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的相关知识
LCD基础知识
![LCD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36fbb22192e45361066f54c.png)
液晶相关知识1、什么是液晶普通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有些有机物质在固态与液态之间存在第四态——液晶态。
液晶这种中间态的物质外观是流动性的混浊液体,同时又有光学各向异性晶体所有的双折射特性。
液晶态物质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保留了晶体的有序排列性,物理上呈现各向异性。
2、液晶的种类(1)热致液晶热致液晶是当液晶物质加热时,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呈现出各向异性的液体。
用于显示的都是可工作在室温上下的热致液晶。
大多数液晶分子长度为几十埃、宽度为几埃。
液晶分子都是有序排列的,根据排列的不同,热致液晶分为向列相、近晶相和胆甾相三种液晶相。
1)近晶相液晶(S型)近晶相液晶由棒状或条状分子组成,分子排列成层状,层内分子长轴互相平行,其方向垂直于层面,或与层面倾斜排列。
因分子排列整齐,其规整性接近晶体,具有二维有序,层内分子之间作用力大,层间分子作用力小,每层厚度约2~3Å。
近晶液晶粘度大,分子不易转动,即响应速度慢,一般不宜作显示器件。
2)向列相液晶(N型)向列相液晶由长、径比很大的棒状分子组成,分子质心没有长程有序性,具有类似于普通液体的流动性,分子不能排列成层,能上下、左右、前后滑动,只在分子长轴方向上保持相互平行或近似平行。
从宏观上看,向列液晶由于其液晶分子重心混乱无序,并可在三维范围内移动,可以象液体一样流动,所有分子的长轴大体指向一个方向,使向列液晶具有单轴晶体的光学特性,而在电学上又具有明显的介电各向异性,这样,可以利用外加电场对具有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分子进行控制,改变原有分子的有序状态,从而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能,实现液晶对外界光的调制,达到显示的目的。
向列相液晶已成为现代显示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液晶材料。
3)胆甾相液晶(CH)这是一种分子成扁平层状排列的液晶材料,层内分子互相平行,分子长轴平行于层平面,不同层的分子长轴方向稍有变化,沿层的法线方向排列成螺旋状结构。
向列相液晶与胆甾相液晶可以互相转换,在向列相液晶中加入旋光材料,会形成胆甾相,在胆甾相液晶中加入消旋光向列相材料,能将胆甾相转变成向列相。
液晶知识点——精选推荐
![液晶知识点——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9c7dd0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e.png)
液晶知识点主动显⽰:每个区域都有发光的能⼒。
优点:⾊彩鲜艳、亮度⾼缺点:但是功耗⼤,强光环境下显⽰效果不好。
被动显⽰:本⾝不需要发光,功耗⽐较低。
利⽤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或是环境光。
其他光源或是外界环境光越亮,显⽰的内容也更清晰。
但是在昏暗的环境中很难显⽰。
阴极射线电⼦束管:靠控制真空管中的电⼦束或阴极射线激发管内涂在屏上的荧光粉⽽发光。
优点:可以直接⽤模拟电路驱动,显⽰图像清晰、亮度⾼。
缺点:体积⼤、驱动电压⾼。
平板显⽰:两个基板夹上某种功能材料⽽形成的⼀种层状平板器件。
驱动⼀般要⽤数字电路。
优点是平板外形,节约空间,驱动电压⽐CRT的低很多。
投影显⽰:直接⽤某种⾼亮度显像管、激光器直接将图像投射到⼀个⼤屏幕上,或是利⽤⼀套光学系统讲某种类型的光阀上的⼩图像放⼤投射到⼤屏幕上。
这是⼀种获得较⼤显⽰⾯积的简单有效的⽅法。
经过放⼤投影的图像亮度、对⽐度、清晰度损失较⼤。
PDP优点:1、纯平⾯显⽰、厚度薄、体积⼩、重量轻2、屏幕亮度均匀、不会因地磁影响出现⾊彩漂移、⼏何失真和噪⾳现象3、⾊彩还原性好,灰度可超过256级,相应速度快、宽视⾓(可达到160度)4、具有记忆特性,⾼亮度、⾼解析度、⾼对⽐度、⼤屏幕(可达70吋)5、多种⾳效、画效,可变⾊温,低环境光反射,⽆X射线辐射PDP缺点:1、图像分辨率低2、功耗⼤、光效低、⽓体放电会产⽣电磁辐射3、成本⾼、价格昂贵OLED的优点技术性能:抗振性好主动发光低功耗视⾓宽,响应速度快——视⾓⼤于170°,响应速度⼏微秒宽温⼯作超薄膜,重量轻⼯艺简单,成本低⾼对⽐度发光颜⾊丰富,易实现彩⾊显⽰⼤尺⼨、⾼分辨率可制作在柔软衬底上,器件可挠曲化材料满⾜绿⾊环保要求OLED的缺点寿命短。
R、G、B三中材料的寿命不匹配薄膜不容易散热⽔、氧对OLED器件的渗透⾊纯度不够液晶相的特点:固相:位置有序性、取向有序性液相:位置⽆序、取向⽆序液晶相:位置⽆序,取向有序液晶更类似与液体⽽不是固体!!液晶中的缺陷液晶中的指向⽮并⾮都是位置的连续函数。
公共基础知识液晶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液晶基础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5196e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e.png)
《液晶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中,液晶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状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显示屏到先进的光学仪器,液晶的应用无处不在。
本文将深入探讨液晶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液晶的基本概念1. 定义与特性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状态物质,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的有序性。
液晶分子通常呈长棒状或扁平状,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分子可以排列成有序的结构。
液晶的主要特性包括:(1)光学各向异性:液晶分子在不同方向上对光的折射率不同,这使得液晶可以产生双折射、旋光等光学现象。
(2)电学各向异性: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改变其排列方向,从而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屏中。
(3)流动性:液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在一定的压力下流动。
但与普通液体不同的是,液晶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 分类液晶可以根据其分子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分子排列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向列型液晶、近晶型液晶和胆甾型液晶。
- 向列型液晶:分子长轴大致平行,但没有层状结构。
这种液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较低的有序性。
- 近晶型液晶:分子排列成层状结构,层内分子长轴大致平行,层与层之间有一定的夹角。
这种液晶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和较低的流动性。
- 胆甾型液晶:分子呈螺旋状排列,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如选择性反射和旋光性。
(2)按照形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
- 热致液晶:通过加热某些物质使其从固体转变为液晶状态。
这种液晶的相变温度与分子结构有关。
- 溶致液晶:在某些溶剂中,某些物质可以形成液晶状态。
这种液晶的形成与溶剂的性质和浓度有关。
三、液晶的核心理论1. 液晶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关系液晶的分子结构对其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液晶基础知识经典教材(92页幻灯片)
![液晶基础知识经典教材(92页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61be7acd0912a216157929c8.png)
2021/8/17 ❖当施加电压时,光线被完全阻挡。
16
TFT-LCD显像原理(1)
SCAN IC传输信号。
DRIVER IC传输显像控制信号。
当某一Sub-Pixel导通时,该Sub-Pixel 因无法透光呈现黑色。
若该Sub-Pixel未导通,则因光通过CF 而显示颜色。
经过光的合成效果,显示器即可产生
将APR 板上PI均匀转 印到基板上,提供液晶 配向层。
44
PI Rubbing(1)
配向絨布
•PI膜配向:基板和Roller成45度角, TFT和CF基板方向差 90 度. •Roller高速旋轉時,絨毛上的纖維會 甩立起來,將PI膜刷出紋路. •Rubbing的情況,類似於重鋪柏油馬 路之前的刨路機,將路面刨出紋路.
2021/8/17
45
PI Rubbing(2)
2021/8/17
46
Cell Process(2)
2021/8/17
47
Seal Printing(1)
2021/8/17
48
Seal Printing(2)
通常使用的两种方法:
SCREEN 2021/8/17 MASK DISPENSER 49
Edge light
Driver LSI Light diffuser Spacer Waveguide Prism Reflector
2021/8/17
plate sheet
6
TFT-LCD名词解释
分辨率(Display Resolution ):显示器上水平方向和 垂直方向上相素(Pixel)的数目。注:一个相素有R、 G、B三个子相素(Sub-Pixel)。
LCD基础知识及制造工艺流程介绍
![LCD基础知识及制造工艺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68fd8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3.png)
LCD基础知识及制造工艺流程介绍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运用液晶技术显示图像的平面显示设备。
它由一系列的液晶层、玻璃基板、导线及亮度调节膜等组成,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和低功耗的图像显示。
下面将介绍LCD的基础知识以及制造工艺流程。
一、LCD的基础知识1.液晶层:液晶是一种类似于液体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液晶分为向列型液晶和向量型液晶两种。
其中,向列型液晶具有电流传输性能,可用于显示器制造。
液晶层通常由两块玻璃基板夹层组成。
2.基板:LCD的基板通常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
它是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支撑物,上面附着有液晶材料,起到固定液晶和导线的作用。
3.导线:液晶显示器中的导线用于传输电信号,驱动液晶层完成图像的显示。
导线通常由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制成,通过在基板上形成通道和窗口的方法实现。
4.亮度调节膜:亮度调节膜用于控制液晶层的透光度,实现图像亮度的调节。
它通常由聚合物、薄膜材料或金属制成。
二、LCD的制造工艺流程1.基板生产:使用特制的玻璃或塑料材料制造基板,通过磨削、抛光和清洗等步骤形成平整的表面。
2.导线制作:将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涂布在基板上,然后通过光刻技术制作出导线的图案。
这包括涂覆光刻胶、曝光、显影和洗涤等步骤。
3.形成储存电容:在导线制作完成后,在基板上制作出储存电容的结构。
这通常通过在导线上涂覆并定位特定的电介质材料,然后用导线封装住这种材料。
4.液晶层制作:将液晶材料涂布在基板上,并进行取向处理。
液晶材料的涂布可以通过刮板涂布或滚涂等方法完成。
5.封装背光模块:将背光源(通常是冷阴极荧光灯或LED)和光学片封装在一起,形成背光模块。
6.封装前端制程:在液晶层基板中制造出色彩滤光片、液晶层与色彩滤光板的层间空气封闭结构,同时加工出液晶层之间分隔固体极板和液晶层封装胶。
7.封装:将两块形成互相关系的液晶层基板合并在一起,使用封装剂将其密封。
8.后端制程:液晶显示器的后端制程包括模组组装、封装测试、调试和包装等步骤。
lcd知识点
![lcd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18da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1.png)
LCD知识点介绍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技术。
它不仅具有薄型、轻便、低功耗等特点,还能提供高分辨率、清晰度和广视角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LCD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原理、分类、工作原理、驱动方式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原理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电场或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从而实现光的变化。
液晶分子根据输入的电压加以排列,使得通过的光经过旋转,从而改变其偏振方向,从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分类LCD可以按照材料的分类来划分。
其中,主要的液晶材料有扭曲向列型(TN),向列型(STN),垂直向列型(VA),超频(FS)和纳米晶(IPS)等。
这些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夹入液晶材料,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控制电路和光源。
当加上不同的电压时,液晶分子将在液晶层中排列成不同的方式,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形成图像。
驱动方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分为被动矩阵和主动矩阵两种。
被动矩阵是指每个像素点上只有一个驱动器,组成一个被动网络。
而主动矩阵则是每个像素点上都有一个驱动器,可以独立控制每个像素。
主动矩阵在刷新率、响应速度和颜色鲜艳度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应用领域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消费电子产品到工业设备,都有液晶显示器的身影。
常见的应用包括电视、计算机显示屏、手机、平板电脑、汽车仪表盘等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优点液晶显示器相比传统的CRT显示器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液晶显示器更加轻薄,适合移动设备。
其次,液晶显示器消耗更少的电力,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此外,它们产生的辐射也更少,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小。
另外,液晶显示器的颜色饱和度高,可以显示更丰富的颜色。
缺点液晶显示器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在黑暗环境下。
其次,液晶显示器容易出现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即出现“亮点”和“暗点”。
液晶知识简介
![液晶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53f25761ed9ad51f01df21f.png)
主要是为了不同的应用环境. 一般应用于桌上型计算机或是笔 记型计算机, 大多为NW的配置. 那是因为, 如果你注意到一般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环境, 你会发现整个屏幕大多是亮点, 也就是 说计算机软件多为白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的应用. 既然亮着的点占大多数, 使 用NW当然比较方便. 也因为NW的亮点不需要加电压, 平均起 来也会比较省电. 反过来说 NB的应用环境就大多是属于显示 屏为黑底的应用了.
依照上面所述, 对层状液晶、线状液晶及胆固醇液晶而言,由 于其液晶分子的长的像棒状, 所以其指向矢的方向与分子长轴 平行. 再参照单光轴晶体的折射系数定义, 它会有两个折射率, 分别为垂直于液晶长轴方向n⊥(=ne)及平行液晶长轴方向 n //(= no)两种,所以当光入射液晶时,便会受到两个折射率的 影响,造成在垂直液晶长轴与平行液晶长轴方向上的光速会 有所不同。若光的行进方向与分子长轴平行时的速度, 小于垂 直于分子长轴方向的速度时,这意味着平行分子长轴方向的 折射率大于垂直方向的折射率(因为折射率与光速成反比),也 就是ne-no > 0 .所以双折射率Δn > 0 ,我们把它称做是光学正型 的液晶, 而层状液晶与线状液晶几乎都是属于光学正型的液 晶. 倘使光的行进方向平行于长轴时的速度较快的话,代表平 行长轴方向的折射率小于垂直方向的折射率,所以双折射率 Δn < 0.我们称它做是光学负型的液晶. 而胆固醇液晶多为光学 负型的液晶.
美国R.C.A于1968年5月28日发表以液晶为材料的新 型表装置,开启液晶在商业实用上的先例。 由于液晶具有诱电与光学的异方性,同时具备良好 的分子配向与流动特性,当受到光、热、电场、磁 场等外界刺激时,分子的配向容易发生变化,造成 液晶材料明暗对比的改变或显现出其他特殊的电气 光学效果。近几年来,液晶材料俨然成为各种便携 式电子信息产品不可或缺的显示媒体。
液晶基础知识
![液晶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84660d9ad51f01dc281f124.png)
朗道-徳燃纳弹性理论
自由能密度 f b S aT T S 2 BS 3 CS 4
液晶单位体积内的自由能,其中a,B,C,T* 是与液晶材料相关的常数,S是有序参数。 液晶所处的状态要使得系统的能量最底
f bS 2a T T S 3BS 2 4CS 3 0
什么是液晶
物质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固态。 液晶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的态。 固态:各向异性,位置有序 液态:各向同性,高流动性 液晶:具有流动性,分子取向有序,各向异性。
●
●
长棒分子在晶体、液晶、液体中的排列
有序参数
指向矢n:液晶分子的排列大致沿着某一从优 方向 有序参数S:表示了分子排列的有序程度 晶体:严格有序,S=1 液体:完全无序,S=0 液晶:S表征了液晶物理性质各向异性的程度
讨论:相变温度随着外场h的变化情况
H-T:线性关系
加入边界条件
半无限液晶盒:液晶处在Z>0的空间中,Z=0 处是基板,基板的序参数 S 0 (已知),Z=0处 液晶序参数 S (0) 。 边界结合能:
[ S (0) S 0 ]2
:表面结合参数
液晶内部渐变能量: 系统总能量:
dS dz dz 0
液晶表面锚泊效应
液晶盒:在两个基板之间注入一薄层液晶 锚泊效应:如果两个基本经过特殊处理,液晶盒 表面的液晶的排列将取决于基板。
液晶的形变
展曲(splay)形变
扭曲(twist)形变
弯曲(bend)形变
Freedericksz 转变
在液晶盒上施加一个与指向矢方向垂直的磁场(电 场),那么液晶将受到外磁场(电场)的转矩和边界 产生的转矩的作用,在平衡状态下,两个抵消,当磁 场大于一定阈值,那么液晶内部的分子将更适合与转 向外磁场方向排列。
tft-lcd基本原理与知识总结
![tft-lcd基本原理与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1d393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f.png)
tft-lcd基本原理与知识总结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FTLCD基本原理与知识总结第一部分:TFTLCD基本原理。
LCD基础知识及制造工艺流程介绍
![LCD基础知识及制造工艺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6a0425cf01dc281e53af082.png)
一. 液晶
1.1 液晶:有一类特殊物质,当其从固态转变成液态的过 程中,不是直接从固态变为液态,而是出现一种中间状态, 外观上看似浑浊的液体。但是它的光学性质及某些电学性 质又和晶体相似。是各相异性,具有双折射特性等。当温 度升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类物质会变成澄清、同性的 液体。反过来这类物质从液体转变成固体时,也要经过中 间状态。这种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兼有液体和晶体,二 者特性的物质叫做液晶(Liquid Crystal) 也叫做液晶相、 中间相或中介相等,又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 PI、TOP印刷 ❖ 摩擦 ❖ SEAL、TR印刷 ❖ 喷粉 ❖ 贴合 ❖ 热压
APR 版
6.3.1 PI、TOP印刷工艺
TOP/PI印刷原理图:
在LCD制造工序中,这是一道最关键的工序之一 TOP工序:工艺流程图中的TOP涂布工艺是特殊
流 程 , 一 般 的 TN 及 STN 产 品 , 不 要 求 经 过 这 些 步 骤 .TOP 涂 布 工 艺 是 在 光 刻 工 艺 之 后 , 再 做 一 次 SiO2的涂布,以便把蚀刻区与非蚀刻区之间的沟 槽填平并把电极覆盖住,这既可以起到绝缘层的 作用,又能有效地消除非显示状态下的电极底影, 还有助于防止静电及改善视角特性.所以,一些高 档次的STN产品要求有TOP涂布工艺制程. PI工序:在基板的表面上涂覆一层取向层,再 通过高温固化处理使取向层固化,为以后在取向 层上摩出沟槽做好准备。
视角范围由显示模式 (技术类别)和驱动路 数决定;
技术类别越高,盒厚越 小,视角越广;
驱动路数(COM数) 越大,视角越窄。
5.3.2 HTN的视角范围
以6点种为例,看清字符(实际应用时) • 1/1duty:上约25°,下约90° • 1/2duty:上约15°,下约70° • 1/4duty:上约15°,下约 45° • 1/8duty:上约10°,下约 30° • 1/16duty:上约0°,下约 15°
液晶的相关知识
![液晶的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9e8e5ad3169a4517623a33b.png)
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
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
液晶的定义,现在已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
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1888年,奥地利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
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
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
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晶体。
它好比是既不象马,又不象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液晶显示材料最常见的用途是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为什么会显示数字呢?原来这种液态光电显示材料,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
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
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散射、衍射、旋光、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
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
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
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根据液晶会变色的特点,人们利用它来指示温度、报警毒气等。
液晶基础知识
![液晶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70e75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3.png)
液晶基础知识什么是液晶?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两种不同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在液晶的有序状态下,它可以通过外加电场来控制光的传输,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主要由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构成,其中最常见的液晶是由苯酚和苯酚酯类化合物组成的有机液晶。
液晶的工作原理液晶的工作原理基于它对电场的响应性。
当外加电场施加在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会改变它们的朝向和排列,从而改变了光的传输特性。
这种电场控制的光传输特性可以用来显示图像。
液晶显示器通常由液晶层和背光源组成。
液晶层是一个由液晶分子组成的薄膜,在其上区域加上电压时,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改变光的传输特性。
背光源则提供了光源,使得通过液晶层的光可以显示出来。
液晶的种类液晶根据不同的排列方式和性质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常见的液晶类型有:1.扭曲向列液晶(TN液晶):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但是视角较窄。
2.间隔调制液晶(IPS液晶):具有较宽的视角和较好的色彩表现力,但是响应速度较低。
3.电视液晶(VA液晶):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良好的颜色饱和度,但是响应速度和视角有一定限制。
液晶显示器的优势和应用领域液晶显示器具有许多优势使其在各种应用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液晶显示器具有以下优势:1.节能:相比传统的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的能耗更低。
2.显示效果优越:液晶显示器具有较高的对比度、较好的色彩表现力和准确的色彩还原能力。
3.体积轻薄:液晶显示器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方便携带和安装。
4.视角广:液晶显示器具有较大的视角范围,使得多个观察者可以同时看到清晰的图像。
液晶显示器在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不仅如此,液晶显示技术还逐渐应用于汽车显示器、智能家居等领域。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分辨率:随着显示器尺寸的增大,用户对更高分辨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液晶显示器-液晶材料基础知识
![液晶显示器-液晶材料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f37b25fb14e852459fb5775.png)
14
4.LCD中液晶选用原则
4.2 电压及陡度的选择
Vop Von=
B
D+B2-1 D
Vop Voff=
B
D+(B-2)2-1 D
B—— 1/Bias 一般要求:
D—— Duty
Voff≤V10<V90≤Von
陡度经验值:
陡度要求:
DUTY
~1/16 如果达到充分好的对比度,最大的驱动路数: ~1/64
根据液晶显示器件的使用条件(工作温度条件等)选择合适清亮点的 液晶。一般要求:液晶显示器的储存温度比液晶清凉点高10~20℃。
类别 常温产品 宽温产品 超宽温产品
工作温度 -10℃~ 60℃ -20℃~ 70℃ -30℃~ 80℃
储存温度 -20℃~ 70℃ -30℃~ 80℃ -40℃~ 90℃
第13页 共22页
❑当液晶被包含在两个槽状表面中间, 且槽的方向互相垂直,则液晶分子的排 列为:
上表面分子:沿着a方向 下表面分子:沿着b方向 ❑介于上下表面中间的分子:产生旋转 的效应。因此液晶分子在两槽状表面间 产生90度的旋转。
6
第6页 共22页
2.液晶在LCD中的工作原理
2.2液晶分子对光传播的影响
偏光 片
Δε=ε∥-ε⊥
外加电场与液晶分子长轴一致时,测得的为ε∥ ; 外加电场与液晶分子长轴垂直时,测得的为ε⊥ 。
介电常数:电容器极板间充满电介质时,电容增大的倍数叫做电 介质的介电常数 ,C=ε C0
第10页 共22页
11
3.液晶的主要性能评价参数
3.4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和陡度
❖ 阈值电压(Vth):指使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引起LCD透过率变化时所施加的驱 动电压的有效值
液晶基本知识
![液晶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87cf64ecf84b9d528ea7a6c.png)
液晶的物理特性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即具有固态光学特性,又具有液态的流动特性,具体分析,它的物理特性有以下三种,即粘性、弹性和极化性。
(1)粘性。
液晶的粘性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排列性质的流体,依照作用力量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2)弹性。
液晶的弹性表现为,当外加力量后,能呈现有规则方向性的变化。
比如,当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时,即产生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行进,而产生自然的偏转现象。
(3)极化性。
液晶的极性即液晶中的电子结构。
液晶具备很强的电子共轭运动能力,当液晶分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时,便很容易被极化而产生感应偶极性。
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液晶这些特性,通过科学的装配,使液晶产生光电效应,从而显示光栅和图像。
液晶显示技术概念(液晶的物理特性)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
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
就技术面而言,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称为Substrates,中间夹著一层液晶。
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
液晶材料是随着LCD 器件的发展而迅速发展,从联苯腈、酯类、含氧杂环苯类、嘧啶环类液晶化合物逐渐发展到环已基(联)苯类、二苯乙炔类、乙基桥键类和各种含氟芳环类液晶化合物,最近日本合成出结构稳定的二氟乙烯类液晶化合物,其分子结构越来越稳定,不断满足STN、TFT-LCD的性能要求。
虽然世界液晶显示器的市场量越来越大,但我国液晶行业在其中的份额却很小,而且仍是集中在TN液晶材料方面,在TFT液晶材料方面是一片空白。
这些使得我国在世界液晶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强烈呼吁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液晶显示器件与材料研究开发的人力与资金投入,以振兴中华液晶显示行业。
我国STN-LCD用液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2006-10-28我国STN-LCD用液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鉴于成本的因素,TFT-LCD将不可能完全代替STN-LCD原有的在移动通讯和游戏机等领域的应用。
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基础知识
![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fa23d6158fafab069dc02ce.png)
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基础知识一、LCD的工作原理1、液晶显示器基本常识LCD基本常识液晶显示是一种被动的显示,它不能发光,只能使用周围环境的光。
它显示图案或字符只需很小能量。
正因为低功耗和小型化使LCD成为较佳的显示方式。
液晶显示所用的液晶材料是一种兼有液态和固体双重性质的有机物,它的棒状结构在液晶盒内一般平行排列,但在电场作用下能改变其排列方向。
对于正性TN-LCD,当未加电压到电极时,LCD处于"OFF"态,光能透过LCD呈白态;当在电极上加上电压LCD处于"ON"态,液晶分子长轴方向沿电场方向排列,光不能透过LCD,呈黑态。
有选择地在电极上施加电压,就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图案。
对于STN-LCD,液晶的扭曲角更大,所以对比度更好,视角更宽。
STN-LCD是基于双折射原理进行显示,它的基色一般为黄绿色,字体蓝色,成为黄绿模。
当使用紫色偏光片时,基色会变成灰色成为灰模。
当使用带补偿膜的偏光片,基色会变成接近白色,此时STN成为黑白模即为FSTN,以上三种模式的偏光片转90°,即变成了蓝模,效果会更佳。
2、液晶0下图是一个反射式TN型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液晶显示器是一个由上下两片导电玻璃制成的液晶盒,盒内充有液晶,四周用密封材料-胶框(一般为环氧树脂)密封,盒的两个外侧贴有偏光片。
液晶盒中上下玻璃片之间的间隔,即通常所说的盒厚,一般为几个微米(人的准确性直径为几十微米)。
上下玻璃片内侧,对应显示图形部分,镀有透明的氧化铟-氧化锡(简称ITO)导电薄膜,即显示电极。
电极的作用主要是使外部电信号通过其加到液晶上去(这个电信号一般来自IC)。
液晶盒中玻璃片内侧的整个显示区覆盖着一层定向层。
定向层的作用是使液晶分子按特定的方向排列,这个定向层通常是一薄层高分子有机物,并经摩擦处理。
在TN型液晶显示器中充有正性向列型液晶。
液晶分子的定向就是使长棒型的液晶分子平行于玻璃表面沿一个固定方向排列,分子长轴的方向沿着定向处理的方向。
第一章液晶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章液晶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a6eec0fd0a79563c1e72e5.png)
• 胆甾型液晶具有负单轴晶体的光学性质,
这是因为:
1
nO 12(n//2 n2)2
ne n
nnenO0
液晶器件所基于的三种光学特性
由于液晶具有单轴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所以具有以下 光学特性: 1)能使入射光沿液晶分子偶极矩的方向偏转; 2)使入射的偏光状态,及偏光轴方向发生变化; 3)使入射的左旋及右旋偏光产生对应的透过或反射。 液晶器件基本就是根据这三种光学特设计制造的。
• 当入射光通过偏振片后成为线偏振光,在外电场 作用时,由线偏光经过扭曲向列液晶的旋光特性 决定,在出射处,检偏片与起偏片相互垂直,旋 转了90°的偏振光可以通过。因此呈透光态。
• 在有电场作用时,当电场大于阈值场强后,液晶 盒内液晶分子长轴都将沿电场方向排列,即与表 面呈垂直排列,此时入射的线偏振光不能得到旋 转,因而在出射处不能通过检偏片,呈暗态。
1 有序参量 2 各向异性 3 弹性常数 4 临界电场
1.3 液晶的光电特性
1 液晶的各向异性 2 液晶的双折射 3 液晶的电光效应
液晶的光电特性
• (1)液晶的各向异性
//
• P型液晶 (Δε>0)正介电各向异性液晶 • N型液晶(Δε<0)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
液晶短轴方向ε∥ 液晶短轴方向ε⊥
P型液晶 N型液晶 阈值电压
2 液晶的双折射
向列相液晶 正单轴晶体光学性质 胆甾相液晶 负单轴晶体光学性质
2 液晶的双折射
由于液晶具有单轴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所以 具有以下光学特性:
1 能使入射光沿液晶分子偶极矩的方向偏转; 2 使入射光的偏光状态及偏光轴方向发生变化; 3 使入射的左旋及右旋偏光产生对应的透射或反射.
液晶知识点总结
![液晶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986c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a.png)
液晶知识点总结液晶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特性的材料,可以根据外界条件改变其排列,从而控制其透光性。
液晶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被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本文将对液晶的基本原理、分类、工作原理、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可以为读者对液晶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液晶的基本原理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有序性,但不具备三维的晶格结构。
液晶分子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棒状分子和圆盘状分子。
棒状分子液晶分子通常为长而细的分子,这种液晶在外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可以改变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其透光性。
圆盘状分子液晶分子则具有平板形状,其排列方式也可以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改变。
液晶分子有序排列的方式决定了其透光性,常见的液晶排列方式有向列型、扭曲型、螺旋型等。
二、液晶的分类根据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液晶分为多种类型。
最常见的液晶类型有向列型液晶(nematic liquid crystal)、扭曲向列型液晶(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TN-LC)、双向伸展液晶(Bistable Twist Nematic,BTN)、螺旋向列型液晶(helical nematic liquid crystal)等。
这些液晶类型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优缺点。
三、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排列方式的变化来控制光的透过和阻挡,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通常由背光源、偏振器、液晶层、控制电路等组成。
当电压施加在液晶层上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的透过程度。
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具有低功耗、薄型、轻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中。
四、液晶技术的应用液晶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应用广泛,如消费电子、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
在消费电子领域,液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产品中,其优点包括显示效果好、功耗低、薄型轻便等。
液晶知识
![液晶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189b50d4a7302768e99397b.png)
液晶知识1、液晶的起源: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tzer)发现液晶,经过科学家们长期地研究,在196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海麦尔(G.H.Heilmeiler)发现向列相液晶的透明薄层通电时会出现混浊现象(即电光效应)以后,人们对液晶结构、特性和应用的认识得到了飞跃发展。
现在液晶已被广泛地应用到许多新技术领域,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电子学家们新的用武之地2.什么是液晶液晶通常是固态,是由于温度上升到清亮点而成为透明的液态。
是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兼有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双折射性的合二为一的物质。
液晶不同于通常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又叫做液晶相或中间相、中介相等。
英文是liquid crystals。
晶体的双折射性是指光所通过的方向的不同,有不同的折射率。
3.液晶的种类随着人们对液晶的逐渐了解,发现液晶物质基本上都是有机化合物,现有的有机化合物中每200种中就有一种具有液晶相。
从成分和出现液晶相的物理条件来看,液晶可以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大类。
由棒状分子形成的液晶,其液晶相共有三大类:近晶相(Smectic liquid crystals指粘土状)、向列相(Nematic liquid crystals指丝状和胆甾相(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指胆固醇)。
4.什么是热致液晶把某些有机物加热溶解,由于加热破坏结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
它是由于温度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
目前用于显示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是热致液晶。
5.什么是溶致液晶把某些有机物放在一定的溶剂中,由于溶剂破坏结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称为溶致液晶。
它是由于溶液浓度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最常见的有肥皂水等。
6. 近晶相液晶的特点近晶相液晶是由棒状或条状分子组成,分子排列成层,层内分子长轴相互平行,其方向可以垂直于层面,或与层面成倾斜排列。
因分子排列整齐,其规整性接近晶体,具有二维有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的相关知识液晶概述( 液晶,liquid crystal )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
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
液晶的定义,现在已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
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1888年,奥地利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
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 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
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
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晶体。
它好比是既不象马,又不象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液晶显示材料最常见的用途是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为什么会显示数字呢?原来这种液态光电显示材料,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
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
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散射、衍射、旋光、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
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
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
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根据液晶会变色的特点,人们利用它来指示温度、报警毒气等。
例如,液晶能随着温度的变化,使颜色从红变绿、蓝。
这样可以指示出某个实验中的温度。
液晶遇上氯化氢、氢氰酸之类的有毒气体,也会变色。
在化工厂,人们把液晶片挂在墙上,一旦有微量毒气逸出,液晶变色了,就提醒人们赶紧去检查、补漏。
液晶种类很多,通常按液晶分子的中心桥键和环的特征进行分类。
目前已合成了1万多种液晶材料,其中常用的液晶显示材料有上千种,主要有联苯液晶、苯基环己烷液晶及酯类液晶等。
液晶显示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彩色显示、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LCD,便于携带等。
由于这些优点。
用液晶材料制成的计算机终端和电视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等。
液晶显示技术对显示显像产品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
液晶的历史具结晶性的液体——液晶早在1850年,普鲁士医生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Virchow)等人就发现神经纤维的萃取物中含有一种不寻常的物质。
1877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雷曼(Otto Lehmann)运用偏光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液晶化的现象,但他对此一现象的成因并不了解。
奥地利布拉格德国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斐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在加热安息香酸胆固醇脂(Choles teryl Benzoate)研究胆固醇在植物内之角色,于1883年3月14日观察到胆固醇苯甲酸酯在热熔时的异常表现。
它在145.5℃时熔化,产生了带有光彩的混浊物,温度升到178.5℃后,光彩消失,液体透明。
此澄清液体稍微冷却,混浊又复出现,瞬间呈现蓝色,又在结晶开始的前一刻,颜色是蓝紫的。
莱尼泽反复确定他的发现后,向德国物理学家雷曼请教。
当时雷曼建造了一座具有加热功能的显微镜去探讨液晶降温结晶之过程,后来更加上了偏光镜,正是深入研究莱涅泽的化合物之最仪器。
而从那时开始,雷曼的精力完全集中在该物类物质。
他初时之为软晶体,然后改称晶态流体,最后深信偏振光性质是结晶特有,流动晶体(Fliessende krist alle)的名字才算正确。
此名与液晶(Flussige kristalle)的差别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莱尼泽和雷曼后来被誉为液晶之父。
由嘉德曼(L. gattermann)、利区克(A Ristschke)合成的氧偶氮醚,也是被雷曼鉴定为液晶的。
但在20世纪,有名的科学家如坦曼(G. tammann)都以为雷曼等的观察,只是极微细晶体悬浮在液体形成胶体之现象。
涅斯特(W. Nernst)则认为液晶只是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物之混合物。
不过,化学家伏兰德(D. Vorlander)的努力由聚集经验使他能预测哪一类的化合物最可能呈现液晶特性,然后合成取得该等化合物质,理论于是被证明。
液晶的物理特性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得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
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
从技术上简单地说,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称为Substrates,中间夹着一层液晶。
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
大多数液晶都属于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
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
将液晶倒入一个经精良加工的开槽平面,液晶分子会顺着槽排列,所以假如那些槽非常平行,则各分子也是完全平行的。
液晶的分类向列相(nematic)例如:油酸铵CH3(CH2)7CH=CH(CH2)7COONH4近晶相(smectic)例如:对氧化偶氮苯甲醚:CH3OC6H4(NO)=NC6H4OCH3胆甾相(cholesteric)例如:苯甲酸胆甾酶酯:C6H5COOC27H45碟型(discotic)热致液晶(thermotropic LC)重现性液晶(recentrant LC)液晶的用途液晶分子的排列,后果之一是呈现有选择性的光散射。
因排列可以受外力影响,液晶材料制造器件潜力很大。
范围于两片玻璃板之间的手性向列型液晶,经过一定手续处理,就可形成不同的纹理。
类固醇型液晶,因螺旋结构而对光有选择性反射,利用白光中的圆偏光,最简单的是根据变色原理制成的温度计(鱼缸中常看到的温度计)。
在医疗上,皮肤癌和乳癌之侦测也可在可疑部位涂上类固醇液晶,然后与正常皮肤显色比对(因为癌细胞代谢速度比一般细胞快,所以温度会比一般细胞高些)。
电场与磁场对液晶有巨大的影响力,向列型液晶相的介电性行为是各类光电应用的基础(用液晶材料制造以外加电场超作之显示器,在1970年代以后发展很快。
因为它们有小容积、微量耗电、低操作电压、易设计多色面版等多项优点。
不过因为它们不是发光型显示器,在暗处的清晰度、视角和环境温度限制,都不理想。
无论如何,电视和电脑的屏幕以液晶材质制造,十分有利。
大型屏幕在以往受制于高电压的需求,变压器的体积与重量不可言喻。
其实,彩色投影电式系统,亦可利用手性向列型液晶去制造如偏光面版、滤片、光电调整器。
液晶的使用方法液晶在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后才能灌注使用,添加固体手性剂的液晶,要加热到摄氏六十度,再快速冷却到室温并充分搅拌。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静置时间过长。
特别是低阀值电压液晶,由于低阈值电压液晶具有这些不同的特性,因此在使用这些液晶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液晶在使用前应充分搅拌,调配好的液晶应立即投入生产使用,尽量缩短静置存放时间,避免层析现象产生。
调配好的液晶要加盖遮光存入,并且尽量在一个班次(八小时)内使用完,用不完的液晶需要回收搅拌后重测电压再用。
一般随着时间延长,驱动电压会增加。
液晶从原厂瓶取用后,原厂瓶要及时封盖遮光保存,减少敞开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一般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会增大液晶的漏电流。
灌低阈值电压的液晶显示片空盒最好是从PI固烤到灌液晶工序间,流存生产时间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的空盒,灌液作业时一般使用比较低的灌注速度。
低阈值电压液晶在封口时一定要加盖合适的遮光罩,并且在整个灌液晶期间除了封口胶固化期间外,要尽量远离紫外线源。
否则会在靠近紫外线的地方出现错向和阀值电压增大的现象。
液晶是有机高分子物质,很容易在各种溶剂中溶解或与其它化学品产生反应,液晶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所以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要尽量远离其它化学品。
1922年,法国人弗里德(G. Friedel)仔细分析当时已知的液晶,把他们分为三类:向列型(nematic)、层列型(smectic)、胆固醇型(cholesteric)。
名字的来源,前两者分别取自希腊文线状和清洁剂(肥皂);胆固醇型的名字有历史意义,如以近代分类法,它们属于手向列型。
其实弗里德对液晶一词不赞同,他认为「中间相」才是最合适的表达。
1970年代才发现的碟型(discotic)液晶,是具有高对称性原状分子重叠组成之向列型或柱行系统。
除了型态分类外,液晶因产生之条件(状况)不同而被分为热致液晶(thermotropic LC)和溶致液晶(lypotropic LC),分别由加热、加入溶剂形成液晶热相致液晶相产生两种情形。
溶致性液晶生成的例子,是肥皂水。
在高浓度时,肥皂分子呈层列性,层间是水分子。
浓度稍低,组合又不同。
其实一种物质可以具有多种液晶相。
又有人发现,把两种液晶混合物加热,得到等向性液体后再冷却,可以观察到次第为向列型、层列型液晶。
这种相变化的物质,称为重现性液晶(recentrant LC)。
液晶分子结构。
稳定液晶相是分子间的范德法力。
因分子集结密度高,斥力异向性影响较大,但吸引力则是维持高密度,使集体达到液晶状态之力量,斥力和吸引力相互制衡十分重要。
又如分子有极性基团时,偶极相互作用成为重要吸引力。
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与液晶显示器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液晶面板的产量、优劣等多种因素都连系着液晶显示器自身的质量、价格和市场走向。
其中液晶面板关系着玩家最看重的响应时间、色彩、可视角度、对比度等参数。
从液晶面板可以看出这款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质量如何?小林在网上找了一下液晶面板的资料,只要是针对目前主流的液晶面板,让大家在购买液晶显示器时心里有一个底。
VA型:VA型液晶面板在目前的显示器产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使用在高端产品中,16.7M色彩(8bit面板)和大可视角度是它最为明显的技术特点,目前VA型面板分为两种:MVA、PVA。
MVA型:全称为(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是一种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
它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静止时并非传统的直立式,而是偏向某一个角度静止;当施加电压让液晶分子改变成水平以让背光通过则更为快速,这样便可以大幅度缩短显示时间,也因为突出物改变液晶分子配向,让视野角度更为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