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语言运用题(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饿莩.(piáo)毗.邻(pí)钳.制(qián)雕阑玉砌.(qì)B.伛.偻(yǔ)繁漪.(yī)殷.红(yān)失之东隅.(yú)C.羁.縻(jī)攻讦.(jié)贾.人(jiǎ)槛.菊愁烟(jiàn)D.觇.视(chān)徜.徉(chàng)罢黜.(chù)命途多舛.(chuǎi)2.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和盘托出申张正义毛骨耸然销声匿迹
B.浅尝辄止完壁归赵钟鸣鼎食礼上往来
C.委屈求全记日程功一芥书生残羹冷灸
D.坚苦卓绝云销雨霁兴高采烈针贬时弊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文中有不少看法都是管中窥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孔之见)
B.这些人,还要继续活跃下去,“推销”五花八门、似是而非的观点;就像树林子里的鸟,有夜莺,也有夜猫子,各站各的枝,各发各的声。
(模棱两可)
C.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与国足比赛的事不靠谱,国家队不可能和一支民间自发的球队比赛。
(出人意表)
D.“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韩祖祥对向阳湖一带的各种淡水鱼了如指掌,对各种捕鱼方法运用自如。
(洞若观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年的季羡林,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富于思考,写下了如《病榻杂记》这样的佳作,这正是“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B.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揭晓诺贝尔奖这一被视为科学界最高荣誉、奖金高达百万美元的地方,竟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里最普通的一处二层小楼。
C.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受其深刻影响。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绚丽无比,让莘莘学子首先学好母语,对传承中华文化和有利于他们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5、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3分)
①发思古悲情
②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文化的象征
③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④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⑤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⑥分别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的著名词句
6.仿照下面这个赞颂“无名英雄”的比喻句,再续写两句。
(4分)
你不是金秋的硕果,而是果树下的一方泥土;
你不是;而是;
你不是;而是。
7. 提取下面文字的内容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14个字)(3分)
日前,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指出:“我们的思维控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正在被互联网摧毁。
”卡尔这番话随即在美国引发一场“互联网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的探讨,109位哲学、神经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为此争论不休。
,是个人电脑(PC)诞生30周年。
而在这个本值得人类庆幸的时间点上,更多人却在担忧:在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传统生活方式之后,被网络“毒化”的人类恐怕正在丢掉头脑。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系的阿布贾乌德在其新书《虚拟的你》中指出,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让人们沉迷其中。
对一些人来说,人们沉迷网购、社交网络和游戏的“网瘾”不亚于酗酒,已不是简单的追求娱乐。
长此以往,人们容易沉醉在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当中,易形成“E型人格”。
具有“E型人格”特征的人缺乏耐性,容易动怒,倾向于用简短词语和符号表达感受,变得幼稚化,极端情况下容易付诸暴力。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8—11小题(11分)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
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时候。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
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
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
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①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
②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③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④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
⑤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⑥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8.选文第三节说“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其理由是()
A.因为“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对于推进美国的民主进程没有丝毫意义。
B.因为美国黑人需要拥有和白人一样的民主、自由、正义、平等和尊严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权利。
C.因为美国黑人已经期待了百年,被冷落了百年,受歧视了百年,而且贫穷了百年。
D.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以前的“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对于美国黑人的解放无济于事。
9.选文第三节一共用了六个“现在”,下面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短促有力,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B.运用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一使得抽象的说理形象化;二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C.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短促有力,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D.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使得抽象的说理形象化;二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激情,表现了演讲者的风采。
10.对选文第五节内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四、五两段文字的内容。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题。
(20 分)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
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
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
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
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
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
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
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
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
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
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
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
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
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
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
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
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
我实际上也没有
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
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
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
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
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
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
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
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
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B.起初,“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
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
C.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
行文线索。
D.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
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
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13.请概括小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答:
1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6分)
答:
15.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哪些生活道理?(6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16—19小题(14分)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斯天下之民至焉
B.朝济而夕设版焉项王按剑而跽曰
C.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以其无礼于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17.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18.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指秦国,“贰于楚”是说郑对晋怀有二心,同楚亲近。
B.“君之所知也”
“所知”的内容是“晋军早晨渡河回国,晚上就筑墙将焦、瑕两地划给秦国了。
”
C.“焉用亡郑以陪邻?”“以陪邻”的意思是:而给邻国(指晋国)扩大土地。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君图之”意思是:希望秦君考虑损晋利秦这件事。
19.翻译:(5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0题(6分)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0.词中三处运用对比,联系作者经历,分别说明对比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甲、乙两组文字,完成21~22题(7分)
甲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21.(1)“狂者”与“狷者”各是指什么样的人。
(2分)
(2)结合材料,谈谈孔子对“礼”与“和”关系的看法。
(2分)
乙
孔子提出中庸之道。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以此为保护盾,在日常生活中明哲保身,圆滑处事,左右逢源,即便对于别人的谬误、争吵,也是三缄其口,不发一言。
他们觉得这样做遵循了孔子的思想,是中庸之道的运用。
22. 上述这些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
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
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哲学家萨拉斯特也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唤醒”的体味或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文体(除诗歌外)、立意自定。
语文答案
1.B
2.C
3.A
[解析]A.“管中窥豹”与“一孔之见”都是比喻片面的见解,句中是自谦之词,可以互换。
B.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C.不靠谱:在句中指不合情理,离谱。
出人意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指已然发生之事。
D.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洞若观火:是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
4.A,
5.④①⑥②③⑤
6.你不是灿烂的黄金,而是地底下一块黑炭;你不是沙漠的绿洲,而是花草中的一眼细泉。
7.(3分)示例:专家(1 分)称沉迷网络会改变性格,或称沉迷网络会改变人格(2 分)8.C
9.D
10.C.
11.美国应该重视时间的迫切性,并正确估计黑人斗争的决心;黑人的民权运动要坚持和平斗争方式。
12. BC(A.“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理解有误。
D.由“父亲”所说的“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可知“父亲”没有“悔恨”之意。
E.“父亲”的希望是“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5分)
13主要内容:①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父亲年轻时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靠为别人投考谋生,因经济拮据,自己上大学的愿望无法实现。
(2分)②被协和医学院录取,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
(2分)作用: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2分)(共6分)
14 ①天资聪颖,替别人考试,每次都能考中;②性格坚强,祖父远行,后祖母对“父亲”很
吝啬,但他毅然离开家庭,独自到社会上去闯荡;③自尊心强,祖父的朋友对“父亲”说了一些理解的话,却通过接电话,带父亲和名流吃饭等做法委婉地拒绝了父亲,父亲也便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而不是依靠别人;④善于自我剖析,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每个人在要付出代价时,往往下不了决心,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
(答出三点给6分)
15①我们对他人的真诚不可妄加揣度,对人家的帮助要知足,心存感激;②不可过于祈求并依赖他人物资上的施予;③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要靠自己挣;④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付出相当代价,要让人家自己想办法安身立命。
(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16.D
17.B
18.C
19.翻译:
20.梦境与现实对比:表现对昔日“贪欢”的怀念和今天囚居的愁怨;
“别”易见“难”的对比:表现破国被囚转眼之间,而故土故人消逝的无限悲哀;
天上与人间的对比:表现由帝王沦为囚徒的厄运不可逆转的惨痛。
21.(1)狂者: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的人,富有进取之心;(1分)狷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的人,清高而不做坏事;(1分)
(2)孔子认为,“礼”是方法手段。
“和”是目的,“礼”的推行与运用要以“和”为原则。
凡事都要讲和谐,只是为和而和却不受礼义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2分)
22.不正确。
(1分)“中庸”的精神实质是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
但绝不是无原则的调和,反对乡愿式的好好先生。
(2分)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月夜原是神秘的,安谧的,凄清的,。
树多即可增进幽暗。
①幽暗可以衬出月色皎洁②平湖秋月的妙处,便是树多③与其在歌吹喧阗、灯光辉煌的地方玩月④阒静可使观者的精神舒缓,与月冥合⑤毋宁在寂寥无人、幽暗阒静的所在
A.②③⑤④①
B.①④③⑤②
C.②④①③⑤
D. ③⑤①④②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
在中国古代,“小康”是和“大同”相对应的一个词。
①孟子在见梁惠王时所描述的图景就是当时的小康标准:“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黎民不饥不寒。
”
②大同社会是儒生的理想世界,只存在于谁也没有见过的“三代”(即尧舜禹),它也是儒生们治国平天下的远景。
③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依然不能离开具体的内容而泛泛而谈。
④目及当下,古今小康的指标虽有差异,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譬如安居乐业,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等等。
⑤“小康”则更为现实。
5.②⑤①④③
C.冰心老人生前三令五申强调,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好语文,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D.著名制作人张纪中先后把金庸武侠力作《笑傲江湖》等搬上荧屏,遭到各方批评,
实为对原著的狗尾续貂。
C.张家界的神仙池满布箭竹,景观兼有九寨沟和黄龙寺的特点,其中的金银滩更是奇特有趣。
全滩一半呈金黄色,一半呈乳白色,平分秋色,互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