; 离心机中对称放置 4.接通电源前确认速度旋钮是否归零, 4.接通电源前确认速度旋钮是否归零,调节 接通电源前确认速度旋钮是否归零 定时旋钮设定时间,按开始键开始离心, 定时旋钮设定时间,按开始键开始离心, 缓慢调节速度至实际需要速度。 缓慢调节速度至实际需要速度。 5.等到离心机完全停止后,机盖取出离心管。 5.等到离心机完全停止后,机盖取出离心管。 等到离心机完全停止后
4.用95%乙醇洗沉淀1次,离心5min(3000r/min),弃去上 95%乙醇洗沉淀1 乙醇洗沉淀 离心5min(3000r/min), 清液。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1 最后用乙醚洗沉淀1 清液。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1次。最后用乙醚洗沉淀1 各离心5 洗涤试剂用量4毫升/ 次, 各离心5min(3000r/min) 。洗涤试剂用量4毫升/管 5.将沉淀摊开在培养皿上,电吹风吹干;得酪蛋白纯品。 将沉淀摊开在培养皿上,电吹风吹干;得酪蛋白纯品。 6.准确称重,计算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g%),并和 准确称重,计算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g%) g/100mL牛乳 理论含量为3.5g/100mL牛乳相比较,求出实际得率。 理论含量为3.5g/100mL牛乳相比较,求出实际得率。 3.5g/100mL牛乳相比较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1)_19090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1)_19090

牛奶中酪蛋白的分离
一、引言
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在乳中是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胶粒存在,胶粒直径约为20~800纳米,平均为100纳米。

在酸或凝乳酶的作用下酪蛋白会沉淀,加工后可制得干酪或干酪素。

本实验利用加酸,当达到酪蛋白等电点PH=4.7-4.8时,酪蛋白沉淀。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
1.脱脂乳或脱脂奶粉。

2.器材:(1)台式离心机;(2)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4)表面皿;(5)纱布或滤纸;(6)毛细管或细口吸管;(7)离心管(10mL,或与离心机配套)若干,本实验中用10mL离心管约5个/小组。

三、实验步骤
1.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
在烧杯中加入2g脱脂奶粉(纯牛奶水分含量87-88%),再加入40℃,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0.2mol/L或1mol/L),用PH精密试纸检验液体的PH值,调至PH4.8。

静置冷却至室温,倾去上层清液,剩下的悬浮液分别装入两支离心试管中,用转速为3000转/分离心分离3~5分钟,倾出上层清液,(合并于上一清液中),得酪蛋白粗品。

2. 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离心管中加入5mL蒸馏水,用玻棒充分搅拌,洗涤除去其中的水溶性杂质(如乳清蛋白,乳糖以及残留的缓冲溶液),离心后弃去上层液,再用蒸馏水洗一次。

于试管中加入5mL95%乙醇,充分搅拌,离心后弃去乙醇溶液,用乙醇洗涤主要是除去磷脂类物质。

最后再用5mL 乙醚以同样方法洗涤,以除去脂肪类物质。

将酪蛋白沉淀物凉干,称重、并计算得率(酪蛋白约占牛奶蛋白80%)。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

实验二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方法。

2.了解从牛奶中制取酪蛋白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牛乳中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100ml。

酪蛋白是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相对密度1.25-1.31,不溶于水、醇、有机溶剂,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值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质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原料与器材鲜牛奶、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抽滤装置。

四、试剂1.95%乙醇2.无水乙醚3.0.2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A液(0.2mol/l的醋酸-醋酸钠溶液):称取NaAc.3H2O54.44g,定容至2000ml。

B液(0.2mol/l的醋酸-醋酸钠溶液):称取优级纯醋酸(含量大于99.8%)12.0g,定容至1000ml。

取A液1770ml与B液1230ml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4.乙醇-乙醚混合液乙醇:乙醚=1:1(体积比)。

五、操作步骤1.将5ml牛奶置试管或小烧杯中,在水浴中加热至40℃,在搅拌下漫漫加入预热至40℃(应注意两种液体都应先预热至40℃再用),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5ml,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用1%NaOH或10%醋酸溶液进行调整)。

观察牛奶开始有絮状沉淀出现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

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

离心分离8min(8000r/min)或15min(2000r/min),弃去上清液,得到酪蛋白粗制品。

2.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次(洗涤时将沉淀颗粒用干净吸管吹开或用毛细管的封闭一端搅开,充分洗涤),离心5min(12000r/min)或10min(3000r/min),弃去上清液。

3.在沉淀中加入3ml95%的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涤沉淀2次,最后用乙醚洗涤沉淀2次,抽干。

酪蛋白的制备

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45 酪蛋白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酪蛋白是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它在牛乳中的含量约为每升35克。

实际上酪蛋白不是一种简单的蛋白质,而是一些含磷蛋白的混合物,酪蛋白在其等电点时溶解很低,利用这一性质,将牛乳调到PH4.8,酪蛋白就可以从牛乳中分离出来。

酪蛋白不溶于乙醇,可利用此性质从酪蛋白粗制剂中除去脂类杂质。

三、实验试剂与材料仪器(一)试剂1.牛乳2.醋酸钠缓冲液0.2M,PH4.63.乙醇(AR)95%4.乙醚()AR5.乙醇-乙醚混合液(1:1体积比)(二)仪器1.1000C温度计;2.电炉;3.细布;4.玻璃大漏斗;5.布氏漏斗(5mm);6.抽滤瓶(250ml);7.烧杯(500ml、100ml各一只);8.PH试纸活酸度计;9.量筒(500ml、100ml各一只);10.表面皿一块,玻棒一根;11.容量瓶(500ml一只);12.托盘天平;13.分析天平;14.研钵一套(¢9cm);15.离心机4000转/分;16.冰箱。

四、实验方法1.将100ml牛乳放到500ml烧杯中,加热到40℃,水浴控温。

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 40℃左右醋酸缓冲溶液,调pH4.8左右,冷却至室温,(放至5分钟用细布过滤,收集沉淀)得酪蛋白粗品。

2.用蒸馏水洗去沉淀三次(每次30ml左右)。

搅碎离心10分钟,(3000转/分),弃去上清液。

3.将沉淀置于研钵中,渐加30毫升95%乙醇,静置片刻将此悬浮液倾于布氏漏斗中,抽滤,抽干后的制品移于小烧杯中,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二次(每次20毫升,洗一次,抽一次)最后用无水乙醚洗沉淀两次(每次10-20毫升),抽干。

4.将沉淀从布氏漏斗中移出,摊于表面皿上,烘干,得酪蛋白纯品。

5.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克/100毫升牛奶(克%)得率:测得含量/理论含量×100%五.思考题1.等电点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2.如果不用PH酸度计,用更简单的方法本实验是否也能进行?。

牛乳酪蛋白提取

牛乳酪蛋白提取

牛乳酪蛋白提取综合实验:从牛奶中分离乳脂、酪蛋白和乳糖一、引言牛奶约含有3.4%乳脂,经离心就可上浮,撇出乳脂层可加工奶油,剩余的即脱脂乳,可用于分离酪蛋白和乳糖。

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在乳中是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胶粒存在,胶粒直径约为20~800 纳米,平均为100 纳米。

在酸或凝乳酶的作用下酪蛋白会沉淀,加工后可制得干酪或干酪素。

本实验利用加酸,当达到酪蛋白等电点pH=4.6 时,酪蛋白沉淀。

脱脂乳中除去酪蛋白后剩下的液体为乳清,在乳清中含有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还有溶解状态的乳糖,乳中糖类的99.8%以上是乳糖,可通过浓缩、结晶制取乳糖。

二、实验材料和试剂1.新鲜牛奶。

2.试剂:10%醋酸,95%乙醇,乙醚,碳酸钙,5%醋酸铅溶液,10%氯化钠,0.5%碳酸钠,0.1mol/L,氢氧化钠,0.2%盐酸,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米伦试剂。

米伦试剂的配制:将汞100g 溶于140ml(密度1.42)的浓硝酸中(在通风橱内进行)。

然后加两倍量的蒸馏水稀释。

三、实验步骤1. 从牛奶中分离乳脂及转变为奶油取20 mL新鲜牛奶,于普通生化离心机上3500rpm 离心5分钟,取出离心管后,小心将乳脂层与脱脂乳分离,将乳脂层冻结,然后回放到室温下,将要重新融化前,快速搅动使脂肪球膜破裂以及脂肪球膜蛋白变性,倾出释放出的少量水后,继续搅动形成油包水式的奶油。

称量后计算得率。

2.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将脱脂乳在恒温水浴中加热至40℃,边轻轻搅拌边慢慢加入10%醋酸溶液,使牛奶pH = 4. 7,放置冷却、澄清后,用尼龙布过滤或直接用玻璃棒挑出酪蛋白粗品。

滤液(乳清)留作乳糖的分离。

将酪蛋白粗品转入另一烧杯,加20ml蒸馏水,用玻棒充分搅拌,洗涤除去其中的水溶性杂质(如乳清蛋白,乳糖以及残留的缓冲溶液),离心后弃去上层液,加15ml乙醇,洗涤除去其中的磷脂,离心后弃去上层液,加15ml乙醚洗涤除去其中的脂肪, 离心后弃去上层液,待酪蛋白充分干燥后称量其重量,并计算酪蛋白的得率。

实验二 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二 酪蛋白的制备

【《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实验指导】实验二酪蛋白的制备一、实验目的熟悉学习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乳中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35g/L,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的混合物,pI值为4.7。

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酪蛋白沉淀下来,再用乙醇和乙醚洗涤沉淀除去脂类杂质可得纯的酪蛋白。

附:酪蛋白介绍酪蛋白是哺乳动物包括母牛,羊和人奶中的主要蛋白质。

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Casein)为主,人奶以白蛋白为主。

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curds)。

酪蛋白是乳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目前主要作为食品原料或微生物培养基使用,利用蛋白质酶促水解技术制得的酪蛋白磷酸肽具有防止矿物质流失、预防龋齿,防治骨质疏松与佝偻病,促进动物体外受精,调节血压,治疗缺铁性贫血、缺镁性神经炎等多种生理功效,尤其是其促进常量元素(Ca、Mg)与微量元素(Fe、Zn、Cu、Cr、Ni、Co、Mn、Se)高效吸收的功能特性使其具有“矿物质载体”的美誉,它可以和金属离子,特别是钙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一方面有效避免了钙在小肠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形成沉淀,另一方面还可在没有VD参与的条件下使钙被肠壁细胞吸收,所以CPPs是最有效的促钙吸收因子之一,它的发现为补钙制品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目前,CPPs已被公认为国内外研究最多、最深入,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且极具开发价值的一类分子结构与生物功能间有明确对应关系的活性多肽物质。

酪蛋白为非结晶、非吸潮性物质,常温下在水中可溶解0.8-1.2%,微溶于25℃水和有机溶剂,溶于稀碱和浓酸中,能吸收水分,当浸入水中则迅速膨胀,但分子不结合。

三、实验用品1、材料牛奶(40℃预热)。

2、试剂(1)95%乙醇(2)无水乙醚(3)pH4.7 HAC-NaAC 缓冲液( 40℃预热)(4)乙醇-乙醚混合液(V/V=1/1)3、主要仪器设备(1)离心机,天平,滤纸(Φ=9cm),表面皿(2)抽滤装置(布氏漏斗,抽滤瓶,圆形抽滤管,橡皮塞)(3)水浴锅(4)通风柜四、实验步骤(1)各小组按以下步骤需要的量配制pH4.7 HAC-NaAC 缓冲液(83g无水NaAc溶于水加约60mL冰HAc,稀释至1L,并注意调节pH至4.7)及乙醇-乙醚混合液(V/V=1/1)。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Word版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Word版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Word版酪蛋白是牛乳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为牛乳中蛋白质总量的80%以上。

酪蛋白可分为α-酪蛋白、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三种,其中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含量最高,约占酪蛋白总量的90%以上。

提取酪蛋白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离心法、薄膜浓缩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以下介绍一种离子交换法提取酪蛋白的方法。

材料和仪器设备:牛乳、0.02mol/L Na2HPO4(pH 8.2)、0.02mol/L NaH2PO4(pH 8.2)、0.5mol/L NaCl、硫酸钠、洗涤液、pH计、离心机、离子交换树脂(如DEAE-Sepharose CL-6B)、紫外分光光度计、SDS-PAGE凝胶电泳装置等。

步骤:1.将鲜牛乳离心去除脂肪,得到鲜乳液。

2.将鲜乳液加入同体积的0.5mol/L NaCl中,用搅拌器搅拌20min,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

3.将上清液通过一根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树脂柱,收集流出液。

树脂柱洗涤至底座pH值稳定,得到初始洗涤液。

4.逐渐将洗涤液pH值升高至8.2,得到目标蛋白(酪蛋白)。

该步骤中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团聚物质还可以部分与酪蛋白亲和,因此流出液中含有除酪蛋白外的其他物质,节约了纯化酪蛋白的成本。

5.将流出液进行浓缩处理。

常用的浓缩方法有薄膜浓缩法和淀粉微球浓缩法等。

淀粉微球浓缩法简便易行,且收率较高。

将淀粉往加入称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紫外吸收物质作为指示剂,加入约5倍的蒸馏水,搅拌至淀粉微球均匀分散,待微球沉淀后取上清液即可。

6.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提取的酪蛋白进行检测,并进行酪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其中,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主要包括制备凝胶、电泳、染色、显色等过程。

制备凝胶时,常用的凝胶包括10%、12%和15%三种,根据待测蛋白大小进行选择。

酪蛋白的制备

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5 酪蛋白的制备一、目的1、学习从牛奶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二、原理牛乳中的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

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

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酪蛋白。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一)材料新鲜牛奶(一)试剂1、95%乙醇 1 200mL2、无水乙醚 1 200mL3、0.2mol/L pH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300ml先配A液与B液A液:0.2mol/L醋酸钠溶液称NaAC·3H2O 54.44g,定容至2000ml。

B液:0.2mol/L醋酸溶液,称优纯醋酸(含量大于99.8%)12.0g定容至1000ml。

取A液1770ml,B液1230ml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4、乙醇——乙醚混合液乙醇:乙醚=1 :1(V/V)(二)器具1、离心机2、抽滤装置3、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4、电炉5、烧杯6、温度计四、操作步骤(一)酪蛋白的粗提100mL牛奶加热至40℃。

在搅拌下慢慢加入预热至40℃、pH4.7的醋酸缓冲液100mL.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

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

离心15分钟(3000 r /min)。

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二)酪蛋白的纯化1、用水洗涤沉淀 3次,离心10分钟(3 000r/min),弃去上清液。

2、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2次。

最后用乙醚洗沉淀2次,抽干。

3、将沉淀摊开在表面上,风干;得酪蛋白纯品。

(三)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g/100 mL牛乳(g%)100% 测得含量得率:理论含量式中理论含量为3.5g/100mL 牛乳。

五、注意事项1、由于本法是应用等电点沉淀法来制备蛋白质,故调节牛奶液的等电点一定要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