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文化形象解析
青岛旅游及形象定位分析
![青岛旅游及形象定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28b9976bec0975f465e269.png)
青岛八大关
“八大关”的特点,是把 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 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 四季盛开的鲜花,十条马 路的行道树品种各异。如 韶关路全植碧桃,春季开 花,粉红如带;正阳关路 遍种紫薇,夏天盛开;居 庸关路是五角枫。秋季霜 染枫红,平添美色;紫荆 关路两侧是成排的雪松, 四季常青;宁武关路则是 海棠...从春初到秋末 花开不断,被誉为“花 街”。
青 岛 十 大 代 表 菜 :
1. 2. 3. 4. 5. 6. 7. 8. 9. 10.
青岛旅游业现状
青岛旅游业已经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综合配套与国际接轨的 规范化服务体系。青岛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秩序不 断改善。为迎合奥运会,青岛市该着力发展了海上旅游、体 育旅游。以国际一流的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为代表,青岛市 海上高端旅游已初见端倪 当前青岛市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旅游消费结构不合 理,大众观光旅游所占比例过大,游客停留时间时间较短, 消费水平较低。而是旅游产业群存在断层,旅行社的低水平 竞争,价格战激烈,导致利润低下。公寓式酒店的缺乏使休 闲度假旅游市场缺乏旅游基础设施。三是奥运经济的产业基 础有待加强,缺乏休闲产业品牌
山之巅
山东的第三高山崂山就耸立在 青岛郊外。许多神话传说,从此 山中氤氲的雾气中飘散了数千年, 流传到了今天。崂山地处黄海一 隅,难以涉足,且东南两面临海, 山光海色相交,离合变幻无穷, 自然让人增添了神秘感,成为历 代名士佛道向往的地方,连秦皇、 汉武曾把崂山当作“神仙窟宅”。 如今的崂山仍是寺宫古树立遍地, 石阶瀑流挂满山,城市青岛,有着三里河等新石器时代遗址, 齐长城、田横岛、琅邪台、珠山石窟等著名古迹; 崂山的险峰异石与市区的海滨风光又形成无数胜景 佳区;有那罗延窟、白云洞等神异的洞府;有太乙、 神水、金液等名泉清溪。古代名人如郑玄、邱长春、 张三丰、李白、顾炎武、蒲松龄、高凤翰、康有为 等的履迹遍布各地,留下了华美的诗文。盛夏季节, 各海水浴场入浴者,经常一天达几十万人次。新建 的宾馆拔地而起。昔日德国提督的官邸和恭王府, 也已对外开放。
青岛风情 感受浓厚的海洋文化魅力
![青岛风情 感受浓厚的海洋文化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9eb0df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7.png)
青岛风情感受浓厚的海洋文化魅力青岛,这座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城市,因其浓厚的海洋文化魅力而闻名于世。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情,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寻找海洋之美。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次关于青岛风情的旅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第一段:青岛的地理位置和海洋资源青岛位于中国东海岸,北部濒临黄海,南部面临胶州湾,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城市。
这里的海岸线绵延数百公里,拥有许多优美的海滩和海湾,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海洋休闲活动。
同时,青岛还是一个港口城市,拥有现代化的港口和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第二段:青岛的建筑和文化青岛是一个独特的城市,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
作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代表,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海岸城市。
这里的建筑既有古老的德国建筑和法国建筑,也有现代的高楼大厦和别墅区。
在青岛的街头巷尾,可以感受到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充满了浓郁的海洋风情。
第三段:青岛的海鲜美食无论你是海鲜爱好者还是美食爱好者,青岛都会让你为之倾倒。
青岛是一个渔业大市,每年都有大量的海鲜产品从这里出口到全国各地。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如螃蟹、虾、贝类等。
此外,青岛还因其独特的啤酒文化而闻名于世,这里的啤酒酿造技术独特,口感醇厚香醇,深受人们的喜爱。
第四段:青岛的海滩和水上活动青岛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如石老人、八大关和金沙滩等。
这些海滩犹如明珠般点缀在大海之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海水的清凉,沙滩的温暖,还可以参加各种水上活动,如浮潜、冲浪和帆船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你感受到海洋的力量,还让你充分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第五段:青岛的海洋文化节日青岛是一个热爱海洋的城市,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海洋文化节日。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青岛国际啤酒节和青岛国际海洋节了。
这些节日不仅汇聚了海内外的游客,还举办了各种文化演出和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和烟花晚会等。
青岛城市文化
![青岛城市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cdf83d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2.png)
青岛城市文化
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却以其作为海滨城市的独特魅力享誉海内外。
优美的自然环境、宜人的气候、快速发展的经济,无不带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然而,与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并存的,是青岛常被讥为“文化沙漠”的尴尬。
的确,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只是城市的血肉;一个城市真正的灵魂,是文化。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别的城市的真正特征,也是城市魅力的不竭源泉。
汉语中明确出现“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
这里所说的“文化”就包括了“文治和教化”的意思。
根据中西关于文化一词的论述,文化的原初意义既指人类的耕作和繁育,也指人对自身的教化,体现为人对自然的改造,也表现为心智的成熟、后天习得的能力以及道德修养等。
现代社会,文化有了更加丰富多重的意义。
从现实来看,人们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文化中,我们的日常行为包括衣食住行、婚嫁丧娶无不体现出文化的意蕴。
一个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息息相关,体现在市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
反之,城市文化又时刻都在影响和生成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建设有青岛特色的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总体实力,使青岛真正跻身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的必由之路。
青岛城市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青岛城市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f352abf524ccbff12184fd.png)
青岛城市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内外部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在大脑中形成的对城市各要素的综合感知与评价。
作为人与环境之间双向互动的产物,城市形象与城市的产生、发展可谓如影相随。
城市形象是历史、文化、经济综合发展的结果。
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到名牌云集的“青岛现象”,青岛的城市形象发生了质的飞跃,青岛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山东半岛乃至全国极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在新世纪,要深入推进城市经营活动,就必须继续寻求青岛城市形象定位,通过青岛城市形象战略的实施与运作,打造城市品牌,凸现城市个性,创建城市文明,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青岛城市形象特质,影响因素,城市形象战略1.文献综述1.1城市形象的产生城市形象的产生非常复杂。
阿尔文·托夫勒认为,外部环境向我们倾注了大量的刺激,来源于我们之外的信号( 声波、光等) 触动了我们的感觉器官,这些信号一旦被接受,便通过一种仍然还很神秘的过程转变为现实的象征,转变为形象。
Foot认为,城市形象这一主观的图像是整合语言、大众传媒、记忆、照片、电影和环境而成的。
钱智指出,城市形象的生成是城市与公众之间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相互沟通的过程,其中既有公众进行的信息接受、处理、行动及反馈环节,又有城市进行的信息编码$信息传递及行为调整等环节。
尽管人们对城市形象产生的机制和具体过程尚有争议,但一般都认同城市形象的产生,核心点主要是三个: 城市的客观存在、媒介和公众的主观认知效果。
城市的客观存在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累积,其外延包括城市中的一切,它是城市形象得以产生的客观物源( 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 "媒介是人开展信息传播的手段、方式或工具,如语言、文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
公众的认知效果是城市内外部公众心理选择和心理反应的一种结果。
1.2城市形象研究的路径及其理论观点该路径研究的开启者,是美国学者凯文*林奇。
青岛“城市精神”与青岛文化
![青岛“城市精神”与青岛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827a5f8ba0d4a7302763add.png)
青岛“城市精神”与青岛文化摘要:文化青岛建设是城市精神的延伸。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引领着城市前进的方向,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青岛;城市精神;青岛文化一、青岛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红飘带、微尘、蓝色经济……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来涌现出的一些新的特质让“青岛精神”不断丰富,也激发了不少人找寻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的热情。
今天的青岛更需要能体现和表达时代要求的新青岛精神。
第一,诚信。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所谓“诚信”的城市精神包括:政府诚信:公开公正,依法行政;市场诚信:公平竞争,承诺信用;公众诚信:诚实文明,仗义守信。
诚信首先包括政府诚信:是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主体的诚信,指政府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责任,它是现代民主社会中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
既要求政府科学合理、稳定连续的出台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在行政行为公开、公平、公正,按约行事,减少暗箱操作和主观性、随意性、片面性等失信行为,进行“阳光操作”,监督权力运行,确保行政行为的有序进行,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诚信行为运行机制。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仍是至理明言。
政府就是要靠正确的政策理念、诚信的人文精神去取信于民,团结人民。
其次是市场诚信和公众诚信: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和诚信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法制的基础是诚信。
诚信的心理特征是信任,其经济学意义在于它构成了社会的“信任结构”。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既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来规范市场主体的各种交易行为,又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来约束授信人和受信人的权利和责任。
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规范市场环境中的所有行为在承诺信用的基础上公平竞争。
漫谈青岛城市文化
![漫谈青岛城市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4db87c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d.png)
漫谈青岛城市文化东西文化交融塑造时尚青岛作为一种城市化现象,青岛城市化的经验在20世纪初期远远超过当时中国其它城市。
从文化发展角度观察,青岛早期城市开发极富开拓创新精神,其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殖民文化与民族文化、异域文化与地域文化、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互发生作用,具有主导性和代表性,并且深刻影响了青岛发展的方向、格局和精神面貌。
传统与本土文化的孤独坚守德国租借地期间,大量流民进入城市,在租借地主流文化之外,本土传统娱乐与市井文化始终顽强生存着。
李明认为,“青岛城市化早期的传统娱乐与市井文化,在今天的劈柴院最具代表,以台东镇、劈柴院、李村的说书场、地摊、茶社代表了青岛传统市井文化,传承延续了中华文化,保持了本土文化的精神面貌。
”“传统娱乐和市井文化与新城市文化相互交融”是他对青岛早期城市中市井文化存在形态的评价。
在辛亥革命之前,已经有少量精英知识分子进入青岛,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1909年10月5日青岛高等学堂开学,成为了重要的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
辛亥革命导致一大批具有保守主义文化倾向的前清官员陆续到达青岛,几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诸如周馥、徐世光、杨度、于式枚、刘廷琛这样一些流亡者的涌入,“孤独”是李明对当时寓居青岛的传统文化卫道者的概括,“在青岛这个没有围墙的流亡政治避难所中,尽管几乎所有的时尚玩意都不难看到,但在这些知识人士释放着酒气的长衫里面,包裹着的却是没有人能够真正体味的文化孤独。
”在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下,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和纯洁,是维护精神家园的完整性、抵抗异族文化扩大化的首要任务。
欧洲文化、时尚的强势融入德国租借地时代的青岛,以社会化形态呈现的公共文化,充满了割裂、矛盾和差异性。
李明在研究中发现,在欧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它们相互交汇,但大多时候它们是互不信任和抵触的。
单一的德国文化以及其社会化扩散,在青岛城市化初期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他认为,“青岛中西文化的部分融通,从单一到多元转化的文化演变过程,同时也是彼此妥协和避让的过程。
青岛栈桥历史文化解析
![青岛栈桥历史文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50ca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9.png)
青岛栈桥历史文化解析青岛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而青岛栈桥则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作为青岛的象征,栈桥见证了这个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对青岛栈桥的历史和文化进行解析,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和独特之处。
一、栈桥的历史背景栈桥是在青岛建城初期修建的,它最初的功能是为了方便人们登船、卸载货物以及进行贸易往来。
栈桥的设计灵感源于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码头建筑风格。
这也体现了当时青岛作为一个港口城市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意义。
二、栈桥的建筑风格青岛的栈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它结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合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特点。
栈桥的主体结构以木材为主,细腻的雕刻和装饰让人赞叹不已。
同时,在栈桥的两旁还有华丽的石雕、石塔以及欧式建筑,给整个栈桥增添了一丝古典的浪漫气息。
三、栈桥的文化意义除了作为建筑物,栈桥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它见证了青岛的发展,记录了这个城市走过的每一步。
栈桥也成为了青岛的名片,代表着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都会来到栈桥,欣赏这座建筑的美丽,感受这里的历史气息。
四、栈桥的周边环境青岛栈桥所处的位置也是其独特之处。
栈桥位于青岛市中心的海边,旁边是广阔的海景和壮观的青岛湾。
栈桥不仅可以享受优美的海景,还可以感受到海风的清凉和海浪的声音。
周边还有着各种餐馆、咖啡店和商业街,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和娱乐区域。
在这里漫步,可以感受到青岛的独特气息和人文魅力。
五、栈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岛栈桥也经历了多次修复和改建。
如今的栈桥既保留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栈桥现在成为了一个融合了休闲、观光、购物和文化交流的场所,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总结:青岛栈桥是一座历史和文化相融合的建筑,代表着青岛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风貌。
建筑的风格与设计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城市的烟火气息。
栈桥所处的周边环境更是为其增添了一份浪漫和诗意。
青岛: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
![青岛: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https://img.taocdn.com/s3/m/fb7235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d.png)
青岛: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引言概述:青岛作为中国的知名城市,以其优美的海岸线、浓厚的啤酒文化和良好的城市环境享誉全国。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品牌隐忧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城市形象、环境质量、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和文化传承五个方面探讨青岛作为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
一、城市形象1.1 城市建设规划缺失:青岛的城市建设规划长期以来存在滞后和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城市形象不够统一和完整。
1.2 建筑外观乱象:城市中存在大量外观简陋、风格不统一的建筑,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的美观度。
1.3 城市标志缺失: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或景点,使得青岛的城市形象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二、环境质量2.1 空气质量下降:随着城市工业化和交通发展,青岛的空气质量逐渐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2 垃圾处理难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导致垃圾处理难题日益突出。
2.3 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受到威胁,环境质量下降。
三、产业发展3.1 产业结构单一:青岛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啤酒、海洋产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
3.2 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青岛的企业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影响了城市整体品牌形象。
3.3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青岛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四、城市管理4.1 城市规划执行不力:城市规划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和不协调的现象。
4.2 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市政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管理效率低下。
4.3 城市安全隐患存在:城市安全隐患较多,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五、文化传承5.1 文化传承不足:青岛的历史文化传承不足,城市缺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5.2 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不足,影响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青岛民俗文化有哪些
![青岛民俗文化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968f4e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6.png)
青岛民俗文化有哪些
青岛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城市,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以下是一些青岛的民俗文化:
1.龙船舞:龙船舞是青岛地区的传统民俗表演,通常在农历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等庆典活动中出现。
龙船由多人扛起,操纵船身,以舞蹈、旋转和扭动动作表演。
这个表演形式寓意着驱邪辟邪、祈福和庆祝丰收。
2.胶东陶艺:青岛地区的胶东陶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陶艺作品常常以水墨画的形式来描绘山水、人物和花鸟等题材,富有艺术性和观赏价值。
3.刺绣艺术:青岛地区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技术精湛。
青
岛的刺绣作品以精致细腻和色彩鲜艳而著称,常运用在服饰、家居以及礼品等方面。
刺绣艺术是青岛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特色的代表之一。
4.海洋文化:作为一个沿海城市,青岛的民俗文化中充满了
海洋元素。
渔家民俗、海洋节日和海鲜美食等都是青岛独特的文化特色。
例如,在元宵节期间,青岛地区会举行传统的渔灯节,人们放置精美的渔灯以祈求好运和丰收。
5.青岛啤酒节:作为国际性的啤酒盛会,青岛啤酒节吸引了
无数的游客和啤酒爱好者。
该节日举办期间,人们可以品尝各种美味的啤酒,参与音乐演出和文化活动,感受愉快
的气氛。
这些是青岛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展示了青岛丰富多样的艺术和传统习俗。
通过这些表演和活动,人们了解和感受青岛的独特民俗风情,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用文创讲好时尚青岛故事
![用文创讲好时尚青岛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f10bc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e.png)
用文创讲好时尚青岛故事青岛,一个充满时尚气息的城市,不仅是中国的时尚之都,更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如何用文创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要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我们需要了解青岛的历史文化,找准青岛的时尚元素。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海洋文化深厚,这是青岛时尚的灵感之源。
青岛还有着德国殖民地的痕迹,这使得青岛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时尚风格。
青岛啤酒、海鲜、崂山茶等特产也成为了青岛时尚故事的一部分。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挖掘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用文创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
要用文创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和方式。
文创可以通过绘画、摄影、音乐、文字等形式来表现青岛的时尚魅力。
比如可以通过摄影展的形式展示青岛的海洋风光和时尚街拍,可以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表现青岛的浪漫情怀,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描绘青岛的历史传奇。
还可以利用文创产品,比如T恤、文具、包包等,将青岛的时尚元素融入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青岛的时尚魅力。
要用文创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我们需要注重创意和品质。
青岛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这为文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但是要想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单纯地复制和模仿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要注重创意,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赋予文创作品新的时尚内涵。
还要注重品质,只有具有高品质的文创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让更多的人愿意了解和喜爱青岛的时尚文化。
要用文创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我们需要依托平台和传播渠道。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创作品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可以通过搭建线上平台,比如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的时尚故事;可以通过组织线下活动,如展览、讲座等,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青岛的时尚魅力。
通过多种渠道的传播,可以让青岛的时尚故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青岛拥有丰富的时尚元素和文化底蕴,要用文创讲好青岛的时尚故事,需要深入了解青岛的历史和文化,找准时尚元素;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和方式,将青岛的时尚魅力展现出来;需要注重创意和品质,将青岛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还需要依托平台和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青岛的时尚文化。
山东青岛的人文特色
![山东青岛的人文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08afdd7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b.png)
山东青岛的人文特色青岛,那可是一个超有魅力的城市呢!青岛的建筑特别有韵味。
走在青岛的大街小巷,能看到很多欧式风格的建筑。
像八大关那里,简直就是建筑的大观园呀。
一幢幢小洋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每一栋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细节。
红瓦绿树映衬下,这些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它们可不是简单的房子,而是历史与文化的承载者呢。
在这里,能感受到西方建筑艺术与中国本土风情的奇妙融合,真的很奇妙呀。
青岛的民俗文化也相当迷人。
比如说青岛的海祭文化,这是青岛人民对大海的敬重与感恩的体现。
每年特定的时间,海边就会有热闹的海祭活动。
渔民们会带着各种祭品,祈求大海的庇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出海平安,收获满满。
还有青岛的剪纸艺术,那些心灵手巧的艺人用剪刀在红纸上飞舞,一会儿就剪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可能是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也可能是吉祥如意的花朵图案。
这剪纸里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有意思啦。
青岛的饮食文化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提到青岛美食,怎么能少得了青岛啤酒呢?青岛啤酒那可是闻名世界的。
在青岛的街边小馆,来上一杯新鲜的扎啤,泡沫细腻丰富,口感醇厚爽口,哎呀,那种感觉简直无法形容。
再配上几串烤得滋滋冒油的烤鱿鱼,鱿鱼的鲜嫩加上独特的酱料,一口啤酒一口鱿鱼,这就是青岛人的惬意生活呀。
还有各种海鲜,什么蛤蜊、虾虎、螃蟹之类的。
蛤蜊便宜又鲜美,辣炒蛤蜊是很多人的最爱,鲜辣的味道在舌尖上跳跃。
虾虎肉紧实鲜甜,自己动手剥着吃,别有一番乐趣呢。
青岛的方言也很有特色。
青岛人说话带着一种豪爽劲儿。
他们的方言里有很多有趣的词汇,像“小嫚儿”用来称呼年轻的女孩子,听起来就很亲切。
当你走在青岛的街头,听着当地人用方言聊天,虽然可能一开始不太懂,但慢慢就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韵味和热情,真的是超有感染力的。
青岛的文学艺术氛围也很浓厚。
这里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呢。
他们从青岛的山水、人情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动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又反过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喜爱青岛。
本土与海外青岛城市旅游的文化意象与文化共生
![本土与海外青岛城市旅游的文化意象与文化共生](https://img.taocdn.com/s3/m/ebb4485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7.png)
4青岛的文化的特点齐国因地制宜地利用海洋资源,充分发挥了捕鱼业和制盐业,成为了一方霸主,谱写了我国海洋文化的光辉篇章。
而当时的青岛正是齐国东部沿海的重要地区。
齐国的海洋开发即促进了齐国经济和军事的进步,又促进了时代的进步,成为我国海洋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分界点。
一个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海洋文明聚集在青岛的海岸线上,展示了青岛辉煌的海洋文明史。
秦皇汉武在这里巡海,徐福殷人在这里东渡,东亚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起步,如此多的海洋文化遗存为当代青岛留下了大量海洋历史文化遗产。
涉海文化遗址、古船、古航线、海防卫所建构、古渔村和历史事件发生地遗址等都可以称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而当代青岛的栈桥、琴岛灯塔等都能体现具有海洋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
4.2.2海洋商贸文化早在我国古代,青岛就有了对外贸易的历史,青岛的琅琊镇(古称“琅琊’’)是我国见诸史载的最早的海港,姜太公充分挖掘了沿海城市地利的优势,工商鱼盐样样不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一方豪杰。
北宋时期在青岛的板桥坊(北宋时称“板桥镇”)设市舶司,成为为全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点。
明清时期,将青岛的沿海区域(当时称“金口、青岛口”)发展成为当时区域性的海上贸易中心,并最终促进了青岛港的开辟和发展。
青岛港在清代以后与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贸易往来。
青岛也是全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十四城市之一,成为国内外可数的工、商、贸、文教、旅游名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国际社会看好的投资热土,这些无不得力于青岛所独具的东方式的蓝色海洋文化优势。
人们习惯将青岛比作“东方的威尼斯",可见游客眼中除了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还看到了青岛的商机。
青岛并不仅仅是海洋科技城、海洋产业城,更是一个海洋商贸城,是一个具有海洋商贸文化的国际海洋文化名城,更是一个能赚钱的地方。
4.2.3.海洋民俗文化“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青岛地处黄海和崂山地界,思想上展现出了靠海的一面,逐渐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风情。
青岛之美 领略大海与城市的完美融合之美
![青岛之美 领略大海与城市的完美融合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1f1ba4e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a.png)
青岛之美领略大海与城市的完美融合之美青岛之美——领略大海与城市的完美融合青岛,作为中国东海岸的一个重要城市,以其壮丽的海景和迷人的城市风貌而闻名于世。
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大海与城市完美融合的典范。
本文将为您带来对青岛之美的探索,领略海洋与城市的奇妙交织。
一、大海是青岛的灵魂青岛坐落在黄海之滨,拥有辽阔的海域和绵延的海岸线。
无论是细软的沙滩还是浩渺的海洋,大海都是青岛的灵魂。
身处青岛,您可以在海滨长廊漫步,感受微风拂面,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放松身心,尽情欣赏大海的壮丽景色。
而奥帆中心则是青岛海洋文化的象征。
这个坐落在金沙滩畔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举办地,如今成为了一座标志性建筑。
无论是观赏帆船比赛、参与水上运动还是体验国际级的游艇会,奥帆中心都为人们提供了与大海亲密接触的机会。
二、城市风貌独特而迷人青岛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景点,其城市风貌同样独特而迷人。
作为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青岛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岛建筑风格。
在胶州湾畔,您可以欣赏到红瓦绿树、集欧洲建筑与中国传统元素于一体的海外风情街区。
这里的建筑造型各异,仿佛将您带回到历史的长廊上,让您感受到百年前的繁荣与辉煌。
而栈桥则是体现青岛城市风貌的另一个重要景点。
这座百年老桥精巧绝伦,桥身上方是欧式建筑,形成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桥下是交织的连拱,构成了栈桥宛如拱桥的景观。
站在栈桥上,您可以俯瞰大海的壮丽景象,目睹城市与海洋的和谐相融。
三、文化底蕴浓厚青岛不仅以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吸引着游客,它还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青岛被誉为“东方瑞士”,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深受德国的影响。
在青岛市区,您可以参观栈桥附近的山东省博物馆,来了解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
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山东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而青岛市博物馆则展示了青岛作为一个渔业重镇的历史,您可以了解到青岛渔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文化传承。
青岛传统文化简介
![青岛传统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ab62ef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1.png)
青岛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以下是对青岛传统文化的简要介绍:
红瓦绿树的建筑风格:青岛曾是德国殖民地,留下了许多典雅的欧式建筑,这些建筑风格成为了青岛城市的标志。
尤其是红瓦绿树的别墅和建筑,体现了浓郁的欧洲风情,成为了青岛的一大特色。
啤酒文化:青岛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其创办于1903年,有着悠久的历史。
青岛啤酒文化在城市中广泛传扬,每年还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啤酒,感受啤酒文化的魅力。
海洋文化:作为海滨城市,青岛的海洋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青岛有着悠久的海洋历史,海鲜美食、渔民生活、航海传统等都影响着当地的文化氛围。
传统手工艺:青岛地区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如剪纸、泥塑、织锦等。
这些手工艺代代相传,体现了青岛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音乐舞蹈:青岛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传统,例如青岛民间舞蹈、山东梆子戏曲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节日:青岛人民还保留着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增进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总体而言,青岛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体系,融合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使得青岛成为一个独特而迷人的城市。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依然深深影响着青岛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氛围。
浅析青岛地域文化的核心
![浅析青岛地域文化的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e708c900cc175527072208f9.png)
浅析青岛文化经济关键词:青岛地域文化文化经济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
青岛作为一座近代崛起的城市,具有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势。
在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本乡本土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青岛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时期,出现了为经济界所广泛关注的“青岛现象”。
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培养造就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大企业集聚发展的内在文化机制。
青岛区域文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儒家文化、海洋文化、西方文化各有体现,构成以传统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独特文化,这就使得青岛区域文化具有开放性、理性化、多样性、和谐化、创新性、企业文化独领风骚的独特气质,从而为青岛经济发展培育了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形成了现代企业文化,孕育了伦理型的商业精神,进而促进了青岛区域经济的高速、高效发展。
但是,作为一种文化,青岛区域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吸收、形成和保留优秀的成份,不可避免的,也会吸收或形成某些不积极、不健康或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文化因子,鉴于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如此大的影响作用,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越来越有一体化的趋势,本文进一步提出再造青岛经济与文化发展新优势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协调的发展战略。
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青岛之所以会发展如此迅速,从很大程度上是受其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因此,要想实现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必须在盘点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儒家文化新价值的基础上提升青岛的企业家精神,继而针对青岛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民众创业氛围淡薄提出培育全民创业文化的战略选择,最后通过定位和谐、卓越的城市精神,打造海洋强市,使青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与现代西方文明在青岛交流碰撞,孕育出独特的青岛文化现象。
古代青岛,是传统文化重地,近代又成为新儒学研究中心,德国人卫礼贤在青岛设立礼贤书院及尊孔文社,请西方哲学家与中国大儒探讨儒家思想,从新的视角研究儒家思想。
青岛地方区域文化
![青岛地方区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0de7d3e5a8102d276a22fc0.png)
全国沿海的各大中城市,都有其因海而兴 的历史,然而又都各具有自己独具的特色。青 岛的历史文化,在许多层面和意义上来说,就 是海洋文化。青岛的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资源丰富,独富特色。青岛所独具的特 色在于,既有海洋文化的历史传统的发扬光大, 又有中外海洋文化的交流融汇,还有海洋科技 教育、海洋产业、海洋运输和海洋商贸经济的 集结一体,人们的海洋观念、海洋意识相对来 说比较强烈,这是我们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 发展海洋文化的独具优势。
三方面观青岛
• 一是从历史上来看。青岛及其所在的山东半岛,是东 夷海洋文明的故乡,春秋“海王之国”齐国的要地,琅琊 (今属青岛)曾是见诸史载的最早的海港,海上强国越国 曾在此建都,这里的海域作为海市蜃楼的多发区,是“蓬 莱仙境”的所在,曾是秦皇汉武东来巡海的屡经之处,徐 福东渡、箕子去国、殷人东渡的始点和连接朝鲜半岛、日 本列岛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繁荣之地,登州港、莱州港、 密州港(今属青岛)是古代全国尤其是北方的主要对外海 上交通枢纽。无论从考古学的海洋文化遗址发现来看,从 道教的产生和传播来看,从秦皇汉武的东游寻仙来看,从 本地的语言文学艺术传统、民俗信仰心理和生活文化遗存 来看,还是从本地与东南沿海、与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 以及日本本土及其群岛的海上文化交流和影响来看,莫不 如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青岛石老人雕塑历史文化导览
![青岛石老人雕塑历史文化导览](https://img.taocdn.com/s3/m/c597dc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7.png)
青岛石老人雕塑历史文化导览青岛石老人雕塑是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青岛市的城市名片。
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石老人雕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介绍青岛石老人雕塑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导览。
一、历史渊源青岛石老人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青岛成为德国殖民地,许多德国人在此定居。
其中一位德籍雕塑家Wilhelm Wandschneider受聘于德国驻青岛总督府,创作了青岛石老人雕塑。
这座雕塑原本是为了庆祝1903年唐山大地震后青岛无损的美誉而建。
雕塑以丰满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为主题,寓意着青岛人民心态的坚韧和乐观。
二、造型设计青岛石老人雕塑高14.1米,由花岗岩材质雕刻而成。
整个雕塑呈现出一位面容和蔼、笑容可掬的老人形象,身着传统服装坐于长凳上,手中拿着一本书,在向游人传递着智慧和知识。
雕塑座下有一个水池,象征着青岛的海洋城市特色。
石老人雕塑的雕刻细节非常精美,老人的皱纹和肌肉线条都极为细腻。
整座雕塑的雕琢都展现出雕塑家的丰富想象力和精湛技艺。
三、历史文化导览1. 青岛石老人的象征意义青岛石老人雕塑代表着青岛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老人的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形象体现了青岛人热情好客和友善待人的传统美德。
他手中的书籍象征着青岛文化的底蕴和智慧。
石老人雕塑成为青岛市民和游客心中的精神图腾。
2. 青岛石老人与青岛市发展的关系青岛石老人雕塑伴随着青岛市的发展成长,见证了青岛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崛起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
石老人雕塑的创作和存在让人们记住过去,珍藏回忆,也给青岛市注入了活力和文化底蕴。
3. 青岛石老人雕塑的当代价值石老人雕塑不仅仅是青岛的象征,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并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
石老人的面带微笑,代表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青岛石老人雕塑通过它的形象为我们传递出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四、参观体验如果想近距离欣赏青岛石老人雕塑,一定要来到青岛八大关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青岛城市文化的解析
“青岛”原指小青岛,也叫琴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
在已发现的典籍文献中,“青岛”有明确的最早记载是在明代中叶,距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貌保护城市,青岛秉承“打造优美环境,构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个性突出、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
4.1 青岛城市形象特质分析
城市形象特质是城市历史与现实文化精华的浓缩体现,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总概括。
从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生活总和的最基本定义出发,城市形象特质正是城市文化资源的总呈现。
青岛从开埠起便成为异族侵略的领地,在城市形成的初期便被洋化了,走在青岛市的中心地带,如同置身于异国他乡。
但来自胶东各地及四面八方的中国人仍不同程度地守护着他们的生活习俗,听着他们喜欢的乡音、乡曲,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传承着地域的传统文化。
因此,青岛市一个华洋混杂,中西合璧的城市,是旧中国饱受殖民统治城市的缩影。
4.1.1 由岛名到市名
“青岛”原本是胶州湾入海口青岛湾中的一个岛屿,因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后来,北岸市区扩展始享其美名,原岛屿更名为小青岛。
自明代开始“青岛”这个名字便从海中逐渐移向了陆地,当时在“青岛”对岸陆地上的一个村庄就被称为青岛村,而其附近的海湾、河流、山脉基本都是以“青岛”二字来命名,如“青岛”北面的海湾被称为青岛湾;青岛村南的小河被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据《胶州湾》记载,1898 年10 月12 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是“青岛”二字第一次成为城市的名称。
当时的青岛范围很小,只有如今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小部分,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那时起,青岛才正式成为市区名。
由此可见,“青岛”这个名称是
由岛名到村名,由村名到区名,最终到了今天的市名。
这一过程曲折而又漫长,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青岛城市的发展历程。
4.1.2 城市空间布局:区域特色显著
在对城市的视觉识别汇总,城市空间布局是最直接的风格体现。
历史上的青岛城市空间布局比较稳定,形成了比较显著的区域特色。
青岛市区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从清同治年间《即墨县志》的“仁化乡”版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在“青岛”对岸的北部市区一带已形成了很多的自然村落,其中有“青岛村”、“会前村”、“大鲍岛村”、“杨家庄”、“小村庄”、“四方”、“水清沟”等等,并且青岛城市的区域形成也是以这几个村落的地标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如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以及当初的崂山县。
在改革开放后的数年间,青岛行政区域随之也发生过很多变革,直到1994 年,青岛行政区划重大调整为七区五市的格局。
从新调整的青岛各区的经济建设规划来看,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特色的确日趋显著,如市南区侧重金融商务旅游业发展,市北侧重港口商业流通等服务业发展,崂山区则以高新技术开发生产及旅游为主要特色。
4.1.3 保留传统的整体性与完整性
传统不仅仅指历史的遗存,即历史文物也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生活方式的传统意义。
青岛的传统与内陆地区不同的是,它是一个与时俱进,融汇古今中外,吸纳内陆文化过程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
在塑造青岛保留传统性的意义上,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资源以及物质载体上,如自然风貌,建筑街巷等。
4.1.4 作为口岸城市的特质
青岛地处我国南北交通的要冲,背腹中原,前瞻黄海,有730 多公里的海岸线,气候宜人,港阔湾深,甚至不冻不淤,有着良好的港湾泊位,素有“天然良港”之城。
自古以来青岛海航发达,海上贸易繁荣,是北方转口贸易的重要枢纽和集散地,被称为“航海者的福星”。
同时,青岛港又是我国东大门和海防重镇。
因此,青岛人常说:“未有青岛市,先有青岛港”,港口是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最早的城市属性和象征。
青岛以港口著称,港口又成就了青岛。
显然,作为口岸城市的青岛,选择了不同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开放性与商业性并
重,塑造了不同于内陆黄色文明的,面向海洋的“蓝色文明”风格。
4.1.5 以我为本的“西化”模式
自1898 年德国占领青岛,1914 年日本帝国主义从德国人手中接管了青岛,直到1922 年,中国才从日本人手中收回胶澳租借地,青岛虽与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但青岛从未被彻底地“西化”。
青岛对于西方的姿态是持平的,保持着一种“为我所用”的态度,也因此,始终保持着深厚的传统与个性。
这一以我为本的“西化”模式,使青岛的城市风格体现为:中西融合的城市气质与风貌;务实的善于改造的发展道路;独特的传统个性注入了西化背景。
4.2 青岛城市形象的焦点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貌保护城市,青岛秉承“打造优美环境,构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造就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个性突出、山海优美、环境整洁、功能完善、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
主要定位为“海滨城市”、“啤酒之乡”、“帆船之都”。
因此,关于青岛的众多海报中不乏以这三个城市定位为形象出现,可见青岛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更容易被设计者使用以及被观赏者接受。
4.2.1 “海滨城市”
从自然地理上看,青岛优美绵长的海岸线形成了青岛海洋文化的物质基础;从历史上来看,青岛原属东夷海岱文化区域,青岛先民自古在这一临海地区生存生活、繁衍发展,其生活模式、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及其相关物质创造和文化创造,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海洋文化特色。
19 世纪末青岛开埠后,青岛的港口、青岛的城建、青岛的市容、青岛的饮食、青岛的服务行业、青岛的文学艺术,包括大学的兴建如中国海洋大学等等,这一切社会文化现象,都充分显示出了青岛文化的“海味”。
人们称青岛是“东方瑞士”,人们赞赏青岛的绿树、红瓦、碧海、蓝天,青岛栈桥、八大关、崂山、海水浴场、海鲜、海派建筑等等乃至青岛人的生活审美情趣都带有海洋特色。
青岛还是一个海洋科技城、海洋产业城,它的经济科技与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海洋药物正在成为青岛市海洋经济“大家族”中的名牌产业和拳头产业,青岛市目前重点放在开发新一代抗肿瘤类、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肝炎及延缓衰老类的新型药物及海洋滋补保健品,发展海洋西药、海洋中成药、海洋保健品、海洋生物材料四个领域的系列产品。
4.2.2 “啤酒之乡”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其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 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
其生产的“青岛啤酒”久负盛名,历经百年而不衰,并多次荣获国际金奖,1991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品牌之一。
许多国际友人正是通过青岛啤酒才了解青岛的,青岛啤酒作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着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牌文化。
4.2.3 “帆船之都”
早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残奥会帆船比赛在青岛先后举行,青岛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残奥帆赛,全面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郑重承诺。
经过7 年多不懈努力,在北京奥组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国际奥委会、国际帆联、国家体育总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市人民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青岛)和残奥帆赛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青岛也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青岛帆船运动发展从此进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