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其判定

合集下载

汽车线束端子接插件应用介绍(压接)

汽车线束端子接插件应用介绍(压接)

The crimper moves down In the next processing
and presses the lead into stage the crimp edges
the crimp barrel and makes are rolled-round, the
contact with the crimp
在压接端子与导线之间提供不可分离的, 长时间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Ease of manufacturing of the connection 压接应便于生产加工
CRIMP TYPES 端子压接类型
Advantages 优势: • Optimum design of Crimp Barrel for desired wire size range and material thickness by calculation. 通过计算即可得出适合特定线径范围和料厚的压接结构 • Fits for several wire sizes only by adjusting Crimp Height .仅调整压接高度即可用于不同线径压接 • Terminal manufacturing at low cost by sequential stamping dies 通过连续冲压生产实现低成本 • Ease of termination, fully automated possible 压接自动化 • St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even under hazardous Environment. 苛刻环境下性能稳定
• The conductor crimp insures a goo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ire and the terminal. 芯线压接保证了端子与电线的良好连接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名词通用要求压接要求常见不良或缺陷剥线不良注:剥线长度:①铜件/四方插:4±②小5556铜件:±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端子压接缺陷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检验余料长度导体压着区检验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②拉拔力要求(参照)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绝缘皮压接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线头6、7cm处,上下弯折线90°,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再检查线皮无刺破则可接受。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弹片及端子的配合区区损伤、变形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测试目的: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固测试工具: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方法: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的电线长约50公分,一端根据所测试的端子正确剥线。

②将端子与线材以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压接牢固,将端子部分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固定座端,电线尾端固定于拉力机的活动座。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回复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回复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回复什么是端子压接?端子压接是一种连接电线和电器设备的方法,通过压接工具将电线与电器设备的金属端子或接触片紧密连接在一起,以确保电气信号的传输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常见的端子压接方法有手动压接和机械压接两种。

手动端子压接需要使用专用压接钳,操作人员通过调节压接钳的压力和角度,将电线导体裸露后插入端子内,然后压紧端子,确保电线与端子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手动端子压接需要多年的经验和准确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压接牢固可靠。

机械端子压接是一种借助压接机实现的自动化压接过程。

操作人员将电线导体插入压接头中,压接机通过预设的参数,对电线和端子进行高压压接,完成端子与电线的连接过程。

机械端子压接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线上的自动压接需求。

端子压接的标准和要求为了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需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端子压接标准和要求:1. 端子选用: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端子材料和规格。

通常,端子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可靠性。

2. 电线剥皮和插入长度:首先需要将电线的外皮剥开一段,插入端子内的长度应符合规定,以确保充分的接触面积和可靠性。

3. 压接力和角度:手动端子压接时,操作人员需要根据要求调节压接钳的力道和角度,确保压接牢固可靠且不损伤电线。

4. 压接质量检验:在端子压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检查压接部位是否均匀、端子固定是否可靠,并通过耐压试验等手段,确保电气连接可靠。

5. 标识和记录:在端子压接完成后,应进行标识和记录,包括标记电线和端子的连接关系和压接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端子压接的应用领域端子压接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等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力领域:端子压接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开关柜、断路器等设备的接线连接,确保电气信号的传输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通信领域:端子压接用于通信设备的连接,如光纤接头的压接等,确保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可靠性。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

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端子压接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用于将电线或导线连接到电气设备或终端设备的接线端子上。

它是电气工程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为了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和规范,下面将对端子压接及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端子压接的定义和原理端子压接是通过将导线插入到端子中,并利用压接工具对端子进行压接,以实现电气连接。

端子压接的原理是通过压接工具的力量,将端子的接触面和导线的导电层压实,形成一个可靠的电气连接。

压接过程中,端子的弹性变形将导线固定在端子中,同时在端子和导线之间产生良好的电气接触。

端子压接的优点是接触电阻小、接触面积大、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导线和端子的连接。

二、端子压接的要求和标准1. 压接工具的选择:端子压接需要使用专用的压接工具,常见的有压接钳和压接机。

压接工具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端子类型和规格来确定,以确保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2. 端子的选择:端子的选择要根据电气设备的需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端子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同时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3. 导线的准备:在进行端子压接之前,需要对导线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要剥去导线的绝缘层,露出足够的导电层。

然后根据端子的规格,将导线的长度和剥线长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4. 端子压接的力度:端子的压接力度是保证端子压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压接力度过大会导致端子的破坏或导线的断裂,压接力度过小则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因此,要根据端子的规格和要求,调整压接工具的力度,确保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5. 端子压接的检查:端子压接完成后,需要对压接质量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项包括:端子与导线之间是否有间隙,压接是否均匀,端子是否紧固,导线是否牢固等。

通过对端子压接质量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端子压接的检验标准端子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的保证,因此有一系列的检验标准和规范来指导端子压接的质量检验。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20161212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20161212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B-20161212线束端子压接标准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的线束端子压接操作,规定端子压接标准,提高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定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负责按照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负责对端子压接的品质确认及本规范执行的监督。

4.内容4.1名词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2通用要求1.绝缘皮检查窗口2.喇叭口(前/后)3.刷尾检查窗口4.锁紧片5.绝缘铆压区6.导体压接区7.端子结合区8.料带残耳线束端子压接标准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3压接要求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4常见不良或缺陷4.4.1剥线不良注:剥线长度:①2.8铜件/2.8四方插:4±0.2mm ②小5556铜件:2.5±0.2mm芯线断裂可接受根数线束铜线根数<7 7-15 16-25 26-40 41-60 61-121 >121 允许最大铜丝损失数0 0 0 3 4 5 5%4.4.2端子压接缺陷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线束端子压接标准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4.5常用端子倒扣尺寸要求4.6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查及员工自检)4.6.1线材的准备(参见线束图纸)4.6.2检查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4.6.3检验余料长度线束端子压接标准4.6.4导体压着区检验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背面批峰不超过0.13mm②拉拔力要求(参照4.7)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线芯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4.6.5绝缘皮压接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的大小,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

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

文本号:版本号: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页码:第3 页共7 页明。

6.1.7 所有的压接必须符合端子制造商公布的要求。

如压接高度,拉力测试等,而具体使用的专用工具无关。

端子制造商的质量要求或高于本规范; 所有压接端子必须满足行业规范。

如EIA,IEC,NEMA,UL等其它特定的要求。

6.1.8 应当使用制造商文件中指定的工具,如果使用其它工具,应当的客观证据证明明该过程的有效性。

6.1.9 压接工具可以是手工或自动操作,3级产品的压接应当使用全循环压接工具。

6.2 端子导体横截面金相分析:6.2.1 新刀模首次生产前,刀模寿命达到需要分析时,产线首次开机时,对这两种类型的端子(冲压- 开环型端子及机制端子)需要做导体横截面分析,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依客户要求频率或时机进行分析;如客户对横截面分析没有特殊要求则按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6.2.2 冲压- 开放型(对称端子边)端子的导体压接点横截面:1. CH 压接高度根据端子供应商提供的规格用分离卡测量2. CB 压接宽度3. CBM 可测量的压接宽度根据端子供应商提供的规格用分离卡测量4. W 支撑角度大于或等于30度5. L 支撑长度大于或等于端子材料厚度的1/4 ,但最小大于或等于0.1mm6. 卷曲末端距离大于或等于0.1* 端子材料厚度7. GH 毛边高度小于或等于1* 端子材料厚度文本号:版本号:端子压接检验参考标准页码:第4 页共7 页8.GB毛边宽度如果毛边高度小于1/2* 端子厚度时,毛边宽度小于或等于3/4* 端子材料厚度;如果毛边高度大于或等于1/2* 端子厚度时,毛边宽度小于或等于1/2* 端子厚度9. S 端子底部厚度大于或等于0.75* 端子材料厚度A.端子导体良好的压缩标准:端子卷曲桶内必须填满所有导体,且导体有明显的压缩(导体呈多边形);如果所有导体已压缩变形,在导体间形成的空隙是可以接受的(见下图示);端子卷曲需要对称且闭合;导体与端子壁紧密连接,端子壁不可出现裂纹,所有导体必须包裹在端子桶内,不允许出现任一根导体外露(叉出)或断股(少导体),如果导体压缩太松,可以先确认导体股数; 避免导体压缩过度,针对毛边及压接高度,端子厚度的变形不能超过限制。

端子压着合格判定条件

端子压着合格判定条件
端子压着合格判定条件
新設定端子壓著合格判定條件
項目
判定條件
一.電線固著力 二.壓著高度
0.3² 6Kg↑
0.5² 9Kg↑
0.85² 13Kg↑
C/H PPK 1.67↑
1.25² 17Kg↑
三.導體壓縮率 四.端子铆壓形狀 五.電壓降下
壓著後導體面積 X100% 壓著前導體面積
壓縮率必須100%↓
端子铆壓型狀
(Y) (X) (Z)
X:低腳與底的尺寸大於1/2端子板厚 例:板厚0.32mm,X>0.16mm
Y:兩腳與底的尺寸相減須小於端子板厚 例:板厚0.32mm,Y<0.32mm
Z:毛邊的尺寸須小於1/2板厚 例:板厚0.32,Z<0.16mm
X:低腳與底的尺寸大於 ½ 端子板厚 Y:兩腳與底的尺寸相減須小於端子板厚 Z:毛邊的尺寸須小於 ½ 端子板厚
0
≤1.5mΩ ≤1.3mΩ ≤1.2mΩ
導體壓縮率
• 導體壓縮率
導體壓縮率=
壓著後的導體面積 壓著前的導體面積
×100%
※壓縮率必須在100%以下

线束端子压接标准

线束端子压接标准

正常
<<对车辆的影响>>
铜丝从端子中脱出,发生断路
过高 铜丝间有缝隙
铜丝脱落
车辆熄火停止
作业发生异常时按下述方法实施
关 1.端子压接规格 异常:
联 文 件
2.压接作业标准 3.压接接收准则 4.作业自检规定
指导书
①.材料、部品与平常不一样时 ②.按标准作业无法完成时 ③.不良连续出现3个以上时
处置步骤: ①.马上停止作业 ②.区分异常品 ③.马上与上司联络并接受指示
压接高宽值测量,确保在首件确 认控制值范围内.
3
外观
①端子外观判定; 外观符合【图3】.
首件确认若外观有漏确认项目, 则可能造成批量不良,制造浪 费.
<让我知道这是为什么>
发现压接高度错误 C/H过高时—铜丝脱落 C/H过低时—铜丝切断,端子破损
※此不良现象,冲件时不能发现
高度过低 铜丝被压扁切断
发生端子脱落
1/1
端子压接首件确认工艺卡片
目的:规范作业方法和步骤,保证品质稳定.
一、端子压接拉脱力管控
铜丝在压线脚 外拉断 OK
△ 铜丝在压线脚 处平齐拉断 警戒值
×
铜丝脱落 NG
图1
二、端子压接高宽值测量管控
标准值-0.01
标准值
首件确认值 标准值+0.01
三、外观管控
标准值-0.03
标准值+0.03
标准值-0.05 压力过重
图2
标准值+0.05 铜丝脱落
图3
外观合格图片
例如:压接高度(C/H)标
绿色范围:最佳值
C/W
准是1.20.压接首件检 查时:C/H测量值应是 1.19 1.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线束端子压接标准

线束端子压接标准

线束端子压接标准一、引言。

线束端子压接是电气连接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它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线束端子压接的标准要求,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端子压接标准要求。

1. 材料选择,端子材料应选用优质的导电材料,如铜或铝,以确保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压接工艺,端子压接应采用专用的压接工具,按照厂家提供的压接参数进行操作,确保压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压接力度,端子的压接力度应符合标准要求,既不能过松导致接触不良,也不能过紧导致线束损坏。

4. 绝缘处理,压接后的端子应进行绝缘处理,以防止漏电和短路等安全隐患。

5. 检测要求,压接后的端子应进行可靠性检测,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 确保工具的正常使用,在进行端子压接时,应确保使用的压接工具完好无损,以避免因工具损坏而导致的压接质量不达标。

2. 严格按照厂家要求进行操作,在进行端子压接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参数或工艺。

3. 注意安全防护,在进行端子压接时,应注意佩戴绝缘手套和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具,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 检测后再投入使用,在进行端子压接后,应进行可靠性检测,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后再投入使用。

5. 定期维护检查,对已压接的端子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语。

线束端子压接作为电气连接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端子压接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安全防护和定期维护检查,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端子线束防水塞压接后的判定准则

端子线束防水塞压接后的判定准则

1.目的规范厂内端子线束压工序,指导对外购件线束总成进行压接效果确认。

2.范围a.适用于内部端子线束压压接效果确认和外购件线束检验。

b.压接后在线芯位置还有焊接工艺要求的线束可以放宽要求。

3.术语线芯:导线的导体部分。

线皮:导线的绝缘皮部分。

4.职责质量部:应用此标准对自产线束和外购线束进行确认。

采购部:负责将要求传递给线束供应商。

5.标准内容5.1 端子线束压接后对线芯位置的要求a.线芯压接位置,线芯末端必须超出压接处且可见(一般要求超出1±0.5mm,此处不做强制要求),如果线芯露出长度超过1.5mm露出部分不允许进去到端子的接触区域。

b.不允许有线芯没有被端子包裹露出在端子外面的现象。

5.2 端子线束压接后对线皮位置的要求a.线皮必须从端子末端露出,但不得进入到线芯压接位置(即:线芯压接和线皮压接的中间位置必须同时看见线皮和线芯)。

b.线皮压接位置线皮允许出现变形,但不允许出现线皮破损。

c.在距离线皮眼界3-5厘米的位置上下摆动线束30° 3次,线皮不得从压接位置脱出。

5.3端子压接后切断余料的要求a.允许看到切断余料,但前端余料长度不得超过0.3mm,后端余料长度不得超过0.5mm。

b.余料不得影响公母端子匹配也不得影响端子插入到护套内。

5.4端子压接后对线芯位置端子的要求a.端子本身不得出现材料断裂性损伤(特别关注各个折弯点位置)。

b.线芯压接位置端子两端应呈喇叭口状,不允许完全瓶口和内翻切到线束。

5.5端子压接完成后线束拔脱力的要求a.见下表。

b.图纸、检验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有另外规定的按照图纸、检验指导书和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5.6有密封塞的端子压接要求a.密封塞被压接后允许有变形,但不能有密封塞破损。

b.密封塞位置部位,必须要看见线皮。

6.相关文件7.质量记录8.附件。

新能源线束端子压接接收标准

新能源线束端子压接接收标准
《中间检查标准书》 无绝缘层芯线漏出
《中间检查标准书》 无同时压接两个端子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破损
《端子压接检查标准》 绝缘层要有压着
3/4
防水栓置后
电线束端子压接接收准则
防水栓超前
防水栓破损
多穿防水栓
防水栓穿反
漏压防水栓
链带切断过长
链带切断部位翘起
端子压接背部 毛刺尖锐手触摸感觉刮手
实施日期: 管理号
电线束端子压接接收准则
实施日期: 管理号
承认 审 核
作成
右图为端子压接合格标准图: 一、芯线压着部位: 芯线在端子中位置适中且包容良好,WS部位经前端芯线露出 良
①(0.5~1.5)㎜,WS部位后端芯线露出④(0.5~1.5)㎜;WS部位前端钟口
尺寸⑤(0.2±0.2)㎜,WS部位后端钟口尺寸②(0.4±0.2)㎜;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无变形
2/4
端子横向变形
电线束端子压接接收准则
端子扭转变形
端子背部变形
端子功能部位变形 绝缘皮破损 压双件 绝缘层脚劈开 绝缘层欠压着
实施日期: 管理号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无变形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无变形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变形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变形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压接背部毛刺不能尖锐
或过宽手触摸时不能刮手
4/4
端子侧面刮伤
实施日期: 管理号
《中间检查标准书》 芯线无断裂
《中间检查标准书》 芯线压着钟口正常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变形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破损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损伤
端子侧面开裂 端子纵向变形(后仰) 端子纵向变形(内弯)

新能源线束端子压接接收标准

新能源线束端子压接接收标准

芯线及端子无氧化、外观无损伤变形;绝缘层无压着;背部压痕均匀正常;

二、绝缘层压着部位:线皮包容良好,外观无受损,变形;端子链带切断部位最
长不超过③0.5㎜,且无翘起.
不良内容
不良示意图!
不良图片
① ⑤



判定基准
芯线未露出
芯线出头尺寸 0.5~1.5(㎜)
芯线露出过长
芯线出头尺寸 0.5~1.5(㎜)
《中间检查标准书》 防水栓要在指定的位置
《中间检查标准书》 防水栓要在指定的位置
《中间检查标准书》 防水栓无破损
《中间检查标准书》 不能多穿防水栓
《中间检查标准书》 防水栓要在指定方向
《端子压接检查标准》 不能漏压防水栓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链带切断部位无突长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链带切断部位无翘起
电线束端子压接接收准则
实施日期: 管理号
承认 审 核
作成
右图为端子压接合格标准图: 一、芯线压着部位: 芯线在端子中位置适中且包容良好,WS部位经前端芯线露出 良
①(0.5~1.5)㎜,WS部位后端芯线露出④(0.5~1.5)㎜;WS部位前端钟口
尺寸⑤(0.2±0.2)㎜,WS部位后端钟口尺寸②(0.4±0.2)㎜;
端子侧面刮伤
实施日期: 管理号
《中间检查标准书》 芯线无断裂
《中间检查标准书》 芯线压着钟口正常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变形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破损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损伤
端子侧面开裂 端子纵向变形(后仰) 端子纵向变形(内弯)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外观无破损
《中间检查标准书》 端子无变形

2024版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2024版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选用高质量的端子和线束材料,确保材料性能符合规范 要求。
加强压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现象。
采用先进的压接工艺和设备,提高压接的精度和稳定性。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控。
2024/1/27
22
05
安全注意事项
2024/1/27
23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用品
确保工作场所整洁、干燥,无灰 尘、油污等杂质。
根据需要,准备好辅助工具和材 料,如剪刀、剥线钳、绝缘胶带
等。
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如消 防器材、安全标识等是否齐全有
效。
2024/1/27
6
02
压接操作规范
2024/1/27
7
剥线长度与方式
根据端子规格和压接要求,确定 合适的剥线长度,通常剥线长度
2024/1/27
确保端子和线材的材 质符合相关标准,如 耐腐蚀性、导电性等。
4
压接工具与设备检查
选择合适的压接工具和设备, 确保其适用于所选端子和线材 规格。
2024/1/27
检查压接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 如有无磨损、松动、故障等。
对压接工具和设备进行校准, 确保其压接参数准确可靠。
5
工作环境准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压接规范可能因不同的行 业、设备和产品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严 格遵守相关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压接质量和安 全。
10
03
质量检验标准
2024/1/27
11
外观检查
压接部位应完整,无裂纹、毛刺或变形。
端子与导线的颜色应匹配,且色泽均匀。
2024/1/27
标识清晰,易于辨认,符合相关标准。

线束端子压着标准

线束端子压着标准

线束端子压着标准一、通用要求:
名词:1. 绝缘皮观察窗口
2. 喇叭口
3. 导体观察窗口
4. 弹片
5. 绝缘皮压接区
6. 导体压接区
7. 端子配合区
8. 余料(可出现在端子末端)
9. 端子制停片
二、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员工自检)
1.线材的准备(按照工程图纸要求)
检验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损伤情况。

2.检验预料长度
3.导体压接区
①压接高度、宽度及压接形状与样件无明显差别;
②抗拉强度参见《端子抗拉强度工装操作规程》;
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
④后喇叭口必须可见;
⑤导体末端必须平齐,伸出压接区。

4.绝缘皮压接区
①压接尺寸和形状以压紧线皮而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手握离连接头76mm处上下折弯90°,无松脱则已压紧,再检查线皮无刺破则可;
③除压接区外线皮无损伤。

5.弹片及端子配合区无损伤变形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端子压接国家检验标准

端子压接国家检验标准

端子压接的国家检验标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检测:应无裂纹、毛刺、锈蚀、变形等缺陷,端子与导线连接应牢固,无
松动现象。

2.尺寸检测:压接后的端子尺寸应符合产品图纸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3.电气性能检测:压接后的端子应具有良好的导通性,电阻值应在规定范围内。

4.机械性能检测:压接后的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规定的拉力、扭
力等。

5.环境适应性检测:压接后的端子应能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如温度、
湿度、盐雾等。

6.可靠性检测:压接后的端子应进行可靠性试验,如振动、冲击、老化等,以验
证其长期工作的稳定性。

请注意,具体的检验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应用领域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端子压接的国家检验时,应参考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具体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标准

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标准

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标准
汽车线束端子压接标准包括以下要求:
端子压接的机械性能:拉力测试的样品应当是在绝缘压接不压接的情况下测试。

在双线压接的拉力测试时,应选择截面小的一根进行拉力试验。

多线压接测试时,比较多线压接端子两边电线的截面,选择最小的一根固定在拉力仪的夹紧装置上。

在多线压接端子的另一边比较电线的截面,选择电线中截面最小的一根线作为被拉的一根固定在拉力仪另一边的夹紧装置上。

端子压接的电性能:拉力值参照标准中相同截面拉力值,如没有相同截面的电线,需要选择比所做拉力试验电线截面大的数值作为参照。

端子压接的物理性能:压接剖面是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好坏的考核指标是拉力和电压降,那么怎么能够保证压接后的端子很容易通过机械性能和电性能测试呢?我们引入了剖面分析这个很很重要的工具手段。

汽车电线束中端子压接的要求

汽车电线束中端子压接的要求
器方式
接 是将 原 材料 ( 端 子 、导线 和 密封 圈 )通过 压接 模 的钳 口把 铜线 和端 子 结合 在一 起 ,生 产 成线 束部 件 ( 电路 )的重要 T序 。如 同 1 所示。
压接 品 质 的好 坏 主 要 从3 个 方面 认定 :① 具 备 良好 的机 械性 能 :② 具 备 良好 的 电性 能 ;③ 具 备 良 好的物 理性 能 2 . 1 端 子 接 的机械性 能 这里 所说 的端 子压接 的机 械性 能 ,其 实 就是 说 端子 压线 的 拉脱 力 ( 机 械性 能 通 过端 子一 导线 托 脱
( He n a n T HB E M・ t l ‘ i ( ・C o . ,L t d . , He b i 4 5 8 0 3 0.C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t h c t o r s a f f e e l i n g t e r mi n a l( ’ r i mp i n g q u a l i t y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p a r a me t e r s i n t e r mi n a l c r i mp i n g a r e
1 端 子 的 压 接 1 . 1 压 接 的 定 义
芯 线 压 接 高 度
导线 喇叭口 芯线雎接高度
— 一
塑线 压
端 于
接高度
/ — —
料 边
嗵线压按宽废
图 2 压 接 术 语
2 压 接 品 质 的 要 求
接 是 汽车线 束 生产 中非 常 重要 的 工序 ,它 是 电线 和捅 头或 插 座之 间一 种有 效 而可 靠 的导 体 连接
s l u ( 1 i e d.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1.目为规范本企业线束端子压接操作, 要求端子压接标准, 提升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适适用于企业全部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3.1技术部: 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订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 负责根据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 负责对端子压接品质确定及本规范实施监督。

4.内容4.1名词4.2通用要求4.3压接要求4.4常见不良或缺点4.4.1剥线不良注: 剥线长度: ①2.8铜件/2.8四方插: 4±0.2mm ②小5556铜件: 2.5±0.2mm芯线断裂可接收根数线束铜线根数<7 7-15 16-25 26-40 41-60 61-121 >121许可最大铜丝损失数0 0 0 3 4 5 5%4.4.2端子压接缺点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 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4.5常见端子倒扣尺寸要求4.6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验及职员自检)4.6.1线材准备(参见线束图纸)4.6.2检验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4.6.3检验余料长度4.6.4导体压着区检验①压接高度, 宽度及压接形状, 后面批峰不超出0.13mm②拉拔力要求(参考4.7)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需完全闭合并包含全部线芯④后喇叭口必需可见⑤导体末端必需平齐、伸出压接区4.6.5绝缘皮压接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 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大小, 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 手握离线头6、 7cm处, 上下弯折线90°, 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 再检验线皮无刺破则可接收。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4.6.6. 弹片及端子配合区区损伤、变形4.7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4.7.1测试目: 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靠4.7.2测试工具: 万能拉力试验机4.7.3测试方法: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电线长约50公分, 一端依据所测试端子正确剥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线束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介绍1. 压接高度过小2. 压接高度过大3.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5. 松散的线芯6. 剥线长度过短7. 线缆插入过深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9. 压接过于靠前 10. 喇叭口过小 11. 喇叭口过大 12. 尾料过长 13. 弹性片弯曲准则介绍您已经阅读了所有的连接器目录,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

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

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

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

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

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

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

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

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

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

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

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

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

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

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

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它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

连接器制造商提供了为端子设计的每种线缆尺寸的压接高度。

给定线缆的正确压接高度范围或公差可能小达0.002"。

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

过小的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过大的压接高度无法正确压缩线芯,引起压接区过大的无效空隙,因为线芯和端子金属之间没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

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光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3. &4. 绝缘压接区过小或过大(图III和图IV)由于绝缘类型和厚度的多样性,连接器制造商一般不会提供绝缘层的压接高度。

绝缘压接为导体压接区提供应力释放,这样在线缆弯曲时不会使线芯折断。

过小的绝缘压接区会使绝缘压接区中的金属应力过大,削弱其应力释放功能。

大多数类型的压接工具可以独立于导体压接高度而调节绝缘压接高度。

正确的调节使得端子夹紧绝缘层至少180度,并且不会刺穿绝缘层。

在端子的绝缘压接件的外径与线缆绝缘层的外径接近相同时,最好的方法是IDT技术。

5. 松散的线芯松散的线芯(图V)是导致压接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如果所有线芯没有完全封闭于导体压接区,压接件的强度和电流负载能力都会大幅降低。

要获得良好的压接,您必须满足连接器制造商指定的压接高度。

如果并非所有线芯都对压接高度以及压接强度起到作用,那么压接件的性能将无法达到规定要求。

一般来说,松散线芯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只需重新收拢线缆成束,然后插入进行压接的端子中。

如果从线缆上剥下绝缘层是单独的操作过程,在处理或集束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将线芯分离。

使用�剥线并保持�工艺去除绝缘层,这样绝缘套并没有完全从线缆上去除,直至准备用端子压接在线缆上,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小线芯松散问题问题。

6. 剥线长度过短如果剥线长度过短,或者线缆没有完全插入导体压接区,端接可能不能达到规定的拉拔力,因为线缆与端子之间的金属间接触减少了。

如(图VI), 所示,线缆的剥线长度过短(注意绝缘层处于正确位置),伸出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无法获得要求的一个线缆外径。

解决方法很简单:增大剥线设备的剥线长度至该端子的规定值。

7. 线缆插入过深与过短的剥线长度相关的另一个压接问题,出现在线缆插入压接区过深的情况下。

如(图VII)所示,绝缘层向前过深地插入绝缘压接区,导体伸出至过渡区。

在实际应用中,这可能引起三种失效模式。

其中两种是由于导体压接区中金属间接触减少,使得额定电流和线缆拉拔力降低。

金属与塑料的接触没有金属间接触牢固,而且它不导电。

第三种失效模式在连接器接合时可能出现。

如果线缆伸出至过渡区过深,插针端子的尖端碰撞上线缆,可能会阻止连接器完全就位,或者可能导致插针或插孔端子弯曲。

这种情况称为�端子碰撞�。

在极端情况下,即使端子在外壳内完全就位,但是会被推出外壳背部。

要解决这个问题,确认没有使用过大的力将线缆插入压接机而使之越过压接机的线缆止口,或者调节线缆止口的位置使之正确地轴向定位已剥皮的线缆。

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最形象的压接问题之一称为"香蕉"压接(图VIII),因为压接端子呈香蕉形状。

这使得端子很难插入外壳中,可能引起端子碰撞。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调节压接机上的限制销的位置即可。

这个小销位于压接机中,在压接区压接在线缆上时接触端子的接合区。

在压接过程中,端子一端的大量金属(在压接区中)移动。

如此大的作用力趋向于强迫端子的前部上翘,除非被适当的"限制销"所限制。

9. 压接过于靠前比较明显的一个压接问题是过渡区的局部被损坏,如(图IX)所示。

在图示的端子中,竖直的突起部分是称为"端子止口"的设计特征。

其功能是防止端子过深地插入外壳。

如果止口被完全损毁,实际端子会被推向一直穿过外壳。

解决方法比较简单。

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端子和金属条(当你从制造商处收到货时端子所连接的金属条)相对于压接机的位置不正确。

只需放松可互换工具的基板,然后重新对准压接机,即可解决问题。

10. 喇叭口过小喇叭口(图X)的正确尺寸是接近端子材料厚度的2倍。

例如,如果端子由厚度为.008"的材料制成,喇叭口应当约为.016"。

虽然几千分之一英吋的偏差不会在本质上影响端子的性能,如果缺少喇叭口,或者小于端子材料厚度,会有割断线芯的危险。

保留的线芯减少会降低端接强度。

要校正该问题,确认压接设备上的冲头和砧座正确对准。

11. 喇叭口过大如果喇叭口过大也会出现问题(图XI),因为这会减小端子压接区与线缆接触的总面积。

线缆与端子的接触面越小,线缆拉拔力越小。

如果压接高度正确,那么可能是由于工具磨损引起的问题,应当予以更换。

12. 尾料过长在压接过程中,尾料从端子上裁切下来。

如果保留的尾料过长(图XII),就会出现问题。

当端子插入外壳中时,过长的金属尾料会伸出至连接器的后部,在施加较高的电压时引起连接器的相邻触点之间的电弧。

如果端子前部的尾料过长,会干涉连接器的接合和引起"端子碰撞"。

解决方法比较简单。

调节压接机上的基板,使端子在压接机中正确居中。

端子没有正确居中的另一个标志是喇叭口没有正确成形。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喇叭口与尾料的工具具有空间关系。

13. 倒钩弯曲尽管倒钩弯曲并不一定是不正确的压接过程产生的,但是连接器还是会失效。

倒钩 (图XIII)可能向内或向外过度弯曲,这会影响端子完全锁入塑料外壳的能力。

倒钩的损害可能是由于端子从卷轴上展开时,压接机的转轴固定器上的摩擦轮过紧,也可能是端子压接在线缆上之后的搬运引起的。

通常已端接的线缆会捆扎成束,库存或运输至工厂的另一个地点。

在捆扎过程中,或者每根已端接的线缆从线束中取出时,倒钩也可能会弯曲。

如果是在压接机上出现损坏,那么需要调节摩擦轮的松紧度,只需保持端子卷轴不会由于其自重而展开即可。

如果问题出在捆扎过程,需要采用更小的线束或改进搬运程序。

圖A圖B圖I圖II圖III 圖IV圖V圖VI圖VII圖VIII圖IX圖X圖XI圖XIIFFC 薄膜電纜壓接示意圖圖XI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