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

扩园规划-浈江片区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成都市生态环境研究所

韶关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二O一二年四月

1浈江片区规划概况

1.1 浈江片区规划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粤府〔2002〕13号),正式拉开了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2005年8月,省经贸委又下发《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随后下发《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认定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环保和国土部门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和用地等政策意见,依法依规,有效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工作。在2005年3月又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特别是工业产业的发展。2008年5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河源召开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作现场会,部署进一步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工作。

2008年,韶关市政府组织编制《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总体规划(2008~2020)》时,将原省政府认定的中山三角(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韶关工业园区和曲江经济开发区合并为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政府认定的开发面积为937.56 hm2。近年来,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迅速,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产业转移园目标责任考核优秀。但随着转移企业纷纷进驻,园区土地空间有限的问题突现,从而制约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双转移精神,推动韶关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韶关市人民政府决定开展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规划工作,规划总用地面积5212.4 hm2,规划采取一园两组团六片区的布局形式,包括浈江片区(含粤北国际物流中心)、沐溪-阳山片区、甘棠片区、龙归片区、白土片区和华南钢铁深加工产业片区。

1.2 规划方案概述

1.2.1规划范围与期限

整个产业转移园区位于京珠高速、韶(关)赣(州)高速、广(州)乐(昌)高速、省道246形成的城市外环路包围圈内,东至省道246,南至曲江白土边界,西至天子岭山麓,北至犁市镇新江农场。规划用地面积约5212.4hm2,原园区认定面积937.56hm2,规划增加用地4274.84hm2。

浈江片区规划面积1949.2hm2,已批园区用地136 hm2,规划增加用地1813.2hm2;浈江片区位于武江东岸,距市区中心约8公里,毗邻京广铁路、省道246线,北部装备机械制造中心主要处于浈江区犁市镇,南部粤北国际物流中心主要处于浈江区十里亭镇。

近期规划期限至2015年。

1.2.2规划发展思路

韶关是我省的老工业城市,工业基础好,功能配套比较齐全,随着已获得省5亿元竞争性财政扶持资金放大效应的发挥,莞韶产业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全省加快推进“双转移”、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莞韶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归纳为“一二三四”战略。

一个目标:建设“科技创新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园区,以现代服务业带动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个强化:强化园区制造业集聚,强化园区服务业辐射;

三大主导: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和玩具制造为主导产业;

四个园区: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园区、保税物流园区和生态商务园区。

通过特色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园区、保税物流园区和生态商务园区的建设,将提升入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努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制造业发展,为韶关和全省实现“三促进一保持”目标提供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将园区建设成为拉动粤北及粤赣湘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将韶关打造成为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实现韶关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为全省其他欠发达地区的科学发展起到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1.2.3产业定位

浈江片区产业定位为:以机械制造和现代物流为主导产业,辅助发展电子信息和汽车配件生产等产业。

1.2.4发展规模

(1)用地规模

已批园区用地136 hm2,规划增加用地1813.2 hm2,扩园后浈江片区总规划面积将达到1949.2 h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1948.3公顷。

(2)人口规模

规划总就业人口11.0万人。

1.2.5主要规划用地布局及构成

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见表1-1。

表1-1 规划用地汇总表

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论

2.1 大气环境质量

评价范围各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均保持着良好状况,各监测点中SO2、NO2小时均值以及SO2,NO2,PM10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

非甲烷烃和TVOC污染物的浓度均较低,远低于参考限值;HCl和硫酸雾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一次最高允许浓度限值的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排放限值二级标准的要求。

从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看,评价范围各个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都比较一致。总体而言,规划区域环境空气状况较好。

2.2 水环境质量

片区受纳水体浈江和浈江一级支流大富水各监测断面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III类标准;片区内各地下水监测点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要求,水环境质量良好。

2.3 声环境质量

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各监测点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夜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3、4a类标准限值,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4 生态环境现状

评价范围目前的植被资源主要有田地、绿地、草地及林地等。评价区植被简单、林分结构层次单一,人类活动频繁区,活动在此区域的野生动物均为常见的物种,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因此,总体来说,评价区陆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生物多样性不高,生态系统正处于人为干扰的退化状态。北江浮游动植物数量较多,资源较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