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续写-中小学外语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01期: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中小学外
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
【要摘】新推出的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将取消短文改错题,增加读后续写题。本文阐述了读后续写题的理论基础、试题和评分标准设计,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的研究方法验证了读后续写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和可操作性,证实
了该试题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考英语;写作;读后续写
一、引言
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浙江和上海将启动外语科目一年两次考试,这是高考考试形式的一次重要改革。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项任务则是深化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即在实现考试形式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改进高考各学科考试内
容。高考英语科引进读后续写就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读后续写试题将
于2016年用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高考中,之后将随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作为高利害考试,高考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在对考试进行改革前,考试研究人员势必会进行相应的实证性研究,征求各方意
见,以确保考试推出后能具有必需的信度、效度和难度,圆满完成为高校选拔优
秀人才和促进中学教学的任务。本文中,作者拟简述引进读后续写题过程中在理
论和实践层面的思考,并就相关实证性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二、理论基础
基于Pickering & Garrod(2004)提出的互动协同模式(Interactive Alignment Model),王初明(2011)提出了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互动→理
解→协同→产出→习得。他认为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总是超出其产出能力,两者间
的不平衡会产生拉平效应,较弱的产出能力在与理解能力的互动、协同过程中会
不断提高。王敏和王初明(2014)总结了针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实证性研
究结果并指出:读后续写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协同效应可强化或扩张学习者的
语言表征,帮助他们把从阅读理解中获取的词汇、语法信息应用于续写当中,由
此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王初明(2012)指出,读后续写是结合阅读理解进行写
作练习的一种方法,是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读后续写与目前语言教学和测试界倡导的综合性测试模式相吻合。Carroll (1961)及其他学者提出了综合性语言测试的概念,认为测试应关注语言的整
体交际效果,而非特定的结构或词汇;Davies等(1995)将综合性语言测试
定义为综合若干语言成分的测试,因为这类测试在考查说和写技能的同时考查理
解和听的技能。各种模式相结合是语言活动的本来面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
国际上某些外语类考试开始引进一些听写或读写结合的题型,主要是边听边记录
关键信息,将书信、短文作为写作的输入材料;某些考试则要求以听到和读到的
材料为基础完成短文写作。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综合性试题一直存有争
论,主要是质疑关于写作能力的推论,认为写作成绩较差有可能是因为没有读懂
阅读材料。而读后续写可以通过控制阅读材料的类型和难度来解决这一问题,能
够清楚地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而且会对英语教学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颇有研究和应用价值。
三、读后续写题的设计
1. 测试目的和内容
读后续写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要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学生需要了解给定短文的主要内容,清楚其关键词和语言结构的使用情况,并通过续写短文表现出来。
二是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期望学生在词汇和语言结构的使用方面准确、恰当,能够根据内容需要使用较多、较复杂的词汇和语言结构。
三是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考查学生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掌握情况,希望学生续写的短文语句连贯、有序。
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对学生续写短文内容的要求,期望学生续写的短文具有较丰富的内容。该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学生详细和生动地描述情景、态度和感情(教育部,2003),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2. 语篇选择
王初明(2012)认为,读后续写中的阅读材料会影响考生的续写表现,材料选得好可直接产生良性学习效应。在设计读后续写时应注意:阅读材料要有趣,内容能延伸;难度要适当,易于理解和模仿;长度应适宜,有丰富的内容。在常见的阅读材料中,说明文和议论文难以符合有趣的原则,且往往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主题有一定的背景知识,能够产出内容丰富、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语言材料。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这样的要求显然偏高。此外,英语考试主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而非知识面和思辨能力,因此这两种文体不宜用于高考英语的读后续写中。相比而言,记叙文话题一般更贴近生活,有一定趣味性,给学生的想象空间较大,上下文连贯性较强,语言难度较易把握,更适合用于高考英语的读后续写中。值得注意的是,用于大规模、高利害的考试中时,读后续写选取的阅读材料一定要使不同水平、背景的考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有内容可写。
3. 答题要求
出于督促考生现场原创和控制评分误差的考虑,设计试题时宜对考生的答题提出一些限制性要求。比如,可以要求考生续写时运用所给短文中标有下划线的词语,或在给定段首句的基础上完成短文续写。作为高利害考试,高考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事先背诵后的“套写”,同时对产出内容进行适当限制,以保障考试评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标有下划线的单词或词组可以是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也可以是原作者使用的比较地道和有特色的表达;段首句可以是原材料所省去段落的第一句话,也可以是命题人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拟定的一句话。又如,可以要求考生在规定词数内完成短文续写。在教学中进行读后续写练习时,应当鼓励学生多写,写得越长越好(王初明,2012),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在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需要对考生产出内容的长度加以限制。
4. 评分标准设计
Weigle(2002)认为,评分标准和各档次分值描述语的制订对于写作构念的测量和确保考试效度至关重要,因为它或明确或隐含地代表着考试设计的理论基础,会充分体现考试设计者期望测量的技能或能力。Bachman(1990)强