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背景
(2)识记基础字词,并理解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3)把握事件的六要素,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4)根据事件情节,体会人间伟大而真挚的父子情。(4)、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5)体会关键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及其蕴含的感情。(6)品味、体会朴实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7)学习在平时的叙述、抒情中蕴含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采用教师设计问题,学生紧紧围绕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文章的叙事思路,及其具体内容。
(2)通过学生欣赏配乐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体会文章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的特点,品味、感受伟大而浓浓的父爱。
(3)通过教师的重点研读,体会文章中具体描写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及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深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家人,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出示:微型小说《儿子眼中的爸爸》
5岁:我爸无所不能,我爸无所不知
10岁:我爸长大的那个年代跟我们非常不一样
14岁: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一个老古板
20岁:他?我的天!他的迂腐实在是无药可救
25岁: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实在是应该知道
30岁:也许我该问问老爸是怎么想的?毕竟他经验丰富
40岁:我想知道爸爸是怎么来处理这件事的,他如此有智慧,又拥有整个世界的经验
50岁:如果爸爸还能在这儿让我和他讨论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再糟糕不过的。从这篇文章中,你明白了什么?……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爸爸的看法一直在变,其实爸爸的爱一直没变!
(2)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代表作品集有诗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等。(2)、作品背景:文章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在清华大学任教。1947年朱自清谈写作动机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唯独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亦。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带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中所叙述的那件事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不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朗读全文
1. 文章几次谈到背影?背影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点标注,有关背影描写的同桌交流,并理解其感情。)
明确:四次写到背影(板书)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难忘背影,写出怀念之情。
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写出作者深深的感动。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时的背影。惜别背影,写出依依惜别之情。
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的黑布马褂的背影”,再现背影,写出怀念之情,呼应开头,照应全篇。
2、在送行中父亲为我做了那几件事?其中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
明确:
①亲自送行②照看行李③讲定价钱④送子上车⑤拣定座位⑥叮嘱儿子⑦嘱咐茶房⑧为子买橘
2. ①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买橘送别。因为最能表现父子深情。
教师总结:本节课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进行梳理,进一步理解父亲的爱子深情,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二课时
三品读课文,感受父爱
1. 有感情地朗读买橘子的背影,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用笔圈画出来,做批注)
①衣着(让学生齐读课文)“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父亲穿黑色衣服和前文交代的哪件事有关联?(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板书:沉重
②动作作者接着又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让学生齐读课文)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动手写一写这个词,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板书:蹒跚
父亲爬月台时,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板书:艰难努力
要求学生齐读这几句话,要突出应重读的词。
③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是做什么?(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得体贴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5)、“进去吧,里头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同学们看,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