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齐 齐 哈 尔 医学 院 学 报 2 1 0 2年 第 3 3卷 第 l 8期
重 组 人 干 扰 素 一2 b联 合 阿 昔 洛 韦 片 治疗 带 状 疱 疹 临 床疗 效 观 察
吴 娟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重 组 人 干 扰 素 一 2 b联 合 阿 昔 洛 韦 片 治 疗 带状 疱 疹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将 我
正 了 肛 垫 下 移 缺 陷 , 组 1例 患 者 复 发 为 女 性 高 龄 8 本 2岁 患
扩 肛 器 扩 肛 并 固 定 ; 次 消 毒 肛 管 直 肠 粘 膜 , 入 肛 镜 缝 扎 再 置 器 , 齿 线 上 3 m 处 用 3个 0P oee 普 理 灵 ) 行 粘 膜 在 ~4a rln ( 线
患 者 , 床 疗 效 满 意 , 将 相 关 研 究 结果 报 道 如 下 。 临 现
肛 后 , 主 痔 核 分 布 情 况 逐 一 进 行 处 理 , 多 于 3处 。在 去 除 对 不 外痔部分时 , 做放 射 状切 口, 度 外起 超 过外 痔 体 的 13 先 长 / 处 , 至齿 线 上 方 ; 度 限 制 在 外 痔 体 的 1 2 1 3 间 。 于 内 宽 /~ / 之 切 口内 紧 贴 皮 下 游 离 、 除 静 脉 丛 , 栓 、 缔 组 织 。将 内 痔 切 血 结 部 分 上 提 结 扎 , 据 痔 体 的 大 小 切 除 结 扎 线 外 12或 2 3部 依 / /
分 ( iia - Mo g n术 , — M) 创 面 彻 底 止 血 旷 置 。齿 M lg n l ra M 。 线 下 创 面 用 1 美 兰局 部 浸 润 每 一 创 面 1 2ml O ~ 。置 入 肛 管
内 痔 和 相 应 部 位 的外 痔 血 管 丛 相互 融 合 而 成 混 合 痔 。 内 痔 是 肛 垫 的 支 持 结 构 、 脉 丛 及 动 静 脉 吻 合 发 生 的 病 理 性 改 静 变 和移 位 . 为 齿 状 线 远 侧 皮 下 静 脉 丛 扩 张 或 血 栓 形 成 或 夕痔 组 织增 生 l 。术 中通 过 扩 肛 后 , 合 痔 最 好 的 主 痔 核 暴 露 良 2 ] 混 好 。对 静 脉 曲 张 型 、 栓 型 痔 采 取 切 开 减 压 加 剥 离 静 脉 丛 和 血 血栓 连 同 内 痔 结 扎 切 除 ; 缔 组 织 型 、 性 反 应 型 是 尽 可 能 的 结 炎 将 皮 下 附着 组 织 剔 除 , 方 法 可 避 免 术 后 肛 门水 肿 的发 生 , 此 以 求 肛 门 外 形 的 平 整 美 观 。Th mp s【 的 肛 垫 学 说 成 为 P H o on3 P 治 疗 痔 病 理 论 依 据 。该 手 术 利 用 吻 合 器 在 齿 状 线 上 3 4cl ~ r l 处 环行 切 除 2 3 m 左 右 直 肠 末 段 的 粘 膜 及 粘 膜 下 层 , 同 ~ c 并 步完 成 吻合 , 而 使 下 移 的肛 垫 上 提 并 固 定 ; 时 完 全 切 除 可 从 同 来 自直 肠 下 动 脉 的血 液 供 应 , 痔 核 萎 缩 。 我 们 在 临 床 应 用 使 中体 会 到 M —M 术 联 合 P H 具 有 切 除 病 变 组 织 的 同 时 又 纠 P

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

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

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摘要】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水疱开始干涸的时间和水疱完全结痂的时间。

方法:30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联合肌肉注射干扰素-α及静脉用阿昔洛韦;②肌肉注射干扰素-α及静脉滴注阿昔洛韦。

结果:水疱完全结痂天数比较,A组优于B组。

结论: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肌肉注射干扰素-α及静脉用阿昔洛韦三药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可缩短皮损时间。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干扰素-α;阿昔洛韦;联合应用;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宿主在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在免疫功能减退时,潜伏病毒活动、生长、繁殖,使受损神经节发生炎症、坏死及受累皮肤产生水疱发病。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抗病毒治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机体自身免疫力增强才能有效缩短病程。

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α均有免疫调节作用。

干扰素-α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报道较多见。

而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报道极少见。

本研究是对比干扰素-α、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时用与不用丙种球蛋白时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做院的带状疱疹患者30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35.5±2.1)岁,其中女16例,男16例。

A组(丙种球蛋白+干扰素-α+阿昔洛韦)16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36.5±2.3)岁;病程发病3d以内3例,3~7d 7例,7d以上6例;受累神经:颅神经5例,颈神经1例,胸神经6例,腰神经4例。

B组(干扰素-α+阿昔洛韦)14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5.7±1.9)岁;发病3d以内3例,3~7d 7例,7d以上4例;受累神经:颅神经4例,颈神经2例,胸神经5例,腰神经3例。

A、B两组病情相似,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数量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在起病初,出现皮疹(水疱)后,静脉使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治疗。

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1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1017作者简介:吴利锋(197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西医皮肤病的治疗。

Clinical effect of 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WU Lifeng(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yi District,Xi'an 7103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Methods A total of 120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0cases,famciclovir)and observation group (60cases,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by the single and even number randomized grouping method.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t 7d after treatment,the substance P level,clinical symptom score,VAS score,IgM,IgG,IgE and IgA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blister stopping time,blister completely disappearing time,scab forming time and heal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at 3and 5months of follow-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Famciclov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KEYWORDS:famciclovir;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herpes zoster;pain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吴利锋(鄠邑区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300)摘要: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李达祥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46例,按具体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

对照组单纯使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组联用干扰素与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止痛、止疱及结痂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发热,1例皮肤瘙痒,观察组有1例皮肤瘙痒。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带状疱疹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总页数】2页(P76-76,78)
【作者】李达祥
【作者单位】528441广东中山市民众医院内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J], 李小玲;张美荣;武金旦;曹翠珍
2.两种剂量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88例临床观察 [J], 严晓峰;曹捷
3.薄芝糖肽与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沈菲;梁玉记
4.甲氰咪胍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性睑皮炎22例临床观察 [J], 梁宏
5.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J], 张艳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对比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对比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对比分析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

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本病前期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结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

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

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程长,对病人带来的痛苦大,治疗不及时可威胁患者生命。

临床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旧法治疗方法有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或静滴,或阿糖胞苷静滴。

聚肌胞2mg/次,1周2~3次肌肉注射。

止痛剂可选用消炎痛、卡马西平(0.1g,1日3次)、甲腈咪胍等。

严重的尚可作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维生素B1、B12等亦可酌情应用。

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患者顺应性差,治疗效果不明显。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主要成分为干扰素,目前临床上也逐渐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现通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新老二种治疗药物临床疗效的比较,说明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更好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岁。

63例均符合《皮肤与性病学》带状疱疹临床诊断标准(局部皮肤初起为不规则的红斑,继则出现数片成群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丘疱疹,迅即变为水疱。

损害集群存在,常排列成带状,各簇水疱群之间隔以正常皮肤,数日后水疱内浑浊化脓或部分糜烂,最后干燥结痂)[2]。

干扰素α-1b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干扰素α-1b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干扰素α-1b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覃雄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2(023)012
【摘要】将我院近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干扰素α-1b+甲钴胺)和对照组(伐昔洛韦+维生素B12)各8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0d两组有效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0、30d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8.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P<0.05).干扰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显著,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2225-2226)
【作者】覃雄
【作者单位】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2
【相关文献】
1.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患者8例 [J], 王永强;盖晓惠;丁秋允;刘春梅;赵建伟
2.盐酸万乃洛韦与干扰素α1b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J], 张桂梅;张雅洁
3.酪酸梭菌三联活菌散辅助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陶宝琴;王俊秋;李小卉
4.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江秀春
5.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江秀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更昔洛韦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更昔洛韦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更昔洛韦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谭斌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7(015)003
【摘要】目的:探讨联用更昔洛韦与α-2b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与联合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用更昔洛韦对更昔洛韦组患者进行治疗,联用更昔洛韦与α-2b干扰素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更昔洛韦组患者,其带状疱疹病灶完全消失的时间与治疗的疗程均短于更昔洛韦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更昔洛韦与α-2b干扰素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神经痛后遗症的发生率,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总页数】2页(P97-98)
【作者】谭斌
【作者单位】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中心卫生院广西梧州 543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
【相关文献】
1.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宋亚尧
2.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重组人干扰素(IFN)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凝胶治疗
的效果观察 [J], 朱丽媛;李斌;孔宁
3.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行重组人干扰素(IFN)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凝胶治疗的效果观察 [J], 朱丽媛;李斌;孔宁;
4.多糖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J], 王波;郭睿;曹馨元;刘霞;马瑞娟;丁黎;郝雁杰;徐平;黄文华
5.更昔洛韦、维生素B_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扰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干扰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干扰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孟艳鲜【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2b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后遗神经痛(PHN)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N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可有效提升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降低PHN发生率.【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年(卷),期】2018(040)006【总页数】3页(P854-856)【关键词】带状疱疹;干扰素;伐昔洛韦;细胞免疫功能【作者】孟艳鲜【作者单位】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1.05;R752.1+2带状疱疹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入侵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毒将迅速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引发神经及皮肤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

目前,临床上常采取伐昔洛韦、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具有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作用,但由于镇痛效果较慢,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

近年来,干扰素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且取得良好成效。

本研究主要探讨干扰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

干扰素局部运用治疗带状疱疹

干扰素局部运用治疗带状疱疹
【关键词】 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缺乏 特异性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疗效也不确定。我们用干扰 素局部运用治疗带状疱疹6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 报告如下。1 资
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来我站就诊的103例门诊患者均诊 断明确,其中男59例,女44例,年龄20~27岁,病程2~ 12天,平均4.85天。随机分为干扰素组(65例
性,但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干扰素组明显高于阿昔 洛韦组[2]。干扰素局部封闭加外用,可减少肌注的全身 和局部不良反应,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增强了局部抗 病毒效果,从而缩
短了病程,结痂早、神经痛后遗症消失得快,是治疗带 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方法。【参考文献】1 何艳琴.阿昔洛 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皮肤病与性病, 2003,25(
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及广谱抗病毒作用,并强调局部 用药,以增强局部抗病毒及抑制病毒在局部细胞内复制 [1]。本组治疗均及时挑破疱疹,放出疱液,减少病毒在 疱液中的存储及复
制,有利于局部外用药膏吸收。阿昔洛韦口服吸收差, 采用静脉给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也取得了满意的效 果,两组治愈率、结痂时间均稍高于其他报道[2]。两组 治愈率差异无显著
)和阿昔洛韦组(38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上 无统计学差异。1.2 治疗方法 干扰素组:用干扰素 100u+2%利多卡因2ml;用1.5ml封闭于疱疹基底局部
,2~3次/周;生理盐水洗净皮肤,用消毒针头将水疱挑破, 棉纤拭干疱液,然后用剩余的0.5ml干扰素液涂抹到疱疹 表面,配以丁肽胺、阿昔洛韦膏外擦,疼痛明显时服消 炎痛。
2):31-32.2 周文,张耀忠.干扰素局部封闭为主治疗带状 疱疹80例.皮肤病与性病,2003,25(1):25-26.
sqdvcp 重庆牛皮癣医院

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 的比较 例
若治疗 不及时 , 极易 出现 后遗 神经 痛 ( P H N) , 尤以6 0 岁以上高龄 患者 的发 生率 最 高 , 可达 5 0 % ~7 5 %, 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目前伐 昔洛韦是 目前 最新
n a t i o n c h e mo t h e r a p y wi t h S一1 a n d we e k l y c i s p l a t i n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r e v i o u s l y u n t r e a t e d a d v a n c e d n o n—s m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广东医学
2 0 1 3年 1 2月 第 3 4卷第 2 3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D e c .2 0 1 3 ,V o 1 .3 4 ,N o .2 3
2l 7— 2 2 1 .
[ 1 9]B ER AR D I R,P O RF I RI E,S C A R T O Z Z I M,e t 1.E a l d e d y p a —
[ J ] .L u n g C a n c e r , 2 0 0 9, 6 3 ( 1 ) : 6 8— 7 1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1 5 编辑 : 罗劲娜 )
伐 昔 洛 韦联 合 干 扰 素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的疗 效 观 察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干扰 素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 带状疱疹 的临床疗 效及安 全性。方法

干扰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观察

干扰素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观察

带 状 疱 疹后 遗 神 经 痛 ( P HN) 是 以局 部 持 续 性 或 阵发 性 疼 痛 为 主要 表 现 的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症 , 其 临床 发 病 率 随年 龄 增 长 而 增 高 。 剧 烈 的顽 固 性 疼
部 6例 , 躯 干部 3 3例 , 四肢 l 0例 。两 组 临床 资 料 具
资料 以 x± s 表示 , 数据 比较 行 t 检验 ; 计数 资料 比较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临床 资 料
纳入 标 准 : ①符合 P HN 的诊 断 标
准; 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V A S ) > 5分 ; ③病程 I >4 周 。排 除标 准 : ①对 所应 用药 物过 敏 ; ② 伴 有其 他 系
病毒药物 J 。2 0 1 4年 1 0月 ~ 2 0 1 6年 1 0月 , 我们
采用 干 扰 素联 合 普瑞 巴林 治 疗 P HN患者 4 9例 , 并
观察其对血清 I L - 6 、 I L 一 1 0等炎性 细胞 因子水 平 的
影响。
显效 ) 例数 / 总例数 X 1 0 0 % 。②疼痛情况 : 分别于 治疗 第 3 、 5 、 l 0、 3 0天 采 用 V A S评 价 疼 痛 程 度 J 。 ③炎性 因子: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 个月取静 脉血 , 采用 E L I S A法检 测 血清 I L - 6、 I L 一 1 0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采 用 S P S S 1 8 . 0统计 软 件 。计 量
1 . 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 J : 治疗 1 个月后进行 疗效 评 价 。痊愈 为 患者 V A S减 少 i >7 0 %, 或 疼 痛 感
完 全消 失 ; 显效为患者 V A S减 少 5 0 % 一 <7 0 %, 不 影 响正 常生 活 ; 有 效 为 患者 V A S减 少 3 0 % 一< 5 0 %, 疼痛 中度可 耐受 ; 无效为患者 V A S减 少 < 3 0 %或 V A S未 减 少甚 至增 加 。总 有效 率 =( 痊愈 +

传统药物联合外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观察

传统药物联合外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观察

[ ] 林善炎 .当代 肾病学 [ .上海 : 海科技 教育 出版 1 M] 上
3 讨 论
社 ,0 15 8— 5 . 2 0 :8 5 8
贝那普利改善肾小球 滤过功能 , 白蛋 白检测作 为观察 尿 D N肾小球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 , 其对 D N治疗 及预 后有 主要
预测 价 值 。本 研 究 结果 显 示 : 的 贝那 普 利 治 疗 可 以 使 D 6周 N 患者 尿 白蛋 白排 泄 减 少 4 .% , 验 期 间相 对 稳 定 的蛋 白 摄 27 实 入 及 代 谢 控 制 , 排 除 其对 白蛋 白排 泄 的影 响 , 明 贝 那 普 利 可 说
带状疱疹系水 痘 一 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 性皮 肤病 , 常突然发 生 , 发于春秋季 节。以簇集性小 水疱 , 好 沿一
经 区域 1 , 2例 三叉神 经 区域 4例 ; 分布 于左侧 3 2例 , 右侧 4 8
例。两组已知干扰素过敏者不参加此观察 。 12 分组 : . 治疗组 4 O例, 2 男 2例 , 1 女 8例 , 年龄 2 O~6 , 8 平
20 ,6 5 :2 . 0 62 ( )32
[ ] S gnm , kym S gw r A,t 1O e —e— 4 ua a iT Muoa aM, ua aa e a vr x .
p e s n o ri ar rt e t ei c meir tsi rs i f an n t u ei p p i n mie a l ae o b i c d o mmu e— n
2 2 65 .
D N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后 S P D P均有降低( 0 0 ) B 、B P< .5 , 相关分析示动脉血压降低 和尿 白蛋 白减少无相关性 。说明在 无 高血压 的 D N患 者 , 贝那普利 降低 白蛋 白作 用并 不完 全依

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女2 2 例 ,男2 9 例 ,年龄为2 3  ̄ 6 8 岁 ,年龄均值 ( 3 6 . 9 3 ±7 . 9 4 )岁 ,有9 例累及颈神 经,1 O 例累及脑神经 。在B 组 中,女2 3 例 ,男2 8 例 ,年龄为
2 1 - -  ̄ 6 8 岁 ,年龄均值 。 ( 3 5 . 7 5 ± 7 , 3 8 )岁 ,有 8 例累及 颈神经 ,9 例累及脑 神经 。两 组的一般资料无差异 ( P>0 . 0 5 )。 1 . 2 人选 与排除方法 。人选 :患者有皮疹 症状 ,符 合带状疱 疹的疾病
带状疱疹 是临床 中的常见 病 ,当人体抵抗 能力变弱后 ,极易重新 激 活潜伏病毒 。对于 对这类病毒不存 在免 疫力的患者而言 ,当出现感
对本 次研 究药物不耐受 ,有过敏 反应史 ;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
1 - 3方法 。B 组 :干扰 素 :取干扰 素 ( 国药准字 S 1 0 9 6 0 0 2 3 ,哈药集 团 生 物工程有 限公 司)1 0 0 万u,为 患者肌 内注射 ,每天 1 次 ,共接 受7 d
2 0 1 7年 1月第 1 5卷 第 3 1期

临床 研 究 ・ 1 4 9
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 带状疱疹 的疗效观察
张艳 武
(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 区皮肤病防治所 ,江苏 宿迁 2 2 3 8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带 状 疤疹 经 胸腺 五肽 与干扰 素 联 合 治疗 的效 果 。方 法 选取 我 院 于 2 0 1 4年 3月至 2 0 1 6年 5月收 治的 1 0 2例 带状 疤疹
( 7 . 9 8 ±1 . 1 8 )d 。B 组 的疼痛缓解 、疼痛消失 、皮疹结痂 脱落时 间小 于A 组 ,对 比具有差 异性 <O . 0 5 )。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对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疼痛和血清IL-2、IL-6_水平的影响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对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疼痛和血清IL-2、IL-6_水平的影响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对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疼痛和血清IL-2、IL-6水平的影响樵书宏1,寇鹏涛1,郭娟莉1,王琳1,王莲21.商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陕西商洛726000;2.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陕西商洛726000【摘要】目的探究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对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疼痛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商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9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案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疼痛物质P (SP)、β-内啡肽(β-EP)]、炎性因子水平[γ-干扰素(IFN -γ)、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 -2)、白细胞介素-6(IL -6)]和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T 淋巴细胞(CD4+)、CD8+T 淋巴细胞(CD8+)、CD4+/CD8+];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疱疹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68±0.97)d 、(4.65±0.59)d 、(7.11±0.65)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6±1.02)d 、(5.07±0.61)d 、(7.98±0.71)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 AS 评分、SP 、CRP 、IL -6、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EP 、IFN -γ、IL -2、CD4+水平、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个月内,研究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略低于对照组的1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20例疗效观察
刘淑荣;乔艳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7(002)011
【摘要】@@ 带状疱疹是一种非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突然起病或先有痛感.疱疹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而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的一侧,偶尔有对称者.开始时局部皮肤先发红斑,继而出现集簇成群丘疹,迅速变为水疱,内容物透明,发亮水疱,排列成带状间有出血或化脓,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我们用干扰素(IFN)治疗带状疱疹2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总页数】1页(P49)
【作者】刘淑荣;乔艳
【作者单位】130041,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130041,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J], 郑桂香;张玉;余兰
2.胸腺五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J], 张艳武
3.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J], 陈仲;邓国辉
4.伐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J], 左爱俊
5.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J], 邹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潘宝昌;侯秀伟;李雪萍【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年(卷),期】2008(21)8【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将122名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成2组:联合组62名,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直接涂在患处,每日4次,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0.2g/次,每日5次,疗程10d;单一组60名,只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用法、疗程同上。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单独使用及联合阿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

结果联合组和单一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1%和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联合组平均起效时间(止疱时间、水疱干涸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均较单一组短,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联合组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阿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有明显的疗效。

【总页数】2页(P711-712)【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阿昔洛韦;带状疱疹【作者】潘宝昌;侯秀伟;李雪萍【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7;R373.11【相关文献】1.阿昔洛韦片联合胸腺肽肠溶胶囊加外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J], 付禄新2.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J], 吴娟3.阿昔洛韦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J], 叶伟;叶圣章;罗中权4.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对比分析 [J], 阿卜杜萨塔尔·艾乃斯;扎克尔·祖库拉5.阿昔洛韦片联合胸腺肽肠溶胶囊加外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J], 付禄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扰素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127例

干扰素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127例

11 病 例 选 择 .
为 有 典 型带 状 疱疹 临 床 症 状 和 体 征 , 无 并 发 症 ; 疹 出现 时 均 皮 间 2 7d 年 龄 5 ~ 7 ~ , 5 6岁 , 女 均 可 。但 不 包 括 有 以 下 情 况 男 者 : 重心 、 、 严 肝 肾功 能 不 全 或 全 身 衰 竭 者 ; 用 皮 质 类 固醇 或 应 免 疫 抑 制剂 者 ; 干扰 素 注射 液 、 乃 洛 韦 药 物 过 敏 者 ; 周 内 使 万 1
组 例 / 治 / 显 例 有 / 无 / 总 效 别 数例 愈例 效/ 效 例 效例 有 率/
带状疱疹 是 由水痘一 状疱 疹 病 毒感 染 引 起 的皮 肤 病 。 带 病毒侵犯神经节 , 其发炎 、 死 , 使 坏 引起 神 经 痛 ; 毒 沿 着 周 围 病 神 经 纤 维 侵 犯 皮 肤 , 皮 肤 出 现 丘 疱 疹 、 疱 损 害 。 带 状 疱 疹 使 水 病 毒 可 侵 犯 不 同年 龄 的人 , 以老 年人 的 皮 肤 损 害 为 重 , 以 但 尤
果 报道如下 。
1 病 例 和 方 法
带 状 疱 疹 患 者 血 清 与 正 常 人 相 比 , 干 扰 素 水 平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与 其 自身 水 疱 相 比 , 但 其 干 扰 素 水 平 降 低 , 这 种 而
降 低 可 能是 血 清 中 7干 扰 素 进 入 局 部 组 织 所 致 , 此 认 为 带 一 因 所 有 病 例 均 来 源 于 皮 肤 科 门 诊 。入 选 标 准 状 疱 疹 的局 部抗 病 毒 作 用 更 有 赖 于 7干 扰 素 Ⅲ 。 而 干 扰 素 是 一 4 ]

50 , 0 0 ) 见 表 2 .1Pd .5 , 。后 遗 神 经 痛 方 面 : 疗 组 有 2例 治 治 疗 组 有 1 出现 发 热 、 战 , 2 例 寒 于 4h内 消

聚维酮碘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聚维酮碘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24.、IgG 在不同程度慢性荨麻疹中的-959.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B 2b 喷雾剂外用,疗程10d ,治疗%、67.50%,C 组与A 组、B 组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α-2b 喷雾剂辅助治疗带状疱疹,能加快皮损恢复,缩短急性期疼痛缓解时间,临床效果显著,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带状疱疹;聚维酮碘;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中图分类号:R751.05;R752.1+2 文献标志码:B doi :10.3969/j.issn.1002-1310.2021.01.033【收稿日期】2020-06-23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 )是皮肤科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由潜伏在脊髓后根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再激活所致,临床上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好发于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带状疱疹部分患者可伴发长时间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还有一些患者出现视觉、听觉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失明、耳聋、面瘫和脏器功能异常,甚至死亡[2]。

PHN 的发生与急性期疼痛程度、水疱持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等相关[3],而急性期疼痛会随着皮损逐渐吸收后减轻[4]。

因而加快急性期皮损愈合,对减轻急性期疼痛及预防PHN 发生有一定意义。

笔者 采用聚维酮碘溶液湿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喷雾剂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9年1月至12月带状疱疹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 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2±16.3)岁,平均病程(3.7±1.7)d ;B 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3±17.5)岁,平均病程(3.9±1.6)d ;C 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0.6±11.5)岁,平均病程(3.6±1.6)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05T15:42:14.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吉启斌
[导读]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周围神经分布群集的疱疹或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吉启斌
(江苏金湖县吕良中心卫生院 211600)
【摘要】目的是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轻带状疱疹对患者神经根的伤害,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及时性,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果本病好发于免疫力底下或无免疫力的人群。

结论 a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优于其它药物。

【关键词】带状疱疹 a干扰素神经根疼痛
【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13-02
带状疱疹疾病的定义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周围神经分布群集的疱疹或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祖国医学称为“热疮”)
流行病学
本病好发于免疫力低的人群,通过呼吸道粘膜入侵引起原发感染。

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

病毒感染后以潜的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在某些因素的激发后,病毒从一个神经节或数个神经节沿各自支配的周围神经到达皮肤引起反复感染,病后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很少发生二次感染。

病理
皮肤的病变主要表现在表皮,水疱位于表皮深层,在疱内及边缘处可见明显肿胀的气球状表皮细胞。

在病变的细胞核中可见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支配病变皮肤处神经的神经节内也有病变。

表现为脊髓后柱节段性脊髓灰白质炎,神经节或神经后根有剧烈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常有轻度的前驱症状,以局部淋巴结肿痛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神经痛为特点。

典型的皮损,在炎症的基础上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的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周围有红晕。

皮损以周围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资料
本人从2006年—2010年期间,共诊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人共15例。

男性七例,女性8例,其中儿童2例,50—70岁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带状疱疹 1例。

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平均发病年龄60岁。

病史特点
早期以急性疼痛起病,疼痛的性质为剧痛,有皮肤痛觉过敏,疼痛于神经走向一致。

体格检查除局部皮肤疼痛感明显外,无其它阳性体症。

辅助检查B超、全胸片、血常规、血生化检查未发现异常。

常被误诊为肋骨神经痛、胸膜炎等,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及肉体疼痛的折磨。

诊断的不及时性或用药的不合理性,常留下神经根疼痛数月,严重的甚至留下永久的神经根疼痛。

2例儿童,1例男童6岁以急性胸痛就诊。

辅助检查:全胸片正常、心电图正常、生化正常。

疼痛两日后,出现散在的成簇丘疹。

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a干扰素。

第一日50u肌注一日两次,同时给予VB12 300ug肌注qd,阿昔洛韦软膏外用,布洛芬0.05 PIN。

第二日给予a干扰素100u qd。

治疗三日后,疼痛减轻。

一周后疼痛感消失,停用干扰素。

十日痊愈,未留下神经根疼痛。

1例女童8岁以腹痛待查收治入院,于第三日腹部出现成簇状丘疹沿神经走向分布。

明确诊断后,停用抗生素等药物。

第一日给予a干扰素50u肌注一日两次,同时给予VB12 300ug肌注qd,阿昔洛韦软膏外用,布洛芬0.05 PIN。

治疗第四日,腹痛减轻。

一周后,疼痛感消失,停用干扰素,十日痊愈,也未留下神经根疼痛。

一周内疼痛缓解率100%,两周内治愈率100%。

6例成人,以急性胸痛就诊4例,腹痛就诊2例。

分别以胸痛待查、腹痛待查收治入院,查相关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

分别于2例病人第二日出现疱疹,3例第三日,1例第四日出现疱疹。

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a干扰素。

第一日100u肌注一日两次,同时给予VB12 500ug肌注bid,阿昔洛韦软膏外用,布洛芬0.2 PIN。

第二日给予300u qd,4例于第三日疼痛感减轻,疱疹扩散停止,呈衰败趋势,结痂明显好转。

2例于第四日疼痛感减轻,疱疹扩散停止,呈衰败趋势,结痂明显好转。

于治疗的第六日疼痛感不明显,于第七日停用a干扰素,两周内痊愈。

治疗一周内疼痛缓解率100%,两周内治愈率100%。

6例成人,发病明确诊断后,于院外给予聚肌胞2ml肌注一日两次,VB12 500ug bid阿昔洛韦0.3tid,阿昔洛韦软膏外用。

治疗一周后1例病人疱疹开始衰败,结痂好转,神经根疼痛无好转。

5例扩散面积较大,皮肤结痂有感染,疼痛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导致患者夜不能寐,不思饮食。

后于我院停用聚肌胞,停用聚肌胞,口服抗生素控制皮肤感染。

第一日给予a干扰素100u bid,布洛芬0.2 PIN。

第二日300u qd。

4例治疗第七日,疼痛感减轻,2例第十日疼痛感减轻。

疱疹结痂明显好转。

两周后疼痛感不明显,三周基本痊愈。

未用a干扰素一周疼痛缓解率为0,疱疹好转率16.6%。

后用a干扰素,治疗一周内缓解率80%,两周内缓解率100%,三周内痊愈率100%。

1例女性,35岁原有系统性红斑狼疮8年伴发耳后带状疱疹,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头痛,发病后于院外给予更昔洛韦0.4静脉滴注qd
,WB12 500ug bid,阿昔洛韦软膏外用,布洛芬0.2 PIN,同时给予雄黄调酒外敷,治疗一周,疼痛无明显改善,耳后发际结痂明显,扩散面积较大。

后于我院治疗,停用更昔洛韦,给予小计量干扰素100u qd,治疗十一日后,疼痛开始缓解,两周疼痛明显缓解后停药。

入院前生化检查与治疗后生化检查无明显区别。

分析(一)通过临床实践证明,a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缓解率快,治愈率高,不留下神经根疼痛,无并发症发生。

一周内用a干扰素治疗疼痛缓解率100%,疱疹扩散控制率100%,两周内治愈率100%。

未用a干扰素治疗者,一周内疼痛缓解率为0,疱疹好转率达
16.6%,疱疹扩散率84%,其它药物B12 阿昔洛韦等药物对带状疱疹的疼痛缓解率无效果。

发病两周后,用a干扰素治疗,一周疼痛缓解率达66%,两周疼痛缓解率达100%。

而一周后用a干扰素,一周内疼痛缓解率低,病程长,但仍然有效,故a干扰素目前临床实践证明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药物。

分析(二)干扰素是一簇可诱导的分泌糖蛋白,主要分为INF—a、INF—b、INF—y,是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

口服不吸收,肌肉或皮下注射,a干扰素吸收率在80%以上,而b及y干扰素的吸收率较低。

故临床使用a干扰素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因子,增加机体免疫力。

而带状疱疹病毒恰好好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或无免疫力的人群,故a干扰素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免疫力达到治疗带状疱疹的目的。

分析(三)首次小剂量使用,是减少干扰素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用干扰素后畏寒高热的症状,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更好的配合
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如果首次大剂量使用,使患者副作用严重,畏寒发热症状严重,患者会对药物治疗效果产生质疑,甚至不配合治疗,误认为加重病情,不能更好的完成治疗。

故首次小剂量使用,同时给予布洛芬口服治疗,减轻和控制发热症状,同时有镇痛效果,实践证明是实用的。

分析(四)系统红斑狼疮病人伴发带状疱疹,一周后使用a干扰素,小剂量使用是因为系统红斑狼疮病人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大剂量使用,防止诱发加重原发疾病,小剂量使用,通过逐步调整免疫机能逐步抑制带状疱疹病毒达到治疗目的。

既避免了诱发原发疾病又达到治疗目的。

实践证明,小剂量使用对患者原发疾病未产生任何影响。

参考文献
[1]《实用内科学》—11版王侠生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P356-3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