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中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要】“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此,本文将探讨经济与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小康社会经济中国
【正文】
1979年邓小平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之后,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世纪之交,我们实际上已提前完成了原定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都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从“进入”到“建设”和“全面建设”,再到“全面建成”。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科学发展之路。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创新力,基本实现工业化, 大力推进信息化, 加快建设现代化,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经济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发展是硬道理”。首先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所说: “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上,达到小康,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新的阐述,主要包括: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
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在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上占统治地位。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
的性质。
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保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军事建设还是挺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经济。从“进入”到“建成”小康社会,无处不体现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表示,“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即‘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基本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第二个阶段即‘十三五’规划,继续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重大关系协调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1]
经济发展主要是六点要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在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式下,对经济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还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也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总之,依据“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越来越近,人民生活水平将日益增高,实现“两个一百年”将指日可待。
[1]胡鞍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龙头
[2]《十八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