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浙教版)讲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科学上册
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3.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3.2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3.3 ①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
数字。②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
3.4 测量长度时:①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着被测物体。②刻度尺不要歪斜。③读数时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一贴二正三垂直)
3.5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
直、化薄为厚等。
3.6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
3.6体积的测量:
(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
(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
(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
3.7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3.8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①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
1
;②用细线拴住小石块
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2
;
③V
2—V
1
即为石块的体积。
4温度的测量
4.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4.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4.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5温度计的使用:
(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5)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6)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7)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
4.6体温计量程为35—42℃,最小刻度为0.1℃。体温计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
5质量的测量
第1章科学入门
第 1 页
5.1质量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5.2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物体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5.3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较小的质量单位是克(g)。1千克=1000克
5.4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5.5天平的使用:
(1)调平:①放水平台(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游码归零(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2)称量:①左物右砝→②先大后小加减砝码→③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④读数:(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m左=m右+m游码示数
要点:“调平过程用螺母,称量过程移游码”:
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在调平过程中使天平平衡,在调平后的称量过程中,不能再
调节平衡螺母。
调节方法是:若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偏左侧,则平衡螺母向右移;若指针
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偏右侧,则平衡螺母向左移。
游码只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在之前的调平过程中游码应始终放在标尺左端的零
刻度线处,调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向右盘中加极小的砝码。读数时,游码的示数
以左边沿为准,要注意分度值。
注意: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②不能用手去摸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时要用镊子。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有侵
蚀性的用烧杯,无侵蚀性的用薄白纸)④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测液体质量的方法是:①测空烧杯的质量m1。②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③计算液体的质量m=m2-m1。测一滴水的质量可用积少成多取平均值的方法。
7科学探究
7.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测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2)滚轮法;(3)化曲为直法;(4)组合法
第二章
1生物与非生物
1.1植物和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动物通
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
2常见的动物
第 1 页
2.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2.2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5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3无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8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2.4(脊椎动物中)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一般体表有鳞片,变温,卵生。 (注意)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是哺乳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它们都
不是鱼类
2.5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有四肢,主要用肺
呼吸。变温、卵生。青蛙、大鲵(娃娃鱼)、蝾螈等都是两栖动物。
2.6爬行动物的特征是:陆生,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变温、卵生。龟、
蛇、等都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2.7鸟类:前肢特化成翼,体表有羽毛,适合飞行。恒温、卵生。鹰、家鸽、鸵鸟、企鹅、
鸡、鸭等都是鸟类,(注意)蝙蝠是哺乳类,不是鸟类。
2.8哺乳动物:全身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猴、熊猫、袋鼠、猪马牛等都是哺乳动物。(注意:蝙蝠是哺乳动物。鲸、白鳍豚也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 功
能最完善的动物。)
2.9(无脊椎动物);
2.1(1)线形动物如蛔虫、蛲虫等;
(2)软体动物如蜗牛、田螺、河蚌、乌贼、鱿鱼等;
(3)节肢动物如虾、蟹、蜘蛛、蜈蚣及各种昆虫。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身
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有外骨骼;
(4)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
(5)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等;
(6)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疟原虫等;
(7)扁形动物如涡虫、血吸虫等;
(8)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珊瑚虫等。
3常见的植物
3.1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包
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
3.2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结构。
3.3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有花和果实,种子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实;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柏、杉、(苏)铁、银杏。
3.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如蕨、胎生狗脊、桫椤。
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用孢子繁殖,生长在阴湿环境中。如葫芦藓、地钱。
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生活在水中。如海带、紫菜、衣藻、水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